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传统疗法操作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6.81 MB
- 文档页数:38
蒙医传统疗法教材
蒙医传统疗法教材是指蒙古医学传统疗法的教材,用于传授蒙古族医师学习和应用传统疗法的知识和技能。
蒙古医学是蒙古族民间传统医学,源于蒙古族的长期实践和经验总结,是蒙古族保健和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医学传统疗法包括草药疗法、针灸疗法、穴位按摩疗法、食疗疗法、汗蒸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
这些疗法通过调理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蒙医传统疗法教材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蒙医基础理论:包括蒙医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理论、致病因素等。
2. 蒙医诊断方法:介绍脉诊、望诊、问诊等蒙医独特的诊断方法。
3. 草药疗法:介绍蒙医常用的各种草药,包括草药的性味、功效、应用方法等。
4. 针灸疗法:介绍蒙医的针灸理论和常用的针灸方法。
5. 穴位按摩疗法:介绍蒙古族特有的穴位按摩技法和作用。
6. 食疗疗法:介绍蒙古族传统食疗的原理和方法。
7. 汗蒸疗法:介绍蒙古族传统的汗蒸疗法,如蒙古包蒸疗等。
蒙医传统疗法教材的编写一般由经验丰富的蒙医传统医师和专家完成,旨在传承和弘扬蒙古族传统医学的瑰宝,提供给学习者参考和学习。
这些教材可以在医学院校或传统草药研究机构
等地使用,帮助学生和研究者深入了解和研究蒙古医学,促进传统疗法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蒙医刺脉术一、头部脉穴【额脉】前额发际正中线直下0.5寸处。
主治:春秋两季,胆元病头痛、额顶痛,日晒、火烤、过劳、饮酒等头痛加重者。
多用于神经血管性头痛。
【金柱、银柱】瞳孔直上,发际下0.5寸,右为金柱、左为银柱。
主治:正、偏头痛,尤其对血、胆病引发的头脑胀痛、目赤肿痛、眼角糜烂等有效。
多用于眼压增高,眼底出血等。
【枕脉】枕后发际正中线直上2寸,旁开1寸处,左右两穴。
主治:颈项强痛,瘟热犯脑,血、胆病头痛,头晕,视力减退等。
多用于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头痛等。
【舌脉】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主治:舌强失语,口干消渴,舌肿或缩,心热疾病。
多用于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失语症。
【齿脉】在下颌角斜前上方1寸处。
主治:牙龈肿痛,瘰疬痄腮,口眼歪斜等。
【颞脉】耳前斜上1寸处。
主治:胆血牙痛,耳鸣流脓,脸颊肿痛等。
【鬓脉】平齐前额中点,左右两鬓发际处。
主治:癫痫,晕厥,神志不清,肢体不利,头脑胀痛,牙痛等。
二、上肢脉穴【通肺脉】沿前臂和上臂桡侧上行之脉,距肘窝外3寸处。
主治:胸肋刺痛,肺热咳嗽,喑哑,气短等。
【脏腑总脉】自肘窝内侧略斜向上外行之脉,肘窝正中偏外点。
主治:五脏六腑热病。
心肺、胁肋刺痛,肝胃、肠腹郁热,胸闷气喘等。
【肝脉】位于肘弯内侧向手背拇指斜行而后折向小指之脉,取肘横纹下3寸处。
主治:肝脾、胁肋刺痛,瘀血痞块,血毒目赤,血热昏迷,肝脾肿大,胃肠热痢,颈项强痛等。
【六合脉】手背,腕横纹正中直上3寸处。
主治:肝胃血热,胸肋胀满,瘀血刺痛等。
【痰脉】从肘窝尺侧出发之脉分二条,腕上正中向尺侧循行之脉,肘横纹到腕横纹连线的中点。
主治:食欲不振,肢体倦怠,胃腹挛痛等。
【手背六细脉】手背,指掌关节上1寸处。
食指与中指间,右手为肺、大肠脉;左手为心、小肠脉。
中指与无名指间,右手为肝胆脉;左手为脾胃脉。
无名指与小指间,右手为右肾、膀胱脉;左手为左肾、命宫脉穴。
主治:对应脏腑的血、胆性热病。
三、下肢脉穴【腿大脉】膝关节内侧向上3寸处(大隐静脉分支)。
蒙医正骨术及护理蒙医正骨术是历代正骨医学术家们所累积的具有成就特色的治疗各类骨折与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一系列正骨方法,临床上具有方法简练粗俗,但效果好、只有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与刻苦锻炼的医生才能掌握其真谛达到机能可处。
笔者从事正骨术后的护理有一定的经验及体会报告如下:1 蒙医正骨术的具体步骤蒙医正骨术的实践阶段:首先应重视人体的生理功能之内的作用,注意保护人体骨胳的完整性,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组织器官的自愈能力、促使骨伤部位及早愈合,恢复至正常生理功能。
