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天天晨练不一定有益
- 格式:docx
- 大小:17.93 KB
- 文档页数:5
老年人不要把晨练当成“上班”作者:来源:《百姓生活》2009年第11期每天早上去公园健身的老年人还真不少,只是有很多老人是你练我练,却没有注意科学的方法去做晨练。
要选择什么环境,什么时间,什么时候不宜晨练都是有讲究的。
所以,特别提醒老人千万不要把晨练当“上班”。
晨练不是“上班”,不要有过强的竞争心理。
如果老年人把晨练当成“上班”,就像对待工作一样一丝不苟,从而使一起晨练的老年伙伴间互相竞争,对运动技术的学习速度进行攀比,这都对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不利。
健身的目的是追求健康,健康是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共同组成的。
从运动医学的角度,像上班一样晨练,即运动的频度也就是每周5~6次,此种运动频度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过多的。
合理的老年人健康锻炼的运动频度,推荐每周3~5次。
当然,如果喜好天天去也可以,但要注意一周中达到有效运动量的只要有3~5天就足够了,其他时间可以休闲化,小运动量,主要是起到保持良好心情的作用。
运动频度:每周锻炼的次数应为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如果身体情况好,时间允许,所从事身体锻炼的项目活动量不大,可以适当延长些。
但这里提到的晨练时间是指要连续不断的、有一定活动量的身体锻炼时间,不能把早晨的聊天、观赏等用去的时间视为晨练时间。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不同,因此就不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活动量的标准。
但总的原则是活动量和活动强度不宜过大,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宜进行强烈的体育比赛。
晨练的活动项目可根据自己爱好、特长选择,但要适量,应轻松缓和地进行活动,而且使身体处于持续不断的活动状态。
晨练强度:活动强度以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掌握,老年人以掌握身体活动中不喘大气,及时调整运动与呼吸的协调。
环境要求:主要是选择空气新鲜和没有噪音的地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晨练的效果。
内容安排顺序是:活动量和强度要由小到大,由缓和到快速,由大肌肉群活动到小肌肉群活动,由全身性的活动到局部身体部位活动。
龙源期刊网 老人晨练需注意七大事项/健肺之中医妙法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02期老人晨练需注意七大事项文/鹅毛笔(1)留心天气预报中的晨练指数预报。
晨练指数主要是综合一些基本的气象要素,如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污染情况等,来指导人们进行晨练活动。
晨练指数共有5个级别,其中第1级别最适宜进行晨练,以此类推,第5级别就是指气象条件都不是很好,不适宜进行晨练活动。
老年人可以根据晨练指数来确定自己运动量的多少。
(2)不应空腹晨练。
营养物质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身体正处于低代谢阶段,如果不在运动前得到一些补充,那么会很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老年人在晨练之前,应该先要适当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人。
(3)晨练的时间也有讲究。
晨练的最佳时间为出太阳之后一小时,这时空气中的污染物都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下稀释分解,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
(4)室内锻炼强度要小。
进行室内锻炼时,运动量不宜过大,一般掌握在室外运动量的50%~60%就可以了。
在室内进行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空气的通畅,还可以在锻炼的时候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
(5)室外运动半小时最好。
老年人晨练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30分钟为最佳。
在运动之前进行一些准备性活动,并且运动方式也不要太剧烈,以免引起肌肉拉伤、骨折等情况出现。
(6)准备工作要做好。
老人在进行运动时,应尽量结伴,并且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做好准备工作。
如夏季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秋季应及时增减衣物等。
有疾病的老人,应在家人陪同下进行锻炼。
(7)天天锻炼不科学。
老年人是否进行晨练,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其他因素综合确定。
如果不慎感冒,或者某种流行性疾病正在肆虐,老人就应该取消锻炼。
一周中4~5天进行锻炼最为科学。
健肺之中医妙法文/刘五云。
中老年人冬季晨练要得当很多中老年人习惯早起晨练,他们认为清晨的空气最清新、新鲜,此时晨练对健康有益,哪怕是冬天寒冷的气温也抵挡不了晨练的热情。
不少人的晨练频率如同上班一样,每周五六次,但这样的频率对于老年人来说是过多的。
合理的运动频率,有效的运动量只要每周三四次就足够,其他的时间辅以休闲化的小运动量即可,关键在于保持心情愉快。
冬季晨练不宜过早冬季的早晨室内外的温差很大,体弱者、体温调节能力差的人,如果起床后立即从室内到室外,身体会很难适应气温的变化。
尤其是老年人,冷空气的刺激容易使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促使人体血管收缩,心脏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心肌很容易缺血缺氧,严重的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
