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39.82 KB
- 文档页数:2
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意义摘要:目的:检测脑梗死病患HCY、HS-CRP和血脂指标,分析其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意义。
方法:我院选择诊治的56例急性脑梗死病患为观察组,56名同期前来检查的志愿者加为对照组。
所有受试者检测相同的半胱氨酸、HS-CRP和血液含量指标,并将检测结果与两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病患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半胱氨酸和HS-CPR的急性脑梗死病患明显高于轻度疾病病患(P<0.05),急性脑梗死病患低半胱氨酸和HS-CPR水平较高,明显高于平均水平(P<0.05)。
结论:HCY、HS-CRP、LDL-C、TC、TG病患脑梗死病例显著增加,HDL-C水平异常下降,可为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脑梗塞发病率不断上升,人口群体越来越年轻。
脑梗死是脑内血液循环的突然异常,引起脑组织明显缺血缺氧。
这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并发症。
主要临床症状为认知、言语、身心障碍,严重者为休克、昏迷和猝死。
虽然与脑梗死有关的主要疾病是中年人,但实际上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所有年龄组。
疾病进展迅速,没有典型的预兆。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将迅速导致脑组织松弛坏死,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安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诊治急性脑梗死病患56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体检志愿者56例为对照组。
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55-82岁,平均67.74±6.80岁。
严重程度:轻度18例,中度20例,重度18例。
对照组:男性28人,女性28人,年龄50-81岁,平均68.01±6.35岁。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向小爽;江泓;胡雅岑;杨德【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年(卷),期】2011(028)004【摘要】[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三组:Ⅰ组60例,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d;Ⅱ组6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d;Ⅲ组64例,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d+辛伐他汀20 mg/d.治疗30 d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定疗效,并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Ⅲ组有效率93.7%,高于Ⅱ组和Ⅰ组(P<0.05),且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脂水平较Ⅱ组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升高(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较Ⅱ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液粘稠度.【总页数】3页(P654-656)【作者】向小爽;江泓;胡雅岑;杨德【作者单位】吉首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南,吉首,416000;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自拟活血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J], 戴军;罗亚明;曹雄彬;南毛球;周航;刘雅芳2.冠心丹参滴丸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李莉3.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细胞因子影响 [J], 黄芳;蒋玉欢;郭飞波;郑志刚4.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治疗中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小板活性指标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J], 张川5.养阴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J], 黄渝;赵平;鄢仕强;陈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张建江;傅婷霞;傅科锋【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7(037)003【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动脉硬化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桂哌齐特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脂水平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脂水平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脂水平.%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odium ozagrel combined with cinepazid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rteriosclerosis , and the influence on hemorheology and blood lipid.Methods 112 cases of arteri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inepazide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ozagrel sodium,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blood rheology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tudy, blood lipid.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blood rheology parameters and blood lipid levels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 P<0.05 ) ,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roved the hemorheological parameters and blood lipid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0.05 ) .Conclusion Ozagrel sodium combined with cinepazide male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arteriosclerosis process,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emorheological parameters and blood lipids,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总页数】3页(P204-206)【作者】张建江;傅婷霞;傅科锋【作者单位】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浙江诸暨311835;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浙江诸暨311835;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浙江诸暨3118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3【相关文献】1.桂哌齐特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J], 杨敬良2.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 [J], 王江波;张冠群;刘君;朱亮3.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J], 张文芹4.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J], 刘桂周5.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 [J], 何淼红;徐吉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七通舒胶囊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指标的影响飞鲁热【期刊名称】《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10)4【摘要】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脑梗塞患者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纤维蛋白原变化。
