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11
《商务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一、课程设计理念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建设时期,高职教育的质量被高度关注。
2006年,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出台了系列文件,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广“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正是“工学结合”思想的体现。
2007年教育部选派高职教师赴德进修学习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
2008年,教育部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评审提出了“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标准,由此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思想在当前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
因此,《商务英语》课程的设计正是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
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是以商务岗位分析和具体商务工作过程为基础的。
商务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宏观框架,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充实了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使《商务英语》课程的理论知识具有高度实用性。
它是伴随着解决问题的过程,按照解决问题的具体活动展开,课程明显地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设计,围绕职业能力的需要,将原来一门课程的知识,融合新思路下的商务知识、英语知识、商务谈判、商务交际、商务礼仪、商务会话等课程在内的综合知识。
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课程整体设计整体设计包括《商务英语》课程定位设计、目标设计、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实践条件、考核方式、教材建设、资源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商务英语》课程应该为具有一定商务英语交际能力、国际商务业务知识、并能进行一般的商务业务操作的一线从业人员提供技能支持和理论框架,因此它应该被定位为一门专业“桥梁”课程,即在此课程开设之前,应该有它的前期课程如《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国际贸易实务》等基础课程,并有其后续课程,如《国际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商务交际》、《商务模拟》或《商务英语会话》等实践课程。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八、课程结构(一)依据“一干五支五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课程 商务英语翻译 学期 1基准学时64职业能力要求:1、 能够正确解读常见英文标识,并对中文标识进行准确英译; 顶岗实习1国际贸易 2货运代理实务 3跟单员实务 4实用进出口单证5商务英语综合6外贸英语函电 7海关报关实务项目课程+实训第三阶段:专业方向能力培养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平台基础课程1大学英语 2计算机基础 3商务英语听说 4实用英语翻译 5英语写作 6外贸英语函电 7海关报关实务基础知识面授+实验第一阶段: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专业课程 1外贸英语函电实训2海关报关实务 实训3货运代理实务 实训4实用进出口单证 实训5国际贸易实训项目课程+实训第二阶段: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生产性项目实训 1常用商务文体翻译2货运代理环节运作3海关报关实践操作项目系统化实训第四阶段: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综合项目实训在外贸公司实习,熟悉各个岗位的操作流程,能够用商务英语处理问题.项目系统化实训第五阶段:岗前专业综合培训商务英语专业能力进阶公共基础课程2、能够运用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等方法将商标进行英汉对译;3、能够初步进行商业单证固定套语的英汉对译;4、能够将简单公司介绍进行英汉对译;5、能够将常见产品说明进行英汉对译。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在商务情境下的英语笔译能力。
熟悉在涉外企业中处理一般对外商务推广及商务交往中所涉及到的基本翻译类型、翻译方法、翻译规范和翻译技巧,以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商务专业知识及商务英语真实语料为背景,在大量实例训练中锻练学生在商务语境下运用常用的技巧翻译商务文本的能力。
学习内容:学习共分为4个模块1、商务文体的翻译;2、广告文体的翻译;3、政务文体的翻译;4、科技文体的翻译。
课程商务现场口译学期 1 基准学时64职业能力要求:1、掌握基本的口译方法及原则;2、熟悉商务接待的基本工作流程;5、掌握基本的交通信息,掌握举办展览会的基本流程;6、熟悉商务谈判的流程,熟练使用各种商务场合的词汇和基本句型;5、掌握各国文化背景知识,饮食文化。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语言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备商务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二、基本业务规格1.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国际视野、创新创业精神、敬业与合作精神、健康的身体和心理;2.系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达到英语专业四级水平;3.熟悉国际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了解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专业的基本理论;4.具有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商务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5.具有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6.对不同的涉外岗位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初步具备运用英语和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商务领域实际问题,或进行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7.有较强的计算机文字处理能力,达到浙江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水平。
三、基准学制四年四、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五、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六、核心课程综合商务英语(1-4)、经济学导论、跨文化交际、国际金融、国际商法。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0学分。
基础课程27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19学分,公共选修课程8学分;核心课程34学分;专业必修课程74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5学分;素质拓展课程10学分。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构成周学时构成学期备注总学分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基础课程1J106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Ideological and MoralCultivation and LawFoundation2221必修19学分1J10213计算机文化基础Fundamentals of ComputerCulture2111111J10887体育与健康1Physical Training andHealth11.5 1.52,21-21J10665计算机实用技术Practical Computer Technology3121221J1080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History11121J1121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11121J1093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Overview of Basic Principles ofMarxism22231J10897体育与健康2Physical Training and Health21.5 1.52,23-41J1096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ao Zedong Thoughts andChinese CharacteristicSocialism System44441J10905体育与健康3Physical Training and Health30.50.5151J10915体育与健康4Physical Training and Health40.50.516公共选修课程(建议本专业学生修读自然科学类课程不少于1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必修1学分。
