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版

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版

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版
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版

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第1节1000以内的认识

【第三课时】算盘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算盘,了解算盘的结构,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2.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三、教学难点

理解1个上珠表示5。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算盘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在计数器上指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读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308、1000、256、760

3.介绍算盘的历史:

教师:在生活中还有一种计算工具——算盘,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算盘。

出示课题:算盘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了解算盘的构成:

①教师介绍算盘各部分名称,学生记忆。

②教师手指算盘的各部位,学生说出名称。

③介绍算盘珠子的作用:

教师:算盘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数数和计数,下面的一个珠子表示1,上面的一个珠子表示5。

2.教学用算盘计数的方法。

①确定数位。

教师:用算盘表示数的时候,首先要选择一个档作为个位。

提问:请你看看这两个小朋友把哪个档作为个位十位、百位在哪请你指一指。

②在算盘上表示一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5、6、9。

提问:怎样在算盘上拨出5怎样拨出9

③在算盘上表示两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0。

提问:你是怎样表示的个位上为什么不拨珠子

教师:个位是0 ,在算盘的个位上就不拨珠子。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27、30、65、99。

提问:你是怎样拨的?

④在算盘上表示三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00。

提问:怎样表示?

活动:请你拨出254、180、309、600。

提问:180、309怎样表示?

教师小结:拨数要从高位起,哪一位上是几就拨几,如果这一位上是0,就用空挡表示。

(三)拓展延伸

1.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364、620、805、700、951、519

2.把相同的数圈起来。

406

3.你知道吗(介绍计数发展历史。)

《认识算盘》教学反思

《认识算盘》教学反思 大沟完小:周凤华 《认识算盘》是人教版二年级新增加的内容,对于算盘,同学们比较感兴趣,上课的积极性也较高。教学设计上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猜谜语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认识算盘,初步感受算盘的特点,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再通过介绍算盘的历史,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在算盘上拨出指定的数,而教学的关键是能够在算盘上面拨出1— 9的数,这中间由4拨到5是最关键,这节课成功的地方就是紧紧抓住一个上珠表示几,一个下珠表示几,首先让学生学会在个位上面拨1— 9的数,其他再根据数的组成在各个数位档拨出相应的数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在算盘上面体会“满十进一”的知识显得有点困难,在课堂上面尽量避免这个知识点,直接利用数的组成拨出指定的数。 认读算盘上表示的数,让学生经历从“数数”到“用算盘表示数”这个知识的抽象概括过程,也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指导学生动手拨算盘上的珠子演示数,读数,进行多样性的练习,突破了读写及理解大数的难点。不仅让学生感悟到数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意识,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数数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总的来说,我觉得培养学生的数感非常重要。

不足之处:1、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和小结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猜谜语的快乐,可由于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下课铃响才做小结才猜谜语,课堂秩序很混乱。2、如果在指导学生打算盘的坐姿一环节再细致些,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3、没有完全调动全班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数的大小顺序的比较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

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第1节1000以内的认识 【第三课时】算盘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算盘,了解算盘的结构,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2.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三、教学难点 理解1个上珠表示5。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算盘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在计数器上指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读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308、1000、256、760 3.介绍算盘的历史: 教师:在生活中还有一种计算工具——算盘,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算盘。 出示课题:算盘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了解算盘的构成: ①教师介绍算盘各部分名称,学生记忆。 ②教师手指算盘的各部位,学生说出名称。 ③介绍算盘珠子的作用: 教师:算盘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数数和计数,下面的一个珠子表示1,上面的一个珠子表示5。 2.教学用算盘计数的方法。

①确定数位。 教师:用算盘表示数的时候,首先要选择一个档作为个位。 提问:请你看看这两个小朋友把哪个档作为个位?十位、百位在哪?请你指一指。 ②在算盘上表示一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5、6、9。 提问:怎样在算盘上拨出5?怎样拨出9? ③在算盘上表示两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0。 提问:你是怎样表示的?个位上为什么不拨珠子? 教师:个位是0 ,在算盘的个位上就不拨珠子。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27、30、65、99。 提问:你是怎样拨的? ④在算盘上表示三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00。

