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源电路大全

电源电路大全

电源电路大全
电源电路大全

电源电路(1)

调压器、DC-DC电路和电源监视器引脚及主要特性

7800系列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固定的三端系列稳压器;输出电压有5V、6V、7V、8V、9V、10V、12V、15V、18V、20V、24V输出电流1A;5~18V输出的最大电压为35V、20V、24V输出的电大输入电压为40V;7800工作温度为-55~+150℃,7800C的为0~+125℃;内含过流限制和安全工作保护电路。类似型号:μA7800、LM7800、MC7800、HA7800、μPC7800M、NJM7800、TA7800AP、AN7800、CW7800。

78HGA 5A可调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四端正输出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5~24V;输出电流5A;功耗50W;内含输出短路电流限制、热过载和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

78L00AC、78L00C 系列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固定;输出电压误差有±4%(78L00AC)、±4%(78L00C);输出电流1~100mA;5V输出的最大输入电压为30V;12V、15V输出的最大输入电压为35V;24V输出的最输入电压为40V;内含过流限制、过热切断功能。类似型号:μA78L00AWC、MC78L00C、MC78L00AC、LM78L00AC、LM78L00C、μPC78L00J、TA78L00AP、HA78L00P、AN78L00。

78P12 稳压器

输出电压固定的三端正输出稳压器;输出电压12V;输出电流10A;功耗70W;内设输出短路电流限制、热过载和安全工作区保护装置。

78PGA 可调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四端正输出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5~24;输出电流10A;功耗70W;内设输出短路电流限制、热过载和安全工作区保护装置。

79N00 系列三端稳压器(负输出)

输出电压因定的三端系列稳压器;最大输出电流300mA;79N04~79N18的最大输入电压为-35V;79N04、79N24的最大输入电压为-40V;功耗8W;工作温度-29~+80℃;内含过电流限制、过热和安全工作区限制电路。类似型号AN79N00、μPC79N00H。

AD580 基准电压电路(+2.5V)

带宽型三端基准电压电路;输出电压2.5V;AD580M输出电压初期误差±4%;AD580U温度漂移小于10×10^-6/℃;长期稳定性250μV;输入电压范围4.5~30V;最大输入电压40V;环境温度小于25℃时,功耗350mW。

AD581 基准电压电路(+10V)

带宽型三端基准电压电路;输出电压10V;AD581L/581U输出电压初期误差±5mV;0~70℃时AD581L温度漂移5×10^-6/℃,-55~+125℃时AD581U温度漂移10×10^-6/℃, 长期稳定性25×10^-6/1000小时;输入电压范围12~40V;输出电压10mA;可用二端齐纳二极管作为-10V基准电压源;环境温度小于25℃时功耗600mW。

AD584 基准电压电路(多种输出)

温度补偿、带宽型基准电压电路;输出电压可选择10V、7.5V、5V、2.5V

也可通过外接电阻在2.5~10V范围设定;有选通端,可实现导通和关断;AD584L 的2.5V输出电压误差±2.5mV,10V的输出时的电压误差为±5mV;0~+70℃时AD584L的温度漂移5×10^-6/℃。

AN5900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内含软启动电路;占空±0~0.7;可外部触发;基准电压决定于外接的齐纳二极管;最大电源电压14.4V;电大电源电流18mA;工作温度-20~+75℃;内含过电压、过电流、高电源电压和低电源电压等保护电路。

AN5900S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可使用绝缘型或非绝缘型;可用2.6V起振;内含软件启动电路;可用外部触发;最大电源电压14.4V;最大电源电流12.5mA;功耗180mW;工作温度-20~+70℃;内含过电流保护、过热切断、高电源电压和低电源电压等保护电路。

AN5905/5905S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振荡频率可变为2倍、4倍;内含软启动电路;最大电源电压14.4V;功耗230mW;工作温度-20~+70℃;内含过电流保护电路。

AN6530/6531 可调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四端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5~-30V;输出电流0.5mA;最大输入电压40V;AN6530功耗1.1W(无散热片),AN6531为7.5W;工作温度-20~+70℃;内含过电流保护、过热保护和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

AN6540 上升时间可调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固定、上升时间可调的四端稳压器;输出电压8.5V;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典型值0.3V;最大输入电压20V;工作温度-30~+80℃;内含输出电流限制保护电路。

AN6541 三端稳压器

输出电压固定的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9V;输出电流300mA;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典型值0.3V;输出电压温度系数±0.01%℃;最大输入电压20V;功耗15W;工作温度-30~+80℃;内含过电流控制、过热保护、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

AN8000M 系列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固定的三端系列稳压器;输出电压有2V、2.5V、3V、4V、4.5V、5V、6V、7V、8V、8.5V、9V、10V;输出电流50mA;备用态电流典型值0.6mA;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小于0.3V;最大输入电压20V;工作温度-30~+80℃;内含过流保护电路。

AN8050S 稳压器(多种输出)

输出电压固定的多种输出稳压器;输出电压包括两组跟踪型±5V、-4.3V;±5V输出的输出电流为+80mA,+5输出的为50mA,-4.3V输出的为10mA;工作电源电压范围±2~±9V;功耗420mW;工作温度-20~+75℃;内含减压检测比较器和热保护电路。

AN8060S –4V稳压器(附复位端)

输出电压固定的稳压器;输出电压-4V;最大输出电流30mA;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小于0.2V;输入电压范围-12~0.3V;功耗500mW;工作温度-20~+75℃;内含检测比较器。

AN8360NK 电压充电控制电路

铅电池快速充电电流的控制电路;可实现4~12V铅电池迅速充电(约80分);工作电源电压范围8~19V;用8位A/D转换器做充电基准信号;最大电源电压20V;最大电源电流33mA;功耗660mW;工作温度-20~+75℃。

BA6121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内含四个电源稳压电路;采用省能端,仅一个电源也能得到输出;振荡频率可通过连于CAP端的外部电容改变;最大电源电压18V;功耗400mW。

BA6122A/6122AF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双输出)

双输出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能构成5V、9V双输出开关稳压器;内含5V

基准电压电路、锯齿波振荡电路、误差放大电路、比较电路和输出电路;工作电

源电压范围8~16V;9V系统有停止功能;驱动器的驱动负荷率变化范围0~100%;功耗340mW;工作温度-10~+60℃;内含误差放大器的相位补偿电路和纹波抑制功能。

CW117L/317L 可调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三端正输出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1.2~37V;输出电流0.1A;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40V;内含过流、过热、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

CW117M/217M/317L 可调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三端正输出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1.2~37V;输出电流0.5A;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40V;内含过流、过热、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

CW1524/2524/3524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内含误差放大器、振荡器5V基准电路、PWM、脉冲触发器、两交替输出的开关管;最大输入电压40V;输出电流100mA;工作频率可调,可大于100kHZ;温度对频率稳定性影响小于2%;输出开关管可两只推挽或单只使用;功耗1W;内含功率限制电路及过流保护功能。

CW79M00 系列三端稳压器(负输出)

输出电压固定的三端负输出稳压器;输出电压有-5V、-6V、-9V、-12V、-15V、-18V、-24V;输出电流0.5A;-5~-18V输出的电大输入电压为-35V,-24V输出的最大输入电压为-40V;内含过流、过热、短路保护和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

DS1231S 电源监视器

工作电压0.5V;电路故障临近时向处理器发出预报;提供掉电时间;来电

后自动重新启动处理器;精确监视5%VCC或10%VCC;能调节电源的保持时间;代替加电复位电路。主要引脚定义如下:IN:输入;MODE:选择输入引脚特性;TOL:选择检测5%VCC或10%VCC。

DS1232LP/LPS 电压监视器

工作电压0.5V;静态电流50μA;暂停或重新启动失控的微处理器;电源故障过后自动重新启动微处理器;精确监视5%VCC或10%VCC;外部过载用的监视器按键;可替代DS1232。引脚定义如下:/PBRST:按键复位输入;TD:时间延

迟设置;TOL:选择检测5%VCC或10%VCC;/ST:触发输入。

DS1236 电源管理器

工作电压5.0V;工作温度范围-40~85℃;暂停和重新启动失控的微处理器;外部过载按键监视;电源故障临近时发出预警;将静态RAM转变为非易失存储器,电源电压误差超出时,无条件地实施写保护;电池电流小于100nA;监视10%VCC,

DS1236-5监视5%VCC。主要引脚定义如下:VBAT:+3V电池电压输入;VCC0:开关工SRAM电源输出;PF、/PF:电源故障(分别为高电平、低电平有效)WC//SC:唤醒控制;IN:预警输入;RC:复位控制;ST:触发输入; /CEO:芯片允许输出;/CEI:芯片允许输入;/PBRST:按键复位输入。

DS1238A 电源管理器

工作电压5.0V;工作温度范围-40~85℃;暂停和重新启动失控的微处理器;电源故障临近时发出预警;将静态RAM转变为非易失存储器,电源电压误差超出时,无条件地实施写保护;电池电流小于200nA;去抖动按键复位;精确监视10%VCC;DS138-5监视5%VCC;可直接替换MAX691。主要引脚定义如下:VBAT:+3V 电池电压输入;VCC0:开关工SRAM电源输出;PF:电源故障;/RVT:复位电压阀值;0SCIN:振荡器输入;OSCSEL:振荡器选择;IN:预警输入; /ST:触发输入; /CEO:芯片允许输出;/CEI:芯片允许输入;/WDS:看门狗状态。

DS1259 电池管理器

工作电压5.0V;故障信号可中断处理器,也可实现存储器写保护;电池电流小于100nA;电池欠压报警。主要引脚定义如下:VBAT:电池输入;BF:电池故障输出信号;BAT:电池输出;/PF:电源故障输出信号。VCC0:RAM电源电压。

DS1632 电源故障及复位控制器

工作电压5.0V;计算机电源故障检测;芯片上有32.768kHZ的振荡器;时钟有备用电池;按键复位输入;准确监视5%VCC或10%VCC;复位脉冲宽度为95dB 或190dB;复位,电源故障,电池欠压有辅助输出。引脚定义为:/PBRST:按键复位输入;X1、X2:晶振输入;LB、/LB:电池欠压输出;RD:复位间隔;TOL:选择检测5%VCC或10%VCC;OSCOUT:振荡器输出;VCCO:开关电源输出;PF、/PF:电源故障输出。

DS1705/DS1706 监视器

工作电压3.3V/5.0V;暂停和重新启动失控的微处理器;电源故障结束后自启动微处理器;用于外部过载的监视器按键;3.3V系统可准确监视5%VCC,10%VCC或20%VCC;5.0V可准确监视5%VCC或10%VCC复位;工作温度范围-40~85℃;同MAX705/MAX706完全兼容。主要引脚定义如下:/PBRST:按键复位输入;/IN:输入;/ST:触发输入;/WDS:看门狗状态输出。

DS1707/DS1708 电源监视器

工作电压3.3V/5.0V;电源瞬变时保持微处理器正常工作;故障结束后自动启动微处理器;监视器按键用于外部过载;3.3V系统可在5%VCC,10%VCC或20%VCC时复位;5.0V系统在5%VCC或10%VCC复位;工作温度范围-40~85℃;可替换MAX707/MAX708。主要引脚定义如下:/PBRST:按键复位输入;/IN:输入。

