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全)

特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全)

特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全)
特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全)

小学数学第九册(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苏国标)第九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者:杨流安班级:五(三)

一、教学内容:

认识负数 7、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多边形面积计算 8、公顷和平方千米

3、认识小数 9、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4、小数加法和减法 10、统计

5、找规律 11、整理和复习

6.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知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离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三、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①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②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③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④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⑤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⑥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⑦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⑨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⑩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基本技能:

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 准确计算,引导梳理适合学生自主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六、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七、教学改革设想:

(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2)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八、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升五年级全校重新进行了分班,各班的情况基本相似,五年级(三)班是原来的四(三)和四(四)班学生组合而成的,因此,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都有一个相对的磨合阶段,可喜的是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九、课时安排:

一、认识负数 3课时

多边形面积计算 9课时

三、认识小数 8课时

四、小数加法和减法 7课时

五、找规律 2课时

六、解决问题的策略………… 5课时

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8课时

八、公顷和平方千米 2课时

九、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14课时

十、统计 7课时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认识负数:教材第1 — 6页例1 —例4以及练习一

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 — 11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

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

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模型。

2、通过现实生活问题,是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1)以统计表的形式昌县商店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在统计工作中,通常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2)以平面图的形式呈现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或南北方向的大街行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联系。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做些准备。

教学重点:正数、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P1—3 练习一 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摄氏度

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摄氏度

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摄氏度

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规定零上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或3摄氏度,规定零下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个“+”——正号,“+3”也可以写成3。“-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3。(教师板书)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

4、练一练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师: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

师: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

(卡片上分别写有+12℃、-12℃、30℃、+30℃、-30℃)

哈尔滨:零下12摄氏度,漠河:零下30摄氏度,海口:零上30摄氏度

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30℃和30℃

师: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2)小小气象记录员

师: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师: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练一练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米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师:象+3,40,+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3,-12,-40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练一练

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

-5,+26,9,-40,-120,+203

2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3、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师: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

学生说出存折,电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说明这些负数的意思

练习一 4

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

冰箱中的鱼水中的鱼烧好的鱼

10℃ 70℃ -10℃

练习一5

你知道下面的温度吗?

水沸腾的温度()℃

水结冰的温度()℃

月球表面的温度()℃

出示:+8,-5

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这两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全课总结:

师:(电脑出示有关图片)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负数(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P3—5 练习一 6—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1

2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

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3、试一试

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元;八月份:亏损850元;

九月份:盈利2500元;十月份:盈利4300元;

三、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师: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

生:小华如果向东走2100米,到达邮局。

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

师: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

师: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米记作什么?

3、表示南北方向运动的路程

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4、试一试:

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

-2接近2,还是接近0?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5、练一练

1、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

2、(1)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2,记作()米。(2)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米”,表示他向()走了()米。

四、巩固练习。

练习一第6题。

练习一第7题。

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1)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米。

(2)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第3层记作+3层,地面以下第1层记作()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层。

(3)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10分应记作()分。

练习一第8题

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处的数各表示什么吗?

妈妈于6月10日又存入20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6月25日取出4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

阅读: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布置作业:练习一第9 10题。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P10——11

教学目标:

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教学重难点:

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数一数

1、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再数一数吗?

2、你是怎样分的?

怎样数的?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二、移一移、数一数

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

2

1、下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这样的算法合理吗?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四、估一估、算一算

1、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个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促他们的面积。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吗?

五、小结:

今天我们进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12 — 14页)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15 — 18页)

3、梯形面积的计算(第19 — 21页)

4、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面积(第26 — 27页)

教材分析:

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小系列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会计算的图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

课时安排:9课时

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第1组图

要求: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2)出示例1中的第2组图

化”的方法。)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运用已学过有关知识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来研究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今天我们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③到斜边重合。

第二种: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③道斜边重合。

(4)教室用课件进行演示并小结。

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稿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5)小组讨论:

①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6)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X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X 高

3、教学例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都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23页上任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先把它转

(3)用字母表示面公式:S = a h(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2、指导完成练一练:强调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割补、剪拼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二1 — 5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练习二:

第1题:使学生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图中长方形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为15。所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为5和3、3和5或15和1。

第2题:学生在测量时一定要注意底和高必须是对应的一组。

第3题:要告诉学生用途中标出的数据计算出来的面积是近似值。这种近似的测量和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

第5题:可以让同桌两人分别准备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框架。操作时,一个长方形不动,另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比较后要明确两点:

1、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没变,面积变了。

2、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扁平,它的高就越短,面积就会越小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师:仔细观察这3个平行四边形,请说出如何求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先自己想,随后在小组中交流。

师: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出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究竟有怎样的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有应当如何计算?今天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教学例5:

(1)出示例5:

师: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三角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2倍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 2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h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试一试: 2、完成练一练:

(1)先让学生回忆拼得过程,再回答。(2)要让学生说清是如何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1 — 3题:

四、课外延伸:介绍第16页“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

拼摆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2倍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 2

教学反思:

第4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4 — 10题及思考题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第5题可以通过计算解决,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进行比较。教学时,重点放在后一种方法的比较上。

二、第6题要使学生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应是18。因此,方格纸上画出的三角形可以分别是:底6cm,高3cm;底3cm,高6cm;底9cm,高2cm;底2cm,高9cm;底1cm,高18cm。

三、第9题测量红领巾高时,可以启发学生把红领巾对折后再测量。

四、第10题要使学生认识到:涂色三角形与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所以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它所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五、思考题每个大三角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教学反思:

第5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第19页例6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

师:用例6中提供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注意:组内所选的梯形都要齐全)

(2)小组交流:

你认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需要的两个梯形有什么特点?

