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浆果发育过程中激素水平的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599.09 KB
- 文档页数:5
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糖、酸、酚类、香气物质的变化对葡萄果实成熟期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葡萄的采收。
葡萄果实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变化,其重量、含糖量、酸、颜色、酚类物质、香气物质等物质和成分都发生着变化。
根据不同阶段果实中物质含量和变化,一般分为幼果期、转色期和成熟期。
幼果期葡萄果实中主要是氮类物质、酸和酚类物质的积累,无有色物质的积累。
所以幼果为绿色,口感酸涩,如图1所示。
在幼果期末,开始出现了糖的积累,约在10g/L~15g/L,同时也合成了一些香气物质,而且酸的含量达到了最大(30g/L)。
转色期即葡萄转变颜色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葡萄果实不再膨大。
叶绿素大量分解,白色品种果皮颜色变浅,丧失绿色,呈微透明状;有色品种开始积累色素,由绿色逐渐转为红色、深蓝色。
浆果的含糖量直线上升,由20g/L上升到100g/L,酸开始下降。
见图2所示。
成熟期是浆果由转色到成熟的时期。
糖的合成、酸的降解、大部分酚类物质的合成(单宁、有色物质)、香气物质的积累在这个时期进行。
一般浆果的成熟时果粒达到最大,含糖量达到最大。
图1 葡萄幼果期图片 图2 葡萄成熟期图片糖在浆果成熟过程中的变化糖的变化呈“S”型曲线图,见图1所示。
对于健康生长的和正常生态区域内的葡萄糖的变化是和”S”型曲线吻合的,但每个品种和不同的气候类型地区的”S”型曲线不同。
另外,糖的种类在浆果成熟中有不同的变化。
在转色期,浆果含糖量直线上升,由20g/L上升到100g/L,含酸量开始下降。
果粒重量转色 成熟 时间图3 :葡萄浆果成熟的各时期酸在浆果成熟过程中的变化在幼果期末,酸的含量达到最大。
从转色期到成熟期,酸呈有规律的下降趋势。
在葡萄成熟时,浆果的总酸约为6 g/L~10g/L(H2SO4),不同品种不同地区浆果的酸度不同。
总酸主要是和浆果的苹果酸和酒石酸相关的。
一般情况下,在转色期苹果酸的量要高于酒石酸,但在成熟期,苹果酸的下降比酒石酸的下降快,在成熟时酒石酸的量要大于苹果酸。
2011.0965葡萄属于葡萄科(Vitaceae Lindley 或Ampelideae Kunth )葡萄属(Vitis L.)多年生藤本植物。
葡萄营养成分丰富,是世界性的重要水果[1-4]。
多年来,葡萄生产效益与果实品质的提高都依赖于对不同品种生长条件的改良以及管理水平的改进。
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投入的增加,如今这些技术措施已经很难达到明显提高葡萄生产效益的效果。
有些技术措施的使用效果难以保持持续性,而且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对人们的身体以及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从新的方向寻找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改善葡萄果实品质,达到提高葡萄生产效益的目的。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无疑为解决该问题创造了新的途径,正如Boss 等[5]早在2000年的预测,在未来20年里对葡萄基因及其功能的认识,将促进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葡萄结果能力、果实葡萄浆果的生长发育及相关组学研究概况王玉娟,王晨,房经贵*,宋长年,上官凌飞(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 210095)摘 要: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以及黑比诺葡萄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促进了葡萄浆果发育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的发展,为最终更好地进行葡萄遗传改良以及生长发育的调控提供重要理论与工作基础。
为更好地了解有关葡萄浆果的相关研究进展,本文针对葡萄浆果的构造和生长发育以及有关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研究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葡萄;浆果;生长发育;相关组学成熟期以及植株生长习性等进行更有效调控时期的到来。
而所有这些必将对葡萄产量与品质以及田间管理的操作产生重要影响。
葡萄是继拟南芥、水稻和杨树之后完成全基因测序的第4种开花植物[6]。
