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
- 格式:pdf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16
脓毒症凝血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程度的评分系统。
该评分系统主要通过检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从而判断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一、脓毒症凝血评分的意义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而凝血功能异常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采用脓毒症凝血评分系统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二、脓毒症凝血评分的指标脓毒症凝血评分系统包括以下指标:1.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为11-13秒,脓毒症患者PT延长,说明凝血功能异常。
2. 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为150-400×10^9/L,脓毒症患者PLT减少,说明凝血功能异常。
3. 纤维蛋白原(FIB):正常值为2-4 g/L,脓毒症患者FIB降低,说明凝血功能异常。
4. D-二聚体(D-D):正常值为0-0.5 mg/L,脓毒症患者D-D升高,说明凝血功能异常。
5. 凝血酶时间(TT):正常值为14-21秒,脓毒症患者TT延长,说明凝血功能异常。
三、脓毒症凝血评分的计算方法脓毒症凝血评分系统根据以上指标,将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0级、1级、2级和3级。
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不同,具体如下:0级:所有指标正常,分数为0分。
1级:PT延长或PLT减少或FIB降低,分数为1分。
2级:PT和PLT和FIB都异常,分数为2分。
3级:以上指标都异常,分数为3分。
根据患者的各项指标,计算其凝血评分,评分越高,凝血功能异常程度越严重。
四、脓毒症凝血评分的临床应用脓毒症凝血评分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例如,在一些重症医学科或急诊科,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凝血评分,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抗凝治疗、输血、血浆置换等治疗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
脓毒症的名词解释_疾病分类_发病机制_临床表现_疾病诊断脓毒症的名词解释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
虽然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但是一旦发生后,其发生发展遵循其自身的病理过程和规律,故从本质上讲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
脓毒症的疾病分类按脓毒症严重程度可分脓毒症、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和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
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症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组织灌注不良或低血压。
脓毒性休克,是指严重脓毒症给予足量的液体复苏后仍然伴有无法纠正的持续性低血压,也被认为是严重脓毒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脓毒症的根本发病机制尚未明了,涉及到复杂的全身炎症网络效应、基因多态性、免疫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组织损伤以及宿主对不同感染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异常反应等多个方面,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
1. 细菌内毒素:研究表明细菌的内毒素可以诱发脓毒症,脓毒症病理生理过程中出现的失控的炎性反应、免疫功能紊乱、高代谢状态及多器官功能损害均可由内毒素直接或间接触发。
2. 炎症介质:脓毒症中感染因素激活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其他炎症反应细胞,产生并释放大量炎性介质所致。
脓毒症时,内源性炎性介质,包括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氧自由基、急性期反应物质、生物活性脂质、血浆酶系统产物及血纤维蛋白溶解途径等相互作用形成网络效应并引起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广泛损伤。
同时某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可能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3. 免疫功能紊乱:脓毒症免疫障碍特征主要为丧失迟发性过敏反应、不能清除病原体、易感医源性感染。
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一方面是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调节细胞T细胞功能失调,炎症介质向抗炎反应漂移,致炎因子减少,抗炎因子增多;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免疫麻痹,即细胞凋亡与免疫无反应性,T细胞对特异性抗原刺激不发生反应性增殖或分泌细胞因子。
脓毒症诊断标准sofa评分脓毒症诊断标准SOFA评分。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脓毒症的及时诊断和评估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而SOFA评分作为脓毒症诊断和评估的重要工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SOFA评分是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的缩写,是一种用于评估脓毒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程度的评分系统。
它包括呼吸系统、凝血系统、肝功能、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肾功能六个方面的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分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首先,我们来看看SOFA评分的具体内容和评分标准。
在呼吸系统方面,评分标准包括PaO2/FiO2比值、呼吸机使用情况等指标;在凝血系统方面,评分标准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在肝功能方面,评分标准包括胆红素水平、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等指标;在循环系统方面,评分标准包括平均动脉压、外周循环衰竭情况等指标;在神经系统方面,评分标准包括昏迷程度、意识状态等指标;在肾功能方面,评分标准包括尿量、肌酐水平等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的评分情况,可以计算出患者的总分,从而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SOFA评分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
通过对患者各项器官功能的评估,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SOFA评分还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预后,指导临床决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SOFA评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脓毒症的诊断和评估。
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脓毒症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还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
