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医的养生保健对疾病的预防
- 格式:pdf
- 大小:322.23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藏医饮食护理摘要:“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的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藏医饮食护理就是合理的饮食。
对一位患者,加强饮食上的护理调控,对病人的健康恢复起着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防病治病的需要,本文阐述对患者饮食的调理,根据的日常饮食习惯及营养补给, 强化饮食与药物合理调配,指导患者应该戒除饮食方面的不良习惯,积极配合摄取足够的营养,调整三因内在的发病因素,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关键词:浅析藏医饮食护理一、护理工作性质护理工作是遵循医院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提高有效的管理方法,以便为病人提供最优的技术服务和生活服务,实现护理质量的最优化。
病人来医院就诊,入院,到康复的全过程,每一环节护理工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病房,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最多,她们日以继夜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与治疗反应,以及思想、饮食、睡眠、排泄物等情况,为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可以看出护理工作在医院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医院工作对象是病人,医疗工作关系到病人的安危,“三分医疗、七分护理”,必须重视医疗相关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二、藏医饮食护理概述人类的健康与饮食系系相关,很早就为人们所重视。
藏医认为:“人的生命依赖于七精华,而七精华又依赖于胃火的消化,胃火又依赖于有益的饮食。
人患病时,首先用调理饮食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注意起居养身,当饮食护理疗法失败后,才去寻求其他疗法”。
汉代名医张仲景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相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个人体质的形成除了具有先天禀赋之外,后天的生活环境、饮食结构、营养成分的供应对体质的形成、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的药物与饮食调配可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可防病治病。
不当的饮食对某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或提高药物的效力,或加重病情,或降低药物疗效,或增加毒副作用,致使疾病缠绵不愈。
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是构成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三种能量与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一切疾病的根本因素。
藏医科感控内容
中国的藏医科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医学传统,它综合运用中医药学、本土民族医学以及藏族独特的医疗经验和技术,对藏族地区的疾病进行预防、治疗和康复。
在感控方面,藏医科学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减少感染的风险。
2. 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辨证施治的方式,结合脉象、舌诊等诊断方法,针对不同的传染病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中药治疗:藏医科学注重使用中草药和天然植物,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寒、消肿止痛等作用,对一些传染病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4. 养生保健: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的方法,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面对感染病毒等严重传染疾病时,及时就医、听从卫生部门的指导和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您有具体的感控问题,建议咨询当地的医疗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
浅谈藏医养生保健对疾病的预防
胡燕芹(卓玛措)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1(017)005
【摘要】@@ 藏医认为人体是由受害界和作害界两部分组成.所谓受害界就是生理状态下的隆、赤巴、培根(三因),三秽物(两便、汗液)等物质.这些物质从人体胚胎阶段乃至生命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存在于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物质相互依存,处于平衡状态,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总页数】2页(P77-78)
【作者】胡燕芹(卓玛措)
【作者单位】青海金诃藏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1.4
【相关文献】
1.浅析朝医太少阴阳体质的疾病预防与养生保健 [J], 朴仁范
2.浅谈藏医季节时令与养生保健 [J], 色转本
3.浅谈藏医预防和治疗高原脑血管疾病 [J], 常柏
4.藏医养生保健对疾病的预防 [J], 格桑
