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液相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高效液相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1.柱压问题

压力单位换算:1bar=0.987大气压=14.503psi=0.1MPa=1.0197kg/cm2

柱压问题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50PSI(3.3 Bar)之间(在使用梯度洗脱时,柱压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

(1)新柱(未进过样品或只进过柱效测试标样)压力高:

以原厂报告上完全一样的条件下测试比较,若压力在报告压力值上下浮动200-300psi以内,可视为正常范围;若高于出厂报告压力值1倍或以上,有以下原因引起:

1.~99.9%原因:系统压力高,包括保护柱,泵,管路和接头等引起。

解决方案:从系统上拿掉柱子,逐步检查具体哪个部件引起的;或者换不同的仪器平衡柱子,比较压力值,排除柱子本身的问题。注意:必须是平衡柱子达足够时间后的稳定压力值。

2.~0.1%原因:柱子本身压力高,寄回供应方测试。

(2)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旧柱压力升高:

HPLC系统原因仍然存在,排除系统原因后,几乎100%的原因是由于实验过程中杂质在柱中的累积。

解决方案:尽量完善操作条件,做完样品后要及时冲洗干净,如缓冲盐的流动相一定要用高比例的水溶液(如90%)冲洗完全后再用有机相保存。

压力过高一般检查步骤:(原因:堵)

(1)首先断开真空泵的入口处,此时PEEK管里充满液体,使PEEK管低于溶剂瓶,看液体是否自由滴下,如果液体不滴或缓慢滴下,则是溶剂过滤头堵塞。

处理方法:用30%的硝酸浸泡半个小时,在用超纯水冲洗干净。如果液体自由滴下,溶剂过滤头正常,再检查;

(2)打开Purge阀,使流动相不经过柱子,如果压力没有明显下降,则是过滤白头堵塞。处理方法:将过滤白头取出,用10%的异丙醇超声半个小时。如果压力降至100PSI (6.7 Bar)以下,过滤白头正常,再检查;

(3)把色谱柱出口端取下,如果压力不下降,则是柱子堵塞。

处理方法:如果是缓冲盐堵塞,则用95%的水冲至压力正常。如果是一些强保留的物质导致堵塞,则要用比现在流动相更强的流动相冲至压力正常。假如按上面的方法长时间冲洗压力都不下降,则可考虑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流动相冲洗柱子。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换柱子入口筛板,但一旦操作不甚,很容易造成柱效下降,所以尽量少用。压力过低一般检查步骤:(原因:漏)

压力过低的现象一般是由于系统泄漏。

(1)处理方法:寻找各个接口处,特别是色谱柱两端的接口,把泄漏的地方旋紧即可。(2)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泵里进了空气,但此时表现的往往是压力不稳,忽高忽低,更严重一点会导致泵无法吸上液体。处理方法:打开Purge阀,用3~5ml/min的流速冲洗,如果不行,则要用专用针筒在排空阀处借住外力将气泡吸出。

2.柱效低

(1)新柱(未进过样品或只进过柱效测试标样)柱效低:

以原厂报告的条件下测试同样的标样,Supelco,Kromasil以及Agilent等柱子以甲苯作为比较,CNW柱子以萘作为比较,Waters柱子以苊作为比较,根据仪器不同,如果250*4.6mm,

5um柱效在2000左右的差异可以认为是符合出厂要求的;如果您的仪器测试结果相差太大,有以下原因:

1.~99.9%原因:系统问题,包括接了保护柱,平衡时间不够等引起。

解决方案:取下保护柱(测试柱效时不能加保护柱),增加平衡时间,对于新柱,50mm长的柱子平衡时间在30min以上,150mm的柱子在45min以上,250mm长的柱子在75min以上。

2.~0.1%原因:柱子本身柱效低,寄回公司检测。

(2)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旧柱柱效降低:

排除系统原因,基本是测试的条件和样品导致,如测试条件的pH值在柱子耐受pH值范围以外,导致柱子内填料的溶解或键和相流失,此外,样品前处理不好也会使柱子很快损坏。

3.峰前延、拖尾等峰形不好

(1)柱效测试标样峰形差:基本原因都是平衡时间不够引起,建议平衡时间需达到推荐的时间。此外,还有系统原因,可建议换一台再测试或寄回测试。

(2)样品峰形差:如果柱效测试峰形很好,但是测试样品峰形差,排除平衡时间等问题后,基本是由于样品性质所引起,如一些碱性样品会有拖尾现象,但是降低流动相pH值会有改善。

4.保留时间波动、不断变化

5.基线

6.液相色谱柱

6.1如何选择色谱柱

高效液相色谱中,分离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谱填料的选择。但是色谱填料的选择范围很宽,要做合适的选择,必须对此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1)硅胶基质填料

