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础课程设计心得

桩基础课程设计心得

桩基础课程设计心得
桩基础课程设计心得

桩基础课程设计心得

经过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即将结束了,就差桩及承台施工配筋图的绘制,计算书已完成。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这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课程设计开始,对于确定桩长的过程中屡屡遇阻,几乎花了将近一天半时间,为了找出错误之处,从数据的处理到持力层的选择,算了一遍又一遍,可每次在验算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时,得出的结果都是令人失望的。尽管如此,为了得出满意的结果,和同学相互的探讨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出了导致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罪魁祸首"---求根公式,少加了一个负号,就导致了桩长不能确定。

桩长确定下来了,接下就是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桩顶荷载及最大冲刷线处的荷载了,尽管也遇到很多麻烦,但一般都是计算上出了问题,正当我暗自高兴的时候,可怕的事情正一步一步向我走近,新的问题一个一个接踵而至,1、由于审题不够仔细,导致在计算承载力中土层的选取厚度出现了问题,任务书上给出的水文地质条件是从一般冲刷线以下开始,在计算中,桩长是从局部冲刷线开始计算,而我直接从承台地面开始,承台在一般冲刷线上,局部冲刷线在一般冲刷线两米处,而且土层不是单一的,土的性质不同,导致在计算中涉及的桩的摩阻力,容重,推荐容许承载力等不同,最终算出的桩长也受影响。2、在计算中,所要用的荷载未考虑荷载的分项系数,导致荷载值偏小,别看这些系数很小,例如恒载的系

数1.4,活载1.2,风力0.75,制动力1.0,但它们对后面的计算有很大的影响。

3、在对于地基系数m的如何取值,也出了问题,由于书上的例题是单层土,m的取法很简单,而我们的任务书上是多层

土,m的取值很复杂,得查找相关规范来求得。4、对于公式中出现的一些参数,需通过查相关规范或表,在做线性插入计算得出,在处理时,仔细是最重要的,稍一不小心就会算错,由于公式复杂,一个小数点的错就会让你能算个死,而且整个计算过程都是息息相关的,承上启下的。一步错,步步错。

对桩身配筋计算中,同样也遇到了许多挫折,比如刚开始我按照书上的算单桩的例题的计算步骤一一完成配筋要求,且最终也满足要求,可在答疑时,问指导老师是否可以按单桩的来算,老师说不可以,由于我们的是多桩,考虑的比较多,不单只要计算最大荷载作用,还要考虑最小荷载作用,所以,最终我又得重新算,把之前没有考虑的问题考虑进去,1、由于要考虑同时最大最小荷载作用,其作用在局部冲刷线处得荷载也得有两个值,一个最大值,一个最小值。这对后面验算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有这直接关系。2、计算偏心距增大系数n时,刚开始我采用的也是单桩得,即长细比。后来查规范才知道应按桩受弯时的计算长度中多排桩桩顶固定一栏中的桩底支承在非岩石土(h4/a)计算得出的,确定系数后,对于计算截面实际偏心距也要分情况来考虑,(e=nM/N,其中M是通过从弯矩计算列表里找出的最大值,而N却是之前计算的最大或最小值)通过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求得轴向力的偏心距,采用试算法列表求得一个与实际接近的值即可,由于有两个偏心距,即最大值对应的偏心距,最小值对应的偏心距,接着算截面抗压承载力同理对于不同值算出相应的承载力,看最后截面是否是未出现拉应力。

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我也进入了相同的误区,采用的是处理单桩的方法,对于多桩,不仅要计算墩顶的水平位移,而且还要验算桩顶水平位移即位移不应大于6mm。

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由于书上的例题中,没有对承台计算,所以算这块时非常吃力,只能先对照书和图来琢磨,对相关公式中的相关参数进行逐一吃透,同时还得查阅大量资料,公式中有写参数,并没有给出详细计算方法。对于图,刚开始更是丈二摸不着头脑,啥都看不懂,后来经过和同学讨论、和老师交流下,才开始有了些头绪,在算前面局部受压,抗冲切验算,还算得心应手,可算到抗弯及抗剪强度验算时,又卡住了,这一块花费了我许多时间,由于里面许多参数,我都不能理解它的含义和具体算法。后来参考一个同学从图

书馆借来的资料书,我才慢慢理清计算思路,将里面一些"怪僻"的参数个个击破,最终完成了计算书。

看着自己手中十几页的计算书,我有种特喜悦心情,尽管在这过程中,有很多辛酸,每天早出晚归,这些日子都没好好睡上一觉,有时中午有困意的时候,想睡上一觉,可每次一闭眼,满脑子都是数据,根本就睡不着,每天活动最多的是手和脑,眼睛,没完没了的算写想看,草稿纸也一张接一张,有时实在算得我心烦时也想过胡乱的写下得了,但我都战胜了自己,坚持自己的原则,好好学习只为了自己更好的未来,应该把这次课设当做一次职业工作来做,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不能有半点马虎。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在此感谢我们的耿大新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课程设计的每个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同时感谢对我帮助过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

