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
- 格式:docx
- 大小:27.91 KB
- 文档页数:2
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护理的配合。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进入到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鼻内镜患者85例,对这85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85例患者通过有效的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痊愈50例,有效32例,无效3例,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5%。
6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22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较为满意,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临床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8%。
结论:在鼻内镜手术护理的全过程,通过有效的护理配合以及运用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效果,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cooperation of endoscopic surgical.Method:85 cases of endoscopic surgic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in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were selected,these 85 patients were took preoperative,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are,the nursing experience was summarized.Result:85 patients through effective care with endoscopic surgery,recovered 50 cases,effective in 32 cases,no effect in 3 cases,total effective clinical care was 96.5%.62 patients were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work of nursing,22 patients we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work of nursing,1 patient nursing job dissatisfaction,the total clinical care satisfaction rate was 98.8%.Conclusion:In the whole process of endoscopic surgical care through effective care with the use of effective treatments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 of care and promote nursing work smoothly.[Key words] Endoscopic;Surgical care;Nursing cooperation;Experience在临床上,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其高发人群为中年和青年,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摘要】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鼻部手术方式,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术前护理包括准备好相关检查和手术所需物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术中护理要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并配合医生操作。
术后护理包括保持休息充分,避免过度用力和受凉。
饮食护理要保持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药物护理要按照医生嘱托规律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护理措施,以促进康复。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配合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总结。
1. 引言1.1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概述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鼻腔和鼻窦相关疾病。
在进行鼻内镜手术时,配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术前护理包括准确了解手术内容、避免患者患感染、做好药物配合等。
术中护理主要是确保手术过程安全无误,协助医生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则是帮助患者恢复好的休息环境,定期复查等。
饮食护理要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护理包括按时服用药物,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是整个手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康复。
2. 正文2.1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是鼻内镜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进行鼻内镜手术前,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护理工作:1.咨询医生:在手术前,患者需要与主治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和咨询,了解手术的具体流程和风险。
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用药史等重要信息。
2.停止用药:在鼻内镜手术前,患者需要停止某些药物的使用,特别是具有抗凝作用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手术的出血风险。
3.禁食禁水:手术前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进行禁食禁水,一般来说手术前6小时内不得进食,4小时内不得饮水,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呕吐风险。
鼻窦内窥镜手术临床护理体会内镜鼻窦外科在我国基层医院迅速推广普及,其具有照明清晰、全方位视野和直视下操作,手术更精确及创伤小等优点,鼻内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一鼻窦炎鼻息肉的最主要治疗手段。
我科自2008年1月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现选取手术配合专科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的患者60例,介绍其术前术后护理经验。
标签:鼻窦内镜手术;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36.4岁,其中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2例,单纯上颌窦囊肿6例、额窦和筛窦囊肿3例、鼻腔鼻窦内翻性头状瘤4例、上颌窦真菌病5例。