珠心算第一册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算盘 【教学内容】第一册珠心算学习手册第1-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算盘及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打算盘的姿势,激发孩子对算盘的热爱,让孩子体验各种智能活动,调动孩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激发孩子对算盘的热爱,调动孩子学习珠心算的兴趣。 【教学难点】认识算盘及各部分的名称,学会打算盘姿势。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算盘的历史和功用 1.播放课件,展示古代和现代各式各样的算盘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从刚才你们开到的图片上,你发现都是各式各样的什么东西?算盘。 2.课件播放文字介绍,介绍算盘的历史和功用。 算盘是一种计算工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算盘计数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的珠心算用到的就是算盘中的一种,学习珠心算可以训练你心灵手巧,开发你的潜能,使你变得更聪明。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观察算盘,了解算盘的结构 1.课件出示算盘图,引导学生观察算盘。 2.出示大算盘,介绍算盘的框、梁、档、珠。 3.集体玩游戏:看谁说的快。 教师先用手指出框、梁、档、珠,要求学生迅速说出其名称。说得快的奖励一朵小红花。再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进行。 4.请学生给算珠起名,帮助学生认识和区分上、下珠。 师:梁上面的算珠还没名字呢,请小朋友给住在梁上面的算珠起个名字吧! 学生自由结合,商量讨论给算珠起名。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郭媛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8页。 教学目标 1、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与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计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3、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就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 教学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 1、出示课件: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同学们:这就是什么?——算盘。 展示形状各异的算盘图片,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形状各异的算盘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算盘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观察认识算盘 (一)介绍算盘的历史 1、课件演示,了解算盘的由来。 课件出示:介绍:算盘就是中国最古老的计算机,我们的祖先在1000多年前就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流传到现在。算盘就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还传到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 2、谈感想。 听了这些介绍,您有什么感想? 小结:我们的祖先很智慧,小小算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好好认识算盘,把中国的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设计意图:通过算盘历史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算盘就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就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仔细观察算盘,说说算盘里都有些什么? 2、认识“框”、“梁”、“档”“上珠”“下珠”。(板书并结合课件演示) 3、用动作比划自己认识的名称。 4、儿歌记忆法。 课件出示: 小算珠溜溜圆,梁把算珠分上下,中间档来串一串。框把算珠全围上……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演示、动作比划、儿歌记忆等不同方式,使学生记住算盘的各部分名称。】 三、实践操作使用算盘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本课教学中,老师能充分提供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开展猜一猜、比一比、拨一拨等活动,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将“数”和“形”紧密结合起来,以“形”感知、理解、表达“数”,深入浅出,进而强化了直观感知的数和抽象的数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34-35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呈现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借助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算盘的结构,给出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说明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让学生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第二层次是利用Flash动画软件,让学生在算盘上表示数,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新知,同时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进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算盘,因此教学中既要渗透中国传统的数学文化,又要注重让学生经历运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计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引入 教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 一座城,四面墙, 一群珠宝里面藏。 如用小手拨一拨, 噼里啪啦连声响。 学生猜一猜之后,教师出示算盘,提示谜底:算盘。 2、介绍算盘的历史(结合微课视频) 课件出示:计数的历史演变过程:“结绳计数”“算筹计数”“摆珠子计数”“算盘计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算盘 北京版 (7)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呈现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算盘的结构,给出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说明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让学生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第二层次是让学生在算盘上表示数,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新知,同时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进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算盘,因此教学中既要渗透中国传统的数学文化,又要注重让学生经历运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学会读算盘上的数,并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和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谜底揭题 1、通过常见的方块、小棒、计数器三种形式来复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 2、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用小手,

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学生猜一猜后,教师出示算盘图,揭示谜底:算盘。 2、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猜谜语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算盘的特点。 3、介绍算盘的历史 再通过算盘历史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借助算盘,探究新知 1、了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仔细观察算盘,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算盘,引导认识框、梁、档、算珠 (2)通过游戏巩固 出示大算盘:看来大家都认识了算盘,下面我们玩一个看谁说得快的游戏,我指算盘上的某个部分,请你快速说出它的名称。 下面请同桌两人一组,也玩一玩这个游戏。 (3)认识上珠和下珠,并介绍上下珠分别表示多少? 2、在算盘上表示数 师:看来,大家都知道上珠和下珠表示的意思了。用这些算珠还可以表示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算盘表示数。 (1)定位 如何在算盘上表示1?(在个位拨一个下珠)那哪一位是个位呢?

