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形成性考核任务2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形成性考核任务2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形成性考核任务2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形成性考核任务2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形成性考核任务2 1.已知切割体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个投影。(20分)

(1)

(2)

2.已知切割曲面立体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个投影。(不可见线画虚线)。(20分)(1)

3.已知相贯体的两个投影,用近似画法求作第三个投影。(不可见线画虚线)。(20分)(1)

4.补全复杂组合体投影图上所缺的图线。(20分)

5. 根据两投影求第三投影。(20分)

(1)

(2)

机械制图教案(全).doc

课时授课计划

斜度的简 单计算,强调其格式 锥度的计算稍复杂,请学生要细心计算 思考(2)由上图可知: 斜度=tanα=BC:AC=1:n (3)斜度的作图方法与步骤:(老师即堂演练) 2.锥度(GB/T15754-1995) (1)概念: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高度之比,锥度也写成1:n 的形式,(见上图可知:) (2)定义式:锥度=D/L=(D-L)/l=2 tanα=1:n (3)作图方法与步骤: A 、求作如右图所示的1:5的锥度; B 、从O点开始任取五单位长度,得点N; C 、在左端面上取OM=0.5单位长度,得点M; D 、连接MN,即得锥度为1:5的圆锥(老师演练,学生即堂练习); E 、过A点作AC∥MN,即完成作图。 (提问:如何作平行线?为什么作了平行线就可完成作图?) 【课堂练习】斜度、锥度练习题 【课堂小结】 1、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课堂拓展】 椭圆的作图方法 边讲解边提 问(学生回 忆初中的数 学知识) 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教师演练 使用方法, 并要求学生 即堂练习) 巩固练习 (学生动手 作图,要求 独立学生完 成)

课时授课计划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师板书,提问) 机械图样中的线有很多种 (老师结合表1-3逐一详细讲 解) 其中重点介绍粗实线、虚线、细点画线、细实线。 三、字体(GB/T 14691-1993) 1.基本要求 标准规定了汉字、字母和数字的结构形式。书写字体的基本要求是: (1) 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 字体高度(用h表示)的公称尺寸系列为:1.8,2.5,3.5,5,7, 10,14,20mm字体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 (3)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字宽一 般为h/根号2。 (4) 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5) 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 基准线成75°。 四、图线(GB/T 4457.4-2002) 1.线型及图形尺寸 图样中的图形是由多种图线组成的。国标中规定了图线的名称、线型、 宽度以及一般应用见表1-2。(结合表1-2逐一详细讲解) 2、各种图线在实际绘图中的应用(图1-7) 教师演练, 学生练习。

国开形成性考核高分题库之土木工程力学(本)-1333962

土木工程力学(本)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图所示结构弯矩图的正确形状是() A. B. C. D.

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2016年)

工程力学(本) 形 成 性 考 核 册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分校班级: 国家开放大学 编制 使 用 说 明 本考核手册是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工程力学(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与《工程力学(本)》教材(白新理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配套使用。 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保证。 “工程力学”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其特点是既具有丰富的理论,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基本概念多,公式多,原理多,学生有时感到抓不住重点。通过形成性考核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明确应掌握的课程重点。同时,形成性考核对于全面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和激励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包括4次形考作业,分别对应于文字教材的0~3章、4章、5~6章、7~11章。学生应按照教学进度按时完成各次计分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情况评定成绩,每次作业以100分计,并按4次作业的平均成绩计算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 工程力学(本)作业一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第0—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 )A 三链杆相连,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 三铰两两相连,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 三铰三链杆相连,杆不通过铰 D 一铰一链杆相连,杆不通过铰 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 ) A 可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D 不变且有一个多余联系

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 B ) A 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 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 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 D 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 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 C ) A 可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 C ) A产生很小的内力 B不产生内力 C产生很大的内力 D不存在静力解答 4.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 D ) A自由度为3 B自由度等于0 C 多余约束数等于3 D 多余约束数大于等于3