因此,掌握SOFA评分的方法和应用是每一位临床医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总之,SOFA评分作为脓毒症诊断和评估的重要工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520203962021403[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SAC )分级评估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入住温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69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8d 生存结局,存活88例,死亡81例。
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入院24h 内(未予治疗)血小板计数(PLT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PT-INR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 )评分、SAC 评分、SAC 分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等临床资料,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因素,绘制ROC 曲线分析SAC 分级等指标评估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效能。
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在PLT 、PT-INR 、SIRS 评分、SOFA 评分、SAC 评分、SAC 分级、APACHE Ⅱ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SIRS 评分(HR =1.67)、SAC 分级(HR =3.33)、APACHE Ⅱ评分(HR =1.15)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P <0.05)。
诊断准确性从高到低分别为SAC 分级(AUC=0.787,95%CI :0.708~0.865,P <0.05)、APACHE Ⅱ评分(AUC=0.709,95%CI :0.621~0.798,P <0.05)、SIRS 评分(AUC=0.680,95%CI :0.589-0.772,P <0.05)。
结论SAC 分级可用于评估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对病情判断与治疗指导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分级预后The prognostic value of sepsis-associated coagulopathy scoring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combined with coagulopathy WU Jianhua,WANG Xiaobo,NI Bukao,ZHENG Kaihui,HUANG Sisi,PAN Jingye.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Wenzhou Central Hospital,Wenzhou 325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PAN Jingye,E-mail:[Abstract]ObjectiveInvestigating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sepsis-associated coagulopathy(SAC)scoring system inpatients with 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SIC).MethodsA total of 169patients with SIC admitted to intensive careunit(ICU)of Wenzhou Central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to September 2019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28-day survival outcome,88patients survived and 81died.The platelet count(PLT),prothrombin time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INR),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score,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score,SAC score,SAC grad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score and other clinical data of survival group and death group within 24hours of admission (without treatment)were compared.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and ROC curve was drawn to analyze the SAC grade and other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survival group and death group in PLT,PT-INR,SIRS score,SOFA score,SAC score,SAC grade and APACHE Ⅱscore (P <0.05).SIRS score (HR =1.67),SAC grade (HR =3.33),APACHE Ⅱscore (HR =1.15)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IC (P <0.05).The order of diagnostic accuracy from high to low was SAC grade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分级评估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价值吴建华汪晓波倪步烤郑开慧黄思思潘景业DOI :10.12124/j.issn.2095-3933.2021.3.2021-4364作者单位:325000温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吴建华、汪晓波、倪步烤、郑开慧);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黄思思);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潘景业)通信作者:潘景业,E-mail :287··5 2020396 2021403近年来研究证实,凝血功能障碍贯穿脓毒症的始终,是决定其预后的重要因素[1-2]。
•382•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March2021,Vol.33,No.3表3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比较分组时间TL-6(r)g/L)hs-CRP(mg/L)TNF-a(ng/L)ET-l(ng/L)对照组(11=44)治疗前1&75±1.62 4.37±0.41 1.81±0.1657.68±5.34治疗后10.41±0.93A 2.2牡0.19A 1.25±0.11A51.49±4.83a左西孟旦组(n=44)治疗前18.77±1.58 4.35±0.43 1.80±0.1457.72±5.38治疗后7.16±0.69" 1.28±0.10"0.86±0.07"41.37±3.92"注:与对照组比较,*&10.7914,均P V0.05;与治疗前比较,▲G5.702,均P<0.05左西孟旦具有Ca»增敏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肌丝对Ca»的敏感性,而且不会增加细胞内Ca»浓度,更不会增加细胞内腺昔-3', 5,-环化一磷酸浓度,开放血管平滑肌细胞ATP敏感性K+通道,还可以扩张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预防心肌缺血和重塑等叫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压、血容量不稳,根据患者自身临床特点和血压状态进行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研究证实,左室功能障碍与血清脑钠肽含量密切相关叫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血清BNP水平均有降低,但左西孟旦组降低更为明显,这提示左西孟旦可明显降低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HRV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这提示左西孟旦不仅可增强心肌收缩力,而且可显著改善心率变异和自主神经紊乱。