所认正骨术的步骤应符合人体生理状况,首先要用熟练的方法,使移位的骨折端正确地复位前治疗软组织损伤,至使骨折达到整复,其次是固定。
固定是在深化正复位后的效果和局部的相对稳定,认加速骨折的愈合。
其三是按摩。
按摩是蒙医正骨的一种独特疗术,也是正骨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骨伤的阶段不同按摩方法即可不同。
一般分为:初期按摩、中期按摩、后期按摩等三期。
其方法可视骨伤轻重及范围来进行操作。
其四骨折的药物治疗,可根据骨折的不同时期及不同的症状表现用药,用药原则也分初中后三期投不同药方和有促进骨愈合的骨头汤等食物。
2 正骨术后的护理蒙医学护理是使人合理调养身体,保持健康延年益寿,患者康复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丰富,含概的学科广,而且具有独特的基础理论知识,未病先防知识和各科病症的护理知识等。
蒙医正骨术的护理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护理对骨析治疗颇为重要,从整体上看护理骨伤病人应注意以下几点:(1)骨伤有轻重之分,首先在常规治疗上除药物,饮食护理外还应注意的是病人的被褥单内衣等要经常换洗、保持清洁、患部的常规处置更应注意,大小便时要保持患肢及患部的稳定。
(2)防止褥床的发生还要注意使夹板移动及保持缚带的松紧度等。
(3)要调理好饮食起居。
一般蒙医骨伤的治疗分为三个阶段(骨折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饮食起居也不尽相同。
所以调理好各阶段的饮食是骨伤愈合的关键,起居也应符合安静、凉爽、舒适的环境中,而且睡眠足够,心情舒畅,才能使骨伤处早日的愈合治愈。
蒙医治疗原则
蒙医治疗强调“治未病”、“求本”、“扶正祛邪”、“调理三素”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原则。
但对不同的疾病,须遵循不同的治疗原则。
赫依病强调温暖舒适的环境,用温性药物补养身体,精心护理;协日病采取给轻凉性饮食,在凉爽环境中休养,用属水元成分的凉钝性药物和清泻疗法清除协日热的治疗原则;巴达干病主张热糙性饮食,保暖,用属火元的药物补火温同时催吐巴达干寒的治疗原则;血病采取凉性稀薄饮食,在阴凉处休养,用属水元成分的药物和放血治疗等降血热的治疗原则;黄水病给干燥、柔和饮食,在温暖干燥处休养,用属气元成分的药物及温泉等疗法,以调火温而燥黄水为治疗原则;虫病和粘毒病采取给糙、凉性饮食,在清凉安静处休养,严防传播,用杀虫、杀粘药物治疗的原则。
不同的两种病变发于同一个部位时,应密切注意其患病部位的个性,然后根据病情,采取交替治疗或一同治疗的原则。
主病未平息或转变为其它疾病时,采取医治后者为主的原则,疾病本质与外表相反时,采取先确诊其本质,治本为主的治疗原则。
于三种以上疾病并发的聚合症,采取保护胃火温,调理三素的原则,同时根据疾病本质、发病部位、病势强弱等情况对症治疗。
蒙医的治疗方法丰富多彩,概括起来,有根据病情施治的滋补疗法、消减疗法以及系统四施法。
此处着重介绍系统四施法。
系统四施法主要包括饮食疗法、起居疗法、药物疗法、外治疗法。
其中饮食疗法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安排有益的饮食,如热性病者安排清淡除热的饮食,寒性病者安排生热祛寒的饮食,体质虚弱的病人安排滋养身体的饮食,合理的饮食对疾病的痊愈有很大帮助。
蒙医传统方法治疗”毛盖伊力度”后遗神经痛“毛盖伊力度”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以疼痛、瘙痒、皮疹为主要症状的常见、多发病,各个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但是以老年人多见。
部分中老年患者在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让人难以忍受。
根据蒙医学理论对于本病后遗症--神经痛的不同病机,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从外治内,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蒙医学通过针刺法刺激患者病痛部位,刺激传递到相应的对脏腑进行调理其精气,调整脏腑气血的运行,从而协调人体阴阳,激发神经末梢的调节作用,达到行气活血,扶正祛邪,改善患者病变部位血液循环及其周围的感觉神经功能的目的。
此疗法将人体的内外、表里之间整体统一起来进行调理,使气血无阻畅通,彻底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
标签:带状疱疹“毛盖伊力度”(带状疱疹)西医认为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神经和皮肤同时受累的以疼痛、瘙痒、皮疹为主要症状的常见、多发病,又是疑难病症之一。
中医称”缠腰火丹”、”蛇串疮”、”火带疮”,蒙医称”毛盖伊力度”,近似于”蛇串疮”。
