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6 柴油机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 格式:doc
- 大小:163.00 KB
- 文档页数:1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中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和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基本技能。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检测和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核心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模式按步骤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技术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86课时,其中理论课时为62课时,实践课时为124课时。
本课程的总学分为10学分。
二、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作者所必需的发动机拆装、检查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1、会识别发动机零部件;2、会描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能根据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拆装发动机;4、能检查发动机;5、能诊断发动机的故障;三、内容标准项目1 发动机总体构造模块1 发动机的概述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会描述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过程·能正确分别发动机的类型工作任务1.发动机的基本知识2.辨别发动机的类型任务1 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发动机的术语·会描述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过程实践知识·识别发动机的零部件理论知识·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发动机的结构·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拓展知识发动机编号任务2 辨别发动机的类型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会辨别发动机的类型实践知识·描述发动机的主要特征理论知识·各类发动机的特点及设备特征拓展知识新车型的介绍模块2 发动机总成的拆卸与安装参考学时14学习目标·理解发动机总成与各附件的连接关系·会描述发动机总成及总成的拆装过程·能正确使用拆装工具工作任务1.拆装发动机总成操作规范2.从车上拆下发动机总成的操作步骤3.将发动机总成安装到车上的操作要点任务1 拆装发动机总成操作规范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工具·会描述拆装要求实践知识·工具的使用理论知识·工具的使用·拆装工艺及要求拓展知识专用拆装工具介绍任务2 从车上拆下发动机总成的操作步骤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会描述发动机的拆装步骤·能正确使用工具拆卸发动机总成实践知识·发动机总成的拆装理论知识·发动机总成的拆装步骤·工具的正常使用拓展知识附件的介绍任务3将发动机总成安装到车上的操作要点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会描述发动机的安装步骤·能正确使用工具安装发动机总成实践知识·发动机总成及相关重要附件的安装理论知识·发动机总成及相关重要附件的安装步骤拓展知识几种常见车型的区别模块3 发动机总成的分解和装配参考学时12学习目标·理解发动机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会描述发动机总成的分解与装配过程·能正确使用工具分解和装配发动机总成工作任务1.发动机总成的分解2.发动机总成的装配任务1 发动机总成的分解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会描述发动机总成的分解步骤·能正确使用工具分解发动机总成实践知识·发动机总成的分解理论知识·发动机总成的连接关系·发动机总成的分解步骤拓展知识柴油发动机任务2 发动机总成的装配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会描述发动机总成的分解步骤·能正确使用工具分解发动机总成实践知识·发动机总成的装配理论知识·发动机总成的装配步骤拓展知识柴油发动机项目2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模块1 发动机机体的结构与维修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理解发动机机体的工艺特点·会描述发动机工艺孔和功能孔的作用·能正确使用工具检修汽缸盖及汽缸垫工作任务1.汽缸体的检修2.汽缸盖及汽缸垫的检修任务1 汽缸体的检修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工具检修汽缸体实践知识·检修汽缸体理论知识·汽缸体的类型·汽缸体的技术要求拓展知识新型气缸体的介绍(W12)任务2 汽缸盖及汽缸垫的检修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工具检修汽缸盖及汽缸垫实践知识·检修汽缸盖及汽缸垫理论知识·汽缸盖及汽缸垫的技术要求拓展知识新型气缸盖的介绍模块2 活塞连杆组构造与检修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理解活塞连杆组的磨损特点·会描述活塞连杆组的安装要求·能正确使用专用工具装配活塞连杆组工作任务1.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的检测2.活塞连杆组的组装任务1 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的检测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活塞连杆组的磨损特点·会描述活塞连杆组的安装要求实践知识·检测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理论知识·活塞环间隙、活塞销和连杆的技术要求拓展知识活塞环的作用任务2 活塞连杆组的组装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会正确装配活塞连杆组实践知识·装配活塞连杆组理论知识·活塞连杆组的装配要求拓展知识活塞的特点模块3曲轴飞轮组构造与检修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理解曲轴的特点·会分析曲轴的磨损特点工作任务1.曲轴2.