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盖板针布梳针侧磨工艺的改进
- 格式:pdf
- 大小:191.83 KB
- 文档页数:3
德国特吕茨勒TC03德国特吕茨勒TC-03型梳棉机主要技术特点1、⽤提⾼锡林位置的⽅法,增加梳理⾯积以提⾼梳理质量(1)将梳棉机锡林中⼼位置提⾼约20cm,使锡林与道夫刺辊之间的相对⼏何位置得到调整,使活动盖板前后固定盖板梳理弧在DK903型梳棉机的基础上增加20%,使前区梳理⾯积增加63%,后区梳理⾯积增加48%,TC-03型梳棉机与DK903型梳棉机相⽐,在同样的⽣条质量⽔平条件下,产量可相应增加,⽽在产量相同的条件下⽣条质量TC-03型梳棉机⽐DK903型梳棉机显著提⾼。
(2)在同样产量条件下,TC-03型梳棉机⽐DK903型梳棉机的⽣条质量明显改善。
TC-03型梳棉机与DK903型梳棉机⽣产环锭纱时在同等产质条件下13.3tex 环锭混纺纱细节减少23%,粗节减少55%,棉结减少49%,10万m纱疵A1减少87%,总纱疵减少69%,19.4tex纯棉精纱产量均为55kg,粗节减少30%,棉结减少24%,其他得重不匀、细节、纱线强⼒伸长率均基本相同。
⽣产29.2tex转环杯纱,产量增加75%,棉结减少57%,UT4微尘每100m增加稍许,其他纱线强⼒伸长率、细节、粗节、重不匀均变化不⼤。
总之,提⾼锡林位置、加和长梳理弧的技术措施改进后,使新型梳棉机不论⽣条质量及产量提⾼等⽅⾯都取得显著进步,这是TC-03型⾼产梳棉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
2.固定盖板梳理技术的改进(1)由于锡林中⼼位置提⾼,使TC-03型梳棉机固定盖板梳理区加长了梳理弧长度,增加了梳理⾯积,使固定盖板数量进⼀步增加,⽽且可根据需要增减固定盖板数量,从⽽提⾼新型梳棉机对纺纱原料的适应性。
(2)新型固定盖板梳理区,包括有四种⽆件,其中分别是梳理元件(两根固定盖板组成的梳理件),清洁⽆件(带有除尘⼑的负压吸尘件),控制⽆件(通过负压调节控制棉⽹)及罩板件,在增减固定盖板时可发罩板的增减来调节,四种元件的设计具有平⾏互换性(见图2)(3)固定盖板梳理区的调节对不同的产品原料以及后⼯序不同纺纱⽅式对⽣条产质量的要求不同,可选配最佳的前后固定盖板等四种元件的配置。
梳棉机弹性盖板花异常状态原因及控制韩新珍【摘要】介绍锡林-盖板间梳理纤维运动的特点及盖板落棉具体异常状态.发现引起盖板花异常状态的因素主要有锡林、盖板的几何尺寸,纤维的性能,环境温湿度,梳理气流、工艺及设备管理,设备基础件的精度等.在生产中,可根据纤维性能,通过调整活动盖板植针方式、角度、针高以及锡林针布工作角度和密度等,合理选配针布,合理设计工艺,加强基础管理,从而控制盖板花状态异常,稳定梳理质量.【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26)002【总页数】7页(P82-88)【关键词】梳棉机;弹性盖板;锡林;梳理;植针方式;针布密度【作者】韩新珍【作者单位】杭州精纱纺织有限公司, 杭州 3112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12.21 锡林-盖板间梳理纤维运动的特点分析锡林、盖板在梳理过程中其针面上均有纤维层,纤维层在单位针面面积上的重量称为针面负荷。
锡林上的纤维层有两种:参与转移的工作层,未被道夫转移的返回层;盖板上面有三层:向锡林转移的工作层、可参与转移的自由层、沉积内部的内积层。
纤维层的重量、密度、结构直接影响针齿对纤维的握持能力、纤维吸放性能和纤维受梳次数,因此,对梳理作用有重大影响[1-3]。
纤维两针面间的运动是由锡林针尖和盖板针尖各自握持纤维的能力所决定的,具体梳理特点有三种梳理受力和五种转移。
三种梳理受力方式:一是锡林握持纤维大于盖板的握持力,则纤维受到盖板针尖的梳理;二是盖板针尖握持纤维力大于锡林针尖握持力,则纤维受到锡林的针尖的梳理;三是锡林针尖和盖板针尖握持纤维的力相同,则纤维可能同时受到两针尖的梳理,并同时脱离两针齿的握持,成为两针面间的自由纤维,或被两针尖拉断。
锡林盖板间转移五种形态:(1) 纤维不转移给盖板,一端只受盖板梳理纤维,直接由锡林带出工作区而立即转移给道夫;(2) 纤维转移给盖板,在盖板上停留时间短且转移次数少,在锡林回转一周时间内转移给道夫;(3) 纤维转移给盖板,在盖板上停留时间长且多次停留和多次转移,梳理次数较多;(4) 纤维转移给盖板,由锡林带出纤维第一次不转移给道夫,返回刺辊和盖板多次的进入工作区反复梳理,同时多次返回纤维与新纤维增加搓擦;(5) 沉入齿隙成为盖板花或抄针花,不转移给道夫。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1 梳棉在纺纱工程中作用与地位(1)“清、钢、浆”历来被认为棉纺工程中是三个最关键的工序,特别是梳棉工序。
(2)“梳棉是纺织厂的心脏”“梳得如何就纺得如何”是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共识。
(3)梳棉是形成并奠定半成品结构的基础,是影响后工序生产及成纱质量最要紧的工序之一。
2 梳棉工序质量操纵目标(1)纤维分离度,马上纤维束分解成单纤维状态;------顺利实现牵伸的基础;------纤维与结杂的充分分离是去除结杂的基础;----- 纤维以单纤维状态实现更充分混合(2)尽可能去除棉结与杂质------普梳工艺基本上是除杂的最后一道关口;------精梳品种还与精梳工序有关,这是清梳联短绒率较高对精梳品种的影响精梳小于普梳的原因所在。
但关于减轻精梳负担,实现高效能精梳关系也十分密切。
(3)操纵短绒增长率----短绒率与成纱质量密切有关:短绒增加,条干恶化,常发性纱疵增加,飞花增多,粘缠挂堵多,使短粗节纱疵增加(10万米纱疵),有人认为,短绒每增加3%,条干CV恶化1%。
----随着高产梳棉机产量的提高,短绒增加导致质量下降的问题日渐突出。
梳棉工序质量操纵还应包含生条条干、生条重量、落棉操纵等等问题,限于时间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要紧是以上3个方面3 梳棉工艺路线(1)过去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是:“紧隔距、强分梳、好转移”这条工艺路线是以提高梳棉机分梳、除杂能力为核心的,尽管也提到转移问题,但不够突出,“好转移”的目标不够明确。
这条工艺路线在提高梳棉机分梳质量。
清除结杂,提升梳棉机单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近年来(2007年全国梳理质量会议)提出的工艺路线是“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
这条工艺路线应该说是对近年来高产梳棉机工艺实践的总结,比较全面的提出了正确处理梳理与转移、结杂与短绒关系,合懂得决充分梳理与短绒操纵这对矛盾的原则。
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对梳理工艺核心的认识。
(3)梳棉机的梳理度并非越大越好,转移率过大或者大小也会对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务必适中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