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多姆城市广场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960.54 KB
- 文档页数:6
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自世界第一个城市综合体诞生以来,人们就把城市综合体与庞大的建筑群、商业中心、城市地标、城市发展引擎联系在一起。
就像美国纽约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英国伦敦的金丝雀码头,日本的东京中城、六本木,香港的太古广场,中国深圳的万象城、北京的国贸,它们外在以摩天大楼的形式丰富着城市的天际线,内在以功能集约的聚合力量营造着城市新中心。
它们是展示城市鼎盛的符号,是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动力旗舰,用钢筋铁骨般的巨桨把城市进程大步推向前进。
一、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一)洛克菲勒中心简介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美国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中部,是一个包括19幢大楼、占地22英亩集商业、娱乐和办公等城市功能的大型建筑群。
主要建筑始建于1931年,1940年完成。
建筑群区域涵盖第五大道至第六大道,以及第48大街至52大街之间,共占地45000平方米。
建筑群的主体是GE大厦,共有70层,高259米。
外观强调垂直线条,是板式高层建筑的雏形。
2007年12月10日,孩子们在“便士丰收的田野”开幕式上摆放硬币的情形,放置这1亿枚硬币区域长49.5米、宽9米,宽度相当于一条街道。
1932年起,每年圣诞节前夕,洛克菲勒中心广场都要竖立一棵纽约市最大的圣诞树,这里的圣诞夜景时来纽约的游客必看之处。
(二)案例启示洛克菲勒中心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开启了城市规划的先河,因此号称是20世纪最伟大的都市计划之一,整个建筑布局紧凑,密集有序。
这块区域占地22英亩,由19栋建筑围塑出来的活动区域,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开启了城市规划的新风貌,完整的商场与办公大楼让中城继华尔街之后,成为纽约第二个市中心,对都市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洛克菲勒中心在建筑师上最大的冲击是提供公共领域的使用,这种为普通大众设计的空间概念引发后来对于“市民空间”的重视,巧妙地利用大楼的大厅、广场、楼梯间、路冲设计成行人的休息区、消费区,彻底落实为广大中产阶级服务的目的。
世界著名酒店经典案例世界著名的酒店经营管理成功者是现代饭店管理原理和方法的伟大实践者、创新者。
从那些影响世界饭店业发展的巨人身上,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世界著名酒店经典案例,欢迎参阅。
贵族饭店经营管理成功篇一现代饭店起源于欧洲的贵族饭店。
欧洲贵族饭店经营管理的成功者是西泽·里兹(CesarRitz)。
英国国王爱德华四世称赞里兹:“你不仅是国王们的旅馆主,你也是旅馆主们的国王。
”西泽·里兹1850年2月23日出生于瑞士南部一个叫尼德瓦尔德(Niederwald)的小村庄里。
以后曾在当时巴黎最有名的沃尔辛餐厅(Voision)当侍者。
在那里,他接待了许多王候、贵族、富豪和艺人,其中有法国国王和王储、比利时国王利奥彼得二世、俄国的沙皇和皇后、意大利国王和丹麦王子等,并了解了他们各自的嗜好、习惯、虚荣心等。
此后,里兹作为一名侍者,先后在奥地利、瑞士、法国、德国、英国的几家餐厅和饭店工作,并崭露头角。
27岁时,里兹被邀请担任当时瑞士最大最豪华的卢塞恩国家大旅(HotelGrandNational)的总经理。
里兹的经历使他立志去创造旨在为上层社会服务的贵族饭店。
他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无需考虑成本、价格,尽可能使顾客满意。
这是因为他的顾客是贵族,支付能力很高,对价格不在乎,只追求奢侈、豪华、新奇的享受(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这似乎不合时宜,但在当时贵族化生活的立场,的确是成功的条件)。
为了满足贵族的各种需要,里兹创造了各种活动,并不惜重金。
例如,如果饭店周围没有公园景色(Park view),他就创造公园景色。
在卢塞恩国家大旅馆当经理时,为了让客人从饭店窗口眺望远处山景,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欣赏效果,他在山顶上燃起烽火,并同时点燃了1万支蜡烛。
还有,为了创造一种威尼斯水城的气氛,里兹在伦敦萨伏依旅馆(SavoyHotel)底层餐厅放满水,水面上飘荡着威尼斯凤尾船,客人可以在二楼一边聆听船上人唱歌,一边品尝美味佳肴。
圆形广场实例分析报告圆形广场是一种常见的城市公共空间形式,其特点是以圆形结构为核心,周围被环绕性道路或建筑环绕。
圆形广场在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起到交通引导、人流疏导和文化交流等多重功能。
以下是对圆形广场实例的分析报告。
