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8.32 MB
- 文档页数:86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
一、引言
柴油机是一种内燃机,它的燃料供给系统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组成,包括燃油箱、进油管路、燃油泵、喷油器等各个方面。
二、燃油箱
燃油箱是储存柴油的地方,通常位于车辆后部或侧面。
其主要构成部分有箱体、进气口、排气管和浮子式液位计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液位计,保证柴油充足,并清洁过滤网。
三、进油管路
进油管路是将储存于燃油箱中的柴油输送到发动机内部的重要通道。
它主要由进气口、输送管道和滤清器等组成。
其中滤清器可以过滤掉杂质和水分,以保证柴油质量纯净。
四、高压泵
高压泵是将柴油加压并输送至喷嘴的关键设备。
它主要由凸轮轴驱动装置和泵体两部分组成。
在工作时,凸轮轴带动柱塞运动,使泵体内的柴油加压并输送至喷嘴。
五、喷嘴
喷嘴是将高压柴油雾化并喷入气缸内的装置。
它主要由针阀、喷孔和
电磁铁等组成。
在工作时,电磁铁控制针阀的开启和关闭,使高压柴
油经过喷孔雾化成细小颗粒,并进入气缸内进行燃烧。
六、调速器
调速器是控制发动机转速和功率输出的装置。
它主要由手柄、连杆和
调节机构等组成。
在工作时,通过手柄控制连杆运动,从而改变高压
泵中柱塞的行程长度,进而控制发动机转速和功率输出。
七、结论
综上所述,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燃油箱、进油管路、高压泵、喷嘴和调速器等各个方面。
只有
各部分协同工作,才能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并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是指将燃料从燃料箱输送到发动机内部,经过一系列处理、过滤、增压、雾化等操作,最终将燃料喷射到气缸内与空气混合,完成燃烧过程的系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一、燃料箱及输送系统:燃料箱存储汽车需要的柴油,通过燃油管路输送到发动机。
油箱内通常内置油位传感器,当油位过低时,会发出警报。
燃油管路由燃油泵、滤清器等组成,其中燃油泵一般选用柴油机高压油泵,用来将燃料从油箱中抽出,并将其送往滤清器。
二、滤清器:柴油机燃油的滤清器一般采用纸质过滤芯,可以过滤掉杂质和水分,避免对高压油泵和燃油喷嘴等部件造成损伤。
同时,滤清器还可以筛选分离空气和燃油之间的气体,使燃油在高压油泵中的流体性能更加稳定。
在保持过滤器的有效过滤能力的同时,还需根据使用环境、使用地点、传动形式等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滤清器,并定期更换。
三、高压油泵:高压油泵是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
高压油泵将由滤清器过滤后的燃料送到喷嘴前的高压燃油系统中,并对燃油进行增压,以确保燃油以适当的压力流入套管中,最终通过喷嘴进入气缸内。
高压油泵的压力可以达到几百兆帕(Pa),因此需要进行高精度、高强度的设计。
四、燃油喷嘴:燃油喷嘴是柴油机燃油喷射的关键部件,它起到将高压油泵喷出的燃油喷射到气缸中并实现喷雾的作用。
燃油喷嘴通过掌控油嘴和针阀的喷油压力、流量、喷雾角度和喷射时机,可有效控制燃油的喷洒量和喷洒效果。
在选择燃油喷嘴时,需根据气门和气缸间距、机油温度、电功率以及燃咳泵的最高压力等参数综合考虑。
五、进气管:进气管内空气流速随着柴油机的转速变化而变化。
发动机的加速速度越快,产生的气流就越强。
为满足不同工况下的燃油喷洒需求,需要根据柴油机不同的工况(如负荷大小、转速、环境温度等)设置不同的进气管。
同时,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和保护燃油系统,进气管上还装有一个空气滤清器。
到此为止,我们完成了对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介绍。
柴油机燃料供给与调节综述摘要:柴油机因其独有的优越性,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应用广泛。
燃油喷射系统作为柴油机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柴油机技术水平和换代升级,被誉为柴油机的心脏。
本文重点介绍柴油机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还介绍了柴油机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的电子控制。
关键词:柴油机、燃料供给与调节、电控1 柴油机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概述柴油机相比于蒸汽机热效率高,经济性好,机动性好,因而对传播有很大的适应性,自问世以后就很快被作为船舶的推进动力。
起初,柴油机用空气喷射燃料,燃料的雾化质量无法的得到保证,并且附属装置庞大笨重,只能用于固定作业。
上世纪初,开始用于船舶。
1905年,制成第一台二冲程船用柴油机。
1922年,德国工程师Robert Bosh 发明了许波泵,使柴油机的用途扩大到汽车、拖拉机等移动机械,许波泵的成功对提高和改善柴油机的性能及各项指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0世纪中期增压及增压中冷技术的研发成功,使柴油机性能获得新的飞跃。
20世纪70年代开始,电子技术引入柴油机控制系统,又是柴油机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把柴油机的性能指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柴油机是在气缸内部形成混合气,即在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将燃料以高压、在极短的时间内喷入气缸,实现燃油与空气的混合和燃烧。
