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视觉的美学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184.00 KB
- 文档页数:13
艺术学概论电子教案彭吉象(第三版)第六章造型艺术第六章造型艺术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学习本章的思路:对造型艺术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与把握。
首先应弄清这样几个基本概念,如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书法等,然后着重掌握这几门艺术的审美特征及赏析方法。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授课3课时,欣赏讨论1课时第一节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节中外造型艺术精品赏析课程重点与难点:中国画的特点、西方雕塑史上四个高峰期、如何理解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展:本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应用,学会运用具体的赏析方法欣赏造型艺术作品。
教学方式及注意事项:多媒体授课,图片、音像资料的运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课堂分组讨论教学内容:一、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一)绘画及雕塑艺术1.造型艺术的概念: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2.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它们都属于空间艺术,并且都是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使人们凭借视觉感就可以直接感受到。
由于二者的联系如此紧密,有时人们干脆将它们统统称之为美术,或者称之为视觉艺术。
区别: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通过再现和塑造外部形象来体现内在的精神世界,它的表现性潜藏于再现性之中,因而,这类艺术属于再现性空间艺术。
实用艺术的基本特征却是表现性,通过美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并不直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因而,这类艺术属于表现性空间艺术。
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即造型艺术主要具有审美功能,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要;实用艺术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绘画艺术的概念: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美学特征
x
一、后现代设计美学特征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上。
其美学特征具有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衡而协调。
后现代主义设计突出了简洁、对称、平衡和协调的特点,如循环形、渐变形等,以及使用空间的对比颜色,这样的设计完全符合审美的需求,使视觉的冲击力得到很好地调节和均衡,使作品有着温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2、多模式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容纳多种形式和模式,有时甚至可以保持同样的效果。
它能够有效地结合不同的文化和理念,这样设计就能够灵活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3、多种材料的使用。
后现代主义设计提倡多种材料的使用,如木头、金属、玻璃、塑料、陶瓷等。
这使设计师能够更好地创作出多种风格的作品,在不同的风格中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气息。
4、多元文化的结合。
后现代主义设计鼓励元素之间可以多样化结合,既可以结合中国文化,也可以结合外国文化,形成跨文化的独特设计。
5、精巧的结构。
后现代主义设计重视用精巧的结构来表达艺术观念,这样就可以让观赏者从中体验出设计的美感和艺术气息。
通过以上特征,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美学特征是多样性、精巧、多元文化融合的,它能够把艺术和技术完美结合,让客户体验
到它所带来的新鲜创意。
何谓美术?美术的定界、美术的涵义、美术的特征、美术的本质。
美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
时间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
它们只能在时间的延续中展现,因此称作时间艺术,西方也成为缪斯艺术。
空间艺术:包括在空间呈现的绘画、版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
它们被称作空间艺术。
因其直观性,也被称作视觉艺术。
造型艺术的特点:①造型艺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中,可以凭视觉、触觉感知、无需借助音响或语言一类非物质媒介以展示。
②造型艺术的构成要素为光、色、线、形、空间、体量等表现为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形态。
③处于禁止状态,不作运动。
美术的涵义:①美术作为一种活动、行为②美术作为作品③美术作为观念美术的特征:①物质性。
美术作品是由物质性的媒材创制并存在的,这些媒材是可观、可触摸的物质材料。
②可读性。
③文化性。
④独创性。
美术的文化性集中表现为以下的三个方面:①美术作品都具有一定文化涵②美术作品是对此前文化的继承③美术作品必须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下被解读美术的独创性是指美术作品应该具有不同于其他作品的独特之处,它应该比较充分地体现作者诸多的主观因素,因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美术的本质:人同现实的审美关系。
决定了美术的性质和基本特征,也决定了美术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美术(艺术)发生的方法和途径:1、文献学方法2、考古学方法3、文化人类学方法4、认识发生学方法5、动物学方法6、没学方法美术发生的必要条件:1创作主体的形成,具有了一定的创造能力。
2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美术形成的要素(性质、特征):1、原创性2、创造主体对象化自意识:是人把自身作为主体同外部客观世界区分开来并关联起来的一种意识,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艺术究竟有没有开端,人类有没有第一件艺术品?人类的第一件艺术品诞生于何时?①考古发掘不能确证艺术的开端;②人类第一件工具即人类第一件艺术品美术分类:1、从作品的容划分: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历史画、风俗画、静物画、雕塑中的肖像、半身像、群像乃至美术、人体美术2、从使用的材料的技法划分:水墨画、油画、蛋清画、湿壁画、水彩画、水粉画、木刻、铜版画、石版画、石雕刻、铜雕、木雕、艺3、按表现形式划分:写意画、工笔画、笔画、镶嵌画、细密画、装饰画、漫画、连环画、圆雕、浮雕等采用从创作动机与功能上划分:1、纯美术:主要或完全以审美为创作目的,并且主要或完全用作审美的美术。