要使学生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测量数据计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一个梯形的面积并填表。

师:如何计算一个梯形的面积?从表中可以看出梯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还有怎样的关系?(小组交流)

得出以下结论:

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无论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还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 + 下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所以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高÷2

板书如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2倍一半

(4)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 = (a +b)h ÷ 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完成练一练:

(1)学生计算后提问:用上、下底的和乘高后,为什么还要除以2 ?

(2)结合直观的图形或教具演示,简单介绍横截面的含义,再让学生结合公式进行计算。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梯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2倍一半

所以梯形的面积 =(上底 + 下底)×高÷ 2

教学反思:

第6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完成第21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练习四

一、第2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由于这4个梯形的高相等,只要比较它们的商、下底的和是否相等。这几个梯形中,除左起第3个梯形之外,其余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二、第3题右图是直角梯形,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直角梯形中与上、下底垂直的那条腰的长度就是梯形的高。

三、第5题要注意两个问题:1、统一面积单位;2、讲清楚数量关系。

四、第6题先搞清楚水渠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积分别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形状,图中标出的条件又有哪些。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

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进行补充和强化。

教学反思:

第7课时:整理与练习(一)

教学内容:

1、系统地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完成第22 — 23页“练习与应用”的第1 — 3题。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复习过程:

一、复习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在整理出来。两种方法:

二、练习与应用:

第1题 先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再比较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最后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随后通过推理,明确图形间的大小关系。

第2、3题 运用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第8课时:整理与练习(二)

教学内容:完成第23 — 25页“练习与应用”的4 — 11题 教学目标:

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熟练地加以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练习与应用:

第4题 重点要指导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和梯形的画法。其中,三角形的底与高的乘积应是30;画梯形则应突出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仍然等于30,具体画法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

第5题 练习学过的各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结合练习让学生再说一说有关的攻势已达到巩固的目的。 第7题 有两种不同的算法:(1)整体面积 – 石子路的面积;(2)把小路两边的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底是19m ,高是9m 的平行四边形,再计算出面积。

第8题 要明确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就是两条腰的长度,即都是8米。

第10题 计算钢管根数的本质是求一个等差数列的和,而不是计算着钢管堆横截面的面积。教学时,要通过直观示意图并借助想象,帮助学生体会球和方法的思考过程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之间存在的相似性。 第11题 重点要指导高的测量方法。可提醒学生联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知识帮助解决高的测量问题。 思考题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主动去解决。必要时可以通过画图提示学生,也可以用本单元第16页中的“你知道吗”介绍的方法,以打开学生思路。

评价与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重点是引导学生养成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及时总结得失,以改进学习方法。

第9课时:校园的绿化面积

教学内容:第26 — 27页 校园的绿化面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少复杂的图形面积。

2、在校园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量,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想想算算:

(1)小组交流:你准备怎样计算?

(2)学生汇报: 15m

①可以看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②从一个长方形中去掉一个梯形

(3)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6m

2m

6 3m 6

m 2m m

2m

5m 10m

三、画一画:(第27页画画算算)

学校准备建一个新的花圃,在方格纸上划出花圃的形状并计算出面积。

四、实地测量:(第27页量量算算)

在校园里找出一块合适的空地,参照上面画出的形状进行实地测量。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级姓名成绩

填空

1.三角形的底8厘米,高5厘米,面积( )平方厘米..

2.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厘米,高2分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一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 ),它们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底( ).它们的( )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它的高是8厘米,底是( )厘米.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米,面积是45平方米,它的高是( )米.

6.梯形的下底6分米,上底9分米,高2分米,它的面积( )平方分米.

7.一个梯形的面积36平方厘米,它的上底3厘米,高8厘米,它的下底( )厘米.

判断题

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两个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面积也不相同.( )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

4.平行四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

操作题(下面方格纸每格为1 c㎡)

画出面积是8 c㎡的平行四边形, 6 c㎡的三角形和12 c㎡的梯形各一个.

先用字母写出下面图形的公式,再计算下面图形面积..

(1) (2) (3)

解决问题

1.星光小学建造一个花坛(见下图),这个花坛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每9㎡栽果树一棵,这个果园栽果树多少棵?