曲轴的检修任务1 画出曲轴的功能图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曲轴的结构特点·会分析曲轴的磨损特点实践知识·画出曲轴的功能图(进气、压缩、做功、排气)理论知识·各类曲轴的结构特点·曲轴的磨损特点拓展知识新型曲轴任务2 曲轴的检修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量具检修曲轴实践知识·检修曲轴理论知识·同轴度、圆柱度、弯曲度的检测方法·修理曲轴的方法拓展知识其他类型的曲轴模块4 曲柄连杆机构故障诊断与排除参考学时10学习目标·理解曲轴的诊断方法·会分析曲轴的故障原因·能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工作任务1.曲轴连杆机构常见异响的判断2.汽缸压缩压力不足的检查与排除3.分析曲轴连杆机构常见的故障实例任务1 曲轴连杆机构常见异响的判断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会描述故障现象·会分析常见异响的原因实践知识·根据曲轴的异响现象分析原因理论知识·异响故障的特征与原因·分析异响原因的方法拓展知识任务2 气缸压力不足的检查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会分析气缸压力不足的影响·实践知识·气缸压力表的使用·检测压力数据的分析理论知识·检测气缸压力的方法拓展知识气缸压力对发动机的影响任务3分析曲轴连杆机构常见的故障实例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相关方法诊断曲轴连杆机构常见的故障实践知识·诊断与排除曲轴连杆的故障理论知识·曲轴连杆机构的故障现象·曲轴连杆故障的原因拓展知识介绍检测异响的仪器项目3 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模块1 凸轮轴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理解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会分析的传动方式·能正确使用量具检测凸轮轴工作任务1.凸轮轴构造认识2.检测凸轮轴任务1 凸轮轴构造认识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理解凸轮轴的结构特点·会分析凸轮轴的作用实践知识·凸轮轴构造认识·描述凸轮轴的工作过程理论知识·凸轮轴的类型及特点·凸轮轴的作用拓展知识凸轮轴新技术任务2 检测凸轮轴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会正确使用工量具检测凸轮轴实践知识·检测凸轮轴理论知识·凸轮轴的受力分析·检测凸轮轴的方法拓展知识凸轮轴新技术模块2 气门组结构和检修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理解气门组的结构·会分析气门与气门座的受力及磨损·能正确使用工具检修气门与气门座工作任务1.气门组的拆装2.气门与气门座的检验任务1 气门组的拆装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气门组的工作过程·会用正确的工具拆装气门组实践知识·拆装气门组理论知识·气门组的工作原理·气门组的安装技术要求拓展知识气门的新技术任务2 气门与气门座的检验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能用正确的工具检验气门与气门座·实践知识·检验气门与气门座·理论知识·气门与气门座的技术参数·检验气门与气门座的方法拓展知识气门及气门座的研磨模块3 配气机构检查、调整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理解配气相位·会分析气门的工作过程·能正确使用工具调整气门间隙工作任务1.分析配气相位2.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任务1 分析配气相位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理解配气相位图·会分析进、排气门早开与迟闭的原因实践知识·分析配气相位图理论知识·配气相位·重叠角拓展知识可变配气相位任务2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会正确使用工量具检查与调整气门间隙实践知识·调整气门间隙理论知识·调整气门间隙的方法拓展知识可变配气相位模块4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理解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会分析配气机构的受力及磨损情况·能正确检查异响的来源工作任务1.配气机构异响的检查与排除2.配气机构常见的故障实例任务1 配气机构异响的检查与排除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会分析配气机构异响的原因·能正确检查异响的来源实践知识·检查与诊断配气机构异响理论知识·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配气机构的技术要求拓展知识配气机构新技术任务2 配气机构常见的故障实例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会正确使用工具检查与排除配气机构常见故障·实践知识·检查与排除配气机构的常见故障理论知识·故障现象特点拓展知识配气机构新技术项目4 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模块1 化油器的结构与检修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理解化油器的工作原理·会分析发动机不同工况对可燃混合气的要求·能正确使用工具对化油器进行调整与检修工作任务1.怠速的调整2.化油器的检修任务1 怠速的调整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工具对化油器式发动机进行怠速调整实践知识·调整发动机怠速理论知识·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化油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不同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拓展知识汽车尾气的影响任务2 化油器的检修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化油器的工作原理实践知识·化油器的拆装与调整理论知识·化油器的工作原理·化油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拓展知识清洗化油器模块2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故障诊断与排除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理解燃料供给系的工作原理·会分析化油器燃料供给系油路·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测故障工作任务1.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常见故障的检查与排除2.