1 临床资料本组共2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34岁~68岁,平均58岁。
病程1个月~2年半,其中疱疹发生于胸背部者12例,发生于面部者2例,发生于项背部者3例,发生于腰腹部者5例。
22例皆为疱疹消退后遗留神经痛患者。
2 治疗方法2.1蒙药治疗主方:额尔敦乌日勒,15粒早晚饭后服用,乌力础-18味丸,11~15粒晚睡前服用。
辨证施治:属赫依盛睡眠障碍者”阿嘎日-35”味4g,早晚饭后用白开水送服;大便干燥者”嘎尔西”21~25粒午饭前白开水送服;属”巴达干”、”其素”(湿热型)者”曾等西汤”4 g,早晚饭后白开水冲服,疼痛重者嘎如迪-5味,早饭后5~7粒,晚11~15粒与阿嘎日-35味合用。
或加用酌情给予镇痛剂。
2.2针刺治疗上肢主要以”牧仁穴”(肩髃)、”套汗穴”(曲池)、”阿他哈拉穴”(合谷)等穴位为主,再加阿是穴。
浅谈蒙医五疗传统康复疗法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白清泉白金红发布时间:2023-06-23T12:06:52.36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7期作者:白清泉白金红[导读] 蒙医学康复治疗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传统康复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康复中独具特色的传统康复技术,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康复患者的信赖。
目前,蒙医传统疗术技术已经被国家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蒙医传统针灸、放血、推拿、按摩、药浴、功能锻炼等传统康复手段与现代康复治疗相结合,提高了功能康复的效果,发扬了蒙医药的优势特点。
蒙医特色康复疗法,以其作用快、治疗范围广、安全可靠、副作用小、费用低廉等特点引起医学界的高度评价,它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蒙医医院摘要:蒙医学康复治疗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传统康复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康复中独具特色的传统康复技术,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康复患者的信赖。
目前,蒙医传统疗术技术已经被国家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蒙医传统针灸、放血、推拿、按摩、药浴、功能锻炼等传统康复手段与现代康复治疗相结合,提高了功能康复的效果,发扬了蒙医药的优势特点。
蒙医特色康复疗法,以其作用快、治疗范围广、安全可靠、副作用小、费用低廉等特点引起医学界的高度评价,它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优点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关键词:蒙医五疗康复传统适应症状事项众所周知,康复医学已经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康复医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随着时代与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意外伤害的逐渐增多,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也逐步提高,但康复医学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之间尚有巨大差距,它的进一步发展遇到了亟待解决的瓶颈。
蒙医传统康复是在蒙医学理论为基础,利用蒙医传统疗术,辨证施术、治病求原、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扶正祛邪等治则来达到祛病强身及康复医疗的目的。
蒙医五疗传统疗法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蒙医传统疗法主要是通过对人体表面的触及和给予不同程度的
刺激而产生作用。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蒙医传统疗法适应症广、作用快、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为此,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目前我院蒙医五疗门诊开展《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中所列蒙医传统诊疗疗术项目,放血疗法、刺血疗法、萨木疗术、针灸疗法、诺哈拉呼疗术、震荡疗法、敷疗术、其他疗法等九个亚类,共计69项(原67项、新增加蒙医尼如哈疗法、蒙医火疗)如:针灸,按摩,拔罐,放血,灸疗,震脑术,火疗等常用传统治疗项目。