3.一条红领巾的底长100厘米,高33厘米,做400条红领巾需要红布多少万平方厘米?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把非整万(亿)的大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小数。

教材简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体会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分数间的联系;还教学了分数的知识,学生初步理解了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等分数的意义。这些都是继续教学小数知识的必要基础。本单元系统的教学小数知识,将使学生建立比较完善、比较深刻的小数概念。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教学小数的知识。这些经验包括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金额,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长度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认识了的。这些经验能支持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发现小数的性质,进行比较小数大小的活动,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数形结合,教学小数的知识。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抽象的数学规律,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的降低教学的难度。教材编写时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如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它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依托直尺显示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是零点零几米;在数轴上建立点与相应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领会小数的知识。

3、始终把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本单元编排的四部分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教学小数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则、改写大数的方法的基础,后面三个内容的教学又促进了小数概念的逐步清晰、逐步深化。

4、选择大量有意义的现实数据。如:普通食品、常用物品的价钱,我国部分大城市的人口数,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数据,集知识性、应用性、思想教育为一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能正确读写小数。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够比较小数的大小。

4、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按要求正确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策略:

1、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

2、教学小数的性质,突出对性质的体验。首先体验性质的合理,然后体验性质的应用。

3、比较小数的大小,淡化统一的法则,鼓励个性化思考。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8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P28-29页例1和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的1—5题。

教材简析:

教材以两位小数的意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前联系一位小数与整数,往后发展到三位小数和四位小数,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小数概念以及记数方法。例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学生体会两位小数的意义不是很轻松的。而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又是他们初学时感到不习惯的。从有利于教学出发,例题先讲两位小数的读法,再让学生感受到两位小数的含义。例2通过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 1分米=()米

2角=()元 1厘米=()米

1分=()元 1毫米=()米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指名回答问题。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橡皮的单价0.3元是3角;信封的单价0.05元是5分,练习簿的单价0.48元是4角8分或48分。

(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既使学生消除对这三个小数的陌生感,又为下面体会小数的意义埋下伏笔。)

2、教学小数的读法:

0.05 读作:零点零五 0.48 读作:零点四八

引导学生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0.3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05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0.48元呢?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0.3元是1元的十分之三。

(学生根据三年级的知识,完全可以回答出第一个问题。)

0.05元是1元的百分之五。提问: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可以作如下的引导。)

思路: 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

1

100

;0.05元是5分,是5个

1

100

也就是1元的

5 100

根据上面的思路,让学生说明0.48元是1元的

48 100

学生回答:1元=100分,1元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1分,1分就是1元的

1

100

;0.48元是48分,是48个

1

100

也就是1元的

48 100

观察板书: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看到0.05和0.48都是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4、“试一试”

A、理解:1厘米是

1

100

米,

1

100

米可以写成0.01米。

指名理解1厘米为什么是

1

100

米。

(1米=100厘米,1米平均分成100分,1份就是1厘米,1厘米也就是1米的

1

100

,就是

1

100

米。)

B、用米为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4厘米与9厘米。

学生回答并说名理由。

C、观察板书:

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

这三个小数呢?(两位小数)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百分之几)

主题六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主题六特殊教育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备课)(一) 教学内容:聋校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聋校数学备课的内容与要求、备课的步骤、备课应注意事项。 2.使学生会拟定学期、单元、课时等教学计划。 3.结合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科学的教学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聋校数学备课的基本要求、备课的步骤。 教学难点:课时计划(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十五、十六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研讨,引入新课 1.问题分析 问题:某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层次不明、思路不清,知识含混,聋生不知所向等,你认为原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教师知识理解不全面、课前准备不充分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所致。 2.什么是备课,备课的内容有哪些?(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说明) 二、理实结合,学习新知 (一)备课的概述 [理论研讨] 1.含义:教师课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通常称为备课,又称作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构思、设计教学环节及其细节,对教材作出进一步的教学法的加工。 2.意义:(1)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 (2)是减轻课后批改作业和个别辅导基础; (3)是实现教学活动良性循环的关键。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而且又是一项精益求精、没有止境的工作。 (二)备课(教学设计)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组内交流—组间交流) (1)备课的内容有那些,其要求是什么? (2)你对这些要求是怎样理解的?例举说明。 2.概括讲解——备课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1)备教材(重点)——要求做到五个弄清: ①弄清大纲(课标)的精神:了解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要求、教材全貌等。 ②弄请教材体系:首先弄清作者的思路和思想,初步建立起对教学内容的感觉与认识,从整体到局部,了解各册、掌握全册、深钻本节;各册知识发展情况,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地位,把握知识结构。 ③弄清教学重点难点:全册——单元——课时: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等 ④弄清教材特点:侧重于概念、还是数量关系或演算、实验等,针对教材内容及其特点加以分析,品味教材内涵的独特意义,真正地实现与教材的情感交流。 ⑤弄清教材疑点:课堂上学生混淆不清、容易误解切产生疑惑的地方。 此外还应考虑教学资料——掌握三项原则:博览精选、厚积薄发;消化吸收、贵在创新;科学可靠、生动新颖。 (2)备学生(前提)——要求做到五个了解: ①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对聋生构成、特点、风气、班级地位、心智发展水平、学习情况、学习兴趣、班级中代表性意见等方面进行了解。以上因素中,有些是经常对教学目标设计产生影响的,有些是随时间、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要求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解(观察、访谈、测查等)。 ②了解聋生的学习基础——新知识的学习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新知识产上的困难和障碍等、新知识完成经验等。这是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的基础。 ③了解聋生的学习方法——分析聋生是否对学具会不会操作,组织讨论是否合适等。 ④了解聋生的个性品质差异——对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自信心等)要了解,要具体进行分析。 ⑤了解聋生的变化与进步——学习积极性变化,组织纪律、兴趣、爱好变化,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变化等,发现“小”的进步都要引起重视。 (3)备教法(关键)——做到三个适应: ①教学方法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教学目标不同,其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差异。