桩基础工程工作总结

桩基础工程工作总结 导读: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三年基础工程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工程概况: 奥钢联型材(中国)有限公司投资,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苏州市工业园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督,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总承包,苏州市晨阳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承担施工全过程监理,常熟市华东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该工程为基础承台地梁,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15428m2。工程质量标准为合格。静压桩于20XX 年3月20日开工至20XX年5月25日结束。 我公司项目组按照工程特点,编制了操作性较强的方案。方案要求现场监组根据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严格监控,以确保工程质量。 二、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成效: 1、工程质量控制: (1)、该工程,采用PC-400(95)A型预应力高强砼管桩基础,共计281根,采用静力压桩施工,桩端以强风化粗粒花岗岩作为持力层,单桩承载力标准值为1600Kn,有效桩长平均为24m,且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0.5m。后因现场东西两侧道路影响,又无法占用,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四方共同研究,并一致同意东西两侧的45根预应力管桩改为15根钻孔扩底灌注桩。因此,本工程预应力管桩

实际数量为182根,钻孔扩底灌注桩为15根。在施工准备阶段,现场监理人员能认真熟悉图纸,积极组织主持图纸会审,严密审核桩机施工组织设计,从严控制成桩质量。 1.在施工现场,监理人员积极跟机旁站,从桩机就位、桩管起吊、插管、压管、接管、送桩和桩机终压表读数几个连续施工过程,来严格控制静压桩成桩质量,若发现管桩桩头破碎、桩有效长度不够、成桩后桩位偏移等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设计单位到现场共同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宏建”牌管桩因有两根桩被压爆,被怀疑有质量不稳定的情况,监理人员及时与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交涉,同时向监理组领导反映情况,最后决定停止使用“宏建”牌管桩,剩余管桩在监理的监督下运出施工现场。监理组领导则积极组织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召开工地现场办公会,辅以“工程例会”和“专题例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突发事件。 (2)、该工程钻孔扩底灌注桩共计15根,其中Φ1800桩4根,Φ1500桩3根,Φ700桩8根,单桩承载力标准值为2100Kn,桩端以强风化粗粒花岗岩作为持力层,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30,水下灌注砼。钻桩前,现场监理人员认真参加测量放线并复核桩位和桩机垂直度,材料进场前后认真核对相关资料,并现场取样送检,合格后才允许使用。施工中,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和钻孔扩底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对施工全过程严格监控。从定位、钻孔过程、终孔验收、桩长检查、扩底行程检查、钢筋笼制作和安装、导管安装、清孔后沉渣厚度检查、商品砼质量以及砼浇灌、导管埋深及导管反插、拆管节数、桩顶砼面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某实验室多层建筑桩基础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考核成绩:-------------------- 建筑教研室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二、课程设计指导书 (5) (一)课程设计编写原则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指南 1、设计资料的收集 (5) 2、桩型、桩断面尺寸及桩长的择 (7) 3、确定单桩承载力 (7) 4、桩的数量计算及桩的平面布置 (10) 5、桩基础验算 (11) 6、桩身结构设计 (14) 7、承台设计 (15) 三、附录 附录一:课程设计评定标准 (21)

《桩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题目:某实验室多层建筑桩基础设计 时间及地点:2009年月日-- 月日(1周),教室 指导教师: 一、课程设计基础资料 某实验室多层建筑一框架柱截面为400mm×800mm,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设计值:轴力F=2800kN,弯矩M=420kN·m,H=50kN。经勘查地基土层依次为:0.8m厚人工填土;1.5m厚黏土;9.0m厚淤泥质黏土;6m厚粉土。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表所示,地下水位离地表1.5m。试设计该桩基础。 表7-35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号土层名称土层 厚度 (m) 含水 量 (%) 重力密 度 (kN/m 3) 孔隙 比 液限 指数 压缩模量 (Mpa) 内摩 擦角 (0) 凝聚 力 (kPa) ①②③ ④⑤ ⑥人工填土 黏土 淤泥质黏 土 粉土 淤泥质黏 土 风化砾石 0.8 1.5 9.0 6.0 12.0 5.0 32 49 32.8 43.0 18 19 17.5 18.9 17.6 0.864 1.34 0.80 1.20 0.363 1.613 0.527 1.349 5.2 2.8 11.07 3.1 13 11 18 12 12 16 3 17 二、设计依据和资料(详见实例) 三、设计任务和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通过《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桩基础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基本掌握主要承受竖向力的桩基础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 本课程设计拟结合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高层办公楼,已知其柱底荷载、框架平面布置、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建筑物的环境及施工条件进行桩基础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包括桩位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桩配筋图及施工说明。 桩基设计依据为《建筑桩基技术规范》(IGJ94-94)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四、课程设计成果及要求 设计成果包括说明书、桩基础设计计算及施工图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1)、说明书

