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奥数 24和倍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 24和倍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  24和倍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  24和倍应用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24和倍应用题

本教程共30讲

第24讲和倍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题。根据它们的结构形式和数量关系,形成了一些用特定方法解答的典型应用题。比如,和倍应用题、差倍应用题、和差应用题等等。

和倍应用题的基本“数学格式”是:

已知大、小二数的“和”,又知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求大、小二数各是多少。

上面的问题中有“和”,有“倍数”,所以叫做和倍应用题。为了清楚地表示和倍问题中大、小二数的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如下:

从线段图知,“和”是小数的(倍数+1)倍,所以,

小数=和÷(倍数+1)。

上式称为和倍公式。由此得到

大数=和-小数,

或大数=小数×倍数。

例如,大、小二数的和是265,大数是小数的4倍,则

小数=265÷(4+1)=53,

大数=265-53=212或53×4=212。

例1甲、乙两仓库共存粮264吨,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库存粮的10倍。甲、乙两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分析:把甲仓库存粮数看成“大数”,乙仓库存粮数看成“小数”,此例则是典型的和倍应用题。根据和倍公式即可求解。

解:乙仓库存粮 264÷(10+1)=24(吨),甲仓库存粮

264-24=240(吨),

24×10=240(吨)。

答:乙仓库存粮24吨,甲仓库存粮240吨。

例2甲、乙两辆汽车在相距3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甲、乙两辆汽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分析: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所以“1倍”数是乙车的速度。现

只需知道甲、乙汽车的速度和,就可用“和倍公式”了。由题意知两辆车 2时共行 360千米,故1时共行 360÷2=180(千米),这就是两辆车的速度和。

解:乙车的速度为

(360÷2)÷(2+1)= 60(千米/时),

甲车的速度为

60×2=20(千米/时),或180-60=120(千米/时)。

答:甲车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时行60千米。

从上面两道例题看出,用“和倍公式”的关键是确定“1倍”数(即小数)是谁,“和”是谁。例1、例2的“1倍”数与“和”极为明显,其中例2中虽未直接给出“和”,但也很容易求出。下面我们讲几个“1倍”数不太明显的例子。

例3甲队有45人,乙队有75人。甲队要调入乙队多少人,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

分析:容易求得“二数之和”为 45+75=120(人)。如果从“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推出“1倍”数(即小数)是“甲队人数”那就错了,从75不是45的3倍也知是错的。这个“1倍”数是谁?根据题意,应是调动后甲队的剩余人数。倍数关系也是调动后的人数关系,即“调入人后的乙队人数”是“调走人后甲队剩余的人数”的3倍。由此画出线段图如下:

从图中看出,把甲队中“?”人调入乙队后,(45+75)就是甲队剩下人数的 3+1=4(倍)。从而,甲队调走人后剩下的人数就是“1倍”数。由和倍公式可以求解。

解:甲队调动后剩下的人数为

(45+75)÷(3+1)= 30(人),故甲队调入乙队的人数为45-30=15(人)。

答:甲队要调15人到乙队。

例4妹妹有书24本,哥哥有书53本。要使哥哥的书是妹妹的书的6倍,妹妹应给哥哥多少本书?

仿照例3的分析可得如下解法。

解:兄妹图书总数是妹妹给哥哥一些书后剩下图书的(6+1)倍,根据和倍公式,妹妹剩下

(53+24)÷(6+1)=11(本)。故妹妹给哥哥书24-11=13(本)。

答:妹妹给哥哥书13本。

例5大白兔和小灰兔共采摘了蘑菇160个。后来大白兔把它的蘑菇给了其它白兔20个,而小灰兔自己又采了10个。这时,大白兔的蘑菇是小灰兔的5倍。问:原来大白兔和小灰兔各采了多少个蘑菇?

分析与解:这道题仍是和倍应用题,因为有“和”、有“倍数”。但这里的“和”

不是 160,而是160-20+10=150,“1倍”数却是“小灰兔又自己采了10个后的蘑菇数”。线段图如下:

根据和倍公式,小灰兔现有蘑菇(即“1倍”数)

(160-20+10)÷(5+1)=25(个),

故小灰兔原有蘑菇25-10=15(个),大白兔原有蘑菇

160-15=145(个)。

答:原来大白兔采蘑菇145个,小灰兔采15个。

练习24

1.小敏与爸爸的年龄之和是64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敏的3倍。小敏和她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2.一肉店卖出猪肉和牛肉共560千克,卖出的猪肉是卖出的牛肉的4倍。猪、牛肉各卖了多少千克?