DS1830 可编程电压监视器

工作电压2.7~4.75V;监视微处理器的三个重要条件;电源、软件执行外部过载;暂停和重新启动失控的微处理器;电源故障结束后自动启动微处理器;外部过载用监视器按键;主要功能参数通过三线接口编程、存储在存储器中;看门狗时间输出可从25ms~12.5s编程;复位时间可5ms~2.5s编程,可直接代替DS1232。主要引脚定义如下:/PBRST:按键复位输入;CS:串口芯片选择;/ST:触发输入。

DS1832 电压监视器

工作电压3.3V;暂停和重新启动失控微处理器;电源故障结束后自动启动微处理器;用于外部过载监视器按键;准确监视10%VCC或20%VCC;工作温度范围-40~85℃;可直接替换DS1232。主要引脚定义如下:/PBRST:按键复位输入;TD:延迟时间设定;TOL:选择10%VCC或20%VCC监测;/ST:触发输入。

DS1836A/B/C/D 电源管理器

工作电压3.3V或5.0V;当电源电压降至3.8V(5.0V电源)或2.6V(3.3V 电源)时,切换到电池供电;VCC返回至允许误差内以后,复位信号仍保留350ms;精密温度补偿的电压基准和电压传感器;工作温度范围-40~85℃。主要引脚定义如下:VOUT:电源电压输出;IN:检测输入;/NMI:非屏蔽中断。

DS2437 智能电池电压监视器

电源电压范围2.7~10V;工作温度范围-40~85℃。唯一的64位串行号;内含A/D变换器以监视电池电压,以便确定停止充电和停止放电;有二进制形式的实时时钟;有40个字节用户使用的存储区;单总线串行。引脚定义如下:VAD:A/D变换输入;VSENS+:电池电流监视输入(+);VSENS-:电池电流监视输入(-);X1、X2:晶振(32.768kHZ)接入。

DS2437S 智能电池监视器

通信仅用一只引脚;每个器件都有唯一的64位串行数;可检测电池温度,精度为±2℃;温度计13位分辩率;测量范围-40~+85℃;含一个10位的A/D 变换器;一个10位电池电流A/D变换器;经历时间计数器(以秒为单位);40个字节的非易失EEPROM。引脚定义如下:DQ:数据输入/输出(接主机);X1、X2:晶振输入;VDD:电池电压;VAD:A/D变换器输入电压;VSENS+、VSENS-:电流A/D变换器输入。

HA16654PS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输出级为高速推挽工作的图腾柱电路;最大备用态电流2mA;工作频率范围100~500kHZ;输出脉冲宽度控制范围0~80%;可设定

静态带宽;最大输入电压40V;最大输出电流20mA(推挽);功耗680mW;工作温度-20~+85℃;内含低输入是防止误动作功能、软启动和快速关断功能。

HA16664AFP/16664APS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输出级为图腾柱电路;工作电源电压范围11~40V;最大备用态电流2.0mA;工作频率范围100~200kHZ;输出脉冲宽度控制范围0~80%;设定静态宽度;输出导通时间对温度依赖性典型值220×10^16/℃;最大输出电流20mA;最大RT端输入电流1mA;工作温度-20~85℃;内含低输出电压时防止误动作电路,高临界电压典型值10V,低临界电压典型值8V;内含软启动和快速切断功能。

HA16666FP/16666P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输出级为图腾柱电路;工作电源电压范围11~40V;备用状态电流0.3mV;工作振荡频率范围1~600kHZ;输出脉冲宽度控制范围0~75%;最大集电极输出电流100mA;最大RT2端输入电流1mA;最大RT1端输出电流1mA;工作温度-20~85℃;内含附一个脉冲闩锁功能的过流保护电路(防止双脉冲)、低输入电压时防止误动作电路;附遥控功能。

HA17524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输出级可构成单端输出或推挽输出;工作频率450kHz;无负荷时消耗电流5mA;最大电源电流40V;最大集电极输出电流100mA;功耗600mW。类似型号:SG3524。

HA1835P 稳压器(带复位功能)

输出电压固定的稳压器、内含监视定时器和电源导通复位电路;稳压器的输出电压5V,工作电源电压范围6.0~30V,有过流保护;监视定时器;内含脉冲宽度检出型滤波电路;复位脉冲发生振荡器;可以选择正负两逻辑的自动复位信号输出;工作温度-40~+85V。

ICL7660 DC-DC 转换器

产生与正输入电压相同值的负输出的CMOS直流-直流转换器;由DC稳压器、RC振荡器、电压电平转换器、4个功能的CMOS开关及逻辑网络构成;工作电源电压范围1.5~10V,电源电压低于3.5V时,LV端应接地,高于3.5V时,LV端与地断开;电源电压高于6.5V同时环境温度为70~125℃时,应在输出端设置二极管;电源电压5V时振荡频率标称值10kHz;功率转换效率98%;ICL7660CPA 功耗300mA,ICL7660CTY/MTY为500mW,ICL7660CBA为200mW;ICL7660C工作温度0~70℃,ICL7660M为-55~+125℃;可构成n倍电压电路。类似型号:Si7660。

IR3M01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频率变化范围5~200kHz;脉冲间隔调整范围0~100%;最大电源电压30V;最大输出电流100mA;功耗950mW;内含防止双脉冲输出电路。

IR3M03A DC-CD转换器

直流-直流转换器;由基准电压源、比较器、振荡电路、触发器、驱动器、电流开关构成;输出电压可变范围1.25~40V;输入电压范围2.5~40V;输出开关电流1.8A;工作电压范围100Hz~100kHz;比较器输入-VIN端最大-0.3V;输出开关发射极(CS端)与开关发射极(ES端)电压差40V;最大驱动集电极(CD 端)电压40V;功耗900mW;工作温度-20~+70℃;可构成升压、降压和极性反转电路。

IR9431 分路调整器

可做齐纳二极管的分路高速器;工作电压范围VREF~36V(负极电压);温度漂移50×10^-6/℃;输出阻抗0.2Ω;功耗500mW。

IR9494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工作电压范围7~40V;可变空载时间控制范围5~100%功耗1W;输出控制端可选择推挽和单端输出;有防止产生双脉冲输出电路;可

同步工作。类似型号:IRA3M02。

L78LR05 5V稳压器(带复位端)

输出电压固定;电源导通或关断时产生复位信号的稳压器;输出电压5V;

输出电流15mA;复位阈值电压范围3~4.8V,级差0.3V;可设定复位信号延迟

时间;最大输入电压25V;功耗1W(无散热板);工作温度-30~80℃;内含过流限制。过热保护和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

LA5659 稳压器(带辅助输出)

辅助输出的输出电压固定的稳压器;输出:5V,1A(主输出),5V,35mA (辅助输出);主输出可用TTL或 CMOS信号通过启动端控制导通或关断,辅助输出常导通;输出电压范围7.4~20V;功耗1.75W;工作温度-30~+80℃;内含输出短路保护(主、辅输出)、过热和安全工作区保护(主输出)。

LM103 基准电压二极管

采用双重扩散型晶体管的反穿通现象的基准电压用击穿二极管;击穿电压范围1.8~5.6V;击穿电压误差±10%;工作电流范围10μA~10mA;反向电流3mA 时,工作阻抗典型值5Ω;最大正向电流20mA;最大反向电流100mA;功耗250mW;工作温度-55~125℃。

LM105/205/305/305A/376 可调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正输出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4.5~40V;输出电流45mA;纹波抑制比0.01%V;LM1.5/205/305A的最大输入电压50V;LM305/376的最大输入电压40V;LM376功耗400mW;其余的为800mW;LM105的工作温度为-55~+125℃,LM205为-25~+85℃,LM305/305A/376 为0~75℃。类似型号:μA105、μA305、SG105、SG305。

LM109/209/309 5V稳压器

输出电压固定的稳压器;输出电压5V;TO-5封装的输出电流为200mA,TO-3封装的为1A;最大输入电压35V;LM109的工作温度为-55~+150℃,LM209为-25~+150℃,LM309为0~125℃,内含电流限制及过热截止电路。类似型号:μA109、μA209、μA309、SG109、SG209、SG309。

LM113/313 基准电压电路(+1.22V)

温度补偿/低噪声两端基准电压电路;击穿电压1.22V;击穿电压误差±5%;工作电流范围0.5~20mA;工作电流范围内工作阻抗典型值0.3Ω;最大正向电流50mA;最大反向电流50mA;LM113工作温度-55~+125℃,LM313为0~70℃。

LM117/217/317 可调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1.2~37V;最大输出电流1.5A;输入稳定度典型值0.01%;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40V;内含电流限制、过热保护、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类似型号:μA117、μA217、μA317、SG117、SG217、SG317、CW117、CW217、CW317、LM117/217有TO-39、TO-3封装,LM317有TO-39、TO-3 、TO-220、TO-202封装。

LM120 系列三端稳压器(负输出)

输出电压固定的三端系列稳压器;输出电压有-5V、-12V、-15V;输出电流1.5A;输出电压误差±3%;-5V输出的最大电压为-25V;-12V输出最大输入电压为-35V;-15V输出的最大输入电压为-40V;内含过流限制及过热关断电路。

LM123/223/323 5V稳压器

输出电压固定的稳压器;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3A;输出阻抗典型值0.01Ω;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20V;功耗30W;内含电流限制、功耗限制、过热关断电路。、

LM136-2.5/236-2.5/336-2.5 基准电压电路(+2.5V)

高精度、低温度漂移的基准电压电路;输出电压+2.5V;工作电流范围0.4~10mA;可调整其电压和温度漂移;最大反向电流15mA;最大正向电流10mA;LM136-2.5工作温度-55~+125℃,LM236-2.5为-25~+85℃,LM336-2.5为0~

70℃;LM136-2.5/LM236-2.5有金属封装,LM336-2.5有金属封装、塑封和微型封装。

LM136-5.0/236-5.0/336-5.0 基准电压电路(+2.5V)

高精度、低温度漂移的基准电压电路;以分流稳压器方式工作;输出电压+5V;工作电流范围0.4~10mA;可调整其电压和温度漂移;最大反向电流15mA;最大正向电流10mA;LM136-5.0工作温度-55~+125℃,LM236-5.0为-25~+85℃,LM336-5.0为0~70℃;LM136-5.0有金属封装,/LM236-5.0有金属封装和微型封装,LM336-5.0有金属封装、塑封和微型封装。

LM137/237/337 可调三端稳压器(输出)

LM137HV/237HV/337HV 可调三端稳压器(负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1.2~47V;TO-39封装的输出电流为0.5A,TO-3封装的为1.5A;输入稳定度典型值0.01%/V;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50V;内含电流限制、过热保护及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

LM138/238/338 可调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1.2~32V;最大输出电流5A;输入稳定度典型值0.005%;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35V;内含安全工作区保护、过热保护和限制电路。

LM140/140A/340/340A 系列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有5V、12V、15V;输出电流1A;

LM140A/340A的输入稳定度0.01%/V;LM140A/340A的负荷稳定度0.3%最大输入电压35V;LM140/140A的工作温度为-55~+125℃,LM340/340A为0~+70℃;LM140/140A封装仅有金属封装,LM340/340A有金属封装和塑封。