蒙医传统疗法的适应症:协日乌苏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增生等骨关节疑难杂症、腰腿痛、宫寒、各种皮肤病,赤素、协日性疾病,脑及其他脏腑的震荡,肩凝背痛、颈项强硬、头痛枕麻、肘臂酸痛,腹痛、腹泻、腹胀、嗳气,呃逆、便秘,毒肿,肾虚、性功能减低,肺热、肺阴虚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并有调理寒热、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和美容等功效。
施蒙医传统疗法时注意事项:
◆年老体弱、身体消瘦无力、忧虑过度、营养不良、失血过多、
孕妇、恶性肿瘤、活动型肺结核、出血性疾病、高热、皮肤感觉异常、心衰、装有心脏起博器者不宜做本疗法。
◆患者施本疗法时必须要进食肉粥或营养丰富的饮食。
◆施本疗法过程中如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等其它任何
不适感时及时告知医师。
施本疗法之前如有晕针、晕血、怀孕、体内有金属异物(包括钢板、钢钉等)患者事先告知医师。
蒙药涂擦疗法涂擦疗法是在表体涂擦专用药物、油类、脂等,以吸收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根据病情调制膏剂和油类、脂类。
[适应范围]皮肤粗糙、风湿病、创伤、肿胀、各种皮肤病、烧伤、虫蚊咬伤、长期失眠、过度劳累及依赫依病等。
[禁忌]1.有皮肤过敏史者。
2.过度披劳、饥饿及情緒紧张者。
3.孕妇腹部。
[评估]1.病史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防止对流风,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
2.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合作程度。
3.患者主要临证、生命体征、既往史、过敏史、年岭、体质。
4.患者施疗部位局部皮肤情况。
5.患者心理状况。
[告知患者]1.解释涂擦疗法的目的、过程及方法,井取得患者合作。
2.涂药时有污染衣物的可能。
3.涂药后,如出现局部皮肤过敏现象、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4.遵医嘱,一般每日1~2次,每次保持时间20~30分钟,5~7日为一疗程[物品准备]1.治疗盘、弯盘、生理盐水、棉球、棉签、干棉球、纱布、镊子、止血钳、胶布、绷带、治疗巾。
2.遵医嘱,准备涂擦治疗用药、油、脂类、醋等。
3.治疗单、手消液、记录本。
[操作流程]1.核对医嘱,评估病室及患者,做好施疗解释工作。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再次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
3.施疗前告知,医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遵医暴露施疗部位。
4.垫治疗巾,放置弯盘。
5.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局部皮肤,观察施疗部位的皮肤情况。
6.将配置好的药膏均匀涂于患处,观察皮肤反应,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7.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或绷带固定。
8.施疗结束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衣着及床单。
9.再次核对医嘱,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安抚患者,整理用物。
10.洗手、记录、签名。
[操作流程](见下页流程图)[注意事项]1.遵医嘱,正确选择部位,做好清洁工作。
2.施疗过程中如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应及时停止施疗,并清理皮肤,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3.施疗期间应禁忌食用生冷或过于油腻食物。
4.刺激性药物不能涂于面部,婴儿慎用。
传统牛角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苏如嘎;娜仁;莫协乐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30)3
