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生物化学化学知识在畜牧生产中应用的例子在我国集约化养殖中,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及滥用造成的细菌耐药性和残留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公共健康。
除中草药外,日粮中禁用其他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
因此,开发优质、环保、无公害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发展趋势。
植物提取物是绿色、高效、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因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等功效,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农业等领域备受关注。
1植物提取物的功能及作用机制1.1提高生产性能植物提取物具有促生长的作用。
据报道,日粮中分别添加4%、8%的紫苏和苜蓿复合植物提取物,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23.81%、19.04%,试验末重显著提高4.53%、3.67%,料重比显著降低10.01%、8.93%。
孙xx等报道,蛋鸡日粮中添加0.02%槲皮素,试验组产蛋率极显著提高4.96%,料蛋比显著降低6.55%;日粮添加0.04%槲皮素的蛋鸡产蛋率极显著提高8.11%,料蛋比极显著降低11.72%;当添加量达到0.06%时,产蛋率反而降低。
槲皮素与黄酮类物质同时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和抗雌激素样作用,对日龄大的蛋鸡调节效果更明显。
肖传明等研究发现,在肉鸡日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试验组死淘率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显著降低51.57%、32.09%;在提高日增重、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方面与抗生素效果相当,可替代部分抗生素使用。
植物提取物促生长作用可能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一是作为诱食剂,增加畜禽采食量。
植物提取物含有醛类、酚类和芳香烃类等芳香类物质,可以刺激动物消化道黏膜上的感受器,改善饲料适口性,进而提高动物采食量,在诱食效果上猪优于家禽。
二是刺激畜禽消化酶分泌,改善肠道消化机能。
在肉鸡日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29.86%,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15.71%;粗脂肪消化率显著提高41.50%,粗蛋白消化率显著提高46.27%,钙磷吸收率均有所提高。
三是促进动物肠道生长发育,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化学的应用领域化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科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我们身边的日常用品到尖端的科技领域,化学的身影无处不在。
首先,化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
药物的研发和生产离不开化学知识。
通过对化学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反应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能够设计和合成出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
比如,抗生素的发现和合成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化学家们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药物分子,这些分子能够与人体内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不仅如此,化学还在药物分析和质量控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确保药物的纯度和安全性。
农业领域也是化学大展身手的舞台。
化肥的生产是化学在农业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氮、磷、钾等化学肥料的合成和合理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农药的研发和使用同样依赖化学。
通过化学合成的农药可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此外,化学还帮助我们研究土壤的成分和性质,以便更好地进行土壤改良和优化种植条件。
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
从传统的金属材料到现代的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化学始终是材料研发和创新的核心。
金属的冶炼和合金的制备,让我们拥有了坚固耐用的钢铁、铝合金等材料,用于建筑、交通等领域。
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而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和应用,正引领着材料科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化学方法不仅可以合成新材料,还能够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和处理,赋予它们更好的性能和功能。
能源领域也离不开化学的支持。
石油化工行业通过化学反应将原油转化为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满足了我们对能源的需求。
同时,化学在新能源的开发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电池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化学对电极材料、电解质等的研究。
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化学原理的应用。
此外,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如氢气的储存和利用,也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方向之一。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化学的应用更是广泛。
本文将从化学对农业生产的促进、化学对工业生产的支持、还有对环保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来探讨化学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
化学与农业生产化学中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例如,在植物生长的实践上,肥料和杀虫剂是不可或缺的。
其中肥料的种类繁多,有机肥、无机肥等等。
但是在这些肥料中,无疑是人工合成肥料成分最为单一,但它是肥料中含氮、磷、锰等营养元素比其他肥料更全面的。
因此,人工合成肥料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
化肥除了是高效肥料,还能够在节省土地和实现更大产量的同时,增加粮食品质和营养价值。
除了肥料之外,化学还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领域还有种植土的改良和水资源的利用等。
例如,通过施加石灰和有机肥改良酸性土壤,以提高土壤的PH值。
而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常常使用化学科技治理污水,将水资源回收再利用,从而实现节约水资源,减少矿物质污染等方面的目的。
综上所述,化学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各个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化学与工业生产除了对农业生产的促进外,化学对工业生产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化学对工业生产最大的贡献是人造材料。
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等都是人类化学技术的产物,这些材料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塑料可用于制作制品和容器包装。
而用于制服、家纺或工业应用的纤维,如尼龙,涤纶和聚酯等,都是人工合成材料,不仅有高强度、耐磨损的好处,而且在经济性方面具备不可比拟的优势。
