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氧铜生产工艺标准经过流程

无氧铜生产工艺标准经过流程

无氧铜生产工艺标准经过流程
无氧铜生产工艺标准经过流程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4.1工艺技术方案

本项目采用的原材料为含铜量99%的电解铜,选用目前国内先进的蓄热式熔化炉和中频炉,用上引法连铸工艺方法生产氧的含量不大于0.02%,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含铜量99.5%以上无氧铜杆。

4.2工艺流程简述

1、生产准备

本项目使用的电解铜在江西省内购买。

图4-1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

2、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上引法连铸工艺生产无氧铜杆。上引法连铸铜杆

的基本特点是“无氧”,即氧含量在10ppm以下。

上引法与连铸连轧和浸涂法相比,其特点是:

1)由于拉扎工艺和铸造工艺不是连续的,拉扎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不需要气体保护,钢材也不会被氧化。因此设备投资小,厂房布置也灵活。

2)单机产量变化范围大,年产量可以从几百吨到几万吨,可供不同规模的厂家选用不同型号的上引机组。此外,由于连铸机是多头的,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改变铸造规格(铸杆直径),来改变单位时间的产量,因此其产量可视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产品的需求情况来确定,便于组织生产、节约能源。

3)只需更换结晶器和改变石墨模的形状,即可生产铜管、铜排等异型铜材,并可在同一机器上上产不同规格、品种的铜材,灵活机动,这是上引法的中最大特点。

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原料通过加料机加入融化炉进行熔化、氧化、扒渣处理后,熔融的铜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还原脱氧并达到一定的温度后,通过有CO气体保护的流槽经过渡腔(铜液在此进一步还原脱氧、清除渣质),进而平稳的流入中频炉保温静置,铜液的温度由热电偶测量,温度值由仪表显示,温度控制在1150℃±10℃。连铸机固定于中频保温炉的上方,连铸机铜液在结晶器中快速结晶连续不断地生产出铜杆,最后经双头挠杆机等辅助设备装盘成产品。

⑴加料:原料一般用加料机加入,炉头多加、炉尾少加。加

冷料时要使铜料距炉顶及烟道口有一定距离,以保证燃料燃烧和炉气流动的顺畅。加料时要保证炉膛有足够高的温度,一般应达到1300℃以上,炉内应保证零压或微负压。

⑵熔化:熔化作业系在氧化气氛下进行,一般炉膛温度保持在1300~1400℃以加速冷铜料的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定期向炉内已熔化的铜液中插入一根风管,鼓入压缩空气剧烈地搅动熔体以加速熔化过程,这时也会有部分杂质熔化,形成炉渣于熔体表面,待熔体大部分熔化完,即可进行氧化操作。

⑶氧化:其要点是增大烟道抽力(-80~-100Pa),提高炉内空气过剩系数(ξ=1.2~1.4),使炉内成氧化性气氛。用直径为ф18~50mm的钢管2~3根向熔体内鼓入0.3~0.5MPa的压缩空气,进行氧化作业,为减少钢管熔入铜中的消耗,钢管外用耐火材料包裹。为增加氧的利用率,钢管应尽可能深插,插入角度为45°~60°,插入深度为铜熔体深度的2/3。氧化期的炉膛温度在1250℃左右,以保证铜液温度为1150℃~1180℃,有利于杂质的氧化。

⑷扒渣:扒渣是将造渣后的杂质通过扒渣过程将其除去,铜面控制是扒渣操作的关键。铜液面过低,给以后扒渣作业造成困难,床能率低;铜液面过高,易出现侧门、渣口跑铜事故。为控制好渣含铜,应及时进行扒渣作业,避免干渣转变为稀渣,生产过多的氧化亚铜。

⑸保温静置:熔融的铜液流入中频炉保温静置、还原脱氧并

达到一定的温度后,进而处于保温状态,铜液的温度由热电偶测量,温度值由仪表显示,温度控制在1150℃±10℃。中频保温炉引杆腔铜液表面用焦炭覆盖,覆盖厚度为40-60mm,结晶器周围厚度为80-100mm。

⑹结晶出杆、装盘:连铸机固定于中频保温炉的上方,连铸机铜液在结晶器中快速结晶连续不断地生产出铜杆,最后经双头挠杆机等辅助设备装盘成产品。

1)结晶器准备

a.对新的和使用期超过半月的结晶器,进行水压试验,水压为0.5-0.6Mpa,保持15分钟不漏水。

b.装配石墨模:把检验合格的石墨模,旋入结晶器,端面到位。

c.结晶器头部包上8mm厚硅酸铝纤维毯或隔热套,用玻璃纤维带扎紧,端面垫上一层硅酸铝纤维毯圈,然后装护套,在石墨模与护套的缝隙用填料或石棉线填实,以防铜液钻入。填料配方:耐火粘土95%+水玻璃3%,并合成团。

d.结晶器上口装上石棉盘根,并用装有引锭头的前半节引杆通过,拧紧压套,引锭头端面距石墨模端面5-10mm。

e.结晶器进出水管接上,通少量冷却水,检查管路系统是否畅通,然后放在炉口上预热10分钟以上安装使用。

2)连铸机准备:调整液位跟踪系统的位置,保证结晶器安装后石墨模插入液面的深度为140-160mm。操作时确认铜液液面

离碳化硅保护套上沿距离为30-40mm左右。

3)引杆操作程序:a.结晶器就位,插入铜液,接上后半节引棒,压紧牵引轮,开始引棒。b.调节冷却水量,¢14.4-¢20mm结晶器进出水温保持在15℃左右。¢8mm结晶器进出水温保持在6-10℃左右,进水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5℃,在30℃左右为宜。c.铜杆引出后,将引棒分节拆下,并通过导轮进入收线系统。

4)铸杆日常操作:a.¢14.4-¢20mm铜杆牵引速度400-700mm/min为宜,¢8mm铜杆牵引速度1800-2800mm/min为宜。b.经常检查铜杆表面质量,监测冷却水温度,结晶器插入深度,液位跟踪系统工作状况,如遇异常情况,及时排除。

(7)收线

1)收线时将引锭头头部切除,将铜杆通过限位装置,穿过并夹紧收线导轮,引入收线框内。

2)经常注意限位装置工作情况,在限位装置失灵情况下,临时利用收线机上的操作按钮进行人工操作,并及时排除故障。

3)收线框装满后,吊出铜杆,挂上产品跟踪卡,标明日期、炉次、生产班组、重量等项。

(8)水系统控制

1)水系统供水,¢14.4-¢20mm结晶器水压为0.2-0.3Mpa,水套、线圈为0.18-0.2Mpa。¢8mm结晶器水压为0.28-0.35Mpa,水套、线圈为0.18-0.2Mpa。

2)水池水温用冷却塔调整,进水温度控制在30±5℃。

3)当临时停电或水泵发生故障,应在一分钟内打开备用水阀门,并关闭原来水阀门,以保证结晶器及水套和线圈的冷却水不间断。

(8)气压控制

对新式¢8上引机组,其上引连铸机铸杆压紧、收线机收线、排线,采用气缸压紧。其气压控制在:连铸机:0.15-0.25Mpa 收线机收线:0.2-0.3Mpa,排线:0.15-0.25Mpa。

(9)安全生产

1)操作者应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打开炉盖后不要太靠近炉口,以防一氧化碳气体燃烧时火焰伤人(每次待一氧化碳气体燃烧过后再上去操作)。