这可能是因为左西孟旦可减少体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减少儿茶酚胺类释放的缘故。
参麦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血瘀证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周袁申;陈昱志;李婷;郭力恒【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年(卷),期】2016(023)003【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气阴两虚型血瘀证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为中药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本部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50例,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脓毒症综合治疗方案,参麦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具有益气扶正养阴功效的参麦注射液50 mL,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7d.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5分的30例脓毒症非显性DIC期患者按是否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分为观察Ⅰ组(16例)和对照Ⅰ组(14例),而DIC评分≥5分的20例脓毒症显性DIC期患者按是否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分为观察Ⅱ组(9例)和对照Ⅱ组(11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A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PLT)、血常规水平等,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院内出血风险评分(CRUSADE)、DIC评分及28 d病死率.结果参麦组治疗后APTT、PT、INR、D-二聚体和CRUSADE、APACHEⅡ、DI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PTT(s):41.42±10.74比62.96±39.74,PT (s):15.96±1.96比19.69±4.19,INR:1.29±0.21比1.65±0.48,D-二聚体(μg/L):3 753.20±2 319.04比5 254.40±2 642.75,CRUSADE(分):44.96±17.69比53.56±13.61,APACHEⅡ评分(分):12.72±6.67比19.72±8.94,DIC评分(分):3.32±1.60比4.40±1.68,均P <0.05],而AT、Fib、PLT、血红蛋白(H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T(s):72.84±14.77比55.28±17.46,Fib (g/L):4.49±1.77比3.38±1.80,PLT(×109):194.51±140.61比115.24±86.20,Hb (g/L):103.48±24.10比91.16±16.69,均P<0.05].观察Ⅰ组治疗后APTT、PT、INR、D-二聚体较对照Ⅰ组明显降低[APTT(s):38.94±3.35比63.13±41.36,PT(s):15.30±1.38比19.28±3.78,INR:1.22±0.16比1.58±0.41,D-二聚体(μg/L):3 441.25±2 286.14比4 663.57±2 746.66],而AT、Fib、PLT较对照Ⅰ组明显升高[AT(s):77.44±13.92比58.14±19.96,Fib(g/L):5.01±1.80比3.93±1.87,PLT(×109):229.56±149.80比144.21±98.99,均P<0.05].参麦组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 (5/25)比56.01%(14/25),均P<0.05].观察Ⅰ组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Ⅰ组[t2.5%(2/16)比57.1%(8/14),P<0.05];而观察Ⅱ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4% (4/9)比54.5% (6/11),P>0.05].结论益气养阴中药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凝血指标及病死率有积极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对DIC评分<5分的非显性DIC患者干预效果更为明显,显示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患者有一定积极治疗作用.【总页数】5页(P240-244)【作者】周袁申;陈昱志;李婷;郭力恒【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广州510360;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广东清远5115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广州51036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广州51036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参麦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气阴两虚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胡振奋;林向东;金宵;金晓敏2.参麦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脓毒症患者r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J], 姚亚宾;张志坚3.乌司他丁对ICU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 [J], 徐维彪;邓福忠4.参麦注射液对气阴两虚型晚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房婉岚5.清源生化汤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 [J], 周智恩;卢萍;姚娟;徐文豪;简旖沫;马瑶;包牧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动态变化及预后的关系谭宝玲【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8(11)5【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动态变化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高龄脓毒症患者70例,按照是否存活分为A组和B组,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给予SOFA量表评估患者器官衰竭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相同,主要包括抗感染、液体复苏、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措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 d、4 d、6 d抽血检测凝血参数水平以及D-二聚体浓度,详细记录并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 70例高龄脓毒症患者存活40例(A组,57.14%),死亡30例(B组,42.86%);A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检测凝血参数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PLT在治疗后2 d、4 d下降,而PT则延长,APTT在治疗后2 d、4 d均延长,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经回归分析显示,在治疗后2 d、6 d PT水平是死亡的高危影响因素。
