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576.00 KB
- 文档页数:12
乾潭镇安仁污水处理厂首期5000吨/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大学ZhejiangUniversity国环评证:甲字第2002号二○一○年三月目录1 总论31.1 项目背景31.2 评价重点41.3 评价等级和范围41.4 环境质量标准51.5 污染物排放标准61.6 主要保护对象62 区域环境概况82.1 自然环境概况82.2 社会环境概况83 工程分析103.1 项目概况103.2 污染物排放量汇总124 环境空气现状及影响评价13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和评价134.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34.3 小结135 水环境现状和影响评价155.1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155.2 水环境影响分析156 声环境与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76.1 声环境现状与影响分析176.2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177 施工期及污水输送系统环境影响分析187.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87.2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87.3 污水输送系统环境影响分析198 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防治措施与总量控制21 8.1 污染物达标排放218.2 污染防治措施218.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29 公众参与调查239.1 调查范围239.2 调查对象239.3 调查方式239.4 调查内容239.5 调查时间249.6 公众参与结论2410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510.1厂区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2510.2 项目建设规模合理性分析2510.3 十项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2510.4 总结论281 总论1.1项目背景建德市乾潭镇安仁次中心区块地处建德市东北部边缘,位于钱塘江的上游地段,近年来,随着乾潭镇安仁次中心区块工业企业的发展和扩大,给乾潭镇安仁次中心区块人民带来丰厚的经济利润,但是在这同时也给钱塘江的水域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并造成下游水质一定程度上的恶化,直接影响和威胁着下游杭州市的饮水水质。
作为杭州市的母亲河钱塘江,2004年钱塘江流域部分地区首次爆发了蓝藻,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钱塘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过快,而污染治理和管理水平发展则相对滞后,大量的企业污水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而直接排入钱塘江及其支流,造成钱塘江水域的氨氮浓度严重超标,给钱塘江流域水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从而导致蓝藻的爆发。
专项工作计划精选专项工作计划三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专项工作计划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专项工作计划篇1根据《中共县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研究提出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xx年工作计划,共6个方面,30项具体内容。
一、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重点推进5条改革举措。
1、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
2、进一步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3、加强投融资平台管理和创新,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
4、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积极组建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
5、积极推进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二、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工作,重点推进4条改革措施。
6、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平台。
7、推进价格改革。
按照省、市的相关要求,完成服务业所需的水、电、气、热等生产要素与工业同价的工作。
8、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9、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减少工商登记前期行政许可事项。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工作,重点推进5条改革举措。
10、继续深化行政审批事项,明确简放标准、程序、时间表。
结合中央、省、市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经济领域的审批事项。
11、加强和改进行政服务工作,提出创新行政服务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公章办结,实行审批全程公开、全程监控,并逐步探索实现网上审批。
12、进一步完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
优化考评体系,创新考评方法,强化过程管理,同时承接市政府对县政府的考评指标。
13、研究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并开展试点工作。
14、继续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将乡镇站所工作人员编制、工资等行政管理权下放给试点镇,实行属地管理。
四、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重点推进4条改革举措。
15、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健全财政管理体制。
上半年招商工作总结上半年招商工作总结(精选9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不经意间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相信你有很多感想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工作总结了。
你还在为写工作总结而苦恼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上半年招商工作总结(精选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上半年招商工作总结1半年时间转瞬已经过去了,在领导的信任鼓励下,我被调入招商部工作。
新的环境我也应该有新的理想目标和新的工作热情和奋斗姿态。
在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坚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总结工作经验,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完成了自己岗位的各项职责,在这里将自己的思想、工作情况简要的总结如下: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努力做出更大贡献。
招商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个新的挑战,作为招商小组的一员,我不断跟同事沟通学习,弥补自身不足,做到笨鸟先飞。
回想在这半年多的工作历程,是至今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段时期,在这期间我的收获主要有两个方面:政治思想上的成熟和业务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总结为八个字“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年初在雅楠姐的带领下先后到烟台各大装饰材料市场进行考察学习,搜集客户信息,成功完成前期的地板招商工作。
