提高水平井环空砾石充填率对策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天然气井环空带压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天然气井环空带压是一种危险情况,它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
环空是指连接井筒和顶板的空间,如果这个空间受到压力作用,就会导致环空带压,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沉积岩层或钻井液对环空的封堵造成的。
本文将介绍环空带压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一、环空带压原因1.井筒崩塌当井筒崩塌时,坍塌物会占据环空,同时会堵塞井筒底部的进气孔,阻碍钻井液的流动,从而导致环空带压。
2.地质条件部分地质构造中,井筒周围的岩层压力极大,如果钻头钻进这些压力较大的岩石中,便有可能造成井筒崩塌并导致环空带压。
3.钻井液高密度钻井液中含有较多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很可能在环空中沉淀,导致环空被堵塞,从而导致环空带压。
4.操作失误操作失误是导致环空带压的另一个因素,例如,井筒底部孔道阻塞、注入钻井液的速度过快等都可能导致环空带压。
二、环空带压的防治措施1.扩大井壁扩大井壁可以减轻周围的压力,从而缓解井筒崩塌的风险。
这项措施需要在钻井前进行,利用岩石力学原理确定井壁的合理大小。
2.预测井筒能力在钻探深度大于2500米的井中,钻井方需要了解地质情况,把握井筒承压能力,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井筒在钻井过程中崩塌。
合理的钻井液配方可减少沉积物的形成,在钻井过程中减缓井筒中的积压,并对环空产生正向的流动作用,从而减少环空带压的风险。
操作规范可以有效地规范钻井过程中的操作,从而避免一些常见的操作失误。
例如,注入钻井液时要掌握每个时间段的流量,井筒底部的进气孔要时常开启,防止孔道被堵塞。
5.预警领先预警领先可以提前识别环空带压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预警系统可以采用多种传感器进行监测,例如,注入压力传感器、环空沉积物传感器等,从而提前发现环空带压的风险。
总结:环空带压是钻探过程中的一种危险情况,有可能造成严重事故。
为了防止环空带压,可采取多种措施,如扩大井壁、预测井筒能力、优化钻井液配方、规范操作、预警领先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防止环空带压的风险,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关于提高钻井效率的技术措施探讨(全文)【一】关于提高钻井效率的技术措施探讨正文:一、引言对于石油钻井行业来说,提高钻井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以提高钻井效率的技术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钻井工艺改进2.1 钻头技术改进针对传统钻头容易磨损的问题,可以采用新型钻头材料,如钻石复合材料等,提高钻头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减少更换钻头的频率,提高钻井效率。
2.2 钻井液体系统改进优化钻井液体系统,可以采用新型增稠剂和减阻剂,提高钻井液体的性能,减少井下操作失效的可能性。
此外,通过合理控制钻井液的循环速度和压力,可以避免井下事故的发生,提高钻井效率。
三、钻井设备改进3.1 自动化钻井设备引入自动化钻井设备,可实现钻井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减少人工操作,提高钻井效率。
比如,使用自动定向钻井系统,可以实现井斜角度的精确控制,减少误差,提高钻井质量和效率。
3.2 钻井排程优化通过使用钻井排程优化软件,可以实现钻井设备的合理调度和资源的优化分配,减少钻井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设备闲置时间,提高钻井效率。
四、人员培训与管理4.1 钻井操作人员培训加强钻井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能,减少操作失误的可能性,提高钻井效率。
4.2 钻井作业管理建立完善的钻井作业管理机制,制定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标准,加强对钻井作业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钻井效率。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二】提高钻井效率的技术措施探讨正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石油需求的增加,提高钻井效率成为石油行业发展的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提高钻井效率的技术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钻井工艺改进2.1 钻头技术改进传统钻头容易磨损,影响钻井效率。