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1节1000以内的认识 【第三课时】算盘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算盘,了解算盘的结构,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2.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三、教学难点 理解1个上珠表示5。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算盘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在计数器上指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读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308、1000、256、760 3.介绍算盘的历史: 教师:在生活中还有一种计算工具——算盘,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算盘。 出示课题:算盘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了解算盘的构成: ①教师介绍算盘各部分名称,学生记忆。 ②教师手指算盘的各部位,学生说出名称。 ③介绍算盘珠子的作用: 教师:算盘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数数和计数,下面的一个珠子表示1,上面的一个珠子表示5。

2.教学用算盘计数的方法。 ①确定数位。 教师:用算盘表示数的时候,首先要选择一个档作为个位。 提问:请你看看这两个小朋友把哪个档作为个位?十位、百位在哪?请你指一指。 ②在算盘上表示一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5、6、9。 提问:怎样在算盘上拨出5?怎样拨出9? ③在算盘上表示两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0。 提问:你是怎样表示的?个位上为什么不拨珠子? 教师:个位是0 ,在算盘的个位上就不拨珠子。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27、30、65、99。 提问:你是怎样拨的? ④在算盘上表示三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00。 提问:怎样表示? 活动:请你拨出254、180、309、600。 提问:180、309怎样表示? 教师小结:拨数要从高位起,哪一位上是几就拨几,如果这一位上是0,就用空挡表示。(三)拓展延伸 1.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364、620、805、700、951、519 2.把相同的数圈起来。 3.你知道吗?(介绍计数发展历史。)

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

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1节1000以内的认识 【第三课时】算盘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算盘,了解算盘的结构,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 2.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会利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千以内的数。三、教学难点 理解1个上珠表示5。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算盘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在计数器上指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读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308、1000、256、760 3.介绍算盘的历史: 教师:在生活中还有一种计算工具——算盘,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留传到现在。所以算盘的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算盘。 出示课题:算盘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了解算盘的构成: ①教师介绍算盘各部分名称,学生记忆。 ②教师手指算盘的各部位,学生说出名称。 ③介绍算盘珠子的作用:

教师:算盘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数数和计数,下面的一个珠子表示1,上面的一个珠子表示5。 2.教学用算盘计数的方法。 ①确定数位。 教师:用算盘表示数的时候,首先要选择一个档作为个位。 提问:请你看看这两个小朋友把哪个档作为个位十位、百位在哪请你指一指。 ②在算盘上表示一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5、6、9。 提问:怎样在算盘上拨出5怎样拨出9 ③在算盘上表示两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0。 提问:你是怎样表示的个位上为什么不拨珠子 教师:个位是0 ,在算盘的个位上就不拨珠子。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27、30、65、99。 提问:你是怎样拨的? ④在算盘上表示三位数。 活动:请你在算盘上拨出100。 提问:怎样表示? 活动:请你拨出254、180、309、600。 提问:180、309怎样表示? 教师小结:拨数要从高位起,哪一位上是几就拨几,如果这一位上是0,就用空挡表示。 (三)拓展延伸 1.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364、620、805、700、951、519 2.把相同的数圈起来。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认识算盘,用算盘表示数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本课教学中,老师能充分提供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开展猜一猜、比一比、拨一拨等活动,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将“数”和“形”紧密结合起来,以“形”感知、理解、表达“数”,深入浅出,进而强化了直观感知的数和抽象的数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8 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认识算盘”是根据《标准(2011)》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本节课呈现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借助课件,直观、形象地展示了算盘的结构,给出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说明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让学生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第二层次是利用Flash动画软件,让学生在算盘上表示数,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新知,同时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进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算盘,因此教学中既要渗透中国传统的数学文化,又要注重让学生经历运用计数单位数数的过程。 【教学目标】 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记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了解算盘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掌握算盘上的记数方法,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及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谜语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他来了。课件出示算盘小子,画外音:大家好,我是珠心算王国的算盘小子。 师:这位新朋友还出了一个谜语想考考我们(课件出示谜语,师读谜语:一 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如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你们知道谜底吗? 生:算盘。师:没错,就是算盘。随即出示实物算盘。师: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师结合教材第78 也的“你知道吗”中的四幅图播放介绍算盘的历史。师:后来,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全世界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你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算盘,它还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算盘小子来认识算盘。(板书课题:认识算盘) 2.师:同学们,你对算盘还有哪些了解?生发言,对于合理正确的师给予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算盘的结构 师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学生通过自学,可能已经知道算盘的结构,则由学生介绍算盘的框,梁,档,算珠。 师:你能上来边说边指给其他同学看看吗?师:你可真了不起,还知道了算盘的结构。(板书)谢谢你,请回。师结合课件在详细解说算盘各部分的名称:算盘四周围的边,叫做“框” 横卧在中间的这一条,叫做“梁” ,竖着的一根根细杆子,叫做“档” 。 师:现在请用你的小算盘,边指边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 同桌互相说。 师:都认识算盘的结构了吗?还有谁能像他这样上台来介绍算盘?再请一名学生上台介绍。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看谁说得快”的游戏,我指着算盘的某个部分,请你快速说出它的名称。