5.健康中国背景下疾病预防与养生保健研究 [J], 刘媛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藏医养生学推荐文章藏医养生保健学热度:中医藏医美容养生热度:高血压应该如何养生热度:女人30岁如何养生热度:关于女人房事养生热度:藏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诊治方法,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藏医养生学,希望对你有用!藏医养生学调整人的精神心理是健康长寿的保证藏医特别强调养神、养德、养性和养心,十分注重调整人的精神心理,认为心性养生是健康的保证。
《四部医典》26页“身体哲理“中说“情忠奔巴住于心脏间,心广自豪做事按意愿“,35页“病之哲理“中说“忧心生悲使得容颜衰“,29页“身之恶兆”中也讲到“无故豁达丰美呈焕发。
”强调人应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藏医在疾病的病因,症状归类中认为:人的情绪变化有贪、嫉、愤、痴、悲、忧虑、寡言、惊恐、心情不快等。
人的情绪过于激动、敏感、忧虑、兴奋、愤怒等,都会导致疾病。
所谓情喜伤心、,惊恐伤肾、悲忧伤肺、思虑伤脾、愤怒伤肝,就是说人的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健康不利,直接影响健康。
藏医养生学认为:过于悲哀、憔悴不安、愤怒、忧虑,可以导致人体七情内伤致病早衰;精神耗损造成早逝。
所以,调解情绪、修养德性是保护身体、防病和养生的重要方法之~。
性格开朗、活泼外向,无忧无虑的人,大都健康长寿,且很少有病痛的原因也在于此。
整体养生是防病保健的重要措施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是藏医养生理论的思想基础。
藏医提出人体是一棵大树的观点。
《四部医典》8页“病理病因”中讲到:“将人比作三根树,三根共生九树干。
树枝四十又七条,树叶二百零四片。
开花生出五异果,以树为喻根本典”。
并系统地总结出关于人体形成、身体的比象、身体哲理、生理喻示、体业分析、疾病的内因与外因等理论。
也就是把人体放人一个大系统中去考察。
藏医养生学把人体整体的机能归结为“隆”(相当于气)、赤巴(相当于火)、“培根”(相当于水和土)三因学说,三者之间保持相互协调,达到相对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
饮食合理有道,便可远离医药藏医最重要的养生方法就在于食疗,是整个藏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亦是藏医在临床实践中的四大治则中不可忽视的传统治则之一。
在藏医药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众多的食物都进行了藏医药有关内容的研究,几乎所有饮食被确定为藏药学基本内容。
在治疗中食药合理有机结合,从而达到‘食借药之力,药助食之功”,实现防治疾病,调补虚损,增强体质,缓减衰老。
延年益寿之医疗目的。
食物有谷食、肉食、油食、蔬食和煎炒五大类谷食类包括分谷芒类和豆荚类。
谷芒类:一般味甘,壮阳,治隆、增体,它包括大米、小米、黍子、麦子、青稞等。
新鲜的谷食类大多性沉,而成熟或陈旧者大多性轻。
豆英类:味涩甘,性凉轻,可用于治疗培根病、热证、止泻。
肉食类:即指可以捕猎而以供肉食的各种动物,可归纳为栖于干燥、潮湿和干湿兼栖三类。
栖于旱地之肉食,性凉、轻、粗,治隆、培根及合并型热证;栖于湿地之肉食,性油、沉、温,可治疗胃病、肾病及寒证;早、湿兼栖之肉食,其性亦同样兼而有之。
油食类:包括乳产油、植物油以及动物脂肪等。
长期女用,可滋养内水,清洁肠道,增强体魄……蔬食类:旱地生产的蔬菜性温而轻,湿地生产的性寒而沉,分别可用于治疗寒证和热证。
煎炒类:性味多异,因以自身身体情况加以对应选择。
饮品包括乳汁、水、酒等。
乳汁:一般味甘。
性油腻沉重,可增强体质,主治隆赤,但也有些性凉而沉,可壮阳补气,诱发培根病;饮水:包括雨水、雪水、河水、泉水、井水、海水、洞水,先者质优,后者渐劣。
煎开水可生养体水、助化食物。
止嗝、治疗腹胀、呼吸困难、感冒等。
凉开水不但不诱发培根病,而且可主冶赤巴病:经夜之开水似毒。
滋生百病。
酒类:味甘酸苦。
性锐温粗细,微泻,可火旺、壮胆、催眠,主治培隆病。
过量则酒醉而多越轨行为。
藏医“食疗”中还对药膳搭配十分讲究,搭配不当不但起不到治病作用,而且会产生毒素。
如奶制品不可与酒、鱼肉、水果、豆菜、鸡肉等一同食用;蛋类不可与鱼肉一同食用等等。
民族医学在养生保健中有何特色疗法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养生保健成为了热门话题。
除了现代医学的方法,民族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为养生保健提供了丰富多样且别具特色的疗法。
民族医学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
不同民族的医学体系都有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在养生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藏医学的特色疗法众多,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药浴疗法。
藏医药浴以天然的藏药配方为基础,通过将身体浸泡在温热的药液中,达到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排出体内毒素的效果。
这种疗法不仅对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是一种极好的养生保健方式。
它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使人身心舒畅。
蒙医学中的酸马奶疗法也别具一格。
酸马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健脾开胃、补虚强身的功效。
长期饮用酸马奶,可以改善消化功能,增强体质,对于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此外,蒙医的放血疗法在特定情况下也能起到保健作用。
通过放出少量的血液,去除体内的“恶血”,达到调理气血、平衡身体的目的。
维吾尔医学强调饮食调理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功效。
例如,葡萄、核桃等食物被认为具有滋补身体、健脑益智的作用。
维吾尔医学还注重运用沙疗来养生。
在炎热的沙漠中,将身体埋在温热的沙子里,可以治疗一些关节疾病,同时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壮医学中的药线点灸疗法独具特色。
用浸泡过药物的线点燃后,迅速点按在特定的穴位上,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
这种疗法不仅能治疗疾病,还能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增强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民族医学在养生保健中的特色疗法,往往注重整体观念。
