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培训学习题库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学习题库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学习题库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学习题库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单选]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B)。 A.批评 B.教育 C.辞退 D.罚款 2、[单选]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A) A.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 B.立即用布抹干 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3、[单选]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C) A.穿工作服 B.佩戴呼吸器具 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 4、[单选]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年满(A)周岁? A.18 B.20 C.22 D.24 5、[单选]参加工伤保险的员工负伤致残所需的假肢、轮椅配置及更新费用由(A)支付。 A.社会保险机构 B.企业 C.员工自己 D.社会 6、[单选]我国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为(C)分贝? A.75 B.80 C.85 D.90 7、[单选]人如长时间暴露在(B)噪声环境中,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A.100分贝 B.120分贝 C.140分贝 8、[单选]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B)。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9、[单选]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A)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A.15日 B.20日 C.30日 10、[单选]夜班劳动是指(B)。 A.当日二十一点至次日五点 B.当日二十二点至次日六点 C.当日二十点至次日四点 D.当日十九点至次日三点 11、[单选]噪声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C)。 A.心跳加快 B.血管痉挛 C.头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 12、[单选]工人如必须在1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作业,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次作业不得超过(A)。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13、[单选]生活噪声一般在(A)dB以下,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害。 A.80 B.85 C.90 14、[单选]室温高于(A)摄氏度,相对湿度超过多少的作业场所,称为高温作业场所。 A.30℃,80% B.35℃,80% C.30℃,85% 15、[单选]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之日起(B)日内组织鉴定。 A.30 B.60 C.90 16、[单选]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A)时候开始实施。 A.2016年9月1日 B.2015年9月1日 C.2017年9月1日 17、[单选]职业性健康体检应(A)机构承担。 A.省卫生厅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 B.医疗卫生机构 C.个体医院 18、[单选]职业病诊断应由(A)个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A.三名以上 B.二人 C.不限 19、[单选]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多少种?(C) A.99种 B.110种 C.115种 20、[单选]目前我国法定的尘肺有几种?(B) A.10种 B.12种 C.15种 21、[单选]我国的职业病诊断实行三级诊断、鉴定制,最高为哪一级?(B) A.设区的市级 B.省级 C.卫生部 22、[单选]是不是所有的医疗卫生单位都能做职业性健康体检?(B) A.可以 B.不可以 C.未规定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与试题

附件: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A1 :______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 1、《职业病防治法》于( )起正式施行。 A、2001年11月1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5月12日。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于( )起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 B、2001年11月1日; C、2002年5月12日。 3、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 ),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生产许可证;B安全生产许可证;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4、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 )和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 B、警示标识; C、安全标语 5、矽肺是由于吸入( )粉尘引起的。 A、煤尘; 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6、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中,列出了( )种法定尘肺。 A、11; B、25; C、13 7、露天矿与井卞采矿生产过程中,防尘的主要措施是( )。 A、干式凿岩; B、湿式凿岩。 8、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短时间接触白云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是

( )mg/m3 A、8; B、6; C、10。 9、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短时间接触白石灰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是( )mg/m3 A、6; B、4; C、10。 10、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 ) dBA A、115; B、75; C、85。 11、慢性职业总督和慢性职业病在( )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和研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A、12小时 B、24小时 C、10天 D、15天 1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 B、无权索取 C、有权要求复印 D、无权要求复印 13、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 )日申报变更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A、10 B、20 C、25 D、30 14、( )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事故调查 C、专题调查 D、职业病危害评价 1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 )日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0 B、20 C、25 D、30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有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姓名:成绩:分。)2一、单选题(共计25 题,每

题)的职业病防治活动。A 1.职业病防治法适用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C、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C )。B、分类管理、综合治理、防治结合,综合治理AC、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职业病指(B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4.(C )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A、劳动者B、各级政府C、用人单位A )。5.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 当符合(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国际劳工组织标准C)。.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应当符合(B 6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A、效益原则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7.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 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

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B )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BA、中介机构C)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C 8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用人单位C、工会组织B、卫生行政部门 A.