桩基基础分部小结

嘉定南翔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一期工程 桩基工程 分 部 小 结 编写单位: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写人员:孙\ ________ 成

尊敬的各领导: 你们好!首先我谨代表嘉定南翔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一期工程所有建设者对各 位领导的 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就本工程的施工情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进行汇 报。汇报分为工程 概况、施工依据、施工组织情况、现场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施 工过程控制情况、工程技术 资料整编情况、工程质量评定等情况。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上海南翔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江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35KV 变电站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615.56川,总建筑高度为9.95m,地下一层,地 上二层, 系钢筋混凝土结构,7度抗震设防。地下室层高为2.9m ,基础采用静压 桩基础,桩顶标高 为2.550,桩端标高为-17.450,有效桩长20m 根数92根, 桩型号为PHC 500 AB 109-9,11,本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自2017年3月19日桩 机进场。施工进度满足工期的要求。本地基与基础工程共涉及子分部数量 4项, 子分项数量5项,检验批16项。 二、施工依据 1、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 2、 本工程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纸及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单; 3、国家、行业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建筑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 (七)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 2008 (八)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GJ08-9-2013 (九)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 GJ08-11-2010 4、 国家现行颁布的强制性标准; (一)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二)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 (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四)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五)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9-2012 GB50010- 2010( 2015 年版) GB50011-2010( 2016 年版) GB50007-2011 GB50003- 2011 JGJ94-2008

桩基础课程设计终稿模版

桩基础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1、上部结构资料 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七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底层层高3.4m,其余层高3.3m。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最大轴力组合: 最大弯矩组合: 最大轴力标准值: 2、建筑物场地资料 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2.1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表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3、设计依据 写你所采用的规范

二 、设计步骤 1、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1) 选择桩型 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 ,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因转孔灌注桩泥水排泄不便,为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③层是灰色淤泥质的粉质粘土,且比较厚,而第④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所以第④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1.88.312123.1h m =+++= 由于第①层后1.8m ,地下水位为离地表2.1m,为了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②层土0.3m ,即承台埋深为2.1m ,桩基的有效桩长即为23.1-2.1=21m 。 桩截面尺寸选用:由于经验关系建议:楼层 <10时,桩边长取300~400,350mm ×350mm ,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11m ,下段长11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1m , 图2-2桩基及土层分布示意图 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如图。 2、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本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采用经验参数法和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Ps 按图确定桩侧极限阻力标准 50p +40 c 801000 g 15a h d 0.0 p s p s (kPa) f e . 025s 251251000. 016p s +20.450.02p s q s k (k P a ) 140120 60 20 b 图 s sk p q -曲线 由于除去杂土外,第②,③,④,⑤层土都是粘土,则采取图中的折线oabc 来确定桩侧极限阻力的标准值:

桩基础课程设计终稿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1.1 上部结构资料 (1) 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1) 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 2.1 选择桩型 (2)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3)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4) 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 6 .桩顶作用验算 (5) 7 .桩基础沉降验算 (6) 8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7) 9 .承台设计 (8) 9.1 承台抗弯验算 (8) 9.2 承台抗冲切验算 (9) 9.3 承台抗剪切验算 (10) 9.4 承台局部承载力验算 (10) 10.参考文献 (12)

1设计资料 1.1、上部结构资料 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7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底层层高3.4m(局部10m,内有10t桥式吊车,其余层高3.3m,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如图2所示。 1.2、建筑物场地资料 (1)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平面位置如图1所示 图1建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图 (2)建筑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2.1m,根据已有分析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3)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1 选择桩型 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因转孔灌注桩泥

桩基础子分部施工小结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松山湖第一工厂 生活区E栋员工宿舍 桩 基 子 分 部 施 工 小 结 施工单位:东莞市建兴桩基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2015年3月15日

