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构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338.88 KB
- 文档页数:5
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分析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分析摘要:从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商务英语的界定和定位,提出重庆大学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指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相关内容应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商务操作技能及商务学科知识。
一、前言随着加入WTO,中国更加强了与别国的交流和合作。
全方位面向世界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更多语言无障碍,又懂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再者,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受教育人数的增加给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发展空间。
同时,中国的英语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如果还按照原有的教学大纲,势必造成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格局,短期会影响学生就业,从长远看,更影响我国英语专业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同行已就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研究(秦秀白,吴古华:1999;刘润清,戴曼纯:2003),其结论显而易见:高校英语专业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从80年代中期始,我国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录用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有了新的要求。
除精通英语,还要有另一些专业知识(如外交、外贸、旅游、新闻、法律、经济、计算机等)的基础知识。
从那时起,我国先后有不少高校在外语专业中开办了商务外语专业或者方向。
1995年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已把商务英语方向列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中,这表明商务英语已进入研究生层次的语言研究。
不少语言学研究者从文体学、语用学、语义学、认知科学、社会语言学、翻译理论或话语分析等不同角度对商务文体、法律语言、广告语言做了大量尝试性研究,发表过不少相关论文。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许多高校都设有经贸学院、商学院或商务英语学院,其他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在其外语学院开设了商务英语系,如湖南大学、南京大学等。
目前,国内众多高等院校外语学院有不少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在进行商务语言研究。
重庆大学从1985年恢复英语专业以来,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从毕业生就业结构看,主要包括三类:继续深造(国内研究生或者国外留学)、英语教师(各类学校)、其他(包括各种性质的企事业单位等)。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索当前,高职教育侧重于实用性,课程设置问题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尤其是商务英语毕业生,他们需要在毕业后拥有足够的英语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促进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必须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首先,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中,应将新兴课程加入到专业课程中。
近年来,商务英语发展迅速,新兴课程如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口语技能、商务英语会议等,都将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商务英语应用能力,而这些能力往往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竞争优势的关键。
其次,课程的内容应综合、多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些基础性课程,如语言学习理论、英汉文化比较、英语学习方法等,可以为商务英语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此外,英语学术研究、英语文学课程也应被纳入专业改革之中,以培养学生不仅能运用商务英语,还能熟练掌握抽象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再者,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
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应推出一系列涉及英语实际应用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比如,组织国际经济研讨会、参与英文报刊翻译、举办外贸等实践活动,或者参与英语演讲、雅思考试等,都可以让学生经历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更好地掌握英语应用。
最后,针对毕业生,可以开设研讨课和模拟面试课程,增强英语公司面试和应聘能力。
首先,通过研讨课,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在职场中更好地宣传自己;其次,可以通过模拟面试课程,为毕业生提供模拟英语公司面试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准备职场求职。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建立更加综合性和多样性的课程体系,以强化毕业生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优质毕业生提供有力保障。
1.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2.8万亿美元预计。
(韦霞,2010)预计201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3.5万亿美元。
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需要大量"英语+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从2008年6月的高职最受欢迎的五大热门专业之一,到2011年,由麦可思依据中国2008-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评选为2011年中国大学生毕业"红黄牌"高职专业中的"黄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
构建结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优化体系迫在眉睫。
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作为2011年中国毕业生高职"黄牌"专业之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2.1 过分强调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而缺乏对学生的商务技能的培养。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还多处于"探索+实验"阶段。
所以很多课程体系或照搬或模仿本科英语课程体系,过多的强调知识体系。
(吴思,李德贵,2009)现有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过多强调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商务技能的培养。
2.2 未依据市场需求构建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壮大,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与我国大幅增长的对外贸易不协调的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质量却不能满足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高职院校在构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时,往往"闭门造车",未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最终导致了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对接的局面。
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一个内容涵盖面广、复合性强的专业。
所以,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既要强调英语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又要重视商务技能的培养,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英语知识和技能,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能胜任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涉外文秘、商务接待等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浅谈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构建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在师资、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以便为更好地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方法一、引言“工学结合”作为一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流办学模式已经从民间探索、普遍认同和积极倡导,发展成为官方机构的权威性认定、刚性要求和强势推行。
实施工学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也有助于突出职教特色,提升职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竞争力。
近年来,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研教改的重点和难点。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院校传统的自主完成的教学行为改变为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来完成。
