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腹水综合症如何防治.doc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肉鸡腹水症及其防治contents •肉鸡腹水症概述•肉鸡腹水症病理学基础•预防策略与措施•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估•肉鸡腹水症对养殖业影响•总结与展望目录肉鸡腹水症,又称肉鸡腹水综合症,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肉鸡腹腔内异常积聚大量清亮或淡黄色液体的一种疾病。
定义主要包括缺氧、营养过剩、生长过快、遗传、环境应激等。
发病原因定义与发病原因主要发生于快速生长的肉仔鸡,特别是4-6周龄的肉鸡。
发生年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和早春更为严重。
季节性非传染性疾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肉鸡养殖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传播方式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鸡腹部膨大,行走困难,呼吸困难,冠髯暗红或发绀,食欲减退,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剖检病变剖检可见腹腔内积聚大量清亮或淡黄色液体,心脏肥大,肝脏肿大、充血或出血,肺脏充血或水肿。
危害肉鸡腹水症不仅导致肉鸡死亡率增加,还影响肉鸡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造成经济损失。
同时,由于腹水症的发生往往与饲养管理、环境应激等因素有关,因此还可能对肉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临床症状及危害肉鸡腹水症主要表现为腹部异常膨大,触摸时有波动感,皮肤紧绷变薄,呈暗红色或紫红色。
解剖可见病鸡肝脏肿大、淤血,质地脆弱;心包积液,心脏扩张;肺部充血、水肿;肾脏肿胀、充血,肾小管和输尿管扩张,内含大量尿液。
解剖学变化内脏器官病变腹部膨大生理学机制缺氧01肉鸡腹水症的发生与缺氧密切相关。
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等因素均可导致鸡舍内氧气不足,肉鸡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引发腹水症。
营养代谢失衡02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等营养成分过高,导致肉鸡生长过快,机体代谢失衡,进而引发腹水症。
此外,饲料中缺乏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也可能导致肉鸡发生腹水症。
遗传因素03部分肉鸡品种存在遗传缺陷,容易发生腹水症。
这些品种的肉鸡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心脏、肝脏等器官功能异常,导致体液循环障碍,引发腹水症。
病理学诊断方法根据病鸡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特点进行初步诊断。
肉鸡腹水综合症的防治措施摘要:肉鸡腹水综合征是3~6周龄肉用仔鸡的多发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蔓延势头,给养禽业造成重大损失。
文章对此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对养禽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肉鸡;腹水综合症;防治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主要发生于幼龄肉用仔鸡的一种常见的疾病。
由于该病的特征性症状—腹水,是在心和肝脏、内脏实质器官的病理性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肉鸡腹水综合症主要发生于生长速度较快的幼龄鸡群中,多见于3~6周龄,特别是速生型肉鸡。
在发病季节上,此病多发于冬季和早春,这与冬春季节舍内饲养通风不良而造成缺氧有关。
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的上升,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
1发病原因诱发该病的因素有:环境因素、饲料因素、疾病及中毒性因素等,一般都是机体缺氧而致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衰竭,以致体腔内发生腹水和积液。
1.1环境因素环境缺氧和因需氧量增加而导致的相对缺氧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导致缺氧;肉鸡的饲养需要较高的温度,通常寒冷季节为了保温而紧闭门窗或通风换气次数减少,空气流通不畅,换气不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和尘埃在鸡舍内积聚,空气混浊,含氧量下降,造成缺氧;同时天气寒冷和处于快速生长期,其代谢率升高,需氧量也随之增加,从而加重缺氧程度。
在缺氧情况下,呼吸频率加快,肺部功能损害,毛细血管增厚,从而造成血管狭窄。
1.2饲料因素高能量日粮使肉鸡的耗氧量增加。
由于消耗过多能量,需氧增多而导致相对缺氧;喂颗粒饲料的鸡采食量大,生长快,饲料消化率高,需氧增多;高蛋白质或高油脂等饲料造成营养过剩或缺乏。
1.3疾病及中毒性因素当肉鸡患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时,可继发腹水。
2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饮水和采食量减少,生长迟缓,冠和肉髯发紺。
病情严重者可见皮肤发红,呼吸速度加快,运动力下降。
