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葡萄的年发育周期特性

葡萄的年发育周期特性

葡萄的年发育周期特性

葡萄年发育周期由生长期和冬季休眠期组成。生长期是从春季根部开始活动和萌芽开始一直到秋季落叶为止。休眠期从秋天落叶后开始,到春季生长期来临之前结束。葡萄植株的年生长周期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每个阶段中,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都有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要求。

一、伤流期

春季,当地温上升到7~9℃时,大多数欧洲种葡萄品种的树液开始流动,这时如果对葡萄进行修剪或不慎使植株造成伤口,就会从剪口或伤口处流出大量树液,这种现象叫伤流。伤流开始早晚、伤流量的多少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伤流期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土壤湿度大,伤流量也大;土壤干旱,伤流就不会发生。伤流期长短随当年气候条件和葡萄品种而定,一般为7~10天。伤流是根系开始旺盛活动的一个标志,这一时期要加强松土,以提高地温和保持土壤水分,给春季根系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冬季比较干旱,要注意及时追肥灌水。据分析,伤流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和矿物质,少量伤流对植株影响不大,若伤流过多,就会使植株生长变弱。因此,在这一时期,特别要注意尽量避免枝蔓形成新的伤口。一般伤流结束后7~10天,葡萄即开始萌动。

二、萌芽及新梢生长期

当气温上升到10~12℃时,大部分葡萄品种开始萌芽。我国华中、华北地区葡萄萌芽期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品种间开始萌

芽的时间早晚有所差异。

葡萄萌芽展叶后,花序原基在去年分化的基础上继续发育,依次分化出花萼、花、雄蕊、雌蕊,同时也开始形成第二和第三花序。此时若营养不足,花序原基分化微弱,就会形成发育不全或带卷须的花序,甚至使已经分化的花序原基完全萎缩。

从萌芽到开花期也是新梢迅速生长期,这时1昼夜新梢能伸长5~6cm,一般新梢在开花期要长到全长的60%以上。同时,此期地温已达10~15℃,也是新根迅速生长期。这一阶段持续时间为30~45天。葡萄的萌芽、新梢和根系的生长以及花序的分化,都需要大量营养。由于这一阶段各器官都处在旺盛生长阶段,对水肥需要量大,所以生产上一定要加强肥水管理,并要及时抹芽和绑蔓,促使新梢旺盛健壮的生长。

三、开花期

当气温上升到20℃左右时,葡萄即进入开花期,我国华北地区葡萄开花大约在5月下旬。葡萄花期长短与气候和品种有关,天气晴朗时,期多为6~7天,气温越高,花期越短。开花期遇上低温阴雨,不但花期处长,而且正常的授粉受精也受到严重影响。

葡萄的开花期也正是第二年花芽的开始分化期,同时在这一阶段枝、叶生长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此期是葡萄管理的关键时期,也称水肥临界期。生产上必须加强管理,及时摘心,控制副梢生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花序较多、较大、落花落果品种,如巨峰、玫瑰香及新玫瑰等,可在花前3~5天摘心,进行花期喷施硼肥

和人工辅助授粉等,以提高坐果率,减少大小粒现象。

四、浆果生长期

此期自子房膨大至浆果着色以前为止。大部分葡萄品种从6月上旬幼果开始膨大。从幼果膨大到浆果开始成熟,早熟品种需要35~60天,中熟品种为60~80天。晚熟品种为80天以上。浆果生长初期,果肉细胞迅速分裂、扩大,但浆果仍保持绿色,果皮硬,含酸量不断增加,经过4~7周后,浆果的生长速度减缓,这时种子种皮开始硬化,胚发育加快。到浆果生长后期,果肉细胞再次迅速扩大,细胞壁变得很薄,浆果含酸量达到最高水平,并开始糖的积累。

五、采果后、落叶至休眠期

果实采摘后枝叶继续生长,及时进行茎枝修剪,施肥,防病虫是为来年葡萄丰产打基础的十分关键的时期。要抓好树势恢复,尽量保叶、防止过早脱落、促进枝条成熟。因葡萄采收后,叶片仍在进行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积累。搞好园地清园,降低田间病虫源密度。结合深耕松土抓好秋季基肥使用。葡萄采收后,容易出现霜霉病、黑痘病、褐斑病、蛀食枝蔓的害虫、叶蝉等危害,如果不防治或防治不力,不但引起早期落叶,影响当年葡萄的生长、越冬,还对第二年的葡萄生长有严重影响,导致病虫害的越冬基数大,增加第二年的病虫害防治困难和防治成本。所以,果实采收后,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葡萄种植方法与技术

葡萄种植方法与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葡萄种植方法与技术 葡萄是见效最快的果树之一,具有高产、稳产等优势,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一般无大小年现象,产量相当稳定。葡萄的种植效益较为可观。 一、基本常识: 1、葡萄生育期150天—160天左右(育苗需30-40天左右),葡萄的寿命和经济栽培年限一般可达30到50年, 2、葡萄的作用:葡萄果色鲜艳,汁多味美;营养丰富:它含糖量10~30%,有机酸0.5~1.4%,蛋白质0.15~0.9%,无机盐0.3~0.5%,并含有多种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酿酒:葡萄除可制葡萄干和葡萄汁以外,也可酿酒;美化、遮荫:在住家顶楼平台种植葡萄既可美化楼顶,还可遮荫; 3、庭院葡萄的合理安排:1)如为庭院,可根据其面积的大小、光照条件、环境条件等,综合考虑栽植葡萄和其他果树、花卉、林木、种植业或养殖的全面安排,合理搭配,以便充分利用地面和空间。2)若有宽敞的楼顶平台,除楼顶绿化(美化)和食用外,其遮荫的功能占了很大的比例; 4、种植季节:气温在15-25℃之间的春季种植为宜,如3月初--4月进行;压条可于4月初开始; 二、准备工作: 1、选用良种:葡萄品种很多,如巨峰,藤稔,金手指等,它们成熟期早,适应性强,可根据当地的天气,果品的用途选用优质品种。 2、土层选择: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其透气性好,地温回升快)土质为好。 3、整地:头年秋冬季节整地,整地前每亩浇施腐熟的肥1500千克左右,再深翻土30厘米左右,将土敲细,整成宽80厘米、高50厘米的苗床。 三、葡萄管理及种植技巧: 定殖前施腐熟的基肥,覆土压实后浇足定根水,覆土深度到长根外,地上部分有3~4个芽眼。 1、施肥:1)(南方可在3月中下旬、北方地区可在4月中下旬补施基肥)施优质农家肥50公斤—100公斤、尿素0.3公斤、过磷酸钙0.8公斤。施入的基肥要用土掺和,然后覆土。葡萄需肥量大,在冬季落叶或萌芽前施基肥;追肥第一次在开花前施用;2)追催芽肥:在芽眼开始膨大、气温稳定在10℃时,追施肥:按植株大小,在根端附近开深30厘米—40厘米、宽30厘米的浅沟,将肥混土埋入沟里,施后要浇水、覆土。3)幼果生长初期,以氮肥为主,适当施过磷酸钙和草木灰;4)果实开始着色时,以磷钾肥为主。合理浇水施基

