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生活区公共开敞交往空间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校园公共空间设计一个大学校园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它的建造是百年大计,其场所精神的营造更要经过岁月的沉淀。
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将深刻影响校园发展,包括其场所精神的形成、教学的质量,甚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等,因此对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很多新建的校园中,由于规模巨大,建设速度快,缺乏长远持续发展的考虑,因此影响了使用者的感受和使用需求。
本文对已建成及改造的、正在进行建设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进行归类、分析,并从规划、建筑、景观三方面提出校园公共空间的综合设计要求。
一、校园公共空间的规划模式——整体考虑、层次丰富大学园区的主体空间框架是在老校园的架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除了常见的串联式、组团式和均质式三种布局形式外,更多的是综合几种结构形式并依据用地特点而设计。
新的校园生活已走向多元化、现代化,综合、灵活的布局形式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活动场所。
归纳起来,大学校园主要还有开敞式布局、集约式布局及综合式布局三种。
开敞式布局的校园空间形态较为自由,并不形成强烈的围合形态,多与地形良好结合,形成自然的空间关系。
但由于缺乏建筑对空间领域的控制,容易造成尺度的不适。
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就是一个开敞式布局,虽然其中有图书馆及主体教学楼形成校园主轴,但外部空间尺度巨大,仍无法围合与限定空间,应注意空间节奏的控制,以多种手段强化。
集约式布局多在小而精的学校建设中出现。
它以建筑为主,强调空间的集约化利用,一般来说外部空间比例较小。
在我国香港这个人多地少的城市,集约式布局的校园最为常见。
香港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理工学院都是这类实例。
广州大学城广州美术学院分校区、中国美术学院新校区也属于集约式的布局,特别在中国美术学院新校园里,除了必需的体育与活动场地,校园就是建筑,建筑也就是校园。
进入建筑也就是进入了校园,重点开发了中央教学楼的内部空间,在比较苛刻的条件下设计出了动人的空间艺术形象。
综合式布局的校园多数应用于大型的综合型新建校园。
大学生宿舍楼设计研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干将路校区学生宿舍为例吴玥;周传勇【摘要】提高高校学生居住质量和标准,已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苏州市职业大学根据现行的规范和指标,设计了干将路校区宿舍建设方案,以改善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为出发点,把学生宿舍在空间功能上划分为:休息、学习、储藏、卫生清洁、交通五个空间,为学生营造一个更人性化,更适合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良好环境。
%It has become an imperative task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residential qualities and standards. Based on the current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designed the construction plan for the student dormitories in college’s Ganjiang Campu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daily life. Centering on th e purpose of education, the dormitory space is divided functionally into the five sections of rest, study, storage, cleaning and traffic, which provides a humane environment that suits student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期刊名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2页(P107-108)【关键词】高校;学生宿舍;空间设计;功能设计【作者】吴玥;周传勇【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总务处,江苏苏州 215104;苏州市职业大学总务处,江苏苏州 215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学生宿舍是学生休息、生活、学习和交往的重要场所,宿舍集体生活的经历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交流、心理发展甚至性格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学生宿舍仅仅停留在休息这一浅层面上。
环境设计研究论文(6篇)-环境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高校寝室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创新思维研究[内容摘要」高校的学生寝室不仅仅是同学们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更是学生消化巩固知识、探求理解知识的地方,它不但需要能给同学们带来舒适的环境,更是为了给同学们一个成长的“家”。
