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泥浆循环工艺方案

泥浆循环工艺方案

泥浆循环工艺方案
泥浆循环工艺方案

泥浆循环工艺

1、泥浆的组成和作用

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为保持开挖沟槽土壁的稳定,要不间断的向槽中供给优质的稳定液-泥浆。泥浆选用和管理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连续墙的工程质量。常用泥浆是由膨润土(或粘土),水和一些化学稳定剂(如火碱CMC、碳酸钠)等组成。

泥浆在成槽过程中起液体支撑。保护开挖槽面的稳定;使开挖出的泥渣悬浮不沉淀,防止地下水流入或浆液漏掉;冷却切削机具;刀具切土的润滑等等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固壁作用,它是确保挖槽机成槽的关键。

2、泥浆配合比的选择

泥浆应有一定的造模性、理化稳定性、流动性和适当的比重。泥浆控制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表8-104。当采用反循环排渣和冲抓钻成孔以及在粘性土层钻进时,亦可只考虑比重、粘度、胶体率三项指标。选择泥浆即要考虑护壁、携渣效果,又要考虑经济性,应因地制宜的选用。常用泥浆参考配合比见表8-105。

在粘性土或粉质粘土为主的地质条件下,如土质中粘土含量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0,含砂量小于5%,二氧化硅与三氧化铝含量的比值为3-4,亦可采用自成泥浆或半自成泥浆护壁,即用开挖槽中的粘土为造浆原料,利用钻机对土体的旋转切削使之成很细的颗粒自造泥浆护壁,或再加入少量化学稳定剂进行半自成泥浆护壁,以简化泥浆制配,再生工艺,省去在槽外设置较多的制浆、回收专用设备,降低泥浆费用。成槽过程中,泥浆的比重调节进水量和钻进速度来控制。采用直接输入清水造浆,应通过导管从钻头孔射出,不得将水直接注入槽内。但本法应经成槽试验,能确保土壁稳定时方可使用,并要求成槽必须连续依顺序作业。

3、泥浆循环工艺

泥浆的循环有正循环和反循环两种。当采用砂石泵反循环排渣时,依砂石泵是否潜入泥浆中,由分为泵举式和泵吸式两种。循环使用机具和方法如图8-90。抓斗成槽机和冲击钻成槽多用正循环方式;多头钻挖槽机成槽多用反循环方式。正循环成槽多用污水泵送走,反循环方式钻进过程中的泥渣用砂石泵、吸力泵或空气吸泥机送至地面。采用泵举式操作简单,排泥效率高,吸力泵适于在40m深以内使用。

4、泥浆制配与管理

(1)膨润土泥浆应以搅拌器搅拌均匀,拌好后,在贮浆池内一般静止 24h以上,最低不少于3h,以便膨润土颗粒充分水化、膨胀、确保泥浆质量。

(2)采用膨润土泥浆,一般新浆比重控制在1.04-1.05;循环过程中的泥浆在

1.25-1.30以下,遇公散地层,泥浆比重可适当加大;灌注混凝土前,槽内泥

浆应控制在1.15-1.20以下。

(3)在成槽内补充新泥浆,使其充满整修槽段。泥浆面应保持高出地下水位

0.5m以上,亦不应低于导墙顶面0.3m。

(4)在同一槽段钻进,遇不同地质条件和土层,要注意调整泥浆的性能和配合比,保证顺利施工,对新浆拌制后,静置24h,要测一次全项目((含砂量除外),成槽过程中,每进尺3-5m或每测定泥浆比重和粘度;在清槽前后,各测一次比重、粘度;在灌筑混凝土前测一次比重。取样位置在槽段底部,中部及上口;失水量、泥皮厚度和PH值,在每槽段的中部和底部各测一次。

发现不符规定指标要求,随时进行调整。

钢筋笼的加工和吊放

1、钢筋笼的加工

钢筋笼的加工应设计钢筋配置图和槽段的主吊放机具条件而定。钢筋笼在现场地面平卧组装。先将闭合钢箍排列整齐,再将通长主筋集资穿入钢箍,点焊就位,要求平整度差不得大于5cm,为保证钢筋笼具有足够的风度,吊放时不变形,钢筋笼除设结构受力筋外,一般还设纵向钢筋桁架和主筋平面内的水平和斜向拉条和闭合箍筋点焊成骨架,钢筋笼的主筋和箍筋交点采用点焊,也可视钢筋笼结构情况除四周两道主筋交点全部点焊外,其余采用50%交错点焊,成型时用的临时

绑扎铁丝,应予焊后全部拆除,以免挂泥。对较宽尺寸的钢筋笼应增设直径

25mm的水平筋和剪刀拉条组成的横向水平桁架。主筋保护层厚度一般为7-

8CM,水平筋端部距接头管和混凝土头面应有10-15cm 间隙。

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外,还应考虑导管在泥浆中灌筑混凝土的施工特点 (要求混凝土和易性好、流动度大、缓凝)和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的强度一般比设计强度提高 5MPа。水泥应采用425号525号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石子宜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大于导管内径的1/6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且不大于40mm,使用碎石粒径宜为0.5-20mm;砂宜用中粗砂,水灰比不大于0.6;单位水泥用量不大于370kg每立方米;含砂率宜为40-45%;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性,施工坍落度宜为18-20cm,并有一定的流动度保持率,坍落度降低至15cm的时间不宜小于1h,扩散度宜为34-38 cm。混凝土初凝时间应满足浇灌和接头施工工艺要求一般宜低于 3-

4h。如运输距离过远,一般宜在混凝土中掺加木钙减水剂,可减小水灰比,增大流动度,减少离析,防止导管堵塞,并延缓初凝时间,降价低浇灌强度。

2、浇灌方法

通常采用履带式吊车吊混凝土料斗,通过下料漏斗提升导管在稀泥浆中浇灌。导管内径一般选用150-300mm,用2-3mm厚钢板卷焊而成,每节长2-2.5m,并配几节1-1.5m的调节长度用的短管,由管端粗丝扣或法兰螺栓连接,接头处用橡胶垫圈密封防水,接头外部应光滑,使之在钢筋笼内上拔不挂住钢筋。当单元槽段长度在4m以下时,采用单根导管,槽段长度在最大不得超过4m 以上用2-3根导管,导管间距一般在3m以下,最大不得超过4m,同时距槽段端部不得超过1.5m,接头导管在地面组装成2-3节一段,用吊车吊入槽孔连接,导管的下口至槽底间距,一般取0.4m或1.5D(D为导管直径)。

