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护理配合【摘要】鼻内窥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在鼻科学的应用。
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鼻腔创面多,术后易发生淤血、粘连和息肉再生,所以,术腔的病灶清理及护理极为重要。
2009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对57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均在内镜室鼻内窥镜下行病灶清理术,90%以上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后鼻内窥镜病灶清理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关键词】鼻窦炎;鼻内窥镜;病灶清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33-011 临床资料本组574例慢性鼻窦炎中,男386例,女188例,年龄14~76岁。
其中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152例。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较严重者伴有头痛。
病程2~30年。
手术后均于表面麻醉鼻内窥镜下行病灶清理术。
结果:治愈538例,好转36例。
2 术前准备2.1 物品消毒硬性鼻内窥镜采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消毒灭菌,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冲冼消毒液,鼻内镜吸管、上颌窦吸管、上颌窦组织钳等手术器械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导光束、冷光源系统用术必泰纱布擦拭消毒;弯盘、枪状镊、敷料用高压蒸汽灭菌。
2.2 器械准备鼻内镜冷光源系统和电视监控摄录像系统,观察记录系统、打印系统和纤维导光束、负压吸引系统等;角度为直向0°偏向30°、斜向70°视觉,直径2.7~4.0mm的鼻内镜硬管各1把;弯盘2个,枪状镊、鼻内镜吸管、上颌窦吸管、上颌窦组织钳各1把,鼻窦钳、剪弯直各1把;无菌棉片、无菌方纱、5%利多卡因、1%麻黄素、明胶海绵、膨胀海绵、外用生理盐水等。
2.3 病人准备①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灶清理术的目的及操作的基本步骤和配合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嘱患者如操作时可能出现疼痛,此时不要移动头部或用手拉出硬镜,可讲话告诉医生或抬手示意,以免损伤鼻黏膜组织;②血压监测:有高血压病史者,遵医嘱按时给予服用降压药,术前术中血压应控制在≤19/12kpa,以免术中渗血或出血过多;③手术体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部抬高20~30°;④麻醉方式:根据病情选择不同表麻方式。
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护理体会大纲一、封面标题: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护理体会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完成日期二、摘要研究目的主要护理体会三、引言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简介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四、术后护理理论基础术后恢复生理机制鼻腔冲洗的目的和重要性五、术后鼻腔冲洗的护理操作冲洗前的准备患者评估冲洗液的选择冲洗工具准备冲洗操作步骤患者体位冲洗方法注意事项冲洗后的护理观察患者反应鼻腔清洁记录冲洗效果六、护理体会患者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管理教育患者正确认识术后恢复过程术后并发症预防预防感染预防鼻腔粘连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护理方案针对性护理措施七、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护理体会与效果八、护理中的问题与挑战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策略九、护理改进措施改进护理操作加强护理团队协作十、结论内容示例封面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护理体会作者姓名:[您的姓名]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完成日期:2024年5月25日摘要本文档总结了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护理操作和个人体会,旨在提高术后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引言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部疾病的重要手段,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术后护理理论基础术后恢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鼻腔冲洗是促进术后恢复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
术后鼻腔冲洗的护理操作冲洗前的准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冲洗液和工具。
护理体会患者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有焦虑和恐惧情绪,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解释,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案例分析选取了几个典型案例,分析了护理操作和患者恢复情况,体现了个性化护理的重要性。
护理中的问题与挑战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患者不配合、冲洗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护理改进措施根据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护理操作和加强团队协作的措施。
结论通过本次护理体会的总结,我们认识到术后鼻腔冲洗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护理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请根据这个大纲和示例内容,结合您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撰写您的文档。
鼻科病人手术前后护理常规鼻科手术包括鼻内镜手术、上颌窦根治术、额窦根治术、鼻侧切开术、上颌骨截除术等。
虽然不同手术护理措施有所不同,但鼻科基本护理常规相似。
一、术前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意义,说明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何配合,术后的注意事项,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减轻焦虑。
2、鼻部准备(1)剪去患侧鼻毛,男病人需理发,剃净胡须。
如果息肉或肿块过大,已长至鼻前庭,则不宜再剪鼻毛。