据医疗气象学研究发现,有77%的心肌梗塞、54%的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感受性很敏感。
加之经过一夜睡眠,机体处于缺水状态,清晨的低温使得血小板易凝聚,血液黏稠度增大,很容易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梗。
因此建议老年人不宜过早进行晨练。
另外,人们普遍喜欢在草坪、树林、花丛等有绿色植物生长的地方进行晨练,而冬天日出较晚,绿色植物还没有光合作用,不但没有新鲜的氧气,反而囤积了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冬季晨练最好选择太阳升起后再进行,通常上午9时至11时是锻炼的最佳时间。
晨练中可能发生的损伤晨练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不可使自己过度劳累,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
中老年人的运动不宜过快、过猛,运动量和运动幅度不要太大,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冬天晨练,尤其中老年人腿脚容易抽筋,如果抽筋不太严重,只要以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可使症状缓解,但要注意用力均匀缓慢,以免造成肌肉拉伤。
想要避免晨练中腿脚抽筋的情况发生,就要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并注意锻炼前后的保暖。
如果运动时间比较长,可在晨练间歇时喝杯淡盐水。
另外,有部分人曾经关节受过伤,关节组织受到过破坏,在锻炼身体时关节发出声响,且有卡住或疼痛的感觉,就要及时去医院接受医生详细的检查。
晨练的坏处有什么
我想减肥,朋友都建议我进行晨练,每天跑上几圈甩掉身上的脂肪。
于是,我决定每天早上6点去跑步。
刚开始没什么感觉,渐渐的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舒服,也没感觉到自己收了。
我就查了大量的资料,想要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看看晨跑是否可以减肥,不查还好,一查吓一跳。
过早的晨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危害,我也去问了当地的医生,医生很证明我的结果是正确的。
它会给我们带来以下的危害:
一、清晨血压高:人们随年龄的增加血压也增高,尤其清晨的血压是很多人一天中最高的时段,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二、血液浓缩:4点到8点是一天中血液最浓的时间,此时运动出汗后更加重了血液浓缩,容易出现缺血性中风。
三、血糖最低:太早运动通常来不及吃早餐,运动中还会消耗血糖。
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易造成低血糖昏迷。
四、空气不好:太阳未出来之前,沿交通干线旁尤其是立交桥旁的1米多高度的空气中铅、镉等重金属浓度最高;树林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
五、空气质量最差:早上5点到7点是一天中空气质量最差的阶段。
如果天气非常热或湿度很大时,树林密集的地方通风不良,人不运动都会感到憋闷缺氧。
六、意外伤害更多:黎明前的黑暗使得视野受限,意外受伤非常容易出现。
很多人群都喜欢晨练,认为晨练的好处多多,那么,晨练的坏处就被人多人忽视,究竟晨练的坏处有多少呢?这也是
锻炼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要不就会起到影响身体健康的危害。
现在很多的老年人一般都会早起晨练,看到我的调查结果,我想看到的每个人能够告诉身边的老人。
晨练是好的但是不要太早,一般在早上9点到10点是最佳的时期。
龙源期刊网
老年人晨练离树远点
作者:诗红
来源:《保健与生活》2008年第08期
尽管医生、专家提醒说,最好不要早上锻炼,下午锻炼才更好,但老年人还是齐刷刷地去晨练。
那么,只好退而求其次,尽量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比如,不要去空气污浊的街边,应到公园、湖边锻炼。
可这里面也有一个误区:本来以为树下空气最好,而实际上,清晨的树下却是“废气”聚集。
大多数植物都是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到了晚上或黎明时分,则会因为接触不到太阳,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像人一样吸收大量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在树木密集的公园里,如果风力很小,空气相对不够流通,一夜间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就会大量聚集在树周围。
因此,尽管早上室外的空气要比室内清新,但树木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空气含氧量并不高。
老年人不像年轻人,身体较弱,再加上高血压、心脏病等各种慢性疾病的影响,锻炼时,更需要大量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的呼吸和足够的体力。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站在树下,不但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反而会过多吸入二氧化碳,严重时甚至可能由于氧气不足导致呼吸困难。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老人睡觉常犯的4个错误
导语:睡觉与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睡眠质量能保障健康,老人尤其要注意,老人睡觉时常常会犯哪些错误呢?