开导管方法采用球胆或预制圆柱形混凝土隔水塞,球胆预先塞在混凝土漏斗下口,当混凝土浇灌后,从导管下口压出漂浮泥浆表面。混凝土塞则用8号铁丝吊在导管口,上盖一层砂浆,待混凝土达到一定量后,剪断铁丝,混凝土塞下落埋入底部混凝土中。在整个浇灌过程中,混凝土导管应埋入混凝土中2-4m,最小埋深不得小于1.5m,亦不宜大于6m,埋入太深,将会影响混凝土充分地流动。导管随浇灌随提升,避免提升过快造成混凝土脱空现象,或提升过晚而造成埋管拔不出的事故。浇灌时选用不停浇灌及导管出口混凝土的压力差,使混凝土不断从导管内挤出,使混凝土面逐渐被混凝土置换而排出槽外,流入泥浆池内。

开导管时下料内须初存的混凝土量要经计算确定,以保证完全排出导管内泥浆,并使导管出口埋深不小于0.8m的流态混凝土中,防止泥浆卷入混凝土中。

混凝土浇灌注意事项:

(1)混凝土浇筑要一气呵成,不得中断,并控制在6H内浇完,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2)浇灌时要保持柄内混凝土面均衡上升,而且要使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大于

2m/H。采用多根导管时,各导管处的混凝土面高差不宜大于0.3m。导管提升速度应与混凝土的上升速度相适应,始终保持在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小于1.5m。

(3)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要随时用控锤测量混凝土面实际标高 (至少三处,了平均值)计算混凝土上升高度,导管下口与混凝土相对位置,统计混凝土浇灌量,及时做好记录。

(4)混凝土浇筑到顶部3m时,可在槽段内放水适当稀释泥浆,或将导管埋深减为1m,或适当放慢浇灌速度,以浆减少混凝土排除的阻力,保证浇灌顺利进行。

(5)当混凝土浇至墙顶层时,由于导墙内超压力减小,混凝土怀泥浆混杂,浇灌后必须清除顶部浮浆一层,一般应采取比设计高0.5-0.6m,混凝土浇筑完毕马上清除0.3-0.4m,留下0.2m待后凿除,以利新老混凝土结合和保证混凝土质量。

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工艺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冶金化工系) 题目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工艺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0年6月25日-2010年10月10日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概述 (2) 1.1尿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 (2) 1.1.1尿素的物理性质 (2) 1.1.2尿素的化学性质 (2) 1.1.3尿素的用途 (2) 1.2尿素的生产方法简介 (3) 1.2.1水溶液全循环法 (4) 1.2.2汽提法 (4) 1.3水溶液全循环法和CO2汽提法两种方法的比较 (4) 1.3.1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的优、缺点 (5) 汽提法尿素工艺的优、缺点 (6) 1.3.2 C0 2 1.3.3尿素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6) 第二章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的原理 (9) 2.1化学反应 (9) 2.2反应原理 (9) 第三章水溶液全循环法的生产工艺流程 (11) 3.1原料的准备 (11) 3.1.1氨 (11) 3.1.2二氧化碳 (11) 3.2尿素的工艺流程图 (11) 3.3原料的净化与输送 (13) 3.3.1二氧化碳脱硫与压缩原理 (13) 3.3.2液氨的净化与输送 (13) 3.4尿素的合成 (14)

3.4.1液氨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尿素 (14) 3.4.2合成尿素的理论基础 (14) 3.5中压分解与吸收 (14) 3.6低压分解与吸收 (15) 3.7尿素溶液的蒸发与造粒 (15) 第四章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6) 4.1物料衡算 (16) 4.1.1数据采集 (16) 4.1.2基本物料衡算 (16) 4.2热量衡算 (17) 4.2.1数据采集 (17) 4.2.2基本热量衡算 (18) 第五章生产尿素的工艺条件及主要设备 (19) 5.1生产尿素的工艺条件 (19) 5.1.1温度 (19) 5.1.2氨碳比 (20) 5.1.3水碳比 (20) 5.1.4操作压力 (20) 5.1.5反应时间 (21) 5.2生产尿素的主要设备 (21) 5.2.1脱硫塔 (21) 5.2.2合成塔 (21) 5.2.3高压混合塔 (23) 5.2.4中压分解加热塔 (23) 5.2.5中压分解分离塔 (23) 5.2.6中压吸收塔 (24) 5.2.7氨冷凝器 (24)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要点

2000m3/h,2×1500m3/h 循环水系统投药系统 设 计 方 案 苏州得润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2010年10月

目录 一、概述 (2) 二、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2) 三、工艺流程的确定 (3) 四、循环水系统设计参数 (4) 五、设计规范标准 (6) 六、药剂选用原则 (7) 七、补充水及旁滤处理 (7) 八、循环水处理 (7) 九、清洗与预膜处理 (10) 十、药剂的选用及投药量 (13) 十一、投药设备的选型 (14) 十二、供货清单 (16) 十三、设备的投资概算 (16)

