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市场营销学----第14章-社会责任与营销道德(改进版2)
- 格式:doc
- 大小:199.50 KB
- 文档页数:27
企业市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论文关键词论文关键词论文关键词] ] 营销道德营销道德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外部性外部性[论文摘要论文摘要论文摘要] ]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实行了10多年时间多年时间,,我国也加入了世贸组织国也加入了世贸组织,,这就意味着我国的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竞争,而且也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然而然而,,我国的营销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比较缺乏我国的营销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比较缺乏,,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国国内国际的竞争力。
因此就直接影响了我国国内国际的竞争力。
因此,,应提高的营销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意识意识,,以促进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以促进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市场营销道德是用来判断市场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
的社会责任是指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市场营销道德和社会责任两个概念虽然有一些区别两个概念虽然有一些区别,,但二者之间在实质上又有很紧密的。
一般而言一般而言,,不遵守市场营销道德标准就很难履行其社会责任市场营销道德标准就很难履行其社会责任,,而不履行社会责任的又必然违背了市场营销道德标准。
场营销道德标准。
一、不履行社会责任、违背市场营销道德的原因一、不履行社会责任、违背市场营销道德的原因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人”和“社会人”身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常发生冲突,,这就导致许多在经营、营销中只考虑自身利益这就导致许多在经营、营销中只考虑自身利益,,持有“利润先于伦理”的观念理”的观念,,而很少考虑营销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
这一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以下这一些原因导致的为以下这一些原因导致的: :1.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强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强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强 我国1993年末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年末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20XX ,20XX 年末才加入世贸组织,由于市场透明度和开放性不是很高由于市场透明度和开放性不是很高,,加之信息的不对称性加之信息的不对称性,,这就使得自身对营销道德方面不重视。
第Ⅰ篇定义营销和营销过程第1章营销:管理盈利性的客户关系概念预览什么是营销理解市场与客户需求设计客户驱动型的营销战略营销管理导向构建营销方案建立客户关系从客户处获取价值营销新视野什么是营销?将所有概念综合起来第2章公司和市场营销战略: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概念预览公司范围内的市场营销战略:定义市场营销角色营销规划:合作以建立客户关系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管理营销努力营销环境第Ⅱ篇理解市场和消费者第3章营销环境概念预览公司微观环境公司宏观环境对营销环境作出反应第4章管理营销信息概念预览评估营销信息需求发展营销信息分析营销信息分配和使用营销信息其他的营销信息考虑第Ⅲ篇设计客户导向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第5章消费者行为和商业购买者行为概念预览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购买行为商业市场和商业购买行为第6章市场细分、目标市场营销、市场定位:与正确的客户建立正确的客户关系概念预览市场细分目标市场营销竞争优势定位第7章产品、服务和品牌战略概念预览什么是产品产品和服务决策品牌战略:建立强大的品牌服务营销附加的产品考虑事项第8章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生命周期战略概念预览新产品开发战略产品生命周期战略第9章定价考虑因素与战略概念预览价格是什么制定价格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定价方法新产品定价战略产品组合定价战略价格修订战略价格调整公共政策与定价第10章营销渠道和供应链管理概念预览供应链和价值传递网络营销渠道的特征和重要性渠道行为与组织渠道设计决策分销渠道管理决策公共政策和渠道决策营销物流和供应链关系第11章零售和批发概念预览零售批发第12章整合营销传播:广告、销售促进与公共关系概念预览营销传播组合传播过程概览设计整体传播组合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第13章整合营销传播:人员销售和直接营销概念预览人员销售管理销售队伍人员销售的过程直接营销第Ⅳ篇营销延伸第14章数字时代的市场营销概念预览数字时代形成的主要力量数字时代的市场策略网络营销领域运营电子交易电子交易的承诺和挑战第15章全球市场概念预览21世纪的全球营销考察全球营销环境决定是否推进国际化决定进入哪些市场决定如何进入这些市场决定全球化的营销组合决定全球营销的组织结构第16章营销与社会:社会责任与营销道德概念预览对营销的社会批评公民和公共机构规范营销行为的行动社会责任性营销商业行动附录市场营销计划术语表译后记绪论第一章营销战略的性质第一节战略与战略管理第二节营销战略的内涵第三节营销战略管理过程第四节营销战略管理者案例:戴尔的在线的营销战略 第二章营销环境分析第一节宏观环境分析第二节产业与市场环境分析 第三节消费者行为分析案例:耐克公司的营销环境第三章营销资源分析第一节营销资源的性质第二节营销资源分析的内容 第三节营销资源能力综合分析 案例:卡迪拉克的营销能力第四章市场细分战略第一节市场细分战略的内涵 