3)每班应经常检查机组设备运行是否安全可靠。

4)严禁将潮湿未烘干的工具浸入铜液,以免铜水爆炸造成事故。

5)结晶器安装和取下时,注意防止冷却水进入炉内。

6)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报告有关人员及时处理。

(10)检查

铜杆质量就符合GB3952-2008《电工用铜线坯》中无氧铜杆规定。

4、余热回收利用

为提高清洁生产水平,贯彻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要求,本项目应对熔化炉烟气和中频炉烟气进行余热回收。

一般地,熔化炉出口烟气温度在1000-1200℃,中频炉出口烟气温度在800-1000℃,均具明显的热回收价值。对没有蒸汽需求的再生铜工厂,通常采用“预热助燃风(纯氧/空气),立足降低本体消耗,节约一次能源”的余热利用方式。

熔化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案:采用两段式换热器进行出炉烟气与入炉助燃风的热交换,降温(降至200℃)后的烟气再进入布袋收尘器。通过两段式换热器预热入炉助燃风,不但可节省燃料消耗,而且还可缩短熔化炉的操作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据统计,两段式换热器可将入炉助燃风预热至400℃左右,节省约20%的燃料消耗和缩短1.5小时的操作周期(一般总时间为18小时)。

中频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案:与熔化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案类似,但因为烟气温度相对较低,通常采用一段管式空气预热器进行烟气与入熔化炉助燃风的热交换。据统计,经预热器的入熔化炉助燃风温度可达300℃,可节省能源消耗约10%。

4.3主要生产设备方案

4.3.1 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

1、生产性原则:选择生产设备时,注重设备的模块化、标准化、高速化、自动机械化,以提高设备的生产率;

2、可靠性原则,设备要求安全可靠,零件的耐用性好、通用性强,设备能够生产高质量产品,要求设备故障率小,准确性高;

3、维修性原则,选择可修性、设备的结构简单,零部件模块化设计,零部件通用性强,可迅速拆卸,易于检查,实现标准化和通用化;

4、节能性原则,设备要节约能源消耗;

5、成套性原则,机器设备要配套,形成整条生产线,尽量选择同一厂家产品;

6、环保性原则,设备的噪音和排放的有害物质应达到国家环保限制指标和要求;

7、灵活性原则,尽可能做到设备结构紧凑,重量体积小、轻,操作灵活方便,通用性强,可适应工艺相近的产品转换,转换操作简单方便。

4.3.2 主要设备方案

本项目采用蓄热式熔化炉作为本项目的主要生产设施,其燃料为重油,该项目原料为电解铜,设备能进一步去除电解铜中的氧和其它杂质,不含硫,因此,选用蓄热式熔化炉处理是可行的,且选择蓄热式熔化炉作为熔炼炉具有适应性强、回收率高等特点,符合《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

上引法无氧铜杆连铸机组用于生产长度光亮的无氧铜杆。和传统的铜锭压延生产黑铜杆相比,上引法无氧铜杆新工艺具有工

艺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很好,单位能耗低,生产品种及规格灵活多样,适应性强,没有三废污染,投资少等特点。本项目选用主要设备清单见表4-1。工艺设备优点如下:

⑴加料、扒渣方便。可在炉体侧面靠近平台处设置加料门和渣门,炉料可用加料车方便快速的加入。炉渣门靠近渣线设置,既可倒渣,也可方便扒渣;

⑵热效率高。炉体紧凑、密闭,氧化管道固定在炉体上,作业时不需要打开炉门操作,热量外泄少,漏入的冷空气少。在炉体上布置了多块透气砖,通入氮气搅拌,加速了传热传质,缩短操作时间,节省燃料消耗;

⑶安全性高。由于炉体可以转动且氧化、还原管道固定在炉体上,避免了人工持管操作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遇到故障时炉子可迅速转到安全位置,避免“跑铜”事故的发生,操作安全;

⑷环保条件好。炉体密闭性能好,氧化时不需要打开炉门操作,减少了烟气外逸;借助炉体转动可以控制氧化管道的埋入深度,加上透气砖的氮气搅拌作用可提高还原剂的利用率,减少黑烟生成;在炉后设置有完善的烟气处理系统,烟气通过烟罩导入双体结构的二次燃烧室,烧尽可燃物后进余热锅炉回收余热,再进入布袋收尘达标后排放;

⑸熔化炉采用富氧助燃的燃烧器。采用富氧助燃,烟气量仅为空气助燃时的20%,烟气带走的热量少,燃料消耗低,烟气处

理系统可大为缩小,减少投资和运行费用。

⑹连铸机是实现上引连铸的主要设备。它由牵引机构、液位跟踪和结晶器三大部分组成。牵引机构由交流伺服电机和牵引辊轮等组成,它可实现每分钟0~1000次的间歇运动并通过牵引辊轮将铸杆连续上引出来,每组牵引机构可带动5付牵引辊轮,分别牵引5根铸杆,并通过更换结晶器生产其它规格的铜杆;液位跟踪系统可保证连铸机上结晶器插入铜液的深度相对稳定,确保连铸生产的连续性;结晶器可将液态的铜快速冷却成固态铜并实现热交换,每根结晶器都能单独更换和控制而不影响其它结晶器的正常工作。

⑺导轮架: 导轮架布置在连铸机的上方,主要由平台、支架、竖导轮和滚筒组成,它使铸杆平滑地导入各组双头挠杆机,互不干扰。

⑻限位装置:是在导轮架和双头挠杆机之间设置的两台装置,它由6组24V低压上、下限位,通过铜杆与上下限位的接触来控制双头挠杆机的速度。

⑼双头挠杆机是由牵引辊轮、成圈装置和收线转盘组成,每组双头挠杆机由二台电动机分别驱动两套装置收圈两根铜杆,曲率自动调整。

⑽水冷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循环供水系统,保证一以0.2~0.4Mpa的冷却水供结晶器、水套和线圈冷却,它由120m3水池、循环水泵、管道组成,保证进水温度在20~30℃,流量在50m3/d

