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五疗传统疗法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蒙医阿尔山治疗痛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阿尔山是蒙医临床外治法重要疗法之一,以冬青叶、刺柏叶、水柏枝、麻黄、小白蒿所组成称为五浴。
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长久以来经久不衰而不断发展,特别是蒙医经典《阿尔山》[1]及《蒙医药选编》[2]等著作对阿尔山的传统理论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它适应症和禁忌症作了明确记载。
蒙医的阿尔山疗法,更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特殊的治疗效果引起了专家的关注及广大患者的青睐。
蒙医阿尔山作用机理:蒙医学认为阿尔山只要用各自的功能主治等蒙药特征外,传统理论认为阿尔山配合,具有祛巴大干(似祛寒),除黄水(似燥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肾壮腰,等功能。
用于治疗四肢僵硬或拘挛,胃火衰败,脾血不足,肾脏寒症赫依(气),外症汤疮以及皮肤疾病症颇有良效。
根据病情加减,疗效繁多,是通过药物的自然发热,扩张毛细血管,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达到通筋活络、化滞祛邪,使骨质增生引起的炎症被吸收,缓解痉挛,松解粘连,解除压迫,润滑关节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为顽固病症的痛风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出现筋络僵硬,活动迟钝,麻木、无知觉,诸关节分离疼痛,等症状。
通过临床发现,在目前众多的治疗痛风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中,疗法对这类病有显著的疗效。
故蒙医经典盛称《阿尔山之液》。
痛风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一)痛风病的病因蒙医认为痛风病的病因有三类:1、长期过量进食辛辣油脂食物,饮酒过量,纵欲过度,夜晚失眠,劳累损伤等引起血液紊乱,形成痛风病。
2、进食不当引起赫型疾病,致使血管阻塞,形成痛风病;3、骑马等致使肢体下垂,引起痛风病。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蒙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有二类:1、长期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或过量进食油脂食物,初期疾病未成型,黄水激增,扩散至肌肉与关节的筋络,逐渐形成类风湿性关节炎;2、热症扩散传于下肢,伴同黄水激增积聚在关节腔内,也能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一)痛风病的症状1、发病初期,一般位于皮肤与血液之中,患病部位红肿热痛,不易诊断。
蒙医传统疗法教材
蒙医传统疗法教材是指蒙古医学传统疗法的教材,用于传授蒙古族医师学习和应用传统疗法的知识和技能。
蒙古医学是蒙古族民间传统医学,源于蒙古族的长期实践和经验总结,是蒙古族保健和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医学传统疗法包括草药疗法、针灸疗法、穴位按摩疗法、食疗疗法、汗蒸疗法等多种治疗方法。
这些疗法通过调理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平衡,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蒙医传统疗法教材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蒙医基础理论:包括蒙医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理论、致病因素等。
2. 蒙医诊断方法:介绍脉诊、望诊、问诊等蒙医独特的诊断方法。
3. 草药疗法:介绍蒙医常用的各种草药,包括草药的性味、功效、应用方法等。
4. 针灸疗法:介绍蒙医的针灸理论和常用的针灸方法。
5. 穴位按摩疗法:介绍蒙古族特有的穴位按摩技法和作用。
6. 食疗疗法:介绍蒙古族传统食疗的原理和方法。
7. 汗蒸疗法:介绍蒙古族传统的汗蒸疗法,如蒙古包蒸疗等。
蒙医传统疗法教材的编写一般由经验丰富的蒙医传统医师和专家完成,旨在传承和弘扬蒙古族传统医学的瑰宝,提供给学习者参考和学习。
这些教材可以在医学院校或传统草药研究机构
等地使用,帮助学生和研究者深入了解和研究蒙古医学,促进传统疗法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蒙医艾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方法: 对医院失眠症患者37 例实施蒙医技术操作艾灸疗法,并进行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探讨其在化疗护理中的应用。
结果: 经过艾灸治疗,疗效显著。
结论: 采取蒙医技术操作进行护理具有极为实际的意义,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增强其生活信心和自我价值,有利于护患沟通,值得推广。
关键词:医艾灸;蒙药;失眠症;疗效失眠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多发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疲劳无法消除、体力和精力难以恢复。