5.不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 D )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几何不变体系 D几何可变体系 6.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 D ) 10.三铰拱在集中力作用下其合理拱轴线形状是( D )A 折线 B 圆弧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2.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3.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4.一个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那么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5.两刚片用三链杆相联,且三链杆平行不等长,则构成瞬变体系。(∨) 6.图示两个单跨梁,同跨度同荷载。但横截面形状不同,故其内力也不相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doc

第一部分:机械制图测绘技能实训 一、实训说明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且实践环节对课程的学习掌握及运用尤为重要。该实践环节是在继《机械制图》课程理论教学之后,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以设计、测量、手工绘图为一体的工程设计绘图能力的综合训练。机械制图测绘技能实训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制图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制图技能加以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机器或部件的测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动手能力、测绘能力,提高了手工绘图能力。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二、实训目的 机械制图测绘技能实训,要达到和完成下述目的: ①具体应用和巩固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了解测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有初步的测绘技能及绘图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及工作扎下初步基础; ②通过零件草图,装配图和零件工作的绘制,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零部件测绘能力。使学生能恰当选择表达方案、合理布图,正确绘图,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尺寸标注及各项技术要求注写; ③了解简单机器的装配工艺。通过全面、系统的零部件测绘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 ④熟悉运用有关资料(如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定画法等)。初步培养查阅标准资料的能力; 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责任感。 三、实训要求 测绘前要认真阅读测绘指导书,明确测绘的目的、要求、内容及方法和步骤。 ①在测绘中,要求学生注意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在测绘过程中要做到复习教材,查找资料,学以致用; ②要求在机件的表达方法上有独到的见解,视图选择正确、布置合理; ③要求学生弄清所测绘的装配体的工作原理,懂得各零部件的作用以及各零部件间的装配联结关系; ④要求学生所绘图样要符合机械制图的标准,标准件要按标准画法、简化画法或比例画法绘制,并要标准化,要有正确的、较完整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⑤ 熟练掌握测量工具,准确测出外圆,内孔,中心距,高度,深度,长度,孔距,齿顶圆,螺纹等有关尺寸。 ⑥ 要用理论课堂教学的要求规范实训纪律 ,严格作息时间和考勤制度,将实训平时表现列入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⑦ 在学生测绘过程中 ,应至少有一名指导教师在绘图室进行现场辅导答疑。 四、实训内容 ①正确拆装装配体、绘制示意图(标出标准件标记及各件材料);

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2

《工程力学》作业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阶梯形杆件受拉力P的作用,其截面1-1,2-2,3-3上的内力分别为F 1,F 2和F 3,三者的关系为( )。 A .F 1≠F 2 、F 2≠F 3 B .F 1=F 2 、F 2=F 3 C .F 1=F 2 、F 2>F 3 D .F 1=F 2 、F 2<F 3 2.图示阶梯形杆,CD 段为铝,横截面面积为A ;BC 和DE 段为钢,横截面面积均为2A 。设1-1、2-2、3-3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别为σ1、σ2、σ3,则其大小次序为( )。 A .σ1>σ2>σ3 B .σ2>σ3>σ1 C .σ3>σ1>σ2 D .σ2>σ1>σ3 3.轴向拉伸的杆件,其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 )。 A .分别是横截面、450斜截面 B .都是横截面 C .分别是450斜截面、横截面 D .都是450斜截面

4.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 )于外力方向。 A .垂直、平行; B .平行、垂直; C .平行、平行; D .垂直、垂直。 5.一受扭圆棒如图所示,其m-m 截面上的扭矩等于( )。 6.直径为D 的受扭圆轴,轴内的最大剪应力为τ1,单位长度扭转角为ψ1。若轴的直径改为D/2,此时轴内的最大剪应力为τ2,单位长度扭转角为ψ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τ2=16τ1,ψ2=8ψ1 B .τ2=16τ1,ψ2=16ψ1 C .τ2=8τ1,ψ2=16ψ1 ( )。 D .τ2=8τ1,ψ2=8ψ1 7.一空心圆轴,其 D d = α,若轴内的最大剪应力为max τ,则该横截面上内圆 周界上的剪应力为( )。 A 、max 21 τ; B 、max ατ; C 、() max 41τα-; D 、4 max 1ατ-。