葡萄的生长结果习性

葡萄的生长结果习性 葡萄为多年生蔓生植物,其地上茎蔓、地下根系生长势均很强,生长量大,寿命长。葡萄在一年的生长过程中,只要条件适宜,周年都可以生长新根。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一般一年有2个生长高峰,在华北地区,发芽后根系开始生长,6月下旬--7月中旬出现第一次生长高峰,8月中旬高温时停止生长;9月中旬又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但比第一次小,11月下旬生长停止。葡萄根系的生长与地温关系密切,据北农大果树教研组1957年观察,玫瑰香品种根系开始生长时,50厘米土层处地温为1⒊1℃,停止生长时为⒏47℃。葡萄的芽具有明显的早熟性,植株各部位上的芽,在条件良好、营养充足时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花序,技术措施得当,周年中可以结二次、三次、甚至是多次果。葡萄的夏芽可随即萌发长成副梢,副梢的夏芽又能萌发成2、3次副梢,甚至多次副梢。因此葡萄地上部分生长非常旺盛,具有一年多次分枝的能力。一般可分枝5—6次,生长量达10米以上。葡萄的顶端优势特别强,其距离根部最远,着生部位最高的芽优先萌发,长出的新梢生长势最强,而下部的新梢生长势衰弱,如果不注意调控,其结果部位会迅速上移。葡萄枝蔓的生长势与枝蔓所处的位置、着生状态有很大关系,上部的新梢比下部的新梢长势旺,先端的新梢比中后部的新梢长势

旺,垂直生长的新梢,比斜生生长的新梢长势旺,更比水平及下垂生长的新梢长势旺。葡萄的花芽分化与日照长短、光照强度、营养水平、温度、新梢生长状况等多种因子关系密切。第一,长日照是葡萄分化花芽的决定性因子。笔者观察,在节能日光温室中,周年不揭塑料薄膜的条件下,巨峰、乍娜2个葡萄品种,在13—14小时的长日照条件下,只要温度适宜,营养充足,技术措施得当,土壤水分相对干旱(以叶片不发生萎蔫为度),其冬芽,30—35天即可分化发育成比较完整的花序。而在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其他条件都得以满足,其冬芽,时间再长也不能生成花序。因此,葡萄设施越冬栽培,其结果枝蔓的中下部冬芽难以成花,必须利用上部副梢加强管理,方可形成花芽。第二,葡萄的营养水平高低与花芽分化关系密切,在同样土壤肥料充足的条件下,根外喷施磷钾肥、微肥及糖液,可比不喷施者提高花序率27%--43%。第三,对葡萄新梢,及时进行摘心抹芽,抑制营养生长长势,利于花芽分化,可比不择心不抹芽者,提高花序率17—46%。如果土壤水分过多,新梢徒长,其冬芽几乎不能成花。第四,温度条件同样影响葡萄的花芽分化。春季葡萄发芽后至开花前,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5--18℃利于葡萄的花芽继续分化、完善。如白天温度高于32℃,会抑制葡萄的花芽分化。特别是在葡萄发芽后的20—25天内,白天温度高于30℃,已经长

我国葡萄生产现状

我国葡萄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 园艺134班:万胜 摘要: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国,鲜食葡萄生产规模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葡萄品质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在世界葡萄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扼要分析了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葡萄产业鲜食葡萄生产生产现状栽培面积进出口量 正文: 一、生产现状 2014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 76.72 万公顷(1150.8 万亩),总产量达1254.6 万吨,葡萄酒年产量 116.1 万千升,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大国。 近年来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及产量变化(面积单位:万公顷,产量单位:万吨)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面积:40.79 41.87 43.83 45.12 49.34 55.199 59.69 66.56 71.46 产量: 579.4 627.1 669.7 715.1 794.1 854.9 906.7 1054.3 1155 2013年我国葡萄主产区产量及其所占比例(总产量1155万吨) 产区产量占比例产区产量占比例 新疆: 223.9 19.39% 浙江: 65.9 5.70% 河北: 137.0 11.86% 陕西: 60.7 5.25% 山东: 112.5 9.70% 河南: 55.7 4.82% 辽宁: 81.6 7.06% 江苏: 51.4 4.45% 云南: 65.9 5.70% 广西: 36.7 3.17% 安徽: 35.8 3.09% 四川: 28.8 2.49% 甘肃: 25.9 2.24% 湖北: 23.7 2.05% 山西: 20.7 1.79% 宁夏: 17.2 1.49% 1.生产进入稳定阶段 从栽培面积变化来看,2005-2008年葡萄栽培面积趋于稳定,由40.79万公顷上升到45.12万公顷,年增长率仅为3.54%,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处于结构调整阶段。 从地区产量来看,新疆、河北、山东、辽宁、云南、浙江、陕西、河南、江苏等为我国的主要产区;非适宜区和适宜区内的非适宜品种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地区的栽培面积大幅减少,而优势生态区及我国南方经济效益较高地区的栽培面积稳定增加。