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的故障实例任务1 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常见故障的检查与排除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燃料供给系的工作原理·会分析化油器燃料供给系油路·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测故障实践知识·检测化油器燃料供给系的故障理论知识·燃料供给系的工作原理·检测燃料供给系的方法拓展知识燃油压力检测任务2 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的故障实例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工具排除故障实践知识·排除燃油供给系的故障理论知识·燃油故障现象拓展知识燃油油路故障应急方法模块3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检修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理解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工作原理·会分析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油路·能正确使用设备检测喷油器、喷油泵、输油泵·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测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常见故障工作任务1.喷油器、喷油泵的校正2.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常见故障的检查与排除任务1 喷油器、喷油泵的校正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设备检测喷油器、喷油泵、输油泵实践知识·校正喷油器、喷油泵理论知识·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喷油器、喷油泵的校正方法拓展知识柴油机共轨喷油系统任务2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常见故障的检测与排除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测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常见故障实践知识·检测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排除其故障理论知识·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故障现象拓展知识柴油发动机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项目5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构造与维修模块1空气供给系统结构与检测参考学时10学习目标·理解空气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会分析空气供给系对燃油供给系的影响·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测空气供给系统工作任务1.空气供给系统的结构及节气门部件的检测与维修2.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作用与检修任务1 空气供给系统的结构及节气门部件的检测与维修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理解空气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工具检测节气门部件实践知识·检测节气门部件理论知识·节气门的工作原理拓展知识废气再循环任务2 空气流量计、氧传感器的作用与检测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检测空气流量计·检测氧传感器实践知识·检测空气流量计·检测氧传感器理论知识·空气流量计、氧传感器的作用拓展知识三元催化装置的作用模块2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结构与维修参考学时10学习目标·理解燃油供给系的工作原理·会分析燃油供给系油路·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测燃油供给系故障并排除工作任务1.检测燃油压力调节器、分配管和喷射阀2.邮箱排气系统的检测任务1 检测燃油压力调节器、分配管和喷射阀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测燃油压力调节器、分配管和喷射阀实践知识·检测燃油压力调节器、分配管和喷射阀理论知识·输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燃油分配管喷射方式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拓展知识随车诊断系统OBD任务2 油箱排气系统检测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活性炭罐的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工具检测油箱排气系统实践知识·检测油箱排气系统理论知识·油箱排气系统的工作原理·活性炭罐的作用拓展知识CAN数据传输系统模块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常见故障参考学时10学习目标·理解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会分析影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因素·能正确使用相关设备检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工作任务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油路故障诊断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路故障诊断任务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油路故障诊断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相关设备诊断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油路故障实践知识·检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油路理论知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油路工作原理·检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油路的方法拓展知识氧传感器对喷油脉宽的影响任务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路故障诊断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相关设备诊断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电路故障实践知识·检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电路理论知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电路工作原理·检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路的方法拓展知识识图相关电路图模块4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理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会描述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任务1.