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肉鸡腹水症综合防治措施肉鸡腹水症又叫肉鸡腹水综合征,是发生于幼龄肉用仔鸡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危害快速增长的肉鸡,公鸡的发病率高于母鸡,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一、发病原因1.遗传因素 在肉鸡遗传选育过程中通常侧重于生长方面,使肉鸡心肺的发育和体重的增长具有先天的不平衡性,即心脏正常的功能难以完全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相对缺氧,从而引发该病。
2.管理因素 在肉鸡的饲养过程中,由于养殖场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空气流通不畅,换气不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和尘埃在鸡舍内积聚,空气污浊,含氧量下降,造成相对缺氧;处于快速生长期的肉鸡,其代谢率升高,需氧量也随之增加,从而加重缺氧程度。
在缺氧情况下,肉鸡呼吸频率加快,肺部功能损害,毛细血管增厚,从而造成血管狭窄,肺血管压力增高,加重心脏负担,使右心肥大、壁薄,血流不畅而致心力衰竭,进一步造成肝及其他脏器的血压升高,导致血压较低的腹血管中的血液回流受阻,向腹腔渗透而形成腹水。
3.营养因素 鸡群营养供给不当,则会造成营养过剩或缺乏,如果蛋白质含量低,维生素含量不全,各种矿物质缺乏,不能满足肉鸡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再加上高能量日粮过多会使肉鸡的耗氧量增加,需氧增多从而造成相对缺氧,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该病最典型症状是病鸡腹腔部臌大,腹部皮肤变薄发亮,用手触压时有波动感。
患鸡通常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翅膀下垂,羽毛松乱,缩颈呆立,冠髯发白或发绀,个别肉鸡还出现下痢现象。
病情严重的患鸡,可见皮肤发红,呼吸速度加快,但体温正常。
三、剖检变化患鸡剖检后会发现腹腔内积·动物门诊·422019.23养在于防,防重于治。
养殖须免疫,进出须消毒。
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有大量清亮、黄色液体,混有纤维素或絮状物;全身明显淤血;肺呈弥漫性充血、水肿;心脏肿大、柔软,心肌弛缓,心包积液;肝充血、肿大,呈紫红色或微紫红色,表面有灰白或淡黄色胶冻样物;肾充血、肿大,肾尿酸盐沉着。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制措施张彬;刘海涛;李铁成【期刊名称】《现代农业》【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1页(P85)【作者】张彬;刘海涛;李铁成【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盘山 124100;辽宁省北镇市畜牧兽医检疫中心,辽宁北镇 121300;辽宁省北镇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辽宁北镇 121300【正文语种】中文肉鸡腹水综合征又称“腹水症”“高海拔病”“心衰综合征”,是由多种致病因子引起的以明显的腹水、右心扩张、肺充血水肿、以及肝脏病变为特征的主要发生于幼龄肉用仔鸡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发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以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季节多发,其它季节偶尔也有发病,该病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生,会给肉鸡养殖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原因1.1 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肉鸡在心肺功能上有所不同,有的品种对缺氧和腹水症耐受力比较弱。
1.2 管理因素在寒冷的季节,为满足保暖的需要,很多养殖户忽略了通风换气,致使舍内空气流通不畅,有害气体增多,鸡舍内含氧量下降,形成了相对缺氧的环境,满足不了肉鸡在寒冷季节对氧气含量增加的需求,从而加重缺氧了程度,诱发腹水综合症。
1.3 营养因素饲料能量较高,会使肉鸡的耗氧量增加;饲喂颗粒饲料的鸡采食量大,饲料消化率高,需氧增多;饲料中有毒性油脂或食盐中毒;饲料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不足或者饲料变质,这些都可以引发腹水症。
1.4 疾病因素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可引起肉鸡心、肺、肝病变而引发本病。
2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鸡萎靡不振,不爱活动,呆立一角,羽毛蓬乱,食欲减退,饮欲可以,鸡冠和肉髯、皮肤发绀,个别腹泻,排出白色粪便。
大约一天后,病鸡腹围增大,触之有明显波动感,腹部皮肤被涨得变薄发亮,严重的皮肤淤血发红。
行走困难,以腹部着地呈企鹅状。
有些急性的突然发病死亡。
3 病理变化主要病变为,腹腔内蓄积大量淡黄色或者淡红色胶冻样液体;心包膜混浊增厚,心包液显著增多心脏体积增大,右心室明显肥大扩张,心肌变薄和弛缓;肝脏肿大,淤血,呈暗紫色或紫红色,表面常覆盖一层灰白色或黄色的纤维素性假膜,撕开假膜后,可以看到肝脏有大小不一的点状或片状白色坏死灶;肾脏充血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肺淤血水肿;胃肠道黏膜淤血。
肉鸡腹水综合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肉鸡养殖疾病,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
下面将从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详细介绍。
发生原因:
1. 饲料问题:饲料质量差,存在过量饲喂或长期饲喂同一种饲料,导致营养不良。