【摘要】通过文献整理、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及专家意见调查等方式形成传统牛角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指出施术部位、操作步骤、施术方式、起罐方法、拔罐后处理方式、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及罐斑效应评价体系等,为传统拔罐疗法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制订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苏如嘎;娜仁;莫协乐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1.2
【相关文献】
1.牛角拔罐疗法及护理
2.蒙医传统牛角拔罐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3.传统拔罐疗法与现代疗法刍议
4.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老年性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操作规范标准化思考
5.伊朗传统医学中拔罐疗法概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蠢|} 巳 善毛重? 。 芝5l9 .置至 m . 6h,垂
口、,差未 :乏 乏 善 乏 量
一 。 萎 ; ; m差 萋毒事毒妻 要c-参 手差 霉 .暑垂 乏 荸 . 乏 乏乏。 妻星 墓要 ^ 。 主 善 % 季互% 之 . ’口凳 于爿 ∞ 戛亍于日 南 a 】-’口凳 ’口: 彳 J^0 00。∽v ,口丁j 。 习 一 委 置 。 百重.才 6I重垂一 皇 乏 :童龟口、, 耄 复 季 爰暑 垂菱 宇妻 。寸 戈 丑 基 口、,t垂乏善 芝。 事 妻 量 委: 垂垂口、, 复 委一r ( )fh,善垂口、,之 m 盘 u召
菱一重量
{. 芝 乏 善 (I 萋乏耋誊: 菱 口、, :乏t 口、,m . £ .墓 重.善 喜 葚  ̄5 习 : 妻 未a 差 u 耋孚 垂 乏 } 萋蚤 妻 季芋之 垂 垂菱 垂 .至口、, 支习 口、,q可乏 口、,qT乏 孑 争 吾 耋 u妻 量窆6I 象 : 芎 妻 乏 乏 要 童.呈 耋 : 童 要 莲 u 主 £ 叠 蚕 于掌、 乏 豪 菱叠 萋:荟 之 .吾 口、, 童蔓 重口、, 耄 6l黄u 垂垂口、,差 夏宝 童 乏 :£ 6I 垂m 宝金 。彳目— 玉. 善夏口、,旱 。妻 毋委蔓垂 、 善口、, qe未 垂¥ 霎口、,手 雯一主 歪 摹 :》m委fh, : £口、,乏《: 乏 要.宣 右曼 乏6I £ 之奎 。: 口、, 乏 芝乏 垂 垂 季~乏: . 毫砉
口、,妻 宁 主主i 乏量。之娶 主羊 要 : 亍 。童菱 (’垂 乏 m 妻一.1口口 吾基 蚕 亍 亍 壹 墨 乏吏垂口、,未 u 委i。.乏 6I £ 口、, 习之 主一.} 巳 雹毛 2o¨ 芝 ∞蠢1-} 巳 。 芝51q可乏 菱 牙 h、, 乏量 署 8 芰 乏 盘菱量.垂口、,要是口、, 口、, 霎 宝 u 菱 } . 夏~口、, 垂 亍 耋要. 乏 营墓 垂 鼋彳至 . 垂 垂口、,营 菱 薹 妻 %重复要菱 6I 季 ^ 口、, 。芎暑乏5I ^ 未 m : 萋乏 6I i 乏垂 之 ^ 毛 宝u 童宗 .宝u 要 乏 善 6I 量 垂口、, 善 。 : 善要 重:荟主t 未 童 妻罢 妻 垂 、口、, 采之 雪 主 垂国÷ 之 % l 、i 鬈 之 口、, % 。 乏 金季 荟口、, 童 乏 豪 鬈 誊 : 重 之 差口、, .习 口、,.妻 .宇。星. : ’口 . 量
蒙医『震脑术』方法多
震脑术”是蒙古民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专治脑震荡的奇特疗法,一般采用的震脑法有下面几种。
木臼法:备一木臼,以百会穴为中心把木臼扣在患者头上,臼口垫以柔软厚布压垫,使之紧贴于头皮。
然后用小木棒敲打臼底,以3次为1拍,共敲打21拍。
棒击法:让患者端坐椅上,助手用双手固定患者头部,术前用宽绷带沿耳上方包绕其头部,把绷带之两头接在疼痛一侧,右手拿木棒,距头部一寸处用力打击布头3次。
继而在头部之另3侧依同法各打击3次。
如无木棒亦可用手掌小指侧代替。
然后用两手掌从头部之外沿往里抖拢挤摩,从头顶部抖动按压,用五指从前额开始往上边掐边搔数次。
以上手法结束之后,把用黄油煎过的山羊羔毛敷于头上,再用粗白布包缠保持3周。
敲击法:令患者仰卧,贴脚底放一小块木板,在木板上进行敲打,此法亦能使被震动之脑恢复。
对此法不适应者,如患有严重高血压病者,可采用绷带紧拉法。
术者用一手固定患者头部,一手从骨缝松动侧开始用力牵拉包绕头部之绷带两头7次,另3侧亦依同法牵拉。
术后每日在头顶部喷洒白酒进行按压、蹭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