它们不仅仅是针对某个局部的症状进行治疗,而是从人的整体出发,考虑到身体、心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比如,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强调人体内部的平衡和与外界环境的协调。
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法,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藏医在高原地区常见病防治中的作用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藏医在高原地区常见病防治中的作用摘要:藏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自古以来在高原地区的常见病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族医学在养生保健领域有哪些宝贵经验在人类追求健康和长寿的道路上,养生保健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民族医学作为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为养生保健领域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宝贵经验。
民族医学涵盖了众多民族的传统医学体系,如藏医、蒙医、苗医、傣医等。
这些医学体系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在养生保健方面也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实践。
藏医强调身心的整体平衡。
在养生保健中,注重饮食的调配。
比如,根据不同的体质和季节,选择适宜的食物。
冬季多食用温热、滋补的食物,如牛羊肉、酥油等;夏季则倾向于清淡、消暑的食物,如青稞、蔬菜等。
此外,藏医还重视起居的规律,主张顺应自然的节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精神调养方面,藏医倡导通过冥想、诵经等方式,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以减少精神压力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蒙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相互关联。
在养生中,注重适应气候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寒暑侵袭。
蒙医还强调适度的运动,如骑马、射箭等传统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强意志。
饮食上,蒙医讲究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重视奶食、肉食和面食的合理搭配。
同时,蒙医注重情志的调节,提倡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对身体造成损伤。
苗医注重“毒”与“乱”的观念。
在养生保健中,善于运用草药进行排毒和调理。
例如,通过饮用特定的草药汤,清除体内的毒素,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健康。
苗医还重视居住环境的选择,认为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和安静的环境有助于养生。
在生活习惯上,苗医主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傣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四种“风”,即“上行风”“下行风”“平住风”和“吹动风”。
养生保健中,傣医通过调节饮食、起居和情志,保持这四种“风”的平衡。
傣医常用的养生方法包括药浴、按摩和食疗。
药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按摩能够疏通经络,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食疗则根据不同的体质和季节,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食物。
民族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还非常重视预防疾病。
藏医养生保健课后感想1000字藏医养生保健课后感想在参加了一次关于藏医养生保健的课程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藏医养生保健的独特之处。
这门课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藏医的理论基础、养生方法以及保健原则,让我对藏医养生保健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感想和收获。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藏医养生保健的核心理念是“平衡”。
藏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平衡息息相关,只有保持身心的平衡,才能预防和治疗疾病。
这一理念与现代医学中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
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和心态等方面的平衡,我们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达到长寿健康的目标。
其次,我对于藏医养生保健方法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藏医的养生方法包括辨证施治、草药疗法、食疗、按摩、气功等多种方式。
这些方法在调理身体和预防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比如,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压力;食疗可以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来调理身体;草药疗法则利用草药的特殊功效来治疗疾病。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发现藏医养生保健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对身体和心灵都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此外,我还了解到藏医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是“因人而异”。