a.正相色谱

正相色谱用的固定相通常为硅胶(Silica)以及其它具有极性官能团,如胺基团(NH2,APS)和氰基团(CN,CPS)的键合相填料。

由于硅胶表面的硅羟基(SiOH)或其它极性基团极性较强,因此,分离的次序是依据样品中各组份的极性大小,即极性较弱的组份最先被冲洗出色谱柱。

正相色谱使用的流动相极性相对比固定相低,如:正己烷(Hexane)、氯仿(Chloroform)、二氯甲烷(Methylene Chloride)等。

b.反相色谱

反相色谱用的填料常是以硅胶为基质,表面键合有极性相对较弱的官能团的键合相。反相色谱所使用的流动相极性较强,通常为水、缓冲液与甲醇、乙腈等的混合物。

样品流出色谱柱的顺序是极性较强的组份最先被冲洗出,而极性弱的组份会在色谱柱上有更强的保留。

常用的反相填料有:C18(ODS)、C8(MOS)、C4(Butyl)、C6H5(Phenyl)等。

反相色谱柱可以对非极性、弱极性、中等极性以及部分强极性化合物进行分离,是应用最广的色谱柱。在反相分析中C18是首选色谱柱。

(2)聚合物填料

聚合物填料多为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主要优点是在pH值为1~14均可使用。

相对于硅胶基质的C18填料,这类填料具有更强的疏水性;大孔的聚合物填料对蛋白质等样品的分离非常有效。

现有的聚合物填料的缺点是相对硅胶基质填料,色谱柱柱效较低。

(3)其它无机填料

其它HPLC的无机填料色谱柱也已经商品化。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一般仅限于特殊的用途。如,石墨化碳正逐渐成为反相色谱柱填料。这种填料的分离不同于硅胶基质烷基键合相,石墨化碳的表面即是保留的基础,不再需其它的表面改性。该柱填料一般比烷基键合硅胶或多孔聚合物填料的保留能力更强。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色谱柱,参见下图:

6.2液相色谱柱柱体积

柱体积计算公式:体积ml=π(内径mm/2)2×柱长mm×孔隙率/1000

填料粒度为5μm时,孔隙率按60%计算。

6.3举例不同厂家常用色谱柱

6.4色谱柱再生

色谱柱使用久了,会出现分离度降低,理论塔板数降低等柱效降低的现象,适当处理能使柱效恢复。但不是所有柱子都能倒冲的,再生前看产品说明书或咨询生产商。

当色谱柱压强明显升高时可对色谱柱进行再生处理;用相当于20倍柱体积的溶剂按下列次序冲洗色谱柱:10%甲醇水溶液->甲醇->异丙醇->甲醇,该程序适用于反相色谱柱:C18, C8, PH, CN。如果色谱柱的压力升高是由颗粒杂质堵塞引起,再生处理效果不明显。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相色谱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 2 学习液相色谱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3 掌握液相色谱的操作方法和分析方法,能够通过HPLC分离测定来对目标化合物的分析鉴定。 二、实验原理 液相色谱法采用液体作为流动相,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吸附或分配系数的微小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被测物质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质量交换,使溶质间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放大的效果,达到分离分析和测定的目的。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分离不可挥发而具有一定溶解性的物质或受热后不稳定的物质,这类物质在已知化合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也确定了液相色谱在应用领域中的地位。 高效液相色谱可分析低分子量、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更多适用于分析中、高分子量、高沸点及热稳定性差的有机化合物。80%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目前以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工业、环境检测、石油化工等行业。 三、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 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空间排阻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亲和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四、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 高效液相色谱至少包括输液系统、进样器、分离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几部分。 1 输液系统: 包括贮液及脱气装置、高压输液泵和梯度洗脱装置。贮液装置用于存贮足够量、符合HPLC要求的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填料颗粒比较小,通过柱子的流动相受到的流动阻力很大,因此需要高压泵输送流动相。 2 进样系统: 将待测的样品引入到色谱柱的装置。液相色谱进样装置需要满足重复性好、死体积小、保证柱中心进样、进样时引起的流量波动小、便于实现自动化等多项要求。进样系统包括取样、进样两项功能。 3 分离柱: 色谱柱是色谱仪的心脏、柱效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是对色谱柱的一般要求。商品化的HPLC微粒填料,如硅胶和以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氧化铝、有机聚合物微球(包括离子交换树脂)等的粒度通常在3μm、5μm、7μm、以及10μm。采用的固定相粒度甚至可以达到1μm,而制备色谱所采用的固定相粒度通常大于10μm。HPLC填充柱效的理论值可以达到50000/m~160000/m理论板,一般采用100-300mm的柱长可满足大多数样品的分析的需要。由于柱效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使色谱柱达到其应有的效率。应尽量的减小系统的死体积。 4 检测系统: HPLC检测器分为通用型检测器和专用型检测器两类。通用型检测器可连续测量色谱柱流出物(包括流动相和样品组分)的全部特性变化。这类检测仪器包括示差折光检测器、介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常见问题 症状: (一)保留时间变化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 1.柱温变化 : 柱恒温 2.等度与梯度间未能充分平衡: 至少用10倍柱体积的流动相平衡柱 3.缓冲液容量不够: 用>25mmol/L的缓冲液 4.柱污染: 每天冲洗柱 5.柱条件变化: 稳定进样条件,调节流动相 6.柱快达到寿命: 采用保护柱 (二)保留时间缩短 可能的原因: 解决方法 1.流速增加: 检查泵,重新设定流速 2.样品超载: 降低样品量 3.键合相流失: 流动相PH值保持在3~7.5检查柱的方向 4.流动相组成变化: 防止流动相蒸发或沉淀 5.温度增加: 柱恒温 (三)保留时间延长 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 1.流速下降: 管路泄漏,更换泵密封圈,排除泵气泡 2.硅胶柱上活性点变化: 用流动相改性剂,如加三乙胺,或采用碱至钝化柱