第二节市场细分战略的作用 第三节市场细分战略的类型 第四节市场细分过程案例:任天堂公司:填补市场空隙第五章市场定位战略第一节市场定位战略的内涵第二节市场定位战略选择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市场定位战略的类型案例:苏格兰威士忌90年代的重新定位 第六章品牌营销战略第一节品牌第二节品牌价值第三节品牌战略方案选择第四节品牌塑造第五节品牌经营案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品牌战略 第七章新产品战略第一节新产品的内涵第二节新产品战略的选择第三节新产品开发过程第四节新产品开发组织案例:麦当劳的比萨饼第八章生命周期战略第一节生命周期的内涵第二节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第三节产品生命周期战略选择案例:"虎飞"自行车的营销战略第九章国际营销战略第一节国际营销战略概述第二节国际营销战略环境第三节国际目标市场选择第四节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第五节国际营销组织案例:宜佳公司的国际营销战略第十章营销组织设计第一节营销组织的构成要素第二节营销组织模式与选择案例:新疆"特变电工"的营销组织第十一章营销战略实施与控制第一节营销战略实施与控制的性质第二节营销年度计划与编制第三节营销资源配置与年度计划执行第四节营销计划执行结果检查第五节营销战略实施结果评价第六节营销战略变更案例:柯罗尼亚公司:战略计划与追踪审核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市场营销道德提醒大家特别需要注意的重点复习内容:了解西方学术界关于市场营销道德的基本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营销道德思想以及在市场营销实践中存在的各种不道德现象,为建设符合道德规范和恪尽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维护市场营销道德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市场营销道德观一、市场营销道德问题的起源(一)道德的涵义和作用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营销道德是调整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西方道德与宗教西方道德的源泉是宗教。
二、西方学术界的道德观(一)功利论(二)道义论(三)相对主义论道德相对主义往往是以文化相对主义作为支撑。
三、市场营销道德判断(一)罗斯的显要义务理论1.诚实。
2.感恩。
3.公正。
4.行善。
5.自我完善。
6.不作恶。
(二)加勒特的相称理论加勒特所提出的相称理论认为,应从目的、手段和后果来判断某一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
(三)罗尔斯的社会公正理论罗尔斯提出的理论试图从一种被称作“起始位置”的状态出发,来试图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公正系统。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营销道德思想一、“仁”与市场营销理念二、“义”与市场营销规则三、“礼”与市场营销手段四、“智”与市场营销策略五、“信”与市场营销效果第三节市场营销道德与实践一、产品策略中的道德问题二、价格策略中的道德问题(一)定价策略中的不道德行为(二)定价策略中不道德行为的判别三、渠道策略中的道德问题四、促销策略中的价格问题五、市场营销调研中的不道德行为六、营销实践中的道德维护第四节市场营销与社会责任任何企业均具有双重身份。
首先,企业是“经济人”。
同时,企业又是社会经济细胞,是社会财富最基本的创造者,企业的这种社会性决定了它是“社会人”。
一、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可概括为三大类:即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的利益和发展,保护社会自然环境。
二、社会责任对企业营销的影响三、提升企业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企业在市场营销实践中,能否注重市场营销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作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营销决策,主要受制于如下因素:个人道德观、企业价值观、组织关系、报酬制度。
市场营销学试题十四章
2
———————————————————————————————— 作者: ———————————————————————————————— 日期: 《市场营销学》练习(第十四章) 一、 单项选择题 1、调整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称为( ) A 企业道德 B 营销道德 C 营销规律 D 营销法规 2、西方学者对营销道德的研究始于( ) A 20世纪60年代 B 1950年以后 C 20世纪30年代 D 20世纪初 3、20世纪70年代后,营销道德的研究重点在于营销社会责任的探讨,并由此引发了( )两个命题之争。
A “利润先于伦理”“伦理先于利润” B “销售先于道德”“道德先于销售” C “利润先于道德”“道德先于利润” D “销售先于伦理”“伦理先于销售” 4. 功利论主要以( )来判断行为的道德合理性。 A 行为动机 B 行为目的 C 行为后果 D 行为方式 5. 事物的对错及行为的善恶的判断标准,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有差异,这是( )的主要观点。
A 功利论 B 相对主义论 C 绝对主义论 D 道义论 6.道德相对主义以( )作为支撑。 A 道德标准的相对主义 B 文化相对主义 C 法律的相对主义 D 价值观的相对主义 7、不能简单地根据后果来判断行为或用后果的合理性来证明手段的可取性,而只能借助行为后果的分析来了解行为本身内在的性质,这是( )和功利论的显著区别。 A 相称理论 B 显要义务理论 C 社会公正理论 D 相对主义理论 8.( )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A 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 B 遵守法律规范 C 承担对于所处环境的社会义务 D 制定合理的价格,谋求暴利
9. 提出“大恶”“小恶”概念的营销道德理论是( ) A 显要义务理论 B 相称理论 C 社会公正理论 D 相对主义理论 10. 包装过多造成资源浪费,这种不道德行为属于( ) A 产品策略中的不道德行为 B 定价策略中的不道德行为 4