葡萄四季成长过程的作文范文

葡萄四季成长过程的作文范文 夏去秋来,葡萄熟了,在那片片又大又绿的葡萄叶下,挂着一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紫红色宝石,置身于其中犹如进入珠宝世界。轻轻扒开那嫩嫩的皮,一个水灵灵的果肉出现在你眼前,那半透明的果肉看上去像水晶,像玛瑙,散发着迷人的香味,使人垂涎三尺,迫不急待地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甜甜的汁水一下子渗遍全身,让人回味无穷。 葡萄不但好吃,而且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种类也很多。葡萄属葡萄科,为落叶藤本植物,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在新生代第三地层内就发现了葡萄叶和种子的化石,证明距今六百五十多万年前就已经有了葡萄。中国栽培葡萄也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为汉代人张骞引入。葡萄的品种很多,全世界有8000多种,我国有500种以上。因品种不同,有白、青、褐、紫等不同果色。 葡萄的用途很广,除了可以生吃,还能制干,制酒,制罐头,制果酱等……葡萄干也可以作为点心的辅料呢!另外,葡萄还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是美化环境的佼佼者。 不知不觉,我说了那么多,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一定对葡萄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总而言之,我只想说一句话:我爱葡萄!追答

我姥姥家房前有一片园子,园子里栽了许多葡萄树,我最喜欢吃那些树上的葡萄了. 阳春三月,姥爷就把葡萄树从土里拽了出来,放在事先搭好的口架子上.没几天,葡萄枝上就会长出粉嫩的芽苞,芽苞一天天的长大,几天的功夫就从里面抽出略带红色的小叶.叶子几天就长大了,形状如人的手掌一般,一阵风吹过,满树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欢笑着. 五月末六月初葡萄花落了,树上挂满了一串串晶莹的小葡萄.它们的颜色是表绿色,用手摸一摸硬硬的.有一次,我偷偷地摘了一颗放在嘴里,没想到那么涩!我赶紧吐了出来,现在,每当我看见青葡萄,我就会回忆起那股味道. 进入七八月份,葡萄渐渐成熟.由淡紫色变成紫色,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轻轻咬开它,就会看到那红嫩的果肉,那丰富的汁水也顺着果皮淌下来,诱人的香味更是扑鼻而来,使得我总是迫不及待的想一口吞下去. 葡萄的含糖量非常高,还可以制成葡萄干、葡萄酒、葡萄罐头等食品,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用途很广的水果.

葡萄栽培学部分参考复习题

葡萄栽培学部分参考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骨干枝(根)、主干、骨干枝、新梢、副梢、一年生枝、结果母枝、芽眼、夏芽、年生长发育周期、生命周期、柱式架、篱架、棚架、棚篱架、芽的早熟性和晚熟性、芽的异质性、芽的潜伏力、萌芽力和成枝力、嫁接繁殖及嫁接苗、扦插繁殖及扦插苗、葡萄无病毒苗、伤流期、自根苗、授粉品种、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植物生长调节剂、落花落果、物候期 二、填空题 1.葡萄在植物分类上属于葡萄科,本科有15属982 种。我国有7属124种,南北都有分布,但果实有经济和育种价值的仅为葡萄属。 2.葡萄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其植株由地下部(根系)和地上部两部分组成。地上部包括主干和树冠两大部分,树冠又由主枝(蔓)、侧枝(蔓)、结果母枝(蔓)新梢和副梢等几部分组成;地下部分由骨干根(骨架根)和幼根组成;地上与地下部分交界处为根颈。 3.葡萄属植物为多年生蔓性灌木或藤本,葡萄属植物可分为麝香葡萄亚属和真葡萄亚属。真葡萄亚属又包括北美种群、东亚种群和欧亚种群三大种群。 4.葡萄进行自根苗繁殖时,影响生根的因素有树种和品种、树龄、营养物质、维生素、植物内源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等内部因素以 及基质、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外部条件。葡萄扦插繁殖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方法有机械处理、催根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黄化处理和化学药剂处理五大类。 5.葡萄的架式、整形和修剪三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一定的架式要求一定的树形,而一定的树形又要求一定的修剪方式,三者必须相互协调,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6.葡萄结果母枝更新的方法可分为单枝更新和双枝更新两种。 7.葡萄一年中的生长发育包括生长期和休眠期两个阶段,生长期是从春季萌芽开始到晚秋落叶为止;休眠期是从晚秋落叶以后到次年春季萌芽之前。葡萄的年生长发育周期(年周期)由生长期和休眠期组成。 8.影响葡萄嫁接成活的因素有必须形成愈伤组织,砧木形成不定根,接穗形成枝蔓,缺一不可。 三、单项选择题 1.葡萄枝条上当年形成的芽,当年即可萌发的现象称() A.芽的异质性 B.芽的早熟性 C.萌芽力 D.潜伏力 2.葡萄定植最常用的栽植方式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D.带状栽植 3.葡萄幼果发育期,营养物质分配的主要矛盾是()。 A.萌芽与开花 B.花与叶片 C.新梢与幼果 D.种子与果实 4.葡萄的花芽一般是在花期前后从新梢下部第()的芽开始分化,依次由下而上逐渐分化。 A.1~3节 B.3~4节 C.5~7节 D.4~8节 5.下列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插条生根的是( )。 A.ABA B.CTK C.ETH D.IAA 6.葡萄绿枝扦插或绿枝嫁接,接穗选取成年母树上生长健壮的当年()。 A.嫩梢 B.一年生枝 C.新梢 D. 半木质化新梢 7.葡萄的需水临界期在( )。

