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7: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的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

课题7: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的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

课题7: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的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
课题7: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的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

诸暨技师学院《电工实习》教案

时间继电器控制双速电动机的电路图

4、工作原理:

先合上电源开关QS。

(1)△低速启动运转

SB1常闭触头先分断

按下SB1

SB1常开触头先闭合→KM1线圈得电→

KM1自锁触头闭合自锁→电动机M接成△低速启动运转KM1主触头闭合→

KM1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分断对KM2、KM3联锁

(2)YY高速运转

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

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 一、实训目的 1、了解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电路的基本原理。 2、熟悉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电路的控制过程。 3、掌握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电路的接线技能。5、熟悉各控制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二、实验内容 1、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主回路参考原理图如图 1.4.1 ( a) 所示。 2、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控制回路参考原理图如图 1.4.1 ( b)所示。 (a)主回路原理图(b )控制回路原理图 图 1.4.1 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电路参考原理图 三、实训器材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1 台,交流接触器2个,热继电器 1 个,按钮开关3个,指示灯3个,熔断器3个,时间继电器2个,小型三相断路器1个,小型两相断路器 1 个,连接导线及相关工具若干。 四、工作原理 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控制线路中,通过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的设定来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工作的时间,实现正反转自动切换,图中HL1为电动机正转指示灯,HL2为电动机反转指示灯,HL3为停止指示灯。 通过交流接触器的交替动作而控制电动机的供电相序从而实现控制正反转。本训练项目采用时间继电器互锁延时 正反转控制线路,具有如下特点: 按时间原则控制电路的特点是各个动作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使用的元件主要是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延时动作的继电器,它从接受信号(如线圈带电)到执行动作(如触点动作)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此时间间隔可按需要预先整定,以协调和控制生产机械的各种动作。 时间继电器的种类通常有电磁式、电动式、空气式和电子式等。其基本功能可分为两类,即通电延时式和断电延时式,有的还带有瞬时动作式的触头。 时间继电器根据型号的不同,其可设定延时时间也不同,实训装置所提供的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可在1s- 999s 范围内调节。 为了避免接触器KM1(正转)、KM2(反转)同时得电吸合造成三相电源短路,在KM1(KM2线圈支路中串接 有KM1(KM2、KT2 ( KT1)动断触头,他们保证了线路工作时KM1 KM2不会同时得电,以达到互锁的目的。 五、注意事项 1 、接线时合理安排布线,保持走线美观,接线要求牢靠,整齐、清楚、安全可靠。 2、操作时要胆大、心细、谨慎,不许用手触及各电器元件的导电部分及电动机的转动部分,以免触电及意外损伤。 3、只有在断电的情况下,方可用万用电表档来检查线路的接线正确与否。 4、要观察电器动作情况时,必须在断电的情况下小心地打开柜门面板,然后再接通电源进行操作和观察。 5、在主线路接线时一定要注意各相之间的连线不能弄混淆,不然会导致相间短路。 六、实训步骤认识各电器的结构、图形符号、接线方法;抄录电动机及各电器铭牌数据;并用万用电表欧姆档检查各电器线圈、触头是否完好。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接成Y接法;动力主回路电源接三路小型断路器输出端L1、L2、L3,供电线电压为 380V,二次控制回路电源接二路小型断路器L、N供电电压为220V。 ( 1)合上实训台内的电源总开关,按下实训台面板上的电源启动按钮。 (2)合上小型断路器QS1 QS2启动主回路和控制回路的电源。 ( 3)设置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通常为10S-50S, (4)按正向起动按钮SB1,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变化和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指示灯的运行状况。 (5)按停止按钮SB3,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和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指示灯的运行情况。 (6)按反向起动按钮SB2,观察并记录电动机和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指示灯的运行情况。 (7)按停止按钮SB3,观察并记录电动机的转向变化和接触器、时间继电器、指示灯的运行情况。 ( 8)实验完毕,按实训台体电源停止按钮,切断实验线路三相交流电源。

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动作原理和特点

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动作原理和特点 1. 电动机手动直接启动控制线路 利用刀开关直接启动电动机的控制线路 1.1 电动机手动直接启动线路的动作原理 闭合刀开关QS,电动机M启动旋转;断开刀开关QS,电动机M 断电减速直至停转。 1.2 电动机手动直接启动线路的特点 线路只用一个刀开关和一个熔断器,是最简单的电动机启、停控制线路,有以下几点不足: ①只适用于不需要频繁启、停的小容量电动机。 ②只能就地操作,不便于远距离控制。 ③无失压和欠压保护功能。

2. 电动机点动与长动控制线路 2.1 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 点动控制是指按下按钮电动机得电启动运转,松开按钮电动机失电直至停转。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如下图所示。 2.1.1 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的动作原理 合上刀开关QS。 启动:SB+ —KM+ —M+ (启动) 停止:SB——KM——M—(停止) 其中,SB+表示按钮SB按下,SB—表示按钮SB松开。