认识算盘

认识算盘

认识算盘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记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2.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掌握算盘上的记数方法,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及读写。 一.谜语导入 1.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他来了。课件出示算盘小子,画外音:大家好,我是珠心算王国的算盘小子。 师:这位新朋友还出了一个谜语想考考我们(课件出示谜语,师读谜语: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如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你们知道谜底吗? 生:算盘。师:没错,就是算盘。随即出示实物算盘。 师: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师结合教材第78也的“你知道吗”中的四幅图播放介绍算盘的历史。 师:后来,算盘还传到日本,朝鲜,美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你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算盘,它还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算盘小子来认识算盘。(板书课题:认识算盘) 2. 师:同学们,你对算盘还有哪些了解?生发言,对于合理正确的师给予肯定。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算盘的结构 师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学生通过自学,可能已经知道算盘的结构,则由学生介绍算盘的框,梁,档,算珠。 师:你能上来边说边指给其他同学看看吗? 师:你可真了不起,还知道了算盘的结构。(板书)谢谢你,请回。 师结合课件在详细解说算盘各部分的名称:算盘四周围的边,叫做“框”,横卧在中间的这一条,叫做“梁”,竖着的一根根细杆子,叫做“档”。 师:现在请用你的小算盘,边指边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 同桌互相说。

《算盘的认识》同步教案

算盘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例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之一。 2.让学生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 3.认识算盘,能用算盘帮助数数和记数。 【教学重难点】 认识算盘,学会读写算盘上的数,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发明之一。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算盘。 【教学过程】 一、介绍算盘历史 出示课件——各种各样的算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利用算盘进行数数和记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算盘。 谈话:仔细观察算盘,你知道他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让学生观察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出事算盘,引导学生对算盘的认识。 师:算盘的个位在哪里? 教师出示小红的话:我选最右边的一档作 为个位,向左数的第二档是十位,第三档是什 么位?(百位) 2.读算盘。 读算盘上的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109 800 289 330 1000 写数 999 345 870 106

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61○56 45○47 100○98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3.拨算盘。 师:在你的算盘中确定好个位,试一试,拨出“1”。 让学生大拇指再下珠拨上2个珠子。 继续拨2、3、4、5…… 4.数学游戏 每人请写出算盘上的3个比230大,比250小的数。 三、课堂练习 1.拨一些数让学生读写。 教师在算盘上拨数,学生读写。 2.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习题。 教师报出数字,学生在算盘上拨出来,注意观察学生的手法是否正确。 提问:180怎么拨? 学生自由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算盘的认识。那你会用算盘表示数码?你知道古人是怎样一步一步发明算盘,并用它来表示数的吗?请仔细阅读“你知道吗?” 延伸:课后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他们罗列出来就更好了。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精选.)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郭媛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8页。 教学目标 1、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计数和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计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3、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拨法。 教学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 1、出示课件: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若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同学们:这是什么?——算盘。 展示形状各异的算盘图片,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形状各异的算盘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算盘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观察认识算盘 (一)介绍算盘的历史 1、课件演示,了解算盘的由来。 课件出示:介绍:算盘是中国最古老的计算机,我们的祖先在1000多年前就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流传到现在。算盘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还传到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 2、谈感想。 听了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我们的祖先很智慧,小小算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好好认识算盘,把中国的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设计意图:通过算盘历史的介绍,让学生懂得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1、仔细观察算盘,说说算盘里都有些什么? 2、认识“框”、“梁”、“档”“上珠”“下珠”。(板书并结合课件演示) 3、用动作比划自己认识的名称。 4、儿歌记忆法。 课件出示: 小算珠溜溜圆,梁把算珠分上下,中间档来串一串。框把算珠全围上……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动作比划、儿歌记忆等不同方式,使学生记住算盘的各部分名称。】 三、实践操作使用算盘