老人睡觉常犯的4个错误
老年人离退休之后,没有了在工作岗位上的那种紧张节奏,睡眠时间就可以自由安排了,不管白天或是晚上,什么时候想睡都可以去睡,但睡眠无规律,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是有害无益,以下几种错误的睡眠方式,应引起老年人的注意。
1、睡“回笼觉” 有的老年人晨练回家后,喜欢继续睡觉。
这样的习惯不仅会影响晨练效果,还不利于心肺功能恢复。
而且,晨练时肌肉产生的代谢物乳酸不易清除,反而使人感到精神恍惚,四肢松弛无力。
2、午睡不当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30~60
分钟为宜。
避免睡在风口上,腹部。
老人晨练竟是最常见的短命习惯
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经常参加晨练和户外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但是,健身需要有科学的方法,不科学的运动不仅不能达到这些效果,反而适得其反,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危害。
误区一:晨练
很多人认为早晨空气好,适合锻炼。
其实,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空气质量较差,所以晨练应安排在太阳出来后一小时,并且,不宜在车流较多的马路旁、树林密集的地方晨练,因为聚集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无益健康。
其次,有雾的天气不宜晨练,因雾中含许多有害物质。
第三,空腹晨练易造成低血糖。
另外,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也较高,早晨6时至中午12时心血管病发病最高,尽量选择下午或晚上活动为妥。
误区二:饭后散步
不少老人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古话当作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并不科学。
从近代医学观点看,吃饭特别是吃饱饭时,老年人的心脏负
荷增加,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
因此老年人应该避免在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运动锻炼。
误区三:别人做什么活动都争相去学
这种习惯很不好。
老年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体力、个人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否则会弄巧成拙。
另外,老年人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和营养,保证全面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才能让运动达到应有的效果。
龙源期刊网 生活误区——老年人晨练后可以“补觉”/小动作背后的大隐患——边吃边喝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3年第02期生活误区——老年人晨练后可以“补觉”文/王丹目前,晨练受到了众多老年人的喜爱,有些老年人晨练后回到家,有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疲劳感,想打瞌睡,于是就继续睡上一觉,并认为晨练后再上床“补觉”是劳逸结合。
殊不知,这样做既会影响晨练效果,而且对健康也十分不利。
每当晨练的时候,我们的肌肉骨骼活动会加速,并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强,促使四肢灵活、思维活跃。
如果晨练后可以休息片刻吃早点、看看报纸、听听轻音乐、喝杯香茶、听一段广播等,都会使自己心情安定、精神愉悦。
但是,如果晨练后立即上床休息,则不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而且肌肉由于晨练而产生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等不易消除,这反而会使人感到精神恍惚,四肢松弛无力。
专家建议:老年人在晨练后,最好不要“补觉”。
如果想要克服晨练后的疲劳感,则应该把握好运动量,锻炼一定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能勉强,运动项目不应该繁多,最好选择一些动作轻、慢、范围小的项目,如打太极、晨跑等,慢跑一般以每分钟心跳130次左右的中等速度跑20-30分钟为佳。
这样的运动量既可有效地增强体质,又不会使上午感到疲劳。
再者,应该合理地安排时间,早起早睡,晨练难免要耽误一些睡眠时间,避免晨练后就立即吃饭,因为饭后血液要满足消化和跑步后体力恢复的需要,导致脑部的血流量减少,进而引起疲劳。
如果晨练后稍事休息再吃饭,则可以减轻疲劳。
最后,要养成习惯,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某种生物规律现象,如果坚持晨练,形成新的生物节律,就能够“习以为常”,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疲乏现象。
小动作背后的大隐患——边吃边喝文/邓琼芳生活中,人们在吃一些比较干的食物的时候总是喜欢边吃边喝水,或是边吃边喝汤。