葡萄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不仅为鉴定葡萄重要性状相关基因和研究其功能提供重要序列资料,而且为开展葡萄品种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随着葡萄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葡萄分子生物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对葡萄发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葡萄浆果生长发育是葡萄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葡萄浆果的生长发育以及葡萄浆果发育组学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葡萄果实始熟期前后糖和pH值及ABA变化李春丽;董清华;冯永庆;沈元月【摘要】以玫瑰香(vitis vinifera L.cv.Muscat Hamburg)葡萄为试材,研究果实纵横径,始熟期前后pH值、可溶性糖、总酸和脱落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玫瑰香葡萄果实纵横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第一个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第二个快速生长期三个时期,果实内可溶性糖主要为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含量很少.可溶性糖含量在始熟期开始快速上升,三种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始熟期前平均日增量分别为0.29,0.23,0.01 mg/g,始熟期后三者平均日增量分别为1.35,1.67,0.12 mg/g.始熟期前果实内葡萄糖∶果糖为12∶1,始熟期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开始快速升高,果糖升高速率高于葡萄糖,到花后77 d,二者差距逐渐缩至葡萄糖∶果糖为1∶1.pH值在始熟期开始快速升高,总酸含量和pH值呈吻合相反变化趋势.脱落酸含量伴随始熟的发生而迅速增加,果实成熟阶段有一个高峰,完熟前下降.总之,随着花后56 d葡萄果实成熟的启动,可溶性糖含量(主要葡萄糖和果糖)、pH值和ABA水平开始快速上升.葡萄果实成熟的启动依赖于ABA峰出现,而果实完熟过程不依赖于ABA的积累.葡萄果实始熟期前后可溶性糖含量、pH值和ABA 水平之间平行关系调控的生理机制,即ABA持续积累的生理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期刊名称】《北京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5)002【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玫瑰香葡萄;生长发育;可溶性糖;pH值;总酸;脱落酸【作者】李春丽;董清华;冯永庆;沈元月【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1葡萄作为全世界广泛栽培的果树树种, 其产量及栽培面积在果品生产中一直居于前列。
果实生长期巧“三喷”,葡萄甜度低不了!喷啥?钾肥、激素和稀土大家好,我是学农老王。
葡萄果实的甜度一直是我们在葡萄种植中十分关注的一个数据,也是代表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在生产中,如何给葡萄增甜也是许多果农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
虽然如今在市面上可以购买到葡萄“增甜膨大剂”等类似药剂来增甜,但限制也较多,使用不当十分容易产生药害。
其实,葡萄甜度归根结底是糖分积累的程度所决定的,只要在生产中把握住一些可以促进糖分积累的因素,自然而然就可以增加甜度了。
今天,老王就来给大家讲几个可以增加葡萄甜度的方法,我称之为“果期三喷”。
喷钾肥喷钾为什么能增加葡萄的糖分积累呢?钾离子对葡萄的光合作用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
葡萄中的主要糖分——葡萄糖和果糖,就是由淀粉转化而来的。
不仅如此,钾离子还是“一条龙”服务,并不是促进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之后就不管了,它还“督促”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因此,在果实生长期巧喷钾肥,对提高甜度有非常大促进作用。
喷施方法:于浆果迅速生长期前用0.3%-0.5%硫酸钾、0.2%-0.3%磷酸二氢钾或4%-6%草木灰浸出液,喷布叶面(以嫩叶、叶背为主喷对象)。
一般喷2次,能提高含糖量2%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长发育后期,过量的氮肥会降低葡萄花青素的含量,增加总酸度。
在氮肥施用过多的情况下,追施钾肥,不仅不能缓减过量氮带来的危害,反而会加剧这种不利影响。
因此首先不要过施氮肥,如果已经施用过多,就不要再使用此方法了。
喷激素这里的激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了。
上面我们讲了,葡萄的糖分主要是由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转化而来。
但光合作用是发生在叶子上的,糖分还需要从叶子转移到葡萄果实中。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这个转移的过程,使所有叶子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糖分尽量不被“浪费”。
这也是为什么,喷施植物激素可以增强葡萄甜度。
喷施方法:在浆果膨大后期,以500-000毫克/公斤的助壮素(缩节胺)一次性喷洒葡萄的副梢叶片,可以显著地抑制副梢生长,明显提高浆果含糖量和产量,增强着色,提早成熟;于果粒开始变软期,喷洒750毫克/公斤调节膦,也可以使果粒含糖量可提高0.95%-1.0%,喷洒1500毫克/公斤矮壮素则能提高0.4%-0.75%。