3.键合相流失: 同前(二)3 4.流动相组成变化: 同前(二)4 5.温度降低: 同前(二)5 (四)出现肩峰或分叉 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 1.样品体积过大: 用流动相配样,总的样品体积小于第一峰的15% 2.样品溶剂过强: 采用较弱的样品溶剂 3.柱塌陷或形成短路通道: 更换色谱柱,采用较弱腐蚀性条件 4.柱烧结不锈钢失效: 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过滤样品 5.进样器损坏: 更换进样器转子 (五)鬼峰 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 1.进样阀残余峰: 每次用后用强溶剂清洗阀,改进阀和样品的清洗 2.样品中未知物: 处理样品 3.柱未平衡: 重新平衡柱,用流动相作样品溶剂(尤其是离子对色谱) 4.三氟乙酸(TFA)氧化(肽谱) : 每天新配,用抗氧化剂 5.水污染(反相) : 通过变化平衡时间检查水质量,用HPLC级的水 (六)基线噪声 可能的原因 : 解决方法 1.气泡(尖锐峰) : 流动相脱气,加柱后背压 2.污染(随机噪声) : 清洗柱,净化样品,用HPLC级试剂 3.检测器灯连续噪声: 更换氘灯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 摘要:主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鉴别、药物杂质检查、药物含量测定等方面具体应用以及展望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药物分析;联用技术 Abstract:Mainly introduced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drug discrimination, drug impurity test,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concrete application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n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pharmaceutical analysis,hyphenated techniques 引言: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HPLC在国内和国外的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发展速度也很快,尤其在我国,近十几年来HPLC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HPLC 在药物的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鉴别、有关物质的检查、有效成分及含量的测定[1];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概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1 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1 在药物鉴别中的应用 在HPLC 法中,药物组分的保留时间与其结构和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药物由于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在色谱图上的出峰顺序不同,是定性的重要参数,

高效液相常见问题及解决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 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柱子、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柱子、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易出问题的主要部位。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作为一种高精密仪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正确操作的话,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柱压问题、漂移问题、峰型异常问题。 1 柱压问题 柱压问题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345kPa 以内或在50PSI(针对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之间(在使用梯度洗脱时,柱压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 1.1 压力过高 这是高效液相在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压力突然升高, 1、一般都是由于流路中有堵塞的原因。此时,我们应该分段进行检查。 (1).首先断开真空泵的入口处,此时PEEK管里充满液体,使PEEK管低于溶剂瓶,看液体是否自由滴下,如果液体不滴或缓慢滴下,则是溶剂过滤头堵塞。处理方法:用30%的硝酸浸泡半个小时,在用超纯水冲洗干净。如果液体自由滴下,溶剂过滤头正常,在检查; (2).打开Purge阀,使流动相不经过柱子,如果压力没有明显下降,则是过滤白头堵塞。处理方法:将过滤白头取出,用10%的异丙醇超声半个小时。如果压力降至100PSI以下,过滤白头正常,在检查; (3).把色谱柱出口端取下,如果压力不下降,则是柱子堵塞。处理方法:如果是缓冲盐堵塞,则用95%的水冲至压力正常。如果是一些强保留的物质导致堵塞,则要用比现在流动相更强的流动相冲至压力正常。假如按上面的方法长时间冲洗压力都不下降,则可考虑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流动相冲洗柱子。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换柱子入口筛板,但一旦操作不甚,很容易造成柱效下降,所以尽量少用。问题无法解决可考虑更换色谱柱。 2、流速设定不正确:可重新设定正确流量。 3、流动相配比不正确:不同配比的流动相其黏度系数不相同,较高黏度的流动相相应的系统压力也大,如果可能可更换黏度较小的溶剂或重新设定配比。 4、系统压力零点漂移:调节压力传感器的零点。 5、阻尼器堵塞:拆下后进行超声波清洗或更换新的阻尼器。 6、进样器堵塞:参见说明书清洗。 7、管路或连接口堵塞:更换被堵塞管路或按说明书进行清洗。 8、柱端过滤器堵塞:拆下过滤器用硝酸超生清洗 9、长期使用柱端固定相板结:挖掉板结部分修补柱端 10、分析生化、染料等易污染固定相的样品:方法同上, 采用保护柱 1.2 压力过低 1、一般是由于系统泄漏,处理方法:寻找各个接口处,特别是色谱柱两端的接口,把泄漏的地方旋紧即可。拆下柱子加适当力拧紧或衬四氟薄膜。 2、泵里进了空气,但此时表现的往往是压力不稳,忽高忽低,更严重一点会导致泵无法吸上液体。处理方法:打开Purge阀,用3~5ml/min的流速冲洗,如果不行,则要用专用针筒在排空阀处借住外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异常峰的分析与处理_龚时琼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异常峰的分析与处理 龚时琼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高效液相色谱(hig h perf ormance liquid chr omato gr aphy ,H PL C)在高等院校、医药卫生、食品、环保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叙述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针对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的异常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仪;异常峰;缓冲液 中图分类号:O 657.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4956(2010)06-0037-02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unusual peaks in analysis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Gong Shiqio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 l Eng ineering.H uazhong U niversit 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 y,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T he hig h perfo rmance liquid chro matog raphy (H PL C)is increasing ly w ide in application,for ex am -ple,colleges and universit ies,medicine health,fo od,env iro nmental pro tect ion,and so o n.T he buffer solution was cho sen and unusual questio ns w ere pro cessed. Key words:hig h per for mance liquid chr omato gr aphy(H PL C);unusual peak;buffer solution 收稿日期:2009-06-17 作者简介:龚时琼(1969)),女,湖北省仙桃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大 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研发与管理维护. E -mail:370749606@https://www.doczj.com/doc/d05549595.html,;gongs hiqiong@https://www.doczj.com/doc/d05549595.html, 高效液相色谱(H PLC)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高沸点、大分 子、强极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的分离、分析。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以来,是现代分离测定的重要手段[1]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已成为化学、生化、医学、工业、农业、环保、商检和法检等领域中重要的分离技术,是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等用于解决各种实际分析和分离课题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因各种原因会经常出现异常峰形,严重影响对结果的分析。 1 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是由溶剂贮液器、高压泵、进样器、色谱分离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高压泵从溶液贮液器中抽走流动相,流经整个仪器系统,形成密闭的液体流路。样品通过进样系统注入色谱分离柱,在柱内进行分离。柱流出液进入检测 器,使已被分离的组分逐一被检测器收集,并将响应值转变为电信号后经放大被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谱峰,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记录的峰值进行存储和计算,从而完成整个分析过程 [2] 。 2 异常峰分析 异常的色谱峰指的是色谱图中的无峰或出现负峰、宽峰、双峰、肩峰、峰形不对称等情况。异常峰是色谱实验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这些峰严重影响色谱分析的结果。色谱图中不可能有纯正的高斯对称峰,轻微的拖尾是正常的,这是由分离系统所决定的。在此仅对其中几种异常峰进行分析。2.1 峰前或峰后有小峰的分析 某个单组分样品的大峰附近带小峰,如图1中的第3个峰右下的小峰以及图2中第2个峰左下的小峰。产生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形,针对不同情况可采取具体的措施是完全可以解决此种异常峰的。 (1)样品不纯。可改变不同的流动相和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比较,选择合适的分离条件。(2)分析柱或保护柱柱头塌陷。此情况较常见,可更换分析柱或保护柱后对峰形进行比较。柱头塌陷时往往所有的峰都会出现峰分裂[3] 。对色谱柱再生和 ISS N 1002-4956 CN11-2034/T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Ex perim ental Technology and M anagem ent 第27卷 第6期 2010年6月Vol.27 No.6 Ju n.2010