LM140LA/340LA 系列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有5V、12V、15V;输出电流100mA;输入稳定度0.04%/V;负荷稳定度0.01%mA;最大输入电压35V;LM140LA的工作温度为-55~+125,LM340LA的工作温度为0~+70℃;内含电流限制、过热切断、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LM140LA封装仅有金属封装,LM340LA有金属封装和塑封。

LM150/250350 可调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1.2~33V;输出电流3A;稳定度典型值0.005%;负荷稳定典型值0.1%/V;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35V;

LM150/250封装仅有金属封装,LM350有金属封装和塑封。

LM1578/2578/3578 开关稳压器控制电路

直流-直流转换器控制电路;有比较器、基准电流、振荡电路、开关晶体管构成;可构成升压、降压、倒相电路;工作电源电压范围2~40V;开关电流750mA;振荡频率可设定到100kHz;可变占空周期范围-0.3~+40V;开关晶体管集电极(C端)对地电压范围-0.3~+40V;开关晶体管发射极(E端)对地电压范围-1~+40V;LM1578的工作温度-55~+125℃,LM2578为-40~+85℃,LM3578为0~+70℃;内含过电流限制和过热切断功能。

LM168/268/350 基准电压电路

温度补偿的高精度、低漂移三段基准电压电路;输出电压有10、6.2、5.0V,可通过ASJ端微调;以串联或并联方式工作;输出电压误差典型值±0.02%;输入稳定性典型值0.0001%/V;工作电流范围0.4~10mA;电源电流为0~10mA

时负荷稳定性典型值0.0003%mA;功耗600mW;LM168工作温度-55~+125℃,LM268为-40~+85℃,LM386为0~70℃;可与IN821~IN827齐纳二极管互换;

封装还有双列直插塑封。

LM185/285/385 基准电压电路

高精度、低温度漂移、低噪声的两端禁止带宽型基准电压二极管;输出电压范围1.24~5.30V输出电压误差±1%(B系列);工作电流范围10μA~20mA;工作阻抗典型值1Ω;最大反向电流30mA;最大正向电流10mA;LM185系列工作温度-55~+258℃,LM285系列为-40~+85℃,LM385系列为0~+70℃;LM185

为金属封装、LM258/385为塑封。

LM1851 漏电截止器控制电路

由差动放大器闩锁电路和稳定电路构成的漏电截止器控制电路;若检测出漏电电流,触发外部可控硅,关断有外部可控桂驱动的电流断电器;可设定漏电电流的检测电平;可设定断电时间;可直接驱动可控硅;最大电源流入电流19mA;功耗570mW;工作温度-40~+70℃。

LM185-1.2/285-1.2/385-1.2 基准电压电路(+1.2V)

高精度、代温度漂移、低噪声的两端基准电压电路;输出电压1.235V;

LM185-1.2/LM285-1.2的输出电压误差±1%;LM385-1.2为±2%;工作电流范围10μA~20mA;温度漂移20×10^-6/℃;长时间稳定性20×10^-6/1000小时;最大反向电流30mA;最大正向电流10mA;LM185-1.2的工作温度-55~+125℃,LM285-1.2为-25~+85℃,LM385-1.2为0~+70℃;LM185-1.2为金属封装,

LM285-1.2有金属封装、塑封和微型封装,LM385-1.2有塑封和微型封装。

LM185-1.2/285-1.2/385-1.2 基准电压电路(+2.5V)

高精度、代温度漂移、低噪声的两端基准电压电路;输出电压+2.5V;

LM185-2.5/LM285-2.5的输出电压误差±1.5%;LM385-2.5为±3%;工作电流范围20μA~20mA;温度漂移20×10^-6/℃;长时间稳定性20×10^-6/1000小时;最大反向电流30mA;最大正向电流10mA;LM185-2.5的工作温度-55~

+125℃,LM285-2.5为-25~+85℃,LM385-2.5为0~+70℃;LM185-2.5为金属封装,LM285-2.5有金属封装、塑封和微型封装,LM385-2.5为塑封。

LM196/396 可调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1.25~15V;输出电流10A,输入稳定度典型值0.005%/V;最大功耗70mW;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20V;内含电流限制、过热保护和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

LM199A/299A/399A 基准电压电路

高精度、代温度漂移、低噪声的两端基准电压电路;输出电压6.95V;输出电压误差±2%(除LM399A); LM199A/299A的温度漂移0.00005%/℃,LM399A 为0.0001%/℃;工作电流范围0.5~10mA;工作阻抗典型值0.5Ω;长时间稳定性典型值20×10^-6/1000小时;最大反向电流10mA;LM199A工作温度-55~+125℃;LM299A为-25~+85℃,LM399A为0~+70℃;内含温度稳定化电路;+、-端最大电压差40V。

LM199AH-20/299AH-20/399AH-00 基准电压电路(+6.95V)

高稳定基准电压电路;输出电压+6.95V;LM199AH-20/LM299AH-20的长期稳定性小于20×10^-6/1000小时,LM399AH-50小于50×10^-6/1000小时;温度漂移0.5×10^-6/℃;平均无故障时间33×10^6小时;最大反向电流20mA;最大正注1mA;LM199AH-20的工作温度-55~+125℃,LM299AH-20为-25~+85℃,LM399AH-50为0~+70℃;内含温度稳定性电路;+、-端最大电压差40V。

LM2925 5V稳压器(附复位端)

输出电压固定的低压五端稳压器;输出电压5V;最大输出电流750mA;输出电流500mA时,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小0.6V;输出电压降低时输出低有效的复位信号输出的延迟时间;最大输入电压26V;工作温度-40~+125℃;内含电流限制、过热保护、反插入、60V切断输入、-50V过渡态功能。

LM2930 系列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固定的低压差五端稳压器;电压5V、8V;输出电流150mA;输出电压误差±2%;输出电流150mA时,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小于0.6V;最大输入电压26V;工作温度-40~+85℃;内含电流限制、过热保护、电池反接插入、40V 输入切断功能。类似型号:LM2930T、LM2930KC、LM2930A、W2930。

LM2940 系列代压差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固定的低压差五端稳压器;输出电压5V、8V、10V;输出电流1A;输出电流1A时,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小于0.8V;最大输入电压26V;工作温度-40~+125℃;内含静态电流降低电路、电流限制、过热保护、电池反接和反插入保护电路。类似型号:W2940。

LM2984C 多路输出稳压器(带复位端)

输出电压固定的低压差多路输出稳压器;有跟踪型的主输出、缓冲输出和备用输出;主输出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500mA;输出电流500mA时,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小于0.8V;缓冲输出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100mA;输出电流100mA 时,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小于0.5V;备用输出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7.5mA;输出电流7.5mA时,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小0.6V;主输出和缓冲输出可以进行导通和切断控制;最大输入电压26V;工作温度0~+125℃;内含主输出异常检测及监视计器、过电压、短路、反接、反瞬态和过热保护电路。

LM317L 可调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1.2~37V;输出电流100mA,输入稳定度典型值0.01%/V;负荷稳定度典型值0.1%;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40V;内含电流限制、过热保护、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

LM320L/320ML 系列三端稳压器(负输出)

输出电压固定的负输出三端系列稳压器;输出电压有-5V、-12V、-15V;LM320L 系列的输出电流为100mA,LM320L系列250mA;输出电压误差±5%;电大输入稳定度0.07%/V;最大负荷稳定度0.01%/mA;最大输入电压-35V;工作温度0~+70℃;LM320L封装为TO-92塑封,LM320ML为TO-202塑封。

LM330 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固定的低压差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150mA;输出电压误差±5%;输出电流150mA时,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小于0.6V;最大输入电压26V;工作温度0~+70℃;内含电流限制、过热保护、电池反接插入和反插入、输入过渡态保护电路。

LM337L 可调稳压器(负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负输出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1.2~-37V;输出电流100mA;输入稳定度典型值0.01%/V;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40V;内含电流限制、过热保护、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

LM342 系列三端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固定的三端系列稳压器;输出电压有5V、12V、15V;输出电流250mA;输出电压误差±5%;5V输出的最大输入电压为30V、12V、15V输出的最大输入

电压为35V;工作温度0~+70℃;内含电流限制、过热切断、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

LM368-2.5 基准电压电路(+2.5)

温度补偿、高精度、低温度漂移的三端基准电压电路;输出地2.5V,可通过ADJ端微调;最大输入电压误差±0.2%;输入稳定性最大0.0005%/mA;最大温度漂移11×10^-6/℃;稳定性最大0.0025%/mA;输出电大电压35V;功耗600mW;工作温度0~+70℃;内含输出短路保护电路。

LM3999 基准电压电路

高精度、低温度漂移、低噪音的三端基准电压电路;输出电压6.95V;温度漂移0.0005%/℃;输出电压误差±5%;工作电流范围0.5~10mA;工作阻抗典型值0.5Ω;长时间稳定性20×10^-6/1000小时;最大反向电流20mA;最大正向电流0.1mA;工作温度0~+70℃;内含温度补偿。

LMC7660/7669 CMOS电压转换器

产生与正电压输入相同值的负输出的CMOS电压转换器;工作电源电压范围1.5~10V;LMC7660最大静态电流200μA;功率转换效率95%;陶封的功耗0.9W,塑封为1.4W;陶封的工作温度-55~+125℃,塑封为-40~+85℃;可在全温和全电压范围工作;LMC7669内含为检测异常输出用的误差信号发送器;与7660个有互换性。

LP2950/2951 高精度稳压器

LP2950为5V输出的三端稳压器,LP2951为输出电狗段?.24~29V的可调稳压器;输出电流100mA;输出电压误差典型值±0.5%;负荷稳定度、线性稳定度典型值0.05%;输出电流100mA时,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的典型值380mV;输入电压范围-0.3~+30V;内含电流限制及过热限制电路;LP2951的反馈输入电压范围-1.5~+30V,关断输入电压范围-0.3~+30V,/ERR输出电压范围-0.3~+30V;LP2951还有输出电压降低报警和逻辑控制切断电源功能;LP2950封装为三端塑封,LP2951还有双列直插陶封、塑封。

M5172L 零点起弧温度控制电路

有零点同步脉冲发生电路、差动放大电路、脉冲发生电路构成的温度控制电路;工作交流电源电压范围90~110mVrms(50~60Hz),在7端与交流电源之间10kΩ(2W以上)的电阻;可完成线路电压变动和线路频率变动补偿;电源、地端之间最大电压差10V;电源电流最大10mA;功耗360mW;工作温度-20~+60℃。

M51920P 电源电压过低时的显示、报警驱动电路

显示报警用驱动电路;用1个电池可直接驱动蜂鸣器、电铃、指示灯等;工作电源电压范围1.1~1.8V(额定1.5V);备用时功耗典型值5μA;电源电压

极限范围-0.2~2.0V;输出饱和状态时AO端输出电流300mA;L3端输出电流70mA;功耗600mW;工作温度-15~+65℃;内含复位端的4级分频器、缓冲器。

M5231 可调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3~50V;可调整输出电压的上升时间;输入电压范围8~70V;内含过热限制和过热保护电路。

M5231TL 可调稳压器(正输出)