除了材料的应用外,化学还与行业发展的网上银钱包密切相关。
例如化学工业中的电解池技术,不仅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反应纯等优点,还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其他物质。
此外,化学反应还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严密的安全生产措施和现代化的化学工业制造工厂是必不可少的。
化学与环保化学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放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什么是农业化学农业化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中化学原理与应用的科学。
它涉及土壤、植物、动物和环境的化学特性,以及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化学过程。
农业化学家致力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以及减少环境污染。
农业化学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1.土壤肥料管理:农业化学家研究土壤的化学特性,以确定适宜作物生长的条件。
他们还研究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并制定合理的肥料施用方案,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2.植物保护:农业化学家研究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进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这包括使用农药、生物防治和遗传工程技术等手段,以降低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3.农业水资源管理:农业化学家关注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研究合理的水利工程措施和灌溉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4.农业环境保护:农业化学家致力于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研究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技术,以保护土壤、水和空气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5.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农业化学家关注农产品的化学成分、品质和安全性能,研究合适的加工工艺和贮藏方法,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6.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化学家研究农业废弃物的化学特性,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生物质能、肥料和饲料等,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循环经济。
在我国,农业化学得到了高度重视。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支持措施,促进农业化学科技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化学在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化学家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国农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化学与农业的密切联系化学与农业是密不可分的领域,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化学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各种化学知识和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保护环境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一、化学肥料的应用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化学产品之一。
肥料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通过合理的施肥,可以满足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化学肥料的使用还可以改良土壤性质,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缺肥问题。
二、农药的研发与应用农药作为一种用于防治农田和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物质,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化学的研究使得农药的种类和效果得以不断改进,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保护。
有机磷、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农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抑制病虫害的发生,保护植物的生长。
然而,农药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因此需要合理、科学地使用,减少其对环境的副作用。
三、化学品提取与合成化学品的提取和合成是化学与农业紧密联系的另一个领域。
农产品的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化学品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通过化学品的提取和合成,可以获得天然植物提取物,用于制作保鲜剂、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品等。
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农药和杀菌剂,以保持农作物的质量和抵抗力。
这些化学品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附加值。
四、生物化学的研究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结构、组成和转化过程的领域,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植物代谢途径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为培育高产、抗逆的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生物化学的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产品中有益成分的合理利用方法,提高其药用价值和功能性。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还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科学,与农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机化学在农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农作物保护到土壤改良,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的帮助。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整理有机化学与农业科学之间的关系。
1. 农药的研发与应用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业害虫、病害和杂草的化学物质。
有机化学为农药的研发和合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