3.甲、乙两桶汽油共84千克。如果把乙桶中的油倒入甲桶15千克,那么这时甲桶中的汽油等于乙桶中的汽油的3倍。甲、乙两桶原有汽油各多少千克?

4.甲、乙两人共生产零件100个,其中甲有2个零件、乙有5个零件不合格。已知乙生产的合格零件是甲生产的合格零件的2倍。甲、乙各生产了多少个零件?

5.团结村原有水田290公顷,旱田170公顷。要把多少公顷旱田改为水田,才能使水田的公顷数比旱田的公顷数多2倍?

6.红星小学图书馆内,科技书是故事书的3倍,连环画书又是科技书的2倍。已知这三种书共有1600本,那么每种书各有多少本?

答案与提示练习24

1.16岁,48岁。

2.448千克,112千克。

3.甲桶48千克,乙桶36千克。

解:乙桶原有84÷(3+1)+15=36(千克),

甲桶原有84-36=48(千克)。

4.甲33个,乙67个。

解:甲=(100-2-5)÷(2+1)+2=33(个),

乙=100-33=67(个)。

5.55公顷。

解:170-(290+170)÷(2+1+1)=55(公顷)。

6.故事书160本,科技书480本,连环画960本。

解:以故事书为“1倍”数,则科技书为它的3倍,连环画书为它的3×2=6(倍)。由和倍公式,得

故事书有1600÷(1+3+6)=160(本),

科技书有160×3=480(本),

连环画有160×6=960(本)。

小学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 1、城市绿化带新种杨树和柳树共260棵,其中杨树的棵数比柳 树的棵数多3倍。种杨树和柳树各多少棵? 2、甲乙两数的和是192,又已知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7。求甲乙 两数各是多少? 3、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900,已知差是减数的8倍,求差是多少? 4、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735,已知商是7,求被除数和除数 各是多少? 5、甲乙两桶油共重150千克,从甲桶中取出20千克倒入乙桶, 这时乙桶的油就比甲桶多3倍,甲乙两桶原来各有油多少千克? 6、今年,小明和他爸爸的年龄和是46岁,3年前爸爸的年龄正 好是小明的3倍,小明和他的爸爸今年各是多少岁? 7、小林和小军共有画片49张,小林送给别人4张后,剩下的张 数比小军的3倍还多5张,小林和小军原来各有多少张画片? 8、甲乙两仓共存粮2200千克,从乙仓运出210千克后,甲仓的 存粮比乙仓的2倍少380千克,两个仓原来各存粮多少千克? 9、某水果店共运进水果160箱,其中橘子的箱数是香蕉的3倍,苹果的箱数是香蕉的4倍,三种水果各运进多少箱? 10、菜场运来蔬菜1482千克,其中黄瓜的重量是茄子的2倍, 白菜的重量是黄瓜的5倍,三种蔬菜各有多少千克? 【篇二】 1、学校买来两种粉笔共240盒,已知白色粉笔的盒数是彩色粉笔 的5倍。两种粉笔各买了多少盒?