1.2方法表面麻醉加局部麻醉,必要时全麻,鼻腔鼻窦病变基本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根据病变的范围或部位,选择窦口鼻道复合体手术,前中筛窦开放术,全筛窦开放术,筛窦、蝶窦开放术等,并根据需要同期行额窦口开放术和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等。
1.3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眶周软组织淤血2例,眶内血肿1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获痊愈。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多病程较长,给患者带来的长期困扰。
对此,护士应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需求,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
详细介绍手术目的、方式、过程。
向患者说明鼻内镜手术是在良好的照明下直视进行手术,具有损伤轻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优点,同时病变去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告知患者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尤其对局麻患者,术中的积极配合直接影响了手术的进行,告知患者术中若咽部或口内有血凝块或多量血性液体要轻轻吐出勿咽下,以便观察出血量和防止血液刺激胃部引起呕吐,多给予患者关心和安慰,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2.1.2术前检查术前应做全身系统检查,如血糖,血压,肝肾功能、心電图,凝血功能,CT等,此外还应作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球运动、眼底等。
2.1.3术前准备嘱戒烟戒酒,术前当晚剪鼻毛,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分析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的护理体会目的讨论并分析关于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结果研究所选取的80例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治疗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术后未发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结论对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患者行有针对性的术前和术后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的程度和发生率。
标签:鼻窦炎手術;鼻内镜;护理体会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来看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当中发生率非常高的一类疾病,就目前而言该疾病的治疗难度不大,但是如果处理不当,患者很有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基于此,我院将以护理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治疗中,保证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我院耳鼻喉科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为(34.5±3.1)岁,本组80例患者经检查均为双侧鼻腔多发性鼻息肉。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经常或间歇性鼻塞、脓性鼻涕、偶有鼻出血、睡眠打鼾,并且伴有程度不同的头痛,嗅觉、和记忆力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很容易患感冒。
1.2护理方法1.2.1术前护理本次研究所选取的80例患者采用的是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治疗,因此,患者在治疗前先要进行常规性的检查,然后进行术前药物皮试、鼻毛修剪等处理,然后再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
就术前护理来说,患者在手术前或多或少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向患者告知其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问题,其次,对于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护理人员要进行详细的解答,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患者,可采用比较通俗的方法帮助其理解,以消除其内心的疑惑。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护理心得目的:分析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选择64例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对其进行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64例患者中,8例患者换药时晕厥,29例患者进行根治性内窥镜鼻窦手术,35例患者进行功能行手术,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护理满意度为95.31%。
结论:优质的护理对于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十分重要,可明显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尽快痊愈出院。
在耳鼻喉科,鼻窦炎和鼻息肉都是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嗅觉障碍、鼻塞、头痛、流脓涕等,如一旦发生,保守治疗无用,只能进行手术治疗。
现在在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时候都是进行鼻内窥镜手术,其优点就是手术彻底、痛苦少、创伤少,但是在手术以后也会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对患者一定要进行优质护理。
本次研究将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64例行鼻內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64例患者中,男31例,女33例,年龄17~63岁,单侧25例,双侧29例,根据鼻窦炎和鼻息肉的分型,Ⅰ型21例,Ⅱ型26例,Ⅲ型7例,所有患者的病程都在2年以上,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流脓涕、鼻塞等症状。
1.2方法1.2.1术前护理很多患者在手术前都有恐惧、紧张的心理,所以在手术之前一定要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向患者简单说明手术过程和术后的注意事项,嘱咐患者要配合医生治疗[1-3]。
在手术前,应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胸部X 线片、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空腹血糖、鼻腔检查等。
常规鼻窦CT(冠状位、水平位)是重要的辅助检查,能掌握鼻部病变范围、解剖变异及性质,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前提。
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待症状控制后再施行手术,有利于术后的恢复。
鼻内窥镜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鼻内窥镜手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直视下操作、安全有效等特点。