2018学年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算盘的认识》参考教案、教学设计

算盘的认识-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了解算盘的悠久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2、认识算盘各部分的组成,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 3、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教学用具:大算盘一面,每人一面小算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都用过什么计算工具? 生:计数器、计算器……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工具,算盘。 二、新课 1、介绍算盘的历史和构造。 出示大算盘。 (1)介绍算盘的历史 教师:算盘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可以用来记数和计算,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计算器和计算机的逐步普及,算盘才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2)介绍算盘的构造

算盘形状为长方形,周围是木框,内贯直柱,称为“档”(板书),一般有九档、十一档到十五档。档中横的一条叫“梁”,梁上两珠,称“上珠”(板书),后简化为一珠,表示“5”。梁下五珠称“下珠”(板书),后简化为四珠,每一珠当作“一”。运算时要先定数位,再拨珠记数或计算。 2、初步认识算盘的记数法。 (1)介绍算盘上的珠子 教师:在算盘上,算珠都靠框,表示没有数。拨珠靠梁,表示记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0用空档表示。教师示范在大算盘中拨人1—9。 (2)介绍拨珠法 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拨珠,各有分工,协同工作(边讲边拨)。 拇指:把下珠向上拨,叫拨入下珠。(学生试拨) 食指:把下珠向下拨,叫拨去下珠。(学生试拨) (3)学生操作 学生练习拨珠动作,在小算盘上拨入拨去1—9各数。 (4)练习拨数。 教师:算盘上的数位用档表示,选定一档作为个位,一般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为个位,向左各档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分别贴于梁上,学生在小算盘的档上写好) 问:10应该怎么拨?100呢? 试拨:从9拨到20,从80拨到100。特别提醒:遇到满5、满10时,应怎么拨珠?

数学二年级下册《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

数学二年级下册《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学二年级下册《算盘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了解算盘的悠久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2.认识算盘各部分的组成,体会古人以一当五的创举。 3.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教具:大算盘一面,每人一面小算盘。 教学过程: 1.介绍算盘的历史和构造。 出示大算盘。 (1)教师:算盘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可以用来记数和计算,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 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计算器和计算机的逐步普及,算盘才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2)介绍算盘的构造。 算盘形状为长方形,周围是木框,内贯直柱,称为“档”(板书),一般有九档、十一档到十五档。档中横的一条叫“梁”,梁上两珠,称“上珠”(板书),后简化为一珠,表示“5”。梁下五珠称“下珠”(板书),后简化为四珠,每一珠当作“一”。运算时要先定数位,再拨珠记数或计算。 2.初步认识算盘的记数法。 (1)教师:在算盘上,算珠都靠框,表示没有数。拨珠靠梁,表示记数。一

