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谷物农业教学设计

商品谷物农业教学设计

商品谷物农业教学设计
商品谷物农业教学设计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赵彩霞授课班级:高一(6)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作物;

2、通过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案例学习,会分析一般农业地域类

型的优

势区位条件;

3、理解并能够说出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4、能够抓住商品谷物农业的关键特征,理解各区位因素对这种农业

地域

类型的交叉影响。

5、根据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并以季风水田农业作为对比,总

结得出

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地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分析,学会从文字材料、图表和图片

中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的方法;

3、运用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案例,分析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案例,认识到科教兴农的重要

性;

2、通过商品谷物农业和季风水田农业的对比,树立“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农业发展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和基本特征;

难点:围绕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商品谷物农业主

要区位因素对这一特点的交叉影响;

三、教学方法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所强调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设问教学、案例探究、和对比归纳法。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主食,不仅提供了我们身体所需的大部分热量,也使我们的生活

多彩而富有情趣。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享受到的

主食也是截然不同。而就简单的面食,也是东西南北变化万千,各具特色,下

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不同地域多彩的面食。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49页第一段,了解什么是商品谷物农业?

一、了解商品谷物农业

[问题]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称之为“商品”的原因是什么?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

玉米。

[读图思考]读世界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找出世界上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

国家有哪些?

二、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国际: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家庭经

营)。

我国:东北和西北(国营农场)。

[案例探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它的商品谷物农业非常典型。

我们以美国为例,探究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这种农业地域类型

的特点。

[图片展示]展示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思考: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

要分布在哪?

美国中部平原地区

美国中部农业区,有小麦带和玉米带,可以认为是一个平躺的“小”字,中间

一竖为一根玉米棒(玉米带),两旁即为小麦带,北为春小麦,南是冬小麦。

[知识拓展]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冬小麦可以过冬,春小麦不能过冬。

春小麦:开春后播种,秋季(8、9月份)收获,生育期90天左右。冬小麦:

冬季(9、10月份)播种,春末(4、5月份)收获,生长期230天左右。

比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就是春小麦,而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案例探究: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优势区位条件分析】

回顾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和社会经济。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和政策。

展示北美地区气候类型图,思考: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这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何作用?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温带——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夏季热量充足,降水集中,这对农业的好处我们能不能用四个字来概括?

1、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气候温和、降水适中

展示美国地形分布图,思考: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的地貌类型主要是什

么?

美国的地形: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广阔的中央大平原。美国的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美国可耕地面积排名世界第一。

2、地形——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开阔

3、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展示美国水系图,对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有无益处?

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干流纵贯中部平原,且有运河与五大湖相通,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泊群。

4、水源——充足

展示美国人口密度图,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的人口密度如何?

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全国人口的3%,许多农产品却占世界首位,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可供100人消费。

5、人口密度——地广人稀

展示美国铁路网、公路网和航运图,美国的交通便捷程度如何?

美国具有密集的铁路和公路网,密西西比河,干流纵贯中部平原,支流有40多条可通航,多呈东西流向。有运河与五大湖相通,形成庞大便利的水运网。

占全国总货运量的1/2以上。

美国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不足,这就需要靠什么?那么大规模的机械设备需要哪个产业部门来提供?工业除了提供机械设备之外,还对农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工业高度发

达可以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肥、农药和深加工。

6、工业发达

7、交通便利

展示图表——世界粮食贸易出口排名,思考: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还有哪些?

8、市场广阔

思考:除了这些有利的区位条件之外,我们还能不能找到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其他有利区位条件?

9、科技水平高

美国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总结]我们分析了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之后,那以后对于一般的商品谷物农业来说,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了?