本次分析的圆形广场位于某城市中心,周围环绕有多个主要道路,广场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
该广场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的欧洲城市广场,通过精心布局和景观装饰,营造了浓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首先,该广场的布局精心设计,呈现出明确的中心节点和辐射状的道路连接。
中心节点是一个圆形绿地,种植了多种花草树木,具有观赏和休憩功能。
绿地周围是一圈宽阔的步行道,方便行人在广场周围漫步。
从中心节点向外,辐射状的道路连接了周围的主要街道,起到了交通引导的作用。
这样的布局使得广场成为了城市中心的重要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的人流。
其次,广场的景观装饰独具特色,彰显了城市的历史文化。
在中心节点的周围,建有多座雕塑和纪念碑,用以纪念城市的重要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
雕塑和纪念碑的设计精美,具有艺术观赏价值,为广场增添了独特的气息。
此外,广场的道路两侧还矗立着一排古典风格的建筑,与周围的现代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古典建筑既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现代功能,如商业和娱乐设施,为广场带来了多种文化和娱乐活动的可能性。
最后,该广场还提供了多种便利设施,使之成为城市居民聚集、交流和休憩的理想场所。
在广场周围,建有多个咖啡馆、餐厅和商店,供人们购物和用餐,满足了市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此外,广场还设有休息区、游乐场和体育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些设施的设置不仅丰富了广场的功能,也增加了人们在广场停留的时间和欢乐。
综上所述,该城市中心的圆形广场通过精心设计的布局和景观装饰,以及提供丰富的便利设施,成为了城市交通和文化的重要节点。
该广场不仅具有美丽的景观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还为市民提供了交流、休闲和娱乐的多重功能。
郑州万科城市花园广场案例分析数字背后,万科城的面世对郑州还有两大标志意义:第一个是万科“为普通人盖好房子”理念的落地。
当时的郑州,也有一部分品质楼盘,但绝大多数价格在1万以上甚至更高,并且是毛坯。
但万科城首期开盘价7500,精装交付,万科物业加持,华中师大附属小学、万科生活广场以及后期的高新万科广场等配套,普通人买得起的好房子,成为标杆案例。
2015年,万科城一期交付后,万科物业首次落地郑州,国际化、标准化的一流物业服务,开始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管家服务;业主购物太多,保安帮业主提东西送到电梯口;业主家里一些小维修,物业工程免费服务;形成文字版的万科邻里公约,丰富的业主群活动…▲疫情防控期间,郑州万科物业北区某小区蔬菜代购小组,仅2月份就为该小区代购26次,累计总代购份数1150份,累计代购总户数400余户因为妹妹一家是万科业主,所以笔者多次亲身体会到万科城的标准化的万科物业服务。
如今,笔者小区同样是万科物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万科管家为业主代购蔬菜、免费打印、电梯抽纸甚至代购胡辣汤早餐,万科物业的神操作,也引来郑州大批同行的复制和模仿。
第二个标志意义是,万科城落地前,西四环外是名副其实的“西郊”,荒凉、城市立面破旧。
万科城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
自2013年至今,万科城已开发至7期,销售额早已突破100亿元。
如今,万科城片区,人流如织,小学、商场都已投用,地铁8号线建设中,四环高架已通车,已成为一座美好生活大城。
万科城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郑州万科对郑州进行了全方位的城市人居体验更新和升级。
市中心的万科世玠、万科世曦,是主城区核心的豪宅地标。
北三环的万科民安江山府,彻底革新北三环沿线北侧片区的城市立面和改善居住水准;东三环的万科誉,第一次将郑州公寓业态提升至2万+,众多地产业内人士以购买的形式对其投了认可票;南三环的万科民安星辰及生活广场,为西南片区带来了居住创业一线空间之外还带来了新的商业;西三环的万科山河道,不仅为西区人民带来了一座一线改善作品,还带来了伊河路小学山河道校区……如今,整个郑州的城市立面,以及人居产品及物业服务,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的国际范也越来越浓,万科在郑州已累计20余个楼盘,在郑州人居提升的道路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城市综合体经典案例分析与借鉴城市综合体是指一个建筑群或区域内集合了购物中心、办公楼、住宅、酒店、娱乐设施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城市项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多功能生活空间需求的增加,城市综合体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介绍三个经典的城市综合体案例,并从中分析和借鉴。