第14章 社会责任与营销道德 导入案例 三鹿事件:折射企业社会责任与营销道德问题 2004年4月震惊全国的阜阳特大劣质奶粉事件,也称“大头娃娃”事件让人们对一些无名奶粉产生了高度警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三鹿奶粉事件又给社会带来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了整个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关注。 2008年3月,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有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6月中旬以后,三鹿集团又陆续接到婴幼儿患肾结石等病状去医院治疗的信息。三鹿集团经过多层次、多批次的检验,在8月1日查出了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物质,但并没有及时向社会大众和政府部门通告和公布。自《兰州晨报》9月9日报道婴儿食用“某品牌奶粉”后患肾结石,大家的目光开始投向三鹿。可是面对消费者的众多质疑,9月11日19时三鹿集团却回应:“作为具有50多年历史的国家知名企业,三鹿几乎成了我国奶粉的代名词,因此我们具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婴儿奶粉是专门为婴儿生产的,在生产中对理化、生物、卫生等标准也是完全按照国家配方奶粉的标准执行并全面检测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随着社会舆论压力的增加,三鹿集团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终于在9月11日21时30分宣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3从月份接到消费者的反映,到6月份反映的人越来越多,8月份偷偷摸摸地停产。从三鹿自己公布的信息来看,这家企业对于自己的奶粉有问题早已知情。那么在长达三个月多的时间里,为什么没有全部收回?为什么没有告知消费者?三个月的时间里,人们没有看到三鹿集团拿出负责任的行动。 随着政府部门的介入,三鹿奶粉事件的原因也受到大众的关注。于是,三鹿集团在9月12日14时发布消息,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不法奶农才是这次事件的真凶。三鹿集团在关键时刻将责任推向奶农,却只字不提自己在采购工作环节中的责任和疏漏,为自己找替罪羊,把责任推向奶农。 三鹿作为一个拥有50年历史的知名大型企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在社会公益化事业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努力,却在遭遇最基本的产品质量问题时不能正视,置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不顾,企图遮人耳目、蒙混过关,未能承担其最起码的产品责任。700吨毒奶粉,像一座山一样,压向中国老百姓,在神州大地上制造出了让1000多个家庭流泪的悲剧,折射出我国在食品生产方面存在的危机,也充分暴露了我国企业在社会、安全、法律等各方面所存在的严重的责任问题。 资料来源:赵文英.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8). 14.1 市场营销中的社会责任 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组织,有责任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无论从企业追求经营的良好环境的愿望出发,还是从企业追求长期利益的动机出发,企业都应尽其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今天,市场营销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企业应对其活动所造成的社会和环境冲击负责的呼声越来越高。 14.1.1社会责任的内涵 社会责任即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这一概念产生于19世纪末,目前虽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但从国内外学者的众多定义中,不难发现其内涵及本质。 1. 社会责任的概念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哈罗德·孔茨等人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彼得·德鲁克认为:“无论是一个企业、一家医院或一所大学,它对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可能在两个领域中产生:一个领域是机构对社会的影响,即一个机构对社会做了些什么;另一个领域是社会本身的问题,即机构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事。”可见,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相关利益方(消费者、员工、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重视员工合法权益、产品安全等。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负责任。利益相关者是指企业产品的消费者、员工、供应商、社区、民间社团及政府等。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面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 2. 社会责任的特点 奥地利经济学家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Kirzner)在《企业家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中指出,企业家之渴望利润就相当于风力之驱动帆船,的确是风力驱动了帆船,但却不能指望它必然把船吹向正确的方向。风有可能把船带到安全的港湾,但也完全有可能把船吹向礁石。换句话说,利润是驱动个人行动的强大的动力,利润驱动着企业家,使事情得以进行,但它却不能保证追逐利润不会导致大量的浪费、不公正和不幸。因此,企业不能没有社会责任,要不然的话,企业就会迷失方向。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以下特点: (1)社会责任是多重责任的复合体。社会责任包含经济、法律、道德、慈善成分。经济责任是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之一是生产社会需要的商品或服务,并以社会可接受的公平的价格销售出去;法律责任要求企业遵守法律,按照规定的游戏规则运行;道德责任包含那些顾客、员工、股东、社区认为是公平、公正的东西,或者符合尊重或保护利益相关者道德权益的规范、标准、期望等;慈善责任是纯粹自愿性的,通常受企业人的个人价值观引导。卡罗(Carroll)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认为,企业的基本经济责任是“获得利润”,这是其存在的最根本的理由。“遵守法律”是企业的第二个社会责任。经济和法律责任都是基本的社会责任或者说是必须履行的责任。“企业道德责任,成为良好的企业公民”,“慈善责任”则是高层次的责任。 (2)社会责任不同于企业法律责任。企业法律责任是法律规定的企业必须遵守和实现的责任,比如依法纳税、设置相应的排污设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关于工人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等。企业法律责任其实是对企业的一种义务性要求,具有强制性。而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则不限于此,还包括诸如企业向社会捐赠等带有自愿性的行为活动。 (3)社会责任也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责任。企业道德责任,不像企业法律责任那样具有法制性和强制性,而是企业的自愿行为,是意愿性责任。企业的道德责任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捐赠,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虽然社会希望企业更多地将自己的财富贡献于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但不能像要求企业完成自己应有的法律责任那样去强制它履行,而是要立足于自愿。正因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法律责任具有法制性和强制性,而其中的道德责任则具有自愿性,因而企业首先必须完成基本的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道德责任的问题。如果企业不认真完成自己应有的法定义务,而去通过慈善事业沽名钓誉,这是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4)社会责任是企业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有机统一。事实上,不能把企业社会责任简单地与企业的基本法律责任或与企业道德责任的任何单一方面等同起来。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是在企业承担基本的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对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当然,这种责任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责任。企业法律责任是企业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法律义务是法定化的且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其履行现实的和潜在的保证的义务。这种义务在法律中不仅有具体的内容和履行上的要求,而且对于企业如果怠于履行或拒不履行也有否定性的法律评价和相应的法律补救,因此它实际上是对义务人的“硬约束”,是维护基本社会秩序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道德的法律化。企业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一种期待实现的义务。这种义务是未经法定化的、由义务人自愿履行且以国家强制力以外的其他手段作为其履行保障的义务。其内容存在于一定社会的道德意识之中,通过人们的言行和道德评价表现出来,通过责任人的自我责任感的激发以及外部教育、规劝、鼓励、舆论评判等非法律手段的促使来确保其承担,因而它实际上是对企业这一责任人的“软约束”,是在法律义务之外对企业或企业管理者提出的更高的道德要求。 材料14-1 鲁冠球的一封很有见地的信件 奶制品事件发生后,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提笔撰文,向所属的各单位负责人发了一封公开信,全文如下: 各位负责人: 奶制品事件再次教育了我们,任何私利都不能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企业经营要以德为本,损人利己即自取灭亡。 另外,发展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安全永远比速度重要。 从古至今,谁都不能脱离社会责任谈发展,社会责任是企业存在的前提,是企业价值的体现,是市场信誉的积累,更是我们创建世界名牌企业的基石。 鲁冠球 2008年9月22日 资料来源:江坪.人民日报[N],2008.10.15. 14.1.2市场营销中的社会责任体现 社会责任实际上要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不仅只考虑对买方所履行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而且还要考虑涉及到作为整个社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这与当今提倡的社会性营销观念相一致,即不仅要满足消费者需要,还要担负为社会提供福利的社会责任。市场营销活动的社会责任的体现在三方面,如图14-1所示。
社会责任
社 生会 态大 环众 境公众利益团体利害关系人责任顾 员客 工供应商分销商利润责任业 主股东
图14-1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 1.利润责任 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和与民生关系极大的国有企业,对多数企业而言,它的基本经济责任是“获得利润”,因为,获取利润是其存在的最根本理由。 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弗里德曼定律: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中,提出“企业的一项、也是唯一的社会责任是用自身的资源从事旨在增加自身利润的活动,只要这种活动不超出游戏规则所允许的范围,即这些活动只要是在没有瞒骗和欺诈的公开、自由竞争中进行。”利润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负责一项简单的任务——为它的业主或股东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但不能超出道德底线。 2.利害关系人责任 这种责任的中心是企业必须对那些能影响其达成目标的各种相关者所应担负的责任,包括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分销商。对这些利害关系人负责,往往会使企业付出更多的代价,但这样做也会获得更好的口碑,获得更多、更好的合作,得到更大的支持。因为,顾客是企业的利润之源,员工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内在驱动力量,与供应商、分销商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企业运用广泛资源,应对动态复杂环境的挑战,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