学生寝室的基本功能包括睡眠、学习、贮藏、社交等。
学生寝室既要满足学生的私密性、公共性要求,也要在狭小的数人共居的寝室内尽力创造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私密性的空间。
利用人性化空间布局改造来重新定义高校寝室,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关键词]人性化;环境设计;寝室;空间高校寝室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是在根据现有高校寝室内部结构和整体风格的创新和改造,是增添个性进人寝室文化。
利用色彩、造型、结构形式的变化,设计出适合各个不同个体的寝室,更要将高校历史文化增添进寝室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会装饰出各具风格的寝室。
创新高校寝室则是指对一个高等院校寝室内部结构进行变化和改造,运用色彩、造型、形式的不同,使寝室空间更具合理性、美观性和舒适性,创造出具有归属感、舒适感、私密感、领域感的寝室环境。
一、高校寝室空间环境现状分析(一)国外寝室空间设计研究哈佛大学的规划办公室在19 年曾提出他们的政策是“指导性的有组织的发展”。
约瑟夫赫德认为:“校园的建筑及其规划是在不断变化的。
他们的未来难以预计,我们对学校的想象应如同城市一样,它们的发展形成一部分与过去有关,同时又与未来有关。
我们的大学永远不会完成……”事实上,西方开始在教育理念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会得到关注,强调因材施教和教育方法上的灵活。
那么,相应地在进行校园寝室的设计上就强调个性化的原则设计理念,设计者也就是学生自己的个性特点将得以发挥,但也要遵循学校的办学特色,在认可的范围内自由创作。
宿舍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
人性化的管理,既可以方便了学生,又方便了学校的管理,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高校校园优质交往空间构建初探袁明霞【摘要】从校园道路系统整体设计、交往空间序列、交往空间尺度、公共休憩环境、活动服务设施、几种利于交往空间节点等方面对高校校园外部交往空间构建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高校交往空间的优化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The essay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external communication space in college campus from aspects of overall campus road design, communication space sequence, communication space size, public relaxation environment, activity facilities and other spatial joints which are good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 view to make some beneficial attempt for optimizing communication space in college campus.【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20【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高校校园;优质;交往空间【作者】袁明霞【作者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21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4.30 引言高校校园外部交往空间是一个在特定的场合下构成的交往空间,优质的交往空间为师生游憩逗留、自由交谈、切磋研讨、文化宣传、社交活动等提供了适宜的聚合环境。
但现如今随着高校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交往功能的不断增强,导致了校园外部交往空间拥挤、功能序列混乱、利用不够充分等问题的出现。
那么如何去塑造一个优质的交往空间,继而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更安全、便捷、舒适、融洽,从而触发更多的、更好的交流。
慈!塑。
:堡且浅谈当今高校学生宿舍空问设计的转变吕红林(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24)喃要1‘钡代化”的城市在迅琏发展,人们对于高校学生宿舍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人}生化,合理化,并有了新的学生宿舍空间设计变化。
从最初满足睡觉需求到现在功能设施完备、环境宦人的宿舍空间;从谈不上设计的空间环境,发展到涉及心里、文化等要素,再到将环境科学加入学生宿舍空间设计中。
高校学生宿舍空间设计发生了质的变化,台.理的建筑空问布局,丰富的空间设计方法,创造了良好的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使人与环境处于良性互动关系之中。
p ;键i 司】大学生宿舍;空间设计;环境科学在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向大众教育的今天,高校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人性、尊重创造性。
为保持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保障学生健康成长,高校学生宿舍空间不断改善和创造适宜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造就出更和谐、愉悦的学生宿舍环境,并体现校园的个性文化内涵。