桩基础子分部工程施工小结 一、工程概况 1、地质情况: 本工程根据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实际施工情况,土层及岩层由上至下主要分为五大类10层: 填土层Q ml:(1)素填土→第四系冲淤积层Q al:(1)含砂粘土→(2)淤泥质土→第四系坡积层Q dl(1)含砂粉质粘土→第四系残积层Q el(1)砂质粘性土→燕山期花岗岩(1)全风化花岗岩→(2)强风化花岗岩→(3)中风化花岗岩 2、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松山湖第一工厂生活区E栋员工宿舍工程地点:东莞市松山湖工业西一路 建设单位: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东莞市广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 总承包单位:东莞市健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专业施工单位:东莞市建兴桩基工程有限公司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7259.98㎡,建筑占地面积为1056.96㎡,建筑总高度59.3米,地下1层,地上16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抗震类别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二级;而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本工程基础设计采用静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设计桩径0.5m,桩长约17~27m入岩深度约为1~5米,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桩端应进入强风化花岗岩层。 本工程总工期366天,开工日期2014年12月17日,竣工日期2015年12月底。 二、桩基设计情况: 1.总桩数与桩基类型:总共214条桩,其中24条Φ500桩为抗拔桩。 2.桩径及单桩承载力特征值:Φ500:2100KN; 3.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Φ500:400KN 三、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本工程场地小、工期紧的特点,配置1台机械设备,合理制定桩机行走路线,编制针对性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质量保证计划,另一方面,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各专业施工队,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强调和落实桩的收锤标准,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施工。 根据工程图纸设计以及工程处于员工生活区内的情况,采用“静压”方法沉桩,使用ZYJ800静压桩机施打PHC500管桩。 1)工程桩位测量 选用有经验的施工测量员进行现场工程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桩位坐标测量定位。根据甲方提供的三个测量基准点,沿建筑物外边引测多个测量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对及控制点进行桩位测量放点,放线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测量完成进行工程基线复核,复核无误后才允许打桩施工。 2.)试打桩 正式打桩前,通过现场试打桩确定打桩的各项参数。根据打桩的机械、桩长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经甲方、监理、设计、质检等单位共同确定试打桩号。

桩基础课程设计

目录 1 .设计资料 (2) (一)工程概况 (2) (二)设计资料 (2) 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4)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5)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6) 5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7) 6 .柱下独立承台的冲切计算和受剪计算 (8) 7 .承台的抗弯计算和配筋 (15) 8 .基础梁(连系梁)的结构设计 (21) 9 .参考文献 (24)

1. 设计资料(本组采用的工况为ACE) (一)工程概况 凤凰大厦为六层框架结构,±0.00以上高度19.6米。底层柱网尺寸如图1所示。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采用(A)400×400mm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或(B)450×450mm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要求进行基础设计。 Z1Z2Z2Z2Z2Z2Z2Z2Z1 Z1 Z2 Z2 Z2 Z2 Z2 Z2 Z2 Z1 Z3 Z3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3 Z3 123456789 D C B A 图1 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图 (二)设计资料 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钻孔平面布置图 1 7 . 5 m 16.0m16.0m16.0m Zk5Zk6Zk7Zk8 Zk1Zk2Zk3Zk4

(2)工程地质剖面图 -1.8-2.0 -2.2-2.5 -5.1(-5.8) -9.5(-10.5) -18.4(-20.4)-3.0(-4.0) -15.5(-17.3) -4.5(-5.3) -8.6(-9.2) -20.5(-21.8) -6.0(-6.5) -9.0(-9.7) -20(-21.2) 杂填土 淤泥 粉质粘土 砾质粘土 -8.5(-9.8) Ⅰ—Ⅰ剖面 -1.8-2.0 -2.2-2.4 -4.9(-4.5) -10.0(-11.4) -14.5(-16.3)-3.0(-4.5) -8.0(-9.4) -17.0(-18.5) -5.5(-6.2) -22.0(-23.0) -6.5(-7.5) -9.5(-11.3) -21.5-(22.0) 杂填土 淤泥 粉质粘土 砾质粘土 -8.5(-10.7) Ⅱ—Ⅱ剖面

桩基础工程施工小结

宝观城锦鲤大厦工程 桩基础子分部工程 施 工 小 结 施工单位:广东泓宇建设有限公司日期:2016年7 月10 日

宝观城锦鲤大厦工程 桩基础子分部工程小结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宝观城锦鲤大厦工程 工程地点:大和路与人民路交汇口 建设单位:深圳市锦福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岳阳市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深圳市建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深圳市南华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泓宇建筑有限公司 宝观城锦锂大厦工程由1栋22层办公楼、2栋23层公寓楼、二层地下室,裙房商业用房1~2层,总建筑面积58564.70m2,桩基分人工挖孔桩、旋挖桩和天然基础。桩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持力层分为强风化和中风化。 二、工程施工情况 由于本工程进度紧,桩基采取分段分区验收,本次验收A、B区及部分同类桩。A、B区桩基础砼工程于2016-5-9开始,至2016-6-10完成A、B区全部桩。在甲方、监理公司、设计院、勘察单位、质监站等有关单位的共同配合下,我司在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等三方面齐抓共管,按质、按量完成了桩基础工程。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我司在已编制的施工方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行认真检查记录,严把材料进场质量

关,严格执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对各种进场的材料,先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再检查出厂合格证或出厂质量证明书,对送检合格的材料才允许使用,对送检不合格,复检仍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予以退场。 对每一个检验批未经监理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对施工中的每一根桩进行垂直度及轴线较核并做好记录,对隐蔽部分进行全数检查,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在浇混凝土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施工,控制商品砼坍落度及砼浇筑方法,振捣时间及振捣方法必须符合要求,同时按规范要求见证取样留置足够数量混凝土试块。 桩基类型及数量情况(整个项目): 其分段验收如下