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0用空档表示。教师示范在大算盘中拨人1—9。 (2)教师介绍拨珠法: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拨珠,各有分工,协同工作(边讲边拨)。 拇指:把下珠向上拨,叫拨人下珠。(学生试拨) 食指:把下珠向下拨,叫拨去下珠。(学生试拨) 中指:把上珠向下拨和向上拨,叫拨人、拨去上珠。(学生试拨) (3)学生练习拨珠动作,在小算盘上拨入拨去1—9各数。 (4)练习拨数。 教师:算盘上的数位用档表示,选定一档作为个位,一般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为个位,向左各档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分别贴于梁上,学生在小算盘的档上写好) 问:10应该怎么拨?100呢? 试拨:从9拨到20,从80拨到100。特别提醒:遇到满5、满10时,应怎么拨珠? 3.结合算盘说明数位意义和顺序,学会数的读写。 (1)教师拨人数二百六十三,问: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怎么读?怎样写出这个数呢? (2)学生先尝试写,然后指名汇报写法。 教师小结:从高位起,百位上是2,表示2个百,对着算盘的百位下面写出数字2;十位是6,表示6个十,对着十位下面写出数字6;个位是3,表示3个一,对着个位下面写出数字3。 (3)教师拨人四十五和一千七百零九,指名读一读,再让学生写出这两个数。 思考:如果遇到哪位上没有珠子,就表示什么?写数时应该怎么办?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doc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武陟县育英实验小学许文静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书上第7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用算盘数数、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和数数。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重点; 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1.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如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揭示谜底:(算盘) 2..介绍算盘的历史(配合课件)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开始用石子记数,后来用木棍或者竹签记数(就是算筹),再后来人们用摆珠子的方式记数,用上面蓝色的珠子表示5,下面黄色的珠子表示1,再合起来表示数。后来这种记数和计算的工具,就慢慢的改进成了现在用的算盘。 教师出示算盘,并介绍: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流传到现在。它是我国的

优秀文化遗产。 (二)认识算盘 1.了解算盘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看来小小的算盘背后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既然它这么有魅力,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吧! 2. 教师介绍名称 (1)教师出示算盘,让学生观察并了解算盘的结构,并介绍各部分名称。 (2)通过游戏巩固 活动一:教师指着算盘某个部分,学生在学具上找 活动二:拍手齐读算盘歌 活动三:猜一猜算盘上的各部分名称 活动四:游戏,看谁说的快 2.教师出示大算盘,数数和拨数: (1)认识上珠和下珠 师:仔细观察算盘上的算珠,你能发现什么? 梁上面的算珠叫什么?一颗上珠表示多少? 学:梁上面的算珠叫上珠,一颗上珠表示5,梁下面的算珠叫什么,一颗下珠表示什么?梁下面的算珠叫下珠,一颗下珠表示1. (2)在算盘上表示1——10各数 师:看来大家都知道上珠和下珠表示是几个了,那下面你能用它们来表示1——9各数吗?看来大家很有信心,我们就来试一试。怎样表示1、2 ?5、9?学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师:在大算盘上依次拨出1——9各数(拨珠时要注意指法), 师:你们刚才在拨珠时手指的用法,发现大家怎样拨珠的都有,你们知道吗?你们知道吗?用手指拨珠时还有小窍门呢!(教师示范) 坐姿:打算盘时,同学们脚要放正。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2.3 认识算盘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1.2.3 认识算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页例6、例7及课堂活动,算盘的初步认识。 教学提示: 注重学生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了解算盘、认识算盘,知道算盘中的数位,学会读算盘上的数,切记老师不能以播放课件代替学生的亲手操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算盘的发展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体会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难点: 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竖式算盘,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算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谜语引入 一座城,四面墙。一群珠宝里面藏。如用小手拨一拨,噼里啪啦连声响。 2、介绍算盘的历史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流传到现在。算盘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算盘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瑰宝,在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算盘已经逐渐谈出我们的生活,因此,新课伊始通过谜语这一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入算盘,勾起学生记忆深处对于算盘的点滴印象,然后介绍算盘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新知识

