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茛鞣质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2014.11.9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7
粮食与油脂2010年第5期1甘薯糖蛋白化学结构及其生物学活性王金亭(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山东聊城 252000)摘 要:甘薯糖蛋白是一种独特粘蛋白,是甘薯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生理作用和药用价值。
该文综述甘薯糖蛋白化学组成及其生物学功效,并介绍有关研究热点。
关键词:糖蛋白;甘薯;粘蛋白Chemical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sweet-potato glycoproteinWANG Jin-ting(Dongcha ng College ,Liaocheng Univer sity ,Liaocheng 252000,China )Abstr act :The sweet –potato glycosidoprotein is a kind of mucoprotein ,i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activecomposition in sweet –potato ,it has been provided with important physiology health function and medicinal properties. 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 in recent 10 years ,this tex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their biological effects. In the end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ir hot areas also.Key wor ds :glycoprotein ;sweet –patato ;mucoprotein 中图分类号:TQ936.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78(2010)05―0001―02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王金亭(66~ ),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
营养与健康山药营养成分研究进展张 敏,崔景霞,李 华(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济南 250000)摘 要:山药营养成分丰富,含有淀粉、氨基酸、多糖、薯蓣皂苷、矿物质元素等多种成分,有降血糖、抗氧化、调节胃肠道、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概述了山药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研究进展,希望为山药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药;营养成分;生物活性Research Progress on 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Chinese YamZHANG Min, CUI Jingxia, LI Hua(Jinan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Center, Jinan 250000, China)Abstract: Chinese yam is rich in nutrients, contains starch, amino acids, polysaccharides, diosgenin, minerals and other ingredients, it has the functions of lowering blood sugar, anti-oxidation, regulating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nd improving immunity, it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great economic value. In this paper, 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bioactive components and their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yam were summarized, and it is hop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yam.Keywords: Chinese yam; nutrient composition; biological activity山药又名薯蓣、山薯,为薯蓣科薯蓣属藤本植物薯蓣的地下根茎,喜温耐旱,适宜在疏松肥沃土壤中生长。
31份木薯种质营养、矿质成分及食味的评价木薯是重要的加工、饲料及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利用和创新是木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研究对31份木薯种质的生物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分别在冬收(植后390天)、春收(植后470天)木薯时测定薯肉、全薯的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含量,并开展了薯肉的食味评价,同时对农艺数量性状、营养成分含量、矿质元素含量、食味评价指标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初步探究了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筛选出了特异木薯种质,从而为木薯的主食化提供参考。