左右。

⑾电器系统:由电源系统、控制系统组成,电源系统通过若干电源柜将电源分别供给每个感应器,控制系统保证机组正常生产。

⑿加料系统:采用机械加料机,保证合格原材料连续供给熔化炉。

表4-1 主要设备一览表

4.4 原辅材料的成分与消耗情况

1、原材料

本项目原料主要是电解铜,项目消耗100356吨电解铜来源于省内市场。

2、燃料

低硫重油3800t/a,硫份0.26%,热值38038KJ/kg,闪点(开式)不低于80℃。

3、辅助原料

石灰石(熔剂)3420 t/a,CaO~50%,粒度60-80mm。

石英砂(熔剂)2050t/a,SiO2~90%,粒度20mm。

焦炭(还原剂)197t/a,固定炭92%,灰份3%,硫份0.4%,热值33440KJ/kg。

氧气(助燃剂)10155.3t/a,含量99.5%。标况下折合710万立方米。

项目原材料及燃料均由项目单位从市场自行采购。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1)电解 本项目电解铝生产采用熔盐电解法:其主要生产设备为预焙阳极电解槽,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铝电解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氧化铝、氟化铝和冰晶石,原料按工艺配料比例加入350KA 预焙阳极电解槽中,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在945-955℃温度下,将一定量砂状氧化铝及吸附了电解烟气中氟化物的载氟氧化铝原料溶解于电解质中,通过炭素材料电极导入直流电,使熔融状态的电解质中呈离子状态的冰晶石和氧化铝在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氧化铝不断分解还原出金属铝——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 电解槽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 2323497094032CO Al C O Al +?-+℃ ℃直流电 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定期用真空抬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经混合炉除渣后由铸造机浇铸成铝锭。电解过程中析出的O 2同阳极炭素发生反应生成以CO 2为主的阳极气体,这些阳极气体与氟化盐水解产生的含氟废气、粉尘等含氟烟气经电解槽顶部的密闭集气罩收集后送到以Al 2O 3为吸附剂的干法净化系统处理,净化后烟气排入大气。被消耗的阳极定期进行更换,并将残极运回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处置。吸附了含氟气体的截氟氧化铝返回电解槽进行电解。 电解槽是在高温、强磁场条件下连续生产作业,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生产设备。电解槽为6点下料,交叉工作,整个工艺过程均自动控制。电解槽阳极作业均由电解多功能机组完成。多功能机组的主要功能为更换阳极、吊运出铝抬包出铝、定期提升阳极母线、打壳加覆盖料等其它作业。 (2)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供料系统 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贮存由外购到厂的氧化铝和氟化盐 ,并按需要及时将其送到电解车间的电解槽上料箱内。

电子级氢氟酸工艺介绍

电子级氢氟酸生产工艺介绍 1 概述 目前国内外制备电子级氢氟酸的常用提纯技术有精馏、蒸馏、亚沸蒸馏、减压蒸馏、气体吸收等技术,这些提纯技术各有特性,各有所长。如亚沸蒸馏技术只能用于制备量少的产品,气体吸收技术可以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另外,由于氢氟酸的强腐蚀性,采用蒸馏工艺温度较高时腐蚀会更严重,因此所使用的蒸馏设备一般需用铂、金、银等贵金属或聚四氟乙 烯等抗腐蚀性能力较强的材料来制造。电子级氢氟酸生产装置设计与工艺流程布置密切相关,垂直流向布置,原料( 无水氢氟酸和高纯水) 与中间产物可以依靠重力自上而下流动,高纯氢氟酸的制备在中部,产品过滤、灌装及贮存在底层。此布置可减少泵输送,节省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避免泵对产品的二次污染。 2 生产工艺 将工业无水氢氟酸经化学预处理后,进入精馏塔通过精馏操作,得到的氟化氢气体经冷却后,在吸收塔中用超纯水吸收,并采用控制喷淋密度、气液比等方法使电子级氢氟酸进一步纯化,随后经μm以下超滤工序,最后在密闭洁净环境条件下( 百级以下) 进行灌装得到最终产品———电子级氢氟酸。 3生产方法的难点 分析控制与产品检测要求高。制备电子级氢氟酸所应用的测试仪器如下: (1)电感耦合等离子高频质谱分析仪( ICP - MS);(2)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分析仪( ICP - AES);(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氧原子发生无焰原子吸收分析仪; (5)离子色谱分析仪;(6)激光散射液体微粒计数器;(7)水表面杂质分析系统; (8)原子间力显微镜;(9)光学显微镜微粒计数器;(10)扫描电子显微镜;(11)光学膜厚测定和表面仿形仪;(12)表面张力测定仪;(13) 空气中尘埃微粒测定仪;(14)水电阻率测定仪。 对水质要求高,要求水的电阻率≥Ω·cm。 高纯水是生产电子氢氟酸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包装容器的清洗剂,其纯度将直接影响到电子级氢氟酸的产品质量。高纯水的主要控制指标是电阻率和固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香肠工艺流程图 辅料验收原料肉验收 原料暂存肥膘解冻 精肉解冻水切丁辅料暂存分割热水漂洗1 漂洗2 加水绞肉 肠衣验收、暂存(处理)灌装、结扎 (包括猪原肠衣和蛋白肠衣) 咸水草、麻绳验收、暂存浸泡漂洗3 冷却 内包装 装箱、入库 出货

香肠加工工艺说明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原料肉验收、暂存化验室、仓库 按照原料肉验收程序进行,并要求供应商 提供兽药残留达标保证函及兽医检疫检 验证明 辅料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肥膘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肠衣验收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 肠衣处理腊味加工间天然猪肠衣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冲洗,人造肠衣灌装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润湿 咸水草、麻绳 验收 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暂存仓库 浸泡腊味加工间咸水草、麻绳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浸泡使之变软 解冻解冻间肉类解冻分 割间 ≤18℃、18~20h恒温解冻间空气解冻 分割分割台、刀具肉类解冻分 割间 将原料肉筋键、淋巴、脂肪剔除、并分割 成约3cm小肉块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漂洗2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加工用水漂洗,将肉的污血冲洗干净 绞肉绞肉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12℃以下,采用Φ5mm孔板 肥膘切丁切丁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切成0.5cm长的立方

漂洗1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水温45-60℃,洗去表面游离油脂、碎肉 粒 灌装、结扎灌肠机香肠加工间按产品的不同规格调节肠体长度,处理量800~1200kg/h ,温度≦12℃ 漂洗3 水池香肠加工间水温45~60℃,清洗肠体表面油脂、肉碎 冷却挂肠杆预冷车间12℃下冷却0.5~1小时,中心温度≦25℃ 内包装真空机、电子 秤、热封口机 内包装间 将待包装腊肠去绳后按不同规格称重,装 塑料袋、真空包装封口 装箱、入库扣扎机、电子 秤 外包装间、成 品仓库 将真空包装的产品装彩袋封口,按不同规 格装箱、核重、扣扎放入成品库并挂牌标 识。

包装机械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钣金件工艺 机加工生产加工工艺 钣金车间工艺要求流程 (1)钣金车间可根据图纸剪板下料,在相应位置冲孔和剪角剪边。以前工序完成后进行折弯加工;第一步必须进行调整尺寸定位,经检查后进行下一步折弯工艺。折弯后经检查合格组焊;组焊要求必须在工装和模型具下进行组焊。根据图纸要求焊接深度和点处焊接。焊点高度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焊机工艺要求;2mm以下必须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氩弧焊接。不锈钢板必须用氩弧焊。焊接件加工成形后进行校整,经检查符合图纸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打磨拉丝。打磨必须以

量角样板进行打磨,不得有凸出和凹缺。拉丝面光吉度必须按图纸要求进行。 (2)外协碳钢件表面处理喷漆工艺要求:喷沙或氧化面积不得小于总面积的95%,除去沙和氧化液进行表面防锈喷漆和电镀处理。经底部处理后再进行表漆加工,表漆加工必须三次进行完成。喷塑厚度不得小于0.35mm。钣金件经检验合格后进厂入半成品库待装。 (3)入库件摆放要求:小件要求码齐入架存放。大件必须有间隔层,可根据种类整齐存放。 机加件加工流程: (1)机加工件工艺要求;原材料进厂由质检部进行检验,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进行检测,进厂材料必须检测厚度、硬度、和其本几何尺寸。 (2)下料;根据图纸几何尺寸加其本加工量下料,不得误差太大。 (3)机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定位面进行粗加工、精加工,加工几何尺寸保留磨量。 (4)铣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刀具装入刀库,在加工过程中注意更换刀库刀具,工件要保整公差。 (5)钳工;机加件加工完成后根要求进行画线钳工制做,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中心尖定位。大孔首先打小孔定位再用加工大孔。螺纹加工要在攻丝机进加工,不得有角度偏差。螺纹孔加工后螺栓要保