2. 饮水水质问题:水源受到污染,水质不佳,或水龄过长。
3. 饮水设施不良:饮水设施数量不足,导致部分肉鸡饮水不畅。
4. 养殖环境问题:鸡舍通风不良,空气湿度过高,氨气含量过高。
5. 疫苗免疫问题:疫苗接种不规范或接种剂量不准确,导致免疫效果不佳。
6. 病原体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肠道感染。
临床表现:
1. 肉鸡腹部膨胀:腹腔内积聚大量液体导致腹部膨胀,腹部鼓胀呈球形。
2. 体重增加缓慢:肉鸡生长缓慢,体重增加不明显。
3. 食欲减退:肉鸡食欲下降,拒绝饲料。
4. 行动不便:腹腔积液给肉鸡运动带来困难,行动不便。
5. 水泄泻:可能出现水泻现象,粪便呈水样。
肉鸡腹水综合症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腹部膨胀、体重增加缓慢、食欲减退、行动不便和水泄泻等方面。
预防和控制此病需要从饲料管理、饮水管理、养殖
环境管理、疫苗免疫管理和病原体防治等方面全面进行,以保证肉鸡的健康生长。
肉鸡腹水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肉鸡腹水综合症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种疾病,通常表现为腹膜炎、腹水积聚、严重时伴有肝脏肿大、腹腔内器官粘连等症状,严重影响了鸡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肉鸡腹水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一、病因1. 病原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禽霍乱弧菌等都可能引起腹水综合症。
2. 病毒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新城疫病毒等均可引起腹水综合症。
3. 真菌感染:曲霉、放线菌等真菌感染也是导致腹水综合症的原因之一。
4. 环境因素:饲料、饮水的不洁净,鸡舍内潮湿、通风不良等环境因素也会引发腹水综合症。
5. 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营养不均衡、规律不合理、饲养密度过大等都可能导致肉鸡腹水综合症的发生。
6. 免疫抑制:鸡在感染其他疾病时,免疫力下降也容易导致腹水综合症的发生。
7. 遗传因素:一些饲养品种本身对腹水综合症的抵抗力较弱,遗传上易感性也是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之一。
二、防治方法1. 提高饲料质量:保持饲料的新鲜、卫生,饲料的混合均匀,保证饲料的全面营养成分,增加抗病能力。
2. 加强环境管理:鸡舍的清洁要求严格,保持鸡舍内干燥、通风良好,避免潮湿和粪便积聚。
3. 合理饲养密度:控制饲养数量,避免过度密集,减少鸡只之间的争斗、应激反应。
4. 加强免疫管理:定期注射疫苗,增加鸡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5. 配合合理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增加抗病能力,同时可以添加一些天然抗生素等饲料添加剂。
6. 及时检查治疗:当发现鸡只出现腹水综合症的症状时,要及时隔离患鸡,并送医治疗,同时对鸡舍和饲料进行彻底的消毒。
7. 选择抗病品种:在肉鸡的选育中,应注重鸡的抗病性,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肉鸡品种进行饲养。
对于肉鸡腹水综合症的防治,除了对饲养、饲料、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鸡只免疫力的保护,提高其抗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腹水综合症的发生。
肉鸡腹水症的综合防治肉鸡腹水症是导致肉鸡残废的主要原因之一,4-6周龄最易发生,死亡率达15%-30%。
一、发病原因:引起的原因有:日粮中能量水平过高或高蛋白低能量;维生素C、A、B6、E等缺乏;饲料中钠的含量过高、硒的含量不足;呼吸系统和肝肾等疾病;鸡舍中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长期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长期使用二氯联苯化合物、呋喃唑酮等损害肝肾的药物。
另外,鸡的品种和年龄也有关系。
二、临诊症状:最急性型患鸡多突然拍翅倒地死亡。
急性型腹水症,肉鸡精神不振,步样异常,肉冠发绀,腹部膨大,腰部凹陷,蹲地不愿走动呈企鹅状。
触诊腹部有波动,腹上侧松弛,下侧紧张。
听诊有击水声,呼吸粗励急促,心跳加快。
叩诊腹侧下部水平浊音,上部膨音。
鸡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羽毛蓬乱,生长停滞,便秘下痢交替出现,可视粘膜发绀,抓鸡时突然抽搐死亡。
三、病理变化:部检肺部有不同程度损伤,邻近部位有白色血凝块,心肺扩张,以右心室最为明显。
肝脏损伤、硬化,肝叶边缘变厚,脾萎缩。
腹腔积有大量液体,呈稻草色或淡红色,全身各器官均伴有瘀血。
四、防治措施:1.调整鸡群的饲养密度防止拥挤。
保持鸡舍洁净干燥,空气流畅,温湿度适宜,防过冷、过热等。
尽可能减少舍内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保证有充足的氧供机体利用。
2.科学配制日粮,满足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需要。
适当控制能量水平,补加0.15ppm的硒饲喂,保证饲料质优无霉烂。
3.严格各种消毒防疫制度,减少肝、肺等各种疾病的侵袭,合理利用肝肾药物,这是控制和预防该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4.从实践中观察肉鸡腹水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因此,应选育对缺氧或腹水症有耐受力的品种饲养。
5.对患鸡及时治疗。
用利水通淋、调节水盐代谢的中西药治凝聚力。
有较好效果。
常用西药有双氢氯噻、嗪、硫酸镁、肝太乐和葡萄糖浆等。