曾今,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只考虑怎样满足“睡眠”这一基本生理需求,宿舍酾十的着眼点多放在“住”字上,于是有了众多基本一样的宿舍空间。
只有形成完善、宜人的生活空间环境,才能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总体目标相适应。
各高校根据自己的综合力量,陆续对老宿舍进行了改造,和新建了各种形式的学生公寓,尽量提供良好的宿舍环境。
一、国外高校学生宿舍空间i 鼬-t -:R 况近年来,国外大学生越来越注重个人生活的私密性,社会活动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国外学生宿舍以此作为设计的思想依据,有了多种多样的空间布局和设计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生宿舍为一字形排列的宿舍单元,每单元有一教师住宅,教师有如家长,与各单元学生共同组成一个大家庭。
这富有人情味,显得亲密。
二、国内高校学生宿舍空间设计的发展情况新中国刚成立时,现代化程度不高,高校学生宿舍空间只有实用性或简单涉及到社会性。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学生宿舍形式多为平房,通铺是室内主角,占据着大部分的空间,每间宿舍大约容纳10一20个人,没有书桌、衣柜或者简单的宿舍家具。
Design 设计, 2018, 3(2), 44-52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journal/designhttps:///10.12677/design.2018.32008Reform Design of Public Space in ZijingangCampus, Zhejiang UniversityYuan Sun1, Fangyuan Chen1, Wenxuan Sun2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2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Received: May 28th, 2018; accepted: Jun. 12th, 2018; published: Jun. 19th, 2018AbstractIn the view of the users of Zijingang Campu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the authors probe into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public space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prac-tical needs of daily life and learning. Also, with screening the different scales of the reform object, we try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n order to bring students better environment of learning and living. In the case of possible circumstances, the transformation schem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ults should be promoted.KeywordsUniversity Campus, Public Space, Reform Design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改造设计方案——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为例孙源1,陈方圆1,孙文瑄21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2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收稿日期:2018年5月28日;录用日期:2018年6月12日;发布日期:2018年6月19日摘要笔者站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使用者的角度,结合日常生活、学习的实际体验、观察和切实需求,探究大学校园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浅析高校教学区交往空间设计仲丽晨;王丙赛【摘要】高校教学区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公共交往的场所,如何营造更易于学生交往的空间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当今高校教学区内交往空间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一些优秀校园教学区交往空间案例,提出相关设计建议.【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7(000)035【总页数】2页(P88-89)【关键词】高校;教学区;交往空间【作者】仲丽晨;王丙赛【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4当代高校教育强调个性与创新,注重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在交往中,能够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传统课堂的缺失,同时通过沟通取长补短,提升自己。
学生在教学区停留的时间在整个校园生活中占较大比重,所以教学区内的交往空间的营造是确保学生充分交往的重要影响因素。
1.1 教学区建筑周边及建筑群体间的交往空间这类空间多为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过渡空间以及建筑群体之间的联系空间,包括庭院、室外平台、连廊等。