三、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优越的自然条件、交通便捷、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农业科技先进、机械化水

平高

思考:下列区位因素中,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产量?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哪些因素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过渡]那我们能不能参照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结合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归纳出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四、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回忆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一大一小一高三低”,总结商品谷物农业

的特点。

1、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2、商品率高

3、机械化水平高

4、科技水平高

[过渡]我们根据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析了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和特点,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区位条件和特点适用到所有地方的商品谷物农业呢?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下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

[学生活动]分析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东北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1、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

2、地形:平坦

3、水源:河流众多

4、土壤——黑土和黑钙土广泛分布

5、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开发晚,人口密度低)

6、工业发达,为农业发展奠定基础。钢铁(鞍、本)、机械(沈、哈)、

石油(大庆、辽河)、化工(大连、抚顺)为主导的重工业体系。

7、农业机械制造是发展较快的部门。

8、交通便捷

比较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能否借鉴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案知识分享

精品文档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掌握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总结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探究,提高解读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发生在身边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探究地理的兴趣,关注三农,热爱家乡。 重点: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难点:归纳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1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 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因为发达国家的农业是现代化的生产,他们的成本低,价格也比我们低得多。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看看这其中有没有我们国家发展农业需要借鉴的地方,并希望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展示目标 新课讲授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一般可分为 以种植业为主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以混合农业为主地域类型(谷物家畜农业、种植业和牧羊并重)。让学生读图3-1-5落实,并说明莘县的那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1、分布 多媒体出示世界水稻种植业图,读图得出:亚洲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 2、形成条件 复习提问: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学生回答 快速阅读课文P60 第一段,读图3-1-9,结合学案资料 1和资料2,总结出结论,2分钟完 成。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形成 条件,多媒体出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教案图文稿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教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图分析商品谷物农业分布范围及形成的区位因素。 2.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析对比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3、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教学重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区位优势 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异 教学难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特点及区位条件的差异 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自主学习法、对比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季风水田农业的相关知识 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形成的区位条件以及特点(提问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二、商品谷物农业 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商品谷物农业的的概念,分布范围,经营方式,主要农作物(用时三分钟) 1.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农场式经营,商品谷物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及新疆等省份。 3.农作物:小麦、玉米 其次,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案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析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 先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然后老师再罗列相关知识。 通过阅读这个案例,引导学生找出如下知识: 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率高达95%,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2.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形成了专业的玉米带和小麦带。3.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长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

商品谷物农业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赵彩霞授课班级:高一(6)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作物; 2、通过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案例学习,会分析一般农业地域类 型的优 势区位条件; 3、理解并能够说出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4、能够抓住商品谷物农业的关键特征,理解各区位因素对这种农业 地域 类型的交叉影响。 5、根据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并以季风水田农业作为对比,总 结得出 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地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分析,学会从文字材料、图表和图片 中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的方法; 3、运用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案例,分析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案例,认识到科教兴农的重要 性; 2、通过商品谷物农业和季风水田农业的对比,树立“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农业发展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和基本特征; 难点:围绕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区位因素对这一特点的交叉影响;

三、教学方法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所强调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设问教学、案例探究、和对比归纳法。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主食,不仅提供了我们身体所需的大部分热量,也使我们的生活多彩而富有情趣。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享受到的主食也是截然不同。而就简单的面食,也是东西南北变化万千,各具特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不同地域多彩的面食。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49页第一段,了解什么是商品谷物农业? 一、了解商品谷物农业 [问题]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称之为“商品”的原因是什么?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 玉米。 [读图思考]读世界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找出世界上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国家有哪些? 二、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国际: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家庭经营)。 我国:东北和西北(国营农场)。 [案例探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它的商品谷物农业非常典型。 我们以美国为例,探究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图片展示]展示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思考: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哪? 美国中部平原地区 美国中部农业区,有小麦带和玉米带,可以认为是一个平躺的“小”字,中间一竖为一根玉米棒(玉米带),两旁即为小麦带,北为春小麦,南是冬小麦。 [知识拓展]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冬小麦可以过冬,春小麦不能过冬。