例如,合成农药需要了解各种有机反应、合成路线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有机化学家通过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可以设计出更高效、更环保的农药,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定生长调节活性的化合物,用于促进植物生长、抗逆性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有机肥料的研制与利用有机肥料是指由含有丰富有机物的材料制成的肥料,它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有机化学为有机肥料的研制和利用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通过有机化学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各种有机肥料,并优化其配方和施用方法,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4.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有机化学在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对果蔬等农产品进行采后处理和贮藏时,常常需要使用化学防腐剂、抗氧化剂和食品添加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的研究和应用需要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5. 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农业废弃物指的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
有机化学可以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高附加值的产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与农业科学密切相关。
有机化学为农业领域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物化学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农业科学作为研究和应用农业生产相关知识的学科,一直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农业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化学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物化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通过对植物生理过程的干预,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农业科学中,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生长管理中。
例如,植物生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在种植水果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生长素来提高果实的大小和产量。
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用于调节作物的生长节律,延长农作物的旺盛生长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基因工程在农作物改良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是生物化学中的重要分支,它通过对生物基因进行改造和调控,实现对生物体性状的选择和改良。
在农业科学中,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改良中。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或调控内源基因的表达,可以使作物具有抗病虫害、耐逆性和优质性等特点。
比如,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可以使作物具有自身产生杀虫剂的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和人体的污染风险。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使作物具有耐旱、耐盐等逆境的能力,提高作物的抗灾能力和生存率。
三、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有机肥的应用农业生态系统是农田内各种生物体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它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有机肥是一种以生物质为原料,经过发酵和腐熟处理后制成的肥料,具有丰富的养分和微生物群落。
在农业科学中,有机肥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同时,有机肥中的微生物也可以与植物共生,促进植物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
因此,有机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稳定性。
四、生物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生的物质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
列举10个生物化学知识在畜牧生产中应用的例子(不少于800字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核心,生物技术产业以基因产业为核心,并辐射到各个生物科技领域。
利用生物特定功能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改变动物体内生理生化反应和物质代谢过程。
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1生物技术研究领域1.1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利用DNA重组技术进行生产或改造生物产品的技术。
是将外源的或是人工合成的基因即DNA片段(目的基因)与适宜的载体DNA重组,然后将重组DNA转入宿主细胞或生物体内,以使其高效表达,而获得基因产物。
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主体。
1.2酶工程酶工程就是利用酶、细胞器或是细胞所具有的催化作用,在一定的生物反应器中,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所需要的产品。
它是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技术。
包括酶的固定化技术、细胞固定化技术、酶的修饰改造技术及酶的反应技术等。
1.3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公进行培育、繁殖新品种或是人为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进行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
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拆合、染色体操作及基因转移等。
1.4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在生物反应器中生产有用物质的一种技术系统,是生物产业化过程的技术核心,无论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均通过发酵工程获得具体产品。
1.5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结构功能关系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周密的分子设计,把蛋白质改造为合乎人类需要的新的突变蛋白质。
石灰氮一、什么是石灰氮?石灰氮又叫氰氨化钙、黑肥宝,含氮20 %左右,因含有石灰成分,故叫石灰氮,其分子式是CaCN 2 ,是一种黑灰色带有电石臭味的油性颗粒,是药、肥两用的土壤净化剂,具有土壤消毒与培肥地力的双重作用。
石灰氮遇水产生氰氨、双氰氨,能杀灭有害病原菌及线虫等有害生物。
石灰氮含氮素17〜20%、含钙50%,由于不易淋溶,可以防止土壤酸化,改良土壤结构,改良次生盐渍化土壤,增加土壤钙素和有机质,能使有效氮均匀缓慢释放,其有效成分全部分解为作物可吸收的氮,没有残留,满足大多数作物的需求,肥料的有效期达80天以上。
二、石灰氮应用的历史与现状石灰氮是一种有100余年应用历史的化学肥料。
二十世纪60 年代到70年代中期,石灰氮在我国农业上开始广泛应用,如作水稻的基肥、调节土壤的酸性、补充植物的钙素等等。
随着化肥工业的崛起,农用石灰氮因其施肥时操作复杂、价格比较高等缺点而逐步退出了这一领域。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专家学者对石灰氮重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石灰氮是当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极具使用价值的一种生产资料,这也使得石灰氮这一古老的肥料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三、石灰氮作用机理和作用条件1、作用机理石灰氮是氮化肥中惟一不溶于水的肥料,它施入到土壤中后,先与土壤中的水分、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氰氨化钙、氢氧化钙、游离氰氨和碳酸钙。