症状轻者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很难入睡,也有时睡时醒;症状严重者整夜无法入睡,导致变证丛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长期失眠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同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临床表现为不能熟睡,睡眠不深,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醒后没有精力,恢复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等。
艾灸疗法是用艾条为主要原料,点绕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其历史悠久,治症甚多,寒热虚实皆可用之,有“灸治百病”之说。
本文对蒙医艾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护理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医院蒙医疗术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病人37 例,男 27 例,女10例,年龄 18~60,平均 45 岁;病程最短 14 天,最长 30 年,10 年以上者 16 例。
2、方法。
由护士实施艾灸疗法,取穴百会、三阴交、涌泉。
双侧的三阴交各放一艾灸盒,将特制的 4~5cm 艾段点燃放在艾灸盒内,固定牢固。
再将点燃的清艾条对准百会、涌泉穴实施温和灸,离皮肤大约 3cm 左右的高度,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穴各灸15~20min,每天灸治 1 次,10d 为 1 个疗程,间隔 2d 后行下 1 个疗程,共治疗 3 个疗程。
3、护理(1)施灸护理治疗室的要求。
①保持治疗室环境舒适与安静,室内设备齐全,通风与光线效果好,有利于及时排出艾灸时产生的烟雾。
浅谈蒙医熏疗法作者:阿古拉小绘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现今蒙医传统疗术以及各民族医学的治疗方法足以得到开发和运用,而得到很大的社会关注及支持。
作者这里简单介绍蒙医熏疗法,以表明自己对蒙医熏疗法的认识及想法。
对比香薰疗法来表达蒙医熏疗的应用观点。
【关键词】蒙医学;传统疗术;蒙医熏疗法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22-01蒙医学理论中把饮食、起居、药物、疗法等四个称为《四要素》。
蒙医传统疗术被归纳四要素中,因而在疾病治疗过程及预防时传统疗术发挥着很大作用。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的富裕在传统医学方面也得到了很好发展。
现在在临床或社会上有多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法,他们各有所长而也有着不足的地方。
因此人们必须先了解制方法的作用及治疗效果以后才选用。
下面我简单介绍蒙医熏疗法。
1 蒙医熏疗法1.1 概念蒙医熏疗法是燃烧专用药物及物质,利用烟熏,治疗相应之疾病的疗法。
熏疗主要有维持体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促使昏迷苏醒的作用。
熏疗也有着熏香的意思,所以在社会上用得很广泛的熏香疗法也有相同之处。
1.2 适应症及禁忌症蒙医熏疗的适应症主要是由赫依引起的昏厥,由脑震引起的晕厥,因中暑昏厥,因突然恐惧所致的昏迷,由于中风所致的昏厥,有外伤所致的昏迷,因大出血所致的昏迷等,以及各种寒性痼疾。
对高热患者禁忌使用全身熏疗法。
1.3 分类常用熏疗法有全身熏疗和鼻孔熏疗两种。
1.3.1 全身熏疗本办法适用于各种寒性痼疾及因大出血引起的昏迷。
做法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坑内放进干羊粪或其他专用药物及物质后点燃,坑口用木板盖住,令患者卧于其上,以烟熏蒸。
在《汉书•苏武转》记载《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
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家乡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
蒙医治疗原则
蒙医治疗强调“治未病”、“求本”、“扶正祛邪”、“调理三素”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原则。
但对不同的疾病,须遵循不同的治疗原则。
赫依病强调温暖舒适的环境,用温性药物补养身体,精心护理;协日病采取给轻凉性饮食,在凉爽环境中休养,用属水元成分的凉钝性药物和清泻疗法清除协日热的治疗原则;巴达干病主张热糙性饮食,保暖,用属火元的药物补火温同时催吐巴达干寒的治疗原则;血病采取凉性稀薄饮食,在阴凉处休养,用属水元成分的药物和放血治疗等降血热的治疗原则;黄水病给干燥、柔和饮食,在温暖干燥处休养,用属气元成分的药物及温泉等疗法,以调火温而燥黄水为治疗原则;虫病和粘毒病采取给糙、凉性饮食,在清凉安静处休养,严防传播,用杀虫、杀粘药物治疗的原则。
不同的两种病变发于同一个部位时,应密切注意其患病部位的个性,然后根据病情,采取交替治疗或一同治疗的原则。
主病未平息或转变为其它疾病时,采取医治后者为主的原则,疾病本质与外表相反时,采取先确诊其本质,治本为主的治疗原则。
于三种以上疾病并发的聚合症,采取保护胃火温,调理三素的原则,同时根据疾病本质、发病部位、病势强弱等情况对症治疗。