2.1.2 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的特点 该控制电路中,QS为刀开关,不能直接给电动机M供电,只起到电源引入的作用。主回路熔断器FU起短路保护作用。 2.2 电动机长动控制线路 长动控制是指按下按钮后,电动机通电启动运转,松开按钮后,电动机仍继续运行,只有按下停止按钮,电动机才失电直至停转。电动机长动控制线路如下图所。 2.2.1 电动机长动控制线路的动作原理 合上刀开关QS。 启动:SB2±—KM自+ —M+ (运转) 停止:SB1±—KM——M—(停车)

其中,SB±表示先按下,后松开;KM自表示“自锁”。 2.2.2 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的特点 电动机长动控制线路是在电动机点动控制线路的SB2两端并联一个接触器的辅助动合触点KM,再串联一个动断(停止)按钮SB1而实现的。电动机长动控制线路有“自锁”功能,带有“自锁”功能的控制线路具有失压(零压)和欠压保护作用,即一旦发生断电或电源电压下降到一定值(一般降低到额定值85%以下)时,自锁触点就会断开,接触器KM线圈就会断电,不重新按下启动按钮SB2,电动机将无法自动启动。 2.3 几种电动机点动和长动控制线路 2.3.1 利用开关控制电动机点动和长动的控制线路 利用开关控制电动机点动、长动的控制线路如下图所示。

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日期:2008-12-07 ] [来源:东哥单片机学习网https://www.doczj.com/doc/d811227032.html, 作者:佚名] [字体:大中小] (投递新闻) 继电器控制电路图在人们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验证明,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稳定可靠。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C12V微型密封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 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电路中,继电器线圈两端均反相并联了一只二极管,它是用于保护集成块的,切不可省去,否则在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为释放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上将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极容易导致集成块击穿。并联了二极管后,在继电器由吸合变为释放的瞬间,线圈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短时间的续流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致突变,从而避免了线圈中反电动势的产生,确保了集成块的安全。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 常常因为电源电压低于继电器的吸合电压而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事实上,继电器一旦吸合,便可在额定电压的一半左右可靠地工作。因此,可以在开始时给继电器一个启动电压使其吸合,然后再让其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工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便可实现此目的。

制作本电路时,一般可取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为电源电压的1.5倍左右,一般情况下,任何型号的单向可控硅(或双向可控硅)皆可满足本电路需要。V2、C1、C3的耐压视电源电压的高低选取。C2耐压最好不低于电源电压的两倍。 继电器的三种附加电路 继电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一般由晶体管、继电器等元器件组成的电子开关驱动电路中,往往还要加上一些附加电路以改变继电器的工作特性或起保护作用。继电器的附加电路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1.继电器串联RC电路:电路形式如图1,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现象会产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从而延长了吸合时间,串联上RC电路后则可以缩短吸合时间。原理是电路闭合的瞬间,电容C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可视为短路,这样就将比继电器线圈额定工作电压高的电源电压加到线圈上,从而加快了线圈中电流增大的速度,使继电器迅速吸合。电源稳定之后电容C不起作用,电阻R起限流作用。 2.继电器并联RC电路:电路形式见图2,电路闭合后,当电流稳定时RC电路不起作用,断开电路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经RC电路放电,使线圈中电流衰减放慢,从而延长了继电器衔铁释放时间,起到延时作用。 3.继电器并联二极管电路:电路形式见图3,主要是为了保护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当图中晶体管VT由导通变为截止时,流经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小,这时线圈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后加在VT的c、e两极间,会使晶体管击穿,并联上二极管后,即可将线圈的自感电动势钳位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此值硅管约0.7V,锗管约0.2V,从而避免击穿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并联二极管时一定要注意二极管的极性不可接反,否则容易损坏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 无电感式模拟继电器 本文介绍一种无电感式模拟继电器,其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

常见电动机控制电路图

电机启动常见方法 1、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 说明:(技师一) 1、题图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容量为,要求电路能定时自动循环正反转 控制;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钟,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钟。 2、按原理图在配电板上配线,要求线路明快、工艺合理、接点牢靠。 3、简述电路工作原理。 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不得小于15秒,时间调整应从长向短调。 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电路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QF,按保持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A吸合,KA的自保触点与按钮SB2、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接通了起动控制电路。按起动按钮SB3,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其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接触器KM1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计时开始)。同时KM1动合触点接通了时间继电器KT2,其串联在接触器KM2线圈回路中的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2闭合,由于KM1的互锁触点此时已断开,接触器KM2线圈不能通电。当正转维持时间结束后,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断开,KM1释放,电动机正转停止。KM1的动断触点闭合,接触器KM2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反转.同时KM1动合触点断开了时间继电器KT2线圈回路(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计时开始)。这时KM2动合触点又接通了KT1线圈,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为下次电动机正转作准备。因此时串联在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中的KM2互锁触点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暂时不得电。与按钮SB2串联的KT1、KT2断电延