2、师傅和徒弟3小时共生产零件90个,已知师傅每小时做的零 件个数是徒弟的2倍,师傅和徒弟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3、哥哥和弟弟共有48本书,弟弟给哥哥5本后,哥哥的书就是 弟弟的3倍,哥哥、弟弟原来各有几本书? 4、甲乙两个粮仓共有粮食230吨,后来从甲仓运出50吨,乙仓 运进20吨,这时乙仓的粮食是甲仓的3倍,甲乙两仓原来各有粮食多 少吨? 5、某校三年级和四年级共有学生372人,三年级的人数比四年 级人数的2倍多36人,该校三、四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6、动物园的猴山上共有180只猴。大猴子的只数比小猴子的3 倍少8只。猴山上大小猴子各有多少只? 7、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球共270个,黄球的个数是红 球的2倍,蓝球的个数是黄球的3倍,三种颜色的玻璃球各有多少个? 8、书架上层有46本书,下层有22本书,要使上层的书是下层 书的3倍,那么必须从下层拿几本书放到上层去? 9、两个数相除,商3余10,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163,求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多少? 10、甲仓库存粮54吨,比乙仓库少存粮16吨,要使甲仓库的存 粮是乙仓库的3倍,那么必须从乙仓库运出多少吨放入甲仓库?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300道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 1.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2. 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 3. 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 4. 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 5. 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 6. 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 7. 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8. 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9.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 10. 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2倍,花气球有多少个? 11. 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总数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 12. 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13. 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4. 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15. 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16. 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 下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8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钱?给小红多少钱? 19.三个好朋友去买饮料,小亮买了5瓶,小华买了4瓶,阳阳没有买。到家后,三个人平均喝完饮料,阳阳拿出6元钱,他应给小亮多少钱小华多少钱? 20.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进去2杯牛奶,连瓶共重450克;如果倒进去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21.(1)两个因数分别是7和12,积是多少? (2)250的3倍是多少? 22.一只虎体重180千克,一只熊的体重是虎的2倍,这只熊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3.水果店运来20箱梨,每箱25千克。卖出32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4.王老师买排球用了40元,买篮球用的钱数是排球的3倍。王老师买球一共用了多少元? 25.学校美术小组一共有36个同学,其中有女同学27人。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几倍? 26.同学们采集树种子。已经采集了15千克,再采集多少千克,树种的总重量正好是原来的3倍?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200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200题) 1. 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2. 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 3. 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 4. 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 5. 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 6. 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 7. 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8. 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 9.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 10. 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2倍,花气球 有多少个? 11. 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总数少30道, 小青做了多少道? 12. 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13. 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4. 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15. 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16. 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 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5-5)*120=1200 1200/(10+2)=100 1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 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6-8)*60=480 480/(8+2)=48 18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回家后,三 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 (7+5)/3=4 8/4=2 2*(7-4)=6 8-6=2

小学奥数 经典应用题 归总问题.题库版

本讲主要学习归总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归总问题的类型,以及解决归总问题的一般方 法,掌握归总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并会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一些实际问题中. 归总问题 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 “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 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模块一、简单的归总问题 【例 1】 “走美比萨店”共有5名员工,2名厨师每周分别工作36小时,每小时工资10美元;3名服务生 每周工作30小时,每小时工资5美元。如果你是“走美比萨店”的老板,你每周该向员工制服的 工资一共为 美元。 【考点】简单的归总问题 【难度】1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2009年,第7届,走美杯,3年级,初赛 【解析】 2361033057204501170??+??=+=(美元) 【答案】1170美元 【例 2】 某车间需要加工3960个零件,3个工人10小时加工了1320个,其余的要求在15小时内完成,需 要增加多少个工人? 【考点】简单的归总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 每个工人每小时加工:132031044÷÷=(个),现在还剩下:396013202640-=(个)零件,15小 时内完成需要工人264044154÷÷=(个),即需要增加1个工人. 【答案】1个工人 【例 3】 光明小学有50个学生帮学校搬砖,要搬2000块,4次搬了一半。照这样算,再增加50个学生, 还要几次运完? 【考点】简单的归总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 先求出每个学生每次运的砖数: 1200045052 ?÷÷=(块). 再求出现在的学生一次过运的砖数: (50+50)×5=500(块).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6-1-1-2.归总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和倍与差倍问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 第13讲和倍与差倍问题 知识方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问题叫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问题叫差倍问题。这一讲我们主要把和倍与差倍问题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重点是准确理解题意,找到其中的等量关系进行解答。 重点点拨………………………………………………… 【例1】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20,甲数是丙数的3倍,乙数是丙数的2倍。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我们可以把丙看作1倍数,甲就是3倍数,乙是2倍数,一共可以看成1+2+3=6倍数。6倍数所对应的数量是120,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1倍数,也就是求出了丙是多少。 解答120÷(3+2+1)=20 20×2=40 20×3=60 答:甲是60、乙是40、丙是20。 【例2】有两堆棋子,第一堆有67个,第二堆有53个,问:从第二堆中拿出多少个棋子放入第一堆,就能使第一堆的棋子是第二堆的5倍? 分析不管两堆棋子怎样移动,棋子的总数是不变的。我们可以从问题入手,移动棋子以后,我们可以把第二堆棋子数看作1倍数,第一堆棋子数是5倍数,一共是5+1=6倍数。6倍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是67+53=120(个),这样我们可以求出1倍数是120÷6=20(个),也