我院于1999年8月—2008年 10月开展鼻内镜手术64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鼻内窥镜的手术配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40例,男性396例.女24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 岁;病史最长39年,最短1年;其中副鼻窦开放术297例,鼻息肉223例、鼻中隔矫正术112例及鼻腔肿瘤8例。
2 术前准备2.1 准备好手术间、无菌台、器械、消毒物品及鼻内窥镜仔细查看病人必要的检查结果如:血型、血常规、心电图、血压、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瓦氏位拍片结果、CT检查、眼睛视力,以求全面掌握鼻腔、鼻窦的病变情况,减少手术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
2.2 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术后访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疾病程度,护士主动、热情地与患者沟通交谈,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介绍手术室先进设备和手术医生高超技术,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增强患者信心,缓解焦虑紧张情绪。
3 术中配合3.1 巡回护士的配合3.1.1 检查仪器设备性能是否完好,正确接通电源和地线,使之处于最佳备用状态,并将脚踏开关置于术者操作侧脚前。
3.1.2 安置好体位,常规消毒,铺单。
3.1.3 待洗手护士上台后,接过台上递下的各种导线插头,正确的与台下机器连接,打开冷光源,调节白平衡,术中随时检查仪器运行情况,及时给予调节。
3.1.4 术中可以和局麻的患者语言交流,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和过于紧张的情绪。
术中随时询问病人眼睛有无疼痛及眼球运动情况,检查询问患者通气情况。
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配合麻醉师进行治疗。
3.1.5 手术结束后正确关闭仪器开关,切断电源,并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术中取下的标本妥善处理,携带好随身物品,送患者回病房。
3.2 器械护士的配合3.2.1 洗手护士应提前20分钟刷手,将灭菌后的鼻内窥镜专用器械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去掉残留的灭菌剂后置于手术台上。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的护理体会摘要】通过对15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护理,探讨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方法,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心理疏导、症状护理及术腔清理和鼻内镜手术技术一样是疾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和手术成功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手术护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变复杂,病程长,易复发,使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通过恢复和重建鼻窦的正常通气和引流,祛除病变,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粘膜及结构,良好地保存了鼻腔的生理功能,手术视野清晰,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较为先进成熟的技术。
我科2006~2008年对154例患者进行了FESS,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54例患者中,男93例,女61例;年龄14~81岁,平均47岁;病程2~30年,平均16年;主要症状:鼻塞、头昏或头痛、面部疼痛或胀满、鼻分泌物或后鼻漏以及嗅觉障碍等。
除2人采用全麻手术,余均采用局部麻醉,在鼻内镜下手术,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24~48小时后抽除术腔填塞进行换药、冲洗,住院7~10天。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患者入住后,护士应态度和蔼,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床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及病区有关制度,使其尽快适应病区环境。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多为择期手术,术前患者在主观上常出现一种紧张和不愉快期待情绪,是患者因对手术、麻醉效果,疾病愈后担心和生活方式改变而产生的焦虑状态[1]。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手术目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及预后,使患者了解内境手术的优点和手术的成功率,増加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
2.2 术前准备了解患者既往身体状况,如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患等,应协助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协助患者做好各项辅助检查,特别是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心电图、鼻窦CT和鼻内境检查,必要时检查肝肾功能和血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吸烟者劝其戒烟;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勤漱口;指导患者用口呼吸,以适应术后鼻腔填塞情况;术前一天洗头洗澡、剃胡须、剪鼻毛、清洁术区、术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手术前夜保证睡眠,必要时给予安定口服。
鼻内镜鼻窦手术护理体会【摘要】鼻-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不但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而且给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通过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以治愈鼻窦炎、鼻息肉及鼻腔阻塞性疾病。
2005年6月-2008年3月对220例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行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手术均采用插管全麻,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手术;护理1 临床资料鼻息肉和鼻窦炎患者220 例,男120 例,女100 例;年龄18~60 岁。
220 例患者均诊断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标准分型按1997 年海口会议修订的标准[1]。
Ⅰ型24例, Ⅱ型180例, Ⅲ型16 例。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详细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请一些同类手术后的患者做现身说教,使患者对手术的目的、安全性以及如何配合手术及术后情况有形象的了解,使患者在术前有心理上的适应过程。