加拿大商品谷物农业

种植业基本概况 加拿大国土面积约997.0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2002年的人口统计总数为3190.2 万人,相当于我国湖北省人口的一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3人。加拿大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第7大粮食生产国。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种植业产值约占62%,畜牧业占38%。在过去的数个世纪中加拿大的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也是加拿大国际贸易的主要贡献者。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业创造的产值占到了加拿大年GNP的9%。 加拿大的地域辽阔,在气候、地理和土壤等方面反差大,国土面积很大,有6,800万公顷的国土用于农业生产。加拿大的农场全部集中在南部,尤其是与美国毗邻的4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位于北纬49-53°之间,类似于中国黑龙江省的北部。加拿大最重要的农业区是通常所说的“大草原地区”,即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曼尼托巴三个省,那里的土壤以肥沃的棕壤和黑土为主,保肥性状良好,是国家的粮仓。加拿大冬季漫长,大部分国土在零度以下,成为强有利的生物防治手段,因为很多病虫害无法在寒冷的气候中生存。 农业粮食 小麦是加拿大最重要的大田作物和大宗农业出口商品。每年,加拿大1050万公顷的耕地种植小麦,收获量为2650万吨,其中近1800万吨用作出口。排在小麦后的大麦也是该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主要出口的粗粮产品。该国所产的大麦、燕麦和玉米主要用作畜禽的饲料。2002年加拿大农业劳动力只有33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14%。90年代初期,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生产值高达43000美元。平均来看,一个加拿大的农业劳动力能生产134吨粮食。 农业机械设备 加拿大农业设备制造商可提供种类齐全的整地,排灌,,旱地耕作,粮食处理、储藏和加工,园艺和特产作物的生产设备。该行业所生产的旱地耕作设备,大型四轮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烟草收获机有60%供出口。 农业科研开发 加拿大保持其全球市场竞争优势主要依靠科技,科技开发发挥了关键作用。2000-2001年度农业食品领域在农业食品科研开发方面支出为10亿加元,同时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投资了2亿6千多万加元。该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具有较高水平。通过开发和创新技术的引进,提高了该国农业食品领域的长期竞争力。加拿大政府在每个重要农业生态系统中经营研究中心和实验农场网络。每个中心都有其国家重点专业研究方向,反映该行业在本区域的实力。 农业发展的特点 1、以大型家庭农场和高度发达的机械化相结合为特色 2000年加拿大的农场总数约为24.6万个,绝大多数是家庭农场,平均规模在300公顷上下。10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占农场总数的45%,500公顷以上的大型农场占总数的10%,但是机械化程度高,其中大功率的农业机械占很大比重。各种大型和高功率的农机具互相配套,许多田间作业可以一次完成,以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就全国平均来看,目前大致是每个农业劳动力配备有两台拖拉机,承担120公顷耕地的耕作任务。 2、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主要农产品的产地非常集中谷物生产主要在大草原三省,其中仅萨斯喀彻温一个省的小麦就几乎占了全国总产量的3/5,而阿尔

公开课教案-《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平顶山市实验高中 叶俊楠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时,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农业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交通、科技、劳动力、市场等社会经济因素,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中国季风水田农业、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这位学好本节课奠定了基础。但本校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学生对种植业比较熟悉,对畜牧业非常陌生。因此本节课对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挑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3.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4.掌握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2.人文条件也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教学难点】

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认为,也让我们感受到人和自然绵延千年的交流。是的,我们熟悉的兰州拉面,它的材可能就来自于遥远的麦田和草原。小麦,种植业的主要成员,在不同地区演绎不同的精彩。今天,我们转换视角,看看这片牛肉,学习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环节一: [自学寻疑] 观察在天猫搜索栏输入“进口牛肉”、“进口奶粉”得到的搜索结果,观察结果的 商品产地,阅读教材内容,限时三分钟,尝试解释你的发现。并对比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不同之处?完成导学案一。 (大牧场放牧业: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乳畜业多紧邻消费市场,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奶牛农场分布于市郊。

商品谷物农业练习题含答案

商品谷物农业 一、选择题 1、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得国家就是() ①中国、印度、巴西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③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④日本、英国、德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国东北、西北得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就是( ) A、一般就是家庭经营得 B、一般就是国营得 C、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 D、以种植冬小麦、玉米为主 2014年3月6日,中国农业部称中国坚定不移采取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得政策,会适当利用国际市场.有消息称,预计到2020年,中国玉米年进口量有可能达到2000万吨,其中大多数将来自美国.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得产地,主要位于美国得( ) A.东部低山丘陵区 B.西部沿海地区 C.中部平原地区D。南部沿海地区4.下表为四个不同地区在同一年度中得粮食作物生产得统计表,其中农业地域类型与美国玉米产区相同得就是( ) 地区甲乙丙丁每公顷肥料施用量(Kg)108。853.7250。8191.9 每公顷收获量(Kg)195697724953150人均收获量(T)121.7140.66.179.2人均耕地面积(公顷)145.6186.6 2.137。9A.甲B.乙 C。丙 D.丁 下图为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与甲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得国家就是( ) A。印度尼西亚B。美国 C.南非D.巴西 6。丙国得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大牧场放牧业 B.混合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读北美(美国与加拿大)小麦与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北美小麦与玉米集中产区得农业地域类型就是( ) A。地中海式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热带种植园农业 8.北美小麦与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得优势条件就是() A.国际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技术装备好 9.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得特点就是()