本文提出采用新型钻头材料,如钻石复合材料等,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钻头的频率,从而提高钻井效率。
天然气井环空带压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天然气井环空带压是指井筒壁与地层之间的环空处有一定的压力存在。
这种现象的主
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 水力封隔带破裂:在钻井作业中,地层中的高压水可能会通过井筒壁的破损部位
进入环空,造成环空带有一定压力。
2. 气体渗透:地层中可能含有一定的天然气,该气体可以通过井筒壁的裂缝、孔隙
等通道进入环空,形成环空带有压力的现象。
3. 结垢和堵塞:井筒壁的结垢和地层沉积物堵塞可能会导致环空的部分通道被堵塞,使得环空中积聚的气体无法顺利排空,形成一定的压力。
为了防止和控制天然气井环空带压,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增加封隔带的完整性:在钻井过程中,需要加强封隔带的施工和检查,确保封隔
带没有破损或渗漏的隐患,防止地层中的气体和水进入环空。
2. 加强井筒工艺设计:在井筒的设计中,应考虑采取合理的井筒结构和完备的环空
封堵措施,保证井筒的完整性,减少气体渗透的可能性。
3. 定期维护和清洗井筒:及时对井筒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洗,清除堵塞物和结垢,确
保环空的通道畅通。
4. 定期监测和检查:定期进行环空的压力监测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处理,避免环空带压的发生。
5. 引入合适的泄压措施:在井筒设计中,建立合适的泄压装置,以便在出现环空带
压时能够及时泄放压力,保障井筒的安全。
天然气井环空带压是钻井作业中常见的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
通
过加强井筒工艺设计、定期维护和监测以及引入适当的泄压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环空带
压的发生,提高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气井环空带压原因及目前解决措施气井环空带压原因及目前解决措施摘要:文章给出了江苏油田及国内外其它油田气井带压现状,找出了气井带压的特征规律,从管柱泄露、顶替效率、水泥浆设计及固井后水泥环受力状态对环空带压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预防及补救环空带压问题的措施,为今后类似井固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天然气固井气窜顶替效率固井质量环空带压一、前言在石油和天然气井所钻地层和套管的环空注水泥,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在所钻各地层之间出现流体窜流而保证长期层间封隔,必须在整个油气井寿命期间及报废之后都能实现有效的层间封隔。
有的井特别是天然气井,即使注水泥时钻井液顶替良好并且水泥石在初期也起到了封隔作用,但井内条件变化产生足够的应力而破坏水泥环的完整性,其结果将导致层间封隔失效,这可由后期天然气窜流、环空带压或更坏的套管挤毁实例给予证实。
国外一般简称环空带压为SCP (sustained casing pressure),有时也简称为SAP(sustained annular pressure)。
随着国内外天然气用量的迅速增加,井下的地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固井后的环空带压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气井水泥环短期和长期封隔的重要性。
二、气井固井后环空带压的规律1.准确的气源位置确定难度大尽管在地面很容易发现气井环空压力异常,但是导致环空带压的气源却不易确定。
环空气的气源可能来自产层,也有可能来自非目的层。
非目的层气层可能是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后的过路气层,由于气源确定难度大,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难度也大。
2.环空带压的压力差别大天然气井环空带压时,根据每口井储层压力与气体窜流通道的不同,环空带压值也有很大差别。
带压程度轻时环空压力接近大气压,高的时候接近储层的压力。