结论高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动态变化及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其中PT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高危因素,监测其动态变化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2页(P136-137)【作者】谭宝玲【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2【相关文献】1.高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动态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2.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3.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血必净治疗效果、预后的关系4.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分级评估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价值5.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分级评估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32期脓毒症是ICU 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病死率高。
其发病机制可能是感染病原体与宿主炎性反应、免疫应答、凝血反应之间相互作用[1]。
近年来研究报道,凝血功能障碍在脓毒血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2]。
因此,抗凝治疗在脓毒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血必净注射液具有扶正固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并治菌素的作用[3]。
研究报道,对脓毒症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改凝血功能,缩短疗程,保护脏器功能,降低病死率[4]。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脓毒症患者102例。
①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5];年龄>18岁;治疗均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②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凝血功能紊乱;合并有恶性肿瘤终末期、急性脑血管病、血液病等严重基础疾病;存在免疫缺陷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近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入院前已经使用血必净治疗的患者。
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18~76岁,平均(52.19±10.67)岁;原发病类型:肺部感染48例,肠道感染22例,胰腺炎16例,颅内感染12例,泌尿系系统感染4例;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 评分)为(19.86± 5.72)分。
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抗感染以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50mL 静脉泵入,2次/d。
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LT)计数、D-二聚体(D-dimer)及凝血四项(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比较两组住ICU 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
没有卡在左右支气管开口时,双肺呼吸音对称,胸透也无纵隔摆动的表现,容易造成误诊㊂因此,对于抗生素治疗疗效不佳的迁延性肺炎患儿,需要考虑有无支气管异物的可能,可以通过做肺部CT或纤维支气管镜来确诊㊂本研究132例患儿做病原体检测,117例检出阳性,占88.7%,提示感染可能是肺炎病程迁延的另一个主要原因㊂本组患儿病原检出以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检出最常见为副流感嗜血杆菌27例(33.8%),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多数抗生素敏感,但耐药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对青霉素㊁阿莫西林的耐药较严重,但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低㊂革兰阳性菌检出最常见为肺炎链球菌20例(62.5%),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G较敏感,青霉素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㊂肺炎支原体感染既往多见于年长儿,婴幼儿少见,但本文中婴幼儿支原体感染率为26.3%,并不少见㊂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慢性炎性反应持续存在,是导致肺炎迁延不愈的原因[8]㊂而临床常用的头孢及青霉素类抗生素对支原体是无效的,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㊁四环素较敏感;病毒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可以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与哮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患儿出现反复咳喘㊂合胞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应注意隔离,近年来真菌感染占院内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对长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应警惕真菌感染㊂综上所述,感染仍是迁延性肺炎迁延的主要原因,尤其要警惕不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及真菌感染在小儿迁延性肺炎中的作用[9],在注意病原体的同时,应积极寻找可能的基础疾病如气道发育异常㊁先天性心脏病㊁胃食管反流㊁支气管哮喘和气管及支气管异物疾病,从而避免误诊㊁漏诊㊂4 参考文献[1] 沈晓明.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34-27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S].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罗征秀,刘恩梅,李渠北,等.婴幼儿反复和持续吼喘58例原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78-479.[4] 石远滨,符 州,罗征秀,等.儿童迁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5):462-464. [5] 黄建宝,孟燕妮,陈 璐,等.儿童迁延性肺炎111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12):1150-1152. [6] 梁秀艳,李辉勤.气管异物误诊4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2):2896.[7] 陈艳军.迁延性肺炎综合治疗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5):928.[8] 胡央波,钟 浩.肺炎支原体㊁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儿童咳嗽相关性分析[J].临床医学,2008(5):57-58. [9] 鲁承熙.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4):2974-2975.