藏医强调个体差异,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是不同的,因此养生方法也应因人而异。
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不能盲目跟风。
只有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
最后,这门课程让我认识到藏医养生保健的深厚文化底蕴。
藏医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医疗养生知识和经验。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更加敬佩和尊重藏医文化,同时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会更加注重养生保健,遵循藏医的养生原则,以此为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
总之,参加这门关于藏医养生保健的课程是我受益匪浅的一次经历。
通过学习,我不仅了解了藏医养生保健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还深入体会到了其独特性和多样性。
我相信,只有将这些知识和原则付诸实践,才能真正享受到藏医养生保健带来的健康和幸福。
产后疾病的藏医治疗及预防措施探讨摘要:本文通过运用藏医学理论,对妇女产后易发疾病的诱因、病症和治疗方案进行综述,同时分析产褥期饮食和行为与此类疾病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简要探讨了藏区妇幼保健的现状以及我国传统产褥期观念引发的妇女健康问题,突出产后保健的重要性。
关键词:产后;藏医药;预防;保健引文:最近的研究显示,产褥期成为了孕产妇死亡的高峰期,因此加强产褥期保健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首要任务。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如个人、家庭、卫生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等方面进行提高、加强和完善。
然而,藏族历代生活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上,自然环境恶劣,容易诱发多种地方性疾病。
医疗卫生条件的短缺、教育教学的落后、居民没有全面体检的行为意识等因素是导致疾病频繁和医疗卫生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当下,妇女卫生保健的现状更是令人担忧。
因此,将藏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互取精华,充分审视并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1.产褥期疾病的特征与治疗据西医学的定义,产褥期包括胎盘娩出到全身器官(除了乳腺)恢复至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一般规定为6周。
而在藏医学中,产褥期被称为“旺瑙”,是实施产后保健的最佳时期,时长为一个月。
《四部医典》中将产后常见或易发疾病分为近40种,主次分成两部分。
其中,有8种次要部分的疾病是指从妊娠至生育及生育后引发的,包括妊娠反应、难产、胎位不正、胎盘不下、子宫脱垂、产后失血、产后瘀血阵痛、产后毒攻等。
国际标准规定,产后24小时内出血达到500ml被视为出血过多。
而在藏医学中,人体由三大基本要素和七种物质构成,其中血液作为人体七大物质之一,排位仅次于精微,显示了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因此,对于出现产妇失血过多的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其病因可以是下行风功能减退、生殖道壁侧脱落、阴道破裂等。
为治疗产后出血,蔗糖酒和白糖酒的配制可以提高身体调理能力,火灸第16节脊椎、按摩和薰疗也可以施治。
这些措施都是保障产妇健康的必要手段。
藏参的功效与作用藏参,是一种生长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高山植物,也是中草药中的一种名贵草药。
藏参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深厚的历史,其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养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藏参的功效与作用。
藏参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如下:1. 养心安神:藏参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心悸等心理疾病症状。
它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心脏,提高心脏功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疾病,对于心脏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 提高免疫力:藏参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病的发生率。
藏参中的人参三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活性,能够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于呼吸道感染、肠胃道感染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 补气养血:藏参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可以增加人体血红蛋白的含量,提升人体的氧气输送能力。
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包括铁、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于贫血、气血不足的人群有极好的补益作用。