井口释放气体的体积少的时候基本接近于零,多的时候接近1000方/天。
通过井口压力释放,环空压力能降至零,可是当重新关闭环空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压力又会升至原来的值。
水平井及大斜度井砾石充填过程试验董长银;武龙;王爱萍;刘春苗;张琪【摘要】根据水平井及大斜度井砾石充填机制与过程,考虑地层滤失、井筒倾斜、筛管偏置等特殊情况,建立水平井及大斜度井管内砾石循环充填试验模拟装置.利用该试验装置模拟水平井及大斜度井管内砾石循环充填全过程,分析α波及β波充填前沿特征,研究井筒倾角、筛管偏置度、流量、砂体积分数对充填动态及α波砂床平衡高度的影响规律及机制.试验结果表明:α波充填前沿在低流量下规则稳定,在高流量下形状不规则;α波充填结束前沉积砂床平衡高度会整体升高,导致β波充填空间较小;筛管偏置度与井筒倾角对充填动态有明显影响,井筒倾斜会降低砂床平衡高度,而筛管偏置则会加剧沉积砂床的形成并增大平衡高度;流量、砂体积分数是影响α波充填动态的直接因素.【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4)002【总页数】5页(P74-77,82)【关键词】水平井;大斜度井;砾石充填;α波;β波;砂床平衡高度;试验模拟【作者】董长银;武龙;王爱萍;刘春苗;张琪【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57砾石充填是疏松砂岩油气藏水平井及大斜度井的主要防砂完井方式之一,其充填过程是复杂条件下的固液两相流动过程,涉及井筒倾斜、冲筛环空结构、筛管偏置、地层滤失等诸多复杂条件,这些均会影响充填动态以及最终的充填效果[1-3],并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风险,限制了砾石充填这一理想的防砂完井工艺在水平井及大斜度井中的应用。
水平井及大斜度井砾石充填过程包括α波充填和β波充填。
充填过程中,井筒筛管环空存在沉积砂床,上部为固液两相流动,冲筛环空为携砂液单相流动。
水平井提高砂岩钻遇率的措施和方法
1. 钻井液的选择:选用适合砂岩的钻井液,如泥浆黏稠度适中,具有良好的悬浮固
体控制和输送能力,能够防止砂岩颗粒的沉积和团聚。
2. 钻井液的循环:保持钻井液的循环,以保持其在井眼和钻头周围形成稳定的薄膜,减少砂岩颗粒与钻井液直接接触的机会,从而减小砂岩颗粒发生破碎和钻井液渗透的可能性。
3. 钻具的选择和优化:选择适合砂岩地层的钻具,如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的钻头,能够有效地切削砂岩地层,减少钻头的磨损和卡钻现象。
4. 优化钻井参数:根据砂岩地层的特点,合理调整钻井参数,如钻速、钻压、钻转
速等。
通过合理的调整钻井参数,能够减少砂岩颗粒的堆积和团聚,提高钻头的切削效
率。
5. 钻井过程的监测和控制:监测钻井过程中的钻井液性能、钻头磨损情况以及钻井
压力等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钻井液的配方和钻具的使用情况,保持钻探的稳定
进行。
6. 井内工具的防护:在钻井过程中,应加强井内工具的防护,避免砂岩颗粒对井内
工具的磨损和卡钻现象的发生。
可采取防护套管、护筒等措施,减少砂岩颗粒对井内工具
的直接接触。
7. 钻井液的净化和回收:通过使用净化设备,对钻井液进行筛选和分离,去除其中
的砂岩颗粒和其他杂质,保持钻井液的稳定性和性能。
提高砂岩钻遇率需要综合考虑钻井液的选择、钻具的优化、钻井参数的调整、钻井过
程的监测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以达到提高砂
岩钻遇率的目的。
水平井开发工艺技术研究与实践摘要:胜利油田水平井开发技术已趋于成熟,逐渐满足各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针对胜二三区存在高孔高渗开发特点及其存在含水上升快等问题,借鉴同类油藏水平井成功开发,研究优化油藏设计、钻井完井方案、优化采油工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提出有效解决办法。
关键词:油藏开发水平井工艺技术0前言胜二三区东一二段油藏是胜利油田鲁胜利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力含油区块之一。
工艺技术方面呈现出未动用储层,储层薄、油稠、出砂严重、边底水活跃,含水上升快等特点,该块多口直井或普通定向井投产后,普遍存在产能低。
针对该块存在矛盾与特点,结合水平井具有能够扩大泄油面积、延缓边底水推进、提高油藏的动用程度、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等优势,开展水平井开发工艺技术研究,以提高该块剩油开发潜力,解决产能过低的问题。
1制定合理的选井依据(针对能量比较充足的层位,重点考虑在原井网控制不住的区域部署水平井;在未动用或者基本未动小层非主力小层,选择有效厚度大于3m的位置来局部部署水平井;单井控制储量7~8×104t,剩余可采储量大于1.0×104t。
2设计优化(1)布井厚度。