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特性:木薯株高为213.3~373.2cm;主茎直径为2.2~3.8cm;叶片裂叶数以七裂叶、九裂叶为主;叶形以披针形为主;中间裂叶长度为9.7~30.6cm;叶柄长度为15.7~41.1cm;叶痕突起为0.70~1.30cm;薯皮厚度为1.63~3.06mm;薯肉颜色以白色为主,还有淡黄色、深黄色;单株鲜薯重平均为1.45~5.50kg/株。
2)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比较,薯肉的干物率、淀粉含量分别是甘薯的0.8~3.9、0.7~1.3倍,是马铃薯的1.7~3.7、1.7~4.0倍,其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马铃薯的1.1~32.1和0.4~38.8倍,其维生素C、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与甘薯相媲美;薯肉的Ca含量为糙米的0.4~16.7倍、马铃薯的9.4~180.7倍,其Mg、Fe含量分别是马铃薯的1.3~7.6、2.3~15.8倍,其Zn含量是甘薯的0.3~5.8倍,其Fe、Zn 含量与小麦相媲美。
综上得出,薯肉的营养价值优于或不亚于甘薯和马铃薯,部分矿质营养价值优于或不亚于糙米、小麦、甘薯和马铃薯。
3)干物率、粗淀粉含量表现为薯肉>全薯;粗蛋白、粗纤维、Ca、Mn含量表现为全薯>薯肉。
4)从薯肉比较,推荐优异种质:食味优的种质有:SC9、ZM8229等;β-胡萝卜素含量高:SC9、哥伦比亚2号等;维生素C、粗蛋白含量高:SC6068等;K、Fe含量高:面包木薯等;Ca、Zn含量高:GR891等;从全薯比较,推荐优异种质:干物率、粗淀粉含量高的种质有,KU50、慧丰60、R9等。
不同氮素形态对木薯生长及根际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作者:姜舒雅孙彬杰林萱刘文杰朱杰辉宋勇来源:《热带作物学报》2024年第03期關键词:木薯;氮素形态;土壤养分;土壤酶活;产量;品质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为大戟科木薯属旱地作物,是全球三大薯类作物之一[1],木薯作为非粮能源作物,具有重大的发展潜力,主要用于制作淀粉、酒精等一系列产品,在工业和农业上都存在重大利用价值[2]。
随着木薯产业的发展,我国对木薯干片和淀粉的需求日益增大,而国内木薯生产量较低,木薯进口需求依存度较高[3]。
而提高木薯产量的措施之一便是合理施用氮肥[4],常见的氮肥形态有铵态氮、酰胺态氮和硝态氮[5-6]。
作物对氮素形态的偏好会为植物有效划分有限的土壤氮提供一种机制,促进物种共存与维持生物多样性[7]。
氮素形态的差异影响植物对氮的吸收,贮藏,运输,同化等,从而也会影响植物的生理生长过程[8],选择合适的氮肥类型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改善营养水平,提高产量和品质。
前人研究表明,氮素限制作物物质的累积,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9]。
氮素的缺失会造成木薯植株矮小、叶片枯黄、块根数量缩减、质量下降[10]。
前人关于氮素形态对蔬菜作物的研究发现,施用尿素结球甘蓝的株高,茎粗效果都优于其他处理,产量也最高[11];马拉新[12]的研究表明正常灌溉下施用硝酸铵木薯产量最高;和锐敏等[13]发现铵态氮促进甘蔗鲜重增加、侧根和不定根的形成,硝态氮促进根系纵向增长。
氮素通过影响植物体内蛋白质、糖、维生素、矿质元素等含量来影响品质[14]。
代新俊[15]发现施用酰胺态氮肥小麦的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更高。
土壤富含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土壤养分含量高低决定作物是否健康生长[16]。
土壤酶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调控土壤物质循环和多种生物化学反应[17]。
吴勇等[18]的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提高紫花苜蓿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梁悦[19]发现硫酸铵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陈晓光等[20]的研究结果显示甘薯土壤蔗糖酶活性在尿素处理下显著高于施硝酸钙、硫酸铵。
中文摘要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为毛茛科毛茛属植物显花植物,英文名Japan Buttercup,以带根全草入药。
夏秋采集,切段,鲜用或晒干用,多年生草本生于田野、路边、沟边、山坡杂草丛中;东北至华南都有分布。
别名鱼疔草、鸭脚板、野芹菜、山辣椒、老虎脚爪草、毛芹菜、起泡菜。
辛、微苦,温,有毒。
民间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胃痛,黄疸,疟疾,淋巴结结核,等,主治黄疸,哮喘,疟疾,偏头痛,牙痛,鹤膝风,风湿关节痛,目生翳膜,瘰疬,痈疮肿毒。
现代研究表明毛茛具有抗炎,镇痛,抗菌的药理作用,对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显著,为探明毛茛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研究毛茛的药理作用机制,本课题首次采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等现代分析技术开展了毛茛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一)利用HPLC-PDA对毛茛总苷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建立了毛茛总苷的HPLC-PDA色谱图的色谱方法;(一)利用UPLC/Q-TOF-MS对毛茛总苷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快速鉴定,鉴定了毛茛总苷中的20种成分,其中主要为黄酮及内酯类成分;(二)利用HPLC-PDA对毛茛醇提物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建立了毛茛生物碱的HPLC-PDA色谱图的色谱方法(四)利用UPLC/Q-TOF-MS技术对毛茛醇提物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鉴定了毛茛醇提物中的15种成分,其中12种为生物碱类成分;本课题首次采用HPLC,UPLC/Q-TOF-MS色谱联用技术鉴定了毛茛总苷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探明毛茛总苷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鉴定中药中复杂成分的方法,以供其他药学工作者参考;另外,本课题首次采用HPLC,UPLC/Q-TOF-MS色谱联用技术分析并鉴定了毛茛醇提物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因此类成分在毛茛中的含量较少,为其他中药中非常量成分的鉴定提出了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学参考,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探明毛茛的药效物质基础。