4. 增强体力:藏参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耐力和体力,增强人体的抗逆性和抵抗力。
藏参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能够激活体内的ATP合成,提供足够的能量,同时还可以促进骨髓造血,增加红细胞、白细胞的生成,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疲劳倦怠症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5. 抗肿瘤作用:藏参中的人参皂苷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研究表明,藏参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抗氧化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多种肿瘤有一定的效果。
6. 降血糖降血脂:藏参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脂的作用。
在藏医药传统应用中,藏参常被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能够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减少胰岛素的抗阻作用。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胆固醇的分解和代谢,防止血管壁中脂肪的沉积,对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藏医养生保健感想800字藏医养生保健健康理念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与中医、西医并列为世界三大医学体系之一。
我通过学习藏医养生保健,深刻地认识到了藏医的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藏医强调“协和阴阳、平衡内外、悦纳因果”的治疗原则以及“养命、保健、防病”的思想,注重平衡体内的气血、阴阳、五脏、六腑等方面,以达到调和身心、保持健康的目的。
其中,藏医膳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饮食调理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改善身体状况。
如藏药中的莲子、百合、芡实、胡萝卜等食材以及猪骨、羊肉等药食同源的食材,既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又能够医食同源,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同时,藏医养生保健还注重身体锻炼和静修养心。
藏医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如瑜伽、拳术以及有氧运动来增强体质,同时也注重心理调节,如静坐冥想、打坐练功等来调整心理和情绪。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经常感到身心疲劳或者情绪低落,藏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十分适合缓解这些问题。
通过享受身体的锻炼和慢慢树立一个轻松愉快、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人们可以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和心态。
最后,从疾病角度来看,藏医养生保健更加注重的是疾病的预防工作。
藏医提倡养生先防病,系于人之自身,提倡自我保健、自我促进,从而避免了疾病的发生。
这和西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很大的区别,通过中医、藏医的养生保健方法,可以提前发现和预防健康问题的发生和发展,降低患病的风险,从而早日享受健康的幸福。
总之,藏医养生保健方法是一种具有很高的实用和科学性的养生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的学习,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藏医学对我们的健康保障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去贯彻这些方法,不断提高我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并分享藏医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来帮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藏医药学治未病预防养生观的探析摘要】本文概述藏医学是一门理论实践体系非常完整的传统医学,以三因理论为核心,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七物质、三秽物及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整体观理论的指导下,藏医预防养生医学的认识,提倡保持“人与自然和谐”、“行为起居健康”、“四季调节饮食”是治未病的养生观,藏医养生学以人体为出发点,特别注重天地人和,辩证而又科学地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和外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讲述如何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预防养生理念。
【关键词】藏医学治未病预防养生观探析【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263-02一、藏医预防养生学的起源藏医药学作为藏族十大文明(佛学、医学、天文历算学、工艺学、声律学、正理学、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也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古印度医学、古阿拉伯医学、中医学、藏医学)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据史料记载,藏医药学的发展至少有3000余年的历史。