随着新任务的下达,我们又投入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招商工作中。
幸福二手车市场、福山汽配市场、港务局汽配城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对于业务水平尚不成熟的我来说,成功招入户的业绩是值得欣慰的,也是我自我鼓励的动力。
在日常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提倡任劳任怨、自觉刻苦、默默无闻的工作精神,重团结、讲实效、不推诿。
所以我做到积极参加市场组织的各种劳动,为二手车平场地、上房瓦、支拱门,不论大活小活脏活累活都主动参与。
同时也要兼顾好司机副职,做到领导随传随到。
工作纷繁复杂,,这些都要求我要对现状情况,有较为熟悉的了解与掌握,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
下半年,在雅楠姐的带领下,全力配合招商工作,继续石材和二手车的招商工作以及物资城二楼与其他市场的空位补充招商。
《宁波市慈城镇总体规划(2010-2030)》(批后公布)《宁波市慈城镇总体规划(2010-2030)》已获市政府批准,现予以公布。
一、背景1.1编制背景宁波市政府确定慈城镇为宁波市七个卫星城之一,成为下一阶段宁波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心;同时“六个加快”宁波重大推进计划的战略部署以及“强镇扩权”浙江省体制改革亮点等一系列城市改革、转型、提升的政策指引下,慈城镇正面临着全新的历史机遇,为适应新的发展背景及形势、政策要求,适时跟进、积极应对,特编制本规划。
1.2社会发展背景(1)社会总趋势:三个“倒逼”中的转型提升(2)城市新价值:快速城市化后追求人本精神的回归二、慈城的战略性资源优势人文+ 生态+ 区位三、在不同层次空间的价值与地位慈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是宁波都市区面向全球的特色门户;是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的边际节点城市;处于宁波市域最重要的经济、生态、文化、城镇集聚带上,是重要的战略性空间;处于都市成长区,接受部分外溢功能,同时又是中心城转型升级的有益补充。
能成为周边区域“功能凝聚、价值提升”,“跨界增长”的高地。
四、发展目标依托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区域格局中具有战略性的区位优势,实现“开放整合提升、全域一体发展”,构建古城风貌凸显、现代服务经济集聚、产业高端发展的人文展示区、文化产业繁荣区、新兴产业引领区、幸福和谐典范区。
五、形象策划人文绿心、古城新韵。
六、城镇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以都市休闲、山水宜居、高新产业集聚为主导的新兴卫星城市。
七、城镇规模至2030年末,慈城镇域人口为23万人;镇建成区为2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2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10平方米/人。
八、产业发展总体上形成“二大体系,四个重点领域”的产业发展策略,即以心灵诉求为导向构建心灵产业体系和以转型提升为导向构建高附加值制造业体系,分为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四个重点领域。
九、空间发展方向南北延展,东西襟带。
政府工作报告——在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葛红林2012年2月9日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2011年是我市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部署。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54.6亿元,增长15.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80.7亿元,增长30.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06亿元,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1.3亿元,增长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895元,分别增长14.9%、20.6%。
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复测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二名,荣获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称号,被联合国减灾战略署授予灾后重建发展范例城市。
一、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一是工业快速增长。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85.3亿元,增长22.3%,增幅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完成工业投资1507.5亿元,增长18.4%,新增百亿企业3户、50亿元企业7户。
一汽大众三期扩能、沃尔沃成都基地、天威新能源三期等138个项目开工建设,四川石化基地、戴尔、中国工程物理院成都基地等75个项目加快建设,富士康、联想、仁宝等163个项目竣工投产。
初步建成世界级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和食品、家具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西部第一。
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长63.7%,荣获“中国软件名城”称号。
持续推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工业集中度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达79.3%,高新区、经开区建成千亿园区。
全国优秀村镇规划案例集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目录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优秀案例集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上海市嘉定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127111619222531364841424449535660657076808485868789929396101105107特色小镇规划优秀案例集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谢屯镇总体规划江苏省苏州市震泽镇总体规划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总体规划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总体规划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西张庄镇总体规划湖北省荆门市漳河镇爱飞客特色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镇设计湖南省汝城县热水镇总体规划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发展建设规划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总体规划陕西省宝鸡市汤峪镇太白山产业新区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优秀案例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城阳乡杨坪村村庄规划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王家岔连片村庄村庄规划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白石山镇插箭岭村村庄规划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毛垭村村庄规划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下庄镇大仓村委会六组、七组村庄规划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革新村村庄规划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岩溪镇高濑村村庄规划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三卿村村庄规划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德新镇四寨村谷撒苗寨美丽乡村村庄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镇孙扎齐牛录村村庄规划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优秀案例集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项目概况编制机制·祁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南端,太岳山北麓,汾河中游东岸。
