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78.66 KB
- 文档页数:1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析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方法:对比治疗干预办法,分析临床应用疗效,研究样本采集时间为2019.01~2021.09,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为研究样本资料,顺序编码分组,对照组/35(推拿治疗),实验组/35(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相较患者(1)临床指标(McGill评分、Lysholm评分);(2)治疗有效率。
结果: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改善意义佳,(P<0.05)。
结论:温针灸联合推拿干预,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治疗当中,临床疗效确切,帮助患者膝关节功能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温针灸;推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骨退行性病变疾病,该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当中。
目前对于该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虽有效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缓解,但大多数患者长期疗效欠佳,因此无法根治。
随着近年来我国传统医学快速发展,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干预,疗效确切,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19.01~2021.09为研究样本采集时间,研究样本资料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治疗干预办法对比,分析临床应用疗效,顺序编码分组,对照组/35(推拿治疗),实验组/35(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
对照组,20/35男患者(57.14%),15/35女患者(42.83%),年龄51~75岁,平均(63.00±0.23)岁;实验组,18/35男患者(51.43%),17/35女患者(48.57%),年龄51~76岁,平均(63.50±0.19)岁,P>0.05。
1.2纳排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资料无缺损及知情研究活动。
(2)活动经本院伦理审查机构批准执行。
(3)患者精神状态尚可。
排除标准:(1)脏器功能疾病患者。
(2)患者临床资料缺失较多。
• 180 .新中医2022年5月第54卷第9期NEW CHINESE MEDICINF: May 2022 Vol.54 N〇.9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研究韩春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浙江杭州310051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丨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推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体征积分、 中医证候积分、背肌力、腰部耐力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1)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 疗1个疗程、2个疗程、4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体征积分、中医证 候积分、背肌力、腰部耐力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〇.〇5).治疗后,2组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 研究组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cO.05); 2组背肌力、腰部耐力时间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背肌力、腰部耐力
时间高于对照组(户<0.05) 治疗前,2组VAS、0D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0D丨评分 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VAS、0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馒性腰肌劳 损效果明显,可以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障碍-[关键词]慢性腰肌劳损;温针灸;推拿;背肌力;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
[中图分类号]R246; R2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6-7415 (2022) 09-0180-04 DOI : 10.13457/j.cnki.jncm.2022.09.040
Clinical Study of Warm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Tuina for 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HAN Chun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warm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tuina for 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uina.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arm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tuina.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effects, physical sign scores,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ores, back muscle strength, lumbar endurance time, 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 and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one, two and four courses of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ing significant(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ing found in the comparison of physical sign scores,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ores, back muscle strength and lumbar endurance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treatment, physical sign scores and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two scor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 back muscle strength and lumbar endurance tim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increased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two index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J<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ing found in the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VAS and ODI between the two groups(/J> 0.05). After treatment, scores of VAS and ODI in the two groups were decreased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two scor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ing significant^<0.05). Conclusion: Warm needling and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tuina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 which can relieve lumbar pain and improve
良性发作性眩晕又称为偏头痛等位发作,多发生与有偏头痛家族史的儿童,但儿童本人无头痛。
一般表现为多次、短暂的眩晕发作,也可出现发作性平衡失调、焦虑,伴有眼球震颤或呕吐叫在发作的间隙期一切正常,大部分患者在4岁后会逐渐自愈,部分儿童成年后可转为偏头痛。
有学者对27例患者进行的长期随访研究,发现在儿童时期被诊断为良性阵发性眩晕的患者中,偏头痛的发病率更高,这导致了良性阵发性眩晕是偏头痛前兆的说法叫综上所述,不同年龄段儿童出现阵发性眩晕的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龄前患儿多以良性发作性眩晕为主,学龄期患儿眩晕的病因较为复杂,可由多种疾病弓I起。
参考文献[1]纪树芳,蔡小剑,李卡凡,等.不同年龄段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4):22-24.[2]Okumura T,Imai T,Higashi-Shingai K,et al.Paroxysmal vertigo with nystagmus in children[J].Int J Pediatr Otorhi,2016,113(88):89-93.⑶刘冰,李禧,张莉,等.学龄前和学龄期BPV患儿临床特征比较[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8,32(5):65-67.[4]陈敏,孙効,彭新,等.良性复发性眩晕患者前庭功能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2):118-121.⑸刘冰,李禧,张莉,等.儿童眩晕病因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33(6):33-36.[6]蔡成福,上官翰京,刘存山.频繁发作性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临床分析[几中国基层医药,2019,26(3):276-27&[7]Prasad M,Prasad M.Benign paroxysmal vertigo of childhood isa precursor of migraine[J].Arch Dis Childhood-E,2014,99(5):165.(收稿日期:2020-04-28)温针灸联合推拿在重症肌无力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杨重症肌无力让患者的生活能力、生命力受到较大影响,像面部肌肉正常功能、手部肌肉正常功能等都受到了限制,让患者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叫西药治疗一般为患者提供漠毗斯的明治疗,药物虽然起到了治疗的目的,但治疗效果一般,有些患者治疗无效叫而使用温针灸、推拿联合治疗发挥了中医治疗优势,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机体健康度,现报告如下。
针刺天鼎穴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1例
杜鑫;王舒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12(032)006
【摘要】前斜角肌综合征乃积累性劳损或感受风寒而诱发,使经络受阻,气血不行,为肿为痛.治疗以就近取穴为原则,通过针刺疏通经气,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天鼎穴为手阳明经穴,针刺天鼎穴可使针感沿经脉下传至手指,使经脉得以疏通,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以治疗前臂和手尺侧痛.这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在有效的针刺手法基础上,得气感传导的循经特异性,即经穴效应的循经特异性.