就是移动后的第二堆棋子的数量。再用原来第二堆棋子的数量减去现在第二堆棋子的数量就得到移动的棋子数量。 解答(67+53)÷(1+5)=20(个) 53-20=33(个) 答:从第二堆中拿出33个棋子放人第一堆,就能使第一堆的棋子是第二堆的5倍。 【例3】用中国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车÷马=2,炮÷车=4,炮一马=56”,那么“车十马+炮”等于多少? 分析从“车÷马=2,炮÷车=4”这两个条件可以看出,车是马的2倍,炮是车的4倍。我们把马看作1倍数,车就是2倍数,炮就是4×2=8倍数。炮比马多8-1=7倍数,7倍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是56,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1倍数是56÷7=8,也就是马所代表的数。车代表的数是8×2=16,炮所代表的数是8X8=64。 解答56÷(4×2-1)=8 8×(1+2+8)=88 答:“车十马十炮”等于88。 【例4】甲、乙两人原来的存款数相等。后来甲取出180元后,乙又存入420元,这时乙的存款是甲的3倍。甲、乙两人原来各存款多少元? 分析原来甲、乙的钱数是相等的,后来甲取出180元后,乙又存入420元,说明現在甲、乙的钱数相差180+420=600(元),而现在他们的倍数相差3-1=2倍。由此我们可以求出现在的1倍是600÷2=300(元),也就是现在甲的存款数。再用现在的钱数加上取出的钱数就是原来甲的存款数。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类总结(30种)

小学数学典型应题归类总结(30种)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吨钢 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 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 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小学奥数差倍问题

第14讲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这一类题,我们叫做差倍问题。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与和倍问题类似,要先找出两个数的差,以及与差相对应的倍数差,求出1倍数, 再来求出几倍数。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两数差÷(倍数-1)=小数(1倍数)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 光明小学体育组篮球的个数比排球多18个,篮球个数是排球的3倍,共有篮球、排球各多少个?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排球 篮球 多18个 如图:篮球比排球多3-1=2倍,排球的2倍是18个,所以排球有18÷2=9个 进而得出篮球的个数。 解答:排球:18÷(3-1)=9个 篮球:9×3=27个 答:。 总结:先找到1倍数,接着根据条件找到几倍数,然后找到差所对应的倍数差。 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比被除数少96,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解析:根据商是7可以推出被除数是除数的7倍,把除数看做1倍数,被除数就是7倍数。画出线段图: 解答:除数:96÷(7-1)=16 被除数:16+96=112 答:。 总结:在商是几的条件中,其实也蕴含着被除数和除数的倍数关系。 哥哥和弟弟存款若干元,哥哥存款数是弟弟的3倍,如果哥哥取出200元,弟弟再存入40元,二人存款正好相等,哥哥、弟弟各存款多少元。 解析:根据题意,请同学们画出线段。 解答:哥哥比弟弟多200+40=240元 弟弟:240÷(3-1)=120元 哥哥:120×3=360元 答:。

三5班有两个书架,第一个书架上的存书比第二个书架的5倍还多38本,第二个书架比第一个书架少278本。两个书架各有多少本书? 解析:根据题意,请同学们画出线段。 解答:第二个书架(278-38)÷(5-1)=60本 第一个书架:60×5+38=338本 答:。 合唱队有女生90名,男生30名,为了节目需要,这次排练去掉同样多的男生和女生,结果剩下的人数正好是男生人数的4倍。合唱队各去掉了多少名男生、女生? 解析:根基题意,请同学们画出线段。 原来女生比男生人数多90-30=60人,去掉同样多的男生、女生,可以得出女生和男生的人数差不变,仍然是60人,这时剩下的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倍,此时女生比男生多4-1=3倍。用60÷3=20,求出现在剩下的男生人数,再根据题意求出去掉的人数。 解答:男生剩下的人数:(90-30)÷(4-1)=20名 男生去掉的人数:30-20=10名 答:。 有两袋面粉,从第一袋中取8千克放入第二袋,两袋质量相等。如果从第二袋中取10千克放入第一袋,则第一袋的质量是第二袋的2倍。两袋面粉各有多少千克? 解析:根据题请同学们意画出线段图。 根据从第一袋中取出8千克放入第二袋,两袋质量相等,可以得出两袋的质量差是8+8=16千克。如果从第二袋取出10千克放入第一袋,后,第一袋比第二袋多16+10×2=36千克,这时第一袋的质量是第二袋的2倍,也就是第一袋比第二袋多2-1=1倍,第二袋有36÷(2-1)=36千克,最后求出第二袋和第一袋的重量。 解答:第二袋:(8×2+10×2)÷(2-1)+10=46千克 第一袋:46+8×2=62千克 答:。 1.学校合唱组的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4倍,女同学比男同学多42人,合唱组男生、女 生各有多少人? 2.被除数比商大144,除数是7,被除数、商各是多少?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50道(三篇