利用档案资料进行数模,结果表明,当水平段长度和原油粘度不变时,随着油层厚度增大,水平井累计产油量增高;但油层极限厚度应不低于3m,否则累油量达不到经济可采储量,从另一角度说,油层厚度小于3m,也将极增大水平井钻井难度,油层水平段长度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2)水平段长度。
随着水平段长度的延长,水平井累计采油量增加,但水平段长度大于150m后,累计采油量增加幅度减小,超过250m后采收率下降趋势明显,因此理论分析水平井段长度最短不低于150,最长不应超过250m。
(3)纵向位置。
当纵向位置距离有层顶部较近时,在相同累计采油量情况下,含水上升最慢,生产效果较好,故将水平井轨迹设计于油层顶部。
(4)距边水距离。
设计了100m~400m四种距离进行优化。
收稿日期:2004-10-10作者简介:罗天雨(1973-),男,河南方城人,博士,西南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专业毕业,现从事压裂酸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04Z Q 026-052。
文章编号:1008-2336(2005)04-0031-07三种砾石充填方式的油藏条件对比*罗天雨,郭建春,赵金洲,任勇(西南石油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摘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水循环充填、高速水充填、压裂充填三种充填工艺的原理。
三种充填工艺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油藏条件。
水循环充填、高速水充填适用于污染较小的、不适宜压裂的高渗透率地层,而压裂充填适宜于污染严重,常规砾石充填效果较差的油气层。
关键词:水循环充填;高速水充填;压裂充填;油藏条件中图分类号:T E 257;T E 358+.1文献标识码:A1引言长期以来,油气井出砂是困扰石油工作者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防砂技术不断发展,水循环充填、高速水充填和压裂充填是当前广泛应用的防砂工艺,三者均属于管柱砾石充填的机械防砂方法,对于防止或抑制地层出砂,提高产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三种工艺的使用范围有着极大不同,如果应用不当,将会带来难以弥补的后果。
2三种充填工艺简介2.1水循环充填常规砾石充填只填充炮眼与筛套环空,所用的充填液有低粘度、中粘度、高粘度等三种。
低粘度一般采用海水或盐水,粘度为50~100m P a ・s,携砂比为50~100k g/m 3,充填排量为500~800L /m i n ;中粘度砂液粘度为300~400m P a ・s,携砂比为400~500k g /m 3,充填排量为400~500L /m i n ;高粘度砂液携砂比为1000~1800k g/m 3,粘度范围为500~700m P a ・s ,充填排量为80~300L /m i n。
通过文献调研,针对南海的多次工程实践,通常所说的水循环充填应指低粘液(粘度可能更低一些)循环(或挤压)充填,而胶液充填应为中或高粘度砂液充填。
水平井裸眼完井砾石充填步骤The Baker Hughes CSAP gravel pack system has all of the same field proven features of CS-300 system. The definition of CSAP is Cake-Saver-Acid-Placement, before running in hole with the gravel pack assembly, displace the open hole section in casing to brine. It’s critical to the successive hole cleaning to maximize the fluid velocity at 300 ft/min near the well bore wall.贝克休斯CSAP砾石充填系统具有CS-300已经验证的所有相同的属性。
在向井下下砾石充填的组合工具时,向套管下的裸眼部分打入盐水,这对裸眼井壁附近液流速度达到300英尺每分,连续地洗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For this reason, it’s important to fully maintain turbulent fluid possible. Low-viscosity fluids are desired to help to retain turbulence. However, while low-viscosity fluids help maximize velocity near th e wall. It’s commonly assumed that their use also makes it somewhat more difficult to remove solids from the wellbore. To carry solids completely out of the wellbore,elevated flow velocities are required.由于这个原因,完全保持湍流的液体很重要。