食用木薯的营养价值及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引言木薯,又称为马铃薯、甘薯,是一种常见的根茎类食用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食用。
木薯富含淀粉、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很好的食用植物资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木薯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就食用木薯的营养价值及其保健功效进行探讨。
一、木薯的营养价值1. 富含淀粉木薯中富含淀粉,是其主要的营养成分之一。
研究发现,木薯中的淀粉含量可达到60%以上,是一种理想的主食植物资源。
木薯淀粉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来源。
2. 蛋白质丰富除了淀粉外,木薯中的蛋白质含量也相当丰富。
研究发现,木薯中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3%,尤其是一些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更是高达5-10%,其中的氨基酸种类及比例也很合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蛋白质来源。
3.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木薯中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其中维生素C、维生素B族、β-胡萝卜素等维生素含量较高,此外还含有硒、镁、锰、钾、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
这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新陈代谢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木薯的保健功效研究进展1. 降血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木薯对于降低血糖具有一定的功效。
其中的木薯皂苷成分被认为是起到降血糖作用的关键成分之一。
实验发现,木薯中的木薯皂苷能够影响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的水平。
2. 调节血脂除了降血糖外,木薯还被发现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的作用。
研究表明,木薯中的一些活性成分能够调节脂肪代谢,减少体内的脂肪积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抗氧化木薯中所含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等抗氧化成分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于人体的损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实验研究也发现,经常食用木薯能够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菊芋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利用研究进展李玲玉; 孙晓晶; 郭富金; 郑振佳【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9(040)016【总页数】6页(P213-218)【关键词】菊芋; 化学成分; 生理活性; 产品开发; 综合利用【作者】李玲玉; 孙晓晶; 郭富金; 郑振佳【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高校食品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济南250002【正文语种】中文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为菊科向日葵属宿根生草本植物,又名洋姜、鬼子姜、姜不辣[1],有通便利胆、消肿去湿、和中益胃等功效,还有治疗糖尿病和风湿病的潜在价值[2-3]。
菊芋原产北美洲,后经欧洲传入中国,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极强的生存能力,目前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4-5]。
菊芋地上部分为茎叶和花,地下部分为根和块茎,各部分中均含有菊糖、酚酸和萜类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控制血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目前国内的菊芋主要用于生产酱菜、动物饲料等初级产品和作观赏用途,少数菊芋开始用于菊粉等产品的生产,极少数菊芋应用于工业生产乙醇等能源物质;国外早在20 世纪中期开始对菊芋能源和活性成分等进行研究,菊芋作为能源植物研究应用工业比较成熟,菊芋活性成分及系列菊芋保健品开发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单体化合物不明确、单体及单体间的作用机制和菊芋未能综合利用等问题。