第一个经典案例是上海世纪友谊广场。
上海世纪友谊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由四栋办公楼、一栋商业综合体和两栋城市居住楼组成。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综合了商业、办公和居住功能,并通过地下停车场和公共交通设施连接了周边地区。
同时,该综合体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其中一栋办公楼被设计成仿古建筑,与附近的历史建筑相得益彰。
这个案例的经验是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注重多功能的整合,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第二个经典案例是迪拜购物中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迪拜购物中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娱乐设施,还集合了办公楼、酒店和住宅等多种功能。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其超大规模和多样化的功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和商务人士。
此外,购物中心还通过多种交通方式与周边地区相连,方便人们的出行。
这个案例的经验是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要考虑到项目规模、多样性和交通便利。
第三个经典案例是东京银座一丁目。
作为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银座一丁目综合体集合了购物中心、酒店、办公楼和住宅等功能。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文化氛围。
综合体建筑采用了现代风格与传统日本建筑风格相结合,体现了东京独特的城市文化。
此外,银座一丁目还注重打造高品质的购物和服务体验,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消费者。
这个案例的经验是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要注重打造独特的文化和体验。
综合以上三个经典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借鉴点:1.多功能整合。
城市综合体应该整合多种功能,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生活空间的需求。
2.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应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融入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3.规模和多样性。
城市设计一城市设计的含义和作用1.城市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要素做出形态安排,制定出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安排。
2.城市设计的作用: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从城市空间总体构图引导项目设计。
②城市设计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为人类创造更亲切美好的人工与自然结合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促进人的居住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
3.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①区域-城市系统阶段。
1从区域的角度构筑城市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交通系统;2从区域的角度进行大范围的自然环境设计——区域景观、生态系统。
②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注重:1城市整体社会文化氛围的研究与策划;2实现城市性质与城市形象的衔接3进行城市尺度的物质框架景观规划4进行城市尺度三维空间形态概念规划。
③详细规划。
可分为:1群体建筑空间设计;2单体细部设计及周围环境的设计。
局部地段的设计是组成城市整体文化风貌与景观的有机元素。
二城市设计的内容及类型1.城市设计的内容:①空间关系:城市设计的空间内容包括,土地利用、交通和停车系统、建筑体量和形式、敞空间的环境设计。