·全县行政区划为6镇(昭馀镇、东观镇、城赵镇、贾令镇、古县镇、来远镇)、2乡(西六支乡、峪口乡)、3个城区管委会(丹枫、麓台、昌源)、经济开发区(祁县经济开发区)、154个行政村,289个自然村,县城驻地昭馀镇。
第一篇秦皇岛海阳镇拆迁规划《2016乡镇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县2016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省政府、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检查对象国土资源部下发的2016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中的疑似违法用地图斑和矿产疑似违法图斑。
二、工作分工一、目标全面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管理信息化,为群众提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的购物环境。
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我县规模以上农贸市场符合省市级示范农贸市场要求。
二、原则以人为本与远近结合原则;改造与新建相统筹原则;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原则;调控功能与市场机制基础作用结合原则。
三、实施步骤(一)2016年将县城五一南路占地约10000平方米(15亩)的红太阳商贸城进行标准化提质改造,投资800万元,采取单体改造,以市场内部改造、挖潜为主。
将其建设成为物种齐全和一站式购物的综合型市场,打造成全县商业中心。
(二)2016年—2016年将占地约为6000平方米(10亩)的安平综合市场进行“农改超”改造,拓展经营面积,投资1500万元,按商住连体开发形式建设,将其打造成为我县中南部地区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
同时,对灵官、龙海、坪上、关王、牌楼等五个乡镇的马路市场进行规划建设,彻底改变我县“占路为市”的局面。
(三)2016—2016年征地50亩,采取招商引资形式,投资2亿元,在县城八一中路新建一个城西蔬菜批发市场(县人民医院对面),连体建设一个集商贸、仓储、物流、服装批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
其中蔬菜市场建设结合菜蓝子工程,抓好配送网点建设,与超市形成连锁购销网络体系。
(四)2016年征地30亩,投资8000万元,在我县军山乡新建一个家电配送中心,以推动家电下乡工作。
(五)2016年征地30亩,投资2000万元,在坪上乡建设一个食用菌批发市场,以带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六)2016年征地30亩,采取单一建设形式,多方筹资,投资5000万元,新建一个水果专业市场(七一路以南),满足本县乃至周边县市区对水果的需求。
安仁县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功能定位 (1)第三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 (1)第四章土地使用强度与建筑管理规定 (2)第五章建筑退让与限高控制 (3)第六章道路交通控制 (3)第七章绿地和景观环境控制 (4)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4)第九章环境保护规划 (5)第十章城市设计引导 (6)第十一章附则 (6)附录城市设计导则 (6)附表1 规划道路红线宽度、道路断面一览表 (8)附表2 规划用地构成表 (8)附表3 土地使用适建范围规定表 (9)附表4 安仁县工业园区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仁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0年)》和县委、县政府的意图,保障安仁县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明确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指导本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特编制《安仁县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及规模园区位于安仁县城的西面,其范围东起安仁大道、西止永乐路,南起七一大道,北止泉塘大道(具体位置详见红线图),总用地310.91ha。
其中工业用地101.08ha,居住用地50.29ha,公共设施用地68.42ha,绿地10.22ha,道路广场占地54.86ha。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6号令);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6、《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国土资发[2004]232号);7、《关于支持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的若干政策措施,湘办〔2009〕24号》;8、《安仁县城总体规划(2010-2020)》;9、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第四条规划原则1、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2、保持用地弹性和规划实施可操作性原则;3、与周边功能组团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本规划涉及的指标是借鉴其他工业园的成功经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控规确定的道路网除主次干道外,支路可根据项目的用地情况在不影响整个路网格局的前提下作适当调整或取消。
第六条本规划是下列行为的直接依据1、建设项目的选址与布局;2、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3、各类建设项目的修建性设计及报批;4、各类临建工程的管理及审批。
第七条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在文本中以黑体字条文表示。
强制性内容是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
确需调整强制性内容的,需经法定审查程序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功能定位第八条规划目标1、主动参与安仁县产业分工体系,发挥自身的区位、产业等优势,实现产业互补与资源共享。
2、引进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项目,瞄准世界经济发展,承接粤、港、澳地区和国际产业的转移,开展有针对性地招商,努力在引大、引强、引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3、着力推进基础设施、现代服务、投资融资、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生态安全、循环经济、综合防灾等八大支撑体系建设,引导产业向创造型方向发展。
第九条功能定位立足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的指导思想,将园区建设成为一个以一类工业为主的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现代化、专业性工业园区。
第十条空间发展策略运用区域规划和积木式工业区理论,充分考虑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及开发的灵活性和弹性,对规划及管理进行探索与创新。
第三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第十一条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分类代号均采用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的规定,其中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划分至小小类。
第十二条建筑的改建、扩建或新建,其使用性质应同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相符或兼容。