灌注桩基础课程设计

灌注桩基础课程设计 1、设计资料 (1)设计题号6,设计轴号○B (○A 轴、○C 轴柱下仅设计承台尺寸和估算桩数)。 (2)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A 轴荷载:N k 165V m kN 275M kN 2310F k k k =?==;; ○B 轴荷载:N k 162V m kN 231M kN 2690F k k k =?==;; ○C 轴荷载:N k 153V m kN 238M kN 2970F k k k =?==;; (3)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A 轴荷载:N k 204V m kN 286M kN 2910F k k k =?==;; ○B 轴荷载:N k 188V m kN 251M kN 3790F k k k =?==;; ○C 轴荷载:N k 196V m kN 266M kN 3430F k k k =?==;; (4)工程地质条件 ①号土层:素填土,层厚1.5m ,稍湿,松散,承载力特征值ak f =95kPa 。 ②号土层:淤泥质土,层厚3.3m ,流塑,承载力特征值ak f =65kPa 。 ③号土层:粉砂,层厚6.6m ,稍密,承载力特征值ak f =110kPa 。 ④号土层:粉质粘土,层厚4.2m ,湿,可塑,承载力特征值ak f =165kPa 。 ⑤号土层:,粉砂层,钻孔未穿透,中密-密实,承载力特征值ak f =280kPa 。 (5)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位于地表下3.5m ,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6)场地条件 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7)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30m ,宽9.6m 。室外地坪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400mm ×4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下:

桩基础课程设计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书 (2013级岩土班) 非常不错的桩基础课程设计,值得一看。 班级:土木135 日期:2017年1月9日

目录 桩基础课程设计书 (1) (2013级岩土班) (1) 1.设计资料 (3) 1.1地形条件及其参数 (3) 1.2设计题目 (3) 1.3设计荷载 (3) 2灌注桩基设计 (3) 2.1单桩承载力计算 (4) 2.1.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4) 2.1.2.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4) 2.2初步拟定承台尺寸 (5) 2.3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5) 2.4承台的设计计算 (8) 2.4.1 C轴柱下的承台设计计算(含桩身设计) (8) 2.4.2 B轴柱下承台设计计算(含桩身设计) (16) 2.4.3 A轴柱下承台设计计算(含桩身设计) (21) 2.4.3.1桩承台设计计算 (21) 3设计图纸 (27)

1.设计资料 1.1地形条件及其参数 地层条件及其参数详见桩基设计任务书。 1.2设计题目 灌注桩基础课程设计 1.3设计荷载 题号:荷载6 ,层厚1。 (1)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 k =2175kN,M xk =258kN m ?,V k=155kN。 ○B轴荷载:F k =2480kN,M k =227 kN m ?,V k=160kN。 ○C轴荷载:F k =2700kN,M k =230kN m ?,V k=150kN。 (2)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 k=2780kN,M k=270 kN m ?,V k=199N。 ○B轴荷载:F k=3675kN,M k=240kN m ?,V k=181kN。 ○C轴荷载:F k=3275kN,M k=255 kN m ?,V k=192kN。 设计○B、○A、○C轴柱下桩基。 2灌注桩基设计 建筑物基础设计方案采用混凝土沉管灌注桩,具体设计方案如下: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自然地面标高同室外地坪标高。根据设计资料,该建筑桩基属丙级建筑桩基,拟采用直径为400mm的混凝土沉管桩基础,选用○5号土层粉砂层为持力层,桩尖伸入持力层0.6m(对于砂土不小于1.5d=600mm),设计桩长15.0m,

基础工程学习心得

基础工程学习心得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基础工程》,任何房屋都有基础,那基础工程的重要程度就不言而喻了。随着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对基础工程这门课程也逐渐的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了这门课程,也让我有诸多的收获! 《基础工程》课程总共包括七章内容,包括了地基基础设计原则,浅基础,连续基础,桩基础,基坑工程,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地基基础抗震。我们主要学习了浅基础,连续基础,桩基础,和地基处理。 浅基础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浅基础按不同标准的分类。按照受力条件可分为刚性基础(也称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两大类。而浅基础根据构造形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刚性扩大基础,单独和联合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和箱形基础 通过桩基础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单桩,单排桩,多排桩不同 的特性,以及各种桩基础的适用条件。桩基础按承台位置可分为高桩承台基础,低桩承台基础。按施工方法可分为沉桩,灌注桩,管桩基础,钻埋空心桩。按桩的设置效应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按承载性状可以分为摩擦桩,端承桩,主动桩,被动桩,竖直桩与斜桩。按桩身材料的组成成分又可以分为钢桩,钢筋混凝土桩。 根据基桩的构造不同,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这一章还介绍了各种桩基础具体的施工方法,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水中桩基础施工的特点,方法,注意事项。我们学习了用不同的方法如何检验桩基础质量。 在地基处理的学习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什么是软弱土地基,以及它的危害。处理软弱土地基的方法主要有一下几个类别置换,排水固结,化学加固,振密挤密,加筋。每种类别里面都包含了若干种具体的施工方法。各类地基处理方法,均有各