更有些人对汤泡饭情有独钟,认为菜汤是菜的精华,而且更有滋味,泡饭吃既省时,又能吃得香,还不会糟蹋食物。
专家:老人晨练早上10点最佳秋冬时节,冷暖不定的温差,使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梗死、冠心病的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容易引发血管骤然收缩,由于原有血管的内壁较厚、管腔狭窄,加上有大量的脂类沉积使血液流通受阻,局部组织缺氧,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为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专家建议,中老年人除将晨练推迟到上午10时左右,还应注意防寒保暖,衣裤柔软宽松以利于血液循环。
秋冬季进行健身运动开始要多穿些衣物,穿着衣物要轻软不能过紧。
由于室外的气温地温都很低,锻炼时必须注意保暖。
特别是进行长跑锻炼的老年人,不要急于脱衣,待行进中身体开始感到发热时逐渐脱下,注意不要一下脱去很多,跑完预定距离后应立即用干毛巾擦干汗水或换下湿衣,并迅速穿好衣服保暖以防感冒。
还有一些老年人认为晨练就是应该越早越好。
但专家告诫广大市民,这是不科学的。
秋冬季晨练要等到气温稍暖的时候,一般最佳时间是上午10时。
晨练也要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千万不要为了锻炼而去锻炼。
如果感到身体不适的时候,例如有感冒、发烧等症状或者一些疾病正处于急性期或者发病期,就应该避免进行晨练,前一天睡眠状况不好的人,也不适合进行晨练。
一些心率不齐、心慌心乱、肾功能不好、贫血和肝脏有问题的老年人都要注意最好不要进行晨练!一周中4-5天的时间进行锻炼最为科学,每周一两天的休息,可以使身体得到恢复和缓冲。
另外,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晨练结束后再吃早餐,但锻炼后切忌食用过烫食物。
运动后马上吞食刚刚烧好的稀饭、豆浆、油茶等过烫食物很容易发生吐血的危险情况。
这是由于人体“冷状态”下不能承受过烫食物的刺激,出现暂时性调节功能紊乱,致使部分血液穿透血管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胃所致。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血管脆性增加的人群身上,老年人尤为需要注意。
老人爬山晨练的好处1、老人爬山晨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山中原始森林和草地的面积是远非城市中的绿地花草所能比拟的。
因此在山间行走,老人爬山的好处在于对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
2、老人爬山晨练可以延缓衰老人体的正常代谢中会产生出一种叫自由基的有害物质,它能破坏人体细胞膜,溶解人体正常细胞,引起人体组织的衰老甚至变异。
而氧气负离子可以有效结合自由基,使之排出体外。
据有关数据表明,城市街道上氧气负离子的单位含量仅有100至300,而山区森林中可达数万。
因此,在大山中行走野营完全可以有效排出有害自由基,有益于延缓衰老。
3、老人爬山晨练可以放松人的心理压力老人爬山的好处能够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登山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另外还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4、其它爬山晨练的好处4.1、治疗近视有一个最简捷的办法,就是极力眺望远处,放松眼部肌肉。
然而城市中由于工业污染及热岛效应等因素,空气中颗粒悬浮物较多,能见度较差。
山野之中,尤其是在山巅之上,可以使目光放至无限远,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劳。
4.2、山中原始森林和草地的面积是远非城市中的绿地花草所能比拟的二、山中原始森林和草地的面积是远非城市中的绿地花草所能比拟的。
因此在山间行走,对于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
4.3、山上的道路不是太平整,所以在山间行走有益于改善身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协调能力,对没有修饰的非台阶道路段,还可以增加肢体的灵活度,和让肌肉更发达。
4.4、人们日常体内的糖代谢属于有氧代谢,登山活动尤其是登高山,由于空气稀薄,人体内大部分转为无氧代谢,加之登山野营活动的运动量较大,山中野餐往往难以满足体内热量需求,因此,它能大量消耗人体内聚集的脂肪组织,尤其是腰腹部的脂肪组织。
大冷的天,王妈妈还是坚持天天8点到公园里与晨运的老伙伴们一起运动,但广州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高级运动营养师王姝玉表示,老年人锻炼身体要有度,不建议天天运动,冬天锻炼身体最好等太阳出来开始,有高血压、心脏功能异常的老人不宜清晨运动,最佳运动时间是下午或傍晚。
有慢性病的老人不宜早上运动要说晨运的好处,更是张嘴就能说一堆:晨练能促使神经细胞由抑制转入兴奋,成为一天开始的良好过渡;晨练能使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与负离子,改善大脑工作状态;晨练明显改善人的情绪;晨练增强心肺机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延缓衰老,等等。
