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教学提纲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教学提纲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教学提纲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教学提纲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案

精品资料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理念:

1.发掘与文本有关的教学资源,重组教学内容,合理地利用、开发课程资源。

2.利用多媒体与语言描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提高认识,激发情感。

3.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呈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

2、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3.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及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

2、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图片、录像资料、中国地图。

学生:搜集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播放长城图片),这是哪里?长城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2、举世闻名的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板题目)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二、了解世界遗产知识。

1、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有关世界遗产的知识,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你知道了哪些世界遗产知识?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我国41项世界遗产名录

我国41项世界遗产名录 自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批准中国的故宫等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11年6月25日,中国已有41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6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3项 一、世界文化遗产(26处) 1、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 3、长城 4、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 5、敦煌莫高窟(甘肃) 6、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山东) 7、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 8、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 10、丽江古城(云南) 11、平遥古城(山西) 12、苏州古典园林(江苏) 13、北京颐和园 14、北京天坛 15、重庆大足石刻 16、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 17、明清皇家陵寝(沈阳盛京三陵)(北京及河北) 18、青城山———都江堰(四川) 19、洛阳龙门石窟(河南) 20、大同云冈石窟(山西) 21、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 22、河南安阳殷墟 23、澳门历史城区 24、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 25、福建土楼

26、“天地之中”建筑群(河南登封) 二、世界自然遗产(8处) 1、四川九寨沟 2、四川黄龙 3、湖南武陵源 4、云南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6、中国南方喀斯特 7、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 8、中国丹霞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4处) 1、山东泰山 2、安徽黄山 3、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 4、福建武夷山 四、文化景观(3处) 1、江西庐山 2、山西五台山 3、杭州西湖 附录: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4处) 1、昆曲 2、古琴 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4、蒙古族长调民歌 备注:

中国世界遗产欣赏习题

中国世界遗产欣赏习题 1.试述故宫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答:故宫不是简单的建筑物,而是皇宫。在中国,皇权至高无上,宫殿不仅是帝王的住所,同时也是其威权、财富的象征。紫禁城是中国历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最高水平,它本身也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文化意义,在规划设计上体现了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礼制,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在建筑中也得到运用。因此,它的每个宫殿乃至一草一木都有讲究,都有故事。 2.为什么说“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是“生物史和人类史的博物馆”? 答: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北京城约50公里。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以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为北京猿人。以后陆续在龙骨山上发现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址。这一发现和研究,奠定了这一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证明北京猿人距今约69万年,其创造出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对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试述秦始皇陵及周围陪葬坑的情况。 答:秦始皇陵园以高大的封冢为中心,封冢外有两道回字形夯土城垣,外城垣四面各置一门。东门位于封土正中的东西轴线上,门阙规模最大。内城除北墙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尤其内城南门的阙门遗址至今仍屹立于封冢之南,蔚为壮观。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其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通过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 4.皖南古村落水系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皖南古村落除了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同姓聚居外,非常重视以风水理论来指导村落选址布局,枕高山面流水,特别注重对水的活用。它们往往利用天然水系或者建造人工水系把溪水引入村中。三溪环村而过为西递村民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方便;水口的修建起到蓄水挡风、优化生态环境的作用。这样的安排意义是不仅美化了环境,也非常符合今天的环保观念。宏村的村落水系形成过程:明朝永乐年间基本建成牛形村的布局,明末清初之际南湖的修成标志着牛形村布局的最终完成。 5.试述布达拉宫的珍贵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布达拉宫是西藏最宝贵的宗教和文化宝库,是一个金碧辉煌的艺术世界。宫内有数以万计的精美壁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表现人类起源、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有表现宗教神话、佛经故事的;也有表现建筑、民俗、体育、娱乐等生活内容的。壁画技法工细,色泽明艳,是藏族绘画艺术的精华。在布达拉宫的大小殿堂、门厅、走道回廊等处无不绘有壁画,仅西大殿二楼回廊就有690幅壁画。布达拉宫收藏有各类文物数以万计,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各种雕塑和唐卡(卷轴画),以及大量珍贵文物和工艺品,如陶瓷、玉器、