1.2 教学区建筑内部的交往空间这类空间属于建筑内部空间,同外部交往空间相比,其围合感更强,空间尺度也没有外部交往空间那么大,有较强的领域感,包括中庭、过桥、楼梯、露台等。
在当代校园教学区的设计中,设计师对高校交往空间有所规划,但有些空间设计的不够人性化,缺少层次性,高校规划中常采用严谨、对称、庄重的形式,空间设置鲜有变化,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在交往空间里的不同心理需求,不利于营造开放轻松的交往环境,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与设计预期有所偏差的现象。
2.1 交往空间形式简单,缺少变化教学空间内平面布局仍多采用内廊式走道布局,空间形式固定,变化较少,交往空间的设置也受到局限,缺乏趣味性。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关注建筑内部空间体验,丰富层次变化,富于变化的空间不会使人感到乏味,也易于让人产生进入体验和驻足的夙愿。
校园室外公共休憩空间的探讨研究和设计分析姓名:陈崇炜学号:1209400018班级:121园林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研究校园室外休憩公共空间的主要基本概念和其设计方法。
通过对广州大学室外公共休憩空间进行调研来了解校园公共休憩空间的形式和功能,进一步了解校园室外公共休憩空间的现状,从而懂得如何评价校园室外空间的优点和不足。
学会如何设计校园室外公共休憩空间,不仅能增加我们对空间设计的认识,而且能增强我们对休憩空间设计方法的技巧。
关键词:大学校园;室外公共休憩空间;空间设计引言大学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各项技能的场所,也是培养莘莘学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介质。
故而作为广大师生课外交流和沟通的场所,大学校园室外休憩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园功能运作中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
理想的校园室外休憩空间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紧张神经而且对减轻学习压力,缓解心理疲劳与负面情绪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此外,它还是各高校独特校园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必要载体。
由此可见,优秀的大学校园室外休憩空间无论对师生的课外生活还是校园的环境建设都有这深刻的影响,认识了解校园休憩空间的现状和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的时候很少能对其室外休憩空间的营造做到充足的考虑和重视,国内的众多大学校园休憩空间的设计来看,其往往较为粗糙,缺乏人性化,校园环境中友好的休息空间非常匮乏。
它的功能更多的起到连接校园建筑的作用,未能满足师生驻足、休息、观赏、交流的需求。
1休憩空间概述休憩空间是指人们在业余生活中按自主、自发方式所进行的,旨在缓解疲劳、随机交往等多种活动所需要的空间场所。
而校园室外公共休憩空间是指位于建筑空间以外的包括广场、绿地、水体、林荫道以与座椅等休憩设施的休憩空间。
休憩空间包括硬质因素和软质因素,硬质因素包括建筑物、铺地、小品、服务设施等,而软质因素包括动植物、水体、人等。
它是一个空间体,具有空间体的特征,如围合、比例等;它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场所,它要为广大师生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
智者论道 智库时代·242·高层住区户外邻里交往空间的研究魏倩男 谢栩 金晓菲(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摘要:为了满足城市的快速化发展进程,高层住区应运而生,解决了住房紧张的问题,然而,城市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人情的冷漠,是邻里“居邻而陌路”的现实。
本文是从交往空间的构造入手,以增加居民之间的良好交流为目的,探索居民喜爱的户外交往空间,来改善高层居住区的公共生活,营造邻里友好交往的和谐社区。
关键词:高层住区;户外空间;邻里交往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25-0242-002一、高层住区空间现状(一)高层住区空间容量大高层住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国家的进步,经济的提升,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住房问题产生,高层应运而生,它通过不断地向上增加层数来获得更多的居住面积,这不仅可以改善住房紧张问题,还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
高层看似完美却存有更大的隐患。
这种竖向的发展模式导致众多人口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人口的高密度形成了需求的高密度,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也很大,尽管住宅层数的增加,使低密度的建筑也拥有一定的空间,而且高层住宅的空间开阔性和空地率与低层建筑相比也较大,空间的尺度也就增加。
但是由于人口规模的增大,其空间仍然呈现容量大的特点。
所以。
高层住区是由建筑和人口及其内部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构建的巨型体系,内部空间和城市之间的多种问题都需要通过时间解决。
(二)高层住区建筑高度高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陆地上进行繁衍生息,他们学会钻木取火,在大地上,他们懂得围兽捕猎,在地面上,他们学会使用工具和人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的发展与地面及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