一、概述 在冷却水循环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冷却构筑物的传热与传质交换,循环水中Ca2+、Mg2+、CL-、 2 SO等离子,溶解性固体,悬浮物相应增加,空气中污染物如 4 尘土、杂物、可溶性气体和换热器物料渗漏等均可进入循环水,致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和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管道中产生结垢、腐蚀和粘泥,造成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能源浪费,过水断面减少,通水能力降低,甚至使设备管道腐蚀穿孔,酿成事故。 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目的就在于消除或减少结垢、腐蚀和生物粘泥等危害,使系统可靠地运行。 循环水中能产生的盐垢有许多种,如碳酸钙、硫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锰、硅酸钙等,其中以碳酸钙垢最为常见,危害最大。 二、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1、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用水是在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中需要贯彻的国家技术方针政策的几个重要方面。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方面:循环冷却水处理不当,首先会使用权冷却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结垢和腐蚀,导致能耗增加,严重时不仅会损坏设备,而且会引起工厂停车、停产和减产的生产事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安全生产首先应保证循环冷却水处理设施连续、稳定地运行并能达到预期的处理要求。其次,在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各个环节如循环水处理、旁流水处理、补充水处理及辅助生产设施如仓库、加药间等,设计中都应考虑生产上安全操作的要求。特别是使用的各种药剂如酸、碱、阻垢剂、杀菌灭藻剂等,常常是有腐蚀性、有素,对人体有害的。因此,对各种药剂的贮存、运输、配制和使用,设计上都必须有保证工作人员卫生、安全的设施。并按使用药剂的特性,具体考虑其防火、防腐、防素、防尘等安全生产要求。 2、循环冷却水处理,可以概括为去除悬浮物、控制泥垢、控制腐蚀及微生物等四个方面。 3、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吸收热量后,以冷却塔与大气直接接触,二氧化碳逸散,溶解氧和浊度增加,水中溶解盐类浓度增加以及工艺介质泄漏等,使循环水水质恶化,给系统带来结垢、腐蚀、污泥和菌藻问题。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 一、概述 循环冷却水在使用之後,水中的Ca2+、Mg2+、Cl-、SO42-等离子,溶解固体和悬浮物相应增加,空气中污染物如灰尘、杂物、可溶性气体以及换热器物料泄露等,均可进入循环冷却水,使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设备和管道腐蚀、结垢,造成换热器传热效率降低,过水断面减少,甚至使设备管道腐蚀穿孔。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繁殖是相互关联的,污垢和微生物粘泥可以引起垢下腐蚀,而腐蚀产品又形成污垢,要解决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采用水质稳定技术,用物理与化学处理相结合的办法控制和改善水质,使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腐蚀、结垢、生物污垢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取得节水、节能的良好效益。臭氧产品已在国内电子、电力、饮料、制药行业广泛应用,质量达到国外同行业90年代水平。投入产出比的可比效益为:1:2-1:10以上,节约能源,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的安全性,减少环境污染。 臭氧可以作为唯一的处理药剂来替代其它的处理冷却水处理剂,它能阻垢、缓蚀、杀菌、能使冷却水系统在高浓缩倍数甚至在零排污下运行,从而节水节能,保护水资源;同时,臭氧冷却水处理不存在任何环境污染。国外应用臭氧进行循环水处理已经取得了成功,而我国在这个领域却是空白。 二、系统工艺 循环水冷却通常分为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和敞开式循环水冷却系统。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中,水是密闭循环的,水的冷却不与空气直接接触。敞开式循环水冷却系统,水的冷却需要与空气直接接触,根据水与空气接触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水面冷却、喷水冷却池冷却和冷却塔冷却等。 敞开式循环水冷却系统可分为以下3类: 1.压力回流式循环冷却系统 此种循环水系统一般水质不受污染,仅补充在循环使用过程中损失的少量水量。补充水可流入冷水池,也可流入冷却构筑物下部。冷水池也可设在冷却塔下面,与集水池合并。 补充水→ 冷水池→ 循环泵房→生产车间或冷却设备→冷却塔 压力回流式循环冷却系统

尿素的生产方法

尿素的生产方法 工业上用二氧化碳与氨合成尿素,由于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未反应物需要回收。回收方式很多,早期有不循环法和部分循环法,现均采用全循环法。 全循环法是尿素合成后,未转化的氨和二氧化碳经多段蒸馏和分离后,以各种不同形式全部返回合成系统循环利用。 无论何种全循环法,尿素生产的基本工艺相同,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1氨与二氧化碳的供应与净化; 2氨与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3尿素熔融液与未反应物质的分离与回收; 4尿素熔融物的加工。 目前,工业上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及气提法。 (l)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合成的未反应物氨和COz,经减压加热分解分离后,用水吸收成甲铵溶液,然后循环回合成系统称为水溶液全循环法。该法自20世纪60年代起迅速得到推广,在尿素生产中占有很大的优势,至今仍在完善提高。典型的有荷兰斯塔米卡本水溶液全循环法、美国凯米科水溶液全循环法及日本三井东压的改良C法及D法等。我国中小型尿素厂多数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 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可靠、设备材料要求不高、投资较低。缺点是反应热没能充分利用,一段甲铵泵腐蚀严重,甲铵泵的制造、操作、维修比较麻烦;为了回收微量的CO2和氨气,使流程变得过于复杂。 (2)气提法是用气提剂如CO2、氨气、变换气或其他惰性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加热并气提合成反应液,促进未转化的甲铵分解。 NH2COONH4=2NH3(g)↑+CO2(g)↑(可以反映) 该式是吸热、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只要有足够的热量,并能降低反应产物中任意组分的分压,甲铵的分解反应就一直向右进行。气提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当通入co.气时,气相中co.的分压接近于1,而氨的分压趋于O,致使反应不断进行。同样,用氨气提也有相同的结果。 根据通入气体介质的不同,分为c0.气提法、NH3气提法和变换气气提法等。 气提法工艺是当前尿素合成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改进,与水溶液全循环法相比,具有流程简化、能耗低、生产费用低、单系列大型化和运转周期长等优点。