输出电压可调的稳压器;输出电压范围3~50V;工作电源电压范围8~70V;输出电流30mA;输出噪声电压典型值6μVrms;可用外附电阻输出电压上升时

间常数;功耗300mW;工作温度-20~+75℃;内含电流限制和过热保护电路。

M5235L 可调三端稳压器

与外附的晶体管、电阻组合能构成输出电压可调的低电压三端稳压电路;输出电压范围1.0~6.5V;输入电压范围1.3~7V;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6V;功耗300mW;工作温度-20~+75℃;内含过流保护电路。

M5236 可调三端稳压器

与外附的晶体管、电阻组合能构成输出电压可调的低电压三端稳压电路;输出电压范围1.5~33V;输入电压范围.35~36V;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30V;TO-92L 封装的功耗900mW;SOT-89封装的为500mW;工作温度-20~+75℃;内含安全工

作区保护和过热保护电路。

MAX1626/MAX1627 DC-DC控制器

最大输入电压16.5V,输出电压可以是5.0V或3.3V(MAX1626),MAX1627

的输出电压可调(从1.3V~输入电压)。负载在10mA~2.5A时,效率大于90%。

负载在500mA时的电压降小于0.3V;最大静态电源电流为80μA,最大掉电电流为5μA;切换频率可达300kHz。

MAX1649/MAX1651 高效DC-DC控制器

最大输入电压16V,输出电压可以是5.0V(MAX1649),3.3V(MAX1651),

可调范围为1.5V~16V。负载在10mA~2.5A时,效率大于90%。输出功率大于12.5W,最大静态电源电流为100μA,最大掉电电流为5μA。

MAX1691 电压监控器

内含3.0V、125mAh的锂电池,复位时间延迟200ms,工作电流35mA,备用

时电流1μA,保护RAM、EEROM及看门狗功能。

MAX1743 DC-DC转换器

将+5V转换为±12V或±15V输出的直流-直流转换器;将引脚4接到+V时输出电压±12V,将引脚4接地时输出±15V;输出电压±12V时输出电流125mA,输出电压±15V时输出电流100mA;输出电压变化范围±4%;效率82%;2.0V 参考电压输出;工作温度范围0~70℃;具有周期性电流检测、软启动和低电压闭锁电路。

MAX603/MAX604 线性调压器

输入电压范围2.7~11.5V。输出电流500mA。分别为3.3V(MAX604)和5V 调节范围为2.7~11.5V。静态电流典型值15mA。掉电电流小于2μA。具有过载保护和反馈电流限制功能。

MAX606/MAX607 步升式DC-DC变换器

输入电压范围3V~5.5V。输出电压5V、12V,静态电流分别为200μA(MAX606)和150μA(MAX607),输出电流在60mA时,输出电压12V±4%,掉电电流典型值为1μA。

MAX608 高效DC-DC变换器

负载电流从10mA到1A时效率是80%,静态电流电流最大110μA。掉电电流最大5μA,输出电压为5V或可调,切换频率达300kHz;输出电压大于1.8V 便开始工作。

MAX624 双输出DC-DC变换器

切换频率1MHz;工作电压为3.0~5.5V,静态工作电流为0.5mA,断态电流为40μA,工作电压为5V时的SMPS效率为85%,输入电压3V~5.5V,输出电压5V ±4%,输出电流200mA,辅助输出电压为12V±2%。

MAX630 CMOS升压DC-DC变换器

CMOS构造的升压开关稳压器;内含开关电流峰值375mA的MOS场效应管,可构成5W功率的直流-直流转换器;输出电压可调;电压变动±1.5%;效率典型值85%;静态电流典型值70μA;输入电压范围2.0~16.5V;振荡频率10kHz;LX、LBD端最大输出电压18V;LBD端最大输出电流50mA;LX端最大输出峰值电流375mA;环境温度小于50℃时,双列直插塑封功耗468mW,微型塑封441mW,陶封的为833mW;MAX630C工作温度0~+70℃,MAX630E为-40~+85℃,MAX630M 为-55~+125℃;内含低输入(电源)电压检测电路。

MAX631/632/633 CMOS升压DC-DC转换器

CMOS构造的升压开关稳压器;内含开关电流峰值375mA的MOS场效应管,可构成固定输出的直流-直流转换器;MAX631为5V,MAX632为12V,MAX632为

15V;输出电压误差有5%和10%;通过外部电阻,也可调整输出电压;效率80%;工作电流典型值135μA;5V输出时,输入电压范围1.5~5.6V,12V输出时1.5~12.6V,15V输出时为1.5~15.6V;振荡频率45kHz;VOUT、LX、LBO 端最大电压18V;LX端最大输出峰值电流325mA,LBO端最大输出电流50mA;环境温度小于50℃时双列直插塑封功耗625mW,微型塑封450mW,陶封800mW;

MAX631C/632C/633C工作温度0~+70℃,MAX631E/632E/633E工作温度-40~

+85℃,MAX631M/632M/633M工作温度-65~1-+125℃;有负极性输出用的充电泵源输出;内含低输入(电源)电压检测电路。

MAX635/636/637 CMOS升压DC-DC转换器(反相输出)

CMOS构造的反相(极性反转)开关稳压器;内含开关电流峰值375mA的MOS 场效应管,可构成固定输出的直流-直流转换器;MAX635为-5V,MAX636为-12V,MAX637为-15V;输出电压误差有5%和10%;通过外部电阻,也可调整输出

电压;效率80%; 5V输出时,静态电流电流典型值80μA;输入电压范围+2~+16.5V, 5V输入时振荡频率50kHz; LX端最大输出峰值电流375mA,LBO端最大输出电流50mA;环境温度小于50℃时双列直插塑封功耗625mW,微型塑封450mW,陶封800mW;MAX635C/636C/637C工作温度0~+70℃,MAX635E/636E/637E工作

温度-40~+85℃,MAX635M/636M/637M工作温度-65~1-+125℃;内含低输入(电源)电压检测电路。

电源电路(2)

MAX638 CMOS降压DC-DC转换器(5V输出)

CMOS构造的降压开关稳压器;内含开关电流峰值375mA的MOS场效应管,

可构成直流-直流转换器;输出电压5V,通过外部电阻,也可调整输出电压;效率典型值85%,静态电流电流典型值135μA;5V输出时输入电压范围5~16.5V,可调输出时输入电压范围2.2~16.5V;振荡频率65kHz;LX端、LBO端最大电压18V;LX端最大输出峰值电流375mA,LBO端最大输出电压50mA;环境温度小于50℃时双列直插塑封功耗625mW,微型塑封450mW,陶封800mW;MAX638C工作温度0~+70℃,MAX638E工作温度-40~+85℃,MAX638M工作温度-55~+125℃;内含低输入(电源)电压检测电路。

MAX639 可调降压稳压器

预置+5V或可调输出电压的高效率降压稳压器,输入电压范围+5.5~+11.5V;输出+5V,输出电流可达200mA;最大静态电流20μA;效率大于90%;输出电

流100mA时,输入输出电压差典型值0.5V;MAX639C的工作温度为0~+70℃,

MAX639E为-40~+85℃,MAX638MJA为-55~+125℃;内含逻辑电平关闭控制和过低电池电压检测电路。

MAX640/MAX653 DC-DC转换器

输入电压范围4V~11.5V;输出电压分别为5.0V(MAX639),3.3V(MAX640)和3.0V(MAX653)输出电流可达225mA;静态工作电流10μA。

MAX641/642/643 CMOS升压DC-DC转换器

CMOS构造的升压开关稳压器;内含开关电流峰值325mA的MOS场效应管,可构成固定输出的直流-直流转换器;MAX641输出电压5V,MAX641为12V,MAX641为15V;输出电压误差有5%和10%;通过外部电阻可调整输出电压;效率80%;静态电流典型值135μA;5V输出时输入电压范围1.5~5.6V,12V输出时为1.5~12.6V,15V输出时为1.5~15.6V;振荡频率45kHz;VOUT、LX、LBO端最大电压18V;LX端最大输出峰值电流325mA,LBO端最大输出电流50mA;环境温度小于50℃时双列直插塑封功耗625mW,微型塑封450mW,陶封800mW;

MAX641C/642C/643C工作温度0~+70℃,MAX641E/642E/643E工作温度-40~

+85℃,MAX641M/642M/643M工作温度-65~+125℃;有提升用外部晶体管的驱动输出(EXT端),可构成10W的直流-直流转换器;内含低输入(电源)电压检测电路。

MAX662 Flash贮存器可编程电源

Flash贮存器可编程电源;输出电压范围+12V±5%;输出电流30mA;4.5~5.5V电流;静态电流320μA;逻辑关闭其电源电流仅须70μA;C1+、C1-及C2+、C2-之间外接电容值0.22μF,VCC及VOUT对地外接电容值0.1μF工作温度0~+70。

MAX663/664/666 CMOS稳压器

MAX663/666为CMOS构造的正输出稳压器,MAX664为CMOS构成的负输出稳压器;VSET接地时,MAX663/666输出电压5V;MAX666输出电压-5V;VSET接外部电阻时,MAX663/666输出电压范围1.3~16V,MAX664为-1.3~-16V;输出电流40mA;静态电流12μA;MAX663/666输入电压范围2~16.5V,MAX664输入电压范围-2~-16.5V;MAX663C/664E/666E为-40~+85℃,MAX663M/664M/666M为-40~+85℃,MAX663M/664M/666M为-65~+125℃;内含电流限制和关断电路,MAX666还含有电源电压检测电路;MAX663与ICL7663、MAX664与ICL7664可互换。

MAX672/673 基准电压电路

高精度、低温度漂移的基准电压电路;MAX672输入电压10V,MAX673输入电压5V;输入电压误差±0.05%;输出电压可微调;温度漂移典型值2×10^-6/℃;负荷稳定性典型值0.001%;无负荷时供给电流最大1.4mA;最大输出电

压40V;MAX672M/673M工作温度-55~+125℃,MAX672E/673E为-40~+85℃,MAX672C/673C为0~+70℃;中短路保护功能;MAX673有输出电压随温度直线性变化的TEMP端;MAX672M/673仅有金属封装和双列直插陶封。

MAX687/MAX688/MAX689 线性调试器

代作电压范围2.7~11.0V。工作电流小于250mA。掉电电流小于1μA。输出电压分别为3.3V(MAX687/MAX688)和3.0V(MAX689)。驱动外部晶体管电流大于10mA。输出500mA(2TX749)时电压降为200mV。精度为±2%。

MAX714/715/716 电池组供电的电源系统

具有微处理器监控功能的电池组供电电源系统;包括四路逻辑控制的+5V稳压输出和三路开关稳压器,提供一路固定正压输出(+12V或+15V),一路软件可程控负压输出(-5V~-26V),一路固定负压输出(-5V、-12V或-15V);静态电流20μA;具有后备电池组切换、具有低电压告警及电源失效重新启动功能。

MAX732/733 +12V/+15V电流型PWM升压稳压器

CMOS直流-直流开关型升压稳压器;MAX732输出电压+12V,MAX733为+15V;MAX732最大输出电流200mA,MAX733为125mA;MAX732的输出电压范围+4.0~+9.3V,MAX733为+4.0~+11.0V;满负载效率典型值为85%~92%;振荡器频率170kHz;空载电流典型值1.7mA;具有周期循环式电流限制、过电流限制、欠压保护和可编程软启动保护。