本文对菊芋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应用方面进行总结,为菊芋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1 化学成分1.1 菊糖菊糖是菊芋块茎中的主成分,其中菊芋干物质中约80%为菊糖,鲜块茎中菊糖含量占15%~18%[6]。
菊糖是一种天然大分子线性聚合物,由D-呋喃果糖经β(2→1)糖苷键聚合而成,其还原端末端带有一分子葡萄糖,每个菊糖分子约含30~50 个果糖残基,可以利用菊糖内切酶进行酶解与纯化后的菊糖来制备低聚果糖[7-8]。
两种桑科药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两种桑科药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波罗蜜属(Artocarpus)和柘属(Cudrania)是桑科植物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属。
波罗蜜属的许多植物在印度尼西亚、泰国、台湾和斯里兰卡被作为传统民间用药,治疗肝硬化、高血压、背痛、风湿病、疟疾、发烧、痢疾和肺结核,并被用来抗炎、解毒和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柘属的植物大多为药用植物,被用来治疗肝炎、风湿病、跌打损伤、黄疸、疥疮、痛经、体内外出血和慢性胃炎等疾病。
柘树[Cudraniatricuspidata (Carr.) Bur.]的根皮提取物在临床上还被制成柘木糖浆治疗消化道肿瘤。
国外对波罗蜜属和柘属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波罗蜜属植物富含独特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而柘属植物富含异戊烯基口山酮类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显著多样,如细胞毒活性,抗血小板活性,对花生四烯酸 5-脂肪氧化酶、环氧酶、酪氨酸酶、组织蛋白酶 K 和5α-还原酶的抑制活性,以及抗炎、抗疟、抗菌、抗脂质过氧化和保肝等活性。
我们对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野树波罗(Artocarpus chamaBuch.-Ham)和柘藤[Cudrania fruticosa (Roxb) Wight ex Kurz]的粗提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野树波罗根皮和茎皮的乙醇提取物对A549(肺癌)和MCF-7(乳腺癌)有抑制作用,对其不同极性部位的药理活性跟踪,确定了活性部位;柘藤根皮丙酮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对2 种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和BGC-823 表现出细胞毒活性。
然而,迄今未见国内外有关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的报道。
本文对野树波罗根皮、茎皮和柘藤根皮的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抗 HIV 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以期阐明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发现有研究前景的活性化合物。
1. 从野树波罗根皮中分离鉴定了13 个单体化合物:5 个新的异戊烯基黄酮,命名为野树波罗甲素?戊素 artochaminsA?E (I-1?I-5);以及 8 个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的已知异戊烯基黄酮,分别为artocarpin(I-6),cycloartocarpinA(I-7),cudraflavoneA(I-8),artoninA(I-9),artonin U(I-10),cycloartobiloxanthone(I-11),artonin E(I-12)和3′, 4′, 5, 7-四羟基-8-(3-甲基-2-丁烯基)黄酮(I-13)。
三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本文对三种药用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红芽木 Cratoxylum fomosum subsp.pruniflorum)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
利用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ODS)、MCI 柱,葡聚糖凝胶柱(Sephadex LH-20)等柱层析手段以及分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ve HPLC)等现代分析、分离技术,从上述三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得到56个化合物。
运用多种波谱和光谱解析技术(尤其是2D NMR)、高分辨质谱技术(HR-MS)以及一定的化学转化工作对其中53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其中新化合物6个)。
此外,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一定的生物活性测试。
主要研究内容简介如下:(1)从苍耳(Xsibiricum)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14个单体化合物(1-14),包括6个倍半萜(1-6),4个甾体(8-11),1个三萜(12),1个大柱烷型降碳倍半萜葡萄糖苷(13),及2个含硫杂环化合物(7,14).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经波谱和光谱学技术以及化学转化手段,其结构分别被鉴定为:2S,7R,8R,11R-2-hydroxy-eremophil-1(10)-en-12,8-olide(sibiriolide C)(1)和2S,7R,8R,11S-2-hydroxy-eremophil-1(110)-en-12,8-olide(sibiriolide D)(2).化合物 1和2的绝对构型是通过应用Mosher反应来确定。