蒙医的治疗方法丰富多彩,概括起来,有根据病情施治的滋补疗法、消减疗法以及系统四施法。
此处着重介绍系统四施法。
系统四施法主要包括饮食疗法、起居疗法、药物疗法、外治疗法。
其中饮食疗法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安排有益的饮食,如热性病者安排清淡除热的饮食,寒性病者安排生热祛寒的饮食,体质虚弱的病人安排滋养身体的饮食,合理的饮食对疾病的痊愈有很大帮助。
蒙医护理注意事项蒙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蒙医护理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蒙医护理强调平衡和调和。
蒙医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等元素需要保持平衡,才能维持健康。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调整患者的饮食、作息和情绪等方面,以达到平衡和调和的效果。
蒙医护理注重个体化。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因此,在护理中需要针对个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和变化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保护理效果的最大化。
蒙医护理强调自然疗法。
蒙医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丰富的草药和天然物质,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和促进康复。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中草药、按摩和针灸等自然疗法,以提高患者的自愈能力和抵抗力。
蒙医护理还注重预防和保健。
蒙医认为预防胜于治疗,强调通过调整饮食、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因此,在护理中,我们需要向患者传授一些健康知识和生活技巧,帮助他们预防疾病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蒙医护理强调综合治疗。
蒙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护理中需要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按摩和心理疏导等多种手段,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同时,还需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蒙医护理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平衡和调和、个体化、自然疗法、预防和保健以及综合治疗等方面。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蒙医的疗效,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蒙医医院蒙式治疗(蒙药贴敷疗法)操作指南蒙药贴敷疗法是指将药物贴敷于体表及穴位上,以祛除疾病的疗法。
[适应苑围]1.肝胆热所致的食欲不振、关节痛、神经衰弱患者。
2.跌打损伤等引起的局部红、肿、热、痛等。
3.缓解各种慢性疾病的部分临床症状。
[禁忌]1.皮肤有破损未愈合者。
2.皮肤过敏者、婴幼儿、皮肤薄处慎用。
3.孕妇腹部及腰骶部。
[评估]1.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用屏风遮挡。
2.患者合作程度。
3.患者主要临证、生命体征、既往史、过敏史、年岭、体质。
4.患者敷药部位皮肤状况。
5.患者心理状态。
[告知患者]1.告知患者贴敷疗法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2.局部有热,麻、胀、痛等反应.[物品准备]1.治疗盘、蒙药、治疗碗、无菌纱布,0.9%盐水、绷带、胶布、中单。
2.治疗单、消手液、记录本。
[操作程序]1.核对医嘱,评估病室及患者,做好施疗解释工作。
2.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
3.关闭门窗,根据敷药部位取施疗体位,暴露敷药部位皮肤,注意保暖。
4.用0.9%盐水清洁局部皮肤,观察皮肤情况。
5.根据敷药部位大小选取纱布,把药物均匀涂抹在纱布上,药物面积应略大于患处,将涂好药物的纱布敷于患处皮肤或穴位上,以胶布或绷带固定,松紧适宜。
6.施疗期间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询问有无不适感。
7.施疗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衣着。
8.再次核对医嘱,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安抚患者。
9.整理床单,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
10.洗手、记录、签名。
[操作流程](见下页流程图)[注意事项]1.施疗前关闭门窗,保持室温,以防受风着凉,施疗后避免雨淋、受风及潮湿。
2.施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面部表情,若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师。
3.贴敷时间应遵医嘱。
4.有皮肤过敏史者、婴幼儿、皮肤薄处不宜使用膏药剂,避免产生过敏反应,在贴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食物。