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的区别2.检测柴油机电控系统任务1 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的区别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会分析汽油机与系统的区别·会正确使用工具拆装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相关装置实践知识·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相关装置的拆装理论知识·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拓展知识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新技术任务2检测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会正确使用工具检测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实践知识·检测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理论知识·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检测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的方法拓展知识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新技术项目6 润滑系构造与维修模块1润滑系主要机件构造与维修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理解润滑系的工作原理·会分析润滑系的油路·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测和维护润滑系工作任务1.润滑系主要总成及部件的结构与检修2.润滑系常见故障的检查与排除任务1润滑系主要总成及部件的结构与检修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润滑系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工具检修主要总成及部件实践知识·检修润滑系的主要总成及部件理论知识·润滑的方式·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结构与作用·检修主要部件的方法拓展知识曲轴箱通风任务2润滑系常见故障的检查与维护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会分析发动机润滑系常见故障·能正确使用工具维护润滑系实践知识·维护润滑系理论知识·润滑油的要求·润滑系常见故障现象及解决的方法拓展知识润滑油的性质项目7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模块1 冷却系主要部件构造与检修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理解冷却系主要总成部件的作用·会描述冷却系的大小循环工作过程·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查主要总成部件工作任务1.描述冷却系的工作过程2.冷却系主要总成部件的结构与检修任务1 描述冷却系的工作过程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冷却系主要总成部件的作用·会描述冷却系的大小循环工作过程实践知识·描述冷却系的工作过程理论知识·冷却系的组成·冷却液的循环拓展知识冷却液的性质任务2 冷却系主要总成部件的结构与检修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查主要总成部件实践知识·检修散热器、水泵、温控开关理论知识·散热器、水泵、温控开关的作用拓展知识冷却液温度对发动机的影响模块2 冷却系常见故障的检查与排除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冷却系的工作原理·会分析冷却系对发动机的影响·能正确使用工具诊断冷却系的故障工作任务1.冷却系的常见故障2.冷却系的故障实例任务1 冷却系的常见故障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分析冷却系的常见故障实践知识·分析出现故障现象的原因理论知识·故障现象特点·冷却系的常见故障分析方法拓展知识冷却系的新技术任务2 冷却系的故障实例参考学时 2学习目标·会正确使用工具诊断冷却系的故障实践知识·诊断冷却系故障理论知识·冷却系故障的诊断方法拓展知识冷却系的新技术项目8点火系构造与维修模块1 传统点火系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理解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会分析点火提前角的影响·能正确使用工具调整点火提前角·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测点火系的主要元器件·能正确使用工具诊断点火系故障工作任务1.调整点火提前角2.传统点火系的主要总成及元器件的检测与故障诊断任务1 调整点火提前角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点火系的工作原理·会分析点火提前角的影响·能正确使用工具调整点火提前角实践知识·调整点火提前角理论知识·分电器总成、点火线圈、火花塞的作用·点火系的工作原理·调整点火提前角的方法拓展知识断电器技术任务2 传统点火系的主要总成及零件的检测与故障诊断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测点火系主要总成及元器件·能正确使用工具诊断点火系故障实践知识·检测点火系的主要总成及元器件·诊断点火系故障理论知识·分电器总成、点火线圈、火花塞的检测方法·诊断点火系故障的方法拓展知识调整点火正时模块2 电子点火系参考学时10学习目标·理解电子点火系的工作原理·会分析(描述)·能正确使用工具检查电子点火系工作任务1.点火信号发生器的检查2.电子点火系的故障检测任务1 点火信号发生器的检查参考学时 4学习目标·理解电子点火系的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点火信号发生器的检查实践知识·检查点火信号发生器理论知识·电子点火系的工作原理·检查点火信号发生器的方法拓展知识各种信号发生器任务2 电子点火系的故障检测参考学时 6学习目标·会分析电子点火系的故障现象·能正确使用工具诊断电子点火系实践知识·诊断电子点火系的故障理论知识·电子点火系的诊断方法拓展知识电子点火系的新技术四、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点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适应企业需求,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两年制试点)(两年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0课时)扶爱民湖南生物机电职业学院机械及自动化系汽车教研室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两年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0课时)一、教学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技术运用和修理课程的技术基础课。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见维护、修理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从事汽车后市场各项技术、管理工作,以及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所必需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紧扣《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简称指导方案)的五个指导思想。