钻井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钻井效率的对策钻井工程技术在石油勘探和开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钻井效率。
本文将对钻井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提高钻井效率。
钻井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1. 地层复杂性:地层构造复杂,地质条件多变是钻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会导致钻井作业受到阻碍、钻头损坏以及下钻速度减缓,影响钻井效率。
2. 钻井液处理难度:在钻井作业中需要大量的钻井液来冷却钻头、减少摩擦阻力及将岩屑带回地面,但钻井液处理及回收工艺相对复杂,操作难度大,且处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高。
3. 钻井作业环境恶劣:钻井作业常常发生在风沙、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工人作业受到身体健康、安全等诸多方面的威胁,这也会影响钻井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4. 钻井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各个钻井公司的技术实力、装备和人员素质存在差异,导致钻井效率参差不齐,整个行业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
提高钻井效率的对策:1. 加强地质勘探研究:在开展钻井前,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研究,了解地层情况、构造特点及岩性变化情况,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准确预测钻井地点的地质条件,为钻井作业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2. 研发高效节能的钻井液处理技术:通过研究开发高效的钻井液处理技术,提高钻井液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降低钻井成本,推动钻井效率的提高。
3. 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在钻井作业过程中,要加强对作业环境的改善和安全设施的建设,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
4. 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提高钻井技术水平,研发和引进高效、节能、环保的钻井设备和工艺,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推动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5. 促进行业规范标准的制定:加强行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和监管,制定行业统一的规范标准,推动行业内企业间技术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提高整个行业的钻井效率。
4.53计算步骤既然已经明确了进行砾石充填处理就能制止油井出砂,又能使地层液体通过充填砂流到井内,接下来就应读考虑如何进行砾石充填设计以及如何评价砾石对地层流体的渗透度。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按上述方法进行充填设计及挤注施工,既可以延长充填砾石的使用寿命,又有助于烁石的防砂作用。
图4.77是一种充填方法的示意图,并且给出了可能的计算部位。
现在可以看一下地层流体流出地层,经过充填得很好的砾石砂,进人筛管的流动路径(图4 .78)。
地层流体要能流人井筒筛管内,必须流经井筒附近油层,进人射孔炮眼,再经过充填的砾石,才能进人装有带眼或带槽衬管的筛管内。
为了用节点分析方法评价这种流动,必须求出流动路径上的障碍物引起的压降。
幸好,现在已有几个既适用于裸眼井又适用于下套管井砾石充填压降计算的公式.这些公式考虑了能使流体流动状态变为线性流或径向流的孔隙介质,当有流体流过时可能遇到涡流的情况。
利用这些公式,有可能预测并算出流体通过砾石充填层产生的压降。
下面这些计算式是由琼斯、布朗特和格莱兹修改推导出来的,已在油气井上成功地用于计算流体通过砾石充填部位产生的压降【11】。