商品谷物农业教学设计

从下列几幅图片中可以看出这些食物是由什么做成的? 那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商品谷物农业》这一种农业地域类型,这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概念及分布 2.掌握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及特点 3.比较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和我国东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的异同 4.结合文字和图片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其中2、3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想必大家都已经写过导学案了,我们来一起对一下答案: 1.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_市场______的农业地域类型。读下图写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__美国___、_____加拿大__、__阿根廷___、__澳大利亚___、___乌克兰___等国家和我国的__东北__、____西北___等地区。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场是_家庭经营___经营性质,而我国的这类农业是___国家____经营性质,农业作物以__小麦____和__玉米___为主。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1)自然因素:自然条件优越:_地形平坦开阔___、_土壤肥沃___、____气候温和______、__降水丰富_____等。 (2)社会经济因素:_交通运输便利__、_市场广阔__、__地广人稀__、__机械化水平高____、__农业科学技术先进___等。 那大家思考一下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我们大家来一起看一下 那我们来学习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的商品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北是春小麦,南是冬小麦,中间是玉米带,春小麦(春种秋收),是在冬季很冷的地方种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只能等开春以后才能种植,冬小麦(冬种秋收)是再稍微暖和的地方种植的,冬天播种夏季收割,例如我国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种植冬小麦。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之中国农业》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能分析出我国东北、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和不足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自然和人文因素总结出我国不同地区是怎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从而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能分析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从而增强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前三个单元教材设计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而本部分知识是中国的人文环境的第一章节。这其实是对自然环境怎样影响人类活动的具体事例的学习,所以,这部分知识其实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一种延伸,也是与高中农业区位等相关知识的结合。因而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章节的重点知识是农业的分布;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难点: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产生的问题及措施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农业的资料,完成导学案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方法】 1. 讲解法; 2.读图分析法; 3.自主与合作探究法。 【学情分析】 学生此时已经对中国各区域的自然环境有了基本的认识,对农业区位因素也做了详细的学习。 本章节的学习借助的是初中教材,所以很多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学习会有复习的错误认识,导致学生在课前准备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充分。所以,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另外,由于学生地理思维不够严谨,在思考问题时往往片面或者不能站在高中知识的高度来解决问题,因而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完成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教学评价】 1、通过练习1 让学生意识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达到能够用地理区位来思考解 决实际问题目的。 2、通过中美之间玉米带异同的比较,让学生能够对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发达国家之间 差异有更清晰的认识。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教案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图分析商品谷物农业分布范围及形成的区位因素。 2.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析对比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3、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教学重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区位优势 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异 教学难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特点及区位条件的差异 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自主学习法、对比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季风水田农业的相关知识 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形成的区位条件以及特点(提问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二、商品谷物农业 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商品谷物农业的的概念,分布范围,经营方式,主要农作物(用时三分钟) 1.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农场式经营,商品谷物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及新疆等省份。 3.农作物:小麦、玉米 其次,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案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析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 先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然后老师再罗列相关知识。 通过阅读这个案例,引导学生找出如下知识: 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率高达95%,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2.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形成了专业的玉米带和小麦带。 3.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长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 4.小麦的分布分为北部小麦区(春小麦)和南部小麦区(冬小麦)。中部为玉米带。 结合课本P49图3.14,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具体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优势