我国氟化氢生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氟化氢产品生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徐建国周贞锋应盛荣 (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衢州 324000) 摘要:介绍了我国氟化氢的生产现状及市场需求现状,回顾了我国氟化氢生产的技术进步的历史沿革,对现有的氟化氢生产技术进行总结比较,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并对硫酸-萤石法的其它工艺研究进展作了相关介绍;着重介绍了氟硅酸生产氟化氢的几种工艺技术成果,认为把氟硅酸中的氟资源有效开发对我国氟化氢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氟化氢技术工艺氟硅酸萤石硫酸 Abstract: Detailed introduce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and current production situation for Hydrogen Fluoride in China, look back the history evolution for Hydrogen Fluorid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Summarize and compare the current technology process for Hydrogen Fluoride, give a relative introduction about current research process for sulphate acid-fluorite other processes. Put emphasis on introducing several process technology harvests for using Fluosilicate acid to Hydrogen Fluoride, consider that there has a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Hydrogen Fluoride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developing in China when fluorine resource of fluosilicate acid be utilized efficient. Key words: Hydrogen Fluoride, Technology Process; Fluosilicate acid, fluorite, vitriol 1、引言 氟化氢(Hydrogen Fluoride),化学分子式为HF,分子量20.01,易溶于水、乙醇。无水氟化氢(简称AHF)低温或压力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9.4℃,熔点-83.37℃,密度 1.008g/cm3(水=1)。在室温和常温下极易挥发成白色烟雾。它的化学性质极活泼,能与碱、金属、氧化物以及硅酸盐等反应(1)。氟化氢的水溶液为氢氟酸,工业氢氟酸为含氟化氢60%以下的无色澄清水溶液,无色透明,在敞口容器中易于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迅速腐蚀玻璃等含硅材料,具有酸的一般通性,剧毒。氟化氢气体对眼、耳、鼻、喉粘膜有强腐蚀作用,对人的牙齿

无氧铜生产工艺流程.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4.1工艺技术方案 本项目采用的原材料为含铜量99%的电解铜,选用目前国内先进的蓄热式熔化炉和中频炉,用上引法连铸工艺方法生产氧的含量不大于0.02%,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含铜量99.5%以上无氧铜杆。 4.2工艺流程简述 1、生产准备 本项目使用的电解铜在江西省内购买。

图4-1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 2、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上引法连铸工艺生产无氧铜杆。上引法连铸铜杆

的基本特点是“无氧”,即氧含量在10ppm以下。 上引法与连铸连轧和浸涂法相比,其特点是: 1)由于拉扎工艺和铸造工艺不是连续的,拉扎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不需要气体保护,钢材也不会被氧化。因此设备投资小,厂房布置也灵活。 2)单机产量变化范围大,年产量可以从几百吨到几万吨,可供不同规模的厂家选用不同型号的上引机组。此外,由于连铸机是多头的,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改变铸造规格(铸杆直径),来改变单位时间的产量,因此其产量可视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产品的需求情况来确定,便于组织生产、节约能源。 3)只需更换结晶器和改变石墨模的形状,即可生产铜管、铜排等异型铜材,并可在同一机器上上产不同规格、品种的铜材,灵活机动,这是上引法的中最大特点。 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原料通过加料机加入融化炉进行熔化、氧化、扒渣处理后,熔融的铜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还原脱氧并达到一定的温度后,通过有CO气体保护的流槽经过渡腔(铜液在此进一步还原脱氧、清除渣质),进而平稳的流入中频炉保温静置,铜液的温度由热电偶测量,温度值由仪表显示,温度控制在1150℃±10℃。连铸机固定于中频保温炉的上方,连铸机铜液在结晶器中快速结晶连续不断地生产出铜杆,最后经双头挠杆机等辅助设备装盘成产品。 ⑴加料:原料一般用加料机加入,炉头多加、炉尾少加。加

球团工艺简介及生产流程图

烧结厂球团工艺简介及生产流程图 德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烧结厂建设1座12m 2竖炉,利用系数 6.3t/m 2?h ,年产酸性球团矿60万t 。 车间组成及工艺流程 1.1 车间组成 车间组成:配料室、烘干机室、润磨室、造球室、生筛室、转运站、焙烧室、带冷机通廊、成品缓冲仓、风机房、煤气加压站、软水站、高低压配电室等。 1.2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见付图 1.2.1 精矿接受与贮存 竖炉生产主要原料为磁铁矿精粉,对铁精粉化学成分要求是 精矿进料采用汽车输送,汽车将精矿粉卸到下沉式精矿堆场,经抓斗吊运至配料仓。 进厂铁精粉化学成分 名称 TFe( %) Feo (%) SiO2(%) S(%) 粒度(-200mm ) 磁铁矿 份 ≥65 ≤23 ≤7 ≤0.2 ≥85

1.2.2膨润土接受与贮存 竖炉对膨润土化学成分要求是: 进厂膨润土化学指标 名称 吸水率(2h) ∕% 吸蓝量 (100g膨润土∕g) 膨胀容(2g 膨润土∕ml) 粒度 (-200mm) 水分 (%) 钠基膨 润土 ≥400 ≥30 15 ≥95 ≤10 袋装膨润土用汽车运入,储存在膨润土库,由库内设的电葫芦将袋装 膨润土运至膨润土配料仓平台,由人工抖袋将膨润土卸到膨润土配料仓。 1.2.3配料系统 配料矿槽采用单列配置,4个精矿配料仓,容积100m3,储量8.8h,三用一备;2个膨润土仓,膨润土仓为一用一备。配料室为地 下结构。采用自动重量配料,根据设定的给料量和铁精粉与膨润土的 配比,自动调节给料量。铁精粉通过仓下2m圆盘给料机和配料皮带 秤配料。膨润土通过螺旋给料机和螺旋秤配入皮带。圆盘给料机和螺 旋给料机采用变频控制。并且尽量做到铁精矿与膨润土两料流首尾重合。在配料室膨润土落料点处和膨润土设抽风除尘,采用布袋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采用反吹清灰方式。 设置铁精粉仓库和膨润土库。铁精粉仓库能容纳约9天的用量, 下沉式结构,铁精粉采用抓斗吊上料,设置2台10t抓斗吊。膨润土 库用来堆放袋装膨润土,膨润土设电葫芦环形轨道由电葫芦将袋装膨

高纯氢氟酸的介绍与生产

高纯氢氟酸的介绍与生产 一、概述 高纯氢氟酸英文名 hydrofluoric acid,分子式 HF,分子量 20.01。为无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 1.15~1.18,沸点112.2℃,在空气中发烟,有刺激性气味,剧毒。能与一般金属、金属氧化物以及氢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各种盐类。腐蚀性极强,能侵蚀玻璃和硅酸盐而生成气态的四氟化硅。易溶于水、醇,难溶于其他有机溶剂。 高纯氢氟酸为强酸性清洗、腐蚀剂,可与硝酸、冰醋酸、双氧水及氢氧化铵等配置使用,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芯片的清洗和腐蚀,是微电子行业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还可用作分析试剂和制备高纯度的含氟化学品。目前,在国内基本上是作为蚀刻剂和清洗剂用于微电子行业,其它方面用量较少。 二、高纯氢氟酸的分类 国际SEMI(Semiconductor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标准化组织根据高纯试剂在世界范围内的实际发展情况,按品种进行分类,每个品种归并为一个指导性的标准,其中包括多个用于不同工艺技术的等级,具体见下表1。 表1 SEMI国际标准等级 国内有的高纯试剂生产企业拥有自己的企业标准,其中,BV 系列标准比较常见,该标准共分为七个等级。如:北京化学试剂用的就是BV系列标准,具体见下表2。 表2 国内高纯试剂常用规格