论述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论述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1. 引言当代设计是一个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领域,它不仅仅包括视觉方面的设计,还涉及到产品、建筑、品牌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设计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语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体现了我们对功能性、创新性和用户体验的追求。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探讨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
2. 简单与功能性当代设计强调简洁和功能性。
简单的设计可以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和使用产品,而功能性的设计则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当代手机的设计通常采用简约的外观和直观的界面,以方便用户进行操作。
当代产品的设计也注重实用性和便携性,如智能手表、可折叠屏幕等。
3. 创新与个性化当代设计追求创新和个性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计师们有更多的工具和材料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设计。
3D打印技术使得设计师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打印出个性化的产品;VR技术则提供了更多创新的交互方式。
当代设计还注重品牌的塑造和个性的表达,以吸引目标市场的消费者。
4. 可持续性与环保当代设计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设计师们开始关注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环境影响。
他们尝试使用可再生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等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代设计不仅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还要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5. 用户体验与情感连接当代设计注重用户体验和情感连接。
设计师们希望通过设计让用户感到愉悦、舒适和满足。
他们研究用户的行为和反馈,以提升产品的用户友好性。
当代设计还尝试通过情感连接来创造更深层次的体验,让用户和产品之间建立情感联系。
有些产品采用温暖的光线、柔和的音乐等方式来营造舒适的氛围。
6. 结论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可以总结为简单与功能性、创新与个性化、可持续性与环保以及用户体验与情感连接。
它们不仅以视觉的形式存在,更体现在产品的功能、材料、交互方式等多个方面。
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不断发展和演变,受到技术、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篇一一、引言品牌视觉识别设计是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优秀的品牌视觉识别设计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更能传递品牌的价值观、文化与精神内涵。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其美学特征,并分析其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为提升品牌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二、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的理论基础品牌视觉识别设计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设计学、心理学、美学等。
设计理论强调通过独特的视觉元素、色彩搭配、版式布局等手段,创造出独特的品牌形象。
心理学和美学理论则指导设计师如何通过设计元素触动消费者的情感,传递品牌的价值观。
三、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的美学特征1. 独特性:品牌视觉识别设计应具有独特性,以区别于其他品牌。
独特的视觉元素、色彩搭配等,能够使品牌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2. 统一性:品牌视觉识别设计应保持统一性,确保消费者在各种媒介中都能识别出品牌。
统一的视觉元素、色彩、字体等,能够强化品牌的形象与记忆点。
3. 情感化:设计应触动消费者的情感,传递品牌的价值观与文化。
通过色彩、形状、图案等设计元素,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与情感投射。
4. 创新性:品牌视觉识别设计应具备创新性,随着市场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与升级。
四、品牌视觉识别设计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1. 提升品牌形象:优秀的品牌视觉识别设计能够提升品牌的形象与知名度,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好感与信任。
2. 传递品牌价值:通过独特的视觉元素、色彩搭配等,传递品牌的价值观、文化与精神内涵,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
3. 增强记忆点:统一的视觉元素、色彩、字体等,能够强化消费者的记忆点,使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4. 促进销售:良好的品牌视觉识别设计能够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销售业绩的提升。
五、案例分析以某知名品牌为例,其视觉识别设计具有独特性、统一性、情感化与创新性等特点。
通过独特的色彩搭配、标志设计以及各种宣传物料的设计,该品牌成功地塑造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并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像的美学特征影像的美学特征是指影像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审美品质和艺术性质。
以下我将回答你的问题并用易于理解的术语解释它们。
1.构图与平衡:影像的美学特征之一是构图和平衡。
构图是指影像中元素的排列方式,包括主体的位置、线条的走向和形状的组合等。
平衡是指影像中元素之间的均衡感,使得整个影像看起来和谐而稳定。
良好的构图和平衡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强影像的视觉冲击力。