②时间过程:城市设计是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人们的活动、文化观念、政策内容等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城市设计为适应新的要求进行调整,但也应该保持某种程度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③政策框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城市设计的目的是制定一系列指导城市建设的政策框架。
2.城市设计的类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滨水区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建设项目的细部空间设计。
3.城市设计的层次性:①城市设计目标的多重性;②城市设计内容的多重性;③城市设计理论体系的多重性;④城市设计工作范畴的多重性三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城市空间设计理论:①图底理论②链接理论③场所理论2.城市设计的方法:①调查的方法——基础资料的收集、视觉调查、问卷调查②评价的方法——加权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③空间设计的方法——典范思维设计方法、程序思维设计方法、叙事思维设计方法。
郑州某某城市广场成功案例解析(doc 10页)一个商厦改变一座城——郑州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成功案例解析◎ 张粉层在郑州,闹的是城北,静的是城东。
然而一座商厦的建造,颠覆了整个城市的商业格局。
人气不旺的金山区紫荆山路,自从正大城市世纪广场耸立路口后,往日疏落的交通变得拥堵,往日寂静的城东被带旺起来。
因着正大城市世纪广场这一盛大商业盛宴的全力上演,郑州人倾情于集逛街、逛广场、逛公园、购物于一体的前所未有的CITYMALL消费体验。
因着正大城市世纪广场这一盛大商业盛宴的全力上演,商铺成为郑州中产阶级甚至平民百姓所津津乐道的投资话题……颠覆传统区位理念,提出“新城市中心的商业中心”理念,并充分利用当地的媒体资源,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包装,最终在毫无商气的地块上创造出开盘后五天就售馨的商业地产销售神化,并大大提升了项目的附加值和知名度。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因为正大世纪城市广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郑州市的商业格局,改变了郑州城东的区位价值。
安佳创造的商业地产销售神话在郑州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么,在这神话的背后,安佳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和心血……安佳又是如何成功策划这个项目的呢?问题:偏隅一角缺人气难造商圈郑州金水区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区,地处郑州东北隅,因金水河流经境内而得名。
直到六十年代初这里仍为乡村,后来随着郑州的逐年发展演变,成为一个半城半乡的地方,辖区面积242.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64平方公里。
而正大世纪城市广场所处的农业路与107国道的交界处,正是城乡结合部。
107国道是一个断头路,是一个完全没有人流的地方;农业路原来是一个原村民的居住地,当安佳接手项目时正成为一个汽车零配件聚集地。
在这条充斥着汽车零配件的农业路上,完全感受不到任何的商业气氛。
因而,安佳在介入初期了解到,在郑州,没有开发商敢在这个地方做商业地产的,从区位来讲,项目地块并不具备做商业地产的先天条件。
其后,安佳对项目地块所在区域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判断和剖析,发现项目具有两大潜在机会——其一,项目所在区域——金水区的行政区地位。
国内外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案例分析自世界第一个城市综合体诞生以来,人们就把城市综合体与庞大的建筑群、商业中心、城市地标、城市发展引擎联系在一起。
就像美国纽约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英国伦敦的金丝雀码头,日本的东京中城、六本木,香港的太古广场,中国深圳的万象城、北京的国贸,它们外在以摩天大楼的形式丰富着城市的天际线,内在以功能集约的聚合力量营造着城市新中心。
它们是展示城市鼎盛的符号,是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动力旗舰,用钢筋铁骨般的巨桨把城市进程大步推向前进。
一、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一)洛克菲勒中心简介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美国纽约最繁华的曼哈顿区中部,是一个包括19幢大楼、占地22英亩集商业、娱乐和办公等城市功能的大型建筑群。
主要建筑始建于1931年,1940年完成。
建筑群区域涵盖第五大道至第六大道,以及第48大街至52大街之间,共占地45000平方米。
建筑群的主体是GE大厦,共有70层,高259米。
外观强调垂直线条,是板式高层建筑的雏形。
2007年12月10日,孩子们在“便士丰收的田野”开幕式上摆放硬币的情形,放置这1亿枚硬币区域长49.5米、宽9米,宽度相当于一条街道。