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论文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就业导向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一流教育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国家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换言之,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是社会适应性的高低。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aoo4y号文)中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已形成共识。
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经验。
1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好局面。
对熟悉经贸知识、了解国际惯例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据权威部门预测,我国人世后有7种人才走俏,其中商务英语类人才占第三位。
目前,社会急需能胜任涉外商务第一线工作的大量人才。
人事部门根据各类全国性专业协会有关资料的统计,预测本世纪初我国急需的人才中,国际商务人才位居前列,尤其是熟悉国际商务的外语人才。
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对外经济往来非常频繁,其外贸进出口总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还多。
在广东的外贸部门、金融部门、以及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大中小型企业中,涉外商务活动极为活跃,导致对商务人才的极大需求,同时也对商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探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突出学科主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个性发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原则。
根据该原则,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可由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架构和实践课程架构,从而实现“语言能力+商务知识+综合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复合型人才一、商务英语专业产生的背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对外贸易逐年持续增长。
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我国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往来,对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断增长。
以往的英语专业学生具有较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但由于缺乏商贸基本知识和有关技能训练,在进入商务活动后往往不能很快适应。
而商科学生虽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受过一定实务训练,由于以往的公共外语教学重阅读、轻实际交流能力训练培养,导致他们在对外贸易和商务活动中语言运用能力较差而不能胜任。
因此在刚进入国际贸易和对外商务活动的领域时,英语专业和商科专业的学生适应期较长,不能很快进入职场角色。
在商务活动已进入国际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形势下,上述两个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局限性,使之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商务英语专业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实际上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专业知识涉及到英语、商科、文秘学和交际学等方面,所以它也可被称为跨学科专业。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特点,目标定位应以扎实的英语基础为平台,以商务知识为背景,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精通商务英语,具备涉外商务运作能力,能胜任外事接待、商务洽谈和翻译、涉外经贸实务操作、服务、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与国外的经济交往的日渐频繁,商务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学生的欢迎,相关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也初具成效。
以职业为基础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务英语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确保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应以职业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
1. 商务英语语法和写作:此课程应包括商务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和商务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2. 商务英语听力和口语:此课程应注重商务英语的听力和口语技能的培养,如电话沟通、会议演讲等。
3. 商务英语阅读和翻译:此课程应训练学生阅读商务英语资料、翻译技能和商务用语的应用。
4. 商务英语沟通技巧和文化:此课程应培养学生商务英语沟通技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5. 商务英语应用技能:此课程应注重商务英语应用技能的训练,如商务信函写作、商务谈判等。
6. 国际贸易实务:此课程应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贸易流程、贸易方式等。
7. 国际商务法律:此课程应讲解国际商务法律的基本知识,如合同法、国际商事仲裁等。
8. 商务英语实践:此课程应为学生提供商务英语实践机会,如商务实习、商务英语比赛等。
以上是一些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议,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设想商务英语专业是培养面向合资企业、外贸机构,以及外资企业的英语与业务方面的高等应用型综合性专门人才。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如何打破陈旧的培养思想、树立适应新形势的培养模式。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想。
标签: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随着中国加入WTO,众多的外国企业将在中国寻求发展的机会,而中国的企业也面临走向世界的机遇,商业外贸领域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在这种环境下,中外企业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彼此合作的重要条件。
与此同时,外贸进出口企业及国际业务部门具有经贸英语专业毕业证的从业人员寥寥无几。
具有外贸专业英语证书、外销员资格证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目前的现状是从业人员不少,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我国外贸企业业务量的逐步增加,提高人员素质是当务之急。
目前本科大学培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多为理论性知识型人才。
而真正能从事实务操作,既懂外贸法规条例,又能打单制证,还精通英语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的业务人员并不是他们培养的目标。