葡萄的种植条件及生长管理办法

葡萄虽然是一种适应性强的果树,但只有在最适宜的地域才能生长发育良好,方可获得优质高产。在自然条件中影响葡萄生长发育的最主要因素是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农业大气候、小气候、微域气候和良好的土壤,对葡萄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 意义。 光照 葡萄是喜光植物,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充实,花芽形成和分化良好,开花结果正常,反之,则差。葡萄具有生长量大,多次萌芽分枝的特点,容易造成架面郁闭,内部通风通光不良,叶片常会出现光照不足的症状。生产上除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因素外,还要正确采用栽培技术,改善植株和内层叶片的光照条件。 葡萄是长日照植物,当日照长时,新梢才会正常生长,日照缩短,则生长缓慢,成熟速度加快。在露地栽培中,昼夜的长短对生产直接影响不大,但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调节光照长短具有重要意义。 光的质量和成分对葡萄的生长结果有一定影响,蓝紫光丰富的地区,特别是紫外线的存在能使枝蔓生长健壮,促进花芽分化,增进果实着色。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自然光的质量常有一定的不足,需加以补救。 温度 葡萄属暖温带植物,在生长发育期要求足够多的热量,不同成熟期的品种需活动积温在2 100~3 500℃之间,早熟品种偏低,晚熟品种偏高,中熟品种居两者之间。 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开花期最适宜气温为25~30℃,鲜食或制干品种成熟期要求温度28~32℃,而酿制品种则为17~24℃。气温在22~30℃时葡萄光合作用最强,>35℃则同化效率急剧下降,>40℃则易发生日灼病。适当的高温和较大的温差有利于酒石酸、单宁等物质的分解,糖分及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并能充分发挥该品种固有的品质特征。在生长季中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植株白天养分合成和积累,减少夜间消耗,从而促进花芽形成、开花、坐果和果实成熟。 水分 葡萄是抗旱植物,但需水量也较大,其所需水量依其生长发育的变化有所不同,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葡萄萌芽期需要大量水分,以满足树体的萌芽与抽梢的消耗;开花期需水较少,但缺水干旱,易导致柱头变干,授粉期缩短,坐果率降低;浆果生长期是需水的关键期,需要较多的水分。进入浆果成熟期,适当干旱反而有利于提高品质。越冬前,必须浇一次防冻水等。利用葡萄的物候期进行浇水,一年中至少应浇4次,即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幼果膨大期、采后防冻水。每次灌溉后达到湿润深度为20-30cm。 因此,葡萄栽培者应当根据葡萄对水分的需求特点,结合不同土壤的持水量状况,及时给予灌水,避免发生凋萎现象,以确保优质丰产。但水分供应过多,也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试验表明,土壤渍水14-20天,葡萄新梢会停止生长,叶片变黄、凋萎;但排水后2-6天,新梢可再度生长。 营养 一、氮肥 氮是葡萄需要量较大的营养元素之一,每生产100千克葡萄浆果约吸收-0.6千克左右的氮素。氮肥对葡萄树的生长和发育均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多施氮肥,有增加葡萄树的枝叶数量,增强葡萄的树势、协调树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副梢萌发,起

葡萄生长过程

葡萄的生长和一年种植的过程盟芽:在北半球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葡萄树就会开始发芽。此时葡萄农就必须进行第一次的犁土和除草,以便通气和吸收雨水。另外去除病虫害的工作也要开始进行,并持续到七月底。然后葡萄叶和枝蔓也跟着成长起来,稍后在葡萄蔓上将会长出花絮。开花:大部分的葡萄花都是雌雄同株的,开花的时间大约在六月初左右。花很细小,呈白色。在开花的季节,葡萄农开始捆绑和整理枝叶使日照效果更佳。多余的枝叶也会被去除,以免浪费养分。结果:在开花期间,如果枝叶生长过快或者日照不足,使叶子无法给葡萄花提供足够养分,就会出现落花现象,影响葡萄的收成。顺利授粉的子房将会在六月底七月初结成葡萄。这时如果枝叶长得太茂盛,就必须作修剪,以免葡萄不能获得足够的养分。此外,为了让葡萄接受比较多的阳光,葡萄农会整理抬高枝叶,葡萄也因为通风较好比较不会感染疾病。成熟:到了八月底九月初,葡萄就将进入成熟期了,枝叶生长逐渐停止,藤蔓开始木化成较硬的葡萄藤,葡萄树的糖份输送到葡萄,使葡萄的糖份含量开始升高。这时,葡萄的酸含量跟着降低。此外葡萄中的酚类物质和香味物质也会跟着增多。收采:到了九月底十月初,当葡萄的糖份不再增加时,表示葡萄已成熟可以收采。随着每年气候的改变,葡萄的成熟度是影响葡萄酒品质的重要因素。通常干热的天气预示该年葡萄将达到很好的成熟度,会是一个好年份。葡萄的收采将延续至十月中,只有极少数制造贵腐白酒的葡萄会延续至十一月份。葡萄收成时因为必须较多的人手,常常召集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全家大小一起采收。每年此时产酒区常散布着既忙碌但又热闹愉快的气氛。近年来机器已经开始逐渐取代人工采收葡萄,不过,尽管机器的设计较以往进步许多,但效果仍然比不上手工采摘的方式。无论如何,葡萄采收的原则是要能保持葡萄的完整健康不受污染,特别是白葡萄容易氧化,采摘时须加倍小心。剪枝:从十一月起,葡萄叶开始变黄掉落。冬天,寒冷地区的葡萄农必须将土盖于树根以防葡萄树冻死。为了使葡萄树的老化减慢并控制葡萄产量,每年由冬季到三月这段期间必须进行剪枝的工作,将已经木质化的葡萄蔓按照不同的整枝系统,去除多余的芽,并将枝蔓修剪成所需的形状。年中死亡的葡萄树也须在冬天补种起来。剪枝法:整枝最重要的工作是冬季的剪枝工作。由于葡萄树在种植后至少要等到第三年才能采收,前几年的修剪工作主要在剪出整枝系统的形状,到了第三年后才开始葡萄生产的修剪。由于剪枝的工作复杂,只能人工操作,每年剪枝前的葡萄树有数百个以上的苞,葡萄农依据整枝系统和每一棵葡萄树须保留的苞的数目进行修剪,以控制产量。因为如果不去除部份的苞,不仅产出来的葡萄品质不好,也会让葡萄树老化的速度加快。 整枝系统葡萄种植的最重要精髓在于平衡葡萄枝叶的生长与葡萄果实的成长,一方面要有足够的树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份,另一方面树叶不可太过茂盛而用掉葡萄生长所需的养份。葡萄树的整枝和剪枝就是用来维持此平衡的重要方法。为了配合各种不同的葡萄品种和自然环境,整枝系统发展出许多种不同的样式以符应需要。每一种整枝系统都有其特有的剪枝法、枝蔓绑敷法及相适应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6-9Journal ofH ebeiAgricultural S ci en ces 编辑 索相敏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马爱红1 ,郭紫娟1 ,李海山2 ,赵胜建1* ,刘长江1 ,袁军伟1 ,马 晓 1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 066600; 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 摘要:介绍了我国葡萄产业在栽培、贮藏加工、贸易等方面的现状及发展形势,并根据葡萄产业中苗木、品种、产品质量、产后处理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关键词:葡萄;产业;发展形势 中图分类号:S66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1631(2009)12 0006 04Develop m ent Sit uation of G rape Indust ry i n Ch i na MA A i hong 1 ,GUO Z i j uan 1 ,L IH ai shan 2 ,Z HAO Sheng jia n 1* ,L I U Chang ji ang 1 ,YUAN Jun w ei 1 ,MA X iao 1 (1 Changli F r u it I nstitute ,H ebeiA cade m y of A 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 nces ,Changli 066600,China ;2 Shijiazhuang Po m ology I nst itute ,H ebei A cade 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Shiji azhuang 050061,Ch i na)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develop m ent tre nds of grape i ndustr y i n Chi na were analyzed i ncl udi ng cultivation ,storage ,processing and trade A ccordi ng to the proble m s i n nurser y stocks ,vari eties ,quality ,posthar vest treat m ent and manage m ent syste m, t he counter m easuresw ere put for war d K ey wor ds :G rape ;Industry ;Develop m ent situation 收稿日期:2009 11 28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NYCYTX 30);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 X07 027) 作者简介:马爱红(1979-),女,河北衡水人,助理研究员,硕士, 主要从事葡萄遗传育种研究。 通讯作者:赵胜建研究员。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落叶果树种类之一,其适应性强、结果早、效益高。改革开放以来,葡萄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葡萄种植 [1] ,葡萄栽培和加工已成为许多地 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1 我国葡萄栽培现状及特点 1 1 栽培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 世界葡萄栽培面积基本稳定,产量继续增长 [2] 。 2007年全球葡萄栽培总面积为7871千h m 2 ,葡萄总产量6460 1万t 。我国葡萄栽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突飞猛进地发展,30a 来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持续增长(图1)。2008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了451 3千hm 2 和715 15万t [3] ,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5位。按鲜食葡萄产量,我国已连续多年高居首位 [4] 。 近年来我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发展,2007年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达到5 33万hm 2 ,占全国葡萄总种植面积的12%左右 [5] 。酿酒葡萄品种以红葡萄品种为 主,约占80%;白葡萄品种约占20%。其中赤霞珠栽培面积已超过2万hm 2 ,是中国第1主栽酿酒品种。1 2 品种结构逐步改善 葡萄品种结构逐步改善,主要栽培品种逐步多样化,鲜食品种由20世纪中期的玫瑰香、龙眼、牛奶等品种发展到巨峰、黑奥林、藤稔等,直到现在的红地球、巨峰、户太8号、绯红、京亚、粉红亚都蜜、维多利亚、夏黑等 [6] 。鲜食品种占85%以上,其中巨峰系 及其他欧美杂交品种较多,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欧亚品 种玫瑰香、龙眼等,主要分布于河北及京津地区;酿酒葡萄集中栽培于渤海湾产区、新疆北部、河西走廊、怀来盆地等。赤霞珠、梅露辄、霞多丽等优良品种已成为我国酿酒葡萄的主栽品种,面积约占全国酿酒葡萄的90% [1] 。 图1 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变化趋势 F i g 1 Th e changes of cu lt i va ted area and p rodu ction of grape i n Ch i na * 数据来源:中国种植业信息网水果数据库。 1 3 栽培方式多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葡萄栽培方式已从单纯的露地栽培发展到设施促成栽培、设施延后栽培以及设施避雨栽培、一两年熟等多种栽培方式。尤其是设施栽培的发展已成为当今葡萄栽培的1种综合技术应用模式,不仅扩大了葡萄栽培区域,而且延长了葡萄果品的上市供应时期,有效提高