[收稿日期:2019-04-23 编校:李晓飞]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杨勋能 (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 自贡 643020)[摘 要]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㊂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㊂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㊂对照组予以抗感染以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活性氧(ROS)㊁丙二醛(MDA)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㊁过氧化氢酶(CAT)]和炎性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㊁白细胞介素-6(IL-6)㊁白细胞介素-8(IL-8)];比较两组住ICU 时间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ROS㊁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OD㊁GSH-px㊁CA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TNF-a㊁IL-6㊁IL-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短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对脓毒症患者予以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缓解氧化应激,减轻炎性反应,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改善患儿的病情,缩短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关键词] 血必净;脓毒症;凝血功能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YANG Xun-ne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Zigong,Sichuan,Zigong64302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coagulation function in sepsis pa⁃tients.Method102patients with sepsis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Zigong City from February2017to March2019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1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i-infection and organ function suppor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uebijing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for2weeks.The ROS MDA, SOD,GSH-PX,CAT and TNF-α㊁IL-6㊁IL-8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 ICU stay time,APACHEⅡscore and mort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SOD㊁GSH-PX and C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ROS,MDA,TNF-α㊁IL-6and IL-8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APACHEⅡ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CU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and mortality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for sepsis patients can correct coagulation dysfunction,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children,shorten ICU time and reduce mortality.Key Words:Xuebijing injection;sepsis;coagulation function 脓毒症是ICU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且病死率高㊂其发病机制可能是感染病原体与宿主炎性反应㊁免疫应答㊁凝血反应之间相互作用[1]㊂近年来研究报道,凝血功能障碍在脓毒血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2]㊂因此,抗凝治疗在脓毒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㊂血必净注射液具有扶正固本㊁清热解毒㊁活血化瘀㊁并治菌素的作用[3]㊂研究报道,对脓毒症患者予以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改凝血功能,缩短疗程,保护脏器功能,降低病死率[4]㊂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5],年龄>18岁,治疗均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㊂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凝血功能紊乱;合并有恶性肿瘤终末期㊁急性脑血管病㊁血液病等严重基础疾病;存在免疫缺陷性疾病㊁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近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入院前已经使用血必净治疗的患者㊂102患者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18~76岁,平均(52.19±10.67)岁;原发病类型:肺部感染48例,肠道感染22例,胰腺炎16例,颅内感染12例,泌尿系系统感染4例;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评分)为(19.86±5.72)分㊂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㊂1.2 方法:对照组予以抗感染以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33)50ml静脉泵入,2次/d㊂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㊂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LT)计数㊁D-二聚体(D-dimer)及凝血四项〔凝血活酶时间(APTT)㊁凝血酶时间(TT)㊁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比较两组住ICU时间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㊂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治疗前后两组PLT㊁D-dimer及凝血四项的比较:两组治疗前PLT㊁D-dimer㊁APTT㊁PT㊁FIB㊁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LT㊁FIB高于治疗前,D-dimer㊁APTT㊁PT㊁TT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LT㊁FIB高于对照组,D-dimer㊁APTT㊁PT㊁T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 治疗前后两组PLT㊁D-dimer㊁APTT㊁PT㊁FIB㊁TT的比较(x±s)组别例数时间PLT(×109/L)D-dimer(mg/L)FIB(g/L)APTT(s)PT(s)TT(s)观察组51治疗前78.93±12.780.76±0.211.67±0.9346.71±4.5914.58±1.7821.89±1.41治疗后171.63±32.29①0.39±0.12①3.93±0.86①31.98±6.98①11.87±1.23①16.87±2.09①t值8.9258.6749.7835.1264.1295.237P值<0.05<0.05<0.05<0.05<0.05<0.05对照组51治疗前78.19±13.090.77±0.231.72±0.8946.61±4.3414.69±1.3522.17±1.05治疗后121.36±28.760.54±0.152.86±0.9442.19±7.1213.21±2.3619.21±2.29t值5.9284.6124.0593.0933.6912.980P值<0.05<0.05<0.05<0.05<0.05<0.05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①P<0.052.3 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㊁住ICU时间及其病死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2 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㊁住ICU时间及病死率比较组别例数APACHEⅡ评分(x±s,分)住ICU时间(x±s,d)病死[例(%)]观察组5112.92±3.1313.79±3.366(11.76)对照组5116.17±4.8917.59±4.6912(23.53)t/χ2值7.5395.6824.983P值<0.05<0.05<0.053 讨论 