4.531砾石充填井压降计算式(1)油井表4.33用于树脂涂层砂浆充填法的几种合成树脂225利用前面节点分析中的公式,能相当精确地算出流体通过砾石充填部位产生的压降。
4.532节点分析方法在进行砾石充填井节点分析时,可以把充填部位看作一个函数节点(一个垂直于流动方向,长度很短的节点)。
这样便可单独地直接分析评价它对地层流动流体的影响。
然后根据单独分析的结果进行砾石充填设计(可根据计算结果,绘出充填部位参数变化时对地层流体流动影响的曲线),还可利用分析结果对砾石充填的工作特性进行评价。
通常采用下列最常用的步骤进行油气井砾石充填节点分析。
(1) 绘制一条IPR 曲线(图4,79)。
(2) 绘制一条油管吸入口曲线(图4.80)。
(3) 摹绘出IPR 曲线与油管吸人口曲线之间的压差(图4.81 )。
1 概述砾石充填防砂是指涉及使用砾石、陶砾等固相颗粒充填到井筒或地层中,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防砂效果,因而在油气田防砂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上述优点基于合理的设计工艺参数。
由于防砂技术的复杂性和高成本,有必要优化施工工艺参数,以达到良好的防砂效果。
防砂工艺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防砂作业。
本文提出了砾石充填防砂控制过程的砾石粒度选择方法和程序。
2 砾石充填防砂工艺中砾石的尺寸优选携砂液中砾石的体积浓度与充填效率的关系为随砾石体积浓度的增加充填效率降低。
砾石颗粒大小的优化是砾石充填防砂的关键。
防砂效果和产量是2个相互矛盾的方面,两者都受到砾石尺寸的影响。
砾石的尺寸太小,虽然它可以有效地过滤地层砂,但可能导致更高的表皮系数,从而降低油气井产量,这对产量有更大的影响;相反,虽然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但是防砂周期短,效果差。
中值粒径仅代表地层砂的一般特征,并不反映特定的特征,例如粒度范围、分布和均匀性。
砾石层孔喉直径是指砾石层空隙中能够容纳的最大球形颗粒的直径。
由于砾石颗粒的随机充填,砾石层的孔喉直径并不均匀,对于非等径的砾石更是如此,对于阻挡地层砂的砾石层而言,如果砾石孔喉结构分布与地层砂尺寸分布匹配相当,则砾石层可以起到很好的挡砂效果。
本文采用砾石层孔喉模拟方法模拟砾石沉降过程。
砾石粒度分析和选择过程中需要通过计算机模拟砾石层的孔喉结构。
砾石粒度设计过程如下:根据地层砂的中值粒径,从工业砂砾标准中选择几个中值比为5~8的砂砾。
假设砾石颗粒尺寸是正态分布的,通过计算机模拟了砾石的孔喉结构,绘制了孔喉尺寸的分布曲线。
通过使用地层砂筛曲线绘制每个砾石的孔喉尺寸分布曲线。
砾石粒径的选择与地层砂的大小相同,孔隙度曲线小于地层砂筛曲线。
这确保了砾石层的孔喉尺寸小于整个分布中地层砂的孔喉尺寸。
3 填充量和携砂比优选砾石充填的关键是确保携砂液体能够通过水平射孔并到达炮眼端部。
炮眼中携砂液体是水平管流。
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已探明的页岩气储量丰富,已然成为油气勘探领域的热门。
目前,我国针对页岩气的钻探主要采用的是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实际勘探开发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概述了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完善对策,旨在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我国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钻井难点对策一引言石油天然气资源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物质,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推进,油气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近些年,页岩气资源的开采研究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根据探明储量表明,页岩气资源储存量大已然成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物质。
目前,我国针对页岩气资源的钻探主要采用的是水平井钻井技术,但是在钻进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页岩遇水易膨胀、井壁失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的制约了页岩气钻井技术的发展。