1932年起,每年圣诞节前夕,洛克菲勒中心广场都要竖立一棵纽约市最大的圣诞树,这里的圣诞夜景时来纽约的游客必看之处。
(二)案例启示洛克菲勒中心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开启了城市规划的先河,因此号称是20世纪最伟大的都市计划之一,整个建筑布局紧凑,密集有序。
这块区域占地22英亩,由19栋建筑围塑出来的活动区域,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开启了城市规划的新风貌,完整的商场与办公大楼让中城继华尔街之后,成为纽约第二个市中心,对都市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洛克菲勒中心在建筑师上最大的冲击是提供公共领域的使用,这种为普通大众设计的空间概念引发后来对于“市民空间”的重视,巧妙地利用大楼的大厅、广场、楼梯间、路冲设计成行人的休息区、消费区,彻底落实为广大中产阶级服务的目的。
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2010-7 什么是城市综合体?定义:“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现代城市综合体–所有建筑均为新建,综合体量5万平米以上–聘请知名建筑设计师:建筑造型、流线、广场等–开发商持有或出售,其中商业部分多为出售,但后期的趋势是持有–开发商创造一个模式并成功后,会在多处进行复制–如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日本福冈博多运河城、日本六本木新城、香港太古广场、深圳华润中心、北京华贸中心等历史街区–多数建筑为历史建筑,综合体量一般在5万平米以下,少数体量较大–建筑整修为主,外立面要求严格,内部可适度调整–实施主体多为政府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物业以持有为主–如上海新天地、北京南锣鼓巷、成都宽窄巷子、天津新意街等1、香港太古广场2、深圳华润万象城3、北京华贸中心4、北京三里屯village 5、上海新天地6、成都宽窄巷子7、北京前门大街1、香港太古广场概况:1990年建成,连接全部地铁站,包括香港和九龙地铁线的重要接驳点,面积超过五百万平方尺,是全球最大的市区商业及零售商场之一流线特点:物业四周串联着放射状的过街人行天桥,将不同功能、用途的物业贯穿起来,形成人流、物流、钱流的共享互通,共同把所处的商圈做大做旺;太古自行搭建一条直通商场高层的“私家路”好让城中名流进出购物方便等等;一直保留有三米宽的走廊,没有次走廊,基本难觅二、三线铺位的“经营死角” 业态分布:购物广场由4个塔楼和1个裙楼构成,由时尚服装、珠宝首饰、古董摆设、影音器材、名牌手表,以至各国美食佳肴(整个太古广场项目由购物广场、酒店式住宅、商业大厦、会议中心、酒店等)总体定位:一个购物饮食商场,一个娱乐及消闲理想之选,除有音响设备先进的电影院欣赏中外猛片外,广场更会定期举行各式表演节目及推广活动,如时装表演、专题展览、节日布置及音乐演奏等。
商业建筑调研报告及案例分析一、报告介绍商业建筑是指为商业目的而建造的建筑物,包括购物中心、商场、超市、百货公司、写字楼等。
商业建筑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通过对商业建筑的调研以及案例分析,探讨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城市经济的支持作用。
二、调研结果1.商业建筑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商业建筑的需求呈现出愈发旺盛的趋势。
购物中心、商场、超市等商业建筑成为人们购物、休闲的主要场所。
2.商业建筑的空间布局日趋优化:为了吸引顾客,商业建筑的空间布局注重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
高品质的商业建筑往往融合了购物、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
3.商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商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多关注。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环保措施成为商业建筑设计和建造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案例分析1.上海环贸广场:上海环贸广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商业建筑之一、广场内集结了众多国际和本土品牌,成为年轻人追逐时尚的热门场所。
环贸广场通过精心设计的室内布局和高品质的店铺租赁,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此外,广场内还设有休闲娱乐场所,满足人们对娱乐活动的需求。
优雅的设计和便利的交通,使得上海环贸广场成为商业建筑的典范。
2.华尔街:华尔街是美国纽约的金融中心,也是商业建筑的代名词之一、华尔街建筑风格独特,设计精良,给人一种金融强国的形象。
街道两旁拥有众多金融机构总部和办公楼,同时还有购物中心、餐饮场所等商业设施。
华尔街的建筑物多为高层建筑,体现了城市追求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理念。
