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滤波算法改进策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35.11 KB
- 文档页数:4
第34卷第3期 2013年3月 宇航学报
Journal of Astronautics Vo1.34 No
.3
March 2013
多普勒盲区条件下的改进粒子滤波跟踪算法 韩伟,汤子跃,朱振波 (空军预警学院空天基预警监视装备系,武汉430019)
摘要:机载预警雷达采用脉冲多普勒体制,具有良好的低空探测性能,但其存在不可忽略的多普勒盲区问 题。在E1标跟踪的过程中,该盲区容易造成目标航迹中断和重起批。针对多普勒盲区条件下的目标连续跟踪问 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假设运动模型的改进粒子滤波跟踪方法。该方法根据多普勒盲区对Lt标状态的约束形成多 个可能的运动模型,粒子在每个模型下再进行带有状态约束的更新,当新出现的量测值落人任何一个运动模型形 成的粒子云内,则航迹关联成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盲区范围条件下,针对不同机动能力的目标均具有 较高的航迹关联率,能够实现目标的连续跟踪。 关键词:多普勒盲区;目标连续跟踪;多假设运动模型;粒子滤波;航迹关联 中图分类号:TN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328(2013)03-0417-09 DOI:10.3873/j.issn.1000—1328.2013.03.018
An Improved Method for Tracking Targets in Doppler Blind Zone Based on Particle Filter
HAN Wei,TANG Zi-yue,ZHU Zhen-bo f Dept.Air/Space—Based Early—Warning&Surveillance Equipment Air Fome Radar Academy,Wuhan 430019,China)
Abstract:Airborne early warning radar with pulse Doppler(PD)system has good detection performance for low Mtitude targets,but the problem about Doppler blind zone(DBZ)can’t be ignored.In the process of tracking targets,the blind zone can cause interruption of target u'acking termination and new initiation of track easily.Consider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ous target tracking in DBZ,an imF・roved particle filter(PF)algorithm based on multiple-hypothesis motion models (MHMM)is proposed.The algorithm produces multiple possible motion models according to target state constraint decided by Doppler blind zone.In each motion model,the particles are updated within state constraint.Once the first measurement after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target from DBZ falls into particle cloud formed by a certain model,the track association is successfu1.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Doppler blind zone ranges,high track association ratio can be got in this algorithm for targets with different maneuverability.Accordingly this algorithm can be implemented in continuous target tracking. Key words:Doppler blind zone;Continuous target tracking;Multiple—hypothesis motion models;Particle filter; Track association
基于粒子滤波的车辆自动定位与路径规划算法研究摘要: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车辆的自动定位和路径规划成为了研究热点。
粒子滤波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能够实现车辆的自动定位和路径规划。
本文基于粒子滤波算法研究了车辆的定位和路径规划问题,通过实验验证了粒子滤波算法在解决车辆定位和路径规划问题上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引言:车辆的自动定位和路径规划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精确定位和规划最优路径,车辆可以实现自主导航,从而实现自动驾驶。
粒子滤波算法是一种基于概率推理的非线性滤波方法,具有适应非线性系统的能力,在车辆自动定位和路径规划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1. 粒子滤波算法的基本原理粒子滤波算法是一种基于贝叶斯滤波的非参数方法,通过一组粒子表示潜在的系统状态,并通过不断迭代更新、权衡粒子权重来实现对系统状态的估计和预测。
其基本原理可分为三个步骤:预测、更新和重采样。
在预测步骤中,根据系统的状态转移模型和控制输入,通过对每个粒子进行状态转移来预测下一时刻的状态。
在更新步骤中,通过观测数据对每个粒子进行权重更新,以反映当前观测数据与粒子状态的匹配程度。
在重采样步骤中,根据粒子的权重对粒子进行采样,以保留权重高的粒子,同时增加权重低的粒子的数量。
通过不断迭代上述步骤,可以获得对系统状态的估计,从而实现车辆自动定位和路径规划。
2. 车辆自动定位与路径规划问题车辆自动定位与路径规划问题是指根据车辆的传感器数据和地图信息,确定车辆在给定时刻的位置和规划最优的路径。
通过粒子滤波算法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
首先,通过车载传感器获取车辆的定位信息,如GPS定位、惯性导航等。
然后,通过粒子滤波算法对定位误差进行修正,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在路径规划方面,通过地图信息和车辆传感器数据,建立路径规划模型。
将车辆所在位置作为起点,目标位置作为终点,利用粒子滤波算法计算出最优路径。
3. 粒子滤波算法在车辆自动定位中的应用粒子滤波算法在车辆自动定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国外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技术的应用情况】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目标跟踪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比如智能监控、自动驾驶、医学影像处理等。
而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作为一种常见的目标跟踪方法,在国外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国外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研究结果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的原理与特点在深入探讨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的应用情况之前,我们先来简要了解一下该算法的原理与特点。
粒子滤波是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状态估计技术,它通过利用粒子来逼近目标的后验概率分布,从而实现对目标状态的跟踪和预测。
与传统的卡尔曼滤波算法相比,粒子滤波能够更好地处理非线性、非高斯的系统,并且对于高度非线性的系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粒子滤波在目标跟踪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二、国外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的应用领域1.智能监控领域在智能监控领域,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被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物体识别和行为分析等方面。
美国的一家安防公司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开发了一款智能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跟踪监控画面中的目标物体,对异常行为进行实时预警。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准确性,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2.自动驾驶领域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在自动驾驶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美国的一家知名汽车企业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实现了对车辆和行人的实时跟踪,从而提高了自动驾驶汽车的行车安全性和可靠性。
与传统的传感器融合方法相比,粒子滤波算法能够更好地处理目标物体的运动模式和不确定性,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实际应用带来了更多可能。
3.医学影像处理领域在医学影像处理领域,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的分割、配准和跟踪等方面。
欧洲的一家医疗科技公司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开发了一款医学影像处理软件,能够对医学图像中的病变部位进行精确定位和跟踪,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信息。
卫星姿态确定及敏感器误差修正的滤波算法研究一、内容综述近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在通信、导航、气象、国防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而稳定地获取卫星的各种信息,精确的卫星姿态确定与敏感器误差修正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对卫星姿态确定与敏感器误差修正方法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对这些方法进行综述,从基本原理到算法实现,全面展现当前该领域的进展。
卫星姿态确定主要涉及到卫星位置和角度的确定,是卫星自主导航、控制与管理的基础。
卫星上通常设置有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等敏感器来测量卫星姿态变化,并通过滤波算法实现对姿态的精确估计。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敏感器的制造误差、环境条件变化等,会导致敏感器输出数据存在偏差,从而影响卫星姿态确定的精度和稳定性。
为了提高姿态确定的准确性,需要采用有效的误差修正方法对敏感器数据进行校正。
现有的误差修正方法可分为两类:基于统计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
统计方法主要依赖于大量的历史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拟合和预测来实现误差修正,但难以处理非线性关系和复杂动态环境。
而基于模型的方法则是利用系统内部的先验知识,建立误差模型进行误差修正,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适应性。
滤波算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卫星姿态确定与敏感器误差修正中。
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滤波算法能够估计出卫星的实际姿态,并通过反馈控制进一步优化姿态估计精度,实现卫星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运行。
1. 卫星在现代通信、导航及遥感中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卫星在现代通信、导航及遥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为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导航技术在军事、交通、消防、救援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卫星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也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