早在远古时代,海拔4000多米的苦寒之地-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便有藏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通过漫长艰苦的生产生活和了解掌握了大自然运行规律、通过各种困苦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认识到了一些植物和矿物的性能及其用于治疗的经验;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知道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从而逐渐积累总结而成的。
当然,保健学作为一门介于日常生活和病人共同的医学范畴,其形成及应用完全应早于医药学的发展。
根据考古发现,相传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有了“有毒就有药”的说法。
可以肯定藏族先民的医疗保健知识已经浮出尘封的历史,为后世藏医学的成熟创作了条件。
公元7世纪时,松赞干布励精图治,不仅为藏族文明的崛起掀开了历史的篇章,而且广泛从周边地区延聘名医,直接促成了早期藏医经典《无畏的武器》的诞生。
公元8世纪,藏医学最重要的一部奠基之作《四部医典》由宇妥·元丹贡布著述而成,这部著作为藏医学开创了完整的体系,成为后世藏医学发展的基础与规范,因此《四部医典》堪称藏医学的元典之作,宇妥.元丹贡布被后世医家称为藏医学鼻祖。
藏医药《四部医典》中的养生保健思想养生保健,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早在公元前祖国就对养生保健有明确的阐述.藏医传世巨着《四部医典》是公元 8 世纪由多位藏学家吸收了《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等着作的精华,并总结了藏医药的临床经验,也吸收了中医药学、天竺和大食医药学的内容,又经世代藏医药学家的共同努力而完成的.藏医药学对养生保健有其独特的见解及理论研究.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三大因素隆、赤巴、培根.七大物质基础: 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 大、小便、汗.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上述三者保持相互协调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藏医认为人体的疾病都是由体内三因素紊乱造成的,而贪欲、嗔怒、愚痴则是三因素紊乱的根本.所以养生最主要的就包括: 消除贪欲,有规律、有节制的生活; 戒除嗔怒,保持心态平衡,修心养性,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并且有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等.藏医保健养生理论信奉生物界万物生生相克的自然法则,认为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矛盾的,辨证的,有正必有反,有阴必有阳.对人体的保健养生认识也源于此.综上所述藏医保健养生理论认为人体的各种疾病形成于生理失调,失调必失衡,失衡必有恙,欲衡则调之,欲调则养之,生生不息,以致久远.藏医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本性,与六时相和,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域环境,要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在饮食方面也非常重视,吃什么、怎样吃、吃多少,都有着特殊要求.粮食、肉类、蔬菜、饮料等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属性,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才能判断你应该吃什么,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合理的饮食方式.在睡眠方面,藏医更是有独到之处,因为青藏高原比较缺氧,所以更加注重通过睡眠恢复体力、恢复身体机能,比如可以通过适当饮食的方式来保证睡眠质量,也可以通过禁食闭斋以及独特的午睡方式来补充前一晚所亏欠的睡眠,这些都对提高睡眠质量大有益处.藏医在养生方面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身体每一个部位,每一个脏腑器官如何保养,以及一些身体机能如何调理,都有着独特的方法.比如,用金针放血的方法,对脑血管疾病的急救,用水疗、蒸汽药浴的办法进行日常的养生保健,用火灸、按摩的方法进行经络的疏通等.本人就自己理解的《四部医典》中的养生保健浅谈几点:1 养生保健应顺应自然环境,与六时相和《四部医典》中,将人的体形分为7 种: 单一的隆型、单一的赤巴型、单一的培根型、隆和赤巴混合型、培根和隆混合型、培根和赤巴混合型、隆和培根以及赤巴三者汇集型.老年人隆的成分大,青壮年赤巴成分大,儿童培根成分大.而人体内的三因素会随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应的调整.藏医养生保健提倡顺应环境变化,调整饮食起居,与六时相和.环境主要指季节,季节分孟冬、季冬、孟春、季春、暑季、秋季.孟冬时要加强营养,加强蛋白质摄入,足量的吃具有甘、酸、咸三味的饮食,喝肉汤,防寒保暖; 季冬更加注重饮食的调理,适当服用苦、辛、涩三下味,如陈青稞炒面、牛羊肉、多喝水; 暑季,体力消耗过大,要服用甜味食物,多吃轻、油、凉性效能强的食物,禁食咸、辛、酸的食物,减少活动,防暑降温;夏季气候潮湿要服用甘、酸、咸三上味的轻、温、油性的食物,气候干燥时,服用干、苦、涩三味的食物.总之在冬夏季节里,起居要温暖; 春季要吃粗性食物; 暑季和秋季住处要凉爽.冬夏要进食甘、酸、咸三上味的食物; 春季里则须吃苦、辛、涩三下味的食物,秋季要吃甘、苦、涩味的食物.2 生活规律,劳逸适度按自己的规律生活,远离危险场合,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防止免疫力下降,生活要有规律,在身、语、意三方面不要过度疲劳困苦.3 顺应自然顺应自然本性,人都具备一些生理本性,顺应人的生理本性,因势利导,可以延年益寿,反之违背或抑制这些本性,则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如口渴要喝水,饥饿要进食等,如果不能解决这些生理问题,就会影响人的生理功能,但应注意饮食方面切忌暴饮暴食.凡事不可过.4 修心养性藏医的健康长寿秘诀---修心养性.藏医特别强调,养神、养德、养性、养心,十分注重调整人的精神心理,认为修心养身是健康的保证,人应该保持心态平和,情绪平稳,要调节情绪,修养德性,是保护身体防病和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养生先养德,是藏医也是佛家的养生根本,在藏族的《佛说养生经》中的精神卫生中,包括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语意、行为、信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要修炼好自己的道德,诚挚友好的与人相处,做事心地要坦荡,要多为他人考虑,要勤于思考,保持思维的敏捷,要尊老爱幼,尊重他人,要乐善好施,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还要教导他人在身、语、意方面放弃十不善.