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201X)(DOC)

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工程力学(本) 形成性考核册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分校班级: 国家开放大学编制

使用说明 本考核手册是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工程力学(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与《工程力学(本)》教材(白新理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配套使用。 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保证。 “工程力学”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其特点是既具有丰富的理论,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基本概念多,公式多,原理多,学生有时感到抓不住重点。通过形成性考核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明确应掌握的课程重点。同时,形成性考核对于全面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和激励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包括4次形考作业,分别对应于文字教材的0~3章、4章、5~6章、7~11章。学生应按照教学进度按时完成各次计分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成绩,每次作业以100分计,并按4次作业的平均成绩计算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

工程力学(本)作业一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第0—3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 A三链杆相连,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三铰两两相连,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三铰三链杆相连,杆不通过铰 D一铰一链杆相连,杆不通过铰 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 A可变体系 B瞬变体系

电大土木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2016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B) A 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 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 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 D 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 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C) A 可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C) A产生很小的内力 B不产生内力 C产生很大的内力 D不存在静力解答 4.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 D ) A自由度为3 B自由度等于0 C 多余约束数等于3 D 多余约束数大于等于3 5.不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D)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几何不变体系 D几何可变体系 6.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 D )

7.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A) A 折线 B 圆弧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2.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 3.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4.一个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那么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 ) 10.试判断下列弯矩图是否正确。( ?) 三、试对图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每小题5分,共20分) 1. 2. 题2-7图 题2-8图 3. 4. 题2-9图 题2-10图 1.解:由二元体分析法 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解:由二元体分析法 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解:显然,体系是具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解:由三刚片规则,可知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四、绘制下图所示各结构的弯矩图。(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 ? Ⅰ Ⅱ ① ② ③

2014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4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B) A 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 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 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 D 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 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C) A 可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C) A产生很小的内力 B不产生内力 C产生很大的内力 D不存在静力解答 4.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 D ) A自由度为3 B自由度等于0 C 多余约束数等于3 D 多余约束数大于等于3 5.不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D)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几何不变体系 D几何可变体系 6.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 D ) A 0 B 2 C 4 D 6

A 折线 B 圆弧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2.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 3.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4.一个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那么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5.两刚片用三链杆相联,且三链杆平行不等长,则构成瞬变体系。(∨)6.图示两个单跨梁,同跨度同荷载。但横截面形状不同,故其内力也不相同。(√)