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所有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细胞毒活性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4-6在人癌细胞系BGC-823、KE-97,Huh-7,KB及Jurkat上均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在1.1-18.0μM范围内。
薯茛鞣质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李忠军1 杨燕军1孟巨光2 (1.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2. 广州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520) 摘要:研究表明,薯茛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其中鞣质是最重要有效成分之一。本文结
合近10 年来有关薯茛鞣质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薯茛鞣质化学成分提取工艺、种类、药用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薯茛;鞣质;生物活性 Dioscorea Cirrhosae Lour Tannins Component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LI Zhong-jun1,YANG Yanjun1,MENG Ju-guang2 (1.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dong guangzhou 510520, China;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guangdong guangzhou 510520, China) Abstrac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ioscorea cirrhosae Lour contains many biological active ingredient, the tannin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ffective components. Based on the recent more than ten years on Dioscorea cirrhosae Lour tannins of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ioscorea cirrhosae Lour tannins chemical extraction process, types, medicinal,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Key words: Dioscorea cirrhosae Lour;Tannins;Biological activity 1.前言 薯莨(Dioscorea cirrhosae Lour.) 又名血母、红孩儿、山羊头、山猪薯、茹榔、金花果,主要生长于我国中南地区的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南部、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墨脱,它是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多年生藤本野生植物, 药用其块茎,是一味常用中草药,壮药常用到它[l]。薯茛中的鞣质又叫单宁,是一类多羟基酚化合物的总称。其主要成分为儿茶素类、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缩酚酸类及聚合酚类等。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醋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醋四种物质,所以说薯莨鞣质是以儿茶素为母体的典型缩合类鞣质(图1 ),临床上常用于止血、治疗溃疡、抗菌消炎,也用于抗辐射、延缓衰老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11-10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2010009816)
作者简介:李忠军(1964-),男,河南信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精细化工的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杨燕军(1963-),女,江西南昌人,教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 图1 儿茶素为母体的典型缩合类鞣质(n=1、2、3、„„ ) 鞣质是薯茛的主要成分,目前, 对于薯莨鞣质成分的研究有一些报道, 本文就近年薯莨鞣质的化学成份及生物活性研究方面的报道进行综述。
2 薯茛鞣质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研究 2.1 薯茛鞣质成分的化学组成 薯莨化学成分主要是鞣质[2],鞣质又叫单宁,单宁是多元酚或多元酚衍生物的混合物,由儿茶酚、焦性没食子酸、根皮酚、五倍子酸等组成[3],薯莨鞣质是以儿茶素为母体的典型缩合类鞣质[4],同时,薯莨中的色素成份也主要是单宁,主要由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缩合而成,二者比例为4:6,平均聚合度为16。薯莨鞣质含量丰富,薯茛块茎中单宁含量随产地不同变化较大,可从11%到31%不等(指质量分数)[5]。 目前从薯莨中已分离得到酚性糖苷如3,4-二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根皮酚葡萄糖苷等及鞣质右旋儿茶精[(+)-catechin],左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和原花青色素(protocyanidin)的二聚体:原矢车菊素B-1、B-2、B-5,三聚体: 原矢车菊素C-1,儿茶精(4α-6)-表儿茶精-(4β-8)-表儿茶精, 表儿茶精(4β-6)-表儿茶精(4β-8)-儿茶精, 四聚体:表儿茶精-(4β- 8)-表儿茶精-(4β-8)-表儿茶精-(4β-8)-表儿茶精。通过物理常数和光谱分析比较, 结果二、三、四聚体均为原花青色素类[1]。