9.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A )档案。C、人事、劳动者健康监护B、工资A10.(C )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

职业卫生试题一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第1题: 1. 粉尘的()是决定粉尘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因素。 A.粒径 B.化学组成 C.浓度 D.多少 第2题: 2.早期矽肺往往没有任何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出现以()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 A.末梢循环障碍 B.神经系统 C.消化道 D.呼吸道 第3题: 3.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依据,根据连续()年以上的职业性噪声作业史。 A.1 B.2 C.3 D.4 第4题: 4. 白指发作特点是(),局限于手指末端,随病情发展到全手指变白,发作时间一般5-10min,最长可达30min。 A.一过性和持续性 B.持续性和间断性 C.一过性和时相性 D.间断性和时相性 第5题: 5. 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以防治()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A.运动障碍 B.中毒性脑病 C.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 第6题: 6. 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靠()。 A.胸部CT B.病理检查 C.普通高质量X射线后前位胸片 D.高千伏X射线后前位胸片 第7题: 7. 一印刷作业工人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怀疑与工作有关,可能是()中毒。 A.正己烷 B.苯 C.三氯乙烯 D.铅 第8题: 8.个人防护用品按照防护部位分为头部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防护用品、手部防护用品、足部防护用品等。 A.耳朵 B.听力 C.感官 D.听觉器官 第9题: 9. 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应及时存放至职业卫生档案中。 A.物品清单 B.发票原件 C.发票复印件 D.发票存根 第10题: 10. 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罩和防噪声帽盔三大类。 A.耳塞 B.棉塞 C.木塞 D.布塞 第11题: 11. 指定防护因数Assigned Protection Factor(_ APF__)是在个人防护设备行业,用于界定呼吸类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即一种或一类适宜功能的呼吸防护装备,在适合使用者佩戴且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预期能将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倍数值。 A.质量等级 B.防护等级 C.品质等级 D.量化等级 第12题: 12. 手持振动机械立姿作业应配备的防护用品:耳塞;耳罩;防振手套;建议配备的防护用品:()。 A.防振垫 B.防振鞋 C.防振服 D.防振帽 第13题: 1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及试题

附件: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A1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 1、《职业病防治法》于( )起正式施行。 A、2001年11月1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5月12日。 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于( )起正式施行。 A、2001年5月1日; B、2001年11月1日; C、2002年5月12日。 3、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 ),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生产许可证;B安全生产许可证;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4、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 )与中文警示说明。 A、公告栏; B、警示标识; C、安全标语 5、矽肺就是由于吸入( )粉尘引起的。 A、煤尘; B、石棉尘;C游离二氧化硅。 6、我国《职业病目录》公布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了( )种法定尘肺。 A、11; B、25; C、13 7、露天矿与井卞采矿生产过程中,防尘的主要措施就是( )。 A、干式凿岩; B、湿式凿岩。 8、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云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就是

( )mg/m3 A、8; B、6; C、10。 9、矿山开采作业中,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接触白石灰石粉尘总尘的容许浓度就是( )mg/m3 A、6; B、4; C、10。 10、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每天在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限值为( ) dBA A、115; B、75; C、85。 11、慢性职业总督与慢性职业病在( )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提出报告并进行登记,以便及时掌握与研究职业中毒与职业病的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A、12小时 B、24小时 C、10天 D、15天 1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 )本人的健康档案。 A、有权索取 B、无权索取 C、有权要求复印 D、无权要求复印 13、用人单位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 )日内申报变更内容;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A、10 B、20 C、25 D、30 14、( )一般属于计划外应急性调查。 A、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 B、事故调查 C、专题调查 D、职业病危害评价 1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之日起( )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A、10 B、20 C、25 D、30

(完整版)职业卫生培训试题含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 70 含答案 一、单选题 1.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该( )。 A找企业负责人解决 B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C自己去医院治疗 2.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 )。 A医疗保险待遇B工伤保险待遇C商业保险待遇 3.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 )。 A终止职业病病人的待遇 B由职业病病人与企业协商解决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4.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30B60C90 5.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业病病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其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 6个月 B 1年 C 2年 6.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 A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小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B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大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C接尘工龄、粉尘种类、等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7.甲醛的职业禁忌证有( )。 A全身性皮肤病和慢性眼病B原发性高血压 C风湿性关节炎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 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

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尘防毒组合防护 9.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 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 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10.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发生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疾病的总称。当作业地点气温( B )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 A≥36℃B≥37℃C≥40℃ 11.手臂振动病是(A )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骨质改变。 A长期B短期C连续 12.化学性皮肤灼伤主要由于(A )等化学物质引起。 A强酸、强碱、氢氟酸和磷B强酸C强碱