以国产桑塔纳、捷达、富康轿车为主的结构体系,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国产常用汽车总成和零、部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维修能力和对发动机故障分析诊断与排除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汽车发展概况及我车汽车工业的现状。
2.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发动机维护保养与修理的基本理论。
4.掌握汽车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与使用方法。
5.掌握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总成的修理,装配、检测、调试工艺。
能力培养目标1.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与性能试验。
思想教育目标: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理论教学模块(一)理论教学模块(续)(二)实践性教学模块(三)综合实践训练教学模块四.说明1.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制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第五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学习目标1了解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2了解柴油的使用性能;3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各主要机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4理解柴油机燃料供给系中的喷油泵、喷油器、输油泵和滤清器的检修方法;5理解柴油机喷油泵、调速器和喷油器的调试方法;6掌握柴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现象、原因及诊断排除方法。
柴油机使用的燃料是柴油。
与汽油相比,柴油粘度大、蒸发性差,一般来说不可能通过化油器在气缸外部与空气形成均匀的混合气,故采用高压喷射的方法。
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把柴油喷入气缸,直接在气缸内部形成混合气,并借助缸内空气的高温自行发火燃烧。
第一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燃油供给、空气供给、混合气形成和废气排出四套装置组成。
是常见的一种汽车柴油机供给系示意图。
l燃油供给装置柴油供给装置由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泵(包括调速器)、高压油管。
喷油器和回油管组成。
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
柴油从柴油箱被吸入输油泵并泵出,经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进入喷油泵。
自喷油泵输出的高压柴油经高压油管、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由于输油泵的供油量比喷油泵供油量大得多,过量的柴油便经回油管回到输油泵。
从柴油箱到喷油泵人口的这段油路中的油压是由输油泵建立的,而输油泵的出油压力一般为0.15MPa-0.3MPa,放这段油路称为低压油路。
低压油路是向喷油泵供给滤清的燃油。
从喷油泵到喷油器这段油路中的油压是由喷油泵建立的,一般在10MP以上,故称此段油路为高压油路。
高压柴油通过喷油器呈雾状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为了在柴油机起动时将柴油充满喷油泵,排除整个油路中的空气,在输油泵上装有手动输油泵。
2、空气供给装置它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和气缸盖内的进气道组成。
3混合气形成装置混合气形成装置,即是燃烧室。
4废气排出装置废气排出装置是由气缸盖内的排气道、排气管和消声器组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开设时间:第一学期课时数:10/周教材版本:人民邮电出版社,仇雅莉主编一、课程概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针对汽车修理工岗位能力进行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电工电子学》、《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电气与电子系统检修》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基础。
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汽车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整体构造,对组成零部件的认识及掌握相应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修理工具和检测仪器的使用;简单零件常见腐蚀、磨损和裂纹故障的检测方法和对应的修理技术;明白发动机主要部件的拆卸和装配技术;知道发动机试车、发动机系统故障的常见类型和排除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共160学时(理论96学时,实训64学时),以讲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课程,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共分为10个学习模块教学,每个学习模块以零件认识为基础,通过发动机的一个主要部件的构造来学习工作原理。
并设置相应的总结和巩固习题。