2.1.2 术前准备:说明原因并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特别是血常规、出凝血时间、鼻窦CT 等检查。
术前1d 备皮、剪鼻毛、洗头、洗澡,术前晚保持足够睡眠,必要时口服安定。
术前按医嘱给予阿托品、安定肌肉注射,静脉滴注抗生素,并把鼻窦CT 片带入手术室,供医生术中参考。
术前指导患者经口呼吸,以适应术后双鼻腔填塞的情况。
注意预防感冒,以免引起手术感染及术中、术后打喷嚏。
注意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
2.2 术后护理2.2.1 一般护理:①全麻术后未清醒患者给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术后48h内可行鼻额部冷敷,以减轻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组织肿胀、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可起到减轻鼻部渗血,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2]。
③术后由于鼻腔堵塞,需张口呼吸,嘱患者多饮水,湿润口咽部、补充水分等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及不适感,对疼痛明显者可服用镇痛药。
鼻内镜鼻部手术护理的体会鼻内镜鼻部手术护理的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腔疾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
方法对520例鼻腔疾病的患者均使用鼻内镜手术,精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充分调动手术患者的积极配合和手术后有序的治疗。
结果通过对患者的关心爱护和精心护理,使52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无心理障碍,康复出院,使满意度达到95。
结论鼻腔疾患发病率高,形式多样化,特别鼻窦炎、鼻息肉较为多见。
此类疾病范围小,部位特殊,使用鼻内镜手术效果比较好,但也要求护理人员在新的治疗技术方面,护理娴熟,心理护理深入,责任心强。
通过对520例手术患者的前后护理,使他们康复出院,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得到较高的满意率。
【关键词】内镜手术;心理护理;体会鼻腔疾患病种多,较为复杂,特别是鼻息肉和鼻窦炎是鼻科疾病中最常见疾病之一。
由于部位特殊,过去常规手术容易复发。
随着鼻内镜手术的逐渐成熟和医疗仪器的先进性,使鼻腔手术有了较快的发展,保持了鼻腔生理功能和减少手术创面,降低了复发率。
在手术条件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要求护理人员也要不断改变过去护理模式,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使患者康复出院。
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03年3月~2007年6月,共收治鼻腔疾病患者520例。
其中男375例,女145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81岁,平均50.12岁。
发病时间短者6个月,长者11年。
病种全副鼻窦炎130例,鼻窦炎与鼻息肉同时存在336例,单纯鼻窦炎50例,乳头状瘤4例。
其临床表现鼻塞、流脓涕、嗅觉下降、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鼻部疾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难度大,易复发。
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反复性大,患者往往丧失治疗信心,对治疗产生疑虑,对手术产生恐惧,特别对鼻内镜手术认识肤浅,信心不足,虽然听他人讲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法,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疑虑重重。
针对患者恐惧、怀疑等状态,作为护理人员,首先要关心患者,要让患者有一种信任感,特别术前要有良好沟通技巧,才能进行健康教育[1],让患者认识自己的疾病,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手术的先进性,但也让患者了解到手术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患者放下包袱,积极配合手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不愿意手术到主动接受手术。
鼻内窥镜患者护理体会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微创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鼻中隔偏曲疾病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清除病灶,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并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该手术具有操作简单、视野清晰,患者痛苦小、创伤小和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以其把传统的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微创手术的优点,近几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我科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开展鼻内窥镜鼻窦手术256例,通过给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经术后随访,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56例,其中男216例,女40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38岁;双侧手术152例,单侧手术104例,其中慢性鼻窦炎98例,鼻息肉99例,鼻中隔偏曲59例。
1.2方法296例患者均在全麻或局麻下实施鼻内窥镜鼻窦手术。
术后给予常规抗炎、对症、额部冷敷、创面换药治疗。
全麻手术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 h,持续面罩吸氧3 L/min,局麻者取半卧位或床头抬高30°,以减少鼻部淤血和出血,利于呼吸和鼻腔引流。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患者长时间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头痛、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常伴有焦虑心理。
患者因年龄、病情及文化程度等的不同,术前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根据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主动给予关心体贴,谈话时语气温和、态度诚恳,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病区有关规章制度,以解除他们因陌生环境引起的恐惧心理;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介绍内窥镜手术的优点、效果、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手术中配合的要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对策,使其对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有初步的认识,并可列举以往手术成功病例,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如果患者对术后状态估计不足,术后可能出现耐受力差、过度紧张的情况,因此应做好术前解释工作,认真讲解疾病有关知识,详细介绍鼻内窥镜手术的优点,强调术中配合的要点及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对手术有初步的认识,可减轻术后的应激反应,缓解疼痛和焦虑[1]。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护理要素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和重要性。