题2-7图 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解:由二元体分析法 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解:显然,体系是具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机械制图》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 王海燕(吉林航空工程学校) 摘要:文章结合《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实践,围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空间想象、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原则,突出以识图为主,读画结合,从而学以致用。 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mechanical drawing"course teaching,improve the occupation school students space imagination,logical thinking ability,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as the principle to identify the images,prominent,read draw together, learn in order to practise. 关键词:机械制图实体平面投影图教学方法 Key words:mechanical drawing entity planar projection 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11)-10-0169-01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学生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成才是我们教育者一直追求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正确认识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不断的总结、探索,教学效果就会不断提高。所以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从事《机械制图》课教学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掌握中级职业技能的实用型劳动者,为学生将来参加社会实践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学校的教学应该以理论服务于实践为原则。课程设置要体现出专业技能培养的特色。文化课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的普通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 二、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有的甚至失去了学习兴趣;少数学生道德、文明礼貌修养较差,不良习惯较多;活泼好动;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社会接触面相对较宽。 学生的文化理论基础不佳,接受新知识能力反应较慢,整体学习气氛不好,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因此,如何培养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成为一节课所要考虑的因素。那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融合在教学中,让他们勤动手练习,多动脑思考。 三、把握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学好《机械制图》课,是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而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是用读、记、背等一般的学习方法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通过对空间实物的充分理解和认识,根据制图的投影原理,通过大量的绘图练习而形成空间立体概念,进而逐步培养出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现在的职校生由于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知识持消极态度。在课堂上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懒于动脑动手,高兴了就听一听,不高兴听也不听,甚至有些学生不带教材,不带绘图用具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机械制图》课中的某些抽象概念更是产生厌烦情绪,不是积极思考,而是放弃不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接受能力及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精简,实现按需施教。 四、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教学方法 1、多种教学手段结合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不要局限于使用单一手段来进行教学。灵活地对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往往比单一方法使用更加理想,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机械制图课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的内容需要出发,充分运用幻灯投影等电教媒体,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如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先做好幻灯片,上课时利用幻灯投影,再用教 鞭指点投影画面,进行讲解、分析,并指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带着疑问,对着投影画面进一步询问,扩大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直观演示教学法 在课堂上运用直观演示教学,可以使图物对照,以“物”代“言”,生动鲜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它直接从实物模型入手,由表及里,从整体到局部,最后了解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表象,建立起具体的“实物”,然后按照投影规律绘制出平面图形。在课堂上适时使用实物、挂图、教具并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所讲的问题,对于学生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引导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学习中,学生由“疑”到“悟”,无限循环往复。每次循环都螺旋式地上升一个层次。教师的主导,就是要引导学生由不会发问到会发问,由提出一般性问题到提出经过自己思考的有质量的问题,并由此逐步培养出一种探究的氛围和学风。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手脑并用完成学习内容,从而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现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问题,在做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形成学习氛围,逐步培养学生由被动学习步入主动想学的习惯。 4、实体模型教学法 这种方法是让学生拿实物模型画图和根据投影三视图做模型实物,它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想象力与思维能力。这种方法主要有两个环节;(1)先发给学生实物模型让学生照实物画平面三视图,然后收起实物模型,让学生根据所画图想模型;(2)给学生指定投影图形让学生自己用橡皮泥、胶泥、萝卜等辅助材料做出实体模型,之后相互交换实物分别再画出投影图形。通过大量的由图到物和由物到图转换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读图、绘图能力。 总之,在《机械制图》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于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直观的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优化出来的,通过实践我体会到:在授课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空间想象能力。 文化 教育论丛 169 --

电大机械制图形考任务答案6

“机械制图”作业4 (本部分作业覆盖教材第5~6 1 (1) (2) 2.根据螺纹的规定画法绘制螺纹的主视图、左视图。(10分)(1)外螺纹的大径为M20,杆长40螺纹长30,倒角C2。(2)内螺纹的大径为M16,钻孔深度为30,螺纹长22

3.按给定的螺纹要素,在各图中标注螺纹部分的尺寸,并查表填空。(20分)(1)粗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20,螺距2.S,中等公差精度,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6g,中等旋合长度,右旋.螺纹长20,倒角C 2.5。 (2)细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16,螺距1,中等公差精度,中径与顶径公差带代号均为6H,中等旋合长度,左旋。孔深30,螺纹长22,倒角C1。 M16╳1-6H LH (3)非密封圆柱管螺纹,尺寸代号为1/4,公差等级为A级。右旋,螺纹长18,倒角C2。 4.已知直齿圆柱齿轮模数为m=3,齿数z=20,计算齿轮的分度圆、齿顶圆和齿根圆的直径填入下表,并完成齿轮轮齿部分的投影和标注轮齿部分的尺寸。(10分)5. 选择正确的尺寸注法。(10分) (a)(c) (e) (g) (i) 6. 选择尺寸基准,标注零件尺寸(尺寸数字由图中量取整数)。(10分) 答案:(具体标注尺寸请从打印出来的图中量取,答案中仅为参考尺寸,答案中尺寸为缩放为A4纸后打印出来的尺寸,实际纸张大小为B5)