【总页数】2页(P630-631)
【作者】杜鑫;王舒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天津市针灸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针灸研究所,天津3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
【相关文献】
1.针刺天鼎穴为主治疗颈源性肩关节周围炎50例 [J], 李华;文蕾;郑吉琦
2.针刺攒竹及天鼎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 [J], 李伟洪;白凌军
3.针刺廉泉、天鼎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J], 何风;时国臣;杨文霞;许丙海
4.针刺天鼎穴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90例临床观察 [J], 焦玉祥;张素珍
5.针刺天鼎穴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观察 [J], 朱卉;李家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医药实践2021年1月第30卷第1期•33•咳嗽乃发。
土不养金,卫外不固,外风内引伏痰,气道挛急,诱发本病。
马华教授长期临证,屡治本病,强调本病应从肺脾两脏着手,肃肺健脾、止咳化痰。
肺肃脾健,肺脾内生之痰得化,外卫之表固密,外风无以内入,咳嗽自然可止。
方中桑、杏二味肃肺止咳;炙百部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白术、茯苓健脾生金;枳壳、桔梗助益肺脾两脏升降之气机,如此中上二焦气畅机枢;细辛温肺祛风通窍;蝉蜕、僵蚕平化肝风,祛痰平喘;焦山楂健中化瘀;甘草调和诸药。
综上所述,肃肺调脾饮对儿童CVA治疗有效,其疗效与普米克都保相当,其中医症候疗效、远期疗效均优于普米克都保,复发率低于普米克都保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中医药对儿童CVA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理论和优势,通过此次研究,充分肯定了肃肺调脾饮对儿童CVA的临床疗效,证明了肃肺调脾饮突出的远期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为今后肃肺调脾饮的继承发展和制作新药做好前期准备。
参考文献:[1]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3(2)47—51.[2]李建伟,刘长山.布地奈德吸入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肺功能和炎性介质的影响[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4:1—40.[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作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3)184—18&[4]孙静芸,徐宝林,张文娟,等.桑白皮平喘、利尿有效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5(27)366—367. [5]利仕伟.杏仁的加工炮制及现代药理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1(33):84.[6]郝宏文,王豪,王道涵,等.从伏风化燥伤阴论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J].现代中医临床,2019,26(3):71—73[7]杨素梅.加味玉屏风汤联合妥洛特罗贴剂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0,33(1):122—125[8]赵淑萍.穴位敷贴联合宣肺平嗽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的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9,40(7)954—956.收稿日期:2020—09—28(本文编辑:王作利)作者简介:赵海岳(1989—),男,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人,硕士学位,医师,主要从事呼吸肾脏病临床治疗工作。
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短期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入院的92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5.65%,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2.08%高;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具有较高的疗效,疼痛得到明显缓解,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温针灸;推拿手法;老年膝骨关节炎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其特征是软骨细胞凋亡、软骨基质破坏、软骨下骨化、骨赘形成和滑膜炎症,这是由全身多种因素引起的[1]。
通常发生在膝盖、臀部和指关节,特别是膝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
为此,本文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入院的92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探讨了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短期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收治的92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6例。
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55-68岁,平均年龄(59.38±5.84)岁;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6-69岁,平均年龄数(60.21±6.02)岁。
两组之间的基线数据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指导对照组患者接受相应的功能锻炼。
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坐位伸膝运动,对于轻度疾病患者,将运动与收缩股四头肌结合,在早晨进行一次运动,晚上进行一次运动,进行每次运动10至15分钟,对于重度疼痛的患者,应进行减少相应的运动锻炼频率和锻炼时间[2]。
温针灸治疗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乔天德【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研究》【年(卷),期】2017(009)005【总页数】2页(P269-270)【作者】乔天德【作者单位】安阳滑县中医院疼痛科,河南安阳 456463【正文语种】中文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以肌肉、筋膜紧张,局部刺激有高度敏感点,引起局部及其他区域疼痛为表现的疼痛综合征[1]。
临床上常见为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由于疼痛,患者常伴心理焦虑、压抑、睡眠障碍等症状。
若没有及时有效治疗,随着病情加重,可能诱发如关节痛、肩腰痛等其他疾病。
本研究旨在分析对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采用中医温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研究组,其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80±1.20)岁;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06±1.51)岁。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查体和其他检查确诊为颈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排除标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治疗中未遵医嘱者;治疗中因个人原因放弃者;个人资料不全或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1.3 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患者取俯卧位,选颈背部阿是穴与硬结、肌紧张一处,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毫针进针,进针深度0.5~0.8寸,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在对患者颈背部阿是穴、硬结等位置针刺时,医师以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患者病灶点,右手持针,从硬结点或疼痛点进针,进针过程缓慢捻转,避免造成人为滞针,然后利用震颤法,使毫针轻颤,以增强针刺感。
针刺肌紧张带时,每隔1.0 cm直刺,随后艾灸20 min。
每周治疗5次,1个月为1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选穴、进针方法和研究组相同,阿是穴、紧张带等采用电针治疗仪治疗,每次留针20 min。