小学六年级美术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东小王学校曹强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认识我国的世界遗产,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受。 2、通过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使学生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3、培养学生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欣赏、了解、感悟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图片: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甘肃敦煌莫高窟、西湖、黄山。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地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自然遗产、文化

遗产、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①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欢哪一张?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 (3)学生汇报。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 2、讨论交流,师生互动。 (1)讨论一:“什么是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的标准是什么?世界遗产分哪几类?世界遗产的标志是什么?” (2)讨论二:“看看自己带来的材料哪些是属于自然遗产?哪些是属于文化遗产?哪些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哪些是文化景观遗产?” (3)交流:教师和学生代表一起来汇报、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 【设计意图: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欣赏体会,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 3.小组合作,表达感受。 (1)教师出示课件,学生欣赏。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欣赏感受。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尊重小组同伴的意见,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3104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其中北京的天坛和故宫就是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天坛和故宫的图画,同学们欣赏一下他们的雄伟吧!欣赏完图片,老师还

带来了一些关于他们的信息 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约是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 生:阅读信息 师: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知道天坛公园的面积为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 生:根据故宫的信息可以知道是把天坛公园的面积看成单位1 师:信息有了,还缺少问题,你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吗? 生: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老师和同学共同画线段图进行解析 师:同学们拿出笔,列出算式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理由二、自主探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解决问题,感知运算顺序。 老师巡视 生1: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的。 272=68(公顷) 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68+4=72(公顷) 答: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72公顷。 谁和老师的一样举手示意(好多孩子都举起了手) 师:同学们看这道算式,里面含有分数并含有乘、减运算,我们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习作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明确自己想要描写的是哪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其突出的特点。 3.使学生学会收集、归类资料,并能够从中挑选出最典型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呢?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它又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有没有同学参观过中国的某个世界文化遗产呢?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吗?长城、颐和园(北京)、天坛(北京)、故宫(北京)、敦煌莫高窟(甘肃)、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九寨沟(四川)、泰山(山东)、黄山(安徽)…… 二、启发思路。 怎样写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类的作文? 截至2019年7月,中国已有5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这些遗产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怎样把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给大家?可参考下面的介绍。 例如: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72万平方米,周围有10多米高的城墙和50多米宽的护城河。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层次分明,主体突出,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

1.确定要写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哪一处。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基本现状。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板书:查阅资料) 2.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板书:整理资料) (1)引导学生先说出要描写的是哪一处文化遗产。 (2)这处遗产有什么突出特点?比如,外观、结构等。(此处可引用,或运用修辞手法。)(3)历史上有何变化?(如修缮、毁灭等) (4)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个相关故事。(注意:故事最好能够体现文化遗产的特点或由来等。) 3.撰写成文。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引用要注明资料来源。注意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板书:撰写成文) 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想想其突出特点是什么,有什么相关故事。 学生整理思路,列提纲。 2.教师以长城为例,从功能、建造、故事等角度展开介绍。 3.结构安排:如果选择两个故事来表现文化遗产的特点,可以写得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4.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介绍清楚中国的某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资料准确无误,能体现其特点,有相关历史故事,语言通顺恰当,等等。 五、小结。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 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 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③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 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 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 见证; 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 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 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 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1.长城The Great Wall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故宫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

[VIP专享]中国41处世界遗产

中国41处世界遗产 至2011年6月,中国已有41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6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3项。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 文化遗产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遗产千佛洞,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3、山东泰山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自然景观雄伟绝奇 4、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堪称世界奇迹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 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也是最大的皇帝陵,。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紫禁城中国古建筑的精华 沈阳故宫(辽宁) 2004.7 文化遗产 7、安徽黄山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奇松、怪石、黄山云海、温泉“四绝”。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的美誉。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张家界武陵源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而闻名于世。 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人间仙境 11、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12 文化遗产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12、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1994.12 文化遗产 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 务的场所。 14、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1994.12 文化遗产,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15、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 16、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17、苏州古典园林1997.12 文化遗产,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五年级下册语文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求学生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感兴趣的,写一份简介。写前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查阅与记录,做到目的明确,有指向性。整理资料时可根据介绍的内容进行分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借助图片、表格等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通过本次习作,让学生了解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我们应传承、发扬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增强自豪感、荣誉感。 2.能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把资料记录下来。(重点) 3.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使用图片、表格等形式使内容更生动、准确。(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课件,搜集相关文字和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 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唤起情感,引入内容 1.播放视频,学生欣赏视频,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导入: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今天让我们走近它们,对它们多些了解。