7. 表面粗糙度注写。(20分) (1)找出表面粗糙度标注的错误,并将正确的标注在下图中。 (2)在图中标注尺寸(按1:1从图中量取尺寸数值,取整数),表中给出的Ra数值,在图中标注表面粗糙度。 答案:(具体标注尺寸请从打印出来的图中量取,答案中仅为参考尺寸,答案中尺寸为缩放为A4纸后打印出来的尺寸,实际纸张大小为B5) 8. 解释配合代号的含义,并查出极限偏差数值.标注在零件图。(10分) (1) ?28 ,孔, IT7 ,间隙, (2) -0.007 , -0.020 , +0.021 , 0 , (3) ?22 ,孔, IT6 ,过渡 (4) +0.013 , 0 , +0.011 , +0.002

《机械制图》形成性考核册讲评(1)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及讲评 第一次作业覆盖教材1-2章的内容: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及投影法基本知识。这部分作业共计12个大题,现给出全部作业答案(红色)和部分作业题讲评。 1.将给出的图形抄画在右边(5分) [讲评] 第一题主要是手工绘图中各种图线及尺寸线的抄画练习,完成此题时要注意绘图工具及铅笔的使用。绘图工具包括一副三角板、圆规、橡皮等;铅笔建议用三支:其硬度分别为H、HB、B,硬度为H的铅笔通常用来画细线、箭头;硬度为HB的铅笔通常用来粗实线直线和点划线圆弧;硬度为B的铅笔通常用来画粗实线圆弧。 请辅导教师示范用两个三角板配合画平行线过程。

2.分析下列图形的特点,并注出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整数)。(5分)(1)注出各方向的尺寸(2)注出角度 (3)注出狭小部位的尺寸 (

4)注出各圆的直径 3.尺寸标注改错:下面图形中标出正确的尺寸(5分) 4.用1:1比例在指定位置画出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5分) [讲评] 画平面图形时,一般先要分析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由那些几何要求组成;分析基准是那些要素;分析那些是已知线段,那些是中间线段,那些是连接线段。 本题作图思路: 1)画φ12水平竖直中心线,R22水平中心线; 2)画φ12圆、R48、R10圆弧、与R10相切的水平直线和45°直线; 3)画R22圆弧先要根据其与R48内切的关系确定出R22水平方向的圆心位置后才能画R22圆弧; 4)画R8、R5圆弧先根据其相邻线段两侧的关系确定出R8与R5圆弧的圆心再画圆弧。

下图画图思路与上相同。 5.将下图以2:1的比例画在A3图纸上,图名:几何作图。(10分) [讲评] 画图思路同4题。

2018年电大土木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8年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B) A 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 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 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 D 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 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C) A 可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C) A产生很小的内力 B不产生内力 C产生很大的内力 D不存在静力解答 4.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 D ) A自由度为3 B自由度等于0 C 多余约束数等于3 D 多余约束数大于等于3 5.不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D)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几何不变体系 D几何可变体系

A 折线 B 圆弧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2.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 3.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4.一个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那么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题2-7图 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解:由二元体分析法 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解:显然,体系是具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 四、绘制下图所示各结构的弯矩图。(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 ?