高效液相色谱中异常峰分析范文

异常峰分析 异常的色谱峰指的是色谱图中的无峰或出现负峰、宽峰、双峰、肩峰、峰形不对称等情况。异常峰是色谱实验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这些峰严重影响色谱分析的结果。色谱图中不可能有纯正的高斯对称峰 , 轻微的拖尾是正常的 , 这是由分离系统所决定的。在此仅对几种异常峰进行分析。 1.峰前或峰后有小峰的分析 产生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 样品不纯。可改变不同的流动相和色谱柱 ,对样品进行分离比较 , 选择合适的分离条件。 (2) 分析柱或保护柱柱头塌陷。此情况较常见 ,可更换分析柱或保护柱后对峰形进行比较。柱头塌陷时往往所有的峰都会出现峰分裂。对色谱柱再生和清洗可以改善分离效果。

(3) 色谱柱柱容量下降。当长时间使用后 , 有一些强保留组分吸附在柱子中 , 不大的进样量往往就会出现峰分裂。用强洗脱能力的溶剂清洗色谱柱 , 或更换色谱柱可使问题得到改善。 (4) 样品溶剂与流动相不匹配或进样体积过大。当样品溶剂比流动相极性大时 , 有时即使进样体积很小 , 也容易出现峰变形和裂分现象。建议用流动相溶解样品。 (5) 流动相不恰当。此情况较罕见 , 有些样品在特定的色谱条件下可能存在结构的动态平衡 , 而出双峰 , 这种双峰是无法分离完全的 , 改变色谱条件尤其是p H 值会使峰形正常。 (6) 样品分解。不稳定的样品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变成其他物质而出现双峰。这时需改变样品处理方法或色谱分离条件。 2.负峰分析 在色谱分析中有时会出现负峰或倒峰 , 如图 3 中的大峰的左下就有一负峰。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 , 可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排除 , 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1) 流动相吸收本底值过高。此时可适当改变检测波长。 (2) 进样过程中进入空气。进行排气处理 , 直到基线平稳再进样。 (3) 样品组分的吸收低于流动相。可改变流动相或改变检测波长。 (4) 配制样品的溶液与流动相不一样。重新配制样品 , 用与流动相一样的溶剂配制或稀释样品。 3.前沿、拖尾峰分析 拖尾:1 干扰峰,优化条件分离;2 色谱柱塌陷,更换色谱柱; 3 流动相pH 不合适,调节pH值;4 管路没有接好,存在较大的死体积,可以重新接一下。 前沿:1 溶剂选择不合适,选择合适的溶剂;2 样品过载,降低进样量; 3 柱温太低,升高柱温;4 色谱柱损坏,更换色谱柱; 图谱前沿和拖尾的原因主要是流动相选择不合适,可以相应调整流动相的极性,或者适当加入酸来调整,可以得到较好的改善。一般来讲,酸碱在流动相中对于前沿和拖尾影响较大。柱前沿是可能因为柱超载,拖尾是可能因为样品被污染,选择合适的流动相,调节好PH能够改善这以情况。 前辈们总是会告诉我们,拖尾峰与柱子有关,可能是过载,稀释样品再做,或换新柱做。有时候托尾峰往往是有机性相近杂质没有分开,此时,可以优化分析方法,或更换柱子试一试;也可能由于柱子使用时间太久柱效下降出现塌陷等原