桩基础施工工作总结

桩基础施工工作总结 一、工程概况: 住宅楼工程6幢(自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济适用住房A1、A2、B1、B2、C1、C2栋)工程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投资,属于政府工程,广州市民用建筑科研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广东省工程勘察院负责勘察,广州市白云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广州市白云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进行安全监督,广东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承担施工全过程监理,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为总包单位,承担冲孔灌注桩施工。建筑面积约为10.45万多平米,其中地下部分为3层,地上由4栋30层和2栋15层的住宅楼构成,本单位承建工程地下室部分建筑面积约为3.05万平米,地上建筑面积约为7.40万平米,工程质量标准为合格。冲孔桩于2014年6月24日开工至2015年1月22日结束。我司项目部按照工程特点,编制了操作性较强的施工方案,并在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以确保工程质量。 二、桩基施工阶段: 1、工程质量控制: (1)该工程采用冲孔灌注桩基础,使用泥浆护壁,桩径1000mm 的30条,单桩承载力标准值4900Kn,桩径1200mm的231条,单桩承载力标准值6500Kn,桩径1400mm的14条,单桩承载力标准值8600Kn,桩径1600mm的18条,单桩承载力标准值10900Kn。工程桩共293条,其中A栋桩径1200mm的119条。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石

灰岩层,摩擦抗拔桩须保证最小有效桩长约为17M,实际施工中最长桩为24.95m,最短桩为6.05m。在施工准备阶段,冲孔桩施工班组能认真熟悉图纸,积极组织主持图纸会审,严密审核桩机施工组织设计,从严控制成桩质量。 在施工现场,我司施工员积极跟机旁站,从桩机就位、桩锤起吊、冲桩、清孔、灌砼和收管的连续施工过程,来严格控制冲孔桩成桩质量,施工期间曾在冲桩时无法判断其是否进入持力层深度,我司及时通知代建专业人士到现场共同解决该项问题。我司项目部积极组织监理、冲孔桩施工班组开工地现场办公会,通过“工程例会”和“专题例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突发事件。 2、施工进度控制: ①认真审核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确保其工期安排合理并满足合同工期目标的要求。 ②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动态控制手段,现场技术负责人根据实际进度情况制定控制性进度计划,同时在工程周报中对进度滞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可靠的措施,以保证工程进度按计划进行。 ③定期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分析,找出进度滞后的原因,及时调整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安排,以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 ④及时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汇报工程进度的动态。 3、安全控制: 针对整个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首先监理单位会以分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和“工程例会纪要”形式,督促我施工单位搞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搞好安全生产。而我施工方会根据监理所反映的情况及时整改,整个施工过程中从开工至今,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土木5桥梁桩基础课程设计word文档

桥梁桩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1、桥墩组成:该桥墩基础由两根钻孔灌注桩组成。桩径采用φ=1.2m ,墩柱直径采用φ=1.0m 。桩底沉淀土厚度t = (0.2~0.4)d 。局部冲刷线处设置横系梁。 2、地质资料:标高25m 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其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量γ=18.5kN /m 3,土粒比重G=2.70g/3cm ,天然含水量%21=ω,液限 %7.22=l ω,塑限%3.16=p ω。标高25m 以下桩侧及桩底土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量γ=19.5kN /m 3,土粒比重G=2.70g/3cm ,天然含水量 %8.17=ω,液限%7.22=l ω,塑限%3.16=p ω。 3、桩身材料:桩身采用25号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弹性模量 αMP E h 41085.2?=,所供钢筋有Ⅰ级钢和Ⅱ级纲。 4、计算荷载 ⑴ 一跨上部结构自重G=2350kN ; ⑵ 盖梁自重G 2=350kN ⑶ 局部冲刷线以上一根柱重G 3应分别考虑最低水位及常水位情况; ⑷公路Ⅱ级 : 双孔布载,以产生最大竖向力; 单孔布载,以产生最大偏心弯矩。 支座对桥墩的纵向偏心距为3.0=b m (见图2)。计算汽车荷载时考虑冲击力。 ⑸ 人群荷载: 双孔布载,以产生最大竖向力; 单孔布载,以产生最大偏心弯矩。 ⑹ 水平荷载(见图3) 制动力:H 1=22.5kN (4.5); 盖梁风力:W 1=8kN (5); 柱风力:W 2=10kN (8)。采用常水位并考虑波浪影响0.5m ,常水位按45m 计,以产生较大的桩身弯矩。W 2的力臂为11.25m 。