在传统的部落中,人类在自己住区周围的地面上劳作休憩并建立了自己的洞穴,再进一步发展成的社会中有了自己的村落和邻居,在这里,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举办活动,共同生活。
在广袤的大地上,大家可以在自己认知范围内的街道和广场上嬉戏交往,在大片的草地和花园中闲庭漫步。
宿舍环境分析报告宿舍,作为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重要居所,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为了深入了解宿舍环境的现状,提高宿舍生活质量,特对我校宿舍环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分析。
一、宿舍空间布局我校宿舍的空间布局整体较为合理。
大多数宿舍为标准的四人间或六人间,床铺采用上床下桌的形式,有效地节省了空间,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学习和休息区域。
每个宿舍都配备了独立的阳台,方便学生晾晒衣物和通风换气。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宿舍的储物空间有限,学生的衣物和个人物品难以妥善存放,导致宿舍显得较为杂乱。
另外,一些宿舍的卫生间面积较小,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二、卫生状况卫生是宿舍环境的重要方面。
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保持个人卫生,但在宿舍公共区域的卫生维护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宿舍的地面经常有垃圾未及时清理,卫生间也有污渍和异味。
这不仅影响了宿舍的整体美观,还容易滋生细菌和蚊虫,对学生的健康构成威胁。
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学生缺乏卫生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宿舍卫生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
三、通风与采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对于宿舍环境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我校宿舍的表现参差不齐。
部分宿舍朝向较好,窗户较大,通风和采光条件较为理想,室内空气清新,光线充足,让人感到舒适。
但也有一些宿舍位于建筑物的背阴面,或者窗户较小,导致室内通风不畅,光线昏暗。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和疲劳,影响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
四、设施设备宿舍的设施设备是否齐全和完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质量。
我校宿舍配备了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床、桌椅、衣柜、空调等,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空调制冷或制热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在夏季和冬季的舒适度。
一些桌椅和衣柜存在损坏的情况,没有及时得到维修。
此外,宿舍的网络信号不稳定,给学生的学习和娱乐带来了不便。
五、噪音情况噪音是影响宿舍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分析--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海源校区为例发表时间:2020-12-22T15:19:39.570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9月第25期作者:田永刚[导读] 象牙塔是进入社会前的文化乐园,大学校园的生命力和活力是由人文环境和空间环境构成的,大学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和居住的场所,也是许多教师和学生所依赖的精神归属。
田永刚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内容摘要象牙塔是进入社会前的文化乐园,大学校园的生命力和活力是由人文环境和空间环境构成的,大学校园不仅是学生学习和居住的场所,也是许多教师和学生所依赖的精神归属。
学校的公共空间环境对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人们的行为活动和公共空间环境的角度分析研究了云南师范大学商业学院海源校区的公共环境,对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未来建设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大学校园公共空间是师生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环境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校园规划应努力创造多样化与富于特色的公共空间,以满足校园功能需求和提升校园环境品质。
而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与坏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真正利用好室外公共空间,根据建筑以及地形要求,设计出适宜人们活动的多元化空间。