葡萄浆果发育期果皮、果肉和叶中內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张国海;李学强;李秀珍;史国安;夏仁学【期刊名称】《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28)004【摘要】为探讨葡萄浆果发育期间叶、果肉和果皮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以"巨峰"、"98-2"、"京亚"和"洛浦早生"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了葡萄叶、果肉和果皮中IAA、GA3、ZR、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葡萄品种在果实发育期叶中IAA、GA3、ZR、ABA的含量的变化差异较大;果肉IAA、GA3、ZR、ABA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都是一个单峰曲线,在花后30 d或40 d即果实缓慢生长期开始前后达到高峰,峰值的出现时期与成熟期的早晚无关;果皮中IAA、GA3、ZR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都有一明显的峰值,峰值的出现时期与果实发育期长短有关;果皮中ABA在果实发育的后期含量很高,但果实发育期长短不同高含量ABA所持续的时间不同.果皮中激素的变化与果实发育期长短比果肉中激素的变化与果实发育期长短的关系更密切.【总页数】6页(P449-453,466)【作者】张国海;李学强;李秀珍;史国安;夏仁学【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471003;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1【相关文献】1.应用HS-SPME技术分析葡萄果皮与果肉挥发性香气物质 [J], 范文来;徐岩;李记明;姜文广;于英2.葡萄浆果发育期液泡膜和质膜的H+泵和水孔蛋白质水平的变化 [J], 白武滕裕;谢国禄;等3.光照强度对'马瑟兰'葡萄果皮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J], 张澳宁;田雪纯;丰勇青;李文芳;毛娟;陈佰鸿;马宗桓4.大核和焦核“桂味”荔枝果实发育及其发育期间果皮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比较[J], 李建国;周碧燕5.高岭土叶面遮光剂处理的7个地中海红色葡萄品种的浆果、果皮、果肉和种子的植物化学成分变化和抗氧化活性 [J], 周洲(摘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园 艺 学 报 1998,25(2):123~128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收稿日期:1997-06-20;修回日期:1998-01-2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3通讯作者。
葡萄浆果不同生长期对干旱胁迫敏感性变化的水分生理机制3邓文生 张大鹏33(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提 要 用盆栽‘蛇龙珠’葡萄进行的试验表明,不同时期中等程度的分期干旱胁迫均诱导了果实的渗透调节。
黎明时果实最高水势状况下,溶质势下降值在0.6MPa 左右,压力势上升值为0.1~0.2MPa ;在同样的含水量下,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后具渗透调节能力的果实具有更低的水势、更低的溶质势和更高的压力势。
果实发育第Ⅰ期干旱胁迫在诱导了果实渗透调节的同时也诱导了细胞壁刚性的大幅度升高;复水后渗透调节能力和细胞壁刚性下降,生长速率仍然较低。
第Ⅱ期胁迫没有显著改变此期果实压力势不高、细胞壁刚性较大的生理状况;而在第Ⅲ期复水后,细胞壁刚性下降,细胞扩张能力增大。
第Ⅲ期干旱胁迫在更高的程度上维持了细胞的压力势。
第Ⅰ、Ⅱ期和Ⅱ、Ⅲ期持续干旱胁迫使果实渗透调节能力下降乃至丧失,压力势下降,细胞壁刚性则大幅度升高。
据以上结果讨论了葡萄果实不同生长期对干旱的敏感性变化的机制。
关键词 葡萄;果实;干旱胁迫;渗透调节;细胞壁体积弹性模量大量研究表明,葡萄果实生长对不同时期干旱的敏感性有所差异〔1、2、3〕,但是对这种差异的机制则研究甚少。
按照Lockhart 〔4〕关于植物组织细胞生长与水分关系的理论,细胞的生长与细胞压力势(或膨压势)和细胞壁展延性紧密相关。
我们已经对葡萄果实生长与水势及其分量和细胞壁展延性之间的关系做过研究〔5〕,本文应用Lockhart 理论进一步探讨葡萄果实不同生长期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变化的机理。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和处理方法采用盆栽蛇龙珠葡萄(V itis vi nf era cv.Cabernet G eniechet )作试材,时间为1992、1994和1995年。
激素对果实发育与成熟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激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信号分子,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激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激素对果实发育与成熟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一、激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激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包括促进果实生长和发育,调控果实的形态、色泽等方面的表现。
1.促进果实生长和发育植物生长素是影响果实生长和发育的最重要的激素之一。
它可以促进果实细胞的分裂和扩张,从而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植物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贮藏细胞的合成和胶原质的积累,使果实的质量和口感更好。