精神能促进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人的健康与长寿.从某种意义上讲,养心比养生更加重要,精神调养术是藏医古代养生益寿的重要方法之一,历来受古代藏医学家和人们的重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可以使生理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人体生理功能,从而使人体健康收到影响,诱发疾病的产生.所以,从更深一层理解,心理养生要比心理养生更为重要.藏医保健养生理论是藏民族千百年来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顽强的搏斗,在藏传佛教与藏医药学的传播和形成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深邃的渊源和实践意义,藏医保健养生理论崇拜健康与文明,追求传播藏医药学即是传播健康,无疾则健康,传播藏传佛教就是传播善良的理念,无恶则善良,它的实践是人类征服自然,提高身体素质,抵抗疾病侵袭,创造美好生活的宝贵资源.[1]宇妥·元丹贡布. 四部医典 [M].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中国氤族医药杂42020年4月第26卷第4期71藏医养生保健的理论概述杨山卓玛(青海省藏医院,青海西宁810007)摘要:藏医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和传承,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论认识,藏医在我国传统的 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藏医在养生保健中的功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
传统的藏医认为,受害界和作害界构 成了人的身体,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受害界中的物质处于动态的平衡,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元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能量和基础,支配七种物质(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和三种排泄物(大便、小便、汗液),失去平衡发生病变。
藏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保健养生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藏医;养生保健;理论中图分类号:R29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810(2020)04-0071-02研究显示,藏医起源于唐朝,藏医从中医和印度医学中 吸取养分,进行升华。
在我国西部地区,藏族人民长期生活 在高原,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在长期与恶劣的自 然环境斗争中,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养生保健体系。
以藏 医经典《四部医典》为基准研制的藏医体质辨识量表辨别藏 医七大体质,结合现代仪器进行健康评估,提倡身心调养并 重。
由专业人员提供健康调养方案,包括饮食调养、起居调 养、保健药物调养(传统藏药)'、传统外治疗法(拔罐、按摩、针灸、刮痧、足疗)、情志疗法(以妙五欲为切人点通过声、色、香、味、触进行调养,冥想)等健康指导,对现代养生保健 具有指导意义。
1藏医在不同年龄的饮食养生婴儿出生时,藏医选择藏红花和麝香放在舌苔上吸入 气味后慢慢母乳喂养增强新生儿的免疫抵抗力。
婴儿逐渐 长大后,大约在2丨周,可以进行适量喂食,一般喂食融酥、白蜜可以促进婴幼儿体质的发育。
在婴幼儿半岁左右时,通 过喂食牛羊肉增强皮肤抵抗力,防止皮肤病。
浅谈藏医的养生保健对疾病的预防
发表时间:
2019-03-11T10:22:06.7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6期 作者: 李晓梅
[导读]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健康和长寿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博大精深的藏医学自古就对养生、保健有着深刻的认识
李晓梅
迪庆州藏医院 674400
摘要: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健康和长寿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博大精深的藏医学自古就对养生、保健有着深刻的认
识。藏医是我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
3000多年。藏医认为人体内有三大因素(隆、赤巴、培根)支配七种物质(饮食精微、
肉、血、脂肪、骨、骨髓、精)和三种排泄物(大便、小便、汗液),三大因素维持体内的平衡,如果打破平衡就会产生各种疾病。藏医
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不仅能够养生保健、防治疾病,还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藏医;养生保健;疾病的预防
藏医学非常重视养生与保健,所谓养生保健,就是说当疾病在体内尚未形成,或疾病已经潜伏,但还没有发展到可以被人察觉时,便应该
在日常的生活中采取适当的行为起居和饮食搭配等方法,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或抑制,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目
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选择正确的行为起居和合理的饮食,这就和一年中的阴阳消长、寒来暑往、季节交替等有密切的关
系。古老的藏医学博大精深,对
“养生保健与季节时令”有独特的见解,其论述丰富而详细,涵盖面极其广泛,内容涉及季节时令的分法、行
为起居、心理调节、气功练体、修持陀罗尼、饮食选择、六味
(中医讲五味)调配和滋补强壮以及房中术等等。本文以传统藏医学的经典论著