氰氨化钙与土壤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交换形成游离氰氨,进一步水解生成尿素,再进一步水解为碳酸铵。
由于石灰氮中的氮素缓慢释放,而最终分解形成的铵态氮在土壤中又不易淋失,故氮肥肥效期可达3〜4个月,能满足蔬菜作物前期生长对氮肥的需求,减少化学氮肥的施用量,降低农产品中硝酸盐的含量和对地下水的污染。
石灰氮在土壤中分解产生的氢氧化钙,又能对酸性土壤有中和作用,还可预防作物缺钙症,增厚果皮及增强果皮韧性,减少果实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如番茄脐腐病、白菜的十烧心病等,同时还可增加水果及蔬菜的耐贮性。
分析化学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分析化学是一种研究农业资源和产品特性的学科,是农业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农学的实践的基础。
它根据物质的形状,成分,结构,原理,性状和加工技术,为农业提供分析和研究,形成一套技术体系,为农业产业开发和实施创新技术提供依据。
农业分析化学在农业中的研究和应用有很多,它可以为科学研究农产品的原料质量和性能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农业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以化学物质的检测修正农产品和溶液中少量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浓度,以衡量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如肉类中的脂肪),以改变品质和增加生物组成(如促进水上植物生长)。
此外,通过研究植物有机组分,来探究作物品种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因素等。
更重要的是,农业分析化学可以咨询建议农产品的实用性和用途,及时跟踪和预测农产品市场的热点,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正确识别假冒伪劣和有害农产品,检测添加剂和病虫害抗性,协助生产技术改良和生物安全,详细测试抗黑心农药等,实现安全科学的有机农业生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农业分析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分析化学研究能够对植物和植物生物分离物质和产品的性质、功能和利用价值的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系统科学知识,以推进农业生产的技术改良和经营管理。
硝酸铝农业用途硝酸铝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它具有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产量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硝酸铝在农业中的用途。
硝酸铝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
它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的肥力。
土壤酸性过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硝酸铝可以中和土壤酸性,使土壤更加适宜植物生长。
此外,硝酸铝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硝酸铝可以作为植物营养剂使用。
它富含铝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铝元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
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使用硝酸铝来补充土壤中的铝元素,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硝酸铝还可以作为杀虫剂使用。
它可以有效地防治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
硝酸铝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抑制土壤中病菌的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
同时,硝酸铝还能够杀灭土壤中的害虫,保护作物免受害虫的侵害。
硝酸铝还可以用于土壤修复。
在农业生产中,土壤常常会受到化肥和农药的污染,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而硝酸铝具有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可以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并固定在土壤中,减少对作物的影响,从而实现土壤修复的目的。
硝酸铝在农业中具有多种用途。
它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可以作为植物营养剂,补充土壤中的铝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可以作为杀虫剂,防治土壤中的病虫害;还可以用于土壤修复,吸附和固定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因此,合理使用硝酸铝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列举十个生物化学知识在畜牧生产中应用的例子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有理由认为它是本世纪的一次技术革命.七十年代起发达国家就把生物技术作为高新技术的发展重点,其中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均已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从事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际应用及产品开发工作,并已生产出一定量的生物制品投放市场.与此同时DNA重组技术、基因敲除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核移植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克隆技术等重大成果相继出现.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甚广,包括医学、食品、农牧渔业、化学工业、能源工业、治金、海洋工业及环保等方面.畜牧业是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尤其在优良家畜的品种改良,畜产品结构的改善,特殊生物活性物质的生产、疫苗及生长激素的生产等方面.生物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同质个体的获得获得具有高度一致的生产性能、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动物个体,是获得稳定高产畜产品的一个重要途径.家畜延期发生的同卵双生仔,在遗传性状上可以说是相同的,但这种现象极少.因此,科学家们开始进行试验,人工获得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家畜个体,并陆续出现成功的报道.有四种可能途径获得同卵多胎,1)用显微切害割技术分离分裂球(分裂期胚胎、早期、晚期),这一实验已在家畜上获得成功,用这种方法产生同质后代即可大量淘汰试验中的遗传变异个体,而且可以降低实验成本并增加试验的清确度.2)把一个细胞分离的核插入其它细胞,破坏受体细胞核而产生克隆细胞.Willadsen(1986)报道,同一品种8-细胞期胚胎单个分裂球的核与同品种去核未受精卵相融合获得了同质羔羊.3)采用细胞技术,把两个成熟的卵子,尤其是同一动物的卵子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融合,然后再进行移植,使其发育成个体,这种方法可能会被用作迅速繁殖纯系动物的有力手段.4)采用克隆技术,将成年动物体细胞(目前只在乳腺细胞中获得了成功)的核,移值到受体卵细胞中(当然事先应把受体卵细胞的核去掉),然后移植,使之发育成个体.这就是被新闻界广泛报道的克隆羊(多莉)的技术.二、转基因动物Palmiter(1982)等人应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大白鼠生长激素(rGH)导入了小鼠基因组,并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只体重为正常小鼠2倍以上的"超级小鼠".