除了生长素外,水杨酸、赤霉素和脱落酸等激素也在果实生长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杨酸可以增加果实的抗病能力,赤霉素可以促进果实的颜色、香味和品质的提高,脱落酸可以调控果实的脱落和坚持期。
2.调控果实形态、色泽等方面的表现果实的形态、色泽等方面的表现对果实的商品价值和市场需求至关重要。
这些特征主要是由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脱落酸和赤霉素等激素所调控。
类胡萝卜素可以增加果实的红色、黄色和橙色等颜色的饱和度,调控果实的颜色。
类黄酮可以增加果皮的硬度和厚度,从而制作硬皮果实。
脱落酸可以调控果实脱落的时间和坚持期,赤霉素可以促进果实的色泽和营养成分的积累。
二、激素对果实成熟的影响激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调控果实的脱落。
1.促进果实的成熟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主要是通过正反馈机制来促进果实的成熟。
其中,生长素和赤霉素是促进果实成熟的主要激素之一。
生长素可以通过与细胞壁的细胞膜蛋白结合,促进果实的细胞分裂和扩张,从而加快果实的成熟。
赤霉素可以促进果实的色泽和口感的提高,并加速果实中一些营养成分的积累和合成,进一步促进果实成熟。
2.调控果实的脱落果实的脱落是指果实与植物体的脱离过程。
在果实成熟后,激素在果实脱落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赤霉素在果实成熟后会逐渐降低,脱落酸则会逐渐增加,从而引起果实的脱落。
不同激素处理对全球红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焦贺军杨新峰周龙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09期摘要不同激素处理对全球红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表明,花前花后使用美国奇宝浓度不宜过高,不宜过早,否则会产生副作用,浓度过高会出现果穗梗粗硬,穗尖弯曲,果粒偏小,坐果率降低,花后喷施过早会出现许多不能正常发育的果粒,变成僵果影响果品质量。
在生产中施用5种不同的葡萄专用药剂发现效果各不相同,差异很大,其中以美国奇宝的综合效果为佳,不同浓度的美国奇宝,以喷施400倍液对全球红葡萄果实品质改善效果明显。
但施用葡萄生长激素会对全球红果实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果形指数变大、果柄变长、果形过长、果皮变厚影响口感、葡萄成熟期推迟等。
因此,在生产中使用葡萄生长激素时,应该严格按照药剂的配比浓度和施用时期来使用。
关键词红地球葡萄;激素;果实品质;膨大剂中图分类号 S663.1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067-02葡萄的营养价值较高,被誉为“水果皇后”,除含有60%以上的游离水和体结合水、化合水(生命水)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糖、有机酸、矿物质、含氮物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和必须的成分[1-2]。
一直以来,葡萄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除了酿酒和生食以外,葡萄还可以制葡萄干、榨汁、糖水萄罐头,与其他果树相比,具有结果早、经济效益高、适应性强、更新容易等特点[3-5]。
因此,认为葡萄是发展高效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树种之一。
目前,鲜食葡萄正在向优质、大粒、耐贮,抗病、无核的方向发展,提高鲜食葡萄的品质是当今世界葡萄栽培的重要课题[6-9]。
红提葡萄又名全球红、红地球,是世界上第三大鲜食葡萄栽培品种,也是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鲜食葡萄品种,以其大粒、鲜艳、耐贮运而深受消费者欢迎。
针对当前葡萄膨大剂种类多、效果不一的局面,对红提大宝、奇宝、无核葡萄膨大剂、葡萄专用剂、葡萄着色膨大剂5种激素在红提葡萄上的应用作了对比试验,用以比较红提葡萄使用不同膨大剂的效果。
葡萄的年发育周期特性葡萄年发育周期由生长期和冬季休眠期组成。
生长期是从春季根部开始活动和萌芽开始一直到秋季落叶为止。
休眠期从秋天落叶后开始,到春季生长期来临之前结束。
葡萄植株的年生长周期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每个阶段中,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都有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要求。
一、伤流期春季,当地温上升到7~9℃时,大多数欧洲种葡萄品种的树液开始流动,美洲种葡萄在6~7℃时树液即开始流动。
这时如果对葡萄进行修剪或不慎使植株造成伤口,就会从剪口或伤口处流出大量树液,这种现象叫伤流。
伤流开始早晚、伤流量的多少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
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伤流期一般在3月下旬开始。
土壤湿度大,伤流量也大;土壤干旱,伤流就不会发生。
伤流期长短随当年气候条件和葡萄品种而定,一般为7~10天。
伤流是根系开始旺盛活动的一个标志,这一时期要加强松土,以提高地温和保持土壤水分,给春季根系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如果冬季比较干旱,要注意及时追肥灌水。
