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设计思考
- 格式:docx
- 大小:13.75 KB
- 文档页数:2
Vol.33No.3M ar.2012第33卷第3期2012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21世纪以来,出于传承文化以及商业上追求更高回报的考虑,世界现代视觉设计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逐步注重设计本土身份的对话,注重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融入现代视觉设计的审美观念中,创造符合时代精神的本土化设计风格,构建富于创新意识的设计文化,正在成为世界现代视觉设计发展的一大趋势。
设计师特里斯坦·凯柏勒认为:国际化有时就是一种本土化,本土元素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当本土的设计变得很强大的时候,它就变成一种国际化了。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张道一先生也曾说过,中国的设计,只能靠自己,不能靠别人。
中国的视觉设计文化要树立“民族性”,必须融入“吾民吾土”的文化特色才能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借鉴和发展地域性、民族性的中国传统图形文化,寻求现代性与本土传统性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统一和融合,把中国传统图形文化的内核精神提炼出来恰当应用于视觉设计,己成为现代视觉设计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中国设计”对中国经济转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在所谓现代文化趋同和传统文化危机论的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的现代设计,到底还以什么为支撑。
时至今日,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文化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在我们的现代设计中对传统造型艺术何去何从的问题。
完全地背离传统,对西方现代设计纯粹的模仿、简单地挪用显然是不可取的,那将使我们的设计丧失民族个性;对传统的盲目照搬照抄也是违背社会发展的原理的;而对传统的承继将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的,在当今视觉设计的海洋里,努力使自己的设计具有独特性、识别性、适用性和时代性,使其具有功能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并符合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双重要求,这是视觉设计的基本要求。
中国风设计的概念
中国风设计是一种中国特色艺术设计风格,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对审美的理解与实践。
中国风设计是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艺术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元素之一。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点,融入了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中国风设计的灵魂在于中华文化,包括汉字、山水、花鸟、器物、书法、音乐、舞蹈等,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风设计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融合,使人们在时尚潮流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力量和历史厚重感,同时也让中国的文化底蕴在当今的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中国风设计注重不同艺术元素的统一,以清晰和和谐为主旋律。
在设计中内敛含蓄、优雅高贵的气息漂溢,更多的是寄托着一种情感和思考。
在色彩上常见的是红、黄、绿、蓝等大气典雅的颜色,以及线条、形状、花卉、图案等配合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的元素。
中国风设计有着严谨而发扬光大的传统,但同时也在时代的发展和变革中得到了更多的创新、探索和尝试。
如在创新设计中不断加入现代艺术和科技元素,让中国风设计更趋于现代化和国际化,用新的视角、新的设计思维来呈现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
中国风设计已经不再是封闭的传统艺术风格了,而是逐渐融入到时尚设计、家居
装饰、科技产品、网页设计等多个领域。
以工艺美术、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电影美术等方面为代表,不断地创新、发展和进步。
总之,中国风设计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设计的结合,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文化、历史和精神,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
中国风设计是一门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和传承者。
设计风格解析--影响中国人生活方式之8大风格一:八大设计风格之“美式乡村风格”◆历史渊源美式乡村风格主要起源于十八世纪各地拓荒者居住的房子,带着浓浓的乡村气息,以享受为最高原则,在布料、沙发的皮质上,强调它的舒适度,感觉起来宽松柔软,家具以殖民时期的为代表,体积庞大,质地厚重,坐垫也加大,彻底將以前欧洲皇室贵族的极品家具平民化,气派而且实用,◆ 风格特点(1)美式家具虽有不少的流派,但一般给人的印象是体积巨大厚重,非常的自然且舒适,充分显现出乡村的朴实风味。
(2)布艺是乡村风格中非常重要的运用元素,本色的棉麻是主流,布艺的天然感与乡村风格能很好地协调;各种繁复的花卉植物、靓丽的异域风情和鲜活的鸟虫鱼图案很受欢迎,舒适和随意。
(3)摇椅、小碎花布、野花盆栽、小麦草、水果、瓷盘、铁艺制品等都是乡村风格空间中常用的东西。
(4) 精致的腰线.古典造型的餐椅,现代造型的餐桌,壁炉,圆形的拱门。
(5)美式乡村风格突出了生活的舒适和自由,不论是感觉笨重的家具,还是带有岁月沧桑的配饰,都在告诉人们这一点。
特别是在墙面色彩选择上,自然、怀旧、散发着浓郁泥土芬芳的色彩是美式乡村风格的典型特征。
美式乡村风格的色彩以自然色调为主,绿色、土褐色最为常见;壁纸多为纯纸浆质地;家具颜色多仿旧漆,式样厚重;设计中多有地中海样式的拱。
◆空间特点客厅:客厅作为待客区域,一般要求简洁明快,同时装修较其它空间要更明快光鲜,通常使用大量的石材和木饰面装饰;美国人喜欢有历史感的东西,这不仅反映在软装摆件上对仿古艺术品的喜爱,同时也反映在装修上对各种仿古墙地砖、石材的偏爱和对各种仿旧工艺的追求上。