时闭合的动断触点是保证在电动机自动循环结束后,才能再次起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是在电动机过负载或缺相过热时将控制电路自动断开,保护了电动机。 2、顺序控制电路(范例) 顺序控制电路(范例)工作原理:图A:KM2线圈电路由KM1线圈电路起动、停止控制环节之后接出。按下起动按钮SB2,KM1线圈得电吸合并自锁,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图B:控制电路由KM1线圈电路和KM2线圈电路单独构成。KM1的动合触点作为一控制条件,串接在KM2线圈电路中,只有KM1线圈得电吸合,其辅组助动合触点闭合,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典型电动机控制原理图及解说

1、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 说明: 1、题图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容量为1.5KW,要求电路能定时自动循环正反转控制;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钟,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钟。 2、按原理图在配电板上配线,要求线路明快、工艺合理、接点牢靠。 3、简述电路工作原理。 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不得小于15秒,时间调整应从长向短调。 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电路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QF,按保持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 A吸合,KA的自保触点与按钮SB2、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并 联,接通了起动控制电路。按起动按钮SB3,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其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 触点KT1闭合,接触器KM1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计时 开始)。同时KM1动合触点接通了时间继电器KT2,其串联在接触器KM2线圈回路中的断电 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2闭合,由于KM1的互锁触点此时已断开,接触器KM2线圈不能通电 。当正转维持时间结束后,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断开,KM1释放,电动机正转停止 。KM1的动断触点闭合,接触器KM2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反转.同时KM1动 合触点断开了时间继电器KT2线圈回路(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计时开始)。这时KM2动合触 点又接通了KT1线圈,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为下次电动机正转作准备。因此

时串联在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中的KM2互锁触点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暂时不得电。与按钮 SB2串联的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是保证在电动机自动循环结束后,才能再次 起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是在电动机过负载或缺相过热时将控制电路自动断 开,保护了电动机。 2、顺序控制电路(范例) 顺序控制电路(范例)工作原理: 图A:KM2线圈电路由KM1线圈电路起动、停止控制环节之后接出。按下起动按钮SB2, KM1线圈得电吸合并自锁,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 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 电动机。 图B:控制电路由KM1线圈电路和KM2线圈电路单独构成。KM1的动合触点作为一控制条件 ,串接在KM2线圈电路中,只有KM1线圈得电吸合,其辅组助动合触点闭合,此时才能控制 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 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3、电动机顺序控制电路

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

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 一、实训目的 1、了解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电路的基本原理。 2、熟悉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电路的控制过程。 3、掌握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电路的接线技能。 5、熟悉各控制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二、实验内容 1、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主回路参考原理图如图1.4.1 (a)所示。 2、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控制回路参考原理图如图1.4.1 (b)所示。 (a)主回路原理图(b)控制回路原理图 图1.4.1 时间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电路参考原理图 三、实训器材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1台,交流接触器2个,热继电器1个,按钮开关3个,指示灯3个,熔断器3个,时间继电器2个,小型三相断路器1个,小型两相断路器1个,连接导线及相关工具若干。 四、工作原理 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延时正反转控制线路中,通过时间继电器延时时间的设定来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工作的时间,实现正反转自动切换,图中HL1为电动机正转指示灯,HL2为电动机反转指示灯,HL3为停止指示灯。通过交流接触器的交替动作而控制电动机

的供电相序从而实现控制正反转。本训练项目采用时间继电器互锁延时正反转控制线路,具有如下特点: 按时间原则控制电路的特点是各个动作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使用的元件主要是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延时动作的继电器,它从接受信号(如线圈带电)到执行动作(如触点动作)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此时间间隔可按需要预先整定,以协调和控制生产机械的各种动作。 时间继电器的种类通常有电磁式、电动式、空气式和电子式等。其基本功能可分为两类,即通电延时式和断电延时式,有的还带有瞬时动作式的触头。 时间继电器根据型号的不同,其可设定延时时间也不同,实训装置所提供的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可在1s~999s范围内调节。 为了避免接触器KM1(正转)、KM2(反转)同时得电吸合造成三相电源短路,在KM1(KM2)线圈支路中串接有KM1(KM2)、KT2(KT1)动断触头,他们保证了线路工作时KM1、KM2不会同时得电,以达到互锁的目的。 五、注意事项 1、接线时合理安排布线,保持走线美观,接线要求牢靠,整齐、清楚、安全可靠。 2、操作时要胆大、心细、谨慎,不许用手触及各电器元件的导电部分及电动机的转动部分,以免触电及意外损伤。 3、只有在断电的情况下,方可用万用电表 档来检查线路的接线正确与否。 4、要观察电器动作情况时,必须在断电的情况下小心地打开柜门面板,然后再接通电源进行操作和观察。 5、在主线路接线时一定要注意各相之间的连线不能弄混淆,不然会导致相间短路。 六、实训步骤