第十三条凡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表未列入的建设项目,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要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过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表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修改规划,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审批。
第十四条村庄建设应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根据完善配套的思路,提倡按照公寓楼形式进行成规模集中安置。
第十五条规划实行城市绿线和黄线控制。
规划中实行控制的绿线用地为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和防护绿地。
规划中实行控制的黄线用地为公交首末站、开闭所、邮电所、垃圾转运站等。
第十六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对应的强制性规定指标包括:1、用地性质;2、容积率;3、建筑密度;4、建筑高度;5、绿地率;6、配建设施及配建停车位;7、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建规定。
第十七条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规划部门必须就修改的必要性组织论证,其中直接涉及公众权益的,应当进行公示。
修改后的详细规划必须依法重新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四章土地使用强度与建筑管理规定第十八条在规划范围内,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文本及图则要求监督和管理园区的建设行为,并参照土地使用适建范围规定要求对园区的建设行为进行严格控制(详见附表 2 土地使用适建范围规定表)。
第十九条本规划确定规划控制指标具有一定弹性,实施中其用途和控制指标的变更程度,必须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掌握和控制。
用地性质应符合图则所规定的要求,如有矛盾,可有条件或有期限地更动原定的用地性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允许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在同一中类的小类中更动,如C21变为C22;2、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某些用地可以在同一大类的中类中更动,如C1变为C3。
3、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工业用地可以与普通仓库用地相互更动或结合建设,满足工业生产、物流一体化的特性。
4、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可以有期限地更动或租让相对较长期限内难以投入建设的配建设施用地。
当租让期满时,应立即收回并恢复原定土地使用性质。
第二十条本规划采用指标表标定和图示标绘两种方式对土地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并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类,前者必须遵照执行,后者可参照执行。
第二十一条几个地块进行联合建设时,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有条件地调整用地组织结构,地块划分、地块性质允许适当变更,但应与图则确定的各项用地建设内容、建筑容量、配建设施项目及数量相一致。
第二十二条各类用地规定的控制指标中,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为上限指标,各类用地的开发建设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控制。
第二十三条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工业用地,其控制指标应根据其使用要求由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其中绿地率应不得高于20%。
第二十四条应控制二类工业项目、严格禁止三类工业项目进入园区。
第二十五条规划标出的配建设施项目包括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停车场等内容不得删减,其具体位置与用地范围可按统一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合理调整。
第二十六条不履行规划报批手续和不符合规划规定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进行建设,对违章项目可给予经济处罚;对严重影响城乡规划的项目,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执法部门令其在规定期限内搬迁、拆除。
第二十七条各地块出入口按本图则的标定执行:园区道路交叉口路缘线转角弧线切点向主干道方向延伸70m范围内,向次干道方向延伸50m范围内,向支路延伸20m范围内,为禁止开设机动车道出口路段。
如确需在上述路段内设置机动车道出口,只能设置右转出口,出口位置应保持距交叉口路缘线转角弧线切点20m以上的距离。
第二十八条对园区旁的村庄应适时进行改建,防止其无序蔓延。
同时必须限制琐碎、杂乱的小企业、小作坊的任意滋生,以有效提高园区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十九条园区黄线控制在园区黄线范围内应禁止进行下列活动:违反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建设;损坏基础设施或影响基础设施安全和正常运转的行为。
在黄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规划许可,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迁移、拆除黄线内基础设施,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因建设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园区黄线内土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三十条园区绿线控制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等不得改作它用。
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园区内绿线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及时纠正。
对于擅自改变绿线内土地用途、占用或者破坏园区绿地的,由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五章建筑退让与限高控制第三十一条园区道路两侧的任何建筑物,其退让距离必须符合消防、交通安全、道路景观塑造、管线敷设、道路绿化等要求。
第三十二条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应留有足够的集散空间,其主要出入口面向园区道路时,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主干道不得小于5m,次干道不得小于3m,支路不得小于2m,并应妥善安排沿道路出入口的位置和停车场地。
第三十三条地块中最高建筑的高度不得超过图则所规定的建筑限高要求。
一般情况下,工业、仓储类建筑以三—四层为主,居住、公共设施类建筑以多层和高层为主。
第六章道路交通控制第三十四条路网结构规划形成“五横四纵”的道路网络:“五横”:泉塘大道、仁北路、八一大道、平康路、七一大道。
“四纵”:永乐路、工业大道、仁西路、安仁大道。
园区的对外交通应通过八一大道、工业大道经S316、S212、S320向京珠高速、三南高速、安汝高速疏解。
第三十五条园区主干道由工业大道、八一大道和七一大道三条道路组成。
次干道由永乐路、仁信路、平康路、仁北路等道路组成。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园区主次干道的道路和交通设施用地。
第三十六条道路两侧人行道、绿地、园路等构成园区的步行系统。
步行系统中的交通设施应符合无障碍交通要求。
第三十七条为了适应未来不断增加的机动车交通量的需求,在修规中应结合用地规模、性质规划停车场用地。
各地块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配建相应的停车场(库),应就近设置,其指标按下表执行。
注:规划图则中配建停车场指标为依照建筑容积率估算数据,此仅作为参考之用。
第三十八条城市主干道两侧机动车出入口开口位置距离交叉口不得小于70m。
地块内主次干道上的机动车出入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其他路段不得小于100m。
第三十九条本区内公交站点的安排应结合图则内容的有关规定进行专项设计。
公交车辆在城市主次干道上停靠采用路边港湾式停靠。
第七章绿地和景观环境控制第四十条充分利用气候、土壤等适宜的自然条件,逐步加大园区绿地建设力度,提高园林绿地整体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