总体而言,美式田园风格的客厅是宽敞而富有历史气息的。
厨房:厨房在美国人眼中一般是开敞的(由于其饮食烹饪习惯),同时需要有一个便餐台在厨房的一隅,还要具备功能强大又简单耐用的厨具设备,如水槽下的残渣粉碎机,烤箱等。
需要有容纳双开门冰箱的宽敞位置和足够的操作台面。
对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现状的反思作者:赵素红张斌刘天照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2期摘要: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多重设计风格。
室内设计更是百花齐放,从单一的追求“好看”演变到深层次地理解文化背后的内涵。
装饰上按照个人的喜好添加众多的风格要素。
但是盲目的追风造成了混杂的设计局面,地域性体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当然这也是由众多的社会因素造成,中国的地域性设计正处在漫长的过渡期。
关键词:地域性;室内设计;反思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bring the multiple design style. The interior design is booming , evolved from the pursuit of a single "nice" to the deep-roo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behind. Decoration adds style el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personal preferences. But blind use resulting in jumble design situation and a mixed regional increasingly obvious. Of course, this is caused by many social factors; China's regional design is in a long transition period.Key words: Regional; interior design; reflection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1. 现状百花齐放的背后更多的是对某一设计风格的模仿,创造出一种新的词汇无非是借助形形色色的元素放在自己的设计符号里模仿这一特定的风格,并不是叫创新,也谈不上很好的设计。
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的认识
随着中国日益加强的国际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日渐丰富。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有助于中国的国际形象的提升,也为当代艺术设计注入了
新的活力与元素。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悠久的,有
近五千年的历史,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
认知与认同。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能够给现代艺术设计注入新的元素与
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纯正之处,可以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灵感,使艺术设计更加丰富、多元,有利于突出艺术作品的特色,使其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附加价值。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艺术设计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博大
精深的文化理念,而这些文化理念可以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深刻的思路,使艺术设计更加
深入地体现文化内涵,从而更有说服力。
最后,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还可以增强文化认同感。
使用中国传统
文化元素,令人们更加深刻地认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更加自豪地
保护自己的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使用,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现代
艺术设计,增强文化认同感,是对当下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传统文化对当代艺术设计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一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信仰。
总体上,中国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精辟的哲学思想,其影响甚至超越了国界和时代的限制。
当代艺术设计也不例外,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
它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庇护下,迸发出更加勃勃生机,凸显出当代艺术设计的独特风格。
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无疑是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参考。
在设计作品中,多数艺术家不断探索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融入自己的创意之中。
根据不同的艺术风格,很多艺术家都能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灵感,打造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首先,传统文化对色彩的运用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彩色堆砌、颜色深浅明暗间的运用,是传统文化在色彩设计方面的重要特点。
例如中国古董的保留、修复和仿制等工序,对当代艺术设计的色彩运用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其次,传统文化对图案和形状的运用,对现代设计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纹样大多是结构单纯,造型优美的几何图形和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