继电器控制继电器形成自锁互锁电路怎么完成

继电器控制继电器形成自锁互锁电路怎么完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继电器控制继电器形成自锁互锁电路怎么完成. 实现自锁和互锁都要用继电器的辅助触点来完成的,首先你要明白什么叫做自锁,什么叫做互锁,自锁就是用自己的触头将本接触器线圈回路的按钮开关给短接掉,在按钮开关松开以后使得线圈回路不断开,这就是自锁。这样你就可以利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在按钮开关上,这样当按钮按下时继电器线圈得电,继电器动作,常开触点闭合,这样在松开按钮以后由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已经比合了,即使松开按钮,继电器一样得电,这就完成了自锁,互锁:互锁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接触器完成的相互有逻辑关系的控制电路,比如继电器2的线圈通过继电器1的常闭触电以后才接通电源,那么如果接触器1一旦动作,那么接触器2就永远不会动作,这就是互锁,这是最简单的互锁,就是由一个控制另一个或着很多个的动作与否!!! 自锁是用继电器常开触点并联到启动按钮上,按下启动按钮接触器吸合,常开触头导通这时松开按钮电流从触点导通,能够实现自锁。 互锁是把A线圈串连到B的常闭触头上。B吸合时常闭触头断开,A线圈是不可能再吸合。只有B断开了,它的常闭触头复位导通后A线圈才有可能导通。 自锁: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自己的线圈,能在点动后继续工作,而有一个停止按键可以将它停止。 互锁:是继电器A的常闭点控制这继电器B的线圈。A工作,B不能工作。反之依然。 自锁:继电器自身的常开触电和控制继电器线圈的开关并联; 互锁:两个继电器各自的常闭触点和另外一个继电器的线圈串联 继电器自锁可以通过把继电器常开触点与控制线圈串连解决。

时间继电器

欢迎共阅《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 实验报告 房金菁王晖 班级 前言 第一编 一、刀开关 三、熔断器 四、按钮 七、时间继电器 八、热继电器 九、速度继电器 第二编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 一、电动机单向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二、电动机可逆旋转控制线路

三、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第四编机床故障排除训练 一、普通车床故障排除训练 二、平面磨床故障排除训练 三、摇臂钻床故障排除训练 四、万能铣床故障排除训练 前言 1 2 3 4 不能松动。 5 6 1 2 用方法。 3、特别关注讲义中提到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开始前,检查本组内仪器设备、器材是否齐全且完好无损、规格是否适用。 2、实验时,小组内人员应有分工,并轮流担任接线、记录、观察、操作等工作。 3、线路连接应正确、牢固、整齐、美观。 4、线路连接完毕须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能接通电源进行实验。改接线路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5、合闸通电前,通知全组同学。测量数据和操作仪器设备时,要认真仔细,不要抚摸带电裸露部分,注意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6、实验过程中,若发现异常现象、异常气味或其他危险迹象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切勿惊慌失措。 7、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应自行判断是否正确,有否误读,以免过后因数据错误导致实训失败。 8、实验结束后,检查和清理所用的仪器、仪表、元器件、设备和导线,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以便及时修复,避免影响其他同学的实验。 4、简答题: (1)试述刀开关的用途。 (2)使用刀开关时应注意事项。

(3)使用刀开关时应如何选择? (4)刀开关在电路中应如何连接? 二、转换开关 1、技术数据 (3)手柄转动时每层的动触头还是静触头随之转动?(4)如何选择转换开关? 三、熔断器 1、技术数据: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及原理讲解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及原理讲解 发布: 2011-9-8 | 作者: —— | 来源:huangguohai| 查看: 564次| 用户关注: 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 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 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 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 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通断。当SCR1接高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导通,+12V→K1→集成块①、②脚→电源负极使K1吸合;反之当SCR1输入低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开路,K1失电释放,SC R2~SCR4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状态与SCR1相同。 本电路中,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均反相并联了一只二极管,它是用来保护集成电路本身的,千万不可省去,否则在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为释放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上将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极容易导致集成块击穿。并联了二极管后,在继电器由吸合变为释放的瞬间,线圈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短时间的续流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致突变,从而避免了线圈中反电动势的产生,确保了集成块的安全。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