四、结论和建议商业建筑的发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在商业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提供多种功能和体验,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同时,商业建筑也应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节能减排等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015-2016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
城市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旺多姆广场
姓 名: 阮林
班 级: 景观建筑设计
学 号: 20121150124
在全世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广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城市广场
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表现一种公
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在日益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
广场这一载体所蕴含的诸多信息,已经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案就以
巴黎的旺多姆广场为例对城市广场进行初步的解析。
一、城市广场简介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
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
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
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
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二、城市广场的历史沿革
古希腊城市广场,如普南城的中心广场,是市民进行宗教、商业、政治活动的场
所。古罗马建造的城市中心广场开始时是作为市场和公众集会场所,后来也用于发布
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等的场所,通常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纪念性的建筑物。罗
马的图拉真广场中心有图拉真皇帝的骑马铜像,广场边上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后
面的小院中矗立着高43米的图拉真纪念柱,柱顶立着皇帝铜像,用以炫耀皇权的威
严。公元5世纪欧洲进入封建时期以后,城市生活以宗教活动为中心,广场成了教堂
和市政厅的前庭。意大利锡耶纳城的开波广场就是一例。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城市中公共活动的增加和思想文化各个领
域的繁荣,相应地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城市广场,如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卡比多广场等。
后者是一个市政广场,雄踞于罗马卡比多山上,俯瞰全城,气势雄伟,是罗马城的象
征。威尼斯城的圣马可广场风格优雅,空间布局完美和谐,被誉为“欧洲的客厅”。
17~18世纪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南锡广场等是当时的代表作。
19世纪后期,城市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
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如巴黎的星形广场和协和广
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在空间组
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产生了像巴西利亚三权广场这样一种新的空间布局形式。
中国古代城市缺乏公众活动的广场。只是在庙宇前有前庭,有的设有戏台,可以
举行庙会等公共活动。此外,很多小城镇上还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场和码头、桥头的
集散性广场。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公众活动使用,相反,还要求他们肃静回避。这
在古代都城的规划布局中更为突出,如宫城或皇城前都有宫廷广场,但不开放。明清
北京城设置了一个既有横街又有纵街的“T” 字形宫廷广场(在今天安门广场)。在
纵向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并集中布置中央级官署。广场三面入口处都有重门,严禁