葡萄生长中各种元素起什么作用

葡萄生长中各种元素起什么作用 1、钙素营养对葡萄生长结实的作用: 钙是葡萄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主要以果胶钙的形态存在于细胞壁中,可使多糖类沉积,保持细胞壁的强固性,增强抗病虫的能力。钙可促使土壤中硝态氮的转化和吸收,钙能中和植株体内的有机酸,调节酸碱反应,使之免受毒害。 钙对叶绿素的形成和促进根系的发育与吸收有重要作用。钙对糖的形成,对固定二氧化碳以及生成芳香物质都起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钙大部分存在于叶中,由于钙在植物体内移动少,所以建议叶面补充。老叶比幼叶含量多,葡萄植株从生长初期至果实成熟期陆续吸收钙肥。要注意施钙,补充葡萄对钙的需求。 缺钙时,根的先端变为褐色,枝、叶徒长质地变软,影响果实糖分的积累,果粉少,香味淡,新梢成熟不良。 2、硼素营养对葡萄生长结实的作用: 硼主要存在于植物体幼嫩部分的细胞壁之中。对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对组织的分化,细胞壁的建造有密切关系。硼能促进花粉粒的萌发和受精作用,提高座果率, 减少无籽小果,提高产量,有利芳香物质的形成,提高糖度,改善浆果品质。 硼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增加叶绿素的含量,加速形成层的细胞分裂,使韧皮部和木质部发达,导管数目增多。并有利于根的生长和愈伤组织的形成。

葡萄果实产生大小粒现象,除开花授粉时因环境条件影响,使授粉不良而造成大小粒外,主要原因是因植株缺硼所致。葡萄缺硼时,往往幼叶出现油浸状的黄白色斑点,叶脉木栓化变褐,老叶发黄,向后弯曲,花序发育瘦小,豆粒现象严重,种子发育不良,果实变形。另外,新梢生长缓慢,节间短,有时输导组织破坏,生长点枯死,发生许多副梢,叶面上有许多褐色斑点。 一般葡萄喷施硼肥多在开花前进行。对提高座果率有显著效果。一般葡萄全年喷2-3次硼肥,可增产l0%~15%,含糖量提高1-2度左右。碱性土壤易发生缺硼症状,故施用石灰或过磷酸钙时要避免过量。 3、锰素营养对葡萄生长结实的作用: 锰的功能主要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促进酶的活性,协助形成叶绿素,因此,叶片失绿是缺锰的初期症状。缺锰主要发生在碱性土壤和砂土中。锰在植物体内较少流动。 植物吸收离子态的锰。锰离子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并被吸附在土壤胶体内,土壤酸碱度影响植株对锰的吸收,在酸性土壤中,植株吸收量增多。碱性土或砂土影响对锰离子的吸收,因而出现失绿症状。 缺锰时夏初新梢基部叶片变浅绿,这与缺铁、缺锌最先在新长出的嫩枝叶上出现症状相区别。然后叶脉间组织出现较小的黄色斑点。斑点类似花叶症状,黄斑逐 渐增多,并为最小的绿色叶脉所限。第—二道叶脉两侧叶肉仍保留绿色脉带。 缺锰严重时,新梢、叶片生长缓慢,果实成熟晚,红色葡萄品种的果穗中常夹生部分绿色果粒。对缺锰的葡萄园增施优质有机肥,提高锰的活性,可预防和减轻缺锰症。