【篇一】 1、有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2、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 3、1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4、4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5、儿童读物每本23元,23元最多可以买几本?25元呢? 6、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够装几台电扇? 7、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8、小明又20元钱,想买3元一瓶的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还剩几元?9、一根绳子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10、有24个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11、今年爸爸39岁,儿子8岁,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几倍还大几岁? 12、森林餐厅有9张空桌,每桌能坐4人,35只小动物都有座位吗? 13、三年一班有44人,丛林探险每辆小车坐6人,激流勇进每船坐5人,(1)如果都玩丛林探险,最多可以做满几辆车?会有剩余的人吗?(2)如果都玩激流勇进,该租几条船? 14、森林城堡的房间每间住6只,20只小动物,可以住满几间房,还剩几只小动物?15、有22枝黄花,16枝红花,10枝紫花,用7枝黄花、3枝红花、2枝紫花扎成一束,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几束这样的花束? 16、18名同学去公园划船,每只船限坐4人,至少要租几只船? 17、49除以一个数,商是8,余数是1,除数是多少?

18、有24枝粉笔,每8枝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如果有4个盒子,平均每个盒子装几枝? 19、故事书7元,百科知识8元,小明有50元,买故事书最多能买几本?买百科知识最多能买几本?买一本百科知识后,剩下的钱能买几本故事书? 20、23名同学去公园,一辆游览车限坐4人,最少要租几辆游览车? 21、30米长的木板,每4米截一段,可以截几段?还剩下几米? 22、30米长的木板,每5米截一段,需要截几刀? 23、小明又36个桃子,自己吃了4个,余下的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几个?还余下几个桃子? 24、丽丽买了9个梨和4个桔子,梨的个数是桔子的几倍还多几个? 25、一件衣服要钉4个纽扣,有29个扣,可以钉几件衣服?还剩几个纽扣?26、图书角有12本连环画和14本卡通书,把这些书分给6个小组,每组可以分到几本,还剩几本? 27、一本书50页,小明已经看了26页,剩下的又看了4天,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几页?28、一根40米长的绳子,每6米截一根大跳绳,余下的每两米截一根小跳绳,可以截几根大跳绳,几根小跳绳? 29、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它什么时候到达? 30、芳芳一分钟做8道题,小兰一分钟做9道,5分钟后小兰比芳芳多做几道? 31、哥哥每天上班在路上要用23分钟,他每天7:50开始工作,哥哥应几点出发?32、小学生每天在学校学习6个小时,一周要学习多长时间? 33、声音在水中每秒约传播1450米,在空气中每秒约传播340米,声音每秒在水中比在空气中多传播多少米? 34、弟弟看一本书,已经看了72页,比没看的多63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35、兰兰每分钟走80米,聪聪每分钟比兰兰少走20米,聪聪每分钟走多少米?36、班里组织春游,乘汽车要50分钟,早上9:30分出发,什么时候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1 归一问题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 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 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 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 (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 等。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 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 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 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 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 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 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3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 和差问题。 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 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 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 形的面积。 解长=(18+2)÷2=10(厘米) 宽=(18-2)÷2=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0×8=8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例3 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 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解甲乙两袋、乙丙两袋都含有乙,从中可以看出甲比丙多(32 -30)=2千克,且甲是大数,丙是小数。由此可知 甲袋化肥重量=(22+2)÷2=12(千克) 丙袋化肥重量=(22-2)÷2=10(千克) 乙袋化肥重量=32-12=20(千克) 答:甲袋化肥重12千克,乙袋化肥重20千克,丙袋化肥重10 千克。 例4 甲乙两车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 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筐? 解“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 这说明甲车是大数,乙车是小数,甲与乙的差是(14×2+3), 甲与乙的和是97,因此甲车筐数=(97+14×2+3)÷2=64(筐) 乙车筐数=97-64=33(筐) 答:甲车原来装苹果64筐,乙车原来装苹果33筐。 4 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 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奥数专题:和倍应用题