市民入内,显示宫阙门禁森严的气氛。
三、案例分析
(一)简介
旺多姆广场(Place Vendôme),巴黎的著名广场之一,位于巴黎老歌剧院与卢
浮宫之间,呈切角长方形,长224米,宽213米。由于旺多姆公爵(1594---1665)
的府邸坐落于
此,广场因而冠
此名。旺多姆公
爵是路易十四
的爷爷亨利四
世的私生子,
被称为凯萨先
生或波旁(皇
族)的凯萨。
(二)重要影响
这是著名的高级珠宝中心,橱窗里陈列着金光闪闪、琳琅满目的珠宝首饰,15
号楼是举世闻名的利茨(Hôtel Ritz)高级宾馆,英国王妃戴安娜经常下榻于此,
11---13号是法国司法部的所在地,12号是著名音乐家肖邦的故居。
旺多姆纪念铜柱就坐落在广场的中央,由拿破仑皇帝下令建于1810年,是模仿
罗马的特拉真(Trajane)柱修建的,柱高44米,用法国军队在奥斯特利兹战役中缴
获的1250门大炮铸成,上面的螺旋形图案描绘着拿破仑征战的诸多场面,顶上立着
拿破仑·波拿巴的铜像。
(三)历史变迁
旺多姆广场由建筑师于勒·阿尔杜-芒萨尔根据卢富瓦大臣的设想建造。四周外
观一模一样的大楼竣工于1720年,广场最初叫作"征服广场",后来又改称" 路易大
帝广场"直至1792年,广场中央一直竖立着一座由杰拉尔束创作的路易十四骑马像。
1806年,拿破仑一世下令用一座类似于罗马特拉扬柱的大圆柱替代路易十四塑像。
镌刻1805年战役书面的铜板系用1200门从奥斯特利茨战场缴获的大炮熔炼而成。圆
柱顶上耸立一座拿破仑皇帝雕像。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时任公社艺术委员会主席
的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下令推倒了圆柱。1873年,由画家出钱,又把旺多姆圆柱
重新坚立了起来。
(四)区位分析
旺多姆广场位于法国巴黎第一区,杜伊勒里宫以北,马德莱娜教堂以东。是和平
街的起
点。位于
巴黎老
歌剧院
与卢浮
宫之
间,呈切
角长方形,长224米,宽213米。由此区位可看出其在巴黎这座城市中所起到的作用。
其为纪念性广场,位于城市中央,周边都是巴黎重要的建筑,如卢浮宫等,因其独特
的地理区位,可知其在市民心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并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游憩的重
要场所。
(五)广场平面分析
由如下广场平面可知,旺多姆广场平面形制为规整形广场中的正方形广场。四周
为外观一模一样的大楼,建筑整齐划一,底层开有大型拱门,上有三角楣饰,屋顶有
老虎窗。四周建筑将中心的矩形自然
围合成旺多姆广场,短边上与在一轴
线上的城市道路相接,将广场与城市
有机融为一体,四周建筑与中心广场
之间形成围合的街道,作为进入大楼
购物的街道。广场中央是旺多姆纪念
铜柱,柱高44米,是用法国军队在奥
斯特利兹战役中缴获的1250门大炮铸成,上面的螺旋形图案描绘着拿破仑征战的诸
多场面,顶上立着拿破仑.波拿巴的铜像。铜柱不仅在形态上与四周建筑形成鲜明对
比,更在颜色上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将体量巨大的铜柱立在广场中央不仅起到了标识
的作用,更使整个空旷的
广场具有了凝聚力,使铜柱
自然成为了广场的中心点
及重心点,更与四周的建筑
相呼应,使广场与四周的
建筑融为一体,更是整个广
场的视觉焦点,成为两边道
路轴线的焦点。从广场两边
的轴线道路看向广场一眼就会被铜柱所吸引住,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六)道路交通分析
由旺多姆广场平面图及如下的效
果图可清晰看出其交通呈环状分布,
中心广场与四周的建筑自然形成环绕
广场的道路,并在广场短边上与城市
道路相连接,使得整个广场称为了城
市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铜柱更成
为了节点上的标志点,起到了引导标
识的作用,更成为了四周道路的视觉焦点,成为了广场的一个亮点。广场周边环状的
道路体系起到了广场与周边的店铺之间过渡的作用,并为广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体
系,使得广场自然融入到城市中,成为城市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使其不仅仅起到
了纪念性广场的作用更起到了交通广场的作用。
(七)空间、景观体系分析
整个广场呈矩形的空间布局形态,中间的铜柱景观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使得整个
广场不被四周的建筑包围死,显得死气沉沉。有了中间的铜柱景观点就使得整个广场
与周边建筑相融合,使广场活了起来,而不至于如沉在四周建筑中的一块空地,没有
灵气。整个广场在只有在短边上开了两个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接,将广场自然融入到了
城市中,
利用了四
周建筑与
铜柱的高
差和层次
营造了广
场环境的
空间结
构,在广场
中间立了一个体量巨大,形态不一的铜柱使其自然成为了整个广场的视觉焦点,成为
整个广场的中心点及重心点,四周维护的建筑与两边对称的道路自然为广场划分出公
共与相对私密不同的空间领域,使得两条道路在广场中的延续成为广场中相对开敞的
空间,而两边的区域自然成为了相对私密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