MAX736/737/739/759 逆变电流型PWM稳压器

内含带有功率MOSFET的CMOS逆变开关型稳压器;MAX736/737/739固定输出电压分别为-12V、-15V和-5V,MAX759输入电压范围+4V~+15V;输出电压范围0~-15V;输入电压+4.5V时输出功率1.25W,输入电压+12V时输出功率2.5W;MAX739静态电流典型值1.7mA,关断状态电流1μA;效率典型值83%;165kHz 电流型PWM;具有欠压锁和软启动保护。

MAX742 双路输出开关型稳压器

双路输出的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电压±12V或±15V;输出功率3~60W;负载电流±2A;输出电压范围4.2~10V;效率典型值90%;工作频率100kHz

或200kHz;MAX742C的工作温度0~+70℃,MAX742E为-40~+85℃,MAX742MJP 为-55~+125℃;具有周期循环型过流检测保护、欠压锁定、热停机和可编程软件启动。

MAX743 双路输出开关型稳压器

双路输出的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电压±12V或±15V;输出功率3W;输出电压±12V时输出电流±125mA,输出电压±15V时输出电流为±100mA;效率典

型值82%;工作频率200kHz;MAX743C的工作温度0~+70℃,MAX743E为-40~+85℃,MAX743MJE为-55~+125℃;具有周期循环型过流检测保护、欠压锁定、热关断和可编程软件启动。

MAX811/MAX812 电压监视器

准确监视30.V、3.3V和5.0V的电源电压,电源电流为6μA。SE加电复位脉冲宽度大于140ms,MAX811的输出是/RESET。MAX812的输出是/RESET。手动复位功能。当电源电压小于1V时,MAX811可保证/RESET信号有效。

MAX830/MAX833 DC-DC调压器

双极、PWM、开关式、步降型。输入电压范围8.0V~40.0V;MAX830的输出电压可调;MAX831的输出电压为5V,MAX832的输出电压为3.3V,MAX833的输出电压为3.0V。切换频率100kHz。静态电流8mA。输出电流1A。

MAX840/843/844 反相DC-DC变换器

输出电压范围2.5V~10V。输出电压-2V或从-0.5V至-9.4V调节;输出电流4mA(MAX840);输出电压纹波1mVp-p;正常工作时的切换频率为100kHz;掉电电流为1μA;电源电流750μA。

MAX864 双输出充电泵电压变换器

输入电压范围1.5~6.2V。当输入电压为3.0V时,可获得±6.0V的输出电压。输入电压为5.0V时要获±10V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10mA。切换频率可选择5kHz、30kHz、100kHz或200kHz。静态电流为200μA。仅需要4只1μF的外部电容器、。

MAX865 双输出充电泵电压变换器

输入电压范围1.5~6.2V。当输入电压为+3V时,可获得±6.0V的输出电压。输入电压为5.0V时要获±10V的输入电压。输入电流10mA。切换频率30kHz。静态电流为200μA。正输入的阻抗是150Ω,负输出的输出阻抗是75Ω。仅需要4只3.3μF的外部电容器、。

MAX866/MAX867 DC-DC变换器

输出电压为3.3V或5V(MAX866)可选;MAX867的输出电压在2.7~6.0之间可调。输入电压为0.8V+输出电压(MAX866),MAX867的输入电压范围为0.8~6.0V。启动电压为0.9V。效率大于80%。无载电流在输出电压为3.3V时是100μA。切换频率可达250kHz。

MAX882/MAX883/MAX884 线性调压器〕

开关稳压电源电路设计及应用

摘要:在对线性稳压集成电路与开关稳压集成电路的应用特性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LM2576的特性,给出了基本开关稳压电源、工作模式可控的开关稳压电源和开关与线性结合式稳压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元器件参数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LM2576 电源设计 MCU 嵌入式控制系统的MCU一般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电压才能可靠工作。而设计者多习惯采用线性稳压器件(如78xx系列三端稳压器件)作为电压调节和稳压器件来将较高的直流电压转变M CU所需的工作电压。这种线性稳压电源的线性调整工作方式在工作中会大的“热损失”(其值为V压降×I负荷),其工作效率仅为30%~50%[1]。加之工作在高粉尘等恶劣环境下往往将嵌入式工业控制系统置于密闭容器内的聚集也加剧了MCU的恶劣工况,从而使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能变得更差。 而开关电源调节器件则以完全导通或关断的方式工作。因此,工作时要么是大电流流过低导通电压的开关管、要么是完全截止无电流流过。因此,开关稳压电源的功耗极低,其平均工作效率可达70%~90%[1]。在相同电压降的条件下,开关电源调节器件与线性稳压器件相比具有少得多的“热损失”。因此,开关稳压电源可大大减少散热片体积和PCB板的面积,甚至在大多数情况

下不需要加装散热片,从而减少了对MCU工作环境的有害影响。 采用开关稳压电源来替代线性稳压电源作为MCU电源的另一个优势是:开关管的高频通断特性以及串联滤波电感的使用对来自于电源的高频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此外,由于开关稳压电源“热损失”的减少,设计时还可提高稳压电源的输入电压,这有助于提高交流电压抗跌落干扰的能力。 LM2576系列开关稳压集成电路是线性三端稳压器件(如78xx 系列端稳压集成电路)的替代品,它具有可靠的工作性能、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强的输出电流驱动能力,从而为MCU的稳定、可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一、LM2576简介 LM2576系列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3A电流输出降压开关型集成稳压电路,它内含固定频率振荡器(52kHz)和基准稳压器(1.23V),并具有完善的保护电路,包括电流限制及热关断电路等,利用该器件只需极少的外围器件便可构成高效稳压电路。LM2576系列包括LM2576(最高输入电压40V)及LM257 6HV(最高输入电压60V)二个系列。各系列产品均提供有3.3

相关开关电源原理及电路图

相关开关电源原理及电路图 2012-06-03 17:39:37 来源:21IC 关键字:开关电源电路图 什么是开关电源?所谓开关电源,故名思议,就是这里有一扇门,一开门电源就通过,一关门电源就停止通过,那么什么是门呢,开关电源里有的采用可控硅,有的采用开关管,这两个元器件性能差不多,都是靠基极、(开关管)控制极(可控硅)上加上脉冲信号来完成导通和截止的,脉冲信号正半周到来,控制极上电压升高,开关管或可控硅就导通,由220V整流、滤波后输出的300V电压就导通,通过开关变压器传到次级,再通过变压比将电压升高或降低,供各个电路工作。振荡脉冲负半周到来,电源调整管的基极、或可控硅的控制极电压低于原来的设置电压,电源调整管截止,300V电源被关断,开关变压器次级没电压,这时各电路所需的工作电压,就靠次级本路整流后的滤波电容放电来维持。待到下一个脉冲的周期正半周信号到来时,重复上一个过程。这个开关变压器就叫高频变压器,因为他的工作频率高于50HZ低频。那么推动开关管或可控硅的脉冲如何获得呢,这就需要有个振荡电路产生,我们知道,晶体三极管有个特性,就是基极对发射极电压是0.65-0.7V是放大状态,0.7V以上就是饱和导通状态,-0.1V- -0.3V就工作在振荡状态,那么其工作点调好后,就靠较深的负反馈来产生负压,使振荡管起振,振荡管的频率由基极上的电容充放电的时间长短来决定,振荡频率高输出脉冲幅度就大,反之就小,这就决定了电源调整管的输出电压的大小。那么变压器次级输出的工作电压如何稳压呢,一般是在开关变压器上,单绕一组线圈,在其上端获得的电压经过整流滤波后,作为基准电压,然后通过光电耦合器,将这个基准电压返回振荡管的基极,来调整震荡频率的高低,如果变压器次级电压升高,本取样线圈输出的电压也升高,通过光电耦合器获得的正反馈电压也升高,这个电压加到振荡管基极上,就使振荡频率降低,起到了稳定次级输出电压的稳定,太细的工作情况就不必细讲了,也没必要了解的那么细的,这样大功率的电压由开关变压器传递,并与后级隔开,返回的取样电压由光耦传递也与后级隔开,所以前级的市电电压,是与后级分离的,这就叫冷板,是安全的,变压器前的电源是独立的,这就叫开关电源。 图开关电源原理图1

电源电路设计

众所皆知,电源电路设计,乃是在整体电路设计中最基础的必备功夫,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会针对实体电源电路设计的案例做基本的探讨。 电源device电路 ※输出电压可变的基准电源电路 (特征:使用专用IC基准电源电路) 图1是分流基准(shunt regulator)IC构成的基准电源电路,本电路可以利用外置电阻与的设定,使输出电压在范围内变化,输出电压可利用下式求得: ----------------------(1) :内部的基准电压。 图中的TL431是TI的编号,NEC的编号是μPC1093,新日本无线电的编号是NJM2380,日立的编号是HA17431,东芝的编号是TA76431。 (特征:高精度、电压可变)

类似REF-02C属于高精度、输出电压不可变的基准电源IC,因此设计上必需追加图2的OP增幅IC,利用该IC的gain使输出电压变成可变,它的电压变化范围为,输出电流为。 ※利用单电源制作正负电压同时站立的电源电路 (特征:正负电压同时站立) 虽然电池device的电源单元,通常是由电池构成单电源电路,不过某些情况要求电源电路具备负电源电压。 图3的电源电路可输出由单电源送出的稳定化正、负电源,一般这类型的电源电路是以正电压当作基准再产生负电压,因此负电压的站立较缓慢,不过图3的电源电路正、负电压却可以同时站立,图中的TPS60403 IC可使的电压极性反转。

※40V最大输出电压的Serial Regulator (特征:可以输出三端子Regulator IC无法提供的高电压) 虽然三端子Regulator IC的输出电压大约是24V,不过若超过该电压时电路设计上必需与IC 以disk lead等组件整合。 图5的Serial Regulator最大可以输出+40V 的电压,图中D2 Zener二极管的输出电压被设定成一半左右,再用R7 VR1 R8 将输出电压分压,使该电压能与VZ2 的电压一致藉此才能决定定数。必需注意的是R7 R8 若太大的话,会引发输出电压噪声上升与波动等问题;反R7 R8之若太小的话,会有发热耗损电力之虞,因此一般以R7 R8 2-5K 比较合适。 ※输出电压为40-80的Serial Regulator (特征:利用disk lead组件输出高电压) 图6是可以输出电压为40-80 的Serial Regulator,由于本电路的输出电压非常高,因此无法使用OP增幅IC。图中的VCEO是利用120V的2SC2240-GR构成误差增幅器。此外本电路还追加TR5 与Cascode增幅器,藉此改善误差增幅器的频率特性。 2SK373-Y是VDS=100V的FET,它可以构成高耐压的定电流电源。除了FET之外还可以使用最大使用电压为100V ,定格电力为300MW ,石冢电子的定电流二极管E-202。

