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农业生产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15
化学改良农业生产的方法与实践化学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合适的化学方法,可以改良土壤和植物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改良农业生产的方法与实践。
一、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而土壤中的养分和酸碱度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影响。
使用合适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调节土壤酸碱度,从而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1. 有机肥料:如绿肥、畜禽粪便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并改善土壤结构。
2. 化学肥料:包括氮、磷、钾等元素的化合物,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
但过量的使用化学肥料可能会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因此需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来合理使用。
3. 中性化剂:如石灰、硫酸铁等,可以调节酸性或碱性土壤的酸碱度,使之更适合农作物生长。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适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延长农作物的保鲜期。
1. 植物生长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等,可以促进农作物的茎长、根发达、果实结果,并增加农作物的抗病性。
2. 调控果实颜色和糖度的剂:如乙烯利、赤霉素等,可以调节果实的颜色、大小和糖度,提高果实的品质。
3. 保鲜剂:如乙烯、二氧化硫等,可以延缓农作物的腐烂和老化,延长保鲜期。
三、农药的使用与管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造成产量的减损。
合理的使用农药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1. 杀虫剂:如有机磷、杀虫菊酯等,可以有效防治害虫,减轻虫害对农作物的破坏。
2. 杀菌剂:如三唑酮、菌酯类等,可以防治多种病菌的侵害,减少病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3. 除草剂:如草甘膦、草铵膦等,可以清除作物间的杂草,减少对农作物的竞争,提高产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学方法改良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理施用:应根据农作物的需求,按照科学严谨的用药方式和用量进行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化学物质。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化学的应用更是广泛。
本文将从化学对农业生产的促进、化学对工业生产的支持、还有对环保的重要作用三个方面来探讨化学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
化学与农业生产化学中的研究和应用,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例如,在植物生长的实践上,肥料和杀虫剂是不可或缺的。
其中肥料的种类繁多,有机肥、无机肥等等。
但是在这些肥料中,无疑是人工合成肥料成分最为单一,但它是肥料中含氮、磷、锰等营养元素比其他肥料更全面的。
因此,人工合成肥料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
化肥除了是高效肥料,还能够在节省土地和实现更大产量的同时,增加粮食品质和营养价值。
除了肥料之外,化学还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领域还有种植土的改良和水资源的利用等。
例如,通过施加石灰和有机肥改良酸性土壤,以提高土壤的PH值。
而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常常使用化学科技治理污水,将水资源回收再利用,从而实现节约水资源,减少矿物质污染等方面的目的。
综上所述,化学的应用为农业生产各个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化学与工业生产除了对农业生产的促进外,化学对工业生产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化学对工业生产最大的贡献是人造材料。
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等都是人类化学技术的产物,这些材料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塑料可用于制作制品和容器包装。
而用于制服、家纺或工业应用的纤维,如尼龙,涤纶和聚酯等,都是人工合成材料,不仅有高强度、耐磨损的好处,而且在经济性方面具备不可比拟的优势。
除了材料的应用外,化学还与行业发展的网上银钱包密切相关。
例如化学工业中的电解池技术,不仅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反应纯等优点,还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其他物质。
此外,化学反应还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严密的安全生产措施和现代化的化学工业制造工厂是必不可少的。
化学与环保化学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放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农业化学与农业生产(一)农业化学的含义广义:是农业科学和生产中有关物质的合成、转化及应用。
狭义:是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农业生物的科学。
●研究对象:植物、土壤和肥料及其相互关系。
●研究目的: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
●中心任务:研究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的问题。
肥料:是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
它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
(二)农业化学与农业生产增加粮食生产的途径:①扩大耕地面积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还能提高土壤肥力。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计,化肥在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的作用占40%~60%。
我国多年的统计数据:化肥总用量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4。
化肥亩用量与粮食亩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
合理施肥必须根据植物的营养原理和作物的营养特性,考虑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掌握各种肥料的性质,应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合理施肥的理论和技术,以发挥肥料最大的增产效益。
二、农业化学的发展概况(一)农化研究的早期探索1.比利时:万·海尔蒙特Van Helmont(1577~1644)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农化史上第一个定量试验:柳条试验。
结论:水是柳树的惟一营养物质。
(错误)功绩:把科学的试验方法引入了植物营养的研究领域。
2.英国:渥特沃Woodward(1665~1782)认为,土和盐都有营养作用。
3.德国:格鲁伯Glauber 认为,硝也有营养作用。
4.18世纪末,相当一些人认为植物营养物质包括:水、气、土、盐、硝、油和火(燃素)等。
5.18世纪至19世纪:认为空气也是植物营养物质的一种来源。
瑞士化学家索秀尔De Saussure(1767~1845)首先将新化学理论应用于植物营养。
他在含有不同浓度CO2的空气中培养植物。
证明:植物体内碳素来自植物同化的大气中的CO2,植物的灰分来自土壤,C、H、O 来自空气和水。
初中化学·教案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学习目标:1.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分类、名称和作用;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2.知道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了解其他一些常用农药的名称与性能。
3.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以及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能从化学变化的角度思考化肥、农药等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1.常用化肥的分类、作用以及铵态氮肥的检验。
2.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
难点铵态氮肥的检验。
实验准备:多媒体;研钵,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药匙,胶头滴管;硫酸铵,硝酸铵,熟石灰,碳酸氢铵,红色石蕊试纸,蒸馏水。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情景创设】投影农民为庄稼施肥、喷洒农药的图片。
提问:图片上的两位农民在干什么?追问:如果不施肥,不喷洒农药,观看。
积极回答:为庄稼施肥,喷洒农药。
以学生的父辈劳作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意②各元素的质量比③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H-1 N-14 O-16 C-12)【探索新知】一、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活动1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对农作物的作用[板书2]一、化肥[投影]下面给出了几种常用的化肥,分别找出它们所含的营养元素,指出各属于上述四类化肥中的哪一类,并填写到下面表格中。