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步骤及常见问题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的操作步骤及常见问题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的常见问题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1).过滤流动相,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膜。 2).对抽滤后的流动相进行超声脱气10-20分钟。 3).打开HPLC工作站(包括计算机软件和色谱仪),连接好流动相管道,连接检测系统。 4).进入HPLC控制界面主菜单,点击manual,进入手动菜单。 5).有一段时间没用,或者换了新的流动相,需要先冲洗泵和进样阀。冲洗泵,直接在泵的出水口,用针头抽取。冲洗进样阀,需要在manual菜单下,先点击purge,再点击start,冲洗时速度不要超过10 ml/min。 6).调节流量,初次使用新的流动相,可以先试一下压力,流速越大,压力越大,一般不要超过2000。点击injure,选用合适的流速,点击on,走基线,观察基线的情况。 7).设计走样方法。点击file,选取select users and methods,可以选取现有的各种走样方法。 若需建立一个新的方法,点击new method。选取需要的配件,包括进样阀,泵,检测器等,根据需要而不同。选完后,点击protocol。一个完整的走样方法需要包括:a.进样前的稳流,一般2-5分钟;b.基线归零;c.进样阀的loading-inject转换;d.走样时间,随不同的样品而不同。 8).进样和进样后操作。选定走样方法,点击start。进样,所有的样品均需过滤。方法走完后,点击postrun,可记录数据和做标记等。全部样品走完后,再用上面的方法走一段基线,洗掉剩余物。 9).关机时,先关计算机,再关液相色谱。 10).填写登记本,由负责人签字。 注意事项: 1).流动相均需色谱纯度,水用20M的去离子水。脱气后的流动相要小心振动尽量不引起气泡。 2).柱子是非常脆弱的,第一次做的方法,先不要让液体过柱子。 3).所有过柱子的液体均需严格的过滤。 4).压力不能太大,最好不要超过2000 psi 提高HPLC检测限、溶剂脱气等的几点经验 仅针对用反相碳十八烷基硅烷化填料的柱子和紫外检测器的HPLC通常在理论教学时,HPLC分析总要求实用HPLC纯的试剂、用孔径比填料粒度小的微孔滤膜过滤流动相、最好用真空或氦气脱气。实际上,按照不同的精确度,有时候并不需要做得那么严格。这里首先申明,虽然许多做法是我的经验,但请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自己做个判断,如果按我说的做,造成任何损失,我深表遗憾,但我不承担任何责任。这篇文章仅供交流和讨论。 关于HPLC纯。我想这里关键是两点:纯度高、紫外吸收小。纯度高一方面,没有杂质干扰测定;另一方面不会有金属离子损害纯度为99.99%以上的高纯度硅胶基质。但如果你的HPLC分析的是直接用分析纯试剂制备而没有其他色谱纯溶剂稀释步骤而且是中药之类的dirty sample(脏样品);那么用自己重蒸的分析纯溶剂也可以了,当然还有一点是紫外吸收也要同时符合要求。这对于黄芩苷一类含量高、紫外吸收大的样品足够了。如果懒得自己重蒸,也可以用些便宜的色谱纯试剂。事实上,据我所知,许多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及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地分类及其分离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为:液固色谱法、液液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 .液固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 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它是根据物质在固定相上地吸附作用不同来进行分配地. ①液固色谱法地作用机制 吸附剂:一些多孔地固体颗粒物质,其表面常存在分散地吸附中心点. 流动相中地溶质分子(液相)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后,在随载液流动地过程中,发生如下交换反应: (液相)(吸附)<>(吸附)(液相) 其作用机制是溶质分子(液相)和溶剂分子(液相)对吸附剂活性表面地竞争吸附. 吸附反应地平衡常数为: 值较小:溶剂分子吸附力很强,被吸附地溶质分子很少,先流出色谱柱. 值较大:表示该组分分子地吸附能力较强,后流出色谱柱. 发生在吸附剂表面上地吸附解吸平衡,就是液固色谱分离地基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②液固色谱法地吸附剂和流动相 常用地液固色谱吸附剂:薄膜型硅胶、全多孔型硅胶、薄膜型氧化铝、全多孔型氧化铝、分子筛、聚酰胺等. 一般规律:对于固定相而言,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铜)之间地作用力很弱,分配比较小,保留时间较短;但极性分子与极性吸附剂之间地作用力很强,分配比大,保留时间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对流动相地基本要求: 试样要能够溶于流动相中 流动相粘度较小 流动相不能影响试样地检测 常用地流动相:甲醇、乙醚、苯、乙腈、乙酸乙酯、吡啶等. ③液固色谱法地应用 常用于分离极性不同地化合物、含有不同类型或不;数量官能团地有机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合物地不同地异构体;但液固色谱法不宜用于分离同系物,因为液固色谱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地同系物选择性不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液液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 将液体固定液涂渍在担体上作为固定相. ①液液色谱法地作用机制 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分配时,在固定液中溶解度较小地组分较难进入固定液,在色谱柱中向前迁移速度较快;在固定液中溶解度较大地组分容易进入固定液,在色谱柱中向前迁移速度较慢,从而达到分离地目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液液色谱法与液液萃取法地基本原理相同,均服从分配定律:固液 值大地组分,保留时间长,后流出色谱柱. ②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 正相分配色谱用极性物质作固定相,非极性溶剂(如苯、正己烷等)作流动相. 反相分配色谱用非极性物质作固定相,极性溶剂(如水、甲醇、己腈等)作流动相.

高效液相色谱仪压力不稳故障解析与检修示例

高效液相色谱仪压力不稳故障解析与检修示例 压力不稳是高压液相色谱仪(HPLC)最为常见的故障,其表现: ①压力在一段时间逐渐变化(升高或降低); ②压力瞬间变化(>3kg)。 总结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 ⑴有气泡;⑵漏液;⑶单向阀不良;⑷泵工作相位不正确。 对于①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开机的一段时间内出现,往往是流动相在色谱柱内还没有平衡好、柱箱温度还没有恒定。这些都 不属于仪器问题,只要多平衡一会就会稳定。若使用的是梯度程序,由于流动相的比例正处在变化中,压力也会跟随变化。 对于第②种情况:通过下面几步分析,很快就可以确定原因。 首先排除气泡因素:气泡的产生是由于流动相中溶解了空气, 在泵压的作用下空气会分离出来,气泡留在泵体内排不出去,它不仅影响到流量的准确,泵压也会不稳,这时我们只要打开排废阀,利用快速冲洗功能很快就能将气泡赶出。 为防止气泡产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在线脱气装置。没有脱气机时,流动相要经过脱气处理。超声波震荡是常用的除气泡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不佳,不妨将流动相用微孔滤膜多过滤两遍,利用真空泵的负压,将溶解在流动相中的空气释放出来,其效果要好些。 如果使用中我们发现,连接过滤头的输液管中有微小的气泡流动时,这说明过滤头有堵塞现象必须清洗,你可用10%的硝