三年级奥数专题:和倍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题.根据它们的结构形式和数量关系,形成了一些用特定方法解答的典型应用题.比如,和倍应用题、差倍应用题、和差应用题等等. 和倍应用题的基本“数学格式”是: 已知大、小二数的“和”,又知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求大、小二数各是多少. 上面的问题中有“和”,有“倍数”,所以叫做和倍应用题.为了清楚地表示和倍问题中大、小二数的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如下: 从线段图知,“和”是小数的(倍数+1)倍,所以, 小数=和÷(倍数+1). 上式称为和倍公式.由此得到 大数=和-小数, 或大数=小数×倍数. 例如,大、小二数的和是265,大数是小数的4倍,则 小数=265÷(4+1)=53, 大数=265-53=212或53×4=212. 例1甲、乙两仓库共存粮264吨,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库存粮的10倍.甲、乙两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分析:把甲仓库存粮数看成“大数”,乙仓库存粮数看成“小数”,此例则是典型的和倍应用题.根据和倍公式即可求解. 解:乙仓库存粮 264÷(10+1)=24(吨),甲仓库存粮 264-24=240(吨), 或 24×10=240(吨). 答:乙仓库存粮24吨,甲仓库存粮240吨. 例2甲、乙两辆汽车在相距3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甲、乙两辆汽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分析:已知甲车速度是乙车速度的2倍,所以“1倍”数是乙车的速度.现只需知道甲、乙汽车的速度和,就可用“和倍公式”了. 由题意知两辆车 2时共行 360千米,故1时共行 360÷2=180(千米),这就是两辆车的速度和. 解:乙车的速度为 (360÷2)÷(2+1)= 60(千米/时), 甲车的速度为 60×2=20(千米/时),或180-60=120(千米/时). 答:甲车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时行60千米. 从上面两道例题看出,用“和倍公式”的关键是确定“1倍”数(即小数)是谁,“和”是谁.例1、例2的“1倍”数与“和”极为明

小学奥数和差倍问题完整版

小学奥数和差倍问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和差倍问题 【专题知识点概述】 和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三个量中的两个,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的问题。 解题小窍门:妈妈的感觉是首先准确画出图来,一遍不行再重新画 哦,然后重点找出单位“1倍”,再找到“几倍”,使出浑身解数找出整倍对应的具体数,最后推算出“1倍”对应具体数后,你会发现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田田你在做完这些题后有什么感想吗) 一、和倍问题(给了总数和倍数关系) (1)和倍 例1、纺织厂有职工480人,其中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3倍。请问: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分析: 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3倍,选男职工人数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那么女职工人数就用三条小线段表示,如图: 那么每一小段表示:()48031120÷+=(人) 即男职工人数为120人,那么女职工人数为:1203360?=人 小试牛刀: 1、甲班和乙班一共有60人。如果从甲班调6个人到乙班,那么甲班的人数就是乙班人数的2倍。求甲、乙两班原来的人数。(★★) 2、甲水库有43亿立方米水,乙水库有37亿立方米水。问:需要从甲水库调多少亿立方米水道乙水库,才能使乙水库的水比甲水库多两倍( ★★) (2)和倍多(给了总和、倍数关系,但不是整倍哦) 例1、甲、乙两堆货物共有160件,已知甲堆货物比乙堆的3倍还多40件。甲、乙两堆各有多少件货物(

★★) 分析: 选取乙堆的货物数量为“1倍”,用一条小线段表示,如图: 四条小线段总共为:16040120-=件 每条小线段为:120430÷=件 即乙堆货物有30件,那么甲堆货物有:16030130-=件 例2、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如果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和是56,那么被除数等于多少( ★★★)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根据题意知被除数比除数的4倍还多1,且被除数与除数的和为:564151--=,画出线段图: 5条小线段共为:51150-= 每条小线段表示:50510÷= 即除数为10,那么被除数为:511041-= 小试牛刀: 1、某交通协管员七月份开出78张罚单,这些罚单分为两种:一种是违章停车,另一种是闯红灯。违章停车的罚单比较多,比闯红灯罚单数量的4倍还多3张。违章停车的罚单有多少张( ★★) 2、果园里一共种340棵桃树和杏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杏树的3倍多20棵,两棵树各种了多少棵(★★) (3)和倍综合 例1、三堆糖果共有105颗,其中第一堆糖果的数量是第二堆的3倍,而第三堆糖果的数量又比第二堆的2倍少3颗。第三堆糖果有多少颗( ★★★) 分析: 因为题目中第一堆和第三堆的糖果都与第二堆的倍数有关,那么设第二堆的糖果为“1”,用一条小线段表示: 通过线段图可以看出,1326++=条小线段表示的共有:105+3=108颗 那么每条小线段表示:1086=18÷颗 即第二堆有18颗,则第一堆有183=54?颗,第三堆有182333?-=颗 小试牛刀: 1、有3条绳子,共长95米,第一条比第二条长7米,第二条比第三条长8米,问3条绳子各长多少米( ★★★)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奥数题、综合题练习大全,考前给孩子练习!