时间继电器使用说明

DH48S-S 数显循环时间继电器 ■特点和用途 *可设定T1,T2两个延时时间,能替代两只时间继电器 *能周而复始工作,也能单次执行 *采用进口大模专用集成和LED数码管显示 *DIN(48×48mm)面板尺寸 *高精确度、小体积、抗电磁干扰性强、功耗低、触头容量大 *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元件之用 技术参数 *延时范围:~990H *延时控制精度≤%±秒 *电源: DC12V,24V AC110V,220V,380V *电压范围:额定工作电压85%~110%*触头容量:AC220V 5A DC30V 5A 阻性*功耗≤3W *机械寿命≥107 *电气寿命≥105 *环境温度:-10℃~+50℃ *开孔尺寸:45×45mm 时间继电器使用说明 *先预置好T1和T2时段,时间及工作方式。 *通电后T1开始进行延时,继电器处于不动作状态(释放),当T1到达,表示继电器吸合,同时左边显示消隐,T2延时开始,当T2延时到达,继电器重新释放,右边显示消隐,单次执行工作方式到此结束,若为周而复始工作方式,则T1继续延时,重复以上过程进行延时状态转换。 *在运行过程中任意时间切断电源大于1秒或输入复位信号,时间即回到T1=0状态开始计时,同时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重新开始工作。 注意事项 *预置好T1和T2时间以后使用。

*在强电场环境中使用并复位暂停导线较长时请使用屏蔽导线。 *请在使用时随时将保护罩盖上,以免灰尘侵入影响使用。 *在较大电流时,请配交流接触器使用 型号: HD48S-2Z 工作电压:AC220V DC24V下 产品说明: 先预置好T1和T2的时段,时间及工作方式.在通电时设定的数值无效,必须接通①③端子秒以上,或断开电源秒以后再接通电源,才能完成设定。即可实现单次循环,也可实现往复循环.如驱动较大电流应与交流接触器配合使用。 工作方式:往复循环延时 触点数量:1组延时触点

常用电动机控制电路原理图全解

三相异步电机启动常见方法 1、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 说明:(技师一) 1、题图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容量为1.5KW,要求电路能定时自动循环正反转控 制;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钟,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钟。 2、按原理图在配电板上配线,要求线路明快、工艺合理、接点牢靠。 3、简述电路工作原理。 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不得小于15秒,时间调整应从长向短调。 定时自动循环控制电路电路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QF,按保持按钮SB2,中间继电器KA吸合,KA的自保触点与按钮SB2、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接通了起动控制电路。按起动按钮SB3,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其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接触器KM1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正转维持时间为20秒计时开始)。同时KM1动合触点接通了时间继电器KT2,其串联在接触器KM2线圈回路中的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2闭合,由于KM1的互锁触点此时已断开,接触器KM2线圈不能通电。当正转维持时间结束后,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断开,KM1释放,电动机正转停止。KM1的动断触点闭合,接触器KM2线圈得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反转.同时KM1动合触点断开了时间继电器KT2线圈回路(反转维持时间为40秒计时开始)。这时KM2动合触点又接通了KT1线圈,断电延时断开的动合触点KT1闭合,为下次电动机正转作准备。因此时串联在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中的KM2互锁触点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暂时不得电。与按钮SB2

串联的KT1、KT2断电延时闭合的动断触点是保证在电动机自动循环结束后,才能再次起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FR常闭触点,是在电动机过负载或缺相过热时将控制电路自动断开,保护了电动机。 2、顺序控制电路(范例) 顺序控制电路(范例)工作原理:图A:KM2线圈电路由KM1线圈电路起动、停止控制环节之后接出。按下起动按钮SB2,KM1线圈得电吸合并自锁,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图B:控制电路由KM1线圈电路和KM2线圈电路单独构成。KM1的动合触点作为一控制条件,串接在KM2线圈电路中,只有KM1线圈得电吸合,其辅组助动合触点闭合,此时才能控制KM2线圈电路。停止按钮SB3只能控制M2电动机的停转,停止按钮SB1为全停按钮。本电路只有满足M1电动机先起动的条件,才能起动M2电动机。

课题7: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的双速电动机控制线路(参考模板)

诸暨技师学院《电工实习》教案 总第课时实习课题 课题七: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的双速电动机 控制线路 教学课时24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接触器控制双速电动机的控制线路。会线路检测与排除故障。 理论要求 了解电动机调速的方法,掌握双速电动机定子的连接方法,掌握接触器控制双速 电动机的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实践要求会安装接触器控制双速电动机的控制线路,会线路检测与排除故障。 教学程序 教学仪器 电工工具一套,电工训练板一块(含必要元件),兆欧表、钳形电流表、万用表 各一块,三相电源。 理论内容一、电路原理 1、说明 由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n=(1-s)60f1/p可知,改变异步电动机转速的方法有三种:改变电源频率f1、改变转差率s、改变磁极对数p。本课题介绍改变磁极对数p来实现电动机调速的基本方法。 改变异步电动机的磁极对数调速称为变极调速,是通过改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连接方式来实现的,属于有级调速,且只适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 常见的多速电动机有双速、三速、四速等几种类型。下面就双速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自动调速控制线路进行分析。 2、双速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连接