方法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因鼻窦炎、鼻息肉进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1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素和注意事项。
结果全面而细致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鼻内窥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结论鼻内窥镜手术虽然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新方法,也需要护理的全面配合与支持,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标签:鼻内窥镜;手术;护理鼻内窥镜手术在耳鼻咽喉科领域已广泛开展,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新方法。
在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及解剖结构基础上,清除鼻腔、鼻窦病灶,实现良好的通气与引流,恢复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与生理功能,具有痛苦小,操作精细,观察准确等优点,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把以往根治性或者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
但这种新方法,也需要护理的全面配合与支持,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科收治的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
其中,男性102例,女性8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7~10d。
单纯鼻窦炎98例,单纯鼻息肉56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33例。
全部病例均经鼻内镜和CT平扫检查确诊。
1.2疗效判断标准[1] ①治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头痛与鼻塞和流脓涕基础症状完全消失,鼻腔粘膜直视下色泽正常,鼻道与嗅裂区不见脓性分泌物,进行鼻通气检查,局部通气性好,CT扫描鼻窦粘膜正常。
②好转: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患者头痛与鼻塞和流脓涕基础症状得到显著缓解,鼻道跟嗅裂区脓性分泌物相对于治疗前有减少,进行鼻腔检查,粘膜肿胀明显消失,色泽基本正常,CT检查示鼻窦内粘膜仍增厚,密度减低,或者是软组织阴影未完全消失。
③无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好转,CT检查示鼻窦粘膜等无改善。
1.3结果通过对187例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护理,162例治愈,25例好转,其中12例出现术后鼻出血;经回访和复查,5例出现术后鼻腔粘连。
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作者:蒋爱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0期【关键词】鼻内镜;护理配合鼻腔鼻窦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手术视野差,临床上以鼻息肉、鼻窦炎多见。
随着鼻内镜的广泛运用,大大地提高了手术效率,手术创伤小,手术更加彻底,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间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25例,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为我科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间收治的425例患者,其中男267例,女158例,年龄10~80岁,病程6个月至32年;以往有鼻息肉手术史者79例,最多达7次;根据术前鼻内镜检查,鼻窦冠状位CT扫描结果,并按照1997海口会议标准:诊断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Ⅰ型75例,Ⅱ型210例,Ⅲ型140例。
依据病情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要求手术全部切除病变组织,并开放病变鼻窦。
2 护理2.1 心理护理护士向患者讲解麻醉及手术的基本知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体贴关心患者,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对有传统手术史者,应介绍鼻内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如手术创伤小、复发少、痛苦轻、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较传统手术高,皮肤无切口、不留瘢痕等,取得患者信任,使其树立信心;介绍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使其解除顾虑,积极主动接受并配合手术。
2.2 术前检查术前常规进行心脏、肝肾、血象检查及鼻腔、鼻窦冠状位CT检查,并记录患者的视敏度和眼球活动度,有无溢泪症等;术前1日剪鼻毛,男性患者刮胡须,清洁口腔;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活动性结核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待症状控制后再手术;对无手术禁忌证者术前常规选择有效的抗生素3~5 d,口服泼尼松龙3~5 d,以控制炎症,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术后康复。
术前半小时给予鲁米那纳及阿托品等药物稳定患者情绪,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减少麻醉药用量,利于麻醉进行;准备充分后对所有器械消毒处理。
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及体会。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鼻内镜手术患者5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与护理配合要点,分析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的重要性。
结果: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配合后,50例患者手术顺利实施,且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
结论: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十分重要,护理人员需树立高度责任心,强化自身的护理技能,给予患者最佳的临床护理服务。
关键词:鼻内镜;护理配合;体会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鼻内镜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鼻内镜术式损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患者恢复较快。