由于转基因技术突破了只能在种间进行基因传递的障碍,所以这项研究的巨大成功,鼓舞了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探索改良畜禽品种的热情.因此,可利用转基因动物来生产一些非常规的畜牧产品,例如转基因牛、羊乳腺中表达生产昂贵的人类药用蛋白,这些基因育种研究已经超出畜牧产品本身的价值.由转基因技术引发的转基因育种研究已经走过了十几个春秋,转基因兔、转基因猪、转基因牛和转基因鸡都相继诞生,虽然尚未形成新的畜牧产业,但是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期望.三、转基因猪---改良猪的生长性状调控猪生长激素基因,连同带有金属硫的基因启动子可一同导入猪的基因组.在育肥期,如果给转基因猪饲喂16%粗蛋白的日粮,其生长速度比普通猪(非转基因猪)要低,当把日粮中粗蛋白水平提高到18%,并添加赖氨酸(0.25%)和必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时,转基因猪的日增重提高了15%,饲料利用率也比对照组提高了0.66(肉料比,转基因猪中改良效果最为显著的性状还是背膘,转基因猪的背膘厚度7-8mm,而普通猪背膘厚度是18-20mm,可见基因猪在生长性状上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遗传优势.四、转基因羊----改良羊毛生产性状大家知道,合成羊毛角蛋白的重要氨基酸之一是半胱氨酸.早期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羊毛生产性状的方法是将大肠杆菌合成半胱氨酸的酶基因导入绵羊基因组,因为绵羊等哺乳动物基因组缺少这类酶基因,不可能依靠自身的生化途径合成半胱氨酸.这种转基因羊已经产生,然而不能持续表达这种原核生物基因,羊毛的生产性状也没有得到改良.最近发现了一种融合基因,即由小鼠高硫角蛋白基因启动区调控的羊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cDNA,把它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注入绵羊基因组.这种转基因羊可在特异性毛囊细胞中表达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果羊毛的生产性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改良.与对照组同胞绵羊相比,转基因羊的净毛重增加了6.2%(D=0.028),羊毛的生长率提高了314g/天(D=0.029),羊毛比重增加了1%.这些转基因绵羊在健康和繁殖性能方面与非转基因绵羊相比不存在差异,因而转基因羊可以培育成新品系或品种.五、动物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动物是指经人的有意干涉,通过实验物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中,稳定地整合到动物基因组中,并能遗传给给子代的动物.动物基因转移最早取得成功的研究者是Mumro(1968),他利用鸡进行了外源基因导入染色体的研究.之后,Jaenish(1974年)等把SV40病毒注射到小鼠胚胎的囊胚控,再多植给受体小鼠,使之发育成个体.在出生小鼠的体内检测到SV40病毒的DNA,证明SV40病毒DNA已经整合到了小鼠的基因组中.他于176年用M-MLV病毒感染去透明带的小鼠早期胚胎,得到了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小鼠系.转基因动物最诱人的前景是利用它生产人类所需的生物活性产品及药品.目前世界上至少有七家公司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而转基因家畜最为活跃的领域就是利用它们生产新的常规非动物产品.现已证明,用转基因猪血液生产人类血红蛋白是可行的.目前已成功地在小羊、猪和绵羊乳中生产了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酸激活因子和抗菌素凝素因子(T-PA,和1区以及蛋白C),在转基因家畜血液中得到了人免疫球蛋白,如α1球蛋白、β球蛋白、干扰素、胰蛋白酶和生长激素等,而且这些蛋白都有正常的生物活性.通常把目的基因在血液循环系统或乳腺中表达的转基因动物称为动物反应器.六、生物反应器的特性转基因动物的问世,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低成本、利活性和高表达的产物开辟了一条重要途.作为生物反庆器的转基因动物,主要是利用其乳腺组织和液组织进行定位表达,特别是用乳腺组织生产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药物和具有特殊营养意义的蛋白质,已成为一个新兴的转基因制药业,它有以下优越性:1 表达产物能充分修饰且肯定有稳定的生物活性.利用DNA重组技术的微生物发酵工程来生产的药用蛋白,由于细菌等微生物不能进行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因而生物活性低,并且具有免疫原性,而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用蛋白却避免了这些问题.2 产品成本低,可以大规模生产.作为生物反应器的转基因动物可无限扩繁,且饲养成本低,可进行大规模的药物生产.而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虽然能生产具有完全生物活性的产品,但以商业生产为目的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成本极高,且培养条件要求苛刻.3 产品质量高,易提纯.由动物生物反应器生产的药品为纯生物制品,避免了化学试剂及生物毒素的污染,安全可靠.目前,某些药用蛋白生产已达每千克乳汗含十克,生物活性与天然蛋白几乎完全一样,极易提纯.总之,动物生物反应器弥补了其它各类基因表达系统的缺陷.七、血液生物反应器利用血液定位表达转基因动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这种物种反应器的缺陷是生产的有活性蛋白或多肽(如激素、细胞分裂素、组织纤维溶酶因子等)进入转基因动物液循环时影响动物的健康.然而这种生物反应器适合生产人类血红蛋白、抗体或生产非活性状态的融合蛋白.实际上,人们已经用转基因动物生产了具有生物学功能的人血红蛋白.Behriger等(1989)报道,三头转基因猪表达了人血红蛋白,其基因构建是由人的LCR区连接拷贝的人α1蛋白基因和一拷贝的βA基因构成.Swanson还利用常规离心分析法从转基因猪血红蛋白中分离出了人的血红蛋白,并证实了该重组血红蛋白氧结合特性与人的血红蛋白完全相同,该转基因猪未发生贫血症,生长速度与同窝非转基因猪相似.由于转基因猪总的表达率低(人血红蛋白仅占总蛋白的9%),不足以大规模地生产.但它确实提供了以重组血红蛋白替代人血红蛋白的一种有价值途径.同时从某种角度上表明用转基因家畜大规模生产人血红蛋白是可行的.尤其随输血病人的增加,全血供应日益不足,用转基因家畜生物反应器生产人的血红蛋白就显得特别有价值.在转基因动物循环系统中生产诊断或治疗用抗体,已在转基因小鼠得以验证(Ebert等,1993),并用获得表达小鼠lgA的转基因猪和绵羊(L0,等,1991).获得此类转基因家畜的目的是提高动物自身的抗病力和大规模生产诊断和治疗用的人单克隆抗体.八、乳腺生物反应器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原理:外源基因在乳腺特异性表达需要乳蛋白基因的一个启动子和调控区,即引导泌乳牛期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序列.将外源基因置于乳腺特异性调地序列控制下,使之在乳腺中表达,通过回收乳汁获得重要价值的生物活性蛋白.1 乳蛋白基因和启动子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乳汁都有6种主要的蛋白,可分成两类:一类是酷蛋白,包括αs1、αs2、2β酷蛋白;另一类是乳清蛋白,包括α-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所有乳蛋白基因都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共显性复等位基因所编码.牛的6个乳蛋白基因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染色体上. 长度在200kb以内,顺序为αs1、β、αs2、k,说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启动子和调控序列,α--乳蛋白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β-乳球蛋白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上。
绿色化学在农药合成中的应用及挑战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绿色化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化学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农药合成领域,绿色化学的应用也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从绿色化学的概念入手,探讨绿色化学在农药合成中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