应用题 1、儿童三轮车每辆的价钱是21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光明小学开展“学雷锋”活动,低年级有130人参加,中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低年级的2倍,中年级有多少人参加?低、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3、校园里共栽了21棵槐树。栽的松树是槐树的4倍,栽了多少棵松树? 4、有4束花,每束12朵。如果从每束里拿出2朵,剩下的一共有多少朵花? 5、买一台电风扇的价钱是231元,买3台电风扇要用多少元? 6、服装小组要做一批童装,已经做了3天,每天做313件,还差104件。原来要做多少件?

7、一只大象的体重等于8头牛的体重,1头牛的体重等于2匹马的体重。1匹马的体重是300千克,这只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8、少年宫乐队有女同学18人,男同学17人。合唱队的人数是乐队的3倍,合唱队有多少人? 9、儿童剧场楼下有405个座位,楼上有9排,每排有32个座位。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 10、一列火车挂了10节车厢。其中9节各有118个座位,另外一节有60个座位。这列火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11、商店卖出63个蓝气球,卖出的红气球的个数是蓝气球的7倍。卖出多少个红气球?哪种气球卖得多,多多少个?

12、学校组织参观自然博物馆。二年级去39人,三年级去的人数是二年级的2倍。三年级去了多少人?两个年级共去多少人? 13、菜站运来4车白菜,每车495千克。卖出836千克,还剩多少千克白菜? 14、校园里有3棵橘树。第一年产橘306个,第二年的产量是第一年的2倍。第二年产橘多少个? 15、330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郊游。前3辆车各坐82个同学,第四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 16、停车场停着45辆小汽车,开走18辆后,剩下的正好排成3行。每行有多少辆小汽车? 17、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

小学50道经典奥数应用题及答案精编版

小学奥数训练题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 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小学三年级奥数差倍问题

差倍问题(2) 1、有甲乙两桶油,如果把甲桶油向乙桶倒入35千克,则乙桶就比甲桶多10千克问原来甲桶比乙桶多多少千克? 2、小明和小玲都有一些玻璃球,如果小明给小玲18颗,则小明比小玲还多4颗。 问原来小明比小玲多几颗玻璃球? 3、甲筐苹果的重量是乙筐苹果的3倍,如果从甲筐取出43千克放入乙筐,那么两筐苹果的重量就相等。两筐原来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4、小猫的糖数是小狗的3倍,如果小猫给小狗36颗,那么小猫还比小狗多8颗。 小狗和小猫原来各有多少颗糖? 5、甲筐苹果的数量是乙筐的4倍,如果把甲筐苹果给乙筐放15个,则甲筐苹果的数量比乙筐少6个,甲乙两筐苹果各有多少个? 6、甲乙两个仓库各有一批水泥,甲仓库的袋数是乙仓库的3倍,如果从甲仓库取出180袋放入乙仓库,那么两个仓库的袋数相等。原来两个仓库各有水泥多少袋? 7、苹果的数量是桃子的7倍,如果苹果给桃子30个,苹果的数量还比桃子多12个,苹果和桃子各有多少个? 8、小明的邮票数是小红的4倍,如果小明给小红15张,那么就比小红少了3张,原来小明、小红各有多少张邮票? 9、小华的糖数是小亮的6倍,小华给小亮35块后,两人同样多。小华和小亮原来各有多少块糖? 10、红花的数量是兰花的5倍,如果红花给兰花44朵,还比兰花多8朵。红花和兰花原各有多少朵? 第1页共8页