但是,老人做晨运还是应该掌握一些原则的——运动频度:每周锻炼的次数应为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如果身体情况好,时间允许,所从事身体锻炼的项目活动量不大,可以适当延长些。
但这里提到的晨练时间是指要连续不断的、有一定活动量的身体锻炼时间,不能把早晨的聊天、观赏等用去的时间视为晨练时间。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不同,因此就不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活动量的标准。
但总的原则是活动量和活动强度不宜过大,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宜进行强烈的体育比赛。
晨练的活动项目可根据自己爱好、特长选择,但要适量,应轻松缓和地进行活动,而且使身体处于持续不断的活动状态。
晨运强度:活动强度以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掌握,老年人以“170-年龄”的有氧代谢活动量为宜。
掌握身体活动中不喘大气,及时调整运动与呼吸的协调。
环境要求:主要是选择空气新鲜和没有噪音的地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晨练的效果。
内容安排顺序:活动量和强度要由小到大,由缓和到快速,由大肌肉群活动到小肌肉群活动,由全身性的活动到局部身体部位活动。
一般开始要做一些走、慢跑的活动,使全身发热后再做一些柔韧练习、灵活性和力量性练习。
结束前也是逐渐减低活动量,让身体有个过渡,做好整理活动。
雨雾天不宜晨运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适合晨练的。
尤其是心脏功能异常和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不宜清晨运动,最佳运动时间是下午或傍晚。
老人晨练好不好_老人最佳运动时间*导语:老人晨练好不好?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许多老年人大清早就起来晨练了,那么老人晨练好不好呢?下面就由小编为您解答老人晨练好不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在锻炼、健身方面,许多人习惯在早晨。
人们静卧了一夜,特别是老年人,天尚未亮就睡醒了,清晨早起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体育锻炼。
科学研究表面,早晨5时,人们经过了浅睡和深睡的阶段后,肾脏停止分泌工作,如果这时候起床进行体育锻炼,很快就会精神饱满,将有利于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下面就由一起跟随小编来看一看老人晨练好不好吧。
*老人晨练好不好?*一、老年人晨练的好处*1、唤醒一天的活力晨练在人刚刚睡醒以后进行,人经过一整夜的卧床睡眠,身体处于相对静止和休眠状态。
人身体的各部位关节、肌肉,韧带比较僵硬,行动不灵活。
经过晨练以后,便唤醒了身体各部位沉睡的细胞,使原本僵硬休眠状态的身体变得关节灵活,使你新的一天精神焕发、神清气爽,精神振奋、精力充沛。
*2、有利于肺部疾病老年人在晨练运动中,两臂的活动较多、抻拉扬甩的活动幅度较大,促使肺活量的增加,在一呼一吸的过程中,便可清除气管和肺部积存的老粘痰。
通过运动,增强气管与肺部的活动张力,可治疗气管炎和肺气肿等慢性疾病。
*3、洗清肠胃老年人晨练以前喝上一大杯凉开水,出外运动。
运动时,由于四肢的抻拉甩动,身体的扭摆活动,使水在内脏来回晃动,可以冲涮胃肠,促进粪便的迅速排泄,从而把胃肠倒空洗净,接收新一天的新鲜食物,吸收新的营养。
*4、排出体内毒素老人在晨练的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使身体内的血液沸腾流动便迅速,产生热能,身体一发热,全身的毛孔张开,汗水从毛孔中冲出来。
一些体内积存的素毒便顺汗水排出体外,体内变得清洁了。
*二、老年人晨练的坏处*1、容易受伤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出现老化现象,晨起后短时间内肌肉、四肢等运动器官还处于松驰状态,心跳和呼吸缓慢,代谢水平较低,肢体反应慢,灵活性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年人“回笼觉”危害健康
导语: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退休的老年人更是成为了晨练的主力军。
但有不少老人,因为早起晨练,锻炼后觉得疲乏,便采取了睡回笼觉的方式来缓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退休的老年人更是成为了晨练的主力军。
但有不少老人,因为早起晨练,锻炼后觉得疲乏,便采取了睡“回笼觉”的方式来缓解疲劳。
如果晨练是较为剧烈的运动,比如跑步等,体内内啡肽会增多,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立刻睡觉不但不能保证睡眠质量,而且晨练后骨骼肌肉血量增加,回流血量减少,会使大脑缺血,增加循环系统负担,不利于心肺功能恢复。
之所以劝老人晨练后莫补觉,是因为锻炼过程中,肌肉骨骼活动加速,机体为使运动系统各组织器官能及时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血液循环随之相应加速。