蒙药贴敷疗法技术操作流程蒙药贴敷疗法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00分)D23243231224。
蒙医传统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治疗尺骨中、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尺骨中、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的儿童多于成年人,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可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内收型三类。
骨折病因病缘:尺骨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大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使尺骨上段骨折的同时冲迫桡骨小头脱位。
①伸直型:伸直型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多见于儿童。
②屈曲型:屈曲型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多见于成人。
诊断:①望诊:尺骨中、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时局部出现肿胀、尺骨中、上段成角畸形、桡骨小头会出现向外后方、外侧移位或畸形。
②触诊:尺骨上段出现成角畸形骨折伴桡骨小头脱位,可触摸到桡骨小头向外、外前或外后方移位。
③问诊:在问明病因病缘的同时,询问骨折前后的情况及触摸时有无疼痛。
④闻诊:尺骨骨折触诊时聆听会有骨擦音且前臂旋转活动功能受限。
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后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尺骨中、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治疗器械准备:一次性注射器、2%的利多卡因、生理盐水、75%的医用酒精、2%的碘酊、无菌纱布、消毒干棉球、内固定克氏针、无菌巾、老虎钳、骨钻、骨锤、无菌帽、医用手套。
术前准备:⑴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检查,确认无手术禁忌症。
⑵术前清洁皮肤,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确认无异常无损伤。
⑶操作步骤:①体位:让患者取仰卧位。
②麻醉:将2%利多卡因10~15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经臂丛神经麻醉后手术常规消毒方法消毒,再用无菌巾遮挡患肢,充分显露骨折端。
穿针复位固定法:将患者骨折近段试行向后或向外提,可清楚触摸到骨折近端断面的形态,将克氏针刺入皮肤探及骨质,通过针尖滑动从而确定髓腔的位置,将克氏针刺入髓腔内,手中有明显感觉到克氏针在髓腔内。
另一助手用锤击打针尾至阻力明显增大时改用骨钻带动克氏针钻入尺骨鹰嘴后穿出皮肤,再用骨钻将克氏针带动向后退,直至针尾平行进入骨折近段断面后术者手法复位将骨折复位至解剖位置不动,当手中有明显的复位感,证明复位准确(成功),之后助手用骨锤将克氏针自外向内击打顺行进入骨折远端髓腔内8~10cm停止。
蒙藏医药浴疗法的护理及注意事项蒙藏医药浴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实践经验,青藏高原雪峰耸立,气候独特,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温泉,常用的药用温泉有硫磺温泉、寒水石温泉、矾石温泉、五灵脂温泉、石灰石温泉等,蒙藏医学家应用温泉的原理和方法,将其推广发展为独具特色的蒙藏医药浴法,根据各地气候特点,选择适宜季节药浴。
關键词:蒙藏医药浴;护理;注意事项蒙藏医药浴充分利用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地道药材,以”五味甘露散”为基础方,即”圆柏叶、杜鹃叶、水柏枝、麻黄、丛生黄菊”5种药用植物,在夏秋时节叶壮肥厚时采集。
临床调配成100余种系列方药进行对症药浴疗法。
如:消化不良可加寒水石、干姜、荜茇等;黄水病可加草决明、乳香以及辅助药方”五根散”等。
蒙藏药浴具有廉、简、便、易等特点,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风散寒、消肿止痛、调整三因、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生功效,兼预防保健、疾病康复、护肤美容等多种效用。
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扭伤、咽炎、高血脂、神经衰弱、失眠、胃炎、胆襄炎、坐骨神经痛、偏瘫、产后风、荨麻疹、四肢僵直、弯腰、静脉曲张、黄水病、陈旧性疾病,各种皮肤病等。
1 浴前护理1.1卫生管理浴前洗澡。
1.2药浴体检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及心律,并认真记录检查结果。
1.3做好浴前心理疏导耐心细致地解释药浴的目的和治疗效果,注意保暖、避风、勇于正视实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药浴护理工作。
1.4药浴温度药浴温度要适宜,若过热易烫伤皮肤而出现较重反应,过低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容易导致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一般而言,第1d药浴温度应在39℃、第2d开始逐渐加温度39.5℃~41℃,第6d开始逐级依次降温,至疗程结束时为39℃。