并与同期非脑血管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指标比较,分析以上指标在脑梗塞防治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按入院时间纳入120例脑梗塞住院患者(男69例、女51例),在发病24~48h内给予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变、血脂,纤维蛋白原指标变化。
同期选择平均年龄一致的86例非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男51例、女35例),比较两组在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水平。
结果经过3个月三七通舒胶囊治疗后,120例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TC、TG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脑梗塞患者与非脑血管疾病患者相比,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明显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加,红细胞刚性指数较大;而TC、TG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增高。
结论早期使用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脑梗塞患者能有效的调节血液粘度,降低血脂水平,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栓溶解,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对老年、脑梗塞高危人群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指标筛查,对预防脑梗塞发生,降低发病率有积极意义。
【总页数】2页(P499-500)【关键词】三七通舒胶囊;脑梗塞;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纤维蛋白原【作者】飞鲁热【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兵团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用红花黄色素对脑梗塞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对其血液流变指标的影响探析 [J], 吴淑娟2.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 [J], 陈志学3.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J], 胡芯华4.普罗布考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相关指标的影响 [J], 张晓杰; 郭爱红; 李雁君5.探讨丁苯酞针剂联合依达拉奉针剂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J], 张雯静;樊青俐;张豪;达哇卓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潘俊达【期刊名称】《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年(卷),期】2020(7)22【摘要】目的对脑梗死患者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以及血脂情况影响进行探究。
方法样本选取时间从2017.04开始,截止时间为2020.04,从本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3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按照常规的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中,需要加以脑心通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进行探究,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心脑事件的发生几率。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经过脑心通胶囊进行干预后,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从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指标方面,研究组患者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从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浆粘度等情况来看,研究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脑心通胶囊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实现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同时对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进行稳定,实现脑功能的改善,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总页数】2页(P173-173)【作者】潘俊达【作者单位】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科分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2.脑心通胶囊和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3.脑心通胶囊和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4.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观察5.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1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64例。
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
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10ml,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10ml,均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共治疗2周。
两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均给予一般性对症治疗,但不使用影响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其他中西药物。
观察指标: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前后血脂的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
技术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
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77%,对照组5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TC、TG、HDL-C、LDL-C、血黏度含量,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
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期间内均未出现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
讨论脑梗死主要的治疗药物包括溶栓药物[1,2]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药物等;溶栓药物有一定效果,但是有一定的出血副作用,风险较大,禁忌证较多,限制临床应用,安全度不够满意。
疏血通注射液,主要由水蛭、地龙组成,水蛭性寒味苦,具有破瘀通经的作用,地龙性寒味咸,具有清热解毒、镇痉祛风、活络止痛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凝血时间延长、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抑制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的作用,并具有降脂、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疏血通的主要成分为水蛭素,这是一种特异性凝血酶抑制剂,它可以和游离的甚至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结合的凝血酶发生结合,并使之灭活,从而使其失去裂解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的能力,进而阻止纤维蛋白的凝固,具有很强的抗凝作用,对脑水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疏血通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能够改善缺血造成的水肿,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疏血通与血塞注射液均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静脉制剂,但两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急性脑梗死患者TG、TC、LP(a)均升高,而HDL-C降低,而红细胞变形指数下降,与文献报道[3]相近,两者均能改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但疏血通注射液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强于血塞通注射液,提示该药通过改善血液微循环降低脑水肿有关,而起到治疗作用,安全有效,副作用较小,可以推广应用。