中药用白术、茯苓、干姜、桑白皮、大腹皮、木香、厚朴、木瓜、姜皮、泽泻、大枣各1份,绵菌陈、龙胆草各2份,甘草1份,水煎取汁,每羽每次口服相当于2-3克生药的药汗,每天3次,连用3天,预防量减半。
肉鸡腹水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
肉鸡腹水综合症是饲养肉鸡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水源、粪便和接触传播。
其病原体主要是一种称为大肠杆菌的细菌。
一、病因:
1. 环境因素:肉鸡腹水综合症的发生与鸡舍的环境条件有关。
空气湿度过高,温度过低、鸡舍密封性差等都会增加疾病的暴发风险。
2. 饲养管理因素:饲养密度过高、饮水和饲料污染、饲料中添加低质量的原料等不良饲养管理也会引发肉鸡腹水综合症。
3. 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是引发肉鸡腹水综合症的主要病原菌,通过空气、水源和粪便传播。
二、防治:
1. 清洁消毒:定期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特别是水、饲料槽以及饮水设备等需要经常清扫消毒,保持鸡舍环境的清洁。
2. 合理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饲喂高质量的饲料,尽量避免饲料污染。
饮水设备的水源应保持清洁和新鲜,定期更换水。
3. 病原菌灭活剂使用:在饲料中添加病原菌灭活剂,如抗生素等,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减少传染的可能性。
4. 免疫措施:对肉鸡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鸡体的免疫力,增强其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5. 隔离治疗:一旦发现肉鸡出现腹水等症状,应立即对患鸡进行隔离,以免传染给其他健康鸡只。
对患鸡进行适当的治疗,如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于肉鸡腹水综合症的防治,关键在于做好饲养管理,保持鸡舍环境的清洁,提高鸡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暴发和传播风险。
肉鸡腹水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摘要】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首先对该病症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
接着从病因角度分析了肉鸡腹水综合症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饲料质量不佳和环境条件不良等因素。
然后针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加强饲料管理、改善环境卫生等。
最后强调了预防肉鸡腹水综合症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避免该病的发生,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帮助养殖户更好地了解肉鸡腹水综合症,提高疾病防治意识,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肉鸡腹水综合症、病因、防治措施、重要性、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肉鸡腹水综合症概述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肉鸡疾病,主要表现为鸡腹部积液,严重影响了鸡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这种疾病给鸡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研究其病因及防治措施对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肉鸡腹水综合症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脏乱、饲料质量差、饮水不洁等因素密切相关。
病原菌感染、营养不良、药物滥用等也是引起腹水综合症的重要原因。
为了有效防治肉鸡腹水综合症,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定时更换饲料和饮水,避免交叉感染。
要注意营养均衡,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鸡的营养需求。
要根据发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严禁药物滥用,以免造成药物残留和抗药性问题。
肉鸡腹水综合症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加强对病因的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发生,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2. 正文2.1 肉鸡腹水综合症病因分析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其病因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疫情传播:肉鸡腹水综合症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病毒、细菌和真菌传播。
病毒性腹水病毒、大肠杆菌等是导致该病发生的重要病原体,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源、人为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健康的鸡只,造成疾病的爆发。
肉鸡腹水综合症的病因及防治肉鸡腹水综合症是肉鸡饲养中常见的一种病症,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下面将介绍肉鸡腹水综合症的病因以及防治方法。