第三方支付介绍及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比较分析

第三方支付介绍及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比较分析 摘要 第三方支付是我国电子商务支付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网络信用方面有重要保障作用。本文先介绍第三方支付系统流程、特点、功能,然后对目前国内四大支付平台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从中看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规律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才能够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推动我国电子支付的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第三方支付系统及发展现状的概述;第二、三、四部分,分别介绍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流程、特点、功能及作用,第五部分通过对国内四大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详细分析得出分析结论;第六部分,对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及提出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第七部分总结。 关键词:网上支付、第三方支付、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概述及发展现状 (一)第三方支付概述 “第三方支付”是指一些和国内外银行签约、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电子商务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签收物品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确认收货,可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平台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国内知名物流企业紧密合作,使网络交易的安全性更加坚固,进一步防止了交易中可能出现的欺诈行为,提高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运作效率。第三方支付平台正好抓住互联网购物中消费者希望少花钱的心理,在用户交易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利用这种会员免费服务集聚了大量人气,提升了整体用户数量,为企业带来了更丰厚的收入。(二)国内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下图1是艾瑞咨询对2013年第二季度国内支付市场份额的统计数据。2013Q2中国第三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 学校:南充市南部县大桥小学 教师:勾余波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 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 2、小数除法(11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1.小数乘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P.l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填表。(投影出示) 因数15150150015000 因数5555 积 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 (1) 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2) 再从右往左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概括: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或)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或10倍、100倍、1000倍…… 2、口答:15×5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3、引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部分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首先小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二、尝试: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⑴出示例1:花布每米6.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⑵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列式计算?(让学生讨论,只列算式不计算,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用加法计算:6.5+6.5+6.5+6.5+6.5 用乘法计算:6.5×5 ⑶ 6.5×5表示什么?(5个6.5或6.5的5倍是多少) ⑷小数乘以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是求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⑸练习:

特殊教育课件-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二年级(2)班数学教案 1和2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感受并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2、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 3、让幼儿在游戏中能用实物来表示1、2。 二、活动准备: 1、1、2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小棒小鸭图片。 2、二个框子上面分别贴有小棒、鸭子的图片。 3、数字宝宝卡片1、2幼儿人手一套。 三、活动过程: 宝宝,宝宝拍拍手,宝宝,宝宝拍拍腿,宝宝,宝宝坐神气。 (一)、活动导入:用儿歌引出课题: 宝宝们,今天老师啊,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听呀。(想…)那宝宝的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听完儿歌后告诉老师你都听到什么。 教师唱儿歌:“数字宝宝1和2,1像小棒细又长,2像小鸭水里游,”。宝宝们,刚在儿歌里面听到了什么呀?(幼儿自由说)。我们的数字宝宝长什么样呢?今天老师请他们来我们这做客了。宝宝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像儿歌里唱的那样像小棒和小鸭啊。现在老师就来请出数字宝宝了。 哇!数字宝宝出来啦! (二)、活动开始: 1、请出1、2大数字卡和小棒小鸭的图片,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宝宝们,看看老师现在手上拿的呀是数字宝宝的图片,这是1,问:是什么呀?(幼儿一起说1,或者请单独宝宝说说); 举起2,这是2,(请单独幼儿说是什么?); 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跟这些图上长得一样啊?(嗯…)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现在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宝宝图片,宝宝们一起跟老师大声念出来啊。(一开始跟老师一起,中途老师可以试试不念。)宝宝真聪明,表扬说的宝宝。 3、感知数字: 1表示什么呢?老师觉得1可以表示一张椅子,还可以表示一个大电视机(从班上的东西来举例);让幼儿说说。对说的宝宝进行表扬。 拍手游戏:宝宝们,老师现在要跟你们做个游戏。说1拍(手),说2拍拍。老师先进行示范再跟幼儿一起。 (三)、游戏:送数字宝宝回家 宝宝们,看老师呀这有两个框子,上面呀,贴着小棒、小鸭图片,你们手里拿着数字宝宝,现在数字宝宝要回家了,把1送给小棒,2送给小鸭吧。 教学反思:在观察书中的插图时,我尽量的引导孩子仔细,并且有序的观察数数,进而感知1、2数序。比如:数“1”时,有人数出一只大象,这我并不奇怪,可之后孩子们的一些细致发现让我很高兴也很意外。一片天、一片绿草地、一位女老师、一个扎两个小辫的女孩儿、一只黄颜色的小鸟等等;在数“2”时,有人数出两头犀牛、两个男生、两个女生、两个书包、两根木头柱子等等; 在教学写1和2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数字的特征,把每个字关键点讲出,用简短的话帮助孩子记忆,比如1的教学:1像小棒斜着放,帮助学生找准1的位置。再如2的教学: 2字像小鸭,圆圆的脑袋碰上线,长长的脖子斜下来,平平的身子碰下线。关键点讲到了,学生也乐学。巡视下来,学生的书写还是不错的。接着告诉孩子们书写的时候要顶天立地写满格,把字写得满满的。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还是比较好看。 3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3. 2.了解3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认识“<”,掌握3的组成.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全部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 教案全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苏教版第九册数学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 6、小数乘法和除法(一) 2、多边形面积计算 7、公顷和平方千米 3、认识小数 8、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4、小数加法和减法 9、统计 5、找规律 10、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5)能回顾反思学习过程,解释或评价学习的结果。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3)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等内容,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不断拓展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教材简析:

【数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_0

---------------------------------------------------------------范文最新推荐------------------------------------------------------ 五年级数学教案——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要求在知道两数特殊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求出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思考并回答:①什么是公约数,什么是最大公约数?②什么是互质数?质数与互质数有什么区别?(回答后做练习十四的第5题) 2、求30和70的最大公约数? 1 / 4

3、说说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7和218和15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求这两种特殊情况的最大公约数(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3 (1)求出下列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7和218和1542和1417和19 (2)观察结果:通过求这几组数的最大公约数,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方法:先让学生讲,再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9页的结论。 (4)尝试练习。

---------------------------------------------------------------范文最新推荐------------------------------------------------------ 做教材第69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做后由学生讲评,集体订正。 四、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四的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看哪几组数是第一种特殊情况,哪几组数是第二种特殊情况,再解答出来。 2.做练习十四的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作出判断后再让学生讲明判断的理由。 3.做练习十四的第9题,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方法。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四的第8、10、11题。 3 / 4

(完整word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黄泥河小学伍忠跃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课本第10—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到十几减9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探究多种方法。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理解。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想加算减”“破十法”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探究多种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39+79+49+6 9+89+29+99+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129+()=189+ ()=17 9+ ()=139+()=169+()=14 二、讲授新课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 生:喜欢。 师:那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到公园去玩,好么? 师:出示课本第10页的图。引导学生看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中小朋友在做什么?(左边的小朋友在买气球,有买风车的,右边的小朋友在猜字谜,套圈圈) 师:阿姨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剩几个气球?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该怎么列式。 教师板书:15-9= 6想: 9+6=15(想加算减)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俩个算式相同在什么地方。都是十几减9,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 板书课题(十几减9) 12-9=3想:10-9=1,1+2=3(破十法)

最新第九单元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三下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速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最后得出“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三个数量关系。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关系式“一份数×份数=总数”,已掌握解决问题的五步思维基础上,从分析关键句入手,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例;同时也为以后的行程问题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点:推理思维、抽象思维 学科德育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善于反思 思维严谨主要体现在有理有据、思维缜密两方面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运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跑步比赛等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梳理归纳,并提炼数量关系,感受模型思想。建立了这个模型,不仅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基础。本课的学习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让学生由第一学龄段的“情景问题串的学习”过渡到第二学龄段的“解决问题的数模学习”。 3.学情分析

根据生活实际经验,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他们抽象思维还不健全,可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生活经验,对此,我们做了相关检测。依据前测数据,我们得到结论,只要引导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就能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这一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要求相吻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掌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学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概念和建构三者关系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初步渗透模型思想。 3.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意识,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厘清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行程问题模型。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数量关系模型背后的意义。 【评价设计】 1.针对目标1: 评价任务:在环节1中,借助观察、比较、演示和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物流中心,头脑中再现车辆运动的现象。 评价方式:在全班交流时倾听。 2.针对目标2: 评价任务:根据理解,小组内交流、分享,借助以前的知识与方法动脑思考,厘清数量关系,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过观察、对比、思考、提炼、概括等活动,抽象概括出新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评价方式:教师在学生操作时深入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展示交流时倾听。 3.针对目标3: 评价任务:在“练习拓展”环节,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由“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基本数量关系式出发,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其他两个数量关系并解释其道理,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关系。 评价方式:自主练习与集体交流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直与弯 直与弯(一) 教学内容:直与弯(一)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线与弯的线。 2、学习区别直的线与弯的线的方法。 3、用生活中的辅助工具(如书棱、杯盖)画出直与弯的线。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线与弯的线。 教学难点:学生能区别生活中直的线与弯的线。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1)请学生观察图片里面的铅笔和香蕉有什么不同? (2)学生个别回答。 (3)你猜对了吗? (4)小组讨论。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铅笔是直的,香蕉是弯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直的线和弯的线。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直的线和弯的线。 (1)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直与弯的线。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直与弯的线,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3、让学生用生活中的辅助工具画出直与弯的线。 (1)学生用尺子画出直的线。 (2)学生用杯盖画出弯的线。 (3)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给予评价。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三页的练习。 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 五、总结品尝: 六、板书设计: 直与弯(二) 教学内容:直与弯(二)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面与弯的面。 2、学习区别生活中直的面与弯的面的方法。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面与弯的面。 教学难点:学生能区别生活中直的面与弯的面。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直的面与弯的面。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1)请学生观察图片,小熊想:“前面有两条路,哪条是直的,哪条是弯的?” (2)学生个别回答。 (3)你猜对了吗? (4)小组讨论。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认识直的面和弯的面。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直的面和弯的面。 (1)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直与弯的面。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直与弯的面,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五页的练习。 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 五、总结品尝。 六、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五年二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4人 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 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 的进行学习。但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 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 业。从上学期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 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 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 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册教材的内容有: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小数四则混 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和简易方程。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 2、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 算。 3、会用分步列式或列综合式解答整数、小数的三步计算一般 应用题。