因此,本文从页岩气的特征出发,指出了在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有针对性的给出了完善措施,旨在能够为我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页岩气特征页岩气是一种存在于泥岩或者页岩结构中的天然气,由于其自身的产能很低,所以必须要借助更加先进的钻采技术来提高页岩气资源的产量。
相比于常规气藏而言,页岩气藏有很多独特的特征。
首先是从成藏条件上来说,页岩气主要是通过自生自储的方式,而常规气藏主要是通过在路径上进行圈闭;其次,从储集介质上来看,页岩气的岩层主要是页岩和砂质岩夹层,但常规的气藏的介质主要是多孔隙的碳酸盐岩;再者,从气藏的分布来看,页岩气分布面积广,丰度低,但常规气藏相对比较集中,丰度也较高;最后,在气藏的开采方式上来看,页岩气的开采主要是通过压力驱动的方式来进行开采,但常规气藏主要通过储层压裂改造,开采的周期更长。
三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3.1 钻井摩阻较大页岩气主要通过水平井的方式进行钻采,由于存在着水平段,而且页岩气水平井自身的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进行钻进的过程中,钻柱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和井壁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
加强水平井完井采油开发水平技术分析【摘要】笔者通过本文主要研究水平井完井采油,我们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水平井完井技术、水平井分段卡封采油技术。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试图探讨水平井完井方式优化技术。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得出结论水平井完井及采油配套技术满足了油田疏松砂岩油藏、稠油油藏低渗透水平井生产的需要,从而实现对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水平井完井采油技术科技技术的进步逐渐实现在石油开采上,现在比较常用的技术主要是以水平井、侧钻水平井、大位移井和分支井等。
这些技术主要是针对一些复杂结构井,我们通常情况下所采用的技术就是增大井眼与油藏的接触面积,加大泄油面积,减少渗流阻力,提高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这样可以确保我们的开采工作实现我们需要的目标,实现我们开采计划。
1 水平井完井技术裸眼完井、固井射孔完井技术、衬管完井技术和砾石充填完井是我们当前主要的完井方法。
现在主要使用的是胜利油田,其主要的油藏特点形成了带管外封隔器的衬管完井和衬管顶部注水泥完井的技术。
油田的疏松砂岩油藏、稠油油藏、低渗透油藏大都采用固井射孔完井。
固井射孔完井是以往国内水平井使用率最高、效果最好的一种处理方式。
其缺点就是成本过高,与此同时很难确保油气藏和提高采收率。
这就是要求我们的技术部门开展固井射孔完井方式发展成衬管完井方式等适应不同油藏类型和储集层的配套完井工艺,这些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效果的优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1.1 带管外封隔器的衬管完井技术带管外封隔器的割缝衬管完井技术是将管外封隔器与割缝衬管完井技术结合在一起。
该技术可用于造斜段须要卡封水层或气层的情况。
该技术多用于小井眼的侧钻水平井。
在完井管柱中,根据油藏胶结程度在水平段下入割缝衬管,上部接两级管外封隔器,一级卡封在目的层与上部水层或气层之间的夹层处;另一级封隔器卡封在上层套管内。
这种完井方式是依靠管外封隔器实施层段的分隔,可以按层段进行作业和生产控制。
提高水平井环空砾石充填率对策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对水平井环空砾石充填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其充填率的关键因素:施工排量、砂比、冲筛比及携砂液粘度,从而提出提高环空砾石充填率对策,包括优化参数和改进工艺。
在现场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油田水平井防砂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防砂水平井充填率
环空砾石充填是目前最佳的防砂方法之一,随着水平井应用范围的扩大对防砂也提出了相应要求,但是水平井砾石充填的影响因素复杂,在现场施工作业中经常发生充填无效,导致防砂工艺失败,从而制约了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在水平井的应用。
1 水平井环空砾石充填过程
水平井环空砾石充填过程中,砾石和携砂液组成的混合液泵入水平段井环空,经过射孔段时,随着携砂液的滤失,流速逐渐降低,流体的紊流强度减弱,砾石因重力而下沉,流体呈密度不对称流动状态,井筒下部所含的砾石比上部多;当流速进一步降低时,流体携砂能力进一步减弱,砾石开始在流动环空底部沉积,形成在上部流体携带下而流动的沉积砂床;当混合液的流速继续降低时,流动砂床底部不再流动,形成静止的砂床。