《机械制图》第4次形考任务答案.doc

姓名:马建忠 学号: 1762001451855 得分: 教师签名: “机械制图”作业4 (本部分作业覆盖教材第5~6章的内容,要求第17周以前完成)。 1.分析下列螺纹画法上的错误,在指定的位置上画出正确的图。(10分) (1) (2) 2.根据螺纹的规定画法绘制螺纹的主视图、左视图。(10分)

(1)外螺纹的大径为M20,杆长40螺纹长30,倒角C2。 (2)内螺纹的大径为M16,钻孔深度为30,螺纹长22

3.按给定的螺纹要素,在各图中标注螺纹部分的尺寸,并查表填空。(20分) (1)粗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20,螺距2.S,中等公差精度,中径、顶径公差带代号6g,中等旋合长度,右旋.螺纹长20,倒角C 2.5。 螺纹大径20 中径18.376 螺纹小径17.294 螺距 2.5 导程 2.5 (2)细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16,螺距1,中等公差精度,中径与顶径公差带代号均为6H,中等旋合长度,左旋。孔深30,螺纹长22,倒角C1。 (3)非密封圆柱管螺纹,尺寸代号为1/4,公差等级为A级。右旋,螺纹长18,倒角C2。

4.已知直齿圆柱齿轮模数为m=3,齿数z=20,计算齿轮的分度圆、齿顶圆和齿根圆的直径填入下表,并完成齿轮轮齿部分的投影和标注轮齿部分的尺寸。(10分) D=m(z+2)=3×(20+2)=66(mm) d=mz=3×20=60(mm) h1=m=3(mm) h2=1.25m=1.25×3=3.75(mm)5. 选择正确的尺寸注法。(10分)

6. 选择尺寸基准,标注零件尺寸(尺寸数字由图中量取整数)。(10分)

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1

《工程力学》作业1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A F 、B F ,满足B A F F - 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 是( b )。 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 B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C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2.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c )。 A .二力平衡原理 B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C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D .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3.曲杆重不计,其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 的力偶,则图(a )中B 处的约束反力比图(b )中B 处的约束反力( )。 A .大 B .小 C .相同 D .不能确定 4.图示三铰刚架受力F 作用,则A 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B 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

A .F/2 B .F/2 C .F ; D .2F 5.图示结构受力P 作用,杆重不计,则A 支座约束力的大小为( )。 A .P /2 B .P C .33/P D .0 6.重量N G 10=物体搁置在倾角 30=α的粗糙斜面上,如图所示,物体与斜 面间的静滑动摩擦系数6.0=f ,则该物快处于( )状态 A .静止 B .向下滑动 C .临界下滑状态 D .以上都不对 7.已知力1F 与x 轴间夹角 900<<α,如图,则力1F 在x 、y 轴的投影计算 式为( )。 A .αcos 1F F x = αsin 1F F y -= B .αcos 1F F x = αsin 1F F y = C .αcos 1F F x -= αsin 1F F y -= D .αcos 1F F x -= αsin 1F F y = 8.重量为G 的物快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快与水平面间的静滑动摩擦系数为f ,并知在水平推力P 作用下,物快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示,则水平面的全反力的大小为( )。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方法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方法 摘要:机械制图是工科类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很多学 生反映比较难学的课程。机械制图它是空间立体与平面图形的对应关系,本身就 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近年来,进入学校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是从学校到学校,在社会实践中的机会很少。这样给机械制图教学又带来了新的问题。面对现在的 学生,如何了课程的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是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方法Discusses the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method shallowly Wang Haiyu Abstract:The mechanical drawing is an engineering course clas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 important specialized fundamental course,also is from the multi-students reflected quite difficult to study curriculum.The mechanical drawing it is the space three-dimensional with the plane figur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itself has certain difficulty,in addition the recent years,entered the school the fresh source drop in quality,the student is from the school to the school,were very few in the social practice opportunity.Like this gave the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to bring the new question.Facing had the present student,how the curriculum teaching,guarantee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is a topic which we must explore unceasingly. Keywords: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115-01 机械制图是工科类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从多学生反映比 较难学的课程。机械制图它是空间立体与平面图形的对应关系,本身就具有一定 的难度,加上近年来,进入学校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是从学校到学校,在社会 实践中的机会很少。这样给机械制图教学又带来了新的问题。面对现在的学生, 如何了课程的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是我们必须不断探索的课题。在多年的该课 程教学中,我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应注意从以下几点入手,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学好这门课程。 1.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学科的认识 制图课程是工科专业重要的课程,是学生学好后述专业课程的基础,如能使学生 充分认识和感受到这一点,就能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提高其学习热情和自觉性。因此,我首先在绪论课中,就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使用说明图、安装结 构示意图入手,上升到任何机电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人员,如果缺乏绘图和识图能力,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同时,结合我校专业特点,例举说明,比如设计制造 一只灯管,就要给出灯管的结构图纸来。印刷制品也离不开插图等等。因此,工 程制图在工程界称为“工程界的语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随着现 代化的设备大量投入工业生产,看不懂图,就无法进行设备管理,无法进行生产 制造,更谈不上进行产品的设计和改造。这样,让学生们意识到,学好机械制图 不仅对于在校的学习重要,而且对于每个学生今后的工作和技术发展更加重要。2.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不像其它基础课有公式、定理可背,它的定理浓缩后就只有“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九个字。但想单凭这九个字的讲授就能让学生掌握绘图的技巧,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几何体入手,如长方体、三棱柱、圆柱体、圆锥体、球体逐个分析每个基本体的三面投影 视图与其立体之间的方位关系、投影关系、图形关系。这样使学生从空间立体过