如图所示,双速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每相绕组的中点各有一个出线端U2、V2、W2。使电动机低速运转时,把三相电源分别接定子绕组的U1、V1、W1端,定子呈△形连接,磁极为4极,同步转速为1500转/分。要使电动机高速运转,就把三个出线端U1、V1、W1并接在一起,另外三个出线端U2、V2、W2分别接到三相电源上,,定子呈YY形连接,磁极为2极,同步转速为3000转/分。值得注意的是双速电动机定子绕组从一种接法改变为另外一种接法时,必须把电源相序反接,以保证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不变。 3、电路图 时间继电器控制双速电动机的电路图 4、工作原理: 先合上电源开关QS。 (1)△低速启动运转 SB1常闭触头先分断 按下SB1 SB1常开触头先闭合→KM1线圈得电→ KM1自锁触头闭合自锁→电动机M接成△低速启动运转 KM1主触头闭合→ KM1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分断对KM2、KM3联锁 (2)YY高速运转 按下SB2→KT线圈得电→KT常开触头瞬时闭合自锁→(经KT整定时间)→ KM1常开触头均分断 K延时闭合常闭触头先分断→KM1线圈失电 KM1常闭触头回复闭合 KT瞬时断开延时闭合常开触头后闭合→

继电器控制电路锁电路图解

继电器控制电路互锁电路图解 在继电器控制电路中,常会遇到互锁的问题。 一、互锁的作用互锁的作用是为了避免接触器、继电器的主回路中的触点竞争所产生的不良后果。通常情况下是指为了避免接触器的主触点上的相间短路。 二、互锁中的功能控制回路是操作功能,是按工艺要求设计出来的。互锁的作用只是为了避免触点的竞争,它不能引起操作功能出错。这一点尤为重要。 1、不可互换工作的互锁不可互换工作的互锁电原理图如下:

不可互换工作的互锁其工作原理是:当KM1闭合后,其常闭触点断开,使其KM2的控制回路不起作用。同理,当KM2闭合后,其常闭触点断开,使其KM1的控制回路不起作用。它的功能是:当KM1在工作时,不能通过SB3直接使KM1停止而让KM2工作,而必须先按下停止钮SB1后,才能通过SB3的操作让KM2工作。同理,当KM2在工作时,不能通过SB2直接使KM2停止而让KM1工作,而必须先按下停止钮SB1后,才能通过SB2的操作让KM1工作。这是不可互换工作的互锁方式的工作特点:如当KM1在执行某一工作且必须完成的状况下,才能停止下来,而后KM2才能工作。同理,如当KM2在执行某一工作且必须完成的状况下,才能停止下来,而后KM1才能工作。

2、可互换工作的互锁可互换工作的互锁电原理图如下: 可互换工作的互锁其工作原理是:当KM1闭合后,其常闭触点断开,使其KM2的控制回路不起作用。同理,当KM2闭合后,其常闭触点断开,使其KM1的控制回路不起作用。它的功能是:当KM1在工作时,可通过SB3直接使KM1停止而让KM2工作,不必先按下停止钮SB1。同理,当KM2在工作时,可通过SB2直接使KM2停止而让KM1工作,不必先按下停止钮SB1。 这是可互换工作的互锁方式的工作特点:如当KM1在执行某一工作过程中,可直接通过SB3使KM1停止而让KM2工作。同理,如当KM2在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第一章的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继电接触逻辑控制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一、何谓电磁式电器的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为什么两者配合应尽量靠近? 解: 与气隙δ(衔铁与静铁心之间空气间吸力特性是指电磁机构在吸动过程中,电磁吸力F at 隙)的变化关系曲线。 反力特性是指电磁机构在吸动过程中,反作用力(包括弹簧力、衔铁自身重力、摩擦阻力)Fr与气隙δ的变化关系曲线。 为了使电磁机构能正常工作,其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配合必须得当。在吸合过程中,其吸力特性位于反力特性上方,保证可靠吸合;若衔铁不能吸合,或衔铁频繁动作,除了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外,交流电磁线圈很可能因电流过大而烧毁。在释放过程中,吸力特性位于反力特性下方。保证可靠释放。 二、单相交流电磁铁短路环断裂或脱落后,工作中会出现什么故障?为什么? 解: 电磁铁的吸引线圈通电时,会出现衔铁发出振动或较大的噪声。这时因为,当流过吸引线圈的单相交流电流减小时,会使吸力下降,当吸力小于反力时,衔铁与静铁心释放。当流过吸引线圈的单相交流电流增大时,会使吸力上升,当吸力大于反力时,衔铁与静铁心吸合。如此周而复始引起振动或较大的噪声。 三、触头设计成双断口桥式结构的原因是什么? 解: 触头设计成桥式双断口触点是为了提供灭弧能力。将电弧分成两段,以提高电弧的起弧电压;同时利用两段电弧的相互排斥的电磁力将电弧向外侧拉长,以增大电弧与冷空气的接触面,迅速散热而灭弧。见教材第7页的图1-6所示。 四、交流接触器在衔铁吸合前线圈中为什么会产生很大的电流? 解: 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是可等效为一个电感和电阻串联,铁心越大,电感量越大。则感抗越大。在吸合前,由于铁心与衔铁不吸合,磁阻很大,电感量就小,阻抗就小,所以电流大。当铁心和衔铁吸合后,磁阻小,电感量增大,感抗增大,所以电流小。 直流接触器通的是直流电流,电感在直流电流下近似于短路。线圈的直流电阻很大,电流变化不大。 五、从结构、性能及故障形式等方面说明交流接触器与直流接触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解: 结构方面:两者的组成部分一样。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一般做成粗而短的圆筒形,并绕在绝缘骨架上。直流接触器的线圈做成长而薄的圆筒形,且不设骨架。直流接触器线圈匝数多,但线圈导线线径较细。交流接触器的铁心是用硅钢片铆叠而成的,铁心和衔铁形状通常采用E型。直流接触器的铁心用整块铸钢或铸铁制成,衔铁采用拍合式。交流接触器的铁心装有短路环。直流接触器没有。交流接触器的灭弧装置常采用双断口电动力灭弧、纵缝灭弧和栅片灭弧。直流接触器常采用磁吹式灭弧。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是三对(对应三相交流电),直流接触器的主触头是二对(对应正负极)。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通交流电流,直流接触器的线圈通直流电流。