据分析,伤流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和矿物质,少量伤流对植株影响不大,若伤流过多,就会使植株生长变弱。
因此,在这一时期,特别要注意尽量避免枝蔓形成新的伤口。
一般伤流结束后7~10天,葡萄即开始萌动。
二、萌芽及新梢生长期当气温上升到10~12℃时,大部分欧洲种品种开始萌芽。
我国华中、华北地区葡萄萌芽期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品种间开始萌芽的时间早晚有所差异。
葡萄萌芽展叶后,花序原基在去年分化的基础上继续发育,依次分化出花萼、花、雄蕊、雌蕊,同时也开始形成第二和第三花序。
此时若营养不足,花序原基分化微弱,就会形成发育不全或带卷须的花序,甚至使已经分化的花序原基完全萎缩。
从萌芽到开花期也是新梢迅速生长期,这时1昼夜新梢能伸长5~6cm,一般新梢在开花期要长到全长的60%以上。
同时,此期地温已达10~15℃,也是新根迅速生长期。
这一阶段持续时间为30~45天。
葡萄的萌芽、新梢和根系的生长以及花序的分化,都需要大量营养。
葡萄浆果成熟过程中色素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李云鹏;郝建军;付淑杰;贾晓辉【期刊名称】《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4(022)003【摘要】以葡萄早熟品种京亚和晚熟品种夕阳红为试材,研究了浆果成熟过程中各色素发育的规律及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果实成熟着色过程中,两品种果皮中花青苷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b/a呈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葡萄浆果着色是花青苷含量增加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的共同结果.果皮叶绿素含量、叶绿素b/a均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花青苷含量间无显著相关性.【总页数】3页(P395-397)【作者】李云鹏;郝建军;付淑杰;贾晓辉【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相关文献】1.海南茄衣成熟过程中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变化 [J], 王洁;徐丽芬;夏立;刘蒙蒙;朱换换;时向东2.中国野葡萄成熟浆果色素细胞特征研究 [J], 万怡震;贺普超3.不同基因型烟草叶片成熟过程中质体色素降解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J], 李丽华;杨铁钊;张小全;李飞;康雪莉;王东;武云杰;符新妍;岳修强4.葡萄浆果发育过程中激素水平的变化 [J], 陈发河;蔡慧农;冯作山;张维一;廖康5.三种沙棘浆果成熟过程中的糖、有机酸、黄酮醇和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变化 [J],A.Raffo())·F.Paoletti;M.Antonelli;郭海;赵明;郭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带你了解葡萄生长发育规律的物候期!你知道多少葡萄与其它果树一样有一定的生长发育规律,其年周期随着气候变化而有节奏地通过生长期与休眠期,完成年周期发育。
在生长期中进行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这种活动的各个时期称为物候期。
生长期已结果的植株,其生长物候期一般分为6个阶段:(1)伤流期(树液流动期)由树液流动开始,至芽开始萌动为止。
当土温升至6--9℃时葡萄根系开始活动,将大量的营养物质向地上部输送,供给葡萄发芽之用。
由于葡萄茎部组织疏松导管粗大,树液流动旺盛,若植株上有伤口,则树液会从伤口处流出体外,称为伤流。
伤流中含有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过多的流失对树体生长不利。
为减少伤流发生,葡萄修剪要在立冬前后进行,小雪前结束,以便于剪口愈合,减少伤流量。
(2)萌芽生长期从芽眼萌发到开花始期约40天左右。
春季气温回升到10℃时冬芽开始萌发初时生长缓慢,节间较短,叶片较小。
随着气温的升高生长速度加快,节间加长叶片增大,当气温升至20℃以后,进入新梢生长高峰。
当土温达到10--15℃时,根开始生长。
萌芽期也是越冬花芽补充分化始期,发育不完善的花芽开始进行第2级和第三级的分化。
该时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条件。
在管理上:一应及时浇水追肥,补充营养;二要把空气温度控制在28℃以下,以便防止花芽退化;三要及时抹芽,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四要在开花前2—3天内进行摘心(摘除生长点),抑制新梢的营养生长,促进营养物质向花穗转移,提高座果率。
(3)开花期从开始开花到谢花,约5—14天。
同一植株上有5%的花开放为始花期,2—4天后,进入盛花期。
开花期的适宜气温为25--32℃,如果温度低于15℃,则不能正常开花与受精。
开花期遇到雨雾、干热风,会影响受精作用的正常进行,土壤干旱或水分过多都会引起大量落花。
(4)浆果生长期自子房开始膨大,到浆果开始变软着色以前为止。
早熟品种35—60天,中熟品种60—80天,晚熟品种80天以上。
深度解密葡萄转色之谜!生长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转色的原理葡萄生长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时期是葡萄第一次膨大期也是细胞分裂最活跃的时期;第二时期是硬核期,这时期开始形成果核;第三个时期是第二次膨大期是细胞体积快速增大的一个时期;最后一个时期是转色期。