它们明确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意精神”的概念,即在画面中独特的形态感和意蕴感的统一。
许多当代艺术家将传统的几何形态和现代图形设计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时代审美。
同样,传统文化对于材料的运用也给当代艺术设计带来了启示。
在传统文化中,金属、瓷器、玉石等材料的精细加工被娴熟运用。
在当代艺术中,一些艺术家将传统文化材料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在材料运用方面探索出了新的空间和时代价值。
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言而喻,也对当代艺术设计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当代艺术设计在追求美学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精髓,将这些传统文化转化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思路与素材,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来源,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
浅谈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摘要:中国民间元素众多,日常生活中,中国结等民间美术产品随处可见,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研究,简单论述民间美术,分析其特性,丰富现代产品内涵,使其更具艺术性,更好地展示中国悠久文化。
关键词:民间美术;认识;思考近年来,国人的审美观念越来越高,当代中国民间美术更加重视实用性、情感性和心理性,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展示作品独特的韵味,是对“意”、“形”、“势”的表现,确保当代民族的活力,区别于现代艺术作品,展现民间美术的与众不同。
唐装就是古元素与民间美术的完美展现,传递着中国当代民间文化蕴意,是形体与艺术的最美结合。
人们越来越重视民间美术,把民间美术作为文化修养的象征。
现代与古代的交融,大众设计、平实朴质正逐渐改变现在的生活及习惯,越来越受到美术、艺术界的关注,对于民间美术的认识逐年加深。
一、什么是当代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来源于中国民间,平实而又简单,朴实、健康、独特的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相承至今,具有强烈地乡土气息,带来的是贴近生活的视觉、触觉感受,是历史传统、社会发展、民族情感的一幅画面。
如各地的节日活动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就是非常具有中国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底蕴的艺术追求。
不同时期的发展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特点。
二、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征中国民间美术,吉祥而高雅,寓意深远,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地位,完美地与中国图案相结合,寓意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团结合作,战胜困难,深受广大中国人民喜爱。
各地、各民族、各时代都有自己的民间艺术,都在中国的历史下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在现代社会中,合理穿插使用民间艺术,既能传达作者内心的心意,又能了解中国民间文化。
(一)乡土性。
我国民间美术一般来源于底层老百姓,贴地气,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民间美术,是社会人民对淳朴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是劳动者的生活感受和社会认识。
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作品简单、现实,并具有独特的韵味,(二)继承性。
读·闻·观121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设计的影响吕舒心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变迁,几经起伏,进而形成了独具魅力、无可复制的文化体系。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先民们用自身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特性,有具有当代精神,将其应用到当代设计体系中,不仅让当代设计的内容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同时又与世界发展接轨,让当代艺术古朴与现代并存。
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当代设计的原因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形成的,已经在生活中扎下非常深厚的根基,不论是在行为还是思想上都能够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如此一来设计师便会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设计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是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地扎根在中华大地上,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在产品包装、广告设计等上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来进行宣传,这不仅能够打动受众,而且也让人们在心理上对其所宣传推广的内容产生认同感。
例如“章华汉草”的产品包装设计上,用传统技法画上去的花草图案,给人一种庄重、朴素的感觉,并且被这种古典、淡雅的包装所吸引[1]。
二是设计师设计作品是谋生的一种手段,其设计的作品要能吸引人、打动人,作为中华儿女,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对带有中华文化元素的设计作品自带好感,所以设计师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从更深的层次和角度来应用传统文化元素。