(2)检查病人有无感冒、鼻粘膜肿胀等炎症,如有应待炎症消失后手术。
3、一般准备准备好鼻部CT或X片。
二、术后护理常规1、局麻病人术后给予半卧位,利于鼻腔分泌物渗出引流,同时减轻头部充血。
2、全麻按全麻护理常规至病人清醒后,改为半卧位。
3、按医嘱及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4、注意观察鼻腔渗血情况,嘱病人如后鼻孔有血液流下,一定要吐出,以便观察出血量,并防止血液进入胃内,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
24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鼻部。
如出血较多,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止血药,床旁备好鼻止血包和插灯。
5、叮嘱病人不要用力咳嗽或打喷嚏,以免鼻腔内纱条松动或脱出而引起出血。
教会病人如果想打喷嚏,可以用手指按人中、作深呼吸或用舌头抵住硬腭以制止。
6、局麻病人术后2小时、全麻病人术后6小时可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可少量多餐,保证营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7、鼻腔填塞纱条者,第二天开始滴液状石蜡以润滑纱条,便于抽取。
纱条抽尽后改用呋嘛滴鼻液滴鼻,防止出血并利用通气。
8、因鼻腔不能通气,病人需张口呼吸,口唇易干裂,所以要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防止口腔感染,促进食欲。
9、测量体温采用腋下测量法。
10、注意保护鼻部勿受外力碰撞,尤其是鼻部整形手术病人,防止出血和影响鼻部手术效果。
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行鼻内镜手术62例,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中,男35例,女37例,年龄16~75岁,平均40岁。
其中,单纯慢性鼻窦炎12例,鼻窦炎并鼻息肉42例,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8例。
2 手术方法
首先在鼻内镜下观察病变的原发部位,辨认息肉的蒂部,如有鼻中隔偏曲,可以先在内窥镜下做鼻中隔矫正术,拓宽手术进路[1]。
施行筛漏斗切开术之前,应先摘除大块的鼻息肉,以便于确认钩突。
对于原发于钩突的息肉,切开钩突后,可以将钩突与息肉一并取出。
对于多发性息肉,可以在内窥镜下,从前向后将息肉逐一摘除。
手术范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伴有慢性筛窦炎和慢性蝶窦炎,应施行蝶筛切除术。
为了避免复发,还应扩大额窦开口。
3 护理配合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鼻部疾病多为一种慢性病,患者对治疗往往丧失信心,对疾病的治愈也产生疑虑,加之鼻内镜手术属新开展的技术,患者对新疗法缺乏认识,对疾病的预后有顾虑,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忧虑,有的甚至产生消极情绪。
针对这些现象,手术室护士应在术前访视患者,介绍鼻内镜手术的优点,如何手术及配合要点,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主动接受并配合手术。
3.1.2 按时完成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术前应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及鼻腔检
查。
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应积极治疗,症状控制后再行手术,术前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7~10天,口服强的松1周,以控制炎症,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术后康复。
常规鼻窦CT检查,可以了解鼻部病变的性质、范围、解剖变异等情况,对指导手术,防止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3.1.3 手术器械准备:内窥镜、光源导线、摄像镜头等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每次10小时以上,其余鼻内镜手术器械如刀、剪、钳等均高压消毒。
3.1.4 药品准备:1%~2%丁卡因、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立止血、0.9%生理盐水、四环素软膏、凡士林纱条、明胶海绵等,并备用20%甘露醇及急救药品等。
3.1.5 麻醉与体位:本组病例均行局部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垫高,并略偏向手术者,双上肢平放身体两侧稍加固定。
3.2 术中配合
3.2.1 接患者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安置患者体位,安装心电监护,鼻窦CT 片固定于阅片窗;给患者建立1条静脉通路,并保证通畅。
3.2.2 常规消毒,铺好无菌手术台,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无菌手术包内药杯注入1%丁卡因30 ml加肾上腺素3 ml,因药液的绝大部分仍存留在棉片中,被黏膜吸收的量并不大,要注意棉片不要太湿,以免吸收过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具有鼻腔表面黏膜麻醉收缩鼻甲和息肉及止血作用;另一药杯倒入75%酒精10 ml,供手术者术中清洁,消毒镜头所用。
无菌器械台上,将熏蒸灭菌好的窥镜和相关手术器械及导线放在台上,协助术者接好窥镜各系统导线光源、吸引器,保持各仪器最佳状态。
方便术者操作,术中随时观察手术进展情况,并根据手术需要随时补充用物。
3.2.3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随时与局麻患者进行语言交谈,了解其需要和其它不适。
配合心电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术中鼻腔少量出血可由术者用鼻纱条或1:1000盐酸肾上腺素棉片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本组有3例患者出血较多,给予立止血1 ku静脉推注,止血效果良好。
术毕给予四环素软膏加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创面,纱条一端应系有足够长的手术丝线,作为填塞标志并有益于纱条的取出。
手术结束后需观察10~15分钟,无明显出血后送患者返回病房,应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
4 讨论
鼻内窥镜手术在我院开展以来,所有病例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鼻内镜手术所用器械贵重、精密、纤细,用后需细心清洁保养,应专人保管,以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保证手术过程中器械性能完好。
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手术并发症,观察术中出血量,是否突发大出血,患者有无突发剧烈头痛或眼痛,鼻腔内有无清亮液体流出、有无眼睑淤血、眼球运动障碍或眼球突出等,告诉患者,如出现视力下降或复视需立即告诉医生。
参考文献:
[1] 王荣光,姜泗长.鼻息肉的药物治疗与内窥镜下手术[J].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学分册,1996,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