2005年葡萄总产量和总面积资料

2005年葡萄总产量和总面积资料 据FAO 统计,2005 年世界葡萄收获面积732.6 万hm2,年产量6653.3万t,近5年来面积和年产量保持稳定。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位居收获面积的前3 位;年产量最大的4 个国家为意大利、法国、美国和西班牙。中国的葡萄面积和年产量均列世界第5位,成为葡萄生产大国。近5 年来,中国葡萄面积增长最快,比2000年增长58.4%,其次是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南非、智利;面积降幅最大的国家是西班牙、罗马尼亚和意大利。葡萄年产量增长最大的国家仍是中国,增幅达68.9%,其次是澳大利亚、埃及、俄罗斯、智利和南非;而罗马尼亚、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的年产量降幅较大(见表1)。 世界鲜食葡萄产量和面积 鲜食葡萄在鲜食果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贸易量逐年增加,2004年世界进出口量均在300万t左右,比1990 年(162 万t)增加80%以上,出口值32.93亿美元,进口值40.78 亿美元。鲜食葡萄出口4 强为智利、意大利、美国和南非,出口量占世界的58.3%。鲜食葡萄的主要进口国有美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荷兰和法国。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成为鲜食葡萄进口的新兴市场,年进口量达25.8万t,位居世界第3 位。我国葡萄进口位居第10位,年进口量达8万t以上,价值9062.9万美元,而葡萄出口量仅1.8万t,占世界葡萄出口量的0.58%,出口值781.5万美元,价格不足世界出口平均价的1/2(表2)。 3 主要鲜食葡萄国的生产和贸易 3.1 美国 美国是鲜食葡萄贸易大国,2004年进口葡萄47.1万t,比1990年(37.4 万t)增长25.9%。2004 年出口葡萄39.1 万t,比1990 年(28.0 万t)增长39.6%,主要出口国有墨西哥、中国、东南亚等,中国已成为美国葡萄的主要市场。美国鲜食葡萄的主产地为加州[1],出口量占年产量的30%,主栽品种以无核品种为主,实现葡萄品种不同成熟期、不同颜色的系列化,并重视新品种的培育和应用(见表3) 3.2 意大利 意大利为世界第二大鲜食葡萄出口国[2,4],主要销往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瑞典、荷兰、奥地利、英国等欧洲国家,鲜食葡萄的栽培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波哥利亚(Puglia)、西西里(Sicilia)、阿布佐(Abruzzo)、拉齐奥(Lazio)、巴西利卡塔(Basilicata)、撒丁岛(S a r d e g n a )和卡拉布利亚(Calabria)7个地区,其产量之和占意大利鲜食葡萄总产量的99.3%。意大利生产的鲜食葡萄,44% 来自露地,56% 来自保护地(其中提早成熟的占5 % ,延迟成熟的占51%)。主要鲜食葡萄品种:意大利、保加尔、葡萄园皇后和绯红。 近年来,又引进了超级无核、无核白鸡心、伯龙(Berlon)、大伯龙(Big berlon)和苏利马(Sublima),维多丽亚、戴满特(Diamante)、米歇尔帕里尼(Michele Palieri)、红地球、黑珍珠、秋红、黑神奇(BlackMagic)和Gloria等。 3.3 智利 智利鲜食葡萄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5],在北半球反季节上市,主要栽培区有第3 大区

葡萄种植技术及施肥规律

葡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 葡萄生长量大,盛果期树,80%以上枝蔓、叶均在几个月中生长完成。成龄葡萄树根系发达,茎杆输送养分、水分能力强,枝蔓生长量大,产量又高,因此,葡萄是一个喜肥作物,需高水肥管理。葡萄在整个生长与结实过程中,既需氮、磷、钾等常量元素,也需硼、镁、铁、锌等微量元素。这些营养元素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此外,叶面喷肥也能补充树体营养。在氮、磷、钾大量元素中,葡萄需钾量最高,因此葡萄是一种喜钾作物,葡萄果实是富钾水果。在中量元素钙、镁、硫中,对钙、镁较敏感,这些元素可通过土壤施肥(施钾镁肥)解决。在微量元素中,对硼十分敏感,花前和花期喷施硼肥可起到增产作用,如何科学施肥,达到优质高效、经济实惠,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介绍: 一、施肥原则 1、氮、磷、钾要均衡施入。葡萄是高钾作物,从理论上讲,每生产100kg果实,需纯氮0.6kg,纯磷0.3kg,纯钾0.84kg,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4,绝不能因为钾肥贵就少施或不施。 2、农家肥和化肥不可互相替代。农家肥肥效长、营养全,有保水、保肥、改土作用,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化肥肥效快,可在短时期内满足葡萄生长发育需要,农家肥和化肥各有特点,不可互相替代。

3、基肥、追肥不可互相替代。基肥是葡萄施肥中最重要的一环,基肥在秋天施入,可将营养贮藏于葡萄树体内,为第二年发芽、长叶、长蔓、开花用,如树体营养差,第二年再多追肥也无济于事。 4、土施和叶喷不可互相替代。叶面喷肥吸收快,可使营养快速传到根部,增加根系吸收功能。叶面喷肥用量少,省工、作用大。一般应在每次打药时加富万钾或钾上佳600倍。可明显起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作用。 5、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不可互相替代。葡萄对硼敏感,缺硼极易造成落果和大小粒现象。因此建议在葡萄花前和花期喷2次高含量的“21金硼”。 二、施肥技术 1、基肥:时间是在葡萄采收后,晚熟品种也应在九月底前完成;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有少量的氮、磷肥。一般成龄园亩施优质有机肥三方(一亩地三立方米有机肥),纯磷10公斤,尿素20公斤,钾镁肥100公斤。 2、追肥:根据其追肥目的不同进行追肥: ①催芽肥。时间是在早春出土前后进行。以氮、钾为主,称催芽肥。对成龄园亩施尿素50公斤,如冬前没施钾镁肥再施钾镁肥100公斤。 ②催条肥。主要针对个别弱树园。如在4月下旬大部分枝蔓超不过二尺以上,亩再追尿素25公斤,另外,注意在花期喷施“21金硼”,提高花穗发育。 ③催果肥。时间在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当葡萄粒长到黄豆粒大小时,为促进果