目前,因各微电子生产企业对高纯氢氟酸要求的标准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四个档次:①低档产品,用于>1.2μmIC工艺技术的制作;②中低档产品,适用于0.8~1.2μmIC工艺技术的制作;③中高档产品,适用于0.2~0.6μmIC工艺技术的制作;④高档产品,适用于0.09~0.2μm和<0.09μm IC工艺技术的制作。三、制备方法与工艺 目前国内外制备高纯氢氟酸的常用提纯技术有精馏、蒸馏、亚沸蒸馏、气体吸收等技术,这些提纯技术各有特性,各有所长。有的提纯技术如亚沸蒸馏技术只能用于制备量少的产品,而有的提纯技术如气体吸收技术可以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因此,选择工艺技术路线时应视实际情况而定。另外,由于氢氟酸具有强腐蚀性,采用蒸馏工艺时所使用的蒸馏设备一般需用铂、金、银等贵金属或聚四氟乙烯等抗腐蚀性能力较强的材料来制造。 高纯氢氟酸生产装置流程布置要以垂直流向为主,原料无水氢氟酸和高纯水在上层,氢氟酸的提纯在中层,过滤、包装及储存在底层。因为原料(无水氢氟酸和高纯水)与中间产物可以依靠重力自上而下流动,避免用泵输送,节省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下面介绍一种精馏、吸收相结合的生产高纯氢氟酸的生产工艺。 将无水氢氟酸经过化学预处理后通过给料泵进入高位槽,再通过流量计控制进入精馏塔,通过精馏操作得到精制后的氟化氢气体,并将其送入吸收塔,精馏塔残液定期排放并制成工业级氢氟酸。在吸收塔中,通过加入经过计量后的高纯水,使精馏后的氟化氢气形成高纯氢氟酸,并且可采用控制喷淋密度、气液比等方法使高纯氢氟酸进一步纯化,得到粗产品。随后再经过超净过滤工序,使产品进一步混合和得到过滤,保证产品的颗粒合格。最后在净化室内进行包装得到最

无氧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

无氧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 1.机组用途及组成 本机组是采用连铸连轧的工艺方法生产φ8mm低氧光亮铜杆,原材料为电解铜。本生产线由一台16吨/小时熔铜竖炉、一台12吨回转式保温炉、五轮式连铸机、牵引机、滚剪、校直刨角机、打毛机、连轧机、收杆装置、电控系统等组成。 2.简单工艺流程 电解铜──→竖炉────→回转式保温炉→流槽(熔体保护)→浇煲→连铸 机(铸坯)→铸坯处理装置(滚剪→校直→去角→除屑)→进轧装置(主动送料)→连轧机(轧杆)→铜杆冷却装置(表面还原)→连续绕杆装置(预成型)→梅花式收线装置(铜杆成卷) 3. 生产线主要技术参数 1). 生产铜杆直径:φ8 mm 2). 生产能力:14-16 t/h 3). 成圈重量: 3.0-5.0 t 4). 主要设备总尺寸: 40×7.8×6.1 m (不包括熔铜炉及循环冷却过滤系 统) 5). 主要设备总重量: 85 吨(不包括熔铜炉) 6). 主要设备总功率: 600 kW(不包括熔铜 炉) 4 .设备技术规范及组成 4.1熔铜炉一套 4.1.1熔化炉型:竖式冲天炉 4.1.2熔化炉最大铜熔化能力:16吨/小时 4.1.3熔铜炉上料机构最大装载量:5吨 4.1.4熔铜炉进料方式:提升式 4.1.5烧嘴单体最大燃烧能力:60万大卡/小时

4.1.6熔铜炉烧嘴数量:15只 4.1.7烧嘴冷却方式:水冷 4.1.8烧嘴点火方式:自动 4.1.9使用燃料:天然气、液化气、城市煤气 4.1.10保温炉炉型:液压回转式 4.1.11保温炉有效容量:12吨 4.1.12保温炉最高倾力角度:>70o 4.1.13烧嘴单体最大燃烧能力:60万大卡/小时 4.1.14保温炉烧嘴数量:1只 4.1.15燃烧控制方式:比例燃烧,具有保护装置 4.1.16燃气阀检漏方式:手动/自动 熔铜炉包括冲天式铜熔化炉、回转式保温炉、上下流槽、燃烧控制系统等四大部分。具有熔化速度快、铜水含氧量低、流量连续可调、铜水温度独立可控、单位铜水燃气消耗量低等特点。 ①冲天式铜熔化炉(竖炉) 熔化炉简称竖炉,由炉底、炉身、碰撞保护块、加料口、上料机构、烟囱、炉衬和冷却风机等部分组成。 炉底、炉身由优质钢板和型钢制作,炉底采用25mm钢板,中间用槽钢加固,使整个炉底可以承受100吨电解铜板的重量而不变形;炉身用16mm钢板圈成桶体,炉体内贴一层硅酸铝纤维毯,可大大降低炉壁温度,中间砌筑高铝耐火砖,最内层炉衬是直接触火焰和铜水的,采用SiC砖砌筑,荷重软化温度可达1700度,保证了炉衬的使用寿命。SiC砖采用纯度大于80%的SiC混合特殊的高温粘接剂,经压机预先压制成弧形砖,通过高温焙烧,使SiC砖形成半烧结状态,一方面增加了SiC砖的强度,便于运输、搬运、砌筑,同时在砌筑完成后,通过第二次烘烧,使竖炉内衬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使整个炉衬的强度大为提高。 炉体上部是防撞保护块,防止在加料时铜板撞在炉衬上,引起炉衬脱落破损甚至内衬倒塌。防撞保护块由耐热钢整体浇注而成,整体强度高,具有耐高温、耐冲击、不易脱落等优点,使用寿命长,可有效保护加料时铜板对炉身的冲击。 加料口设计在竖炉的上方,这种加料方式可以使铜板从炉底一直堆放到炉体加料口,延长了烧嘴