+-12V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12V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一、摘要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当电网电压波动或温度、负载改变时,能保持输出直流电压基本不变的电源。其电源电路包括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个环节。设计中要用的元件有变压器、稳压器、整流二极管、电解电容等。实测结果表明,该装置实现了题目要求的全部功能,实现了题目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直流、整流、稳压、滤波、电源 二、设计目的 1.学会选择变压器、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及集成稳压器来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直流稳压线性电源,输入220V,50Hz的正弦交流信号,输出±12V对称稳压直流电。 四、遇到问题 因为是模拟电路所以误差会比较大,电路的准确性往往取决于整个电路的线路连接及器件,一旦某条线路出现问题则整个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某个器件因为电压过大而烧坏则此电路失败。要注意输入电压的器件如稳压管,一旦输入过大电压那么它绝对会烧坏,只

能换新的来替代。 五、原理电路和程序设计电路原理方框图 1.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 下面将就直流稳压电源各部分的作用作简单陈述。 (1)是降压变压器,它将电网220V交流电压变换成符合需要的交流电压,并送给整流电路,变压器的变比由变压器的副边电压确定。 (2)整流滤波电路:利用单向导电元件,把50Hz的正弦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可以将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大部分加以滤除,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3)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的直流电压稳定,不随交流电网电压和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六、电路图和各部分波形图

电源电路分析讲解(doc17页)

电源电路分析讲解(doc 17页) 电路图中的电源电路 自从IBM推出第一台PC至今,微机电源已从AT电源发展到ATX电源。时至今日,微机电源仍是根据IBM公司的个人电脑标准制造的。市场上的ATX电源,不管是品牌电源还是杂牌电源,从电路原理上来看,一般都是在AT电源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改动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买到的ATX电源,在电路原理上一般都大同小异。在微机国产化的进程上,微机电源技术也由国内生产厂家逐渐消化吸收,生产出了众多国有品牌的电源。微机电源并非髙科技产品,以国内生产厂家的技术和生产实力,应该可以生产出物美价廉的电源产品。然而,纵观整个微机电源市场情况却不尽人意,许多电源产品存在着各种选料和质量问题,故障率较高。ATX电源电路结构较复杂,各部分电路不但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且各电路参数设置非常严格,稍有不当则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其主电路原理图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电路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从电源输入到开关变压器T1之前的电路(包括辅助电源的原边电路),该部分电路和交流220 V电压直接相连,触及会受到电击,称为高压侧电路;另一部分为开关变压器T 1以后的电路,不和交

流220V直接相连,称为低压侧电路。二者通过C03、C0 4、C05高压瓷片电容构成回路,以消除静电干扰。其原理方框图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整机电路由交流输入回路、整流滤波电路、推挽开关电路、辅助开关电源、PWM脉宽调制电路、PS-ON控制电路、保护电路、输出电路和PW? OK信号形成电路组成。弄清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对我们维修判断故障是很有用处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1、交流输入回路 交流输入回路包括输入保护电路和抗干扰电路等。输入保护电路指交流输入回路中的过流、过压保护及限流电路;抗干扰电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指微机电源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二是指开关电源的振荡髙次谐波进入电网对其它设备及显示器的干扰和对微机本身的干扰。通常要求微机对通过电网进入的干扰信号抑制能力要强,通过电网对其它微机等设备的干扰要小。 2、整流电路: 包括整流和滤波两部分电路,将交流电源进行整流滤波,为开关推挽电路提供纹波较小的直流电压。 3、辅助电源:辅助电源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开关电源。只要ATX电源一上电, 辅助电源便开始工作,输出的两路电压,一路为+5VSB电源,该输出连接到A TX主板的“电源监控部件”,作为它的工作电压,使操作系统可以直接对电源进行管理。通过此功能,实现远程开机,完成电脑唤醒功能;另一路输出电压为保护电路、控制电路等电路供电。 4、推挽开关电路: 推挽开关电路是ATX开关电源的主要部分,它把直流电压变换成高频交流电压, 并

双电源切换应用电路

双电源切换应用电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功率P-FET控制器LTC4414 LTC4414是一种功率P-EFT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及自动切换,也可用作高端功率开关。该器件主要特点:工作电压范围宽,为~36V;电路简单,外围元器件少;静态电流小,典型值为30μA;能驱动大电流P沟道功率MOSFET;有电池反极性保护及外接P-MOSFET的栅极箝位保护;可采用微制器进行控制或采用手动控制;节省空间的8引脚MSOP封装;工作温-40℃+125℃。 图1 LTC4414的引脚排列引脚排列及功能 LTC4414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各引脚功能如表1所示。 图2 LTC4414结构及外围器件框图 基本工作原理 这里通过内部结构框图及外接元器件组成的电源自动切换电路来说明其工作原理。内部结构框图及外围元器件组成的电路如图2所示。其内部结构是由放大器A1、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电源选择器(可由VIN端或SENSE端给内部电路供电)、模拟控制器、比较器C1、基准电压源()、线性栅极驱动器和栅极电压箝位保护电路、开漏输出FET及在CTL内部有μA的下拉电流源等组成。外围元器件有P沟道功率MOSFET、肖特基二极管D1、上拉电阻RPU、输入电容CIN及输出电容COUT。 图2中有两个可向负载供电的电源(主电源及辅电源),可以由主电源单独供电,也可以接上辅电源,根据主、辅电源的电压由LTC4414控制实现自动切换。这两种供电情况分别如下。 1 主电源单独供电

主电源单独供电时,电流从LTC4414的VIN端输入到电源选择器,给内部供电。放大器A1将VIN和VSENSE的差值电压放大,并经过电压/电流转换,输出与VIN-VSESNSE之值成比例的电流输入到模拟控制器。当VIN-VSESNE>20mV时,模拟控制器通过线性栅极驱动器及箝位保护电路将GATE 端的电压降到地电平或到栅极箝位电压(保证-VGS≤),使外接P-MOSFET 导通。与此同时,VSESNE被调节到VSESNE=VIN-20mV,即外接P-MOSFET的VDS=20mV。P-MOSFET的损耗为ILOAD×20mV。在P-MOSFET 导通时,模拟控制器给内部FET的栅极送低电平,FET截止,STAT端呈高电平(表示P-MOSFET导通)。 2 加上辅电源 当加上辅电源(如交流适配器)后,如果VSESNE> VIN+20mV,则内部电源选择器由SENSE端向内部电路供电。模拟控制器使GATE端电压升高到VSENSE,则P-MOSFET截止,辅电源通过肖特基二极管D1向负载供电。这种电源切换是自动完成的。 在辅电源向负载供电时,模拟控制器给内部FET的栅极送高电平,FET导通,STAT端呈低电平(表示辅电源供电)。上拉电阻RPU的阻值要足够大,使流过FET的电流小于5mA。 在上述两种供电方式时,CTL端是接地或悬空的。CTL的控制功能将在下面的应用电路介绍。 典型应用电路 1主、辅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电源电路设计模块图

电源电路单元 前面介绍了电路图中的元器件的作用和符号。一张电路图通常有几十乃至几百个元器件,它们的连线纵横交叉,形式变化多端,初学者往往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怎样才能读懂它。其实电子电路本身有很强的规律性,不管多复杂的电路,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它是由少数几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好象孩子们玩的积木,虽然只有十来种或二三十种块块,可是在孩子们手中却可以搭成几十乃至几百种平面图形或立体模型。同样道理,再复杂的电路,经过分析就可发现,它也是由少数几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因此初学者只要先熟悉常用的基本单元电路,再学会分析和分解电路的本领,看懂一般的电路图应该是不难的。 按单元电路的功能可以把它们分成若干类,每一类又有好多种,全部单元电路大概总有几百种。下面我们选最常用的基本单元电路来介绍。让我们从电源电路开始。 一、电源电路的功能和组成 每个电子设备都有一个供给能量的电源电路。电源电路有整流电源、逆变电源和变频器三种。常见的家用电器中多数要用到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最简单的供电方法是用电池。但电池有成本高、体积大、需要不时更换(蓄电池则要经常充电)的缺点,因此最经济可靠而又方便的是使用整流电源。 电子电路中的电源一般是低压直流电,所以要想从 220 伏市电变换成直流电,应该先把220 伏交流变成低压交流电,再用整流电路变成脉动的直流电,最后用滤波电路滤除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后才能得到直流电。有的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质量要求很高,所以有时还需要再增加一个稳压电路。因此整流电源的组成一般有四大部分,见图 1 。其中变压电路其实就是一个铁芯变压器,需要介绍的只是后面三种单元电路。 二、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是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把交流电变成单向脉动直流电的电路。 ( 1 )半波整流 半波整流电路只需一个二极管,见图 2 ( a )。在交流电正半周时 VD 导通,负半周时 VD 截止,负载 R 上得到的是脉动的直流电

双电源运放电路设计

使用双电源的运放交流放大电路 为了使运放在零输入时零输出,运放的内部电路是按使用双电源的要求来设计的。运放交流放大电路采用 双电源供电,可以增大动态范围。 1.1.1 双电源同相输入式交流放大电路 图1是使用双电源的同相输入式交流放大电路。两组电源电压VCC和VEE相等。C1和C2为输入和输出耦合电容;R1使运放同相输入端形成直流通路,内部的差分管得到必要的输入偏置电流;RF引入直流和交流负反馈,并使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形成直流通路,内部的差分管得到必要的输入偏置电流;由于C隔直流,使直流形成全反馈,交流通过R和C分流,形成交流部分反馈,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引入直流全反馈和交流部分反馈后,可在交流电压增益较大时,仍能够使直流电压增益很小(为1倍),从而避免输入失 调电流造成运放的饱和。 无信号输入时,运放输出端的电压V0≈0V,交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U0=0V;交流信号输入时,运放输出端的电压V0在-VEE~+VCC之间变化,通过C2输出放大的交流信号,输出电压uo的幅值近似为VCC(V CC=VEE)。引入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为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i=R1//γif。γif是运放引入串联负反馈后的闭环输入电阻。γif很大,所以Ri=R1/γif≈R1;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0=γof≈0,γof是运放引入电压负反馈后的闭环输出电阻,rof很小。 1.1.2 双电源反相输入式交流放大电路 图2是使用双电源的反相输入式交流放大电路。两组电源电压VCC和VEE相等。RF引入直流和交流负反馈,C1隔直流,使直流形成全反馈,交流通过R和C1分流,形成交流部分反馈,为电压并联负反馈。为了减小运放输入偏置电流造成的零点漂移,可以选择R1=RF。引入深度电压并联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电 压增益为因为运放反相输入端"虚地",所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R;放大电 路的输出电R0=r0f≈0。

开关电源电路详解图

开关电源电路详解图 一、开关电源的电路组成 开关电源的主要电路是由输入电磁干扰滤波器(EMI)、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PWM控制器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组成。辅助电路有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输出过欠压保护电路、输出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等。 开关电源的电路组成方框图如下: 二、输入电路的原理及常见电路 1、AC 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原理: ①防雷电路:当有雷击,产生高压经电网导入电源时,由MOV1、MOV2、MOV3:F1、F2、F3、FDG1 组成的电路进行保护。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超过其工作电压时,其阻值降低,使高压能量消耗在压敏电阻上,若电流过大,F1、F2、F3 会烧毁保护后级电路。 ②输入滤波电路:C1、L1、C2、C3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当电源开启瞬间,要对C5充电,由于瞬间电流大,加RT1(热敏电阻)就能有效的防止浪涌电流。因瞬时能量全消耗在RT1电阻上,一定时间后温度升高后RT1阻值减小(RT1是负温系数元件),这时它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后级电路可正常工作。 ③整流滤波电路:交流电压经BRG1整流后,经C5滤波后得到较为纯净的直流电压。若C5容量变小,输出的交流纹波将增大。