如果晨练后立即停止活动上床休息,很快由运动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状态,将使含有大量代谢废物(如乳酸)和二氧化碳的静脉血淤积于肌肉、韧带、关节、皮肤等组织中,回心血量减少,致心、脑、肝、肾等脏器缺血缺氧,对心肺功能恢复不利。
晨练后立刻休息,也可能让人出现精神恍惚、四肢酸痛的现象,有些得不偿失。
老人晨练后出现疲劳是一种正常现象。
如果想缓解这种状况,首先晨练时要把握好运动量,量力而行。
另外,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最后,就是锻炼结束时做些整理运动。
如缓慢的徒手体操、散步、原地踏步等,适当调节一下身体的状态,也能起到减轻疲劳的作用。
老年人在剧烈晨练活动后,应尽量避免睡正式的“回笼觉”平躺时间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老年人晨练与晚间散步要点
老年人的健康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晨练和晚间散步作为日常锻炼的重要方式,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总结了老年人晨练和晚间散步的要点,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进行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人晨练要点
晨练是一天中最适合老年人锻炼的时间段,以下是老年人晨练的要点:
选择适合的运动
老年人晨练应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晨间瑜伽、晨跑、晨练太极等,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注意保护关节和肌肉。
注意保暖
晨练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引发感冒等疾病,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及时调整衣着,防止受凉。
适量运动
老年人晨练不要过度运动,要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适当休息,以免造成身体疲劳和损伤。
老年人晚间散步要点
晚间散步对老年人来说是放松身心的好方法,以下是老年人晚间散步的要点:
选择合适的地点
老年人晚间散步选择安全、熟悉的环境,如小区内散步、公园散步等,避免在交通繁忙的街道或不安全的地方行走。
步行姿势
老年人晚间散步时保持正常的步行姿势,挺胸收腹,保持身体平衡,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行走,有助于保护颈部和腰部。
注意安全
晚间散步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突然加速或变换方向,注意周围环境,避免摔倒或碰撞,保护双腿和关节。
老年人晨练和晚间散步是老年人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通过合理的锻炼,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保持心情愉快,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老年人们能够重视晨练和晚间散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享受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晨练不如暮练
石美
【期刊名称】《健康向导》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专家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说,最佳的锻炼时间是在傍晚,而并不是早晨。
医学研究发现,上午9:00心脏病发作的概率比下午1:00要高出3倍,老年人在早晨起床后的几小时是心脏病发作的
【总页数】1页(P59-59)
【作者】石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1
【相关文献】
1.老年人晨练不如暮练 [J], 石美
2.腾冲市城区老年人晨练现状调查分析 [J], 杨晓妮;赵明阳
3.榆社县文峰园老年人晨练意识调查研究 [J], 贾宇瑄
4.安庆市迎江区社区老年人晨练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J], 苏磊
5.提高晨练环节的练能实效性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人天天晨练不一定有益
关于《老人天天晨练不一定有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按照晨练指数指导运动
天气预报中有一部分关于晨练指数的预报,用来指导人们进行晨练活动。
根据北京市专业气象台丁德平台长介绍,晨练指数主要是综合一些基本的气象要求,例如,根据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污染情况的不同而综合,共分为5个级别。
其中第l级别表示各种气象条件均好,是“最为适宜进行晨练”的情况。
第2级别相对于1级会有一些气象变化,像风力稍微大一些,或者是温度、湿度有一些增加,但是整体上不会引起明显的变化,这种是“适宜晨练”活动情况。
以此类推,第5级别就是指气象条件都不是很好,不适宜进行晨练活动。