氨水NH3·H2O 尿素CO(NH2)2硝酸铵NH4NO3硫酸( NH4 )2SO4氯化铵NH4Cl 氯化钾KCl硫酸钾K2SO4 硝酸钾KNO3磷酸二氢铵NH4H2PO4重过磷酸钙Ca(H2PO4)2碳酸氢铵NH4HCO3种类化肥名称及化学式氮肥磷肥钾肥了解化肥的分类。
独立思考,完成问题并回答。
使学生了解常见化肥并能对其进行分类。
复合肥[我会诊断]指出下面四幅图中的庄稼得了什么病,并按照病症“开方抓药”。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分析交流。
[过渡]思考:这两种化肥,哪种肥效高?活动2 化肥的肥效及纯度指出:化肥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是决定其肥效高低的重要因素。
引导学生回答上述问题。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与农业生产;化学与环境保护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三)化学与农业生产(四)化学与环境保护二、学习目标(三)化学与农业生产1、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分类、名称、作用;了解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2、知道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了解其他一些常用农药的名称与性能。
(重点)3、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以及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能从化学变化的角度思考化肥、农药等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
(四)化学与环境保护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重点、热点)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重点)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全面突破(一)化学与农业生产知识点一:化肥——农作物的重要食粮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元素为82种,其余的为人工合成,然而植物体内却有60余种化学元素。
到目前为止被证实是必需元素的有20多种,植物生长需要较多的元素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等,还需要硼、锰、铜、锌、钼等元素,这些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都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1、肥料可分为化学肥料和农家肥料两种化学肥料是用矿物、空气、水等作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成的。
根据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某某等。
不同的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是不同的。
2、化肥是农业生产丰产丰收的重要物质基础,粮食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了保障。
近几年的中考化学命题一直将与化肥有关的知识作为必考点。
明确:①化肥大部分是盐。
例如氮肥大多是铵盐;②化肥的特点是所含营养元素种类少,但营养元素的含量大,一般易溶于水,易被农作物吸收,肥效较快;③化肥中各种营养元素含量的高低是决定肥效高低的重要因素。
化学与农业科学科学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化学和农业科学则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化学与农业科学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化学与农业科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
它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物质的微观本质,为农业科学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
农业科学则是研究农业生产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人类粮食安全。
二、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土壤肥力与化学肥料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化学肥料的制备与应用对于提高土壤肥力起着关键作用。
化学肥料通过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补充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化学肥料还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从而增加农作物产量。
2.农药与害虫防治害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化学农药作为一种重要的防治手段,通过杀灭或驱赶害虫,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化学农药的研发和使用,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的繁殖和传播,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能力。
3.农产品质量与加工化学科学在农产品质量的控制和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分析和检测技术可以准确分析农产品的成分和质量参数,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
此外,化学加工技术可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取有用的成分,并制备成各种食品、药品和化工产品。
三、农业科学对化学的需求1.绿色农业与生态平衡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减少的问题逐渐凸显,农业科学对化学的需求更加强烈。
绿色农业要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采用生物防控和生态种植技术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化学科学可以提供绿色农药的研发和应用,为农业科学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2.资源利用与循环农业化学科学可以研发新型的农业材料和生产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例如,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开发新型的肥料和农药,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消耗。
此外,化学技术还可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转化,为循环农业提供技术支持。
化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与应用化学与农业生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化学科学通过研究和应用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方向。
本文将探讨化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其应用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实际案例,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1. 化学在种植业中的应用1.1. 肥料与土壤调理肥料是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农作物产量的必要条件。
化学肥料的研制和应用,使农民能够更有效地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并控制土壤酸碱度。
例如,氮肥、磷肥和钾肥的使用,能够增加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化学肥料的使用也需要合理施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研究人员通过化学分析技术,能够对土壤进行精确测定,基于实际需求进行精准施肥,避免肥料过量使用和土壤养分流失。
1.2. 农药与病虫害防治化学农药的研发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药能够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减少产量损失。
例如,杀虫剂可以杀死和驱赶害虫,防止害虫对农作物的蔓延;除草剂可以控制杂草的生长,保持田间作物的纯度和生长空间。
然而,农药的过度使用也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化学家们在农药研发中,致力于寻找更安全、低毒、高效的替代品,以减少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危害。
2. 化学在畜牧业中的应用2.1. 饲料营养与添加剂化学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畜牧业生产者准确测定饲料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矿物质含量。
通过了解饲料的营养价值,畜牧业生产者可以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案,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肉质质量。
此外,化学添加剂也被广泛运用于饲料配制中,例如抗生素、预混合饲料和饲料酶等,以提高饲料的可利用性和动物的生产性能。
2.2. 兽药与疾病防控化学药物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兽药领域。
兽药可以帮助畜禽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畜牧业的养殖效益。
例如,抗生素和疫苗的使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畜禽传染病的发生,提高畜禽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