一、我国葡萄发展概况

一、我国葡萄发展概况 (一)我国现代葡萄生产的辉煌成就 欧亚种葡萄早在2100多年前由中亚传入我国内地,新疆栽培葡萄历史已有2300年以上。但葡萄在旧中国发展极其缓慢,生产规模很小,多数中国人一生都没有品赏葡萄和饮葡萄酒的机会。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落后的情况才开始发生显著变化。 1.葡萄产区迅速扩展,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 我国的葡萄和葡萄酒业,经过20世纪50年代恢复发展及60~70年代的停滞阶段后,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近30年的持续努力使葡萄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至2007年底已分别增为438.4khm2和669.7万t。与1978年相比,葡萄面积增长为17倍,产量增长为65倍。平均年增约1.5万km2和近23万t。近10年当中还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至2008年底,全国葡萄面积和产量已分别增为451.3khm2和715.1万t。 北方主要葡萄产区凭借比较优势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栽培经验大步发展,一些新区,包括广大南方地区也开始积极种植葡萄。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一批现代化的酿酒、鲜食和制干葡萄生产基地相继建立,葡萄生产已遍及全国各地。按葡萄面积和产量看,新疆一直居首位,约占全国的25%,新疆、河北、山东、辽宁、河南5个产区的葡萄面积占全国的60%,产量占66.2%。南方13省市的葡萄面积和年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3.8和21.5%。 2.葡萄育种研究进展情况

2000年以来我国葡萄育种者做了大量工作,培育出了很多品种和品系,育种方法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葡萄育种的常规途径,也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最广泛和有效的育种方法之一。近10年,国内通过杂交育种共培育了37个鲜食品种、9个酿酒品种和3个砧木品种。杂交育种分常规杂交育种和胚挽救杂交育种。 (2)实生选种世界许多著名葡萄品种都来自实生育种,如早巨选、高尾等品种。国内利用实生育种已选育出许多品种,如京优、京亚等品种。 (3)无性系选种无性系选种又名芽变选种,这种方法比杂交育种和实生选种简便易行,而且选育周期短,见效快,一旦发现新的优良性状变异即可进行繁育和推广栽培。近年,我国利用该技术培育出10多个品种。 (4)诱变育种自然突变尤其是优良变异毕竟很少,为了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导植物发生变异,从中选择新的变异类型。 (5)生物技术育种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技术,不受环境、发育阶段的影响,对后代进行早期选择,从而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的育种方法。 3.葡萄品种组成丰富多样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多年的引种及我国葡萄育种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品种单纯、优良品种少的问题已发生根本变化。“巨峰”及巨峰

葡萄种植条件

葡萄种植条件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种植酿酒葡萄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包括: 1、气候: 葡萄适合在南北纬38-53度的温带地区的气候生长,所有的着名的葡萄酒产区都是在这个纬度之间。太冷,葡萄无法达到成熟,太热则葡萄成熟过快,只会酿成平淡无味的酒。另外,每年的气候都会为当年的葡萄个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一些名贵的葡萄酒会根据每年的葡萄质量进行售价的调整。 2、土壤: 土壤对葡萄酒的品质的影响非常重要。无需肥沃的土地,反而贫瘠的土壤特别适合。土壤所含的矿物质、排水性、酸碱度、表土颜色都深深地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和特色。 3、日照: 日照越充足,葡萄的成熟度越好,的品质就越高。在葡萄成熟的收割期尤为重要。太阳光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是葡萄进行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动力,葡萄产量和品质的90%—95%来源于光合作用。 在葡萄生长季节、充足的光照使花芽分化良好,叶片生长色绿。肥厚。新梢粗壮、果实着色良奸,特别是对光照特别敏感的欧洲种葡萄,只有在阳光直射条件下才能着色正常。在散射光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鲜艳的颜色。葡萄对光照的需求,也并不是光照越强越好。夏季中午高温伴随着强烈的光照,果实在强光的照射下、果面温度可达50℃以上、葡萄的日烧病常会发生。 4、温度: 温度(热量)是影响葡萄生长和结果最重要的气象因素。葡萄属暖温带植物。要求相当多的热量。活动积温是指葡萄某生长时期内,日活动温度的总和,它应用较广泛,既能较好地反映葡萄发育速度与温度条件的关系、又能用以表示某一地区的热量资源。葡萄生长期 (从明芽至桨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上的活动积温、因品种不同而省所差异。 高温能对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远远不如低温,低温对葡萄的伤害是世界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问题、低温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区域。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纬20—51℃之间。低温的伤害主要是冬季的严寒。春季的低温是晚霜的危害,嫩梢和幼叶在—1℃时即开始受冻,O℃时花序受冻。 5、水分: 水对葡萄也很重要。春季葡萄发芽时要充足,成熟时要干燥,以免影响葡萄的含糖度。 在农业环境的诸因素中,自然降水的多寡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强烈地影响着葡萄的生长和发育,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在某些地区,对某些栽培品种、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是葡萄品种区域化的最重要的气候因素之一。降水量季节性的变化,因世界不同的气候类型.而表现出显着的差异。地中海气候的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是:夏秋干旱.冬春多雨。

葡萄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

葡萄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 葡萄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 目录 一气候及土壤要求 二经济效益 三营养价值 四社会和生态效益 五市场前景分析 六葡萄品种选择 七启动资金及未来收益预算 八风险分析与防控 九山东沂蒙苗木基地配套服务宗旨 葡萄鲜果,果色艳丽、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葡萄是见效最快的果树之一,具有高产、稳产等优势,一般当年种,第二年即可量产,3年大丰收,在正常管理条件下,一般无大小年现象,产量相当稳定。 (一)气候及土壤要求 葡萄抗抗逆性强,生长旺盛,到目前为止,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遍地可见葡萄的影子,无论东北三省,还是西北高原,黄河流域或是多雨江南。葡萄之抗性,适应广普性是其它任何—种果树不可相比的。葡萄对土壤的要求极低,除严重沙化,重盐碱地等极端土质不适合种植葡萄外,其他的诸如黑土、