4、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5、能够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会列 方程解应用题。 6、会使用计算器。 三、各单元的目的要求: 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要求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及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会用计算器计算 小数乘、除法并会进行验算。 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要求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熟练、正确计算,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文字题,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 导过程,掌握每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概括及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代数知识,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

培智生活数学教案1

《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不进位加法》 学科:生活数学年级:八年一 【教学内容分析】:本篇教学内容选自生活数学校本教材八年级“小数的计算”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位以内整数的加法,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法之后进行的(小数的整数部分在千位以内,小数部分为十分位和百分位)。此部分内容已经进入到小数的运算阶段,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学习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本节是小数运算的起步,也是为未来学习一位小数不进位加法做铺垫。 【学情分析】:班级一共13名学生,年龄在14岁至18之间,其中智力障碍学生5名,自闭症学生6名,唐氏综合症学生2名,根据学生的听理解能力、生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将学生分为A、B、C三类。 A类学生:3名学生(张同学、杨同学、王同学)。理解能力相对较强,对小数读写法都比较熟练,能够熟练使用竖式进行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当然个别A类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对应位不准确的情况,但是老师稍作提示便可以马上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跟随老师的思路,保持一定的注意力,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B类学生:6名学生(孔同学、但同学、于同学、王同学、郭同学、高同学)。理解能力相对稍差,对小数的读写需要一定的提示,在使用竖式进行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过程中,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才能对准各个部分,完成计算。B类学生很少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在课堂上难以跟随老师的思路。 C类学生:4名学生(吴同学、姚同学、韩同学、张同学)。四名学生不能独立对小数的进行读写,张同学是自闭症孩子,与老师几乎没有语言上的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A类:列竖式计算整数部分为0的不进位加法。 B类:列竖式使用计算器计算。 C类:经提示使用计算器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整数加整数的计算规则,利用黑板进行竖式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列竖式进行计算,并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1 并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小数计算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价值态度观:应用。正确计算。【教学重点】::数位对齐。【教学难点】由于整数不存在小

特殊教育学校第三册培智数学10的认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数字10;对10的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量感知。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数字认识10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量感知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感: 引导学生感受10这个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法与学法 教师:情景演示法和启发式相结合。 学生: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看到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听到你们甜美的歌声,老师的心里特别高兴。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出去看看,你们想去吗?

(看课件)那么你们要认真的观察哟,你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的数字宝宝“10”。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认识数字宝宝10(板书)。 二、认识10 1、教学数数 1)小朋友们,老师买了很多张美丽的卡片,请你们帮我数数有多少张?(出示课件)店里的老板看我买的多又送我了一张,快来数数老师现在有几张? 2)观察主题图 课件展示主题图:请你们仔细的观察,在这个画面上你们看到什么,它们各有多少?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3)我们身体部位那样宝贝正好是10?(数数自己的手指头)数字10除了表示10个手指头,你还能用10表示哪些东西的数量? 4)游戏.数糖果。 今天小朋友的表现真棒,我也有奖品送给你们呢!奖每个小朋友10颗糖。请你想一想,如果不够怎么办?如果多了怎么办?完成后告诉老师,分享你的糖果。 2、教学10的顺序: 1)0到9的数字宝宝可团结呀!你们看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出示直尺图)10看到了羡慕的不得了,它也很想排到队伍里去,可是不知排在哪儿,你们能帮帮它吗?大声地告诉它站在谁的后面。 2)看到10加入到队伍当中了,数字宝宝们可高兴了,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有几个调皮的宝宝藏起来了,你们能找到它们吗?(出示数轴图)。 观察一下,这些数字宝宝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7195

最新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1 第1课时观察物体(1)2 第2课时观察物体(2)4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6 第1课时认识因数和倍数7 第2课时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9 第3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11 第4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13 第5课时练习课15 第6课时质数和合数17 第7课时数的奇偶性19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21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22 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24 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及计算26 第4课时练习课128 第5课时练习课230 第6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32 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34 第8课时练习课36 第9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37 第10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39 第11课时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41 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43 第13课时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46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9 第1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50 第2课时分数与除法53 第3课时分数与除数的关系的应用56 第4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58 第5课时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61 第6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63 第7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课67 第8课时最大公因数70 第9课时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73

第10课时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75 第11课时约分练习课77 第12课时最小公倍数79 第13课时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82 第14课时通分84 第15课时通分练习课87 第16课时小数化成分数90 第17课时分数化成小数92 第18课时整理与复习94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97 第1课时旋转的特征98 第2课时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100 第3课时欣赏与设计102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04 第1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06 第2课时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108 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111 第4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12 第5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练习课115 第6课时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117 第7课时分数的简便计算120 第8课时解决问题121 第9课时打电话123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127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128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31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133 第1课时简单的找次品问题134 第2课时稍复杂的找次品问题137 第九单元总复习139 第1课时总复习——因数与倍数139 第2课时总复习——分数的性质和意义141第3课时总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43第4课时总复习——空间与图形145 第5课时总复习——观察物体与统计147