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

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集中到污泥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和处置。如果污泥处理或处置不当,将会造成二次污染,形成新的公害,达不到保护环境、解决环境污染的污水治理最终目的。 1.污泥处理设计原则 (1)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按其产生的污泥量、污泥性质,结合青冈镇的自然环境及处置条件选用符合实际污泥处理工艺。 (2)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出标准,采用合适的脱水方法、脱水后污泥含固率大于20%。 (3)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垃圾、沉砂和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4)尽可能利用污泥中的营养物质,变废为宝。 2.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 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水中大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都转化为污泥,如果污泥处理不当,将造成二次污染,形成新的公害,使污水处理事倍功半。 污泥处理要求如下: (1)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染后续处置费用; (2)减少污泥中的有害物质; (3)利用污泥中可用物质,化害为利; (4)因选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尽量避免磷的二次污染。 一般现行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剩余污泥污泥浓缩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污泥处置在上述污泥处理工艺中,厌氧消化是为了去除污泥中有机质变稳定,同时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约60%~70%),改善污泥的性质,使之易于脱水,破坏和控制致病的生物,并获得有用的副产物沼气等。污泥消化一般采用中温消化,在寒冷季节需要大量的热量,其运用费用很高,而且消化池的建设费用高,设备工艺复杂,运行管理难度较大。 鉴于本工程的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规模不大,且缺少高寒地区的运行经验,本期工程不设污泥消化设施,而只采用污泥浓缩脱水工艺。 污泥处理工艺如下: 剩余污泥污泥浓缩污泥脱水污泥处置 3.污泥浓缩及脱水 污泥浓缩一般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及机械浓缩等三种方式。 重力浓缩具有不需要投药、能耗低、运行稳定、管理简单等优点,污泥含水率由98%~99.5%浓缩到97%以下,但对于含磷污泥重力浓缩会因厌氧而出现磷的释放,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除磷效果。 气浮浓缩适用于浓缩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等的轻质污泥,可将污泥含水率由99.5%降到94%~96%,其含水率低于采用重力浓缩后所达到的含水率,但其运行费用较高、系统复杂、运行管理难度大。 机械浓缩是新近发展的污泥浓缩方式,通过将污泥化学絮凝后,以机械方式降低污泥含水率,因此适合各类污泥,可将污泥含水率从

尿素生产工艺 图文详解

尿素生产工艺图文详解 1性质:尿素:学名为碳酰二胺,分子式为CO(NH2)2,相对分子量为60.06。因最早由人类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发现,故称为尿素。 纯净的尿素为无色、无味、无臭的针状或棱柱状的晶体,含氮量46.6%,工业尿素因含有杂质而呈白色或浅黄色。 尿素的熔点在常压下为132.6℃,超过熔点则分解。尿素较易吸湿,其吸湿性次于硝酸铵而大于硫酸铵,故包装、贮存要注意防潮。尿素易容于水和液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尿素还能容于一些有机溶剂,如甲醇、苯等。 2用途:尿素的用途非常的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作肥料,而且还可以用作工业原料以及哺乳动物的饲料。 2.1尿素是目前使用的固体氮肥含氮量最高的化肥; 2.2在有机合成工业中,尿素可用来制取高聚物合成材料,尿素甲醛树脂可用于生产塑料漆料和胶合剂等;在医药工业中,尿素可作为生产利尿剂、镇静剂、止痛剂等的原料。此外,在石油、纺织、纤维素、造纸、炸药、制革、染料和选矿等生产中也要尿素; 2.3尿素可用作牛、羊等动物的辅助饲料,哺乳动物胃中的微生物将尿素的胺态氮转变为蛋白质,使肉、奶增产。但作为饲料的尿素规格和用法有特殊的要求,不能乱用。 3原料来源:生产尿素的原料主要是液氨和二氧化碳气体,液氨是合成氨厂的主要产品,二氧化碳气体是合成氨原料气净化的的副产品。合成尿素用的液氨要求纯度高于99.5%,油含量小于10PPm,水和惰性气体小于0.5%并不含催化剂粉、铁锈等固体杂质。要求二氧化碳的纯度大于98.5%,硫化物含量低于15mg/Nm3。 4生产方法:水溶液全循环法. 5生产原理: 5.1化学及热、动力学原理:液氨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尿素的总反应式为: 2NH3(l)+CO2=CO(NH2)2+H2O这是一个放热体积减小的反应,其反应机理目前有很多的解释,但一般认为,反应在液相中是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液氨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铵,故称其为甲铵生成反应:2NH3(l)+CO2(g)=NH4COONH2(l)该反应是一个体积缩小的强放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此反应速率很快,容易达到平衡.且此反应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很高.然后是液态甲铵脱水生成尿素,称为甲铵脱水反应:NH4COONH2(l) =CO(NH2)2(l)+H2O该反应是微吸热反应,平衡转化率不是很高,一般为50%-70%.此步反应的速率很慢是尿素合成中的控制反应. 5.2工艺条件选择:根据前述尿素合成的基本原理可知,影响尿素合成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原料的配方压力、反映时间等. 5.2.1温度尿素合成的控制反应是甲铵脱水,它是一个微吸热反应,故提高温度、甲铵脱水速度加快.温度每升10℃,反应速度约增加一倍,因此,从反应速率角度考虑,高温是有利的. 目前应选择略高于最高平衡转化率时的温度,故尿素合成塔上部大致为185~200℃;在合成塔的下部,气液两相间的平衡对温度起者决定性的作用.操作温度要低于物系平衡的温度. 5.2.2氨碳比工业生产上,通过综合考虑,一般水溶液全循环法氨碳比应选择在4左右,若利用合成塔副产蒸汽,则氨碳比取3.5以下. 5.2.3水碳比水溶液全循环法中,水碳比一般控制在0.6~0.7;(1)操作压力一般情况下,生产的操作压力要高于合成塔顶物料和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应用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7-0128-02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应用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收稿日期:2012-12-20作者简介:申军波(1978-),男,工程师 申军波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动力与水资源所,北京100176) 摘 要:分别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在设计、运行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 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促进该工艺的实际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 工艺,城市污水,工程设计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自20世纪90年代被引进以来,凭借其所具有的系统组成简单、运行灵活、可靠性好等优点,迅速在城市污水处理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中显 得尤为突出。伴随着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广泛应用, 该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得到暴露,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并在后 续实践中加以改进。 1概述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 工艺或CAST 工艺)是由Goronszy 教授在1984年在ICEAS 工艺(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改进型工艺,它与ICEAS 工艺的不同主要是增加了污泥回流装置和在预反应区内增加了一个生物选择区,其反应器如图1所示。 图1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示意图 缺氧区 主反应区 滗水器 出水空气 生物选择区 进水 回流污泥 该工艺由于设置了生物选择器,能有效控制污泥膨胀。因此,选择器的设置是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区别于其他SBR 工艺的显著特点。该工艺以序批的曝气—非曝气方式间歇运行,将生物反应过程和泥水分离结合在一座池中进行,属于SBR 工艺的一种变型,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其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操作灵活稳定、具有脱氮除磷功能及抗冲击负荷能力。目前,该工艺在国 内外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 有近400多个各种规模的采用此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在世界各地运行, 特别是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应用发展速度较快。该工艺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中国,表1汇总了部分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污水处理厂 [1] 。 2存在问题分析 2.1 CASS 工艺与CAST 工艺不加区分 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工程设计领域往往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的缩写不加区分,CASS 与CAST 两者经常混用,其具体工艺设计时有时相同有时又有差异, 这都造成了大家认识上的误区。其实此两种工艺虽然都是属于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范畴,但是在具体细节上确有区别,主要集中在是否连续进水、滗水时是否进水等问题上。 表1 国内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部分污水处理厂 序号污水厂名称处理量/105t ·d -1 1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4.20 2遵义市污水处理厂3.003清镇朱家河污水处理厂2.504扬州市污水处理厂1.005南充市污水处埋厂1.206阜阳市污水处理厂1.007佳木斯污水处理厂 1.008张家界扬家溪污水处理厂0.809宜宾市南岸污水处理厂0.5010北京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0.2011安徽天井啤酒厂污水系统0.0512浙江银燕集团污水处理系统 0.0213鲁抗集团青霉索工程0.2114海拉尔市啤酒废水处理系统0.0515 北京航天城污水处理系统 0.07 CASS 工艺保留了ICEAS 工艺的优点,都是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由于CASS 工艺在沉淀阶段仍然进水, 其沉淀过程只能是非理想状态的半静止沉淀, 泥水分离效果不太稳定。CAST 工艺在沉淀阶段不进水,污泥在沉降过程中无进水水力干扰,属于理想 沉淀, 泥水分离效果更稳定,在运行上也更加灵活,这是CAST 与CASS 最大的不同点。CAST 反应池在时间上为理想推流,有机物去除率高。而由于连续进水,CASS 部分丧失经典SBR 工艺理想推流的优点,也同时丧失高去除率和对难降解物质去除的特点。从现在实际运行的工程来看,多是间断进水,即选用CAST 工艺的更多一些。总之,在论及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时,除了应区分其具体的进水—反应—沉淀—排水的运行周期,还应注意英文缩写上的差异。 2.2污泥回流系统是否连续工作存有争议 沈耀良等人在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以下简称CAST 工艺) 进行描述时认为:沉淀、排(滗)水期间,污泥回流系统照常工作,由于反应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最高水位和滗水时的最低水位是设计确定的, 因而在滗水期间进行污泥回流不会影响出水水质[2] 。 但周雹认为沉淀、排(滗)水期间,污泥回流系统应停止工作。笔 者认为,为了保证泥水分离的效果,在沉淀、排(滗)水期间应停止主反应池的进水、曝气和污泥回流 [3] 。理由有二:一是在此阶段, 由于停止曝气,主反应池处于缺氧状态,污泥能够很好的进行反硝化除氮,可以不再回流至前端的厌氧、缺氧区进行反硝化;二是因为不再进水, 也不需要回流污泥发挥生物选择的作用。从目前的实际工程设计来看,也多是按照沉淀、排(滗)水期间应停止主 · 821·第39卷第7期2013年3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9No.7Mar.2013