三是中国不断发展强大之后,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发觉到中国文化元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将其应用到艺术设计中来,具有别具一格的美,例如将中国节、脸谱、福字应用到服装设计中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当代设计产生影响的表现形式1.传统物件古人为了能够满足自身在生活上的需求开始创造出各种物品,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之中[2]。
例如瓷器,除了满足人们在盛装物品方面上的需求以外,还成为了一种装饰,满足人们在审美上的需求。
当代中式设计美学的回归作者:杜羿纬来源:《艺术评论》 2019年第8期杜羿纬[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风”的设计潮流在各个行业领域逐渐铺开,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历程,这背后表现出中国人对于中国文化逐渐自信的转变。
从国家形象到大众消费等各个层面,采用当代中式风格的设计都备受欢迎,特别是在商业化的动力机制作用下,当代中式设计美学很快成为一种文化表达工具和商业意识形态的复合体。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来生成并发展当代中式设计美学,已成为亟需观照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当代中式设计;美学风格;审美演变;文化回归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宛若一条长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这条文化的长河同时汇聚了众多的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支流,不断包容壮大,蜿蜒向前,奔向未来。
其中,中式设计风格也是在这条大河中逐渐形成的气势脉络之一。
一、当代中式设计美学与中式设计的现状(一)当代中式设计美学包豪斯学校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说过:“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1]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会形成彼此不同的美学风格特征。
大体来讲,东方、西方有两大美学风格体系;具体而言,同在东方美学体系范畴内,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等国家也有各自差异性的文化传统,形成互有相似点而又形式迥异的民族风格。
在设计领域,中式风格是指传递出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语言、中国元素、中国样式、中国气质、中国精神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当然,中式风格也有传统与当代之分、装饰与简约之别,本文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为当代中式设计美学。
客观来看,当代中式风格是建立在现代主义风格之上的对中国文化深层的传达,也就是运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设计方法来表现中国文化的语言,这种语言并不是把传统文化符号搬用堆砌和拷贝粘贴,也不是简单表层的“旧元素、新组合”,而是需要权衡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与审美需求,把传统提炼、简化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取得一种神似的精神共鸣,这种神似的表达往往需要通过充分挖掘传统中式风格审美特征并转换成当代中式风格审美特征来得以实现[2]。
对当代中国设计的思考
设计自从有人类社会生活就形成了。如今,设计不仅得到社会各
界的公认,而且自身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巨大的产业。今天,设计已
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复一日地改变着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广
告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
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今,走在大街小巷你会
看到各种各样举着设计的旗帜,宣传自己的产品。“设计”一词应用
范围之广,让人应接不暇。
中国任何时代任何领域都不缺乏优秀的设计师,从《考工记》、《天
工开物》、《髹饰物》、《长物志》到天数口头传承的工匠口诀,从我国
的陶器、铜器的制炼到四大发明,集中融会了我国古代设计师对造物、
设计及其精神内难的认识和思考,这时我国古代设计师个人意识的有
力显现。即使到了现代,这种设计师的个人意识依然不断涌现而且不
断扩展,可谓人才辈出。中国设计目前处于一个模仿和有涉嫌抄袭的
这样路线,缺乏自身的创新和思维.简单的分析有.传统的建筑思想过
于深入人心,缺乏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即模式刻板、呆化。
除此之外,在产品设计领域中仍存在很大问题,主要是对设计研
究不够,大部分企业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企业和消费者对工
业设计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外观美化方面。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工业设
计在产品开发设计中可有可无的地位,已有的成果得不到有效的推广
和应用。资金投入少,设计人员培训工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一直没
形成开发新产品或更新老产品的设计和应变能力,对引进的先进技术
和产品,更没有从设计的角度进行消化。国内的许多企业没认识到产
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又特别是内地的企业更是对工业设计知之甚少,
同时,对产品的品牌意识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也蒙受了巨大的损
失。
即使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知识产权,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
家对工业设计的价值认识是不够的,他们宁愿花几万、几十万甚至更
多的钱去买一项技术,也不愿意花几万甚至几千元在设计上。在造型
上是不断的引进、模仿、抄袭国外的设计。目前国内的设计公司在经
营上也还存在很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