啤酒生产流程图及说明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麦、糖化、发酵、包装四个工序。现代化的啤酒厂一般已经不再设立麦芽车间,因此制麦部分也将逐步从啤酒生产工艺流程中剥离。) 一个典型的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不包括制麦部分): 注:本图来源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管敦仪主编《啤酒工业手册》一书。 图中代号所表示的设备为: 1、原料贮仓 2、麦芽筛选机 3、提升机 4、麦芽粉碎机 5、糖化锅 6、大米筛选机 7、大米粉碎机 8、糊化锅 9、过滤槽 10、麦糟输送 11、麦糟贮罐 12、煮沸锅/回旋槽 13、外加热器 14、酒花添加罐 15、麦汁冷却器 16、空气过滤器 17、酵母培养及添加罐 18、发酵 罐 19、啤酒稳定剂添加罐 20、缓冲罐 21、硅藻土添加罐 22、硅藻土过滤机 23、啤酒精滤机 24、清酒罐 25、洗瓶机 26、灌装机 27、杀菌机 28、贴标机 29、装箱机 (一)制麦工序 大麦必须通过发芽过程将内含的难溶性淀料转变为用于酿造工序的可溶性糖类。大麦在收获后先贮存2-3月,才能进入麦芽车间开始制造麦芽。 为了得到干净、一致的优良麦芽,制麦前,大麦需先经风选或筛选除杂,永磁筒去铁,比重去石机除石,精选机分级。 制麦的主要过程为:大麦进入浸麦槽洗麦、吸水后,进入发芽箱发芽,成为绿麦芽。绿麦芽进入干燥塔/炉烘干,经除根机去根,制成成品麦芽。从大麦到制成麦芽需要10天左右时间。 制麦工序的主要生产设备为:筛(风)选机、分级机、永磁筒、去石机等除杂、分级设备;浸麦槽、发芽箱/翻麦机、空调机、干燥塔(炉)、除根机等制麦设备;斗式提升机、螺旋/刮板/皮带输送机、除尘器/风机、立仓等输送、储存设备。 (二)糖化工序 麦芽、大米等原料由投料口或立仓经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输送到糖化楼顶部,经过去石、除铁、定量、粉碎后,进入糊化锅、糖化锅糖化分解成醪液,经过滤槽/压滤机过滤,然后加入酒花煮沸,去热凝固物,冷却分离 麦芽在送入酿造车间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在这里,麦芽经过轻压粉碎制成酿造用麦芽。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糊化锅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金属容器,装有热水与蒸汽入口,搅拌装置如搅拌棒、搅拌桨或

王酸氢氟酸高纯石墨提纯工厂工艺

王酸氢氟酸法生产高纯石墨工厂工艺概述 朱公和 关键词石墨提纯石墨化学提纯 高纯石墨化学提纯产品纯度高、性能稳定,具有高产能、规模大的优势。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唯有化学提纯工厂生产的高纯石墨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大部分需求。石墨化学提纯工厂的核心价值是工艺,工艺价值决定企业价值。因此,剖析高纯石墨化学提纯生产工艺的基本要素对指导企业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王酸氢氟酸高纯石墨提纯工艺的由来 某球形石墨工厂提纯分部采用氢氟酸、盐酸、硝酸工艺加工高纯球形石墨,是典型的用酸大户,可谓“酸老虎”。每吨球形石墨用酸成本为2400~2600元人民币。 如何解决用酸量过大的问题,工厂曾委托烟台某化工厂用氢氟酸、硫酸、盐酸混酸法[1]做了小样,8个样品纯度分别为99.17%~99.90%,小样不符合GB/T3518-2008高纯度石墨检验要求,且每吨石墨粉料提纯用酸成本为2344~3854元人民币。同期又参阅了张然、余丽秀《硫酸—氢氟酸分步提纯法制备高纯石墨研究》[2]一文,也未寻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一般来说,定型一个化工工艺方案,应走小样→中试→放大中试→生产装置这个程式,但工厂不具备这些条件,那只能在生产装置上投料实验,边生产边实验,工艺思路是首先确定固液比,其次是逐步减少氢氟酸的用量,再者是减少盐酸、硝酸的用量。因为有盐酸、硝酸的存

在,其配伍运用“王水”[3]的基础理论,将盐酸与硝酸的比值定为3:1,形成弱王水,又由于有氢氟酸、盐酸、硝酸的强强结合,具有类似王水的作用。实际生产中的投料方案是循序渐进的,有欣喜、有困惑、有波折,更有坚持下去的信念,工艺最终定格在99%的球形石墨粉料,提纯至99.95~99.96%,用酸成本为1058元人民币;≥95%的-100目石墨粉料经粉碎后球形化,提纯纯度也稳定在99.95~99.96%,定型后的工艺方案每吨用酸成本节省1000多元人民币,且废酸废水治理也容易了许多。更可贵的是将纯度93%的+50目大鳞片中碳石墨通过碱酸法处理达到高碳,再用王酸氢氟酸法提纯,测定的8个样品中,4个样品纯度为99.95%,4个样品纯度为99.96%。 王酸氢氟酸法高纯石墨提纯工艺,经过工厂大生产的淬炼,具有产量大、纯度高,性能稳定,质量可靠,且生产设备的适用性好[4],生产操作简单,彻底跳出了石墨的纯度越高,用的酸量越大,酸浓度越高的怪圈,为石墨化学提纯工业趟出了新路子。 二、王酸氢氟酸法提纯工艺路线 王酸氢氟酸法提纯工艺路线(一)见图1 王酸氢氟酸法提纯工艺路线(二)见图2 三、工艺准则 1、工艺介质 H2O\HF\HCL\HNO3 2、工艺步骤与工艺参数C=95%~99% 表一

无氧铜生产工艺流程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4.1 工艺技术方案 本项目采用的原材料为含铜量99%的电解铜,选用目前国内先进的蓄热式熔化炉和中频炉,用上引法连铸工艺方法生产氧的含量不大于0.02%,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含铜量99.5%以上无氧铜杆。4.2 工艺流程简述 1、生产准备本项目使用的电解铜在江西省内购买

2、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上引法连铸工艺生产无氧铜杆。 上引法连铸铜杆 的基 氧气 烟囱 图4-1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 电解铜 原料准备 合格原料 重油 烟 1 气 -喷雾冷却 -布袋收尘 烟 尘 中频炉 烟气 大气 熔剂 (副产 还原脱氧、保温 熔化炉 结晶出杆 装盘 无氧铜杆 (外

本特点是“无氧”,即氧含量在10pp m以下。 上引法与连铸连轧和浸涂法相比,其特点是: 1)由于拉扎工艺和铸造工艺不是连续的,拉扎是在常温下 进行的,不需要气体保护,钢材也不会被氧化。因此设备投资小,厂房布置也灵活。 2)单机产量变化范围大,年产量可以从几百吨到几万吨, 可供不同规模的厂家选用不同型号的上引机组。此外,由于连铸 机是多头的,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改变铸造规格(铸杆直径),来改变单位时间的产量,因此其产量可视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产品的需求情况来确定,便于组织生产、节约能源。 3)只需更换结晶器和改变石墨模的形状,即可生产铜管、 铜排等异型铜材,并可在同一机器上上产不同规格、品种的铜材,灵活机动,这是上引法的中最大特点。 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原料通过加料机加入融化炉进行熔 化、氧化、扒渣处理后,熔融的铜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还原脱氧并达到一定的温度后,通过有CO气体保护的流槽经过渡腔(铜液在此进一步还原脱氧、清除渣质),进而平稳的流入中频炉保温静置,铜液的温度由热电偶测量,温度值由仪表显示,温度控制在1150C 土10C。连铸机固定于中频保温炉的上方,连铸机铜液在结晶器中快速结晶连续不断地生产出铜杆,最后经双头挠 杆机等辅助设备装盘成产品。 ⑴加料:原料一般用加料机加入,炉头多加、炉尾少加。加冷料时