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改进措施

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改进措施 环境保护、节水减排、废水回用是对目前循环冷却水系统提出的新挑战。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积极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置,优化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提高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水平,为企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导言 循环水处理是个巨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腐蚀、结垢、微生物粘泥这三个问题,要针对本厂实际情况结合自己设备存在的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更重要的是要对整个设备进行优化管理,加大管理监察力度,围绕水质稳定做工作,争取达到对循环水水质、水温的合理控制,防患于未然,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为全厂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利保障。 2段国内外循环水处理的实际情况 2.1现阶段国内外循环水处理情况 循环水冷却处理技术于上世纪初期已在国外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和发展,但也因为诸多实际因素的限制暴露出各种问题。上世纪末期循环水处理技术才被引入我国,在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后,方呈现出逐渐成熟趋势。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全世界循环水处理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应用于循环水处理的相关处理剂也逐渐增多,更甚至发展成为国际化和规模化的处理剂产品,在此方面,我国对于循环水处理剂的进出口量也在不断增长。 2.2现阶段国内外循环水主要处理手段 现阶段我国在处理循环水方面主要应用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是化学处理方式,该方式主要通过应用化学药剂,对循环水中所包含的多种不稳定物质实施高强度处理,从而有效降低污水的腐蚀性以及阻止污水结垢,另一方面能够合理降低常规工作状态下的排水量和补水量;其次是物理处理方式,该方式主要是应用相关处理材料对循环水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同时通过改变循环水的能量、温度及压强,有效加强循环水处理材料的抗腐蚀及抗结垢等功能。 3循环水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循环水系统内长期漏油 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循环水系统长期漏油,久而久之,这样就会使装置换热设备内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影响循环水的处理效果,泄漏的油脂还会成为众多微生物丰富的营养源,造成循环水系统微生物大量迅速繁殖难以控制,微生物粘泥、藻类急剧增多,使换热器内表面长期被油泥覆盖,致使缓蚀阻垢剂无法与换热器内表面接触从而丧失其缓蚀阻垢作用,导致换热器极易产生结垢和腐蚀。 3.2阻垢缓蚀效果差 由于不同时期水质和生产工艺条件都会发生变化或波动,就要及时改进、调整、优化缓蚀阻垢剂配方,如果配方长期不换,菌藻对杀菌剂已产生了免疫功能,阻垢缓蚀效果抗冲击和污染能力就会降低,杀菌效果差。 3.3凉水塔排泥设施不完善,水池没有做到定期清淤 凉水塔底部一般呈平底状,池底排泥阀无法排掉池底的淤泥,所以循环水厂的排泥阀不起作用,淤泥只能靠清扫水池才能排掉。但由于生产的连续不间断性,给清池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4现代循环水处理技术 随着循环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代循环水处理技术采用有机阻垢剂、缓蚀剂、杀菌灭澡剂综合运用的方法,轮换交替使用,这样可以达到药剂间相互增效的作用。目前有机阻垢剂品种繁多,主要有有机磷系列、聚羟酸系列、聚羟酸脂系列等,一般来讲,复合配方的阻垢