二、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具备维修手册相应查找能力具备常用工具、专业工具、检测仪器使用能力具备准确识别零部件能力具备准确鉴别零部件使用与更换能力具备准确判断故障部位能力具备试车能力2、方法能力目标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简单的绘图与识图能力检查、判断能力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3、社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绿色制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广西xx学校 教 案 (2012~2013学年 第 二 学期) 课 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周 学 时: 4 教学班级: 汽修 教 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学班级 汽修121、122 教学时间 第 2 周 星期1、3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教学目的 1、了解汽油机传统燃油供给系的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简单化油器原理 2、掌握可燃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3、掌握燃油供给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功用、组成 教学难点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各零部件的结构原理 课时安排 理论:2 实训:2
教学教具 教具:选用学校发动机总体构造教学仪、部分发动机零部件实物、常用维修工具; 挂图:选择适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用的教学挂图; 演示仪器:投影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通过讲述、讲解和演示等方法,配合教学挂图、教具、实物、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学习内容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2012-2013第2学期 第 2 页 共 55 页 2 参阅教材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学SOP图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详细内容及要求
4。1概述 4。1.1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和类型 4.1。2可燃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可燃混合气浓度表示方法 (1) 空燃比 含义:可燃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油的质量比,一般用A/F表示 A/F=空气质量/燃油质量 空燃比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混合气的浓稀,值越大混合气越稀,越小混合气越浓,但必须要与一个标准的参数14。7比较才可准确的判断混合气浓稀。而这个比较的标准参数14.7理论空燃比。 理论空燃比:理论上1千克汽油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需要消耗14.7千克的空气,那么这种混合气的空燃比即为理论空燃比,这种混合气称为理论混合气。 也就是说只要混合气以理论混合气的浓度配比,它就可以完全燃烧尽,任何一样都没有剩余.混合气不浓也不稀,是理想的一种混合气。因此判断混合气浓稀的方法: 1、当A/F=14.7 混合气为理论混合气; 2、当A/F>14。7时混合气为稀混合气; 3、当A/F<14。7时混合气为浓混合气。 例1 通过解码器检测到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吸入到气缸中的28mg的空气,此缸喷油器喷射了2mg的汽油,计算此缸的混合气的空燃比,并判断混合气的浓稀。(比较简单,按照公式计算即可) ===14 =14<14。7 所以此混合气为浓混合气。 混合气的浓稀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参数来表示,也就是过量空气系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2012-2013第2学期 第 3 页 共 55 页 3 (2)过量空气系数 过量空气系数含义:气缸中每千克汽油燃烧实际消耗的空气量与每千克汽油消耗的理论空气量14。7千克的比值称为过量空气系数,一般用λ表示。 λ= 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也可直接反应混合气的浓稀,值越大混合气越稀,越小混合气越浓。但是一必须要与一个标准的混合气进行比较才能判断出浓稀,这个标准的混合气同样是理论混合气。计算理论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 理论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λ===1 因此判断混合气浓稀的方法: 1、λ=1时,混合气为理论混合气。 2、λ>1时,混合气为稀混合气。 3、λ〈1时,混合气为浓混合气。 例2:现测得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了2mg的汽油同时消耗了32mg空气,计算此时可燃混合气空燃比,过量空气系数,并分别用两种方法判断混合气浓稀。 ===16 =16>14。7 所以此混合气为稀混合气。 λ===1.09 λ=1.09〉1 所以此混合气为稀混合气. 2、可燃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标准混合气,发动机所需要的,发动机动力足且污染物排放量最少。 (2)稀混合气,发动机动力不足,满足不了符合要求。过稀直接导致发动机熄火。 (3)浓混合气,发动机动力足但燃油消耗率增加,燃油经经济性不好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4.1.3车用汽油机对可燃混合气浓度的要求 (1)稳定工况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①怠速工况,需要由浓变理论的混合气 ②小负荷工况,需要理论混合气 ③中等负荷工况,需要理论混合气 ④大负荷及全负荷工况,需要浓混合气 (2)过渡工况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①冷起动工况,需要浓混合气 ②暖机工况,需要由浓变理论的混合气 ③加速工况 ,需要浓混合气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答:发动机< 英文:Engine),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将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
它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叫内燃机,故又称为热力机。
目前汽车所采用的发动机绝大多数是各种型式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内燃机按其所用燃料、燃烧方式及结构特征不同可分为:汽油、柴油及多燃料发动机;点燃式与压燃式发动机;化油器式与喷射式发动机;单缸与多缸发动机;水冷式与风冷式发动机;四冲程与二冲程发动机;双气门与多气门发动机;顶置式气门与侧置式气门发动机;单排直列与V 形排列式发动机。