黄土、红土、冲积平原、河滩淤地整改土地都可以种植葡萄,尤其是土壤肥沃的平原地段,更适宜种植葡萄。 葡萄的适应性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经济寿命一般20~30年,若管理精细,可长达30~40年。鲜果供应期长,自5月上旬鲜果陆续上市,直至10月。定植后,第二年开始结果,一般二年生葡萄亩产就达1000千克,三年生的亩产可达XX千克,四年生的亩产可达3000千克。在管理好的条件下,每亩可获得近两万元的收益。近年来引入欧亚种葡萄,其经济价值更可观,每亩收益可高达2万元以上。葡萄除鲜食外,还可用来酿制葡萄酒,制成葡萄汁,具有防暑、止渴、降血脂、血压的功效。另外,还可晾成葡萄干、制成糖水葡萄罐头和果浆、果冻等。 (三)营养价值 葡萄的营养价值高,是一种普遍受人喜爱的果品,其色香味俱佳,既能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又具有很高的营养及保健价值。据测定,葡萄含有 65%~85%水分,15%~25%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0.5%~1.5%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和酒石酸,0.3%~0.5%矿物质,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氨基酸,红葡萄中含有较多的色素与单宁。每千克鲜葡萄可产生2928.8~4184焦耳的热量,经自然风干活人工烘制的葡萄干,含糖量达60%以上,每千克可产生13974.6焦耳的热量。葡萄汁发酵酿成的普通酒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饮料,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含有24种微量元素及其他营养成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曾记载葡萄酒有“暖腰肾、耐寒、驻颜色”的功能。美国著名杂志《科学》1997年1月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在葡萄及其产品中在发现一种抗癌物质叫“resveratrol”,该物质的大量存在能够阻止癌变发生。在此之前,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适量饮用葡萄酒尤其是红葡萄酒,能够减少脂肪在血管里的沉积,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四)社会和生态效益 1、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葡萄各个生长阶段的施肥要点

葡萄各个生长阶段的施肥要点 施肥是葡萄栽培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想葡萄产量高,就需要掌握葡萄各个生长时期的施肥方法。正确科学地施肥可以改善土壤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为葡萄生产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元素,达到稳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葡萄幼树 1.幼树施肥 幼树施肥应注意薄肥勤施,多次少量,以利于树冠尽早成形。幼树新梢长出6~8片叶后可开始进行追肥,由于幼树需氮量高,8月之前以速效氮肥为主,选择在距离苗木30厘米处进行施肥,每亩施入15~20公斤,每15~30天施用一次,每次施肥之后应立即浇水,浇水后适当松土;9月可施入过磷酸钙、硝酸钾肥,每颗幼树施用约250克,随着苗木长大,施肥沟应当适当外移,以利于根系吸收肥料;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施入适量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三元复合肥等。 2.成年果树的施肥 (1)基肥。通常在进入休眠期之前或休眠期中施用,南方地区一般是在10月下旬至12月初,此期间施肥,有利于根系养分积累,为第二年开春肥料吸收做好准备。如果过早施入,土温较高,就会容易发新根,并且土壤微生物活跃,促进有机肥分解释放肥力,从而促使新叶抽生,消耗养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钙镁磷肥使用,每亩可施2000~3000公斤有机肥、50公斤复合肥、50公斤钙镁磷肥及适量微量元素,具体用量因品种及地力进行灵活调整。 棚室内葡萄 (2)萌芽肥。萌芽前施入,一般每亩施入碳磷钾以15:15:15的三元复合肥10公斤,促进新梢生长、花穗发育。对于土壤中含氮量高、栽植品种花芽分化不佳等情况,萌芽肥可不施或尽量少施。 (3)花前肥。在开花前施入,能够促进开花,提高坐果率。以磷、钾肥为主,配合适当氮肥,但对于容易落花落果的巨峰等品种,花前不适宜追施氮肥。 (4)膨果肥。主要是在幼果迅速膨大期施入,以氮、磷肥为主,适当加入钾肥,一般每亩施入尿素10公斤、复合肥15公斤,能够促进浆果迅速增大,并促进花芽分化,但新梢长势旺盛的植株要控制

树葡萄栽培技术标准

嘉宝果栽培技术标准 漳州嘉宝果树葡萄农场2011年10月8日批准实施 3.1 场地选择 必须符合“NY5023-2002无公害食品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场地必须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灌溉方便,PH 值在5.5-6.5。 3.2 场地规划设计 3.2.1 平地水田:应修好排灌沟,畦高30cm,地下水位高在100cm以下。 3.2.2 坡地开垦:按等高线开垦成宽3-4米的梯田,梯田面反倾斜3-5度。 3.2.3 种植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及当地自然条件,选取两个主栽品种。 3.2.4 种植规格: 3.2,4,1 短期模式:株行距为0.5m×0.5m,2666株/亩,一周年为一种植周期; 3.2. 4.2长期模式:株行距为2m×2m,166株/亩,十五年或更长时间为一周期; 3.2. 4.3以短养长模式:株行距为1m×0.5m,1333株/亩,种植后从第二年开始,每年间苗出圃二分之一。 4 土壤管理

4.1 土壤覆盖:定植时先用黑色地膜进行覆盖,减少土壤养分淋失和防止土壤板结。 4.2 间作:如果没有覆盖地膜,可以在种植行间间种短期矮杆作物。 4.3 中耕除草:结合施肥,每年中耕2-3次,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扩穴改土,行间杂草采用人工、机械或指定可以使用的除草剂防除。 5 水分管理 推广使用节水灌溉设施,灌溉用水符合NY5023的规定。如遇干旱必须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6 施肥管理 6.1 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肥与化肥配合使用,推广植物营养诊断和配方施肥。微生物肥符合标准,有机肥参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要求。 6.2 农家肥与桔秆混合须经高温发酵60天以上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6.3 不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登记的肥料。 6.4 最后一次土壤施肥和叶面肥距采果前30天以上。 7 整枝修剪 7.1 采果型树形:主干30-40cm处修剪,上留3-4个斜生分布均匀的主枝,并在主枝60-80cm处短截,使成杯状树形。 7.2 景观型树形:根据观赏树木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