工业循环水国标word版本

工业循环水国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treatment GB50050-9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年北京 目次 1总则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循环冷却水处理 3.1一般规定 3.2敞开式系统设计 3.3密闭式系统设计 3.4阻垢和缓蚀 3.5菌藻处理 3.6清洗和预膜处理 4旁流水处理 5补充水处理 6排水处理 7药剂的贮存和投配 8监测、贮存和化验 附录A水质分析项目表 附录B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附:条文说明 1总则 1. 01为了控制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内由水质引起的结垢、污垢和腐蚀,保证设备的换热效率和使用年限,并使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 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间接换热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 1. 0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符合安全生产、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节约用水的要求,并便于施工、维修和操作管理。 1. 04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应在不断地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试验的基础上,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 1. 0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循环冷却水系统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c 以水作为冷却介质,由换热设备,水泵、管道及其它关设备组成,并循环使用的一种给水系统。 2.1.2敞开式系统Open system 指循环冷却水与大气直接触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2.1.3密闭式系统Closed system 指循环冷却水不与大气直接触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2.1.4药剂Chemicals 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化学物质。 2.1.5异状养菌数学课Count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 按细菌平皿计数法求出每毫升水中的异养菌个数. 2.1.6粘泥Slime 指微生物及其分泌的粘液与其它有机和无机的杂质混合在一起的粘浊物质。2.1.7粘泥量Slime content 用标准的浮游生物网,在一定时间内过滤定量的水,将截留下来的悬浊物放入量筒内静置一定时间,测其沉淀后粘泥量的容积,以mg/m3表示。 2.1.8.污垢热阻值Fouling resistance 表示换热设备传热面上因沉积物而导致传热效率下降程度的数值,单位为m2.k/w。 2.1.9腐蚀率Corrosion rate 以金属腐蚀失重而算得的平均腐蚀率,单位为mm/a。 2.1.10系统容积System capacity volume 循环冷却水系统内所有水容积的总和。 2.1.11浓缩倍数Cycle of concentration 循环冷却水的含盐浓度与补充水的含盐浓度之比值。 2.1.12监测试片Monitoring test coupon 放置在监测换热设备或测试管道上监测腐蚀用的标准金属试片。 2.1.13预膜Prefilming 在循环冷却水中投加预膜剂,使清洗后的换热设备金属表面形成均匀密致的保护膜的过程。 2.1.14间接换热Indirect heat exchange 换热介质之间不直接接触的一种换热形式。 2.1.15旁流水Side stream 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分流部分水量,按要求进行处理后,再返回系统。 2.1.16药剂允许停留时间Permitted retention time of chemicals 药剂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有效时间。 2.1.17补充水量Amount of makeup water 循环冷却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补充所损失的水量。 2.1.18排污水量Amount of blowdown 在确定的浓缩倍数条件下,需要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排放的水量。 2.1.19热流密度Heat load intensity 换热设备的单位传热面每小时传出的热量。以W/m2。 2.2符号 编号符号含义

产万吨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工艺设计方案

摘要 由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操作易于掌握;生产设备容易制造,投资较省;施 用后见效快,增产显著等特点,尿素在各种肥料新品种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产销量仍持高不下。本设计介绍了尿素的性质、用途、生产方法和发展状况,详细描述了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的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尿素的工业生产的过程,并对单位质量参加反应的原料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以期获得低耗能、低污染、高产出的尿素生产工艺。 关键词:尿素,全循环,发展,工艺流程