酸进行超声15分钟,如果还有气泡产生那就该换新滤头了。 其次,要检查的是输液泵有没有漏液现象,一般接在泵后的管道漏液会使压力降低,对压力稳定性影响不大。如果泵内柱塞垫或柱塞杆磨损了那就不一样了,它不仅压力上不去、变化大、流量也不足。只要观察到泵头或冲洗管漏液(有冲洗瓶时液位会升高),柱塞垫或柱塞杆肯定有问题。 第三是单向阀不良,当有盐份或者杂质等污染物附着在单向阀内球体和阀体表面时,就会破坏密封性,造成输液的单向性能降低,泵虽然在工作,但就是输送不好液体,严重时不能输液。反映到压力上,表现为严重不稳或没有压力。这时你可以卸下单向阀,用异丙醇超声清洗20分钟。如果有盐份,再用热水超声清洗一遍效果会更好。若清洗后还达不到要求,可将单向阀再接到流路上用大流量异丙醇冲洗。单向阀的结构比较精细,如果没有把握最好先不要分解清洗,用超声波清洗时要注意摆放的位置防止部件震散,否则装配后效果会不理想。当单向阀内的球体损伤时就只有更换了。 最后,引起压力不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泵工作的相位存在问题,这种情况发生的比较少,可以通过调节泵的初始位置解决。以上四个方面基本包含了泵压不稳的所有原因,对于大多数用户 只要顺着这个思路检查,一般的故障都能得到解决。 维修例1 机型:LC- 10ATVP 泵 检修过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泵的日常维护

安捷伦1100及1200液相泵的日常维护 安捷伦, 液相, 日常, 维护 安捷伦1100及1200液相泵的日常维护 泵是液相色谱的核心,泵将流动相从溶剂瓶输送到液相流路系统中,并要在高压下保持流量和压力的稳定。泵的状态正常是液相色谱准确分析的基础,所以平日一定要重视对泵的维护。下面就安捷伦1100/1200液相色谱泵的日常维护进行简要的介绍。 1. 流动相的准备 为了防止颗粒性物质对泵组件的磨损,流动相(特别是水相)应该新鲜配置并且过滤。上机前对流动相进行适当的超声脱气,以保证更好的在线脱气和在线混合的效果。 2.比例阀溶剂通道的分配 四元泵的比例阀有A、B、C、D四个通道,建议将盐溶液接在下面的通道(A或D),将有机溶剂接在上面的通道(B 或C)上,也就是有机通道最好在盐溶液通道的上面。且建议用水定期冲洗所有比例阀通道除去可能在阀口析出的盐结晶。 3.过滤白头的维护 过滤白头位于排气阀内,是一种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微孔过滤芯,用于过滤流动相中的微粒,是经常需要维护的地方。当系统压力有异常增高时,首先需要检查过滤白头是否阻塞了。判断的方法是:打开排气阀,以纯水作流动相,将流速设为5mL/min,如果泵压超过10bar,则说明过滤白头需要更换了。对过滤白头的预防性维护通常可以是1~2个月更换1次,更换时同时检查一下过滤白头前面的密封金垫,如果发现变形,也应及时更换。如果过滤白头更换过于频繁,则需要认真检查一下流动相的品质,确保流动相上机前过滤,确保使用了合适的过滤膜。如果流动相有长菌现象,除了配置新的溶剂,还应对相应的溶剂管线和脱气机通道进行彻底的清洗。 4.柱塞杆与柱塞密封圈的维护 柱塞密封圈套在柱塞杆上用于隔离泵与外界,工作时,它和柱塞杆进行频繁的往复摩擦,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一定的磨损,因而密封圈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系统的密封性。更换活塞

高效液相色谱法常见故障排除

高效液相色谱法常见故障排除 所长办公室文毅 日前,本人参加了高效液相色谱维修、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的培训班,现将培训内容总结如下,希望对大家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一、检测器常见故障排除 1、基线噪声 ·检测池窗口污染:用强溶剂冲洗检测池;卸下检测池,拆开清洗或更换池窗石英片。 ·样品池中有气泡:突然加大流量赶出气泡;在检测池出口端加一反压(0.2-0.3MPa)连一个0.3mm×1~2m的不锈钢管,以增大池内压(增加压力不要过大,防止检测池石英片碎裂)。 ·检测器或数据采集系统接地不良:拆去原来的接地线,重新连接。 ·检测器光源故障:检查氘灯或钨灯设定状态;检查灯使用时间、灯能量、开启次数;更换氘灯或钨灯。 ·液体泄露:拧紧或更换连接件。 ·很小的气泡通过检测池:流动相要仔细脱气;加大检测池的背压;系统检漏;有微粒通过检测池,清洗检测池;检查色谱柱出口筛板。 2、基线漂移 ·检测池窗口污染:同基线噪声描述。 ·色谱柱污染或固定相流失:更换色谱柱或使用保护柱。 ·检测器温度变化:系统恒温。 ·光源故障:更换氘灯或钨灯。 ·原先的流动相没有完全除去。 ·溶剂储液瓶污染:清洗溶剂瓶,用新流动相平衡系统。 ·强吸附组分从色谱柱中洗脱:在下一次分离之前用强洗脱能力的溶剂冲洗色谱柱;使用溶剂梯度。 3、工作站上出现大的尖峰 ·检测池内有气泡通过:溶剂脱气并彻底冲洗系统;检查连接系统是否漏液。 ·记录仪或检测器接地不良:消除噪声来源;确保良好接地。 ·样品溶解不彻底。 4、负峰 ·检测器输出信号的极性相反。