图4 5、设计要求 ⑴确定桩的长度,进行单桩承载力验算。 ⑵桩身强度验算:求出桩身弯矩图(用座标纸画),定出桩身最大弯矩值及其相应截面位置和相应轴力,配置钢筋,验算截面强度(采用最不利荷载组合及常水位)。 ⑶计算主筋长度、螺旋钢筋长度及钢筋总用量。 ⑷用A3纸绘出桩的钢筋布置图。 二、应交资料 1、桩基础计算书 2、桩基础配筋图 3、桩基础钢筋数量表

桩基个人工作总结【最新】

桩基个人工作总结 一、工程概况: 奥钢联型材(中国)有限公司投资,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苏州市工业园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督,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总承包,苏州市晨阳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承担施工全过程监理,常熟市华东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施工。该工程为基础承台地梁,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 15428m 2。工程质量标准为合格。静压桩于 2013年3月20日开工至2013年5月25日结束。 我公司项目组按照工程特点,编制了操作性较强的方案。方案要求现场监组根据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严格监控,以确保工程质量。 二、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成效: 1、工程质量控制: (1)、该工程,采用PC-400(95)A型预应力高强砼管桩基础,共计 281根,采用静力压桩施工,桩端以强风化粗粒花岗岩作为持力层,单桩承载力标准值为1600Kn,有效桩长平均为24m,且桩端进入

持力层不小于0.5m。后因现场东西两侧道路影响,又无法占用,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四方共同研究,并一致同意东西两侧的 45根预应力管桩改为 15根钻孔扩底灌注桩。因此,本工程预应力管桩实际数量为 182根,钻孔扩底灌注桩为 15根。在施工准备阶段,现场监理人员能认真熟悉图纸,积极组织主持图纸会审,严密审核桩机施工组织设计,从严控制成桩质量。 1.在施工现场,监理人员积极跟机旁站,从桩机就位、桩管起吊、插管、压管、接管、送桩和桩机终压表读数几个连续施工过程,来严格控制静压桩成桩质量,若发现管桩桩头破碎、桩有效长度不够、成桩后桩位偏移等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设计单位到现场共同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宏建”牌管桩因有两根桩被压爆,被怀疑有质量不稳定的情况,监理人员及时与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交涉,同时向监理组领导反映情况,最后决定停止使用“宏建”牌管桩,剩余管桩在监理的监督下运出施工现场。监理组领导则积极组织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召开工地现场办公会,辅以“工程例会”和“专题例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突发事件。 (2)、该工程钻孔扩底灌注桩共计 15根,其中1800桩4根, 1500桩3根, 700桩8根,单桩承载力标准值为2100Kn,桩端以强风化粗粒花岗岩作为持力层,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30,水下灌注砼。钻桩前,现场监理人员认真参加测量放线并复核桩位和桩机垂直度,材料

桩基础施工总结

目录 3.1、基础施工(桩基)总结 (1) 3.1.1、工程概况 (1) 3.1.1.1工程简介 (1) 3.1.1.2主要技术标准 (1) 3.1.1.3地震动参数 (2) 3.1.2、施工管理 (2) 3.1.3、钻孔桩施工方法 (2) 3.1.3.1护筒制作及埋设 (2) 3.1.3.2钻机选择原则 (3) 3.1.3.3钻机安置 (3) 3.1.3.4泥浆配制 (3) 3.1.3.5钻孔过程控制 (3) 3.1.4、既有铁路变形观测技术 (3) 3.1.5、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4) 3.1.5.1塌孔主要处理措施 (4) 3.1.5.2缩径主要处理措施 (5) 3.1.5.3钢筋笼上浮主要处理措施 (5) 3.1.5.4钻孔灌注桩掉钻落物主要处理措施 (5)

3.1、基础施工(桩基)总结 3.1.1、工程概况 3.1.1.1工程简介 新建杭州至宁波客运专线钱江铁路新桥南引桥起止里程为DK4+705.48~DK14+404.45,全长9698.47m。其中DK4+705.48~12+953.025为杭甬、杭长四线并行段,DK12+953.025~DK4+404.45为杭甬双线段。 本桥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与既有沪昆线并行,且在DK5+950处跨越既有沪昆线,并跨越多条城市公路及河流,部分桩基施工难度较大,工期要求紧。 本桥桩基础均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桩,桩径1.0m、1.25m、1.5m、2.0m、2.2m、2.5m共六种,共4487根,合计215743延米,混凝土248230m3,其中:Φ1.00m桩基3239根,合计149394延米;Φ1.25m桩基626根,合计29945.5延米;Φ1.50m桩基406根,合计22437.5延米;Φ2.00m桩基118根,合计7164延米;Φ2.20m桩基20根,合计1262.5延米;Φ2.50m桩基78根,合计5539.5延米。 3.1.1.2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DK4+705.48~DK12+950.29四线桥(杭甬双线、杭长双线并行),余为双线桥; 设计速度:200km/h; 最小曲线半径:2200m; 正线线间距:4.4-5.0m; 最大坡度:20‰;