2、DC 输入滤波电路原理: ①输入滤波电路:C1、L1、C2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C3、C4 为安规电容,L2、L3为差模电感。 ② R1、R2、R3、Z1、C6、Q1、Z2、R4、R5、Q2、RT1、C7组成抗浪涌电路。在起机的瞬间,由于C6的存在Q2不导通,电流经RT1构成回路。当C6上的电压充至Z1的稳压值时Q2导通。如果C8漏电或后级电路短路现象,在起机的瞬间电流在RT1上产生的压降增大,Q1导通使Q2没有栅极电压不导通,RT1将会在很短的时间烧毁,以保护后级电路。 三、功率变换电路 1、MOS管的工作原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绝缘栅场效应管是MOSFET(MOS管),是利用半导体表面的电声效应进行工作的。也称为表面场效应器件。由于它的栅极处于不导电状态,所以输入电阻可以大大提高,最高可达105欧姆,MOS管是利用栅源电压的大小,来改变半导体表面感生电荷的多少,从而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 2、常见的原理图: 3、工作原理: R4、C3、R5、R6、C4、D1、D2组成缓冲器,和开关MOS管并接,使开关管电压应力减少,EMI减少,不发生二次击穿。在开关管Q1关断时,变压器的原边线圈易产生尖

电脑开关电源原理及电路图

2.1、输入整流滤波电路 只要有交流电AC220V输入,ATX开关电源,无论是否开启,其辅助电源就一直在工作,直接为开关电源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图1中,交流电AC220V经过保险管FUSE、电源互感滤波器L0,经BD1—BD4整流、C5和C6滤波,输出300V左右直流脉动电压。C1为尖峰吸收电容,防止交流电突变瞬间对电路造成不良影响。TH1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起过流保护和防雷击的作用。L0、R1和C2组成Π型滤波器,滤除市电电网中的高频干扰。C3和C4为高频辐射吸收电容,防止交流电窜入后级直流电路造成高频辐射干扰。 2.2、高压尖峰吸收电路 D18、R004和C01组成高压尖峰吸收电路。当开关管Q03截止后,T3将产生一个很大的反极性尖峰电压,其峰值幅度超过Q03的C极电压很多倍,此尖峰电压的功率经D18储存于C01中,然后在电阻R004上消耗掉,从而降低了Q03的C极尖峰电压,使Q03免遭损坏。 2.3、辅助电源电路 整流器输出的300V左右直流脉动电压,一路经T3开关变压器的初级①~②绕组送往辅助电源开关管Q03的c极,另一路经启动电阻R002给Q03的b极提供正向偏置电压和启动电流,使Q03开始导通。Ic流经T3初级①~②绕组,使T3③~④反馈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上正下负),通过正反馈支路C02、D8、R06送往Q03的b极,使Q03迅速饱和导通,Q03上的Ic电流增至最大,即电流变化率为零,此时D7导通,通过电阻R05送出一个比较电压至IC3(光电耦合器Q817)的③脚,同时T3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D50整流滤波后一路经R01限流后送至IC3的①脚,另一路经R02送至IC4(精密稳压电路TL431),由于Q03饱和导通时次级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比较平滑、稳定,经IC4的K端输出至IC3的②脚电压变化率几乎为零,使IC3内发光二极管流过的电流几乎为零,此时光敏三极管截止,从而导致Q1截止。反馈电流通过R06、R003、Q03的b、e极等效电阻对电容C02充 电,随着C02充电电压增加,流经Q03的b极电流逐渐减小,使③~④反馈绕组上的感应电

运放单电源双电源使用方法

运放单电源双电源使用方法 运放作为模拟电路的主要器件之一,在供电方式上有单电源和双电源两种,而选择何种供电方式,是初学者的困惑之处,本人也因此做了详细的实验,在此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总结。 首先,运放分为单电源运放和双电源运放,在运放的datasheet 上,如果电源电压写的是(+3V-+30V)/(±1.5V-±15V)如324,则这个运放就是单电源运放,既能够单电源供电,也能够双电源供电;如果电源电压是(±1.5V-±15V)如741,则这个运放就是双电源运放,仅能采用双电源供电。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运放都能采用单电源、双电源的供电模式。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1:在放大直流信号时,如果采用双电源运放,则最好选择正负双电源供电,否则输入信号幅度较小时,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如果采用单电源运放,则单电源供电或双电源供电都可以正常工作; 2:在放大交流信号时,无论是单电源运放还是双电源运放,采用正负双电源供电都可以正常工作; 3:在放大交流信号时,无论是单电源运放还是双电源运放,简单的采用单电源供电都无法正常工作,对于单电源运放,表现为无法对信号的负半周放大,而双电源运放无法正常工作。要采用单电源,就需要所谓的“偏置”。而偏置的结果是把供电所采用的单电源相对的变成“双电源”。具体电路如图:首先,采用耦合电容将运放电路和其他电路直流隔离,防止各部分直流电位的相互影响。然后在输入点上加上

Vcc/2的直流电压,分析一下各点的电位,Vcc是Vcc,in是Vcc/2,-Vcc 是GND,然后把各点的电位减去Vcc/2,便成了Vcc是Vcc/2,in是0,-Vcc是-Vcc/2,相当于是“双电源”!!在正式的双电源供电中,输入端的电位相对于输入信号电压是0,动态电压是Vcc是+Vcc,in是0+Vin,-Vcc是-VCC,而偏置后的单电源供电是Vcc是+Vcc,in是 Vcc/2+Vin,-Vcc是GND,相当于Vcc是Vcc/2,in是0+Vin,-Vcc是-Vcc/2,与双电源供电相同,只是电压范围只有双电源的一半,输出电压幅度相应会比较小。当然,这里面之所以可以相对的分析电位,是因为有了耦合电容的隔直作用,而电位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这里用的是反相放大电路,同相的原理类似,就是将输入端电位抬高到Vcc/2,同时注意隔直电容的应用。

超详细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图讲解

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图讲解 一,先分类 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按照功率大小的分类如下: 10W以内常用RCC(自激振荡)拓扑方式 10W-100W以内常用反激式拓扑(75W以上电源有PF值要求) 100W-300W 正激、双管反激、准谐振 300W-500W 准谐振、双管正激、半桥等 500W-2000W 双管正激、半桥、全桥 2000W以上全桥 二,重点 在开关电源市场中,400W以下的电源大约占了市场的70-80%,而其中反激式电源又占大部分,几乎常见的消费类产品全是反激式电源。 优点:成本低,外围元件少,低耗能,适用于宽电压范围输入,可多组输出. 缺点:输出纹波比较大。(输出加低内阻滤波电容或加LC噪声滤波器可以改善) 今天以最常用的反激开关电源的设计流程及元器件的选择方法为例。给大家讲解如何读懂反激开关电源电路图! 三,画框图 一般来说,总的来分按变压器初测部分和次侧部分来说明。开关电源的电路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如图1

图1,反激开关电源框图 四,原理图 图2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原理图,就是在图1框图的基础上,对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设计,当然,这些设计都是按照一定步骤进行的。下面会根据这个原理图进行各个部分的设计说明。 图2 典型反激开关电源原理图

五,保险管 图3 保险管 先认识一下电源的安规元件—保险管如图3。 作用:安全防护。在电源出现异常时,为了保护核心器件不受到损坏。 技术参数: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熔断时间。 分类:快断、慢断、常规 计算公式:其中:Po:输出功率 η效率:(设计的评估值) Vinmin :最小的输入电压 2:为经验值,在实际应用中,保险管的取值范围是理论值的1.5~3倍。 0.98: PF值 六,NTC和MOV NTC 热敏电阻的位置如图4。 图4 NTC热敏电阻

5V电源电路设计(包括电路各模块的详解)

5v电源电路的设计 本设计是要设计一个+5V直流电源供电,这里没有直接的+5V电压,而直流电源的输入电压为220V的电网电压,在正常情况下,这一电网电压是远远的高于本设计所需的电压值,因而需要先使用变压器,将220V的电网电压降低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处理[4]。 变压器是这一电源电路起始部分,将220V的电网电压转变为本设计所需的较低的电压,就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整流部分。一般规定v1为变压器的高压侧,v2为变压器的低压侧,v1侧的线圈要比v2侧的线圈要多,这样就可以将220V 的电网电压降低,如图1所示: 图1变压器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就是将交流电网电压转换为所需电压,整流电路由四只整流二极管组成。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为简便起见,这里所选的二极管都是理想的二极管,二极管正向导通时电阻为零,反向导通时电阻无穷大。在v2的正半周,电流从变压器副边线圈的上端流出,经过二极管D1,再由二极管D4流回变压器,所以D1、D4正向导通,D2、D3反向截止,产生一个极性为上正下负的输出电压。在v2的负半周,其极性正好相反,电流从变压器副边线圈的下端流出,经过二极管D2,再由二极管D3流回变压器,所以D1、D4反向截止,D2、D3正向导通。桥式整流电路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利用四个二极管,是它们交替导通,从而负载上始终可以得到一个单方向的脉动电压[6]。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如图2所示:

图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本设计的滤波电路采用的是电解电容和二极管并联方式滤波,简单的讲就是电容两端电压升高时,电容充电,电压降低时,电容放电,让电压降低时的坡度变得平缓,从而起到滤波的作用。这里选用电解电容是因为电解电容单位体积的电容量非常大,能比其它种类的电容大几十到数百倍,并且其额定的容量可以做到非常大,价格比其它种类相比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为其组成材料都是普通的工业材料,比如铝等等。电解电容并联二极管,有效防止了电压反相。滤波电路如图3所示: 图3滤波电路 三端稳压器MC78M05CT将输出电压稳定在+5V上,三端稳压器如图4所示:

电源保护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电源保护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为了方便在实验室做各种电路实验,实验室电源系统应具有如下的功能: 输出+12V,-12V,+5V固定电压的直流稳压电压源; 输出输出电压从1.25V到12V可调的直流稳压电压源; 输出电流从2mA到40mA可调的直流电流源; 输出电压约为+16V,-16V的直流电压源(没有经过稳压的电压源,方便做电源实验用); 输出电压为12V的交流电压源(方便做电源实验用); 在电子技术实验室使用较广泛的综合电路实验箱所使用的电源一般有好几组电源输出,如+12V,+5V,-12V等等,数字实验电路还有一个+5V电源插口。由于是学生实验用仪器,学生在做实验时操作出错是常有的现象,主要是以下三类错误:一是电源直接短路造成的严重过载而损坏电源电路,此类错误的后果是损坏稳压器,或整流二极管或变压器;二是负载过重,这往往是学生由于接线错误,如芯片的线接错,虽没有直接短路,但可能电流超过额定值,若再加上没有及时排除故障,使得时间过长,而损坏电路,如损坏芯片,进一步损坏电源电路器件;还有一种可能是将+12V或者-12V电源插入到数字实验电路的+5V电源插口,这样造成数字电路(如高低电平信号形成电路,数码信号显示电路等等)中的集成块损坏,特别是TTL集成电路块的损坏。因此,设计制作一个电路保护系统很有必要。 对保护电路的要求: 过压保护:输出的所有电压中,只要任何一个电压超过额定值1V,保护电路动作。 欠压保护:输出的所有电压中,只要任何一个电压低于额定值1V,保护电路动作。 过流保护:任何一个输出电流超过500mA时或所有正电源电流之和超过500mA时或所有负电源电流之各超过500mA时,保护电路动作。 电源电压接错保护:在应加+5V电源接口处错误地加上了其它电源,如+12V,-12V等等,保护电路动作。 常用的电路保护措施有: 熔断器保护,即通常用的保险丝,保险管,它是一种过流保护器件,将它串接在电源电