企业职工职业卫生培训试卷(带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 ) 姓名:部门:工种: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52 号) 于(B) 起施行。 A. 2011年10月27日 B. 2011年12月31日 C. 2012年1月1日 D. 2012年7月1日 2.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 A)的各种危害。 A.职业病 B.伤亡事故 C. 不利健康 3.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B )治理”。 A 彻底B综合C分期 4.(B)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职业病病人 C. 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接触矽尘工人 5.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B )的原则。 A.不分开 B.分开 C.适当分开 6.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 C )管理。 A. 规划 B.计划 C.特殊 7.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 ( A),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应急管理人员 C.工会督察员

8.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B)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 B.定期 C. 不定期 D.间断 9.任何单位和个人( A )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A. 不得 B.可以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10.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 A )档案。 A. 健康监护 B.工伤保险 C.培训教育 1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A )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C在岗期间 1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A)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 13.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 D )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 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C.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D.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14.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 B)的作业。 A重体力劳动B其所禁忌C危险 15.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C)。

职业卫生学问答题(最全)题库

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对职业人群健康有损害的因素统称为职业危害因素。它们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统称为职业性损害。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 (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 (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适应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如视力紧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发生职业病的条件、职业病的特点: 发生职业病的条件:1、有害因素的性质。2作用于人体的量。3、人体的健康状况。 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 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 (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 (剂量)——效应 (反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 (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职业病预防的三级预防原则: 职业卫生安全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应遵循医学的三级预防原则。 1.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杜绝或最大可能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2.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当由于经济、技术或管理原因,第一级预防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作业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采取补 救措施;主要是早期检测,及时诊断、治疗,及早脱离职业有害因素,防 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 3.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患或工伤的患者,实施综合治疗,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延缓病程,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初始级预防”或称“原生级预防”使用立法手段及经济政策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已知增加发病危险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因素,以预防疾病。如国家经济政策倾斜、无烟厂矿等。也属于一级预防的畴。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 B.2002年5月1日 C.2002年1月1日 D.2002年4月1日2.职业病指(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3.职业病防治的'法定责任者是(A) A.单位负责人 B.劳动者 C.医疗机构 D.国家 4.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A)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 5.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C)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粉尘、物理、放射 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6.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A)保管 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 7.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A)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D.警示语言 8.(C)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 B.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C.职业病病人 D.工伤职工9.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方向疏散。A.下风B.上风C.顺风D.原地 10.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戴上适合的(A)A.防毒面具B.眼镜C.手套D.口罩 11.国家规定每年(A)月的最后一周是职业病防治宣传周。 A.4 B.5 C.6 D.7 12.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B)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评价。A.必要时B.定期C.不定期D.间断 1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C)如实告知劳动者, 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 14.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C)项不属于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尽的职业卫生义务。A.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B.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C.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 D.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操作规程 15.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C),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A.生产许可证B.安全生产许可证C.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D.卫生许可证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职业健康检查包括(ABCD)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时 D.应急的健康检查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ABCD)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A.未成年工B.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C.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D.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3.职业病有哪几项特点(ABD)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用人单位不得安排()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 未婚女工 B 女职工 C 未成年工 2.粉尘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主要影响()。 A 消化系统 B 呼吸系统 C 神经系统 3.在进入密闭空间前用人单位至少要安排()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 A1 B 2 C 3 4.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主要损害人的()系统。 A 呼吸 B 消化 C 神经 5.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3 个,即()。 A 口、鼻、耳 B 食物、衣服、水 C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6.()是电焊作业人员常见的职业性眼外伤,主要由电弧光照射、紫外线辐射 引起。 A 白内障 B 红眼病 C 电光性眼炎 7.《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 )。 A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 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B 劳动者因接触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C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8.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 符合国家( )标准。 A 劳动保护 B 安全生产 C 职业卫生 9.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 )档案。 A 健康监护 B 工伤保险 C 培训教育 10.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应当向( )申请鉴定。 A 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B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C 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二、判断题 1.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 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不得从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等技术 服务。(√) 3.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主要损害人的呼吸系统。(×)神经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2002 年 5 月 1 日施行的。(√) 5.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承担。(×) 三、填空题 1.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习题和参考答案题库完整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3.粉尘的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 4.空气动力学直径是指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的直径即可算作为a的 AED。 5.可吸入性粉尘直径小于15μm的尘粒。 6.可呼吸性粉尘 5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7.矽肺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混合性尘肺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9.硅酸盐肺由长期吸入含结合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0.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钡、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肺纤维化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 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11.矽尘作业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12.速发型矽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3.晚发型矽肺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4.尘细胞石英尘被吸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 15.矽性蛋白沉积:病理特征为肺泡腔有大量蛋白分泌物,称为矽性蛋白,随后可伴有纤维增生,形成小纤维灶乃至矽结节。 16.圆形小阴影是矽肺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X线表现形态,呈圆形或近似圆形,边缘整齐或不整齐,直径小于10mm,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其致密度越高,分 为三种类型:p(<2.5mm)、q(1.5-3.0mm)、r(3.0-10mm)。 17.石棉小体石棉纤维被巨噬细胞吞噬后,由一层含铁蛋白颗粒和酸性粘多糖包裹沉积于石棉纤维所形成,铁反应呈阳性,一般长为30-50μm,粗2-5μm,金黄 色,典型者呈哑铃状、鼓槌状,分节或念珠样结构,轴心为无色透明的石棉丝。 18.正辐射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体表面向人体发放热辐射而使人体受热。 19.负辐射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表面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 20.高温作业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21.高温车间一般将热源散热量大于23W/m3的车间称为热车间或高温车间。 22.干热作业生产场所的气象条件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低。 如轧钢、铸造、瓷、火电等。 23.湿热作业生产场所的气象条件特点是高气温、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如印染、造纸、矿井等。 24.夏季露天作业夏季的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热辐射作用,其作用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又易形成高温、热辐射的作业环境。 25.热适应是指人体在热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现象。 26.热射病由于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先出汗、后无汗,并伴有 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系统症状。