因此,对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无论是在制造与调整精度,还是在与整机的参数匹配方面均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压燃式内燃机在动力性、经济性、排放与噪声等方面达到优良的性能,对其燃料供给与调节系统提出的要求有:(1)能产生足够高的喷油压力,确保雾化、混合气形成和燃烧;(2)对每一个内燃机运转工况,精确控制每循环喷入气缸的燃油量,且喷油量能随工况变化而自动变化。
在工况不变时,各循环之间的喷油且应当一致。
对多缸内燃机而言,各缸的喷油量应当相等;(3)在内燃机所运转的工况范围内,尽可能保持最佳的喷油时刻、喷油持续时间与喷油规律,以保证良好的燃烧并取得优良的综合性能;(4)保证柴油机安全可靠的工作,防止飞车现象发生。
第七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1、教学目的:了解柴油机混合器形成、燃烧室结构特点;掌握喷油器的作用机理,喷油泵柱塞副、出油阀副的结构;掌握调速器的作用原理及分类。
2、教学内容:(1)概述(2)燃烧室(3)喷油器(4)喷油泵(5)调速器3、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作业练习、课后答疑4、教学过程:一、柴油机燃油系统组成及燃料1、作用柴油机供给系根据柴油机不同工作情况的要求,将一定量的燃油(柴油)压力适当提高,并按规定时间以一定的规律喷入气缸,使之与空气混合形成良好的可燃混合气,在高温下自行燃烧、作功,而后将废气排出。
2、组成与工作原理柴油机燃料系由供油装置、进排气装置和燃烧室等部分组成。
供油装置由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和回油管等组成,如图7-1所示。
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
输油泵通过进油管将柴油从油箱中吸出,并提高到一定的压力送往柴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流进喷油泵的低压油腔。
喷油泵工作时,燃油从低压油腔进入高压泵腔内并提高压力,打开出油阀经高压油管和喷油器,以一定的压力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而燃烧作功。
整个供油系统可分为两条油路。
一条是从柴油箱到喷油泵入口,这段油路中的油压一般为 0.15 ~0.3MPa,称为低压油路。
低压油路用以向喷油泵提供清洁的柴油。
为保证喷油泵有充分的燃料供应,要求输油泵的供油量大于喷油泵供油量,所以始终有多余的燃油从喷油泵回油管流回油箱。
另一条是从喷油泵到喷油器,其油压一般在 10MPa以上(现在有的柴油机喷油压力高到 20MPa以上),这段油路称为高压油路。
其作用是增大柴油压力,使柴油通过喷油器呈雾状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由喷油器针阀偶件的缝隙渗漏的燃油经回油管流回油箱。
为了在发动机起动时排除整个油路中的空气,将柴油充满喷油泵的低压油腔,在输油泵上装有手动输油泵(有的柴油机还装有电动燃油泵)。
发动机的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底面的空间构成燃烧室。
柴油发电机工作原理引言概述:柴油发电机是一种常见的发电设备,通过柴油机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其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柴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一、燃料供给系统1.1 燃油箱:柴油发电机的燃料来源于燃油箱,燃油箱通常位于发电机机组的底部,用于存储柴油。
1.2 燃油泵:燃油泵负责将燃油从燃油箱输送到发动机的燃油喷射器中,保证燃油供给充足。
1.3 燃油喷射器:燃油喷射器将高压的燃油喷入发动机的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后进行燃烧。
二、柴油机工作原理2.1 进气过程:柴油机通过进气门吸入空气,空气经过滤清后进入气缸。
2.2 压缩过程:活塞向上运动,将空气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为燃油的点火提供条件。
2.3 燃烧过程:燃油喷射器喷入燃油,燃油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瞬间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三、发电机工作原理3.1 机械能转换:柴油机的活塞运动带动曲轴旋转,曲轴与发电机连接,将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
3.2 磁场产生:发电机内部的转子旋转产生磁场,通过定子线圈感应电流。
3.3 电能输出:感应电流通过导线输出,形成交流电,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供给外部电路使用。
四、冷却系统4.1 水冷系统:柴油发电机通常采用水冷系统进行散热,通过水循环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4.2 散热器:散热器将冷却水循环并通过风扇散热,保持发动机在适宜的工作温度。
4.3 温度控制:发电机配备温度传感器,监测发动机温度并控制冷却系统的运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五、维护保养5.1 定期更换机油:柴油发电机需要定期更换机油,保持发动机内部润滑良好。
5.2 清洁空气滤清器:定期清洁或更换空气滤清器,保证发动机进气通畅。
5.3 定期检查电路:定期检查发电机的电路连接是否良好,避免电路故障影响发电效率。
结论:柴油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燃油供给、柴油机工作、发电机工作、冷却系统和维护保养等多个环节协同工作,最终实现电能的生产。