桩基础课程设计(仅供参考)

院系:土木学院 姓名: *** 学号: ********班号:土木1001指导教师:罗晓辉日期:2013年6月

目录 1.设计资料 1.1 上部结构资料 (4) 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4)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4) 2.1 选择桩型 (4)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4)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5)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5) 4.1 B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5) 4.2 C柱柱桩数和承台的确定 (5) 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与非复合作比较) (5) 5.1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B承台) (5) 5.2五桩承台承载力计算(C承台) (7) 5.3 比较 (8) 6. 桩基础沉降验算 (8) 6.1 B柱沉降验算 (8) 6.2 C柱沉降验算 (8) 7.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 8. 承台设计 (10) 8.1四桩承台设计(B柱) (10) (1)柱对承台的冲切 (10) (2)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11) (3)斜截面抗剪验算 (11) (4)受弯计算 (11) (5)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12) 8.2五桩承台设计(C柱) (12) (1)柱对承台的冲切 (12)

(2)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 (12) (3)斜截面抗剪验算 (13) (4)受弯计算 (13) (5)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13)

1.设计资料 1.1 上部结构资料 某建筑方案,上部结构为五层框架,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见附图。 B C 附图 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见附加资料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1 选择桩型 采用预制桩(静压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⑤层为粉砂,压缩性低,所以第⑤层是比较适合 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2d),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h=2+2+4+8+1=17m。 初步选定承台埋深为2.1m。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 算书

土 力 学 课 程 设 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二级学院: 指导老师: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概况]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m ,宽9.6m ,其1-5轴的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所示。建筑场地位于临街地块部·位,地势平坦,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 ×5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图1所示。场地内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详见工程地质资料,如表1所示。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 2.5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试按乙级条件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1轴荷载:5417;85.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2轴荷载:5411;160.m;53k k k F kN M kN V kN ===。 3轴荷载:5120;88.m;63k k k F kN M kN V kN ===。 4轴荷载:5300;198.m;82k k k F kN M KN V kN ===。 5轴荷载:5268;140.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图1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预制桩基础)--12土木1班 工程概况 某市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米,柱距6米,宽9.6米,室内外地面高差0.45米。柱截面500×500mm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1。 表1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

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 目录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 0 -工程概况....................................................................................................... - 1 - 1.设计资料.................................................................................................... - 4 - 2.选择桩型与桩端持力层、确定桩长和承台埋深...................................... - 4 -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5 - 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 - 6 - 5.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 - 7 - 6.桩基础沉降验算 ........................................................................................ - 8 - 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 - 8 - 6.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 - 8 - 6.3 沉降计算........................................................................................... - 8 -

桩基施工小结

花城豪苑桩基工程 施 工 小 结 编写: 审核: 广东华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年月日

1、建设概况 2、设计概况 设计灌注桩421根,其中抗压桩190根,抗压兼抗拔桩231根。 注:桩总数421根。

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灌注桩 灌注桩成孔施工过程控制:桩径允许偏差±50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沉渣厚度允许偏差≤50mm,1、2、3、4栋及裙楼灌注桩入中风化花岗岩≥,7A、7B、7C栋灌注桩入中风化花岗岩≥,桩端持力层须经地勘单位人员判定确认。 灌注桩钢筋笼制作与吊装过程控制:钢筋原材需经监理、业主验收,且按规范要求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笼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主筋长度允许偏差为±10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为±20mm,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10mm,钢筋焊接接头需按规范及设计要求错开搭接。钢筋笼吊装过程中,需有专人旁站指挥,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交底,吊装前检查钢丝绳是否需要更换,检查吊钩是否牢固,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执行。 灌注桩混凝土浇灌过程控制:检查混凝土标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C35),时间是否超过初凝时间,测试混凝土坍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180~220mm),留置1组混凝土试块,单桩超过50方的留置2组混凝土试块。 三、材料使用及见证送检情况 试块

四、桩基础检测情况 五、桩位偏差 本工程开挖承台后,桩位偏差值10mm~60mm之间,偏差值均在允许范围内,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六、施工验收依据 本工程桩基础已按施工图纸要求完成,施工过程资料基本齐全,灌注桩低应变、抽芯、抗拔、超声波检测报告齐全,检测结果均为合格。管桩低应变、抗压和抗拔检测报告齐全,检测结果均为合格。抗浮锚杆抗拔检测报告齐全,检测结果均为合格。桩位偏差值在允许范围内,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标高经复核无误。钢筋原材、焊接接头及砼试块试验报告齐全。 七、施工验收结论 本桩基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积极配合甲方、设计和监理公司,已按设计和合同完满履约,本桩基础工程符合竣工验收条件, 请相关部门进行验评。 自检验收结论:本工程质量、安全为达标工程;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完整,各分项工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