一、概述 (一)尿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 1 .尿素的物理性质 分子式:CO(NH2)2,分子量60.06,因最早由人类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发现, 故称尿素。纯净的尿素为无色、无味针状或棱柱状晶体,含氮量为46.6%,工业尿素因含有杂质而呈白色或浅黄色,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粒无臭无味。密度1.335g/cm3。熔点132.7C。超过熔点则分解。尿素较易吸湿,贮存要注意防潮。尿素易溶于水和液氨,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尿素的化学性质 易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呈微碱性。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C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 %,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C将脱氨成缩二脲。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C=O), 再三聚)。在氨水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甲醛反应,缩聚成脲醛树脂。与水合肼生成氨基脲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 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C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 30C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目前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3.尿素的用途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来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 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09T12:51:18.70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作者:张福亿 [导读] 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广大同仁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文章从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特征和工作原理入手,结合具体的工作案例,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广大同仁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污泥有机负荷;溶解氧;污泥浓度 引言 污水处理厂是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污水处理设施可以减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平衡,有利于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日益严格的环境标准要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断取得进展,特别是对氮磷元素的处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这就要求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污水处理一般包括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粗颗粒和悬浮物;二级处理主要去除部分悬浮物和可溶性有机物;三级处理主要进一步去除和消毒不溶性有机物、磷、氮和其他物质。污水中的ER营养素。在三级处理中,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硝化细菌的作用,最终将硝酸盐氮转化为氮,磷的去除依赖于不同环境中的聚磷细菌对磷的吸收和释放,以及污泥的排放,以达到GOA的目的。循环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改良SBR工艺。通过反复进水、曝气、沉淀、倾析等过程,去除污水中的部分胶体和溶解有机物。此外,污泥回流可以防止污泥膨胀,污泥中的过量磷可以在选择区释放,也可以在兼氧区辅助反硝化。该池能降解有机物,达到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生产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不需一、二沉池,节约建设用地和运行资金,对负荷波动适应性强,有效控制污泥膨胀,操作简单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 1、CAST工艺 循环活性污泥法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CAST工艺将生物选择器与传统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相结合,水处理的目的是利用不同微生物在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差异以及微生物对废水中磷的去除机理,生产工艺具有不同的基体浓度和较高的磷去除率,污泥负荷和较强的抗冲击能力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有效处理工艺。生产反应池通常由生物选择区、兼性区和好氧区三部分组成。各区域的功能如下:(1)生物选择区,位于反应池前部,通过污泥回流,反应区处于高负荷阶段。这有利于细菌胶束的生长,完成活性污泥优势菌株的筛选,抑制丝状菌的生长,有效防止污泥膨胀。在选定的区域内,大量硝酸盐进入回流污泥中,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在厌氧环境下进行反硝化。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中释放磷,为好氧环境中磷的过度吸收创造条件。(2)兼性区;兼性区可以通过微曝气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进行反硝化,或者完全不曝气实现生物除磷。兼性氧区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环境突变对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使其成为铸态反应器厌氧区向好氧区的过渡阶段。(3)好氧区;好氧区是生产反应池的主要反应区,其作用是有机物降解、硝化和微生物除磷。运行时,在好氧区进行进水、曝气、沉淀、排水循环,污泥由潜水泵循环排放。CAST工艺运行工序见图1。 图1 CAST运行工 生产工艺的主要优点是:1)工艺流程简单,节约用地,土建及设备投资少;2)工艺能缓冲进水水质和水量的波动,适应性强;3)操作简单,能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不需大量投料。污泥回流和内回流;4)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具有较好的传统活性。系统产生的活性污泥比性污泥法产生的活性污泥少。 2、污泥浓度与脱氮除磷效果的关系 进水污泥符合(F/M)是污水处理厂设计和运行的重要指标。当F/M设计值加大时,NH3-N的去除效果会大大下降;当F/M值减小时,相应的NH3-N去除能力会明显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当F/M值增加时,碳化反应时间也会随之提高,而硝化反应时间则相对变少,而其反应时间对脱氮效果是造不成直接影响的。在某污水处理厂中,F/M值设定为0.06kgBOD5/(kgMLSS·d),因为它的进水浓度相对较高,且内含的微生物环境复杂,因此,COD设计为250~400mg/L,NH3-N和TP的值设计为25~40mg/L和4~8mg/L,且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还会受到海水涨潮的影响。这就要求在进水处理中必须严格控制好MLSS量,以提升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处理能力和抗冲击力。当MLSS量不同时,其对污水厂的水处理能力就会产生直接影响。现通过三种差异化设定来进行具体的应用效果分析:(1)当污泥浓度在2500~3500mg/L,MLVSS/MLSS比值设定在40%左右时。因MLSS值的设定偏低,因此不利于出水NH3-N的有效去除,而要使NH3-N符合出水标准,如曝气时长不能延长时,则应加大DO浓度,一般设定在2.5~4.0mg/L之间即可。反之如曝气量大的过大,也会造成剪切力增强,如不及时进行处理极易使污水中的微生物絮体结构被损坏,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应用的工艺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过程中,DO浓度直接影响着NH3-N和HTP的去除率。(2)当污泥浓度在4000~5500mg/L,MLVSS/MLSS比值设定在45%左右时。因MLSS设定值有所提升,因而污水中的微生物数量也会随之变多,相对第一种设定则更容易分解出水出达标的NH3-N,且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种设定DO浓度控制的成本并不高,通常在1.0~1.2mg/L之间。更为重要的是,MLSS值的增加,使系统抗异常水样和海水冲击力都有了相应提高,大大增加了体系的稳定性。而DO浓度对TP的去除率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3)当污泥浓度在6000~8000mg/L,MLVSS/MLSS比值设定在50%左右时。我们都知道DO的浓度低时更有利于提升污泥体系的稳固性,同时体系内的微生物絮体和结构都相对增加并趋于稳定,有利于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及聚磷菌的繁殖。因此,DO值设定最好不大于1.0mg/L。经应用分析得出,装置在低DO浓度、高污染浓度下生产,出水NH3-N和TP两项指标都远超设定标准,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效,观察可见,这种设定下的出水更

冷却循环水处理方案

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 诚信绿洲 2016年12月

4.3 技术介绍 A)、不含重金属(Cr等),不以磷为基础的阻垢剂,排污水不造成公害,符合环境保护法规,可节省排污处理费用,并免除处理之麻烦。 B)、媲美铬酸盐法的防蚀效果。 C)、药品中所含之专用分散剂,克服了传统冷却水处理所常发生之结垢问题,碳酸钙阻垢能力达1200ppm。 D)、适合于循环水高倍浓缩操作,因此可节省水费及总操作费用。 我司处理方案分三部份,兹分别说明于后: a.结垢抑制 b.腐蚀抑制 c.微生物抑制 (A)结垢抑制 我司最新专用分散剂,可防止冷却水系统产生结垢物,甚至水中钙硬度高达1200ppm,亦有优异之分散作用,保持热传金属表面无结垢之虞,高浓缩情况排污水量减少,并产生下列优点: a. 降低成本:1、用水量减少。 2、用药量节省。 减废功能:水资源充分利用。 附带效益:因本处理方案可适应极差的水质,当补充水质较差时,本处理方案亦能有效因应,从而避免因水质变差导致停机或减量生产。 (B)腐蚀抑制 碳钢腐蚀抑制通常以无机磷酸盐作为阳极及阴极保护,形成坚韧之r-Fe2O3钝化保护膜,避免铁金属游离失去电子,有效抑制铁 材质腐蚀 Fe Fe2++2e- 另外,冷却水中磷酸钙及碳酸钙在阴极高pH位置形成覆盖性保护膜,避免水中O2来接受电子,阻止阴极半反应的发生,腐蚀问题将可彻底抑制 1/2O2+H2O+2e- 2OH- 如图所示 Fe + o-PO4(p-PO4) → r-Fe2O3 ANODIC ANODIC PASSVATION Ca + p-PO4→ Ca-p-PO4↓ CATHONIC