早期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观察袁绘【期刊名称】《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Objective]To observe the massage treatment of differentages(0+-12 months) affect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 is. [Methods]115 cases of 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 is in childre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age, 0+~4 months, 4+~8 months, 8+~12 months groups, were given the same massage therapy, the efficacy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after 3~6 months of three groups of children.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ree groups of children was 100%,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of 0+~4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4+~8 group(P<0.05), 4+~8 group than in 8+~12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massage is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 is in children, early intervention has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f massage.%[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对不同年龄段(0+~12月)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
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目的:比较单纯温针灸、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42例,对照组40例。
对照组予温针灸治疗,试验组予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手法。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对两组的V AS评分、JOA分数、脊柱形态改变(脊柱前凸角、脊柱后凸角)进行评估。
結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 AS评分、JOA分数、脊柱前、后凸角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体征、腰椎功能及异常的脊柱形态。
标签:温针灸;髋部强刺激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1]。
主要表现为腰痛,常出现患肢放射性疼痛。
各年龄段人群皆可发病,但多见于青壮年[2],且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治疗LDH的方法主要分为手术与非手术两大类,其中温针灸作为LDH的非手术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且疗效肯定。
本研究以温针灸联合髋部强刺激推拿治疗LDH患者,与单纯温针灸治疗进行比较分析,并与本组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表明温针灸结合髋部强刺激推拿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腰部功能,为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联合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2例受试者均来自于2015年9月-2016年7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骨伤康复科门诊或住院的LDH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2例,对照组40例。
试验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35~72岁,平均(45.4±4.73)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
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周子祝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16(032)009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加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推拿加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疗程后综合疗效、治愈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治愈时间平均(2.28±0.75)个疗程,对照组(3.35±0.95)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平均治愈时间更短,疗效较好.
【总页数】2页(P34,38)
【作者】周子祝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州区浦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云港2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5.4
【相关文献】
1.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推拿配合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 [J], 袁政文;王光;谷文英;程宏;李洪立
2.穴位封闭配合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2例疗效观察 [J], 高明丽;刘红
3.推拿结合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J], 刘晓艳;吕明
4.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96例 [J], 林基华;孙育华
5.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88例 [J], 金群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推拿联合温针灸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1-07-01T09:40:21.2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期作者:汪兵[导读] 目的:评估中医推拿联合温针灸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汪兵嘉善县中医医院,314100摘要:目的:评估中医推拿联合温针灸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这一时间段内收治的74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各37例。
试验组、对照组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采取推拿+温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
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1.89%高于总有效率的总有效率75.68%(P<0.05)。
治疗前两组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推拿联合温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推拿;温针灸;腰间盘突出症腰间盘突出症是由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及马尾神经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腰痛、马尾综合征[1]。
临床实践发现,中医疗法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推拿、温针灸均是常用的中医疗法,可有效缓解由腰间盘突出症而导致的坐骨神经痛、腰痛、腿痛等症状,因此在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现对74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分组实验,旨在探讨中医推拿联合温针灸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这一时间段内收治的74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7例。
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试验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1~54岁,平均(41.42±4.5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