2.色彩与对比:色彩是影像中的重要元素,它可以表达情感、传达信息和创造氛围。
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可以影响观众的感受和情绪反应。
对比是指影像中明暗、颜色、纹理等方面的对比关系,它可以增加影像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3.光影与透视:光影和透视是影像中的常用手法,可以营造出立体感和深度感。
光影的运用可以突出主体或营造出戏剧性的效果,而透视则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远近的距离感和空间的延伸。
4.节奏与动态:影像中的节奏和动态是指影像中元素之间的运动和变化。
节奏可以通过元素的排列、重复和间隔来表达,而动态则是通过捕捉瞬间或运用快门速度来呈现。
良好的节奏和动态可以增添影像的活力和生命力。
5.主题与情感:影像的美学特征还包括主题和情感。
主题是影像中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主旨,而情感则是影像所引发的观众内心的情绪和感受。
主题和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构图、色彩、光影等手法来实现。
6.视角与视觉引导:视角是指摄影师或影像创作者选择的拍摄角度和视点,它可以影响观众对于影像的理解和感受。
视觉引导则是通过构图和元素的安排来引导观众的目光,使其在观看影像时有明确的目标和路径。
综上所述,影像的美学特征包括构图与平衡、色彩与对比、光影与透视、节奏与动态、主题与情感以及视角与视觉引导等方面。
这些特征的运用可以提升影像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六章 造型艺术 一、本章内容概要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它们都属于空间艺术,并且都是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使人们凭借视觉感就可以直接感受到。由于二者的联系如此紧密,有时人们又常把它们归为一类,干脆将它们统统称之为美术,或者称之为视觉艺术。
区别:造型艺术 ( 绘画、雕塑、摄影、书法) 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通过再现和塑造外部形象来体现内在的精神世界,它的表现性潜藏于再现性之中,因而,这类艺术属于再现性空间艺术。实用艺术 ( 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 的基本特征却是表现性,通过美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并不直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因而,这类艺术属于表现性空间艺术。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即造型艺术主要具有审美功能,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要;实用艺术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因此,将其分为两大类别。
( 1 )绘画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 (即平面) 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绘画种类繁多,范围广泛。从体系来划分,绘画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从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技法来划分,则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等等。从题材内容来划分,又可以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历史画、宗教画、动物画等体裁。从作品形式的不同来划分,还可以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样式。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 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
长镜头的美学特征
长镜头是指持续拍摄一段较长时间的情节或场景的拍摄方式,通常使用的是长焦距镜头,因为长焦距镜头可以使被拍摄的对象更加突出,增强视觉效果和情感张力。
长镜头的美学特征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感
长镜头呈现的对象和场景持续存在的时间较长,使得观众可以在更长的时间里沉浸在故事情境中,感受故事的推进和人物情感的变化。
此外,长镜头也可以通过充分表现时间的流逝和变化,凸显出故事的紧迫感和现实的沉重感。
二、空间感
长镜头通常使用的是长焦距镜头,能够压缩景观,使拍摄的空间感更加独特、深刻。
同时,通过调整视角,可以通过远离和接近的方式,对被拍摄的对象进行更深入的描绘和表现,表达更加细致的情感。
三、流畅感
长镜头呈现的节奏相对较慢,动静交替的效果不强烈。
这种拍摄方式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并且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同时,长镜头也需要相对稳定的摄像机行进速度,以使画面显得更加清晰和流畅。
四、情感感染力
通过长镜头拍摄,可以使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每个镜头所表现的情感和氛围,进一步加深观众的情感体验,拉近观众与电影之间的距离。
同时,通过深入地表现和描绘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节,也能更好地渲染故事氛围,增加情节的悬疑和张力。
总之,长镜头是一种将时间和空间更加生动地表现在观众面前的电影表现技巧,它代表着一种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视角,可以给人带来更加深刻、感性和感人的观影体验。
超现实主义美学特征超现实主义美学是一种探索梦幻和幻觉世界的艺术形式,它追求超越现实的自由和想象力。
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常常具有离奇荒诞的形象和情节,通过拼贴、错位和夸张等手法,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奇妙效果。
以下将从超现实主义艺术的视觉特征、情感表达和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超现实主义艺术具有独特的视觉特征。
在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常常运用错位、夸张和拼贴等手法,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和位置,创造出离奇古怪的画面效果。
例如,达利的《记忆的永恒》中,画面中的钟表融化了,树木变成了手臂,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景象。
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通常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光影效果,使观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常常通过离奇荒诞的形象和情节来探索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在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常常用梦幻的形象和情节来表达无法言喻的情感。