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及原理讲解

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的CMOS集成块电路 在电子爱好者认识电路知识的的习惯中,总认为CMOS集成块本身不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但实际上,部分CMOS集成块不仅能直接带动继电器工作,而且工作还非常稳定可靠。本实验中所用继电器的型号为JRC5M-DC12V微型密封的继电器(其线圈电阻为750Ω)。现将CD4066 CMOS集成块带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CD4066是一个四双向模拟开关,集成块SCR1~SCR4为控制端,用于控制四双向模拟开关的通断。当SCR1接高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导通,+12V→K1→集成块①、②脚→电源负极使K1吸合;反之当SCR1输入低电平时,集成块①、②脚开路,K1失电释放,SCR2~SCR4输入高电平或低电平时状态与SCR1相同。 本电路中,继电器线圈的两端均反相并联了一只二极管,它是用来保护集成电路本身的,千万不可省去,否则在继电器由吸合状态转为释放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上将产生较高的反电动势,极容易导致集成块击穿。并联了二极管后,在继电器由吸合变为释放的瞬间,线圈将通过二极管形成短时间的续流回路,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致突变,从而避免了线圈中反电动势的产生,确保了集成块的安全。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 常常因为电源电压低于继电器的吸合电压而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事实上,继电器一旦吸合,便可在额定电压的一半左右可靠地工作。因此,可以在开始时给继电器一个启动电压使其吸合,然后再让其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工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便可实现此目的。 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V1为单结晶体管BT33C

,它与R1、R2、R3和C1组成一个张弛式振荡器,SCR为单向可控硅,按下启动按钮AN1后,电路通电,因为SCR无触发电压,所以不导通,继电器J不动作,电源通过R4和VD1给电容C2迅速充电至接近电源电压(Vcc-VD1压降)。同时,电源经R1给电容C1充电。数秒后,C1上电压充到V1的触发电压,C1立即通过V1放电,在R3上形成一个正脉冲,该脉冲一路加到V2基极,使V2迅速饱和导通,V2集电极也即电容C2正极近于接地。由于此时C2上充有上正下负的正极性电压,所以C2负极也即J线圈一端呈负电位。R3上的正脉冲另一路经VD2、C3去触发可控硅导通,SCR阴极也即J线圈另一端接近电源电压。这时,J线圈实际上承受约两倍的电源电压,所以J1-1闭合,松开AN1后,J1-1自保。J1-2将V1、V2供电切断,继电器在接近电源电压下工作。图中,AN2为停止按钮,按下AN2,J失电释放,J1-1断开,整个控制电路失电。 制作本电路时,一般可取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为电源电压的1.5倍左右,一般情况下,任何型号的单向可控硅(或双向可控硅)皆可满足本电路需要。V2、C1、C3的耐压视电源电压的高低选取。C2耐压最好不低于电源电压的两倍。 继电器的三种附加电路 继电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一般由晶体管、继电器等元器件组成的电子开关驱动电路中,往往还要加上一些附加电路以改变继电器的工作特性或起保护作用。继电器的附加电路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1.继电器串联RC电路: 电路形式如图1,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电路中。当电路闭合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现象会产生电动势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增大,从而延长了吸合时间,串联上RC电路后则可以缩短吸合时间。原理是电路闭合的瞬间,电容C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可视为短路,这样就将比继电器线圈额定工作电压高的电源电压加到线圈上,从而加快了线圈中电流增大的速度,使继电器迅速吸合。电源稳定之后电容C不起作用,电阻R起限流作用。 2.继电器并联RC电路: 电路形式见图2,电路闭合后,当电流稳定时RC电路不起作用,断开电路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经RC电路放电,使线圈中电流衰减放慢,从而延长了继电器衔铁释放时间,起到延时作用。 3.继电器并联二极管电路: 电路形式见图3,主要是为了保护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当图中晶体管VT由导通变为截止时,流经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小,这时线圈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