高三地理备考资料: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

高三地理备考资料: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 高三地理备考资料: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 美国农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高效率的大农业。 ①农业生产总值、许多重要农产品产量以及出口总量都占世界首位。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量占全球20%,排名第一;谷物出口占全球40%,排名第一;玉米出口占全球70%,排名第一;大豆出口占全球67%,排名第一;棉花出口占全球26%,排名第一;小麦出口占全球37%,排名第一;肉类出口占全球7.4,排名第一。 ②整个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劳动生产率是世界上最高的。20世纪60年代,西红柿、棉花、樱桃采摘就实现了机械化。美国农业人口1993年约占总人口的1.9%,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劳动力总数的2.1%,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可以供近100个人消费。美国农业不仅能满足本国需要,还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农产品出口约占外汇总收入的20%,在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和外贸平衡中起了很大作用。 ③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普遍应用。 分析 1.优越的自然条件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有美国最大河流密西西比河流过,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表现为:地势平坦、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2.便利的交通运输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地广人稀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便利机械作业,生产效率高,使得美国的谷物生产比起欧洲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4.高度发达的工业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现在,美国的商品谷物生 产的各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 合作业方面发展。 5.先进的科技中部平原上的商品谷物农业离不开美国先进的农业科技。美国政府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全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农业 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农业部设有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各州有农学 院和农业试验站,各县有农业推广站并拥有一批农业推广员。 高三地理备考资料: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优势 1.自然条件 (1)气候亚洲水稻种植区大部分分布在雨热同期的季风区,水分、热量、光照条件配合很好,非常适合水稻生长。 (2)地形亚洲水稻主要集中在一些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 区和滨海地区,总体说来,这些地区地形都很平坦,便于引水灌溉 而且水源有保证。 2.社会经济条件 (1)丰富的劳动力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 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所以它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上几大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所以可以为亚洲的 水稻种植业提供非常廉价的劳动力。 (2)种植历史悠久水稻种植业起源于亚洲,历史悠久,农民已经 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通过精耕细作,能够很好地提高稻谷单产量。 (3)生活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稻米已经成为当地人们喜爱的主 要食粮,市场需求量较大。

公开课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导学案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 业》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作物; 2.通过读图说出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地区; 3.通过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这一案例学习,会分析并能够说出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4.根据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并以季风水田农业作为对比,总结得出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二、复习回顾知识建模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 每种农业地域类型需要学习哪几方面的内容? 3、课堂探究重难点突破 (一)了解商品谷物农业(解决学习目标1) [问题]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作物是什么?称之为“商品”的原因是什么? (二)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解决学习目标2) [读图思考]读世界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找出世界上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国家有哪些? 国际:

我国: (三)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解决学习目标3) [案例探究重难点突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它的商品谷物农业非常典型。 我们以美国为例,探究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1. 读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思考: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哪?材料:美国中部农业区,有小麦带和玉米带,可以认为是一个平躺的“小”字,中间一竖为一根玉米棒(玉米带),两旁即为小麦带,北为春小麦,南是冬小麦。 2.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优势区位条件分析 问题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这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何作用?(读北美地区气候类型图) 气候: 问题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的地貌类型主要是什么?(美国地形分布图) 材料: 地形: 土壤:

商品谷物农业练习题含答案

商品谷物农业 一、选择题 1.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的国家是 ( ) ①中国、印度、巴西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③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④日本、英国、德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国东北、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主要是 ( ) A.一般是家庭经营的 B.一般是国营的 C.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 D.以种植冬小麦、玉米为主 2014年3月6日,中国农业部称中国坚定不移采取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政策,会适当利用国际市场。有消息称,预计到2020年,中国玉米年进口量有可能达到2000万吨,其中大多数将来自美国。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的产地,主要位于美国的() A.东部低山丘陵区 B.西部沿海地区 C.中部平原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4.下表为四个不同地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其中农业地域类型与美国玉米产区相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甲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 B.美国 C.南非 D.巴西 6.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大牧场放牧业 B.混合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地中海式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8.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国际市场广阔B.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技术装备好 9.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①机械化程度高②商品率高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⑤耗费能源多