此时,混合液中砾石无法再向前运移,从而开始在静止砂床顶部的空间内开始反向充填,直至充填到水平段开始位置。
水平井砾石充填过程是一个变质量流动过程。
在充填过程中,携砂液可以自由通过筛管缝隙,而砾石可以被
阻挡在筛套环空中。
2 水平井砾石充填率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水平井砾石充填率的因素不仅包括井身结构、地层物性等不能改变的因素,还包括现场施工排量、携砂比和携砂液粘度等可以优化的施工因素,提高充填率主要从这些可以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1 施工排量
理论上施工排量越大携砂能力越强,砾石颗粒越不容易沉积,充填率越高。
但是施工排量过高会形成较高的施工压力,从而导致地层压开使携砂液携带砾石进入地层,不能形成有效的环空充填从而造成防砂失败。
2.2 携砂比
较高的砂比可能会直接导致提前堵塞,并且携砂比越高,由于携砂液的滤失和砂床高度的不断升高,筛套环空中会越快地达到砾石极限浓度,堵塞位置会越提前不利于充填率的提高。
但是较低的携砂比会大大延长施工时间,增加施工成本。
因此,在保证充填率的前提下,可以尽量提高携砂比。
2.3 携砂液粘度
在一定的粘度范围内随着粘度增大携砂液携砂能力增强,随后即使再增加粘度携砂能力也基本不变,但是如果粘度太高,携砂液携带砾石进入水平井筛管末端后砾石仍不能沉降,也不行形成有效充填。
3 提高水平井环空砾石充填率对策
提高水平井砾石充填的对策主要是优化施工参数和改进施工工
艺两个方面。
3.1 优化施工参数
将对充填率影响较大的充填排量、携砂比、携砂液粘度、三个参数作为正交设计考虑的因素。
根据实际需要,将每种因素的取值分为4个位级,其中排量取值分别为400 l/ min、550 l/min、700 l/min、850 l/min,携砂比取值分别是5%、8%、10%、15%,粘度取值分别是1 mpa.s、5 mpa.s、10 mpa.s、15 mpa.s。
按照正交实验设计法,得到16种不同取值的组合方案,然后利用水平井砾石充填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分别计算出各施工参数在不同位级情况下的平均充填率,见表1。
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通过直观分析得出:在给定的位级中,最佳施工参数组合为充填排量850l/min、携砂比8%、携砂液粘度
10mpa.s。
3.2 改进施工工艺
常规砾石充填防砂工艺是携砂液由上而下地进入筛套环空,该工艺在地层滤失强度大或砾石沉降过快时可能会造成提前砂堵导致
防砂工艺失败。
因此采用逆向充填工艺,使携砂液由下而上地进入筛套环空,从信号筛管开始滤砂,砾石自上而下不间断地对筛管与套管环形空间进行砾石循环充填。
3.3 现场应用
采用优化后的参数和改进的工艺在现场进行了应用,从应用效果
来看,m138-p7、j5-p32、j5-p15井和m138-p34平均充填率全部都略大于100%,循环施工结束后发现施工液量也均有小幅的减少,因此分析认为充填率大于100%的主要原因是地层压力低导致施工过程中部分携砂液进了地层。
m4-p6和m4-9-x35和由于本次循环充填前进行了地层预充填,在下入防砂管柱的过程中就发现井口轻微溢流,溢流过程中部分充填的砾石返回井筒,导致该井最终计算的充填率略小于100%。
4 结论
(1)通过水平井砾石充填过程和特征的分析,认识到提高水平井砾石充填效率的关键就是控制好水平井a充填阶段平衡砂床高度。
(2)对影响水平井a充填阶段平衡砂床高度的施工参数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得到一系列组合,运用水平井砾石充填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各种组合条件下的平衡砂床高度,最后通过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可以确定最优的施工参数。
(3)采用提高水平井环空砾石充填率对策后进行试验的6口井均得到有效充填,说明提高水平井环空砾石充填率对策能够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生厚,张琪.油气井防砂理论及其应用[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2] 李爱芬.地层砂粒在液体中的沉降规律研究[j].油气地质与
采收率,2001,8(1):70-73
作者简介
何勇(1983-),男,工程师,长江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现从事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油水井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