人性化的校园空间能够激发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校园的环境又能为促进随意交流、淡话提供良好的环境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气氛才是最现实的。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校园空间有不同的组成类型,既有开放性又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例如学校里的足球场、田径场、篮球场、慧宇广场等,可以为师生的活动提供空间。
有些是比较封闭的环境。
例如,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和各教学楼建筑等,形成了有利于开展文体活动和进行教学任务的空间环境,是两者之间的环境场所,具有较强的领域感,有利于营造安全的交流氛围,下面是以人的行为活动与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
一、开放性小尺度公共空间从生活出发,小尺度的公共空间可以给人们提供随心的交流的机会,大学教育与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模式不同,大学生想要获取知识的渴望并不是单一的课程就得以满足。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大学生公寓空间设计与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现状的分析,以及对调研问卷过程数据的整理,得出目前大学生对于学生公寓的需求状况,项目研究以公寓空间的主体要素(生理,心理,行为)为出发点,全面综合考虑现在大学生的需求,并研究符合大学生公寓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1国外现状在国外,每个国家的大学发展程度与特色有所不同,纵观国外大学的发展,其教育历史发展悠久,到如今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尤其在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方面有许多我们值得学习与借鉴之处。
1.1国外大学实施了开放性和全民性相统一的政策在解决大学生居住问题上,学校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如国家文化,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其中还包括学生年龄、专业、经济、文化、留学生和非留学生,由于学生的类型多样所以人口结构非常复杂。
学生会根据不同的需求与状况,在设计上要求有多种的户型与之相适应,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使大学生度过美好的学生时代。
1.2国外大学生居住建筑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国外大学生居住有宿舍、公寓、单元式住房还有独栋的小住宅。
住宅标准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居住的面积上,每生的居住建筑面积达到20-30平方米不等甚至更多。
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居住的私密性和公共性。
一般卧室多采用单人间的形式,配置储藏、卫生间等必要的设施,同时提供多层次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交往空间,如活动室、会客室、学习室、健身室、洗衣房等,以满足学生生活的多种需要。
国外大学生公寓空间形式多样,有弧形或圆形等异形空间,还有错层公寓型空间和开放型空间,不同的空间形式配套不同的设施,让同学的居住更加的丰富。
1.3国外大学生公寓人性化程度高针对不同的居住群体,在宿舍的空间设计上和设计配套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尤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它会设计出合理的空间,例如,针对艺术类学生来说,它的公寓空间就不会显得呆板方正,而是具有灵活性,空间多用异形,设计上面来说更具有艺术性(整体空间的色彩,布置等)。
而对于文理科生,在公寓空间设计上较之严谨,他们更希望公寓空间有更多的公共共享空间,便于交流。
高校学生生活区公共开敞交往空间研究
【摘 要】面对面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交流,在生活中
的引导和学习成为了课堂的延伸。在生活中的交往活动是学生学习
成长过程中重要一环。高校学生生活区提供了学生集体生活的可
能。研究高校学生生活区交往空间的设计与营造,有利于在学生生
活区中创造适宜的交往空间。
【关键词】高校学生生活区;交往;交往空间
高校学生生活区提供给学生集体生活的可能,为他们提供接触
他人、接触社会,全面发展自己的机会。在高校中,学生间的交流
会发生在课室里,但更多地会发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生活
中的交往活动是学子生活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重要一环。影响交往活
动发生的因素有二个:其一来自于学生自身,即学生的个人态度,
其二,来自于物质环境所能提供的交往可能性。良好的物质环境,
往往能更有效的诱发适宜的交往活动。研究高校学生生活区的交往
空间的设计与营造,就是研究在学生生活区内为学生的交往行为提
供优良的物质场所,让存在、交流与思想在这里自然地发生,提高
交往活动的频率与效率。高校学生生活区交往空间的优劣对学生身
心健康和全面成长有很大影响。如何在高校学生生活区中创设适宜
的交往空间,有意识的诱发多种交往活动的发生,发展健康的组群
关系,有利于学生博采众长、锻炼能力,促使人才培养的完成,这
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高校学生生活区的公共性交往空间为师生们较大规模的集体交
往活动提供充分的场地,是学生生活区中的“起居室”。在公共开
敞交往空间里,交往活动频繁、规模较大、经常成为集会的场所。