培智生活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精品文档 数学进度表

周教学内 复习有没有,大小,多少,上下,1外等概念,读123 学习快慢概2 学习远近概3 综合练习4 认5-64 学习厚6-7 学习长8 学习轻9 综合练习10 认11-125 学习高13 学习配14 综合练习15 认616-17 综合练习18 总复习19-2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一课:快慢 教学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二册P4-5页快慢教学目标:1.理解快慢的概念 2.应用:学会简单的练习

3.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教会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概念的建立 教学课时:5课时 一复习 1.读123,跟老师读,请同学读 2.唱儿歌《十个手指头》:123爬上山,456翻跟斗,789拍皮球,伸出小手,10个手指头。 二:新授 1.导入: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出小乌龟跑第一,小白兔跑第二,请同学说一说哪种动物跑得快,哪种动物跑德慢。并教同学不要骄傲,懒惰的道理。 2.分析图1,师:小朋友在干什么?(骑单车) 叔叔在干什么?(开汽车) 根据平常的观察,骑单车快还是开汽车快?(汽车泡在前,单车跑在后,单车慢,汽车快) 3请同学说说图2,两个小朋友游泳,谁游得快,谁游得慢?要求每一个小朋友都要说,不对的纠正。 4.堂上练习:在快的下面打√,在慢的下打⊿。先老师示范做一次,再让同学自几在黑板上做一次,然后让同学在书上写一次。 三:游戏 抢瓶子游戏:看谁跑得快能把瓶子抢回来。然后问同学谁快谁慢!回答对的表扬,回答错的改正。 教学反思 快慢这个概念对于同学来说比较容易理解,通过有趣生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动比赛活动和平时生活的引导,同学们基本上都能理解这两个概念。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对于做习题感到烦厌,经常不配合老师。原因是习题太乏味,他不会做,令他没有信心从而讨厌做题。针对这一点我手把手教,并让他上黑板做,当他做对了,我就让全班同学表扬他。做错了,教他做对,鼓励他下次努力! 第二课:远近

特殊教育8、9认识教案

教案

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摆出学过的数字.(学生在桌子上摆数字卡片) 正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 问:比7小的数有哪些?和5相邻的数是几和几?7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哪?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 板书课题:8的认识 探索新知 1.出示:8 师:你们看,8像什么?(小葫芦)今天我们就像认识7一样认识8,你想学习8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数数、8以内数的顺序,比较8和其它数的大小、8的组成等)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学习这些知识. 2.认识8的含义 出示教材52页8的主题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教育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要注意安全)使学生巩固旧知识,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谁愿意来教同学们数数?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带大家数图上物体的个数.(8个救生圈、8个人、8顶泳帽)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8吗? 学生可以用8说一句话,也可以演示摆学具(如:摆8根小棒、8张卡片等). 3.数序及比较大小 师:谁为大家介绍一下,8以内数的顺序是怎样的?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介绍,说一说8为什么排在7的后面.出示直尺图2,让学生按顺序读出尺子上的刻度. 学生再拿出直尺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0到8各数的位置. 出示点子图3. 问:7和8比,谁大?你是怎么比的? 板书:7<8 8>7 4.区分基数与序数 演示动画“基数、序数”. 师: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你们看都谁来了?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8.下面我们以组为单位做抢答游戏,小动物提问题,你们抢答.(如,

小青蛙:呱呱呱,我是谁?从右数我排第几?) 5.8的组成 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总结出8的组成情况,然后集体交流.问: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8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找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共同总结出: 练习:两人一组,拍手说8的组成. 6.学习写8:我们认识了8的含义,那么怎样才能写好8呢?下面请看大屏幕.(演示动画“8的写法”) 学生练习在书上写8,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巩固练习 1.按顺序填空 板 书 设 计