2、答:以桑塔纳AJR 型汽油发动机为例:汽油发动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
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动力的机构。
<2)配气机构。
其作用是将足量的新鲜气体充入气缸并及时地从气缸排除废气。
<3)燃料供给系统。
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作情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送入气缸燃烧,作功后将废气排入大气。
<4)润滑系系统,其作用是减小摩擦,降低机件磨损,并部分冷却摩擦零件,清洗摩擦表面。
<5)冷却系。
冷却系的作用是将多余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使发动机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
<6)点火系。
点火系的作用是在压缩冲程接近结束时所产生高压电火花,按发动机的作功顺序点燃混合气。
<7)起动系。
其作用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
3、答: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如果是在曲轴旋转两周<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共四个活塞行程内完成的,则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若在曲轴旋转一周<36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共二个活塞行程内完成的,则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4、答:5、答:指示性能指标是指以可燃混合气<工质)对活塞做功为基础建立的指标,常用指示功和指示热效率表示,是用以评定发动机工作循环优劣的指标。
5 学习领域: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单元教学设计
(2008~ 2009 学年第 二 学期)
学习 情境6 柴油机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学习情境6:柴油机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单元标题:6.1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室 6.2喷油器 授课班级 汽运081 上课 时间 第11 周4月28日 第3、4、5节 上课 地点
汽车发动机构造实训室
职业能力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能识别柴油机供给系零部件 2、能正确拆卸喷油器 1、柴油机供给系的组成 2、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3、柴油机燃烧室的类型及特点 4、喷油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团队工作能力 2、沟通能力 3、小级成员协作能力 4、培养观察事物能力、总结能力 教学目的
1、了解柴油机燃烧室的类型及特点 2、掌握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3、掌握喷油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及拆卸方法
重 难点解决方法
重点:1、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2、喷油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难点: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解决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并结合实物讲解
参考资料 《汽车构造》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工具与材料 柴油发动机、喷油器总成、工具箱
作业 作业单6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喷油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本次课程的主要目的: 掌握喷油器的结构、原理及拆卸方法 讲述 听讲 5分钟
引入 (任务项目) 展示柴油发动机 提出问题:柴油机供给系与汽油机供给系有何区别? 启发 提问 实物展示 观察、思考 20分钟
操练 (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 分组观察柴油机供给系及喷油器总成,柴油机供给系如何工作?混合气如何形成?喷油器如何喷油? 老师学生讨论 课件、实物 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25分钟
深化 (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燃烧室 喷油器机构结构、原理及拆卸方法 重点讲解 课件 学生理解 25分钟
归纳 (知识能力和素质) 混合气的形成:四个时期 燃烧室:两大类型 喷油器:孔式、轴针式 总结归纳 学生理解体会 10分钟
训练 巩固 拓展 检验 分组拆卸并观察柴油机供给系,拆卸喷油器。 讨论柴油机供给系的工作过程。 观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现场教学 讨论、实训 小组讨论 观察实物 动手实践 25分钟
总结 课程进行过程 提出问题:如何向喷油器供给高压燃油?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记录 10分钟 作业 作业单6 备注 学习情境6:柴油机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单元标题:6.3 喷油泵 授课班级 汽运081 上课 时间 第12周5月5日 第3、4、5节 上课 地点
汽车发动机构造实训室
职业能力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能解释喷油泵的工作原理 2、能够正确拆卸喷油泵 1、喷油泵的结构形式 2、柱塞式喷油泵的泵油原理 3、国产A型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4、P型泵的结构特点 1、团队工作能力 2、沟通能力 3、小级成员协作能力 4、培养观察事物能力、总结能力
教学目的
1、了解喷油泵的结构形式 2、掌握柱塞式喷油泵的泵油原理 3、掌握国产A型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重 难点解决方法
重点:1、柱塞式喷油泵的泵油原理 2、国产A型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难点:柱塞式喷油泵的泵油原理 解决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并结合实物讲解、实际拆卸,加深理解
参考资料 《汽车构造》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工具与材料 喷油泵总成、工具箱