·样品的吸收小于流动相,流动相不纯。 ·样品溶剂干扰。 ·示差折光检测器中样品的折射率较低。 ·进样中带入气泡。 5、鬼峰或假峰 ·进样阀或注射器污染 ·样品溶剂与流动相不同 ·样品中有空气 ·流动相中杂质引起 ·在线过滤器或过滤沉子污染 ·溶剂储液瓶污染 6、工作站不回零 ⑴记录仪或工作站信号阶梯式上升 ·检测器的输出范围设定不当:重新设定检测器的输出范围。 ·记录仪或检测器接地不良:确保良好接地。 ·吸收过大,平头峰 ⑵记录仪、积分仪或色谱工作站在零点不平衡 ·工作站故障。 ·样品池中有空气:增大流量冲洗色谱系统除去气泡;在检测器出口处加一个背压;流动相脱气。 ·从样品池出来的光能量严重减弱:检查光路,清除堵塞物;清洗检测池或更换池窗。 ·光源故障:更换氘灯或钨灯。 ·检测器与色谱工作站之间的电路接触不良。 ·色谱柱固定相流失严重:更换色谱柱。 ·原先的流动相污染:彻底冲洗系统流动相 ·吸收太强:改变检测波长。 7、随泵运动出现噪声 ⑴基线随着泵的往复出现噪音:仪器处于强空气中或流动相脉动改变 仪器放置位置:放在合适的环境中。 ·用一调节阀或阻尼器以减少泵的脉动。 ⑵随着泵的往复出现尖刺 ·检测池中有气泡。 ·卸下检测池的入口管与色谱柱的接头,用注射器将甲醇从出口管端推进,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填料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常用的色谱柱填料有硅胶和化学键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注样量一般为数微升。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 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项下对溶剂的要求。 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一般色谱图约于20分钟内记录完毕。 2、系统适用性试验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 (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用于定量表示色谱柱的分离效率,简称柱效)。 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 R(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高峰宽(W h/2),按n=5.54(t R/W h/2)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2) 分离度(R)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联苯、甲苯、萘和菲以及它们混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高效液相色谱相关仪器的操作流程。 2.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已知物质进行分析 3.通过谱图分析,掌握运用谱图数据处理目标物质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 色谱分析是运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它是一种分离技术,主要目的是对混合物中目标产物进行分离并定量分析的一种技术。 二、实验内容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联苯、甲苯、萘和菲以及四者混合物的色谱,熟练仪器的相关操作流程,能从检测的谱图中定性的指认四者峰的归属,并能定量的描述四者混合物中各自的相对含量。 三、实验步骤 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让仪器预热一段时间,此时可准备待测样品; 2、待仪器运转正常,打开测试软件,先用甲醇清洗柱子(在Load状态下进样,分析时在Inject状态下); 3、进样状态下插入微量注射器,切到装填状态,注入样品,切回到进样状态。 4、点击分析按钮,输入分析的样品名; 5、数据分析,通过软件查看积分面积。 五、实验结果

液相色谱图 (1)混样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min 0.01.0 2.0 3.0 4.0 5.0 6.0 mV(x100) Detector A:254nm 1.722/15606 3.034/1116886 3.383/709768 4.037/2542977 5.046/7069594 (2)联苯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min 0.00.51.0 1.5 2.02.5 3.03.5 4.04.5 5.05.5 6.06.5 mV(x100)Detector A:254nm 1.731 2.578 4.147 5.213

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44560

高效液相色谱基线的各种问题 L、基线漂移 原因解决方法 1、柱温波动。(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1、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图 2、流动相不均匀。(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 2、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 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 3、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不要用盐酸) 4、检测器出口阻塞。(高压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产生噪音基线) 4、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 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 5、更改配比或流速。为避免这个问题可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 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 6、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更改流动相时,在分析前用10-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 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 7、检查流动相的组成。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 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8、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9、使用循环溶剂,但检测器未调整。 9、重新设定基线。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使用新的流动相。

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 10、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 M、基线噪音(规则的) 原因解决方法 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 1、流动相脱气。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 2、漏液图2、见第三部分。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如有必要,更换泵密封。 3、流动相混合不完全3、用手摇动使混合均匀或使用低粘度的溶剂 4、温度影响(柱温过高,检测器未加热) 4、减少差异或加上热交换器 5、在同一条线上有其他电子设备 5、断开LC、检测器和记录仪,检查干扰是否来自于外部,加以更正。 6、泵振动6、在系统中加入脉冲阻尼器 N、基线噪音(不规则的) 原因解决方法 1、漏液图1、见第三部分。检查接头是否松动,泵是否漏液,是否有盐析出和不正常的噪音。如有必要,更换密封。检查流通池是否漏液。 2、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质溶剂配成 2、检查流动相的组成。 3、流动相各溶剂不相溶3、选择互溶的流动相 4、检测器/记录仪电子元件的问题 4、断开检测器和记录仪的电源,检查并更正。

高效液相色谱涉及的数据处理基本公式解析

高效液相色谱涉及的数据处理基本公式解析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赵百添) 1.保留时间t R 被分离样品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该组分浓度极大值时的时间,也即从进样开始到出现某组分色谱峰的顶点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此组分的保留时间,用t R表示,常以分(min)为时间单位。 溶质通过色谱柱所需时间,即待测组分从进样到出现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 2.调整保留时间t'R 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也称折合保留时间。在实验条件(温度、固定相等)一定时,t'R只决定于组分的性质,因此,t'R(或t R)可用于定性分析。 反映了被分析的组分与色谱柱中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而在色谱柱中滞留的时间,它更确切地表达了被分析组分的保留特性。 3.死时间t M 不被固定相滞留的组分,从进样到出现最大峰值所需的时间。 关系:t R=t'R+ t M 4.保留体积V R 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流出溶剂的体积,又称为洗脱体积。 V R=F × t R 5.死体积V M 不被固定相滞留的组分,从进样到出现最大峰值所需的流动相体积。 V M=F × t M 6.调整保留体积V'R 扣除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 V'R=V R-V M或V'R=F×t'R