继电接触控制线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继电接触控制线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彤彤1404110420 摘要:继电接触控制电路是最常见的一种控制方式,具有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实用、维修方便的特点。继电接触器被广泛应用于发电、输配电场所及电气传动自动控制设备中。它对电力的生产、输送、分配应用起着转换、控制、保护和调节作用。 关键词:继电接触控制电气控制系统 Abstract:Relay contact control circui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ntrol method.It has a low price and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structure.And it is convenient to maintian.Relay contactor is widely used in power generation,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lace and electric drive automatic control equipment.It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electricity production,transmission,distribution, application. Keywords:relay contact control,electrical engineering,control system 1.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简介 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是自动控制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采用各种电气、电子等器件对各种控制对象按生产工艺和要求进行有效控制。 对电动机或其他设备的接通和断开,当前国内还较多的采用继电器、接触器及按钮等控制电器来实现自动控制。这种控制系统一般称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在建筑、机械、化工等工农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普遍利用电力拖动生产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使用继电器、接触器、按钮、空气开关、行程开关等低压电器构成的控制电路称为继电接触控制电路。它是最常见的一种控制方式,具有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实用、维修方便的特点。 交流接触器是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其主要构造为电磁系统(铁心、吸引线圈和短路环)、触头系统(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以及灭弧罩。工作原理如下:线圈通电后,铁心中产生电磁吸力,使得衔铁吸合带动触点系统的机构动作——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减小,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自锁控制与互锁控制自锁控制:在控制回路中用接触器自身的辅助动合触头与起动按钮相并联,这样接触器线圈得电动作后电机的状态就能自动保持。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手动控制及自动控制部分。手动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各种的闸刀开关、按钮及组合按钮等。自动部分主要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继电器、接触器、熔断器及组合开关等。 2.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中的应用 2.1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图所示。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1-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向运行控制 学习内容: 1、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主要技术参数及其应用;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停、点动/长动控制。 学习目标: 1、知道:常用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常用低压电器的用途。 2、能根据控制要求正确选择低压电器。 3、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主要技术参数。 4、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停、点动/长动控制电路的原理。 学习重点:工作原理、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选择使用。 学习难点:工作原理、选择使用 §1-1 机床电气控制中常用的低压电器 目标任务: 1、了解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的低压电器种类; 2、熟悉常用的各种低压电器的结构及原理、符号、选用; 3、熟练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使用。 相关知识: 1-1. 低压电器基本知识

凡是对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应用能起到切换、控制、调节、检测以及保护等作用的电工器械,均称为电器。低压电器通常是指在交流1200V及以下、直流1500V及以下的电路中使用的电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中使用的电器多数属于低压电器。 一、低压电器的分类 低压电器是指工作在交流电压1200V 、直流电压1500V 以下的各种电器。生产机械上大多用低压电器。低压电器种类繁多,按其结构、用途及所控制对象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1 .按用途和控制对象不同,可将低压电器分为配电电器和控制电器。 用于电能的输送和分配的电器称为低压配电电器,这类电器包括刀开关、转换开关、空气断路器和熔断器等。用于各种控制电路和控制系统的电器称为控制电器,这类电器包括接触器、起动器和各种控制继电器等。 2 .按操作方式不同,可将低压电器分为自动电器和手动电器。 通过电器本身参数变化或外来信号(如电、磁、光、热等)自动完成接通、分断、起动、反向和停止等动作的电器称为自动电器。常用的自动电器有接触器、继电器等。 通过人力直接操作来完成接通、分断、起动、反向和停止等动作的电器称为手动电器。常用的手动电器有刀开关、转换开关和主令电器等。 3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电器和非电量控制电器 电磁式电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的电器,如接触器、各类电磁式继电器等。非电量控制电器的工作是靠外力或某种非电量的变化而动作的电器,如行程开关、速度继电器等。 二、低压电器的作用 控制作用、保护作用、测量作用、调节作用、指示作用、转换作用 三、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 电磁式低压电器大都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即:感测部分──电磁机构和执行部分──触头系统。 1 .电磁机构 电磁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将电磁能量转换成机械能量,带动触头动作,从而完成接通或分断电路的功能。 电磁机构由吸引线圈、铁心和衔铁 3 个基本部分组成。常用的电磁机构如图所示,可分为 3 种形式。 2. 直流电磁铁和交流电磁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