的兴趣和欲望。】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算盘的构造。 出示算盘: (1)介绍:算盘形成为长方形,周围是木框,内贯直柱,称为“档”(板书),一般有九档、十一档到十五档。档中横的一条叫“梁”,梁上两珠,称“上珠”(板书),后简化为一珠,表示“5”。梁下五珠称“下珠”(板书),后简化为四珠,每一珠当作“一”。在使用算盘时要先定数位,再拨珠记数或计算。 (2)让学生指着算盘说说其基本构造,然后介绍给同桌听一听。 (3)游戏巩固 出示大算盘:你认识算盘了吗?我们来玩一个“看谁说得快”的游戏。我指着算盘的某部分,请你快速说出它的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观察算盘,动手操作算盘学生对算盘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什么是“梁”,什么是“档”,采用游戏形式,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算盘的认识,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2.教学例6。 (1)质疑:记数,必须用到数位,你知道算盘上怎样表示数位吗? 介绍:算盘上的数位用“档”表示,选定一档作为个位,一般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为个位向左各档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分别贴于梁上,学生在小算盘的档上定好)。 学生在小算盘上练习,选定一个档表示个位后,再在算盘上找一找、说一说其他的数位。 同桌互相找一找给对方看,说一说给对方听。 练习:教师在大算盘上指定一个档表示个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其他档所表示的。 (2)引导:在算盘上,算珠都靠框,表示没有数。拨珠靠梁,表示记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0用空档表示。 教师示范在大算盘中拨出1~9. 练习:学生在自己的小算盘上拨出1~9. 游戏:①同桌说出一个1至9之间的任何一个数,请同桌拨出来。 ②同桌在算盘上拨出1至9之间的任意一个数,请同桌说说拨出的数是几。 ③填空。完成教材上例6后面的填空:写出算盘上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 (3)教师介绍拨珠法: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拨珠,各有分工,协同工作(边讲边拨)。 拇指:把下珠向上拨,叫拨人下珠。(学生试拨) 食指:把下珠向下拨,叫拨去下珠。(学生试拨)

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3)---《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00以内数的认识(3) ---《认识算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P78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算盘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组成和名称。 2.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3.了解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算盘,学会用算盘拨数,会识数、读书、写数。 难点: 理解算盘上上珠和下珠的区别及作用,会选择数位。 教学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后: 1.漫画欣赏,通过观察糖葫芦初步感受算盘上的珠子和档杆。 2.复习旧知: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填一填,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3.出示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记数方法和工具,了解计数方法和工具的历史。 4.介绍算盘的历史: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在6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算盘,开始用算盘进行计算,一直流传到现在。算盘还传到了日本、朝鲜、美国等许多国家。算盘是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要学会用算盘。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算盘。 二、探索新知。 1.介绍算盘结构。 课件出示:你们看到的算盘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它们各自的名称吗? 在学生的汇报中介绍:框、梁、档、上珠、下珠。 2.初步认识算盘的计数法。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计算器表示数吗? 生:在计算器每个数上拨数,有几个数就拨几个珠。

师:算盘和计数器有点相似,都是通过拨珠的方法来表示数,但是计数阿德方法不一样。 师讲解: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比如9,在计算器上要拨9个珠子。在算盘上拨1个上珠表示5,再拨4个下珠。 (2)教师示范在算盘中拨出1-9. 师强调:珠子要往梁上靠。“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用一个上珠表示;10一般不用个位上一个上珠和5个下珠 (3)那么,10应该怎么拨呢?100呢? 师强调:10一般不用个位上一个上珠和5个下珠表示,而用十位上一个上珠表示。 师:你能说或100怎样拨吗?(让学生试着拨一拨) 3.用算盘练习拨数。 师:如何在算盘上拨出563这样大的数呢?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 (1)在使用计数器的时候,因为计数器标明了位数,所以只需在相应的位数上拨数就可以了。 (2)在算盘上没有固定的位数,我们在拨数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位数。选定之后,从它向左各档次依次表示十位、百位、千位……然后再相应的数位上拨数。 (3)我们要拨563,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我们看看着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师:说说他们拨的563有什么不一样? (4)请同学们在算盘上也拨出563. 4.结合算盘的数位意义和顺序,学会数的读写。 (1)教师拨出563,问: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怎么读,怎样写出这个数呢? (2)学生先尝试写,然后指名汇报读法、写法。 教师小结:从高位起,百位上是5,就表示5个百,就在算盘的百位下面写出数字5;十位是6,表示6个十,对着十位下面写出数字6;个位是3,表示3个一,对着个位下面写出数字3. 思考:如果遇到哪位上没有珠子,那这位上表示什么?写数时应该怎么办? 试一试:课本78页“做一做”。 指名上讲台上演示,其余同学分组练习。 三、巩固练习。 1.知识闯关。 在算盘上拨出下面的数: 8 57 619 504 805 237 2. 读出算盘上的数,把正确答案“√”出来。