由于不同病症所需要最适水温不尽相同,因此,还需要结合疾病类型及病情需要选择合适温度。
2 浴中护理2.1协助患者完成洗浴过程先指导患者双下肢浸入药浴中,待患者适应药液后,要求患者两肩、双手务必浸入药液中,头部和前胸露出水面,以减轻心肺负担,避免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现象。
蒙医传统疗法种类的整理研究发布时间:2021-02-24T15:40:07.2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4期作者:包苏日娜1 哈斯宝鲁日2 包连胜3 [导读] 蒙医是我国传统治疗手段之一,是蒙古族人民在日常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智慧产物包苏日娜1 哈斯宝鲁日2 包连胜3(1.内蒙古民族大学2018级研究生内蒙古通辽 028000;2.内蒙古民族大学2019级研究生内蒙古通辽 028000;3.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摘要】蒙医是我国传统治疗手段之一,是蒙古族人民在日常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智慧产物,但有不少蒙医传统疗法在历史中发生了大量丢失,这使得目前传统蒙医疗法遗留不多。
本文主要针对蒙医传统疗法种类进行一定整理,比如,放血疗法、牛角拔罐疗法等,旨在为探索蒙医传统疗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蒙医传统疗法;传统医疗种类;整理研究蒙医传统疗法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时间北方高寒地区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医疗方法,是民族的智慧产物,保留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具有大量文献资源,但目前蒙医传统疗法大量丢失,使得现存并仍在使用蒙医传统疗法较少。
本文现对现代文献中蒙医传统疗法种类进行整理,阐述如下。
1.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是历史上在世界范围内多国存在的古老治疗方法,而且在人类历史中,在南美洲及欧洲等多地区存在很多被推测用于放血疗法的工具,比如小型弓弩,或者,水蛭放血等。
在蒙医的理论中,人体血液能分成四种,比如,初成、连接、依存及寿脉。
蒙医放血疗法是利用锋利刀具进行放血,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1]。
另据文献报道[2],血管性头痛治疗组患者采取蒙医放血疗法,而对照组则口服西比灵,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97.1%高于75.8%(P<0.05),治疗组头痛程度、面积及次数等主观及客观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组脑彩超血流速度降低及血脂降低例数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性头痛在蒙医中多认为与赫衣及希日等脑部交搏,运行异常发于本病,是一种“血希日”疾病,在治疗前需口服蒙药希日汤,并与患者交流,嘱其切勿紧张,取座位,颈部用毛巾结扎,在位于额头诸来脉、金银柱脉,经蒙医放血器哈努日放血,放血后观血色,待血色为鲜红时解开结扎毛巾,该方案基于“三根”理论,放出特定血管血液,可清血热、通白脉。
蒙医疗术治疗皮肤科疾病药浴疗法药浴疗法作为蒙医的传统疗法目前在皮肤科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外浸洗疗法,根据蒙医史记载:蒙医早在13 世纪时把煮好的药液接人羊皮袋或木槽内进行浸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妇女宫寒等风寒所致的疾病。
如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浴疗法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在临床上“五甘露”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加入其他的药物煎成药液接人池进行浸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荨麻疹、天疱疮、疥疮、玫瑰糠疹、硬皮病、鱼鳞病等疾病的治疗,近几年来,应用蒙医药浴疗法与紫外光配合治疗已形成特色项目,临床观察:药浴以水的浮力、水的压力、水的温度刺激及药物的有效成分被皮肤吸收,刺激汗腺分泌、大量出汗,调节体内代谢,调节免疫,促进微循环等功效而起治疗作用。
导泻疗法在蒙医上称为“尼如哈疗法”,在蒙医文献中有运用该治疗法治疗协日病、巴达干病、肠病、胃病、结肠病、痞、消化不良等疾病,现代医学来分析该方法的作用机理为:洗肠、排毒保护肠黏膜、促进肠蠕动、助消化、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转移和排泄而发挥作用,在皮肤科领域应用该方法来治疗过敏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紫癜、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皮肤瘙痒症等疾病。