一、绿色化学的概念及原则绿色化学是指在合成、生产和使用化学品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同时提高化学品的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的一种化学理念。
其基本原则包括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生成、使用天然资源和能源的有效性、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风险等。
二、绿色化学在农药合成中的应用1.采用生物法合成传统的农药合成方法通常需要大量的有机合成反应,生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
而采用生物法合成方法,可以利用微生物或酶的催化作用来合成农药活性成分,减少废弃物的生成,降低环境风险。
此外,生物法合成还可以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率,降低合成成本。
2.设计绿色合成路线在农药合成的过程中,设计绿色合成路线是实现绿色化学的重要一环。
通过精心设计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催化剂的使用、提高反应选择性和产率,从而实现农药的高效合成。
3.提高合成效率和选择性通过改进合成工艺、优化反应条件和控制反应过程,可以提高合成效率和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减少化学废物的排放。
同时,优化反应条件还可以降低反应能耗,减少资源的消耗,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三、绿色化学在农药合成中面临的挑战1. 技术难题尽管绿色化学在农药合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待解决。
比如在生物法合成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微生物或酶催化剂,如何设计合适的反应条件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 产品品质与效果绿色化学在农药合成中虽然可以减少废弃物的生成和降低环境风险,但同时也需要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效果。
在改变合成方法的同时,还需要保证产品的效果不受影响,这对于农药的研发和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蒽醌在农业中的应用
蒽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化学物质。
它具有多种功能和特性,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蒽醌在农业中的应用。
蒽醌可以作为一种杀菌剂广泛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它能够有效地抑制病菌和虫害的生长繁殖,保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蒽醌具有较高的杀菌活性和广谱性,对多种常见病菌和虫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通过喷洒蒽醌溶液或将其添加到土壤中,可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蒽醌还可以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中使用。
它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蒽醌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素合成和运输,增加植物的叶面积和根系生长,提高光合效率和养分吸收能力。
同时,蒽醌还可以抑制植物的休眠和老化,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使其具有更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蒽醌还可以用于提高作物的营养品质和抗逆性。
通过适当使用蒽醌,可以增加作物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如蛋白质、维生素等,提高作物的营养品质。
同时,蒽醌还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增强其抵抗病虫害、恶劣环境等外界压力的能力。
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加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和生长稳定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蒽醌在农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作为杀菌剂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同时还可以提高作物的营养品质和抗逆性。
蒽醌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蒽醌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在农业领域的比较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而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在农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对二者进行比较。
一、化学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化学工程是应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从事化学过程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学科。
在农业领域,化学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药生产与应用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辅助工具,可以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化学工程在农药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原料准备、反应过程到产品纯化和包装等环节都离不开化学工程的支持。
2. 化肥生产与施用化肥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学工程在化肥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分离等技术手段,将原料转化为可供农作物利用的养分,并确保其在施用过程中能够被充分吸收利用。
3. 农产品加工与储存化学工程在农产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果蔬的脱水、浓缩和冷冻等工艺都依赖于化学工程技术的支持。
此外,化学工程还能够提供各种保鲜技术,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减少农产品损失。
二、化学工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化学工艺是指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转化的过程。
在农业领域,化学工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农药配方与施用农药的合理配方对于提高其防治效果起到关键作用。
化学工艺可以通过合适的比例和工艺条件,将不同的有效成分合成为高效的农药产品,并且确定其合理施用方式,提高农药利用效率。
2. 饲料与饲养管理饲料是畜禽养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化学工艺可以通过合适的原料选择、配比和加工工艺,制作出适合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种类动物的饲料,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
3. 农产品质量控制化学工艺在农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化学分析和检测手段,可以对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准确测定,为农产品质量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化学在农业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农业与环境保护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环境免受农业活动的负面影响,生物化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