・
24・ 实用临床医学20l3年第14卷第8期Practical C砌ical Medicine,2013,Vol 14,No 8
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的分析
罗超,吴达军,罗霄鹏
(株洲一医院神经内科,湖南株洲41200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的改变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对150例脑梗死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
进行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
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等有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脑梗塞死者各项指标均增高,其中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
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流变异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是诱发脑梗死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脑梗死;血液流变学;血脂;纤维蛋白原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13)08一o024—02
血液流变学是生物流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
边缘学科。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以及与
血液接触血管的流变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其
范围包括血液流量、流速、流态、血液凝固性、血液
有形成分及血管变形与弹性、微循环、微血管血液
流变性等。目前血液流变学检验已广泛应用于临
床。特别是对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
发展和发病机制的判断有重要价值,对心脑血管疾 病、糖尿病和某些血液病也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笔者对150例脑梗死患者及50例健康患者行血液 流变学及血脂检查,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2年1—10月经株洲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 临床确诊的中老年脑梗死患者150例。于发病1周 内就诊。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 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以头颅CT或MRI确诊。其中 男82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61.43±l8.56) 岁,女68例,年龄49—87岁,平均年龄(62.78 ̄ 17.95)岁。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选自 门诊健康体检对象并去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能功异常者。其中男28例,年龄 42:.77岁,平均年龄(62.23 ̄19.89)岁,女22例,年龄 45~70岁.平均年龄(63.78 ̄18.58)岁。2组间年龄、 性别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检查 收稿日期:2013—07—09 者检查前均取得知情同意。 1.2方法 150例患者均于人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血备 检。50例健康对照组于体检当日空腹抽血备检。用 北京赛科希德SA一6000型全自动血流变仪检测血 液流变学指标,用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仪检 测血脂。所有标本均于采血后2 h完成各项检测。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数据均用SPSS1 1.0统计软件处理。
本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均增高。其中血沉方程K
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变
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及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起病急促,
病死率和致残率也很高。血液黏滞性增高是发生脑
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文献报道,血液流变学异
常是促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表明,脑
梗组较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都有不同程度增高,
与国内研究一致[2-3]。而据Poiseuite定律,组织的血
实用临床医学2013年第14卷第8期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13。V0I 14.No 8
流量(Q)与压力差(△P)及血管半径∽成正比。与血液
黏度(T1)及血管长度(L)成反比。即Q='trAP r4/8 ̄qL,其
中霄为常数。故血黏度对血流量有较大影响,血黏
度增高则血流量减少,有利于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
和血栓形成。影响血液流变学的主要因素是红细胞
压积和血浆蛋白。血液黏度随红细胞压积增加而增
加。当红细胞压积高于45%时,血液黏度随红细胞
压积升高而急剧增高。血浆黏度大小取决于血浆蛋
白的含量、分子形状及大小,其中纤维蛋白原对血
浆黏度影响最大。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组红细胞
压积及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意
义。脑梗死患者体内大分子物质诸如纤维蛋白原等
增多是造成血液黏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纤维蛋
白原增高一方面通过其网状结构促使血液黏度升高,
另一方面通过其哑铃形分子特殊结构使红细胞聚集
成串使血液黏度升高。因此,对脑梗死患者降黏治
疗,特别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可有效地改善血液
流变学。
脑梗组血浆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亦明显高于
对照组。红细胞不能合成脂质,红细胞膜中的脂
质组成受血脂影响,当血浆中游离胆固醇增高,血
浆低密度脂蛋白可将游离胆固醇带人红细胞膜中。
红细胞膜胆固醇增高,会增加膜脂的有序性,从而
使膜流动性降低、微黏度增高[4]。同时高脂血症使红
细胞膜面积增加,红细胞变成棘形,变形性降低。红
细胞硬化程度增加。即红细胞刚性指数增大。从而
增加脑梗死发生率。
综上所述。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作为脑梗死患者
的重要监测指标,为预示病情变化、判断预后及疗
效,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降低血浆纤维蛋
白质及调脂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表1 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脂检测结果
・
25・
参考文献:
[1]秦任甲.临床血液流变学[M].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
出版社,2005:112—115.
[2]尹更生,李菊香,邱霞,等.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糖化
血红蛋白和血液流变学联合检测的意义[J].暨南大学
学报:医学版,2010,31(2):182—186.
[3]张桂侠.血液流变学临床应用的进展[J].当代医学,2OLZ18
(15):82.
[4] 姚成琴.高血压病血流变学和血脂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
关系I临床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6,16(3):307—
308.
(责任编辑:刘大仁)
(上接第13页)
[2]Talib S H,Verma G R,Arshad M,et a1.Utility of intraple-
ural streptokinase in management of chronic empyemas[J]. 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3,51 ̄64--468. [3]瞿章书,徐小平,杨荣强.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包裹 性胸腔积液31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 (4):284—285. [4]何桥,谢灿茂,谭守勇,等.大鼠结核性胸膜炎模型和胸腔 炎症免疫反应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
28(2):1 17-121.
[5]杨福堂.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临床肺科
杂志,2008,13(11):1499-1500.
(责任编辑:刘大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