《四部医典》等所记载的理论为依据,以
“医离不开算”的观点。
一、藏医的养生
1.
药浴疗法
1.1
药浴疗法概述 药浴疗法是藏医学在长期使用天然温泉浴身疗疾强身健体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一种浴疗方法,经过“三因”、“五元”学
说的沉淀,药浴疗法逐渐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不断系统化和科学化,形成今天藏医特有的药浴养生方式
-药汁浸泡型外治法。这种药
浴疗法的基础方是
“五味甘露”,由五种植物药组成,每种植物药各代表藏医五元学说中的一种元素,是五元精华的浓缩。在具体治疗过程
中,医生可以在五味甘露方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差异辨证施药。历代的药浴治疗资料详细记载了如何在五味甘露方的基础上进行配伍禁忌,
《四部医典》及后续的
“五械之浸浴疗法”一章专门介绍了药浴疗法的禁忌症、适应症、方剂和注意事项等。
1.2
药浴作用于养生保健 药浴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可以从人体表皮基本结构入手,机体表层由皮肤、汗腺、皮脂腺等组成,
是抵御外界侵袭的第一道屏障,皮肤除了具有保护作用外,还具有分泌、渗透、吸收和排泄的作用,皮肤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解剖组织结
构,具有细胞生物学特性。药浴疗法中的药汁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从而改善皮肤状态,改善生态系统,增强新陈代谢速率,改善内部血
液流畅情况。在药浴的温热环境下,皮下血管会充血,从而加快新陈代谢,是一种被动的养生过程。药浴疗法不仅作用于皮肤,还作用于
其他身体部位,包括作用于黑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于脏腑起到调衡作用,作用于白脉起到疏通经络作用等。
1.3
藏医不同年龄的养生
在婴儿时期,刚出生时食用母乳,4个月后可适量喂食白蜜、融酥等可以增强婴儿的体质促进发育。6个月后可以喂食煮烂的羊肉或者
牛肉等防治皮肤问题。采用干姜、藏菖蒲、白山羊奶、阿魏、荜拨、酥油、大青盐和诃子等制成的药酥,少量食用可增加免疫力;采用川
木香、光明盐、白芥子、紫茉莉、藏菖蒲在酥油中煎熬,少量食用增强体质;少年时期正处于第二生长期。应多食用营养丰富的食品,除
了主食外要补充大量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含蛋白较多的食物有牛奶羊奶、动物肝脏、瘦肉等,含维生素较多得有芹菜、苜蓿、白菜
等;青壮年时期,青年时期需注意日常饮食,到了中年期为了防止过早衰老,根据自身工作和身体可适当调整饮食。选择保护生理功能促
进正常新陈代谢的食物,如牛肉、蛋类、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选择提供人体正常活动能量的食物,如粮食、糖类、油脂等;选择促进细
胞代谢抗衰老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类、菌类、蜂蜜等;老年时期就更应该注重食养,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身体的代谢免疫力大不如前,
采用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制成药油涂抹身体或沐浴滴加可增强免疫力,采用马钱子、酸果、蜂蜜等煎服可延缓衰老。
1.4
藏医中的饮食养生
青藏高原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藏族人民独特的饮食文化。酥油茶、青稞酒、牛羊肉等是西藏人民传统的食物,是藏族人民的
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牛羊肉的热量很高是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对于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人们可以很好的抵御寒冷。酥油主要是从
牛奶中提炼,酥油茶就是由酥油制成的,酥油能够为身体补充能量,面色红润使皮肤光滑。牛奶是藏族人民必不可少的饮品,藏医认为牛
奶能够治疗气类疾病。牛奶中含有使大脑兴奋的物质,消除疲惫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牛奶可以降低胆固醇,提高骨质密度促进生长发
育,提高人体免疫力。藏族人民还喜欢饮用清茶和甜茶,《四部医典》中记载茶能够强身健体,对藏族人民来说茶不光有强身健体保健的
作用,还可以解腻顺食。
1.5
藏医的季节养生
藏医将一年分为6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养生方式。前春:此时天气渐渐变暖,人的皮肤毛孔张开身体的热量流失,为了防治
疾病,应多运动、泡药浴、保持充足睡眠,多食用青稞面、姜汤、蜂蜜等粗糙的苦涩味较多的食物;后春:阳光逐渐充裕,人体内能量流
失,为了防止疾病,应坚持锻炼,多吃绿色食品补充维生素;夏季:雨水较多,人体胃部易受寒,此时应该食用热性食物,坚持锻炼,可
适当游泳,多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保持体内温度;秋季:宜多食用蔬菜水果,泡药浴等;前冬:人的皮肤毛孔闭合,适宜外出晒太阳,多
食用肉汤、乳制品等;后冬:天气更加寒冷,应食用脂肪含量较多的食物,用芝麻油涂抹全身,延缓衰老。
二、 对疾病的预防
藏医的治疗方法历史悠久,在古代记载中藏药药物剂型分为:汤剂、散剂、丸剂、药油等八大剂型。但是由于高原地势特殊,渐渐的
趋向于散剂和丸剂。藏医药方一般少则两至三种,多则上百种。其中一种为主药,其他为辅药。日常所食用的也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如稻
米、青稞能增强体力疏通肠道;绵羊肉、耗牛肉性温热治疗寒症;酥油、牛奶等增强阳气。青稞酒可以生热,帮助睡眠。
总结
青藏高原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西藏人民独特的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养生保健以及对抗病毒的方法。从藏医学养生保健角度
分析预防疾病,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藏族人民的身体素质,更好的适应环境。
参考文献
[1]
扎西东主,索南卓玛.名老藏医养生学术经验的传承研究思路.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01).
[2]
周毛吉,多 杰,卡着杰.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