单电源变双电源大全

单电源变双电源电路(1) 附图电路中,时基电路555接成无稳态电路,3脚输出频率为20KHz、占空比为1:1的方波。3脚为高电平时,C4被充电;低电平时,C3被充电。由于VD1、VD2的存在,C3、C4在电路中只充电不放电,充电最大值为EC,将B端接地,在A、C两端就得到+/-EC的双电源。本电路输出电流超过50mA。 下面再介绍几种单电源变双电源电路 图1是最简单转换电路。其缺点是R1、R2选择的阻值小时,电路自身消耗功率大:阻值较大时带负载能力又太弱。这种电路实用性不强。 将图1中两个电阻换为两个大电容就成了图2所示的电路。这种电路功耗降为零,适用于正负电源的负载相等或近似相等的情况。

图3电路是在图l基础上增加两个三极管,加强了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其输出电流的大小取决于BG1和BG2的最大集电极电流ICM。通过反馈回路可使两路负载不相同时也能保持正负电源基本对称。例如由负载不等引起Ub下降时,由于Ua不变(R1,R2分压供给一恒定Ua),使BGl导通,BG2截止,使 RL2流过一部分BGl的电流,进而导致Ub上升。当RL1、RL2相等时BG1、BG2均处于截止状态。R1和R2可取得较大。 图4的电路又对图3电路进行了改进。增加的两个偏置二极管使二个三极管偏离了死区,加强了反馈作用,使得双电源有较好的对称性和稳定性。D1、D2也可用几十至几百欧的电阻代替。 图5的电路比图4的电路有更好的对称性与稳定性。它用一个稳压管和一个三极管代换了图4中的R2,使反馈作用进一步加强。

图6电路中,将运放接成电压跟随器,输出电流取决于运放的负载能力。如需较大的输出功率,可采用开环增益提高的功放集成块,例如TDA2030等。这种电路简单,但性能较前面电路都好。 单电源转换正负电源电路(2) 一般音响电器工作时,需要提供正负电源。但在汽车、轮船、火车等运载工具上只能用蓄电池供电,这里介绍一款电源电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该电源电路由震荡器、反相器、推动器和整流及滤波器等部分组成,电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震荡器 这是一款典型的由CMOS门电路(CD4069)构成震荡器。震荡精度为10-2~10-3,,震荡过程如下:设某一时刻电路中B点为高电平则AB点通过电阻R8向电容充电。刚开始充电时,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使得C点电位突变至高电平,随着充电的进行,C点电位逐渐降低。当C点电位低于CMOS非门的转换电压时,非门41F翻转,A点变为高电平,B点变为低电平。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使得C点电位突变至低电平。A点则通过电阻R8向电容C6反向充电。随着充电的进行,C点电位逐渐升高,当C点电位高于CMOS 非门的转换电压时,非门41F翻转,A点变为低电平,B点则通过电阻R8向电容C6充电……重复上述过程,形成振荡,于B点输出脉冲电压。此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f=1/2ΠR8C6=1/2*3. 14*4.7*103*680*10-12=49.8KHz , 占空比为2。图中电阻R7(47K)一般取值为R7=(5~10)R8,其作用有二:1)减少电源变化对振荡频率的影响。2)降低电路工作的动态功耗。

双电源

题目:5V与12V双电源 姓名: 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年月日-年月日 摘要:5V与12V双电源:输入220v交流电后可输出12v直流电压与5v直流电压,可用月单片机应用以及为需要供电的元器件提供直流电压。只用一个变压器双电压输出,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桥式整流电路,电容滤波,和集成稳压块稳压,本电源可输出稳定直流电压,在后续的学习实验中有很大用途。 关键词:稳压管,整流桥,变压器 1 设计任务 输入220v交流电后可输出5v直流电压与5v直流电压,为需要供电的元器件提供直流电压。 2 方案论证 整个电路的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一共有8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电路实现12v直流电压输出,加上后一部分电路能够实现5v直流电压输出,各个功能模块共同构成了双电源输出。 1.2 工作原理: 5V与12V双电源:输入220v交流电后可输出5v直流电压与12V直流电压,为需要供电的元器件提供直流电压。家庭电压进入电源,首先要经过变压器由高压变为低压,滤除高频杂波和同相干扰信号,改变电压。然后再经过由 4 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电路整流,和大容量的滤波电容滤波后,再经过集成稳压器7812以及集成稳压器7805后,输出的的电压,成为稳定低压直流电压。 各模块功能: ①电源变压器:降低电压。 ②整流电路:由4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 ③滤波:用2200UF25V的电解电容1只和一个100的瓷片电容,接在整流电路的后面最基

本的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的电路,在所有需要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路中,设置滤波电容会使电子电路的工作性能更加稳定,同时也降低了交变脉动波纹对电子电路的干扰。安装在整流电路两端用以降低交流脉动波纹系数提升,高效平滑直流输出的一种储能器件,我们把这种器件称其为滤波电容。滤波电容具有电极性,我们又称其为电解电容。电解电容的一端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正极端连接在整流输出电路的正端,负极连接在电路的负端。滤波电容用在电源整流电路中,用来滤除交流成分。使输出的直流更平滑,稳定。 ④7812与7805的集成稳压块:一只固定式三端稳压器(7805)78XX系列集成稳压器的典型应 用电路5v电源的制作,三端稳压IC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便宜。该系列集成稳压IC型号中的78或79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如7806表示输出电压为正6V,7909表示输出电压为负9V。从正面看引脚从左向右按①②③顺序标注,接入电路时①脚电压高于②脚,③脚为输出位。如对于78**正压系列,①脚高电位,②脚接地,;此外,还应注意,散热片总是和接地脚相连。这样在78**系列中,散热片和②脚连接。 1.3 方案选定: 方案一从滤波电路输出后经电感滤波进入稳压电路。优点:输出电压比较平坦。缺点:存在铁芯,体积大,还易引起电磁干扰。 方案二从滤波电路输出后经电容滤波进入稳压电路。优点:输出电压稳定性高,且电路简单,集成度高,操作方便。 综合比较方案二更满足需求。 3 硬件设计 3.1 双电源电路设计 图3-1 双电源总电路图

电脑开关电源电路大全详解

电脑开关电源详解 计算机电源是根据计算机相应的电源标准设计和生产的,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这十多年间,计算机电源标准也跟着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以适应计算机高速发展的要求,计算机电源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标准: PC/XT标准: 是由IBM最先推出个人PC/XT计算机时制定的标准; AT标准: 也是由IBM早期推出PC/AT机时所提出的标准,当时能够提供大约190W的电力供应; ATX标准: 是由Intel公司于1995年提出的工业标准,从最初的ATX1.0开始,ATX标准又经过了多次的变化和完善,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是ATX2.03和ATX12V这两个标准,其中ATX12V 又可分为ATX12V1.2、ATX12V1.3、ATX12V2.0等多个版本。 ATX与AT标准比较:

1、ATX标准取消了AT电源上必备的电源开关而交由主板进行电源开关的控制,增加了一个待机电路为电源主电路和主板提供电压来实现电源唤醒等功能; 2、ATX电源首次引进了+3.3V的电压输出端,与主板的连接接口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ATX12V与ATX2.03标准比较: 1、ATX2.03是1999年以前PII、PIII时代的电源产品,没有P4 4PIN接口; 2、ATX12V加强了+12VDC端的电流输出能力,对+12V的电流输出、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等做出了新的规定; 3、ATX12V增加的4芯电源连接器为P4处理器供电,供电电压为+12V; 4、ATX12V加强了+5VSB的电流输出能力,改善主板对即插即用和电源唤醒功能的支持。 ATX12V标准之间的比较: ATX 12V是支持P4的ATX标准,是目前的主流标准,该标准又分为如下几个版本: ATX12V_1.0:2000年2月颁布,P4 时代电源的最早版本,增加P4 4PIN接口;

双电源切换应用电路(行业一类)

功率P-FET控制器LTC4414 LTC4414是一种功率P-EFT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及自动切换,也可用作高端功率开关。该器件主要特点:工作电压范围宽,为3.5~36V;电路简单,外围元器件少;静态电流小,典型值为30μA;能驱动大电流P沟道功率MOSFET;有电池反极性保护及外接P-MOSFET的栅极箝位保护;可采用微制器进行控制或采用手动控制;节省空间的8引脚MSOP封装;工作温-40℃+125℃。 图1 LTC4414的引脚排列引脚排列及功能 LTC4414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各引脚功能如表1所示。

图2 LTC4414结构及外围器件框图 基本工作原理 这里通过内部结构框图及外接元器件组成的电源自动切换电路来说明其工作原理。内部结构框图及外围元器件组成的电路如图2所示。其内部结构是由放大器A1、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电源选择器(可由VIN端或SENSE端给内部电路供电)、模拟控制器、比较器C1、基准电压源(0.5V)、线性栅极驱动器和栅极电压箝位保护电路、开漏输出FET及在CTL 内部有3.5μA的下拉电流源等组成。外围元器件有P沟道功率MOSFET、肖特基二极管D1、上拉电阻RPU、输入电容CIN及输出电容COUT。 图2中有两个可向负载供电的电源(主电源及辅电源),可以由主电源单独供电,也可以接上辅电源,根据主、辅电源的电压由LTC4414控制实现自动切换。这两种供电情况分别如下。 1 主电源单独供电 主电源单独供电时,电流从LTC4414的VIN端输入到电源选择器,给内部供电。放大器A1将VIN和VSENSE的差值电压放大,并经过电压/电流转换,输出与VIN-VSESNSE 之值成比例的电流输入到模拟控制器。当VIN-VSESNE>20mV时,模拟控制器通过线性栅极驱动器及箝位保护电路将GA TE端的电压降到地电平或到栅极箝位电压(保证-VGS≤8.5V),使外接P-MOSFET导通。与此同时,VSESNE被调节到VSESNE=VIN-20mV,即外接P-MOSFET的VDS=20mV。P-MOSFET的损耗为ILOAD×20mV。在P-MOSFET导通时,模拟控制器给内部FET的栅极送低电平,FET截止,STAT端呈高电平(表示P-MOSFET 导通)。 2 加上辅电源 当加上辅电源(如交流适配器)后,如果VSESNE> VIN+20mV,则内部电源选择器由SENSE端向内部电路供电。模拟控制器使GA TE端电压升高到VSENSE,则P-MOSFET截止,辅电源通过肖特基二极管D1向负载供电。这种电源切换是自动完成的。 在辅电源向负载供电时,模拟控制器给内部FET的栅极送高电平,FET导通,STAT端呈低电平(表示辅电源供电)。上拉电阻RPU的阻值要足够大,使流过FET的电流小于5m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