例如,马格利特的《背叛的影子》中,画面中的人物被困在一个巨大的鸟笼中,展现了一种被束缚和困扰的情感状态。
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能够唤起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超现实主义艺术具有独特的社会意义。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常常通过离奇古怪的形象和情节来反映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常常关注潜意识和梦境中的社会问题,通过夸张和拼贴等手法来传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例如,马格利特的《背叛的影子》中,画面中的人物被困在鸟笼中,象征着社会中个体被束缚和困扰的现象。
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能够引起观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总结起来,超现实主义美学具有独特的视觉特征、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社会意义。
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通过离奇荒诞的形象和情节,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奇妙效果,唤起观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中的问题和矛盾。
超现实主义美学使艺术家能够突破现实的束缚,展现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观者带来独特的艺术体验。
通过对超现实主义美学特征的探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超现实主义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中国画美学特征
中国画美学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义。
中国画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境的追求。
中国画注重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思想,突破物象的表面,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营造出具有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的艺术形象。
二、笔墨的运用。
中国画主张用笔行文,注重笔墨的变化和运用,追求“神似”,即通过笔墨的韵律和变化,表现出物象的特征和形态,呈现出艺术美感。
三、构图的处理。
中国画注重画面的构图、布局和形式美,追求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体现出自然的规律和秩序。
四、色彩的运用。
中国画重视色彩的意义和象征意义,注重色彩的运用方法和效果,通过色彩的相互制约和调和,表现出具有情感和思想内涵的艺术形象。
五、文化的积淀。
中国画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注重传统文化的借鉴和继承,表现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画美学特征是一种追求意境、注重笔墨、构图、色彩和文化积淀的综合性艺术表现方式,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 1 -。
论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图案形式美是指视觉艺术作品中图案的美学特征。
图案是由点、线、面等在一定规律下组成的形态,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之一。
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包括对称性、比例、节奏、韵律和装饰性等方面的表现。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论述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
对称性是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对称性是指图案中的元素在某一中心线或中心点周围呈现出对称的关系。
对称的图案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是一种基本的美学原则。
在图案设计中,对称性的运用可以使图案更加均衡、美观,增加视觉上的舒适感,提升作品的美学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称性一直是图案设计中的重要因素,许多古代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都采用对称的图案进行装饰,体现了中国人在图案美学方面的独特见解。
比例是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比例是指图案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大小、长度、宽度等的相互关系。
良好的比例关系能使图案更加协调、统一,更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
比例失调会使图案显得杂乱、不协调,影响美学效果。
在图案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合理地考虑各个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形状等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
节奏和韵律是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节奏是图案中元素之间的间隔、排列的规律和有序。
韵律则是图案中元素形成的视觉节奏的整体感受。
良好的节奏和韵律能够赋予图案以生动、有活力的感觉,使作品更富有张力和动感。
在图案设计中,设计者需要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排列来塑造图案的节奏和韵律,使观者在观赏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动态的美学效果。
装饰性是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装饰性是指图案在美化物品、丰富表现形式的也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图案的装饰性应该是适度的、不矫揉造作的,符合实际应用需要的同时又能够符合审美要求,从而实现艺术与实用的有机结合。
在图案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兼顾图案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使图案既能够美化物品,又能够满足物品的使用需求。
图案形式美的基本特征包括对称性、比例、节奏、韵律和装饰性等方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