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区别

简析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异 2010-07-23 09:29 来源:文字大小:【大】【中】【小】 大冶一中周兆朋 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也是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产业。我国人民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广东农谚“清明谷雨时,插田莫迟疑”,四川农谚“立夏小满正栽秧”,江苏农谚“立夏浸种,芒种栽秧”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国南方种植业是典型的季风水田农业,属于传统型农业,粮食仅能维持“温饱状态”;美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因此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那么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究竟有什么差异呢?通过对比分析,你对自己家乡农业园区的规划有何建议?又该如何看待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呢? 一、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异性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是相互联系的,某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程度和快慢,对农业区位的选择影响很大。在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异时,应从市场、交通、机械、政策、劳力、技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进行思考。 1. 人口密度不同 水稻是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劳力投入,因此水稻种植地区也是人口密集地区,如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区。 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由于面向市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资支出,农场尽量采用大型农业机械,因而谷物农业地区往往也是人口相对稀疏地区,如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地区。 2. 经营规模不同 季风水田农业区的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由于“地窄人稠”,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为小农经营,规模小,效率较低;商品谷物农业区由于“地广人稀”,为大规模农场经营提供了可能性,大规模经营便于统一管理和耕作,提高生产效率。 3. 产销情况不同 季风水田农业区由于精耕细作,粮食单产高,但人口众多,大部分供自己消费,商品率低;商品谷物农业区规模大,产量多,人口稀,自身消费少,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高。 4. 生产工具不同 季风水田区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数量丰富,价格低廉,农业生产以人力、水牛为主;商品谷物农业区由于工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多采用高速、宽幅、联合作业,甚至飞机作业,农业机械化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3.2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地域类型 2.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并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影响农业产业的区位因素,学会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某一具体事物,培养学生 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应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学会分析地理 事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业生产、热爱当 地产业活动,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3、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掌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培 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评价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课时:1课时学生:111 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前面已经学习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基础知识,通过两个问题: 1、用地理语言描述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优势条件) 2、举例说明以下因素为主导因素的农业生产: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常见农业的主导因素)迅速回顾知识,并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二、明确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4.了解农业地域类型 5.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并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6.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分析影响农业产业的区位因素,学会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某一具体事物,培养学生 分析和归纳能力。 4、通过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应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学会分析地理 事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5、通过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业生产、热爱当 地产业活动,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6、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掌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培 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 处理:让学生读一遍(增加印象,明确学习目标) 三、解决学习目标 (一)农业地域的形成 1.阅读以下内容,提取关键词、谈对概念的理解。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美国商品谷物农 业区位优势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 美国农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 装备起来的高效率的大农业。 ①农业生产总值、许多重要农产品产量以及出口总 量都占世界首位。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量占全球20%,排 名第一;谷物出口占全球40%,排名第一;玉米出口占全 球70%,排名第一;大豆出口占全球67%,排名第一;棉花出口占全球26%,排名第一;小麦出口占全球37%,排名 第一;肉类出口占全球7.4,排名第一。 ②整个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劳动生产率是世界 上最高的。20世纪60年代,西红柿、棉花、樱桃采摘就实现了机械化。美国农业人口1993年约占总人口的1.9%,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劳动力总数的2.1%,平均每个劳 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可以供近100个人消费。美国农业不 仅能满足本国需要,还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农产品出口约占外汇总收入的20%,在改善美国的国际 收支和外贸平衡中起了很大作用。 ③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普遍应用。 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美国商

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有美国最大河流 密西西比河流过,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表现为:地势平坦、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2.便利的交通运输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 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地广人稀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便利机械作业, 生产效率高,使得美国的谷物生产比起欧洲有很大的竞 争优势高度发达的工业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 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 现在,美国的商品谷物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先 进的科技中部平原上的商品谷物农业离不开美国先进的 农业科技。美国政府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全国建立起 一个庞大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农业部设有农业 科技研究中心,各州有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各县有农 业推广站并拥有一批农业推广员。

(完整版)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陕西省榆林市苏州中学杜了了 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所参赛课的课题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首先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三章的第二节课《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本节课通过两个案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再次强调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和方法,承接了第一节课的内容,同时本节与下一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内容的安排上是并列关系。从宏观上看,本节既是前面知识的加深和升华,又是后面知识的对比和参照。 教学目标 从知识目标来说,1、了解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通过读图分析,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学习商品谷物农业,学会分析主要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绘制简单图表表达地理事物。3、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及它们的区位因素的差别。 从能力目标来说,1、通过对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的分析,训练学生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比较事物的能力。 从情感目标来说,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条件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首先要尊地之规。 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高一的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的自然地理知识,虽然基础不是很扎实,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地理知识素养。再通过对第三章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方法,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这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我打算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比较法和列表分析法、学生自主讨论发。之所以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因为如果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入的小问题,则探究自会水到渠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展示季风区水稻生产的场景,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在激活学生