无水氢氟酸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020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无水氢氟酸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020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无水氢氟酸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020新版) 无水氢氟酸是一种具有极强腐蚀性的酸。它的物理特性是液态温度范围宽,电导率高,极性大,沸点、凝固点、粘度及表面张力低,化学特性是碳氟链牢固且具有活泼的化学活性,几乎能与所有各种有机的或无机的化合物结合。氟化工作为我国目前新兴的精细化工行业,无水氢氟酸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及国防军工工业。如广泛应用的氟塑料,氟橡胶、氟制冷剂、含氟涂料、含氟表面活性剂以及含氟医药制品等。 一、生产工艺过程 目前,世界上无水氢氟酸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是走萤石路线,即以萤石粉(CaF2 )和硫酸(H2

S04 )反应制得。 国内大多生产厂家均采取以萤石粉(CaF2 )、硫酸(H2 S04 )、发烟硫酸为原料,在回转炉中加热反应生成粗氟化氢气体,经洗涤、冷却、冷凝、精馏、脱气得到无水氢氟酸产品,副产品为氟硅酸和含氟石膏。 其生产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式: CaF2 +H2 S04 →CaS04 +HF↑ 二、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无水氢氟酸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主要有:

氟化氢生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氟化氢生产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我国氟化氢产品生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徐建国周贞锋应盛荣 (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衢州 324000) 摘要:介绍了我国氟化氢的生产现状及市场需求现状,回顾了我国氟化氢生产的技术进步的历史沿革,对现有的氟化氢生产技术进行总结比较,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并对硫酸-萤石法的其它工艺研究进展作了相关介绍;着重介绍了氟硅酸生产氟化氢的几种工艺技术成果,认为把氟硅酸中的氟资源有效开发对我国氟化氢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氟化氢技术工艺氟硅酸萤石硫酸 Abstract: Detailed introduce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and current production situation for Hydrogen Fluoride in China, look back the history evolution for Hydrogen Fluorid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Summarize and compare the current technology process for Hydrogen Fluoride, give a relative introduction about current research process for sulphate acid-fluorite other processes. Put emphasis on introducing several process technology harvests for using Fluosilicate acid to Hydrogen Fluoride, consider that there has a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Hydrogen Fluoride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developing in China when fluorine resource of fluosilicate acid be utilized efficient. Key words: Hydrogen Fluoride, Technology Process; Fluosilicate acid, fluorite, vitriol 1、引言 氟化氢(Hydrogen Fluoride),化学分子式为 HF,分子量,易溶于水、乙醇。无水氟化氢(简称AHF)低温或压力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熔点℃,密度1.008g/cm3(水=1)。在室温和常温下极易挥发成白色烟雾。它的化学性质极活泼,能与碱、金属、氧化物以及硅酸盐等反应(1)。氟化氢的水溶液为氢氟酸,工业氢氟酸为含氟化氢 60%以下的无色澄清水溶液,无色透明,在敞口容器中易于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无氧铜杆生产的工序质量管理

《铜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无氧铜杆生产(3-5工序质量管理 王金海1刘婉容2 (1.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安徽铜陵244000;2.铜陵有色钢材厂,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本文根据工序质量原理,结合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坯实例,分析影响无氧铜杆坯质量的多种因素,并确定了各工序控制点及具体工艺规程,从而得出上引无氧铜杆的质量,必须从原料进厂开始层层把关,即必须用工序质量来保证的结论。 关键词:工序质量;上引连铸;无氧铜杆 中图分类号:TF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47(2004)04—0068—02 1.前言 铜陵有色铜材厂从芬兰引进的上引法无氧铜杆生产线,由熔化炉(8000kg,两台300kw风冷感应器)、流槽、保温炉(15kw,300kg)、铸造机和收线机等组成。该生产线可引8根q,20mm的铜杆,年设计生产能力为9000吨,投产以来无氧铜杆线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受到市场的青睐,产品销往国内外,为该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我们也曾经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用户买回去后拉伸时,出现过断头多,表面起毛刺、空心、导电性能不合格等质量问题,造成用户退货,产品滞销。笔者结合推广IS09000质量认证工作,阐述对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希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2.工序质量原理 工序质量是指操作者、设备、材料、方法、检测条件及作业环境等因素,在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综合保证产品质量的程度或能力。所以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设备、材料、方法、检测和环境。 人员:指操作者。在工序控制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质量意识、情绪波动都要影响工序质量。 设备:指机械设备,装置和工具。机械设备、装置和工具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才能保证工序质量。 材料:影响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中使用的辅助材料。 方法:指加工工艺。它包括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流程和方法的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 检测:指测量仪器和方法。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与测量方法的科学性,也是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环境:指工序所在场所(地方)的条件。作业场地必须保证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等。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虽然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但仍有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还没有从管结果上升到管条件、管因素上来,还是在成品上、检查上和标准上打转转。因此,我们只有抓好每道工序质量,无氧铜杆的质量才能得到最终的保证,由管结果变为管条件、管因素,这才是抓好产品质量的基本原则。 3.无氧铜杆生产工艺 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工艺流程为:原材料(电解铜)一熔化一经流槽注入保温炉一上引铸造一打卷收线。 3.1原材料质量的要求与控制 3.1.1电解铜中杂质及微量元素对铜杆质量的影响 无氧铜杆中的杂质除与熔炼等工序有关外,主要来自原材料,即电解铜。杂质及微量元素对无氧铜的导电性能和组织性能有强烈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压力加工性能。如:铜中所有杂质和微量元素都不同程度地降低钢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多元素对铜的导电性的影响相当于各单个元素影响的算术和:很少固溶于铜,危害极大的杂质元素有Bi,Pb,它们与铜形成易熔共晶,主要使铜产生热脆或产生“冷脆”性,严重影响铜的压加性能:几乎不固溶于铜,并与铜形成熔点较高的脆性化合物的杂质氧、硫、碲与铜所形成的脆性化合物(CuzO、Cu:S、Cu:Te)剧烈降低铜的塑性。 因此,要按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的要求采购电解铜,凡是进厂的电解铜要有明确的化学成份分析报告,电解铜主要成份达不到要求和杂质超标者严禁入炉。 3.1.2电解铜表面质量对铜杆质量的影响。 化学分析报告表明,有些电解铜化学成份符合有关材料,但表面质量不符合要求,如: (1)电解铜表面铜豆多时,氢含量高,在高温下产生气体,因此要求电解铜表面致密。 (2)电解铜表面不允许有开花粒子,因为其中砷、锑、铋、铅等杂质含量较多,在后续清洗中亦无法消除。 (3)电解铜表面酸清洗不净,含有大量的铜绿时,则入炉后产生化学反应: CuS03?5H20?叶CuO+S02+H20 收稿日期:2004—08—28 作者简介:王金海(1964一),男,安徽阜阳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刘婉容(1967一),女,安徽濉溪人,铜陵有色铜材厂质检科科长,高级工程师。 ?68?  万方数据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说明

1 9 10 12 2 11 13 3 14 4 15 5 16 17 8 7 6 18 至提升机工艺流程设备编号及名称 编号名称 1 永磁筒 2 圆筒初清筛 3 电动三通 4 锤片粉碎机 5 吸尘罩 6 栅筛 7 下料斗 8 斗式提升机 9 风帽 10 组合脉冲除尘器 11 叶轮式闭风机 12 双轴桨叶混合机 13 自动闸门 14 料位器 15 手动闸门 16 螺旋喂料器 17 电子秤 18 刮板输送机 工艺流程图