从外贸部门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往往需要一经上岗就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的人。
那么,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就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打破陈旧的培养思想、树立适应新形势的培养模式。
笔者结合我院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想。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将着力培养面向合资企业、外贸机构、以及外资企业的英语与业务方面的高等应用型综合性专门人才,以适应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对人才的需要。
毕业生应具有较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其外语水平要达到或超过一般专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水平。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具备从事涉外商务与翻译、文秘、客服等相关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中等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职业面向与专业能力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外贸企业、外资企业、涉外服务机构等,从事商务翻译、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货运代理、涉外文秘和商务文员等岗位的工作。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具备商务谈判、商务函电撰写与处理的能力;具备较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熟悉国际商务礼仪及国际会展相关知识;掌握国际贸易相关法规及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三个模块。
具体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如下:文化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体育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专业基础课:包括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制作、外贸函电等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专业技能课:包括商务谈判、商务礼仪、国际会展、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教学组织与管理本专业教学组织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和评价。
五、实训实习与就业创业指导本专业应建立完善的实训实习体系,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同时,应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胜任商务英语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1. 知识要求:系统掌握商务英语语言、经济学、贸易学、国际商务等专业知识,了解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商务实践。
2. 能力要求:(1) 英语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英语流利,掌握商务英语交流技巧。
(2) 信息处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电子邮件、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商务活动。
(3) 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了解不同商务文化背景下的礼仪和习惯。
(4) 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协调组织内外资源,有效推动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培养课程1. 语言类课程: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商务英语交流技巧等。
2. 专业类课程:国际贸易、国际商法、跨文化交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等。
3. 实践类课程:商务沟通、商务实践、海外实习、商务案例分析等。
四、实践教学1. 实习: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完成至少一次国内外商务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2.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商务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 商务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现实商务案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学分制:依据学生完成的课程和实践实习情况,获得相应学分。
2. 考试制:采用笔试、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考察学生语言水平和专业知识。
3. 实践成绩:根据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给予相应成绩。
六、实施方式1. 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注重能力培养。
2.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
3. 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注重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描述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课程、实践教学、评价方式和实施方式。
这里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指的是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胜任商务英语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XX大学 教 案
20** —20** 学年 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 商务英语 课程类别 必修课 学时/学分 48/3 授课专业 财务管理 班级 财务管理1,2,3,4,5,6 使用教材 商务英语 xxx编
开课单位 经济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
商务英语 课程教案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学时 课次 1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课程介绍
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具体的说,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处理日常事务,比如熟练掌握商务信函、询价与报价、包装与运输、投诉与理赔、电子商务等方面内容的商务英语,提高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点:Course description and objective; Course requirement and assessment 。 教 学 进 程 方法及手段 教师自我介绍(5分钟) 教学大纲与课程介绍(60分钟):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测评方法、成绩评定等。 商务英语材料阅读:How to learn business English well?(15分钟) 提问(5分钟) 课堂讨论 (5分钟)
PPT演示 提问和讨论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 What is business English? ▪ What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 How to learn business English well?
教学后记:
在课程介绍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接触有关商务英语阅读材料,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
商务英语 课程教案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学时 课次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Unit 1 Applying for a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