作业 作业单6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喷油泵的形式、结构与工作原理 本次课程的主要目的: 掌握喷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讲述 听讲 5分钟
引入 (任务项目) 展示喷油泵总成 提出问题:喷油泵与汽油泵有何区别?喷油泵有哪些组成部分? 启发 提问 实物展示 观察、思考 20分钟
操练 (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 分组观察喷油泵,讨论喷油泵有哪些组成部分?如何工作? 老师学生讨论 课件、实物 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15分钟
深化 (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 喷油泵结构形式 柱塞泵的泵油原理 A型泵的组成及原理 P型泵的结构特点
重点讲解 课件 学生理解 25分钟
归纳 (知识能力和素质) 柱塞泵:吸油、压油、回油。 A型泵:两大偶件、结构原理 P型泵:结构特点 总结归纳 学生理解体会 10分钟
训练 巩固 拓展 检验
拆卸喷油泵,讨论不同类型喷油泵的泵油过程 观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现场教学 讨论、实训 小组讨论 观察实物 动手实践 35分钟
总结 课程进行过程 提出问题:如何调节喷油泵的供油量?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记录 10分钟 作业 作业单6 备注 学习情境6:柴油机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单元标题:6.4调速器、联轴器、供油提前角调节装置 授课班级 汽运081 上课 时间 第12周5月8日第6、7、8节 上课 地点
汽车发动机构造实训室
职业能力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能够解释调速器的调节原理 2、能够正确拆装调速器 1、调速器的分类 2、两速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3、全速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4、联轴器、供油提前角调节装置的结构原理 1、团队工作能力 2、沟通能力 3、小级成员协作能力 4、培养观察事物能力、总结能力
教学目的
1、了解联轴器、供油提前角调节装置的结构原理 2、掌握两速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全速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重 难点解决方法
重点:1、两速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2、全速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调速器工作原理 解决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与实物,讲练结合、加深理解
参考资料 《汽车构造》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工具与材料 喷油泵及调速器、工具箱、常用量具
作业 作业单6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调速器的工作原理,联轴器、供油提前角调节装置 本次课程的主要目的: 掌握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及拆装工艺 讲述 听讲 5分钟
引入 (任务项目) 展示喷油泵及调速器总成 提出问题:如何调节喷油泵的供油量? 启发 提问 实物展示 观察、思考 5分钟
操练 (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 分组拆卸并观察调速器,分析调速器的结构。讨论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老师学生讨论 课件、实物 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25分钟
深化 (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
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联轴器、供油提前角调节装置的结构原理 重点讲解 课件 学生理解 25分钟
归纳 (知识能力和素质) 两速调速器:起动加浓、怠速稳定、正常工作、限制最高转速 全速调速器:起动、怠速、高速、超负荷、最高空转转数、停车 总结归纳 学生理解体会 10分钟
训练 巩固 拓展 检验
分组拆装调速器,进行调速器的调整 观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现场教学 讨论、实训 小组讨论 观察实物 动手实践 40分钟
总结 课程进行过程 提出问题:柴油机燃料供给系供油线路如何?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记录 10分钟 作业 作业单6 备注 学习情境6:柴油机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单元标题:6.5柴油机燃料供给系辅助装置 6.6转子分配式喷油泵 6.7废气涡轮增压 授课班级 汽运081 上课 时间 第13 周5月12日第3、4、5节 上课 地点
汽车发动机构造实训室
职业能力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能进行输油泵的拆装与调整 2、能解释转子分配式喷油泵的工作过程 1、输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转子分配式喷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 1、团队工作能力 2、沟通能力 3、小级成员协作能力 4、培养观察事物能力、总结能力
教学目的 1、了解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输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掌握输油泵的拆装与调整方法 4、转子分配式喷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重 难点解决方法
重点:1、输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转子分配式喷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难点:转子分配式喷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解决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并结合实物讲解,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参考资料 《汽车构造》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工具与材料 柴油发动机、输油泵、工具箱
作业 作业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