19 23 20 24 21 25 22 26 工艺流程设备编号及名称编号名称 19 环模制粒机 20 空压机 21 双层冷却器 22 对辊破碎机 23 振动分级筛 24 离心通风机 25 离心集尘器 26 自动打包机 集尘袋

生产流程图工艺说明 一.原料粉碎 需粉碎原料经栅筛除去较大杂质后,投放到下料斗经吸尘罩吸,其目的是降低粉尘浓度。由提升机送到永磁筒除去磁性铁杂质,再经圆筒初清筛得到合格的原料经粉碎储备仓进入粉碎机粉碎至需要大小粒度的粉料 小学少先队组织机构 少先队组织由少先队大队部及各中队组成,其成员包括少先队辅导员、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少先队员,为了健全完善我校少先队组织,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成员的确定 1、大队长由纪律部门、卫生部门、升旗手、鼓号队四个组织各推荐一名优秀学生担任(共四名),该部门就主要由大队长负责部门内的纪律。 2、中、小队长由各班中队公开、公平选举产生,中队长各班一名(共11名),一般由班长担任,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另行选举。小队长各班各小组先选举出一名(共8个小组,就8名小队长)然后各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小队长几名。 3、在进行班级选举中、小队长时应注意,必须把卫生、纪律部门的检查学生先选举在中、小队长之内,剩余的中、小队长名额由班级其他优秀学生担任。 4、在班级公开、公平选举出中、小队长之后,由班主任老师授予中、小队长标志,大队长由少先队大队部授予大队长标志。 二、成员的职责及任免 1、大、中、小队长属于学校少先队组织,各队长不管是遇见该班的、外班的,不管是否在值勤,只要发现任何人在学校内出现说脏话、乱扔果皮纸屑、追逐打闹、攀爬栏杆、乱写乱画等等一些违纪现象,都可以站出来制止或者报告老师。 2、班主任在各中队要对中、小队长提出具体的责任,如设置管卫生的小队长,管纪律的小队长,管文明礼貌的、管服装整洁的等等,根据你班的需要自行定出若干相应职责,让各位队长清楚自己的职权,有具体可操作的事情去管理,让各位队长成为班主任真正的助手,让学生管理学生。各中队长可以负责全班的任何违纪现象,并负责每天早上检查红领巾与校牌及各小队长标志的佩戴情况。 3、大、中、小队长标志要求各队长必须每天佩戴,以身作则,不得违纪,如有违纪现象,班主任可根据中、小队长的表现撤消该同学中、小队长的职务,另行选举,大队长由纪律、卫生部门及少先队大队部撤消,另行选举。 4、各班中、小队长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负责,表现优秀,期末评为少先队部门优秀干部。

氢氟酸生产主要流程简述及设备

氢氟酸生产主要流程简述及设备 具体流程为:将矿业公司浮选厂烘干的萤石粉用汽车拖拉机送到装置现场,用斗式提升机将萤石送至萤石贮仓,含尘气体经旋风分离器、袋式除尘器排空,萤石贮仓的萤石粉经计量,用调速螺旋送至回转反应炉。 将发烟硫酸和被硫酸吸收塔吸收了尾气中HF的硫酸送至混酸槽,在此与来自洗 涤塔的稀酸混合。混酸进入回转反应炉。 回转反应炉用烟道气经夹套间接加热来满足反应所需的热量。炉尾排出的炉渣用消石灰中和过量酸后经炉渣提升机送至炉渣贮斗。 反应的产物气体首先进入除尘器、洗涤塔除尘、冷却,而后依次进入初冷器、HF 一级凝器和HF二级冷凝器。在初冷器得到的冷凝液返回洗涤塔;在HF冷凝器得到的冷凝液经过粗HF贮槽进入精馏塔除去H2SO4、H2O等重组分。精馏塔釜液返回洗涤塔;塔顶馏出液进入脱气塔脱除SO2、SiF4等轻组分。脱气塔釜液为产品。HF二级冷凝器的未凝气和脱气塔塔顶排出的未凝气一起进入硫酸吸收塔,在此用硫酸吸收其中大部分HF,然后依次进入第一、第二水洗塔,生成氟硅酸。未被吸收的气体进入尾气塔,洗掉其中的大部分酸性气体后,未被吸收的气体排空。尾气塔的洗涤液和地面冲洗酸性水送至废液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合格污水排入排 水系统。 主要化学反应:CaF2+H2SO4=CaSO4+2HF↑—20.9千卡 主要副反应:SiO2+4HF→2H2O+SiF4↑ SiF4+2HF→H2SiF6 CaCO3+H2 SO4→CaSO4+CO2+H2O 2Fe+6H2SO4→Fe2(SO4)3+3SO2+6H2O 2H2S+SO2→3S+2H2O 本次扩建在设备和工艺上均有一定的改进:采用先进的夹套式回转反应炉,无烟煤经煤气发生炉生成煤气,煤气在燃烧器燃烧为热烟气通过反应转炉夹套加热。 主要原辅材料、能源消耗一览表

铜板带是什么 铜板带的生产工艺流程

铜板带是什么 铜板带是什么?铜板带其实就是对铜板和铜带的统称。铜板是指铜经过轧制的板材,轧制包括了热轧和冷轧。铜带是指厚度在0.06~1.5mm之间的铜轧制加工品。铜板带可以根据不同的牌号分类,大致分为黄铜板带、紫铜板带、青铜类板带、白铜类板带。下面还可以细分。那么铜板带生产的工艺会有哪些呢?铜板带再生产中会有哪些工艺缺陷,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铜板带的工艺流程 知道了铜板带是什么,我们接着来了解下铜板带的生产工艺: 1、铸锭热轧生产工艺:熔炼→铸造(立式半连铸或立式连铸)→(锯切)→加热→热轧→铣面→冷轧→热处理→精整→包装入库。 铸锭热轧法生产工艺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的主流生产工艺。 2、水平连铸生产工艺:熔炼→水平连铸带坯→(退火)→铣面→冷轧→热处理→精整→包装入库 水平连铸生产工艺用于生产热轧困难的的合金品种(如锡磷青铜、铅黄铜)等。 其工序短,生产成本低,设备占地面小。 现阶段生产合金的比较单一,结晶器损耗大,铸坯上下表面组织均一性难以控制。 3、上引连续铸造法生产工艺:熔炼→上引带坯→(铣面)→冷轧→热处理→精整→包装入库 上引连续铸造法生产工艺是国内新开发的的短流生产工艺,用于生产紫铜。 其生产流程短,耗能低。 4、立弯连续铸造生产工艺:熔炼→立弯铸造→(热轧)→(铣面)→冷轧→热处理→精整→包装入库 其生产效率高,生产流程短,能耗低。 5、辊轮式/双带连续铸造法生产工艺:熔炼→辊轮/双带连续铸造→(热轧)→冷轧→热处理→精整→包装入库 辊轮式/双带连续铸造法生产工艺是在研发的的短流生产工艺。 其生产流程短,耗能低。 6、连续挤压法生产工艺:熔炼→上引铜杆→连续挤压→冷轧→热处理→精整→包装入库。 连续挤压法生产工艺主要生产铜排和铜扁线。 其带坯宽度及生产产品品种受到限制。 对铜板带是什么有所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下铜板带的熔炼设备: 1、熔炼炉:主要分为感应电炉和燃气竖炉。 熔炼炉的特点: (1)电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耗电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