灸疗灸疗是蒙医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有关记载蒙医特色疗法的书籍算是属春秋战国时期编写的中医名著《黄帝内经》、《内经素问》第四卷《异法方宜论》中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外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莴,故灸火莴者,亦从北方来”。
此记载论述了自古以来居住北方高原,过着水萆而游牧狞猎生活的蒙古族祖先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常见多发病以及传统特色疗法方面的记载。
灸疗是借助艾条所产生的药力和热力,通过刺激一定的穴位及有关部位达到调节神经功能、抗炎、镇痛、止血,调节免疫作用。
临床上艾灸方法多种多样,蒙医常用的灸疗法有艾灸法、金灸法、银灸法,在皮肤科领域应用该方法来治疗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单纯疱疹、寻常疣、传染性软疣、硬皮病、白癜风等疾病。
五疗科室基本情况简介模板蒙医五疗科始建于2012年,在这几年不断发展壮大,现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专科特色的医教研全方位发展的传统蒙医学科。
2015年12月被评为内蒙古特色优势重点专科。
2018年成为医院先进集体。
传统疗术与现代康复有机的相结合市我们五疗康复的显著特色。
五疗以开展的诊疗项目有;蒙医特色疗法(蒙医针刺疗法、金针银针、温针、推拿诺哈拉呼疗、蒙药药敷疗、蜡疗、铜罐、放血、沙疗、萨木疗法、茶酒疗法、酸马奶疗法、足浴等二十余种特色疗法。
专科治疗项目(蒙西医结合的内科常规治疗、偏瘫运动感觉的康复训练颈、腰、腿、肩等骨关节病的康复训练,以及颈、腰、肩等骨关节病的多位电脑牵引等机械物理疗法。
专科病治疗(萨病:高血压脑病、脑梗后遗症、脑震荡、偏瘫、面瘫、面神经麻痹。
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格林巴利综合症、神经性偏头痛、坐骨神经痛、失眠等。
骨性疾病:膝关节疾病、下肢静脉曲张、骨性关节炎、腰间盘突出、腰间盘膨出、肩周炎、颈椎病。
免疫系统疾病:颈背肌颈膜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带状疱疹、湿疹、牛皮癣等疾病制订了单病种优化治疗方案和诊疗规范以及脑卒中、脑瘫、截瘫、颈椎病、腰椎病、各类骨关节疾病康复的功能评定及康复训练。
进行综合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尤其是治疗尼如奈胡英(腰椎间盘突出)、胡朱乃胡英(颈椎间盘突出)、额布德格因乌因协日乌素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吸引了广大患者,受到社会好评。
特色优势:五疗康复科以蒙医疗术为特色,坚持以蒙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的发展方向,对急性慢性脑卒中、脑瘫、截瘫、颈椎病、腰椎病、各类骨关节疾病采用传统疗术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科室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现有蒙医医师8人。
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住院医师4名、助理医师1名。
硕士研究生1名,自治区名蒙医专家1名,自治区名老蒙医学术传承人1名、继承人1名。
形成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3级合理的人才梯队。
蒙医五疗传统疗法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蒙医传统疗法主要是通过对人体表面的触及和给予不同程度的
刺激而产生作用。
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蒙医传统疗法适应症广、作用快、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为此,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目前我院蒙医五疗门诊开展《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中所列蒙医传统诊疗疗术项目,放血疗法、刺血疗法、萨木疗术、针灸疗法、诺哈拉呼疗术、震荡疗法、敷疗术、其他疗法等九个亚类,共计69项(原67项、新增加蒙医尼如哈疗法、蒙医火疗)如:针灸,按摩,拔罐,放血,灸疗,震脑术,火疗等常用传统治疗项目。
蒙医传统疗法的适应症:协日乌苏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增生等骨关节疑难杂症、腰腿痛、宫寒、各种皮肤病,赤素、协日性疾病,脑及其他脏腑的震荡,肩凝背痛、颈项强硬、头痛枕麻、肘臂酸痛,腹痛、腹泻、腹胀、嗳气,呃逆、便秘,毒肿,肾虚、性功能减低,肺热、肺阴虚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并有调理寒热、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和美容等功效。
施蒙医传统疗法时注意事项:
◆年老体弱、身体消瘦无力、忧虑过度、营养不良、失血过多、
孕妇、恶性肿瘤、活动型肺结核、出血性疾病、高热、皮肤感觉异常、心衰、装有心脏起博器者不宜做本疗法。
◆患者施本疗法时必须要进食肉粥或营养丰富的饮食。
◆施本疗法过程中如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等其它任何
不适感时及时告知医师。
施本疗法之前如有晕针、晕血、怀孕、体内有金属异物(包括钢板、钢钉等)患者事先告知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