60kta尿素生产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初步设计

60kt/a尿素生产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初步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尿素产品的用途 (1) 1.2尿素的性质 (1) 1.3尿素生产的原料和工艺原理[1] (2) 1.4设计流程 (2) 1.4.1工艺流程简图 (2) 1.4.2全溶液水循环法生产尿素流程叙述 (3) 1.5计算依据[3] (4) 1.5.1尿素合成塔 (4) 1.5.2一段分解分离器 (4) 1.5.3二段分解塔 (4) 1.5.4成品尿素含量 (4) 第二章物料衡算 (5) 2.1物料流程简图 (5) 2.2合成塔 (5) 2.2.1已知数据及反应框图 (5) 2.2.2物料计算 (6) 2.2.3合成塔物料平衡数据表 (7) 2.3一段分解分离器 (7) 2.3.1反应框图与已知数据 (7) 2.3.2物料计算 (8) 2.3.3一段分离器物料平衡数据表 (8) 2.4二段分解塔 (9) 2.4.1反应框图与已知数据 (9) 2.4.2物料计算 (10) 2.4.3二段分解塔物料平衡数据表 (11) 第三章热量衡算 (12) 3.1合成塔 (12)

3.1.2尿素合成塔热平衡计算项目 (12) 3.1.3合成塔热量计算 (12) 3.1.4合成塔热量平衡数据表 (15) 3.2一段分解分离器 (15) 3.2.1计算依据[6] (15) 3.2.2一段分解分离器热量计算 (15) 3.2.3一段分解分离器热量平衡数据表 (17) 3.3二段分解塔 (17) 3.3.1计算依据 (17) 3.3.2二段分解塔热量计算 (17) 3.3.3二段分解塔热量平衡数据表 (18) 第四章设备设计及选型 (20) 4.1合成塔特性 (20) 4.1.1合成塔设计条件[8] (20) 4.1.2合成塔的有效容积 (20) 4.2一段分解加热器 (20) 4.2.1一段分解加热器设计条件 (20) 4.2.2一段分解加热器传热面积S1 (21) 4.3一段分解分离器的作用 (21) 4.3.1设计条件 (21) 4.3.2计算过程 (21) 4.4二段分解加热器的作用 (23) 4.4.1设计条件 (23) 4.4.2二段分解加热器传热面积S2 (23) 4.5二段分解塔的作用 (23) 4.5.1全塔的理论板数及其他参数 (24) 4.5.2计算浮阀塔塔高和塔径 (26) 4.5.3溢流装置 (28) 4.5.4塔板流体力学的验算 (30) 4.5.5塔板负荷性能图 (33) 4.6辅助设备及附属设备的选择 (38) 4.6.1裙座 (38) 4.6.2人孔 (38)

研究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研究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10T09:54:25.7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郑爱华 [导读]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处理医院污水的效果。 山东省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处理医院污水的效果。方法:对本院污水通过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对比污水处理前、后水质状况。结果:医院污水处理前(386.76±84.32、122.46±39.27)mg/L、后COD(39.61±10.72)mg/L、悬浮物 (4.62±1.63)mg/L等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且处理后BOD5评分(11.72±0.41)比处理前低(182.26±57.63)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院污水利用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效果明显,能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率,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医院污水处理;净化效果 医院污水就是指整个医院内,包含门诊、病房、手术室、病理解剖室等部门排出的诊疗、生活及其粪便污水。如果医院办公场所、食堂等排水和以上污水混合排出,也被视作医院污水。医院的污水来源及其成分非常复杂,包含许多有毒有害的化学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等,展现出急性传染、空间传染等特点,如果不接受恰当、有效的处理,会导致疫情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1]。随着医院发生规模日益扩大,医院新建立的污水站使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对污水进行处理,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这种处理方法出水水质良好。有学者研究指出,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对医院污水实施处理,并配合二氧化氯展开消毒,污水通过各环节的处理,各指标成分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在医院污水处理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2]。 图1 医院污水处理实现流程 1资料与方法 1.1医院污水处理流程 医院污水由化粪池利用排水管道汇集在格栅池,其内设置两台格栅,分别为机械中格栅(间距设定为10mm)、不锈钢手动细格栅(间距为5mm),主要功能在于截流并除掉较大粒径悬浮物及其漂浮物,确保水泵、工艺管线等不会发生堵塞。集水池有利于平衡水质和水量,从而培养兼性良好的氧菌,便于后续工艺有效展开。医院污水处理流程见图1。 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包含沉淀、排泥等环节,分别在同一个反应池内进行,连续性进水,流量比较小,水流显示出层流状态,能够获得良好的沉淀效果,且无需设计二沉池及污泥回流系统。池内配制排泥泵、漂浮式滗水器均为2台;8台潜水型曝气机。其中,曝气、静置沉淀时间依次为3.0h、1.5h,滗水时间设置为1.0h,闲置时间则为0.5h。医院污水通过4台次氯酸钠发生器实施消毒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1.2采样处理 医院污水处理设备试运行成功即可投入使用,在2017年10月连续进行3天的抽样处理每日采集样本6次,时间分别为早上、中午、下午均为2次。在每次取样后依次对污水处理前、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处理后及其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后各挑选两份样本,一份便于进行理化检验,另一份用来开展微生物检验。 1.3监测指标 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设备投入正常的使用后,连续3d采集处理前后的水样实施监测,共有18份样本,对比污水处理前、后水样悬浮物、BOD5等指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展开统计学分析,以()代表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若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医院污水处理前与处理后粪大肠菌群、悬浮物评分存在显著差异,且处理后COD、BOD5评分明显低于处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医院污水实施护理前、后水质监测情况() 注:与处理前相比,P<0.05。 3讨论 近些年,随着环境污染情况日益加剧,多种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病患数量不断攀升,各地医院也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根据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的信息可知,截至2017年11月低,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已经高达99.3万所,仅医院就有3.0万余所[3]。据调查,在2017年1-11月这段时间内,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73.0亿[4]。医院污水作为各类病原体的聚集地,污水中包含各种细菌及病毒,其危险性远大于日常生活污水。因此,必须对医院生活污水进行严格的处理,如果处理不慎,会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医院污水处理过程比较复杂,污水量不确定性、四季温度变化和水污染程度都会对水中溶解氧含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医院污水必须依托各种污水处理技术、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