高中地理《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区位选择》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3.1《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区位选择》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选择。 (2))结合生活实例的分析,让学生能够理解自然、农业技术、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学会和理解根据其自然规律利用与改造自然条件,建立辩证的与发展的科学生产观和发展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古诗《悯农》的阅读、农业生产景观图的分析,理解农业生产的含义. (2))通过对农业谚语、农业生产图片的分析,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格局分布,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

(3))通过对视频资料——《相约在春天的田野》的学习,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农业技术、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4))通过视频资料——《走进农业的春天》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的发展与变化。 3、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和谐的人地相关论的观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2))领会人类应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科学观,促进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3))辩证的分析和对待我国的农业生产与发展,激发学生的爱 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农业生产的特点。 2、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教 学难点:

1、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 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三、 教学准备 1.课堂导入的《农业景观》资料,录制视频——《相约在春天的田野》、《走进农业的春天》,购买香蕉、火龙果、柑橘、土豆作为课堂展示。 2.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制《导学案》为学生自学、展示做好准备; 3.学生分组预习,为展示预习成果积极做准备; 四、课时安排: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教案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图分析商品谷物农业分布范围及形成的区位因素。 2.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析对比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3、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教学重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及区位优势 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异 教学难点: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特点及区位条件的差异 教学方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自主学习法、对比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季风水田农业的相关知识 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形成的区位条件以及特点(提问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二、商品谷物农业 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商品谷物农业的的概念,分布范围,经营方式,主要农作物(用时三分钟) 1.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农场式经营,商品谷物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及新疆等省份。 3.农作物:小麦、玉米 其次,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案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析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 先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然后老师再罗列相关知识。 通过阅读这个案例,引导学生找出如下知识: 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率高达95%,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2.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形成了专业的玉米带和小麦带。 3.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长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 4.小麦的分布分为北部小麦区(春小麦)和南部小麦区(冬小麦)。中部为玉米带。 结合课本P49图3.14,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具体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优势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 位优势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 美国农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高效率的大农业。 ①农业生产总值、许多重要农产品产量以及出口总量都占世界首位。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量占全球20%,排名;谷物出口占全球40%,排名;玉米出口占全球70%,排名;大豆出口占全球67%,排名;棉花出口占全球26%,排名;小麦出口占全球37%,排名;肉类出口占全球7.4,排名。 ②整个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劳动生产率是世界上最高的。20世纪60年代,西红柿、棉花、樱桃采摘就实现了机械化。美国农业人口1993年约占总人口的1.9%,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劳动力总数的2.1%,平均每个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可以供近100个人消费。美国农业不仅能满足本国需要,还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农产品出口约占外汇总收入的20%,在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和外贸平衡中起了很大作用。 ③生物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普遍应用。 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优势 优越的自然条件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

原地区,有美国最大河流密西西比河流过,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表现为:地势平坦、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便利的交通运输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地广人稀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便利机械作业,生产效率高,使得美国的谷物生产比起欧洲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高度发达的工业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现在,美国的商品谷物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 先进的科技中部平原上的商品谷物农业离不开美国先进的农业科技。美国政府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全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农业部设有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各州有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各县有农业推广站并拥有一批农业推广员。

商品谷物农业导学案

第二节商品谷物农业 (第2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地区及其经营特点。 2.学会分析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3.了解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及其生产特点。 重点: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难点:掌握分析种植业农业地域类型区位特征的方法。 ★第一幕基础知识梳理 ★自主预习填空------“以我为主” 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美国、①____________、阿根廷、②________________、俄罗斯、乌克兰。 主要作物:小麦和③________。 经营方式:多为④________农场经营。 基本特征:⑤________________大,⑥________________高。 ★疑问或补充: 2.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 影响: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影响 ○11 ____________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________ ○12 促进商品量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 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________ ○14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___________ ○15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