本文将探讨生物化学在农业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农业中的生物化学应用1. 生物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生物肥料是一种由微生物提供的有机物质,它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并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使用生物肥料,可以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避免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的污染。
此外,生物肥料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种由生物活性物质制成的农药,如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菌物质、植物提取物等。
相比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更环保,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小。
生物农药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农产品中的残留物含量。
3. 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植物的基因组,提高其抵抗病虫害、逆境环境和提高产量的能力。
转基因技术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中,使其具备特定的性状,如抗虫性、耐旱性等。
这些技术有助于培育出更加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作物品种。
二、环境保护中的生物化学应用1. 污水处理生物化学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可以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的物质,并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
生物反应器和生物滤池等生物化学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农村的污水处理厂,有效地净化了废水,保护了水资源。
2. 生物能源生物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形式,通过利用生物质的发酵、分解和转化过程产生。
生物能源包括生物气体、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
与传统能源相比,生物能源更环保,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生物化学技术在生物能源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优化生物转化过程,提高能源产量和效果。
化学制剂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生产量和质量,科技在农业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化学制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药、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业生产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农药、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三个方面来介绍化学制剂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一、农药的应用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制剂。
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防止作物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种类型。
1. 杀虫剂:杀虫剂是最常见的农业化学制剂之一,它用于控制各种农作物病虫害。
例如,喷洒昆虫的卵、幼虫和成虫的杀虫剂可以有效降低害虫的数量,避免害虫对作物的进一步危害。
2. 杀菌剂:杀菌剂用于预防和治疗农作物的真菌病害。
它可以抑制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防止作物受到病害的侵袭。
例如,杀菌剂可以应用于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上,有效预防稻瘟病和赤霉病等真菌病害的发生。
3. 除草剂:除草剂用于控制杂草的生长。
杂草对农作物产生竞争,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使用除草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草,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二、肥料的应用肥料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化学制剂。
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供农作物所需的营养,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1.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主要由动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分解而得,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活性。
同时,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养分,能够满足农作物对营养的需求。
2.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它可以提供农作物所需的特定养分,如氮、磷、钾等。
化学肥料具有浓缩养分、易储藏和施用的优点,能够精确满足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3. 控释肥料:控释肥料是一种特殊的肥料,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缓慢释放养分。
它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浪费,提高养分利用率。
控释肥料适用于长期生长的农作物,能够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避免养分过剩或缺乏造成的问题。
锰元素在农业经作上的作用锰(Mn)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锰的作用机理、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在不同的作物中的作用等方面,详细介绍锰元素在农业经作上的作用。
一、锰元素的作用机理1.锰是植物体内许多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酶在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锰参与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植物体内的氮代谢、磷代谢等重要过程。
2.锰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的酶活性,进而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和抗逆性。
锰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与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在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
在环境胁迫条件下,锰可以增加植物的耐受性,减轻其受到的损伤。
3.锰还参与植物的色素合成、细胞壁合成和激素合成等重要代谢过程。
锰离子的存在可以促进植物体内氯化物的吸收和运输,对促进叶片的绿色素合成至关重要。
二、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供锰肥料:在土壤中锰含量不足或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施用锰肥料来增加土壤中锰的含量,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2.锰喷施:可以通过叶面喷施锰肥料来修复土壤锰缺乏引起的植物生长不良等问题。