第三方支付平台

第三方支付平台 D 实验三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2学时) 1、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格局如何以及各自所占有的市场情况是多少, 2、请同学上网查询目前主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大的网上商城采用的有哪些?(列表说明) 网上商快钱易宝支付宝 Paypal 财付通首信易城 淘宝 ? 易趣 ? 当当网 ? ? ? ? 卓越网银行卡 支付 拍拍网 ? 你认为哪几家第三方支付平台最有生命力,会长期生存下去? 我觉得易宝的生命力比较强,会长期生存下去。 (1)如果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安全的在线支付,方便的电话支付,免费的会员服务,为您的手机充植,精彩活动积分奖励。 (2)可以为商户提供:网上、电话、汇款,多种收款方式,支持外卡,让你您的生意做到全球,7*24小时客服,技术支持快速反应,接入更简单,交易更安全, 结算更及时~ (3)功能有:会员登录安全设置:通过验证图片、提示问题、常用机校验等手段实现的双向安全验证机制,确保用户在任意场所登录易宝网站时的安全。 快捷查单服务:消费者通过此项服务可以方便快捷的查到自己选择YeePay易宝支付的网上购物订单~商户通过接入“快捷查单”功能,为客户提供贴心增值服务,提升服务品质和形象~ 自主接入服务:商户可通过自助方式网上注册并使用易宝在线支付服务,不仅 可以在线收款,而且还能登录商户系统进行定单管理和交易结算。依托易宝强大平台,确保安全交易,并享受7*24小时客户服务及快捷查单等增值服务。 3、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颁发会对现行的网络支付以及银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易观国际分析认为,牌照发放后,获得牌照的企业将可接入超级网银,第三方支付企业以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将会逐步向传统企业进行渗透,也将出现从单一产业链的支付服务向跨产业链的融合转移的趋势。支付企业通过整合各种支付产品,为企业进行深度定制化服务,加快资金周转效率,而保险、基金等行业将是一个新的蓝海市场。 一旦涉及到钱,那么这个庞大的支付产业必定摆脱不了银行的介入。在《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06.02会议征求意见稿)》出台前,仅有支付宝等少数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委托银行每月对客户的交易保证金做托管审计,其他公司则会依托三四家银行提供备付金托管与清算服务。而随着今年5月26日首批支付牌照正式发放,一场第三方支付公司挑 选客户备付金存管行与回流备付金的“战斗”悄然开启。 根据之前提到的艾瑞公布的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的交易规模达到3650亿元这个数据,如果按5%交易金额被沉淀计算,仅在网上支付领域近180亿元资金将回流银行存款。业内人士表示,获得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存管资格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存款规模等都会带来有利影响,而在一些支付公司涉足预付卡业务之后,银行也将获得更多沉淀资金。 各第三方支付早已“明刀明枪”激战,备付金存管这“粮草”又怎会毫无准备。日前,支付宝正式宣布选择工商银行作为其备付金存管银行;本月初,建设银行与深圳华夏通宝商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华夏通宝将选择建行作为主要的结算银行;7月上旬,浦发银行也与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上海付费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付费通的备付金托管银行;快钱公司日前也宣布与八家银行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已经颁发,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公司包括消费者熟知的支付宝、快钱、财付通、银联商务等2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1)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 课题:5的乘法口诀第一执笔人:张国梅介休市城关乡堡上巷小学 高级教师地级电教能手 一、教材分析“5的乘法口诀”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以后为加快学生计算速度,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由于5的乘法口决易学,易记与实际生活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所以先学习5的乘法口诀作为其他口诀的基础,结合具体实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索等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很熟练地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从而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由于学生有五个五个数的基础和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摆小伞,结合乘法意义,写出乘法算式,引出五的乘法口诀,学生经历归纳口诀的过程,能比较好地理解口诀的来源和它表示的意思。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要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出发,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 三、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1、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抽象,概括、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知道5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时间 分配 评价建议 创设情境做好铺垫师:学校最近要评选 “雏鹰行为奖章”获 得者大赛,我们班的 “雏鹰行为奖章”的 获得情况如何呢? 看我们班的评比栏, 问:我们班谁获的最 多? 小文获多少枚? 小玉获多少枚? 那他们一共获多少 枚?如何列式?表 示什么含义? 师:任写一个算式 学生共同观察墙 壁上的评比栏 生: 生:4枚 生:4枚 生:4+4=8 4 2=8 2×4=8 学生互相说表示 的含义 3′ 1′ 同学们积极观察评 比栏,很高兴看到自 己和他人的学习成 果,愿意表达自己的 看法。 操作观察探究新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 了乘法的初步认识, 同学们用自己的小 棒摆出了许多美丽 的图案,谁来介绍一 下自己是怎样摆出 一把小伞的? 用几根小棒才能摆 出一把小伞呢? 那么在规定的时间 内用手中的小棒比 赛一下看谁摆得又 快又多。 问:一把小伞用5根 小棒,那你摆了好几 把,一共用了几根? 指着你所摆的图案 学生介绍摆伞的 过程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可能回答: 2′ 3′ 能积极参与动手摆 小伞的活动,愿意思 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加比赛活动积极 性非常高,愿意与同

浅谈特殊教育学校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4716686.html, 浅谈特殊教育学校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作者:杨晓慧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3期 特殊教育数学是一门学习数字﹑数量关系和与数字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的学科,主要分为算术和简单几何两个部分,按照学习认知的程序来讲,数学学习的过程包括了以下三个基本的方面:记忆﹑理解﹑应用.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不论是上述三个阶段的哪个阶段,学习起来都存在着特定的困难,因此,需要一些特殊的教学和引导手段。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因此,如何使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优化数学教学,尤其是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当前,在特殊学校数学的教学中,将课堂生活化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在掌握和理解数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而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需要非常充足的课前准备,要对数字,图形的认知、理解、应用三个阶段做精心的课堂设计。教师的课堂设计对于学生的理解 和认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引导作用直接影响到特殊儿童的数学学习的最终效果。《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因此特教学校数学教学生活化是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方式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把课堂变成“小社会”。“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教师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的数学学习习惯和理解能力存在着差异;第二,不同程度的特殊儿童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一个各种类型、各种程度特殊儿童都存在的班级,为满足各类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受益的需要,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需要将课堂“生活化”和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时刻强化教学,这也是特殊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首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为学习背景,倡导“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对所建的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多创设生活情境,再现生活,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社会多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