这就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探索有利于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
二、两种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的划分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不同模式。
根据以理论为中心还是以实践为中心,可以把课程划分为学问导向和实践导向(见图1)两种基本模式[1]。
学问导向课程模式的目标是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发展理解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他的目标是“知”,即先知后行。
在课程内容上必须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实践课程仅是为理论知识服务。
与学问导向模式相反,实践导向模式以实践过程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为课程结构展开的起点,让学习者在一定程度实践的基础上建构所需的理论知识。
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应将多数时间放在实践知识的学习上,理论知识服务于、依附于实践过程。
对于这两种课程模式,传统的学校教育基本上都是学问导向的,其目标是发展人的理论认识和理解能力。
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为目标,“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办学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职学段:《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商务英语。
二、适用专业既可适用中高职衔接的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又可适用于中职商务英语专业。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高职衔接的中职教育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项目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
该课程是在中职阶段培养学生的英文阅读习惯,训练阅读技巧,扩大商务知识面,。
课程为后续的高级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程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以任务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在体验中学习语言、提高商务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总体设计要求,利用大量真实、生动的素材,运用任务式、体验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增强了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了解现代国际商务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解决了以往由于缺乏真实的商务活动而导致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难题。
本课程的素材涉及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包括商务交际、商务职场、客户接待、商务会议、客户服务、商务旅行、公司简介、市场营销、网络等主题。
通过每个主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商务词汇和商务概念;阅读并理解一些与商务有关的文章;理解文化差异并掌握基本的商务沟通技巧;能够用英语进行口头及书面的商务交际,为后续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组织中职学段商务英语课程内容组织见表2-3 。
表 2-3 中职学段商务英语课程内容组织课程任务名称讲授方式项目名称名称商务交际任务一:进行自我介绍与介绍他人任务二:描述人物任务一:谈论日常工作与休闲商务职场任务二:了解工作和职责任务三:谈论工作环境任务四:进行求职与应聘任务一:外出就餐与就餐礼仪客户接待任务二:客户接待基本程序商任务三:宴请客户任务一:安排会议务任务二:会议过程商务会议英任务三:会议纪要项目导向语任务驱动任务一:进行电话交谈客户服务案例分析任务二:处理客户投诉与提出解决方案任务一:策划行程模拟实训商务旅行校外实践任务二:处理旅行环节任务一:了解中西方公司文化公司简介任务二:了解公司类型与公司概况任务三:进行公司简介任务四:参观公司 / 工厂任务一:了解市场类型市场营销任务二:讨论新产品的推出任务三:产品介绍与推销任务一:了解网络网络任务二:了解电子商务五、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基本商务词汇与商务概念知识阅读并理解与商务有关的文章的方法和技巧理解文化差异并掌握商务沟通技巧能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以及处理问题用英语进行书面的商务沟通和交际专业能力:听懂商务会话的能力阅读并理解与商务有关的文章的能力理解文化差异并掌握商务沟通技巧的能力能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用英语进行书面商务沟通和交际的能力职业素养: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对企业的忠诚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能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具有责任意识具有互联网思维精神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接受新事物,具有职业抗压能力,有后续学习的意识六、参考学时与学分参考学时: 72 学时参考学分:4学分七、课程结构中职学段商务英语课程结构及内容分析见表2-4 。
342020年08期总第500期ENGLISH ON CAMPUS探讨“职业化”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构建文/毕 伟引言高职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职业化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完善课程设置需要学校对体系中的不足及时改进。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上缺乏职业特色、职业技能以及实际的实践场所,导致商务英语职业化进程受阻。
因此,商务英语课程设置需要根据岗位的特色制定差异化的英语课程,强化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同时,可以强强联合,加强校企联合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场所。
一、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职业化的重要性分析1.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高职商务英语职业化的课程设置,要求高职院校根据企业的人才缺口进行英语人才的培训计划,高职院校需要充分了解不同用人单位需求,针对外贸业务、涉外文秘、商务翻译等不同的岗位设定课程体系,形成差异化、针对性的商务英语教学。
这样差异化的课程设置,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紧缺的上岗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能进一步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形成企业和高职院校双赢的局面。
因此,高职商务英语职业化应该从商务英语的职业特色两方面进行划分,从而有效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2.有利于高职学生就业率提升。
学生毕业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就业,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呢?显然需要学生具有核心优势,能够胜任企业相关岗位,增加学生竞争力。
而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职业化的课程设置,能有效衔接企业和院校,院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培养所需的人才,将人才输送到企业,形成校企合作的局面,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成为企业所需求的人才。
由此可见,企业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必将带来高职学生就业率的提升,进而提升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二、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职业化存在的问题分析1.高职课程体系设置缺乏职业特色。
职业特色是将岗位需求的人才特色融入课程教学,使课程体系更加适用于职业道路。
而目前在高职课程体系的建设中,高职院校并未根据岗位的不同划分商务英语的差异,几乎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摘要:一、引言二、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概述1.课程目标2.课程体系三、中职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3.实践课程四、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2.挑战五、结论正文:【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对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概述,以期为对该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参考。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概述】【课程目标】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体系】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英语语法、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商务英语实践、实习等。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等课程。
【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商务英语实践、实习等课程。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优势与挑战】【优势】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优势,如课程内容实用、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就业。
【挑战】然而,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课程设置相对单一,需要进一步拓展课程领域,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结论】总的来说,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有助于培养具备扎实英语基础知识和商务沟通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