叶面喷施锰可以快速提高植物对锰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提高植物体内的锰含量,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3.锰化学处理: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利用化学方法对种子和幼苗进行锰化学处理,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和抗逆性,以及增加产量。
三、锰元素在不同作物中的作用1.在水稻中,锰元素对提高光合作用和养分转运具有重要作用。
适当的锰供应可以增加水稻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同时,锰还可以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和利用,提高水稻产量。
2.在小麦中,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小麦的耐逆性和产量。
适量的锰供应可以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增加小麦对干旱、寒冷等逆境的抵抗能力,并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在果树中,锰元素对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适量的锰供应可以促进果实的脱落和延缓果实老化,提高果实品质和口感。
总结起来,锰元素在农业经作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促进植物基本代谢、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和养分转运等。
化学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化学是最有生机的一门实用学科,从人们的衣、食、
住、行到国家的生产建设;从最古老的化学工艺到现代最先进
的科学技术,到处都记载着化学的功绩。化学与农业的关系
更是密切。化学的触角已伸向农业宽阔的领域,正向农业科
学的各个分支渗透。
1 电解质溶液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
土壤的pH值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在农业生产中,作物
所需的养分是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根对养分的吸收常
受土壤酸碱度、水分、空气的影响。土壤的酸碱度不同时,
养分的有效性常发生变化。例如土壤中的磷一般在pH6.5~
7.5范围内有效性较高[3]。当pH值大于7.5或低于6.5时,
磷多以难溶态存在,有效性低。氮的有效性在pH为6~8时
最高,而钾则在pH值为6以上时有效性较高。
长期施用硫酸铵会使土壤酸性增加,板结硬化。这是由
于硫酸铵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而呈酸性。
NH4++H2O=NH3?H2O+H+
同时,NH4+在适宜条件下会被土壤里的硝化细菌氧化
为硝酸,从而使土壤的酸性增加。NH4+还可代换出土壤胶
体里的H+而增强土壤酸性。酸化后的土壤里,由于土壤溶
液中的H+增多而能取代土壤胶体上吸附的Ca2+,从而使土
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变为板结硬化。
土壤的酸碱性对植物本身也有影响。土壤的碱性强会使
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溶解,破坏植物组织。酸性强则会使原
生质变性并影响酶的活性。
我们在施用化学肥料时,需要了解化学酸碱性和生理酸
碱性,化学肥料溶解于水后的酸碱性称为化学酸碱性。肥料
施入土壤中经作物选择吸收后产生的酸性或碱性反应叫做
生理酸碱性。常用的化肥中,(NH4)2SO4属于化学酸性和
生理酸性肥料;NH4HCO3是化学弱碱性和生理中性肥料,尿
素是生理中性和化学中性肥料。
2 化学平衡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压
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合
成氨是一个可逆的,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
N2+3H2=2NH3+92千焦
氨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可使平衡正向
移动,合成的氨就会多。
空气中含氮气很多,约占4/5。某些豆科植物的根部有
大量根瘤菌共生。根瘤菌能摄取空气中的氮转化成氨,为植
物直接吸收,这叫做生物固氮现象,生物固氮是在常温常压
下进行的。实际上,地球上的氮气固定,绝大部分是经过生
物固氮进行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工业合成氮肥中的氮,
只占固氮总量的20%[1]。
那么,人们能不能向大自然学到这种本领呢?这需要研
究如何根据平衡原理模拟生物的功能,把生物功能的原理用
于化学,借以改善现有的并且创造崭新的化学工业生产工艺
过程。若模拟成功,可极大地提高氮肥工业的生产效率,使
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低耗方向发展。
3 烃在农业上的应用
烃在生活和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农村,人们利用人畜粪便、
树叶、杂草、秸秆、污泥和垃圾等含纤维素较高的有机物质,
在密封的环境下通过细菌发酵的方法来制取沼气。
沼气是一种优质的气体燃料。可用来煮饭、照明。用沼
气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来代替柴草和煤炭,
不仅可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而且还可为国家节省大量的煤
炭和林业资源。沼气发酵余下的副产品是一种很好的优质有
机肥料。在生产实践中,用沼气肥和农家肥进行肥效对比试
验,结果用沼气肥的都获得增产。玉米增产28%,水稻增产
10%,小麦增产12.5%[1]。
沼气不仅大量用于煮饭、照明,而且已开始成功地用来
带动农业机械,成为低成本的动力燃料,据测定,1立方米
沼气能使1匹马力内燃机工作2小时,约相当于0.6~0.7公
斤汽油,能发电1.25度,能使载重3吨的汽车行驰2.8公里
[1]。
芳香烃是制取农药的重要原料之一。由于C、H、Cl三
种原子在空间排列的方式不同,产生的几种异构体可以生产
五氯酚钠、三氯杀螨醇、五氯硝基苯等多种农药,五氯硝基
苯是一种一种白色晶体、微溶于水,是一种拌种剂和土壤杀
菌剂,对于防止土壤传染病,尤有特效。苯酚是生产除草剂
的主要原料之一,除草醚是一种优良的触杀型除草剂,有一
定的选择性,应用于水田、旱田中,药性高、毒性低,对人、
畜、鱼、贝类均无药害。同时使用方便,用药量低,是有发
展前途的除草剂之一。
以萘为原料制得的a?C萘乙酸是一种催根生长刺激剂,
它的钠盐(a?C萘乙酸钠)易溶于水,配成各种浓度的水溶
液,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促使作物生根、发芽,促使作物早
熟增产,防止落花、落果,也能促进插枝生根和行成无籽果
实。
以乙炔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反应制得的聚乙烯是一种通
用塑料。其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各种软、
硬、透明制品,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和耐腐蚀性等优点,在
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由聚乙烯、聚氯乙烯、塑脂加工成型的聚氯乙烯薄膜,
目前在农村多用于种植。农村采用的水稻薄膜育秧,水稻发
芽率高、苗壮、苗齐,深受群众欢迎。
在农业生产上,乙烯是一种果实成熟激素,西红柿、苹
果、桔子、柿子等果实成熟前能产生少量的乙烯(百万分之
几)[2],对果实起催熟作用。基于这个原理,人们为了避免
水果运输途中的损失,常在未成熟前就摘下,运到目的地,
将其放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通入少量的乙烯气体,2~3天
后果实就被催熟。有时也将未成熟的果实放在密闭的箱子里
或捂在木桶里,使果实自身产生的乙烯积聚起来发挥催熟作
用。
乙烯利是一种液态的乙烯型植物催熟激素。当乙烯利被
植物吸收后,即进入到茎、叶、花、果等细胞中,由于一般
植物的酸度都在PH=4以上,于是乙烯利逐渐分解并放出乙
烯,刺激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等。
总之,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反应,所以说世界是化学
的世界[4],化学使这个世界更精彩,要用化学知识使生活更
加环保、更加健康!相信,随着化学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
进步,农业必将在新的技术支持下,朝着更加合理、高效、
完善的方向发展[3]。而化学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
作用,也将永远记入农业发展的历史史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