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课后作业教学后记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一…—…—……"柴油■机供给系统「…一—…—……—…-〖理论知识〗一、柴油机供给系统概述 1.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1)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 2)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1) 燃油供给装置。
燃油供给装置包括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泵、调速器、高压油管、喷油器、回油管等,如图5-1所示。
(2) 空气供给装置。
空气供给装置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增压器、中冷器和气缸 盖内的进气道等。
(3) 混合气形成装置即燃烧室。
(4) 废气排出装置。
废气排出装置包括气缸盖内的排气道、排气歧管、排气管、消声器 和烟度限制器等。
图5-1 柴油机燃料供给装置3)燃油供给系统的油路 2.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
柴油从柴油箱被吸入输油泵并泵出授课班级 授课课时授课形式授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第五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学重点 喷油器的检测方法教学难点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学手段讲授法、图例讲解、小组讨论教学目标掌握电控高压[了解柴油机供给 i 系统的功用与组 !成。
,经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进入喷油泵。
自喷油泵输出的高压柴油经高压油管和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燃烧以后的废气经排气道、增压器排气通道、排气管、排气消声器排入大气。
输油泵的供油能力远远超过喷油泵的泵油量 ,过量的柴油从喷油泵的回油口经回油管路流回 燃油箱(有的柴油机回油流入输油泵入口处 ),同时将渗入油路的空气随柴油带出,防止气阻现象的发生。
3.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1)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式按可燃混合气形成的原理,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有空间雾化混合和油膜蒸发混合两 种方式。
2)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如图5-2所示为柴油机在压缩和做功行程中 ,气缸内气体压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概述一、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特点柴油机具有热效率高、可靠性好、排气污染少和较大功率范围内的适应性等优点,因而在汽车上的应用广泛。
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所用燃料的理化特性决定了燃料供给、着火与燃烧方式的不同。
柴油机采用压燃,即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把柴油喷入汽缸,使之与空气混合成可燃混合气,并利用空气压缩所形成的高温使其自行发火燃烧。
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特点如下:1、混合空间小、时间短;2、混合气不均匀;3、边喷边燃,混合气的成分不断变化。
二、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4、燃油供给系统: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滤清器、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及回油管等组成。
5、空气供给系统:空滤器、进气管等组成。
6、混合气形成系统:燃烧室。
7、废气排出系统:排气管、排气消音器等组成。
8、燃油供给路线:低压油路、高压油路、回油油路等。
三、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式:1、空间雾化混合2、油膜蒸发混合四、柴油机燃烧室直喷式燃烧室(统一式):浅盆形;ω形;挤流口形;球形等柴油机和各种燃烧室形状柴油机非回转体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预燃室式;涡流室式涡流室式燃烧室各种预燃室式燃烧室五、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1. 对供油系统的要求(1)通过加压机构使燃油变成高压,即能产生足够高的喷油压力,以保证燃料良好的雾化、混合和燃烧,包括雾化质量(喷雾粒度及均匀性)和空间分布,以及与燃烧室、气流运动的匹配;(2) 实现所要求的喷油规律,保证合理的燃烧放热规律和良好的综合性能;(3) 调节每次喷油的喷油量,即对于确定的柴油机运转工况(转速和负荷),精确控制每个循环的喷油量,能随工况变化自动调节,工况不变时,各循环的喷油量要一致,多缸机各缸间的喷油量和喷油时刻相同;(4) 调节每次喷油的喷油时刻;(5) 将燃油分配到各个汽缸中;(6) 将燃油喷入燃烧室,并使燃油雾化,避免出现异常喷射现象。
2. 柱塞式喷油泵供油系统的工作原理柱塞式喷油泵供油系统一般由油箱、输油泵、柴油滤清器、直列柱塞式喷油泵、喷油器等组成,另外还包括调速器、油水分离器和供油提前角调节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