但虽如此,因鼻内镜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空间有限,手术难度大等特点,要想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配合[1]。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重点分析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详情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实施鼻内镜手术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18~54岁,平均(35.8±2.4)岁。
其中鼻窦炎患者30例、鼻息肉患者20例。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术中以 2%利多卡因对局部黏膜进行局麻浸润麻醉,手术步骤参照meseerklingcr术式,依次切除钩突、开放前筛窦、开放上颌窦、开放和切除后组筛窦、开放额窦、开放蝶窦。
其中对于伴中鼻甲增生息肉样变或息肉形成患者,需联合切除中鼻甲部分。
对于伴鼻中隔偏曲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
术后以明胶海绵对术腔进行填充。
1.2.2手术护理配合
(1)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前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基本的手术流程与术中注意点,使得患者有所心理准备。
可向患者讲解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的手术信心,减轻患者内心的恐惧。
(2)术前准备。
全麻手术患者需于术前8h禁食禁饮,局麻者可少量饮食。
为患者进行鼻毛修剪,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
检查手术治疗器械是否可正常使用,并在术前检查手术仪器、医疗器械是否准备完善,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3)术中配合。
进入手术室后,护士需热情接待患者,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缓解患者内心紧张情绪。
在治疗过程中,以局麻患者居多,指导患者做好麻醉准备。
患者取平卧位为主,护理人员协助医师打开无菌手术包,打开各项仪器开关,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
(4)术后护理。
手术完成后,患者取半卧位,降低面部压力,预防术后出血。
对于全麻手术患者,需于术后去枕平卧,并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预防发生呕吐等不良事件[2]。
待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后,询问患者鼻腔的疼痛情况,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鼻腔出血情况等。
一旦患者出现不适,需立即联系医师对患者进行相应的临床诊断,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
由于术后在术腔内填入明胶海绵等,因此患者只能进行张口呼吸,护士需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给予患者水分补充。
(5)饮食护理。
待患者清醒后,可指导患者摄入饮食,以改善虚弱体质。
主要先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3d可患者可正常饮食。
但需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也不可吸烟或酗酒。
(6)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内心紧张,术后因鼻腔内充填异物等均可使得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表示出宽容与理解,与患者多交流、沟通,或为患者播放音乐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7)出院指导。
患者病情稳定出院时,需指导患者注意保暖,不可受凉。
同时保持乐观的心理情绪,积极参与运动,增强自身的体质。
补充高营养食物,促进疾病恢复。
不可做擤
鼻、挖鼻等动作,避免对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
指导患者按时复诊,以利于医师了解患者
的病情恢复情况。
2、结果
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由调查结果可知,本次治愈47例、好转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
且术后并无患者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患者恢复较佳。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在许多疾病治疗中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鼻内镜手
术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后,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福音。
相关报道指出,以鼻内镜手术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总治疗有效率在80%以上。
且通过
鼻内镜手术治疗,可有效减轻术中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但即使如此,给予鼻腔镜手术相应
的护理配合仍是十分必要的。
虽鼻腔镜手术临床优势较多,但其手术视野较小,且手术空间
有限,因此手术难度较大[3]。
若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极易影响手术进行,并引发术后并发症。
为改善这一情况,护理人员需与医师进行密切配合,在手术过程中,需充分掌握每一项
仪器的使用方法,避免术中出现故障而影响手术操作。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对鼻内镜手术护
理配合的要点进行阐述,同时笔者对鼻内镜手术护理的体会进行总结,并认为术中麻醉、预
防术中出血等是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的要点。
首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选择使用的
麻醉方式,通常情况下选择局麻方式为主,但在麻醉过程中,需注意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
避免造成麻醉深度不足或麻醉过深等情况,影响患者的手术操作或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良
影响。
而对于全麻患者,其术后处理十分重要,在手术完成后需为患者选择适当的体位,预
防发生呕吐等不良事件。
其次需注意术中出血量,若术中因操作不当引发术腔出血,则可造
成患者手术视野不清,进而对手术实施造成影响。
因此术中需注意手术操作,预防出血事件
的发生。
若已出现出血情况,则需停止操作,先对出血部位进行处理,而后再继续性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或鼻息肉等疾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鼻内镜手
术护理配合是十分重要的。
在本文中,笔者对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并表述了自身的护理
重点体会,望给予读者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玲,王薇.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中的潜在风险[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413-414.
[2] 李容娟.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J].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587-4588.
[3] 谢树梅,陈艳玲,徐干如等.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8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