在晨练指数级别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对于运动量多少的差别上没有固定要求,主要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
晨练前应先吃些食物
有些老年人喜欢先晨练,然后再吃早饭,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宣武医院脑血管科叶静医生说,老年人在晨练之前,应该先要适当
吃一些食物,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人。
由于营养物质经过一夜的消化吸收,身体正处于低代谢阶段,如果不在运动前得到一些补充,那么会很容易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但是也不要吃得过饱,防止运动的时候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
同时,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服用药物要根据医嘱或药品的说明来正确使用。
对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病人,最好在晨练活动之前先服用一些降血压的药物。
出太阳后再进行晨练
有些老年人认为晨练就是应该越早越好,因此喜欢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出家门进行锻炼,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丁台长表示,经过一夜的时间,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堆积比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太阳出来之后,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进行一定的稀释分解,空气质量就会相对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晨练活动,就比较适合人体的新陈代谢。
因此一般在没有大风或明显降雨的情况下,太阳出来之前进行晨练是不太适合的。
室外运动30分钟最适宜
北京宝迪沃健身俱乐部的白云波教练指出,老年人晨练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为最佳。
中老年人在锻炼时应该多注意进行一些内在肌肉协调和柔韧性的运动,像慢走和太极拳等活动,这些运动会保持肌肉、器官的稳定性。
同时,白教练还表示,晨练应该给予一些科学的指导,但不必非常专业。
这些指导主要是以安全性为主,即最好在运动之前进行一些准备性活动,如伸展、弯腰和下蹲等使肌肉伸拉的热身活动,避免突然的爆发力而引起肌肉拉伤、骨折等情况出现,同时也使得心肺循环不会遭受太剧烈的影响。
室内锻炼注意空气流畅
有些时候,由于室外天气的原因,导致一些人在室内进行锻炼,这时候也要注意一些事情。
白云波教练说,中老年人如果是在室内锻炼的话,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深蹲、弓步走等项目,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做仰卧起坐或者哑铃操等活动,但是一定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一般掌握在室外运动量的50%-60%就可以了。
另外,120急救中心医生也表示,在室内进行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空气的通畅,不要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锻炼。
另外,在锻炼
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调节一下心情和气氛。
做足准备防止突发
在晨练中,难免会有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那么老年人在晨练的时候需要如何防止意外的发生呢?
记者从120急救中心处了解到,有疾病的老年人在锻炼的时候身边应该有人陪护,而且陪护人员最好掌握一些相关的急救知识,最好随时携带一些“速效救心丸”之类的药品,这样在突然发病的情况下便于呼叫和采取一些心肺复苏的急救措施。
在夏天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现象的发生。
入秋早晚天气变化比较明显,温差较大,因此要注意适当地增减衣物,防止受凉,减少感冒、心绞痛等疾病的发生。
天天锻炼并不科学
有些中老年人已经养成了天天晨练的习惯,其实这并不科学。
医生提醒说,并非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锻炼的,晨练也要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千万不要为了锻炼而去锻炼。
如果感到身体不适的时候,例如有感冒、发烧等症状,或者一些疾病正处于
急性期或者发病期,就应该避免进行晨练,前一天睡眠状况不好的人,也不适合进行晨练。
叶静大夫同时表示,一些心率不齐、心慌心乱、肾功能不好、贫血和肝脏有问题的老年人都要注意最好不要进行晨练,或者进行一些小运动量的活动。
另据白云波教练介绍,一周中4―5天的时间进行锻炼最为科学,然后休息一两天,使身体得到恢复和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