2019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答案-(20647)

2019 年职业卫生培训考 试试题 (A)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姓名单位名称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4、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5、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 个人健康资料。 6、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7、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有物理性有害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 8、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及应急健康检查。 9、按照来源,噪声可分为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10、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 安置。 二、选择题(不限一个答案,全部选对得 3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不得分共45 分) 1、职业病指( 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 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2、尘肺发生的机理是由于粉尘进入肺组织后引起肺泡的防御反应,成为尘细胞,尘肺发生的基本病 变是矽结节的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的纤维增生,主要引起肺(B)改变。 A、细胞化 B、纤维化 C、硬化 3、《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

2019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2019 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单位名称职务分数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监管单位 D、检测单位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4、当发现有大量毒气散发时,应迅速佩戴合适的( A ) 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A、防毒面具 B、眼镜 C、手套 D、口罩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 3、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4、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病防护设施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C ) 。 5、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 A、审批 B、同意 C、备案 D、查阅 个人健康资料。 6、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A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 本单位 6、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B、管理制度 C、应急预案 7、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有物理性有害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 7、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 8、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及应急健康检查。 ( B )和中文警示说明。 9、按照来源,噪声可分为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A、安全标识 B、警示标识 C、英文 10、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 善安置。 8、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C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二、选择题(不限一个答案,全部选对得 3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不得分共45 分)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标本兼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职业病指( B )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 C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起的疾病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68含答案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68 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由( ) 负责。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2. 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 由( ) 负责。 A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3. 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 ) 。 A要求纠正B给予行政处罚C责令停产 4. 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 监督B检查C建议 5.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为主,防治结合。

A 健康 B 安全C预防 6.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 彻底 B 综合C分期 7. 《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 安全生产 B 劳动保护C预防、控制 8.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A、国务院卫生 B、卫生 C、国务院 9. 《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用人单位是指()。 A 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 B 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C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10. 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 专职或者兼职的(),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B 应急管理人员C工会督察员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题库 判断 答案