算盘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页例6、例7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算盘的基本构造,会在算盘上准确地记数,并能正确读取在算盘上表示的数。 2、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的基本构造,掌握在算盘上记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算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大算盘。 介绍:前面我们尝过了用计数器数数和记数的方法,数数和记数除了可以用计数器外,还有一种比较方便的工具,那就是算盘。算盘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可以用来记数和计算,在历史上曾发挥过

很大的作用。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计算器和计算机的逐步普及,算盘才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引导:你想认识算盘吗?你想了解有关算盘的哪些知识呢? 请多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算盘”。)(板书课题:认识算盘) 二、互动新授 1.介绍算盘的构造。 (1)介绍:算盘形成为长方形,周围是木框,内贯直柱,称为“档”(板书),一般有九档、十一档到十五档。档中横的一条叫“梁”,梁上两珠,称“上珠”(板书),后简化为一珠,表示“5”。梁下五珠称“下珠”(板书),后简化为四珠,每一珠当作“一”。在使用算盘时要先定数位,再拨珠记数或计算。 (2)让学生指着算盘说说其基本构造,然后介绍给同桌听一听。 2.教学例6。 (1)质疑:记数,必须用到数位,你知道算盘上怎样表示数位吗? 介绍:算盘上的数位用“档”表示,选定一档作为个位,一般把最右边的一档定为个位向左各档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分别贴于梁上,学生在小算盘的档上定好)。

学生在小算盘上练习,选定一个档表示个位后,再在算盘上找一找、说一说其他的数位。 同桌互相找一找给对方看,说一说给对方听。 练习:教师在大算盘上指定一个档表示个位,请几名同学说一说其他档所表示的。 (2)引导:在算盘上,算珠都靠框,表示没有数。拨珠靠梁,表示记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0用空档表示。 教师示范在大算盘中拨出1~9. 练习:学生在自己的小算盘上拨出1~9. 游戏:①同桌说出一个1至9之间的任何一个数,请同桌拨出来。 ②同桌在算盘上拨出1至9之间的任意一个数,请同桌说说拨出的数是几。 ③填空。完成教材上例6后面的填空:写出算盘上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 (3)教师介绍拨珠法: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手指拨珠,各有分工,协同工作(边讲边拨)。 拇指:把下珠向上拨,叫拨人下珠。(学生试拨) 食指:把下珠向下拨,叫拨去下珠。(学生试拨) 中指:把上珠向下拨和向上拨,叫拨人、拨去上珠。(学生试拨)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算盘》说课稿

认识算盘说课稿 《认识算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里的一个知识点,在《新课标》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今天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认识算盘》是教材新增加的内容,算盘曾经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点学习内容,但随着现代化计算工具的发展,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重新提出“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的要求。 2、教材引进算盘表示数,一方面认识算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其直观形象、体现数位特征的特点;会用算盘表示数,深化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另一方面认识算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0以内数的数数、拨数、读数和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算盘半直观半抽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深化对位值制的理解,巩固1000以内数的组成,强化数感。 二、说目标: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掌握带有上珠数的读写。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数感,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 这节课教法主要是引导法、讲授法、练习法; 学法主要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巩固练习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育活动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经验来进行,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通过一组练习和一个谜语,谜语的引入增加了趣味性,练习为看图写数,并说出数的组成,为用算盘表示数做好准备。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算盘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鲜的东西,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已有经验积累,我安排了一个短小的自学环节,直接出示算盘,让孩子用手触摸算盘的各个部分,引出算盘结构的认识,这样的设计正是利用学生的好奇、新鲜、兴奋的心理。并进行小组比赛,一个指算盘的部分,一个说名称,以此加深学生对算盘的认识。 接着介绍拨珠指法,并出示数字563,先独自拨,再指名上黑板演示,集体评价。然后出示个位、十位、百位有零的数字,让学生体会个位、十位、百位没有数字时是空挡。最后让学生用算盘数数,并感受“拐弯数”再算盘上的表示。 3.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第一道是写数并说说在计数器和算盘上面拨数的不同,第一幅为计数器,第二幅为算盘,两幅图所表示的数字都是254,重点在于说出这个不同,加深孩子对算盘上下珠的理解。第二题为互动练习,同桌合作,一个学生说数,另一个学生拨数,然后一起写数,增进孩子们的感情。 4.总结提升。 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算盘的认识。 谢谢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完毕,如果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