2.2 薯茛鞣质提取工艺研究 传统的鞣质提取工艺,是用40%乙醇浸提薯莨粉末8小时后, 滤液浓缩干燥即可得到较好的鞣质成分。熊晓燕等人[6]研究了从薯莨中提取单宁的最佳工艺条件,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丙酮提取单宁的得率和纯度比较, 发现用60%丙酮水溶液浸提, 控制温度在60℃, 提取2小时,溶剂与溶质比为20∶1, 所得单宁的提取率为84.37%, 产品纯度可达83.39%,达到工业品二级标准。 由于薯莨所含鞣质为儿茶素类缩合鞣质, 易被氧化、脱水缩合为不溶于水的“鞣酐”沉淀, 反应温度愈高、时间愈久, 形成“鞣酐”的分子量愈大。黄瑞松[7]等人采用均匀设计法对薯莨中的鞣质成分的提取进行了优化, 采用乙醇溶液渗滤提取法, 药材用90%乙醇浸泡24小时, 以2ml/(min·kg)的速度渗滤, 收集渗滤液为药材4倍量。这种生产条件下, 滤液中鞣质的得率为25.22%(折合为以药材含量计算), 从药材到乙醇渗滤液的转移率为82.53%。表明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可提取出薯莨中的大部分鞣质。
黎碧娜[4]等人以乙醇、水、丙酮、乙酸乙酯等作溶剂,从薯茛中提取抗氧化成分,结果表明提取在80%乙醇中,60℃温度下进行较好。改乙醇提取物含单宁较多,可以提高油脂的抗氧化性,并有抑菌性,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可作为化妆品、含油脂食品及油脂的添加剂。
3 薯茛鞣质生物学活性研究 薯莨鞣质属于多元酚类大分子化合物,分子表面具有多个酚羟基,因此它的生物活性应
与这些酚羟基有较大的联系。鞣质及相关的多元酚除具有结合活性外,还能使与之共存的金属离子减少。这是由于鞣质的多元酚结构氧化成醌式结构所致,如鞣酸盐可氧化成邻苯醌类。鞣质的一些重要活性基于其根本的脱氧作用,脱氧作用是由于鞣质向共存物形成的离子供氢而形成稳定的自由基。据报道,鞣质的结构不同导致其不同的生物活性[8]。 3.1 清除自由基 鞣质具较强的还原性,可清除生物体内的超氧自由基,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具有很好的清除能力[9]。同时,儿茶素类含有多个游离酚羟基,能提供氢质子与体内自由基结合,达到清除自由基的目的,并在与自由基反应的过程中,分子内能形成氢健,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抑制原来的自由基链锁反应[10]。
3. 2 抗辐射 薯莨鞣质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清除辐射产生的自由基,保护机体组织免受辐射损伤,薯莨鞣质可提高8.0 Gy60Coγ射线照射小鼠30天存活率,有利于小鼠度过急性放射损伤期,对γ射线辐射损伤具有防护作用,薯莨鞣质较茶多酚具有更好的抗辐射作用[11]。以一定剂量的薯莨鞣质对小鼠进行灌胃,可减轻放射线对小鼠小肠黏膜绒毛的损伤,降低小肠组织TGFβ1与ICAM-1的表达,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小肠组织脂质过氧化程度,对小鼠放射性肠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10]。
3.3 抗氧化作用 薯莨鞣质抗氧化特性是一种综合效应,可通过几种途径:①清除或抑制自由基;②与金属离子整合,减少其对氧化反应的催化;③与其他抗氧化剂产生协同效应。儿茶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薯莨鞣质抗氧化特性可以与茶叶茶多酚抗氧化作用有相似性,自从1963 年日本根本五郎最早报导茶叶的抗氧化活性以来,数以百计的研究报导了茶叶及其活性组份的抗氧化活性。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结构基础是B环上的邻二羟基(3’,4’- OH),A 环上5 和7 位上的二个羟基,以及C 环上的3 位上的羟基,此外儿茶素结构上的3’,4邻二羟基可将游离金属离子整合以减少金属离子活化而产生的活性氧离子。 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活性,远高于维生素C 和维生素E[12]。
4 薯茛鞣质药用效果研究 4.1 止血 薯莨的乙醇提取物能有效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并可提高血小板数量,具有良好的止血和凝血效果,其中鞣质及苷类是薯莨的主要化学成分,鞣质可使创伤后渗出物中蛋白质凝固,形成痂膜,致减少分泌和防止感染,并能使创面的微血管收缩,有局部止血作用,可外用于创伤、灼伤[13]。同样的道理,用极细薯莨粉末敷于外伤出血处,能当即止血,因而具有快速高效特点,可用于应急救治药物[14]。
4.2 治疗溃疡 薯莨鞣质具收敛性,内服可用于治疗胃肠道出血、溃疡和水泻等症。吴国正研究表明,薯莨煎剂治疗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薯莨煎剂呈凝胶状,覆盖胃黏膜出血面及小穿孔点,形成保护性膜,防止胃酸的进一步侵蚀;人体吸收后,可发挥血小板样促凝作用,缩短出、凝血时间,达到止血效果;能兴奋血管平滑肌,促进胃黏膜小血管收缩,抑制出血;鞣质具收敛作用可抑制胃酸的分泌,提高胃液的pH值,利于溃疡出血的止血;可抑制幽门杆菌的侵袭,促进溃疡面的愈合[15-16]。
4.3 抑菌作用 薯莨鞣质能与蛋白质作用,凝固微生物体内的原生质,故有抑菌作用[17]。薯莨酊剂或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甲型副伤寒杆菌与宋内氏痢疾杆菌有较弱的抑菌作用,对皮肤浅部真菌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8]。张其威研究报道了薯莨对病毒性乙型肝炎具有一定疗效[19]。
4.4 其他作用 薯莨鞣质还有抗变态反应、驱虫、降血压等作用。另外, 也用于延缓衰老等[2]。
5 薯莨鞣质的应用开发与展望 5.1 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薯莨苦、微酸、涩,平,能活血补血,收敛罟涩;《中华本草》记载薯莨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清热解毒[2]。薯莨块茎作为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内伤吐血、外伤出血、胃炎、肠炎、筋骨痛、痢疾、失血性贫血、月经不调、月经过多、血崩、产后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