如在学生生活区中以步行为主的线形交往空间串联起的聚集性小
广场,这种交往空间是人流交通的动脉,有时也伴有少量的车流,
两侧布置着学生生活区中的公共建筑,属于外向公共性交往空间。
这种交往空间有利于促成系科师生之间的相识与交流。
本文所讲的学生生活区公共开敞空间主要有如下几部分: 聚
集性小广场,绿地,步行道路,以下分述之。
(一)聚集性小广场
聚集性小广场是学生生活区公共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聚
集性小广场通常以步行为主的线形交往空间串联起来,形成顺应人
流的动线序列。这里被为视野开阔、景观优美的学生生活区客厅。
它们是聚集性活动的场所,是公共性社交的最佳去处。聚集性小广
场并非孤立于整体交往空间之外,它与从属性交往空间的有效组织
能满足多种层次的交往需求。
广西银行学校的学生生活区分为南北两部分,以步行的聚集性
线性小广场串联起来。南部的广场较为开敞,西边以建筑为边界围
合,东边主要为水系与山体,广场的宽度为22米左右,因为并不
围合,感觉开敞;北部广场较为内向,东西都以建筑围合,建筑为
6层的宿舍以及3层的食堂,广场宽度为32m左右,d/h约为2/3,
给人感觉宽敞。广场周边布置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宿舍一层沿广
场设商业服务设施,增强广场的公共性,并形成柔性边界,改善广
场的亲和力,增加广场与生活行为的联系,吸引学生停留和参与。
原始用地为丘陵及水系,较为起伏,设计利用高差进行二次划分设
置台阶、绿化、矮墙等,增加广场的亲切感,划分出不同的动空间
与滞空间,学生在通道上通过,也可在台阶、绿化、矮墙中座谈休
憩,增加交往的机会。
(二)绿地
高校学生生活区中的草坪既有视觉效果也可为师生提供优良的
交往空间。在日常生活里,学生生活区中的草坪是学生休闲娱乐和
学习交往的宝贵开敞空间。设计中草种的选择应该适宜地方气候,
在寒冷的地区要选择耐寒和返青早的品种。草坪最好可以供学生行
走或坐下休息,应该选择耐踩踏的草种。草坪灯、果皮箱和浇灌草
的设施应巧妙布置,不影响日常维护和人们使用草坪。面积大的草
皮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的小路。如果在草坪周边种植尺度合适的树
木,会增添空间的围合感以及提供遮蔽。大的草坪最好能有全露天、
半露天和全遮阴的不同区域。这样不仅能创造出景观的对比,而且
还能为使用者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创造出不同的小环境。结合自
然起伏的地形,草坪将成为学生生活区中的特色景观,为师生提供
幽雅的自然环境。
在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生活区旁,设计师设置了许多的绿地,
绿地采用耐踩踏的草种,鼓励学生进入,绿地中除了草坪还适当地
配置了一些灌木与乔木,较大的绿地中还设置了小路与小品,在早
上与傍晚时学生常常到绿地中读书、聊天,华农学生生活区旁的绿
地是学生优良的交往空间。
(三)步行道路
“生活始于足下”,步行是高校学生生活区内学生重要的生活的
内容也是学生主要的交往方式。“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为交往和获
取信息创造有利条件,使每一个人都轻松自在,并有时间去感受、
停留乃至参与。”
步行是促成学生生活区内偶然性交往的重要条件。步行交往空
间是学生生活区内公共开敞交往空间的联系纽带与联系。作为学生
生活区整体交往空间的一部分,步行空间有其自身的空间特点。步
行是人的首要活动方式。它是进入、离开公共交往空间最简便的方
法。在学生生活区里,学生步行外出可能兼具观看、散心、复习、
思考等目的,也可能分开四次去完成,可见步行提供的交往可能性
与交往频率十分丰富多样。步行空间的设计除了需要满足人们行走
的基本要求,且要符合一些人们步行心理的要求,主要包括:步行
街道的尺度,步行的实际距离与感受距离,步行的空间连续,高差
处理,铺装材料。
南京审计学院一二期学生生活区各利用地形设计出不同的步行
道路。一期学生生活区沿排洪渠而建,设计师利用排洪渠的水景,
在渠边设置木质步行道,能防滑且走起来有很好的质感。因为步行
道靠近主路,学生上下课或课余都喜欢走在步行道上。二期学生生
活区沿山而建,设计师在生活区旁沿山脊设置了步行道,虽然是水
泥路,但做出石材的质感,山上的步行道尽量采用缓坡的设计,位
于山脊视线景观优美,环境幽静,是学生读书、谈心的好地方。水
边步道与山间小道都设置了舒适的座椅与适当的小品,创造出舒适
的滞留空间,以吸引学生停留。
公共开敞空间是高校学生生活区空间构架的重要节点,多位于
学生生活区的主要轴线上,辅助形成学生生活区特色区域,它是学
生生活区交往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师生共同分享的户外公共
空间。犹如城市中的公共开放空间提供给市民优美的景观,良好的
环境,舒适的场地,学生生活区的公共开敞空间提供给学生聚会、
展示、休闲的公共场所。
参考文献:
[1]高玉祥. 《人际交往心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2]扬·盖尔, 何人可译. 《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1992
[3]胡金平. 《中外教育史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陈选华, 吴志浩, 张洪根. 《大学生心理学》中国科
技学术大学出版社, 2001
[5]芦原义信, 尹培桐译. 《外部空间设计》, 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1985
[6]周逸湖, 宋泽方. 《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7]彭一刚. 《建筑空间组合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8]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 俞孔坚译.
《人性场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9]戴维·纽曼, 薛力译. 《学院与大学建筑》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