判断题 1、生产性粉尘均可导致作业工人肺部纤维化。 2、质量分散度越高,表明径粒较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 3、在矽肺病的发生发展中,质量分散度较粒子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更大。 4、可呼吸性粉尘是指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的15μm以下的粒子。 5、沉积在肺泡腔表面粉尘的清除大多是通过形成尘细胞后,通过纤毛运动被排出体外。 6、防尘八字方针包含了第一、二级预防内容。 7、粉尘沉着症患者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8、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5%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9、有些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中毒作用如锰化物。 10、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5-10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1、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2、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矽肺病的特异性病理改变。 13、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有矽结节和肺间质弥慢性纤维化。 14、矽肺患者临床症状与胸片的改变程度相平行。 15、肺心病、自发性气胸及支气管感染是矽肺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死因。 16、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最好是设法消除或替代该因素。 17、大多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与物理参数呈直线相关关系 18、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能通过传导、蒸发途径散热。 19、高温作业时,气温和热辐射是气象条件中影响人的体温调节主要因素。 20、一般认为尿盐量降至8g/24h以下时,则表示人体可能缺盐。 21、出汗量可反映高温作业者的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 22、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可出现左心室代偿性肥大。 23、胃溃疡是高温作业工人中常见职业性多发病。 24、高温作业易发生工伤事故主要因为神经系统出现抑制作用。 25、因中暑而死亡的患者大多缘于热衰竭。 26、热射病是因为散热障碍,体温调节紊乱所致。 27、热射病者体温一定升高,热衰竭、热痉挛者体温均可正常。 28、高温作业工人一旦出现热痉挛表现即可诊断为重症中暑。 29、使用频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称为声级,分A、B、C、D四级。 30、如果有10个相同的声源同时存在,则总声压级增加1分贝。 31、听觉疲劳和听觉适应均属暂时性听阈位移。 32、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此时患者主观有耳聋感觉。 33、脱离噪声环境需要数小时听力方可恢复者属于听觉适应现象。 34、短暂接触生产性噪声不会导致永久性听阈位移。 35、局部振动病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 36、控制振动危害的根本性措施是进行加强个人防护、较少作业时间。 37、局部振动对机体神经系统影响以上肢手臂末梢神经障碍为主,常以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形式出现。 38、手部冷水浸泡后复温时间超过30 分钟即为轻度局部振动病。 39、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作用于前庭器官,并使内脏位移。高频率、低振幅的振动主要对组织内的神经 末梢起作用。 40、射频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是随着频率的增加和波长变短而递增,所以微波波段以毫米波危害最大。 41、电光性眼炎是指紫外线引起的急性结膜、巩膜炎。 实用文档5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 )正式实施。 A. 2001 年10月27日 B. 2002 年5月1日 C. 2002 年1月1日 D. 2002 年7月1日 2. 职业病指(B)。 A. 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3.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C)。 A. 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D.职业卫生危害 4.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C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 粉尘、物理、化学因素 B.粉尘、物理、放射 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 5. ( B )依法享受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 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 B.职业病病人 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 D.接触矽尘工人 6. 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A ) A.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7.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D )。 A. 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C.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8. 对产生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 )。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警示说明 D.警示语言 9.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B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 B.定期 C.不定期 D.间断 10.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A )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 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 职业病病名 11. 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D )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12. 2009年媒体披露的(C )暴露岀我国职业病防治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职业病防治工作再次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A. 省仙游县外来农民工患职业病事件 B. 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 C. 海超开胸验肺事件 13、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C )明确了职业病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职业卫生培训试题-含答案81510

典型事故教育培训试题 1.职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应该( )。 A找企业负责人解决B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C自己去医院治疗 2.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 )。A医疗保险待遇B工伤保险待遇C商业保险待遇 3.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 ) A终止职业病病人的待遇B由职业病病人与企业协商解决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4.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30 B60 C90 5.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业病病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其被诊断、鉴定 为职业病之日起( )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 6个月 B 1年 C 2年6.导致尘肺发生的主要因素是( )。 A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小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B接尘工龄、粉尘种类、大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C接尘工龄、粉尘种类、等于10μm的粉尘和累积接尘量 7.甲醛的职业禁忌证有( )。 A全身性皮肤病和慢性眼病B原发性高血压C风湿性关节炎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防尘口罩也能用于防毒B防毒面具也可以用于防尘C当颗粒物有挥发性时,如喷漆产生漆雾,必须选防 尘防毒组合防护 9.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 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 10.中暑是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人员发生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疾病的总称。当作业地点气温( )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 A≥36℃B≥37℃C≥40℃ 11.手臂振动病是( )从事手持振动工具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骨质改变。 A长期B短期C连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