2018年电大土木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8年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就是(B) A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 D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 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C) A可变体系B瞬变体系 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C) A产生很小的内力B不产生内力 C产生很大的内力D不存在静力解答 4.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D) A自由度为3B自由度等于0 C多余约束数等于3D多余约束数大于等于3 5.不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就是(D)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几何不变体系D几何可变体系 6.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D) A0B2C4D6 7.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A) 8.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就是(B) AAB部分BBC部分CCD部分DDE部分 A B C D E 9.荷载作用下产生桁架位移的主要原因就是 (A) A轴向变形B弯曲变形C剪切变形D扭转变形 10.三铰拱在集中力作用下其合理拱轴线形状就是(D) A折线B圆弧C双曲线D抛物线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余约束就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2.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就是几何可变体系。() 3.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4.一个体系就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那么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系。() 5.两刚片用三链杆相联,且三链杆平行不等长,则构成瞬变体系。() 6.图示两个单跨梁,同跨度同荷载。但横截面形状不同,故其内力也不相同。(√) 7.三铰拱的矢高f越大,水平推力也越大。() 8.求桁架内力时截面法所截取的隔离体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点。() 9.某荷载作用下桁架可能存在零杆,它不受内力,因此在实际结构中可以将其去掉。()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系(部):机电工程系 教研室:基础教研室 日期:2014年9月2日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代码:机械制图、0211032 总学时数:108学时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 1.课程概述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计量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正确运用正投影来分析、表达机械工程问题,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即: 1、培养对三维形体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2、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 3、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4、培养绘制零件图与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5、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1.2课程定位 《机械制图》课程作为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高职机械类专业高技能人才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机械类专业人才规格形成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它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 1.3课程设计思路 《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重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它不同于几何学,因此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一定要通过实训才能熟练掌握作图的理论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绘图、看图的能力,以及零部件具体测绘的能力。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体现创新性;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课程基本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岗位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使学生

具备高素质实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2.1知识目标 (1)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 (3)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投影作图的基本方法。 (4)掌握各种图样的画法 (5)了解极限与配合等有关机械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 (6)掌握零件图绘制与阅读的方法 (7)掌握装配图绘制与阅读的方法 2.2能力目标 (1)培养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 (2)培养具备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培养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职业能力。 (4)以就业为导向,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教育。 2.3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与第二学期学习的AutoCAD课程相结合,参加绘图员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3.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3.1课程教学内容及分析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模块,对不同模块的教学要求分别叙述如下:1.平面图形画法 (1)国家标准 (2)绘图工具及使用 (3)几何作图 (4)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图步骤要求 重点: (1)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