病因:肉鸡腹水综合症通常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的:1. 肉鸡饲料问题:肉鸡腹水综合症与肉鸡饮食中出现的问题密切相关。
饲料中含有过量的能量和蛋白质,肉鸡消化和代谢系统负荷过大,导致脂肪堆积和肝功能异常,引起腹水。
2. 水源污染:如果饮水设施没有得到良好的管理,或者饮水源被污染,会导致肉鸡饮水中毒。
饮用污染的水会导致肉鸡出现腹水症状。
3. 环境问题: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也会影响肉鸡的健康状况。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过大,会导致肉鸡体温调节失常,进而引发腹水症状。
防治方法:针对肉鸡腹水综合症,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是必要的:1. 合理饲喂:养殖户应根据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配置饲料成分。
避免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含量过高,以免给肉鸡的消化系统造成负荷。
注意饲料的卫生安全,避免因饲料带来的病菌的传播。
2. 水源管理:饮水设备应保持清洁,经常更换饮用水,避免水源污染。
养殖户可以向兽医咨询并使用适宜的饮水消毒剂,以确保饮水的卫生安全。
3. 调节环境:合理管理鸡舍温度和湿度,做好通风工作,确保肉鸡的饲养环境适宜。
在高温天气中,可以使用喷雾降温设备,保证肉鸡不过热。
4. 疫苗防控:定期对肉鸡进行常规免疫接种,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一些常见的肉鸡疾病的发生。
5. 规范日常管理:定期巡视鸡群的健康状况,注意观察肉鸡的饮食和运动情况。
及时处理肉鸡的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
肉鸡腹水综合症的病因与合理饲喂、水源管理、环境调节等相关。
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预防与控制,定期检查肉鸡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肉鸡腹水综合症的发生。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肉鸡腹水综合症如何防治
概述:肉鸡腹水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理是由于肉鸡生长过快,心肺功能不能很好满足和适应快速增长的肌肉对血氧的需要所致。
由于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心肺功能不全,循环障碍,血中液体随着血压升高,从血管中渗出,积存在愎腔,形成腹水。
针对该鸡病,中国畜牧养殖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防治措施,供参考,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发病症状急性病鸡可突然死亡。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病鸡生长迟缓,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冠和肉髯发绀或苍白皱缩,呼吸急促,体温正常,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腹部膨满下垂,腹部皮肤变薄发亮,行动蹒跚如鸭步,有的站立困难,嗜睡、蹲伏;严重的表现行动不便,常以腹部着地,状如企鹅。
腹部触诊有明显波动感,针刺腹腔,流出淡黄色腹水。
病鸡多数在出现腹水后的1-3天内死亡,死亡率一般在10%~30%,高的可达50%以上。
二、鸡病防治措施
1、改善环境降低温度,调整饲养密变。
在饲养肉鸡的不同阶段所需温度的基础上降低1~2度,避免肉鸡代谢器官在高温下超负荷工作而造成功能失调。
适当减小饲养密度,特别是中后期,做到每周一次分群。
尤其是在夏季,肉鸡到4周龄时,每平方米应控制在15只以内。
2、限制饲养包括限质法和限量法两种。
限质法是限制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
一般可在3周龄以内饲喂质量较低的粉状料,3周龄
后逐步换成颗粒料,不少养殖户采用此法后腹水综合征的发病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了。
限量法是在喂颗粒料及高营养料时,在3周内限制采食量来控制生长速度,也可减少发病。
3、合理配料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要符合要求,尤其是下列成分要充足,硒为每吨饲料加O.05克,维生素E每吨饲料加4万国际单位,维生素c每吨饲料加500克,氯化胆碱每吨饲料加1000~2000克。
4、科学用药肉鸡每次用药,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饲喂,不要盲目加大药物的用量,防止药物中毒对肝脏和肾脏造成危害而造成腹水。
在肉鸡饲料中添加500mg/kg维生素c或40mg/kg辅酶Q9均能有效地降低肉鸡腹水的发生率。
5、定期驱散鸡群每1.5~2小时定期到鸡舍检查,促进肉鸡运动,加快消化吸收。
对于肉鸡有扎堆现象的及时驱散开,防止因堆集影响散热。
6、腹腔抽水对已发生腹水的病鸡,应用注射器抽出肉鸡腹腔中的腹水,以减轻腹水对心、旰、肾的不良影响。
抽水时应注意对器械和肉鸡腹部的消毒,做到无菌操作。
7、药物防治长期或过量使用磺胺类或呋喃类药物等,其残毒可影响心、肝、肾功能,导致腹水发生,因此在生产中应尽量减少使用上述药物。
口服利尿类药物对症治疗或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lmL1~2次对治疗腹水有良好的效果。
运用中兽医学辨证施治理论,以利尿除湿、活血化淤组方原则研制的中草药方剂对防治腹水有良好
的效果,如肉鸡腹水净、腹水消等。
在肉鸡饲料中加中药柴胡、龙胆、泽泻、车前草、木通等具有解热、疏肝渗湿利水的药物,对防治肉鸡腹水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