7.分配系数K 指一定温度下,处于平衡状态时,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和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以K表示。 分配系数反映了溶质在两相中的迁移能力及分离效能,是描述物质在两相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特征参数。 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 在条件(流动相、固定相、温度和压力等)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Cs、Cm 很小)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因此,只有尽可能减少进样量,使组分在柱内浓度降低,K恒定时,才能获得正常峰。 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样品中K值大的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后流出色谱柱;K 值小的组分则滞留时间短,先流出色谱柱。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大,越容易分离,因此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是色谱分离的前提。 在HPLC中,固定相确定后,K主要受流动相的性质影响。实践中主要靠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及pH值,以获得组分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及适宜的保留时间,达到分离的目的。 8.容量因子K' “分配”平衡时,固定相中溶质量与流动相中溶质量之比,称为容量因子。 对于有效的色谱分离,色谱柱必须具有保留溶质的能力,而且还能使不同溶质之间达到足够大的分离。色谱柱的容量因子是溶质与色谱柱相互强度的直接量度。 K'=t'R/t M =V'R/V M 9.分离度R 色谱分析的目标就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定义为两峰保留时间差与两峰峰底宽平均值之商。

实例解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

实例解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 一、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液液、液固、离子交换、尺寸排阻)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二者相对运动时候,物质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分配,从而使得物质得到完全分离 二、适用范围 高沸点、热不稳定的天然产物、生物大分子、高分子化合物、离子型样品、生化样品三、特点 高压、高效、高灵敏度 四、仪器组成 流动液贮存提供脱气,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控制记录系统贮液瓶、高压泵、进样器、分离柱、检测器、记录仪 五、仪器选择 由实验条件确定是选用二元高压还是四元低压、一般来说,二元高压的准确度较高。四元低压是先将样品按比例混合再泵入,而二元高压是先泵入不同比例的溶剂再混合。确定采用的脱气系统,一般采用在线脱气。确定进样方式,人工手动六通阀进样,还是进样针自动进样,一个适用于少量样品,一个适用于大量样品。 选择检测器,如果是有较强的紫外吸收的可用紫外可见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如果是芳香族化合物,可选用荧光检测器,对于离子可采用电导检测器。 六、实验条件优化 配置待测物质的标准溶液 1、色谱柱的确定 分析样本确定是采用何种类型的色谱柱 (1)分配色谱,两项间分配系数 流动相选用极性的物质(甲醇、乙腈、水)则固定相选择非极性物质。一般用 C18 ODS柱。 (2)吸附色谱, (3)离子交换色谱 各种离子与树脂上交换集团的交换能力不同。固定相: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 为无机酸、无机碱。常用于分离离子或者可解离的化合物 (4)排阻色谱法 配置含待测物质的标准品溶液,采用不同C18柱分离,检测,对照不同色谱图像,可得到分离效能最高的色谱柱 2、最佳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的确定 梯度洗脱:按照一定的程度,不断改变流动相中个溶剂组成的比例以改变流动相的 极性。将色谱柱上不同的组分洗脱出来。 配置不同的梯度洗脱方案,用标准溶液进行试验,并选取能达到最高分离效能的梯 度洗过方案作为最佳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 3、流动相的确定 在分离效能相似条件下选择更经济、毒性小的流动相 4、流速确定 流速太大,待分离组分来不及与固定相充分作用,故其中的组分较易被洗脱下来,出峰时间变短,而且柱压比较高,会引起泵负荷的增加,进而导致色谱柱的使用命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

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故障及 解决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 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柱子、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柱子、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易出问题的主要部位。 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高效液相作为一种高精密仪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正确操作的话,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柱压问题、漂移问题、峰型异常问题。 2.1 柱压问题柱压问题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50PSI( 3.3 Bar)之间(在使用梯度洗脱时,柱压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 2.1.1 压力过高这是高效液相在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压力突然升高,一般都是由于流路中有堵塞的原因。此时,我们应该分段进行检查。 (1).首先断开真空泵的入口处,此时PEEK管里充满液体,使PEEK 管低于溶剂瓶,看液体是否自由滴下,如果液体不滴或缓慢滴下,

则是溶剂过滤头堵塞。处理方法:用30%的硝酸浸泡半个小时,在用超纯水冲洗干净。如果液体自由滴下,溶剂过滤头正常,在检查; (2).打开Purge阀,使流动相不经过柱子,如果压力没有明显下降,则是过滤白头堵塞。处理方法:将过滤白头取出,用10%的异丙醇超声半个小时。如果压力降至100PSI (6.7 Bar)以下,过滤白头正常,在检查; (3).把色谱柱出口端取下,如果压力不下降,则是柱子堵塞。处理方法:如果是缓冲盐堵塞,则用95%的水冲至压力正常。如果是一些强保留的物质导致堵塞,则要用比现在流动相更强的流动相冲至压力正常。假如按上面的方法长时间冲洗压力都不下降,则可考虑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流动相冲洗柱子。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换柱子入口筛板,但一旦操作不甚,很容易造成柱效下降,所以尽量少用。 2.1.1 压力过低压力过低的现象一般是由于系统泄漏,处理方法:寻找各个接口处,特别是色谱柱两端的接口,把泄漏的地方旋紧即可。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泵里进了空气,但此时表现的往往是压力不稳,忽高忽低,更严重一点会导致泵无法吸上液体。处理方法:打开Purge阀,用3-5ml/min的流速冲洗,如果不行,则要用专用针筒在排空阀处借住外力将气泡吸出。 2.2.漂移问题主要包括基线漂移和保留时间漂移。 2.2.1基线漂移一般说来,机器刚起动时,基线容易漂移,大概要半个小时的平衡时间,如果你用了缓冲溶液或缓冲盐,还有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