脓毒症是由于感染而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6]㊂脓毒症发病机制可能与内皮细胞功能紊乱㊁凝血激活㊁白细胞/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及炎性反应等有关[7]㊂微血管内形成微血栓是脓毒症患者机体的一种重要特征㊂脓毒症患者患病时机体炎性细胞过度被激活,大量细胞因子被释放,凝血系统被激活,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㊂严重感染时,凝血功能紊乱对严重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㊂炎性反应与凝血功能紊乱相互促进,共同构成脓毒症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8]㊂因此如何有效纠正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是重症医学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㊂血必净注射液是以 血府逐瘀汤”为基础研制而成的一种静脉注射液,由红花㊁川芎㊁赤芍㊁当归㊁丹参等中药材提取而成,可清热凉血㊁活血化瘀㊁疏通经络和溃散毒邪,还可阻断炎性反应信号转导路径,使炎性细胞释放下降,抑制炎性反应[9]㊂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其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①改善微循环,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的浓度下降,保护受损的血管内皮;②抑制炎性介质和炎性因子释放,稳定血管内皮细胞;③对凝血酶的拮抗,减少凝血因子消耗;④抑制血小板合成与释放TXA2,促进胶原纤维溶解,减少血小板消耗[10-11]㊂郭楠研究报道,对脓毒症患者在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改善病情严重程度和纠正凝血功能障碍[12]㊂唐丽群等研究报道,对脓毒症患者在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改善D-dimer㊁APTT㊁PT㊁FIB㊁TT等凝血功能指标,缩短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13]㊂本研究对脓毒症患者在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PLT㊁FIB高于治疗前,D-di⁃mer㊁APTT㊁PT㊁TT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LT㊁FIB高于对照组, D-dimer㊁APTT㊁PT㊁TT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果提示,对脓毒症患者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改善患儿的病情,缩短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㊂综上所述,对脓毒症患者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改善患儿的病情,缩短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㊂4 参考文献[1] 王晓静,高 勇,李 宁,等.连续性血液滤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PCT清除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 (10):1177-1179.[2] 孙 茜,李银平.血必净治疗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6):476-480.[3] 孙梦杰,屠亚茹,欧阳慧子,等.血必净注射液及其药代标示物对脓毒症大鼠炎性因子TNF-α㊁IL-1㊁IL-6㊁IL-8和IL-10表达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1(1): 13-15.[4] 高 洁,孔令博,刘 斯,等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6):465-470.[5]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6): 401-403.[6] 龚天美,张咏梅,汪 磊,等.血清降钙素原㊁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检测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7):999-1001.[7] Miranda M,Balarini M,Caixeta D,et al.Microcirculatory dysfunction in sepsis:pathophysiology,clinical monitoring,and potential therapies[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16, 311(1):H24-35.[8] 陈 淼.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及对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和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J].现代化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1):1156-1158.[9] 王 薇,张玉想,李宏山,等.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的内皮保护作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 42(3):201-206.[10] 刘 梅,邓星奇,李文放,等.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Claudin4蛋白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表达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5,38(2):133-138.[11] 冯燕燕,谢媛媛,汪艳平,等.基于 药物-靶点-通路”网络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分子调控机制[J].药学学报,2017,52(4):556-562.[12] 郭 楠,刘清泉,江其敏,等.血必净与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影响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 28(3):182-185.[13] 唐丽群,彭 娜,潘志国,等.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3):132-136.[收稿日期:2019-05-23 编校:王丽娜]。
急性脓毒症凝血病Jeff Simmons and Jean-Francois Pittet脓毒症,被定义为存在感染和宿主炎症,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死亡率增加的致死性的临床综合征。
严重的病例,其凝血系广泛地被激活,伴随多种凝血因子消耗,从而导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出现预示着死亡率更高。
了解炎症和弥漫性血栓的机制将允许治疗干预获得进展。
急性脓毒症凝血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花费时间,又特别消耗财力。
与传统的检验相比,全血凝血方面的检验可提供更多临床有用的信息。
在脓毒症中,调整血栓的天然的抗凝剂是下调的。
当全身炎症和高凝存在时,患者可能对从凝血系统的调解中获得益处。
合适时机的抗凝治疗可能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率降低。
近期的发现脓毒症凝血病的发病机制是,由致凝血机制上调且同时天然的抗凝剂下调共同作用而引起。
由侵袭性微生物所致的炎症是治疗过程中不能被消除的一种自然的宿主防御。
预防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成功的策略集中在DIC高危患者分层识别,以及恢复炎症和凝血之间的平衡。
总结对于脓毒症患者,预防DIC是预防多器官功能不全导致死亡的关键治疗靶点。
为了治疗,应用血栓弹力图、DIC的特异性指标、以及复合评分系统对于患者进行分层,是一个有研究前景的领域。
关键词:凝血病,炎症,脓毒症,血栓关键点●炎症和凝血紊乱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两者互为激活对方的正反馈因子●凝血异常在脓毒症患者中几乎普遍存在,且在多器官功能不全可能发挥关键的作用●脓毒症凝血病可能是由针对单一媒介的多条途径紊乱造成的,这样解释了为什么多种单一治疗策略并不能改善预后的原因●针对急性脓毒症凝血病理想化的治疗应是恢复炎症和凝血间的平衡,对于感染的宿主反应不要有负面的影响。
●治疗策略是处于敏感时期、且应针对正处于进展为DIC的高危患者。
前言脓毒症已经被用于描述为动态的且经常是威胁生命的对于感染的全身宿主反应。
几个世纪以来,医生们一直在寻找一些控制该疾病的负担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