11、甲书架的存书量是乙书架的4倍,从甲书架上取出32本书放在乙书架上,那么,甲书架就比乙书架少了4本。甲乙两个书架原各有图书多少本?12、甲乙两车上的人数相同。如果甲车上的35人上到乙车上,这时乙车的人数是甲车的6倍。甲乙两车原来各有多少人? 13、哥哥的钱数是弟弟的5倍。如果哥哥给弟弟24元钱,哥哥和弟弟的钱数就同样多。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多少钱? 14、两个车间的人数原本同样多。如果从第一车间抽调120人到第二车间,第二车间的人数就是第一车间的7倍。两个车间原来各有多少人? 15、小明的邮票和小红的邮票原本同样多。后来小明送给别人25张邮票,小红又收集了45张邮票,现在小红的邮票数量是小明的8倍。小明和小红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 第2页共8页 综合练习 1、笑笑带了一些钱去买苹果,如果买3千克,则多出2元;如果买6千克,则少4元。苹果每千克多少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2、有一根木头,要锯成5小段,每锯开一处要花3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分钟? 3、笑笑家和淘气家之间有一条长90米的小路,如果在小路一旁每隔3米栽一棵树,需要栽多少棵树? 4、某学校分宿舍,如果每间宿舍住8人,则少2间宿舍,如果每间宿舍住10人,则多出2间宿舍。学校共有几间宿舍?住宿学生有几人? 5、公园的道路两边要放一些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计50把,每相邻两把椅子之间都相距5米。问这条路长多少米? 6、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如果每天卖出3千克的梨和5千克的苹果,那么若干天后梨卖完了而苹果还剩40千克。原来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7、一个花圃周长84米,在它的周围每隔4米种一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又要种两棵桃树。花圃一周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小学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行程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行程问题 【篇一】 1、“八一”节那天,某少先队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往相距17千米的解放军营房去慰问,出发0。5小时后,解放军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少先队员快2千米,再过几小时,他们在途中相遇? 2、甲、乙两站相距440千米,一辆大车和一辆小车从两站相对开出,大车每小时行35千米,小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大车同时出发,向小车飞去,遇到小车后又折回向大车飞去,遇到大车又往回飞向小车,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3、两地的距离是1120千米,有两列火车同时相向开出。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48千米。在第二列火车出发时,从里面飞出一只鸽子,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向第一列火车飞去,在鸽子碰到第一列火车时,第二列火车距目的地多远? 4、两辆汽车上午8点整分别从相距21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第一辆在途中修车停了45分钟,第二辆因加油停了半小时,结果在当天上午11点整相遇。如果第一辆汽车以每小时行40千米,那么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小刚和小勇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小刚跑完全程的5/8时与小勇相遇。小勇继续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前进,用2。5小时跑完余下的路程,求小刚的速度? 6、甲、乙两人在相距90千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

秒钟跑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钟跑2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在直路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共相遇了多少次? 7、男、女两名运动员在长110米的斜坡上练习跑步(坡顶为A,坡底为B)。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在A、B之间不停地往返奔跑。如果男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3米,下坡速度每秒5米;女运动员上坡速度每秒2米,下坡速度每秒3米,那么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离A点多少米? 8、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2。5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9、一辆奥迪轿车和一辆桑塔纳轿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奥迪车每分行1400米。如果两车同时出发,则恰好在途中的加油站相遇;如果桑塔纳轿车先出发了1分钟,则两车在距加油站600米处相遇;如果奥迪轿车先出发1分钟,则两车在距加油站多少米的地方相遇? 10、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在C地相遇;如果甲速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则相遇点距C地12千米;如果乙速不变,甲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则相遇点距C地16千米,甲车原来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篇二】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小学一年级奥数应用题

1.妈妈从家里到工厂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厂。这次妈妈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2.小华有10个红气球,小花有8个黄气球。小华用4个红气球换小花3个黄气球,现在小华、小花各有几个球? 3.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5.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6.小华和爸爸、妈妈为植树节义务植树,小华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妈妈比爸爸少植2棵,妈妈植了多少棵,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 7.一只猫吃掉一条鱼需要1分钟。照这样,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几分钟? 8.天色已晚,妈妈叫小明打开房间电灯,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9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还是不亮?拉20下呢?拉100下呢? 一年级奥数题:一年级奥数应用题综合练习之二 1.小花今年6岁,爸爸对小花说:“你长到10岁的时候,我正好40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2.动物园里有只长颈鹿,它的年龄数是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后所得的数。这只长颈鹿有多少岁? 3.6个小朋友分一袋苹果,分来分去多2个,问这袋苹果至少有几个? 4.一根60米长的绳子,做跳绳用去12米,修排球网用去30米,这根绳子少了多少米? 5.商场运回28台电视机,卖出一些后还剩15台,卖出多少台? 6.小虎学写毛笔字,第一天写6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3个,四天一共写了多少个? 7.小云今年8岁,奶奶说:“你长到12岁的时候,我62岁。”奶奶今年多少岁? 8.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小的一位数,所得的结果是多少? 一年级奥数题:一年级奥数应用题综合练习之三 1.15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小东的前面有9人,小东后面有几人? 2.14个同学站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张兵是第6个,从后数他是第几个? 3.13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从前面数,它站在第8,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