葡萄有色品种的转色其实就是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形成和积累,其实在葡萄硬核期开始果皮中的花色苷就开始积累,又有那些因素会影响花色苷的积累呢?影响转色的原因1、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都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着葡萄的着色。
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表皮细胞中花色苷的积累明显降低。
红色品种比黑色品种明显收到影响。
2、温度:低温有利于花色苷的形成而高温抑制花色苷的形成。
3、水分:干旱有利于花色苷的形成。
4、矿质元素:N抑制花色苷的形成,P、K促进花色苷的形成。
5、树势:中庸树势有利于花色苷的形成,过旺、过弱都不利于花色苷的形成。
提高葡萄上色方法1、葡萄架下铺反光膜,增加光照。
2、转色期尽量避免浇水。
3、追施高磷高钾复合肥配合叶片喷施全营养叶面肥。
4、及时修剪枝条避免枝条徒长,保证叶果比,一串果至少要留12片。
5、激素处理。
转色之原因果实着色是决定果品商品价值的关键因素。
果实的着色不仅影响到外观,而且着色过程与风味品质有关。
决定果实着色的色素主要有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许多研究证明,使葡萄呈现红色的主要成分是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着色中起辅助作用。
在红色葡萄品种浆果接近成熟时(转色期),果实中叶绿素开始大量分解,花青素开始积累,果实颜色逐渐由绿色转变为红色,到浆果成熟期逐渐达到品种固有色泽。
葡萄转色的过程果实发育到硬核期以后,果实内部脱落酸增加,吲哚乙酸的减少共同刺激植物产生乙烯,从而增强苯丙氨酸解氨酶(PAL)(PS:酚类合成的催化酶)的活性以及细胞膜的透性,促进糖向细胞内转运,对花青苷的合成和积累起到重要作用。
葡萄转色开始以后除了颜色的变化外,内部的酸开始减少,内部的糖、单宁、酚类物质开始增多,到果实成熟后,内部的糖酸比,酚类等物质固定不再改变,最终形成自己的品种特有的风味。
木纳格葡萄的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的生理调控研究木纳格葡萄(Muscadine grape)是美洲葡萄属(Vitis rotundifolia Michx.)的一个常见品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该品种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的生理调控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木纳格葡萄果实的生理调控机制和调控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木纳格葡萄果实生理调控机制1. 激素调控激素在木纳格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其中,赤霉素(Gibberellins)可以促进果实膨大和营养物质积累,乙烯(ethylene)可以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可以促进果实早期发育,而植物生长素(Auxins)的作用则比较复杂。
这些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了木纳格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光信号调控光信号是木纳格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素。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葡萄糖和碳源是果实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
此外,光还可以影响植物体内的激素水平,进而调节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
不同波长的光对木纳格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这种光信号调控机制对于提高木纳格葡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3. 温度调控温度是木纳格葡萄果实的一个重要调控因素。
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膨大,而高温或低温则会对果实产生负面影响。
温度调控主要通过调节植物体内的代谢活动和酶系统来实现。
研究温度对木纳格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
二、木纳格葡萄果实生理调控的调控因素1. 营养元素适宜的营养元素供应对于木纳格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氮、磷、钾等元素参与了果实细胞分裂和伸长过程。
此外,钙、镁、硼等微量元素也对果实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施肥和土壤调理是确保木纳格葡萄果实获得足够营养的关键。
2. 水分调控水分是木纳格葡萄果实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水分供应可以保证果实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促进果实膨大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