3.板书课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欣赏视频,唤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引发情感的共鸣,提升写作的热情。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学生汇报从习作要求中了解到的信息。 预设: 生1: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介绍给大家。 生2: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生3:查阅资料时把来源记录下来。 生4: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 生5:把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 生6: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 3.明确习作要求。 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有目的地资料查阅,做好记录,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把要介绍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可能借助图片、表格等形式。 设计意图:明确习作的要求,让学生能有目的地搜集、组织材料,避免无用功,明确习作重点,为下面开始习作打下基础。 三、查阅交流,分类整理 1.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选择相同的同学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一组。 2.组内对确定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进行搜集,了解其基本情况。 3.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列出条目。 4.小组交流、讨论后,推选代表进行汇报。

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介绍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 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 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 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 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 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 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 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 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高窟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俗 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 宝库。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后 历代相继凿建。洞窟分上下五层,高低错落, 依次排列,南北长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禅 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现存已编号洞窟492 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 宋木构 建筑5 座。1900年于藏经洞发现西晋至宋 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绘画作 品5万余件。莫高窟集建筑、绘画、 雕塑于一体,是我国内容最丰富的 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被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 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能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 时代的重要遗址。1927年开始发掘,洞内曾发现3 个完整的头盖骨和一些残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 化石的发现地。山顶洞人代表一万多年前新人的类型, 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建国以来,又陆续 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等新材料, 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极其珍贵的资 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二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一览表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一览表

最新中国历史文化名称名单 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 山西: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哈尔滨市 吉林: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沈阳市 江苏: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 浙江: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 福建: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亳州市、歙县、寿县 山东: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淄博市 河南: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 湖北:武汉市、荆州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雷州市 广西:桂林市、柳州市 海南:琼山市 四川: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云南: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 贵州: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同仁县 宁夏:银川市 新疆:喀什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审批,目前已公布三批及10座增补城市,共计109座 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个: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

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个: 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毫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个: 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梅州、海康、柳州、琼山、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阳、汉中、天水、同仁。 增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增补城市10处(2001-2007): 山海关区(秦皇岛)、凤凰县、濮阳、安庆、泰安、海口、金华、绩溪、吐鲁番、特克斯。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10

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美文展示 参观秦兵马俑 一提起千年古城西安,大家就会想到美丽的骊山、杨贵 妃沐浴过的华清池、玄奘主持修建的大雁塔……而我却更喜 欢壮观的秦始皇兵马俑。 去年暑假,我随爸爸、妈妈游历西安,并参观了我向往已久的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是什么呢?兵马俑是古 代墓葬雕塑的类别之一,是用陶土做 成的兵、马形状的殉葬品。 一进展厅,我一下子就被一号坑 的景象惊呆了,只见一排一排整整齐齐的兵马俑,摆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我脑海里立马闪现出了电视剧里两军对阵、厮杀、混战的场面……我估算了一下,这里有超过6000个兵马俑。走近细看,这些兵马俑和真人一样高大,模样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 二号坑虽然不如一号坑大、兵俑数量多,但布局像八卦阵一样复杂,兵种也更加齐全。这里有陶俑、陶马 1300 多件、战车80余辆及大量金属兵器。其中的一辆铜车马,像是 开头运用对比的手法,引入介绍对象——秦始皇兵马俑。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简单介绍了什么是兵马俑。 介绍一号坑的场景,联想与现实相互交织,展现了兵马俑的雄伟、壮观。

当年三军统帅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时使用的,被称为“青铜之 冠”。铜车马通体施以彩绘,有云纹、几何纹等图案,红、绿、蓝、紫等色彩丰富艳丽,其制作工艺令人惊叹不已。 三号坑呈“凹”形,面积不大,像是供统帅和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部,让人伫立良久,浮想联翩。 据解说员介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啊! 看完兵马俑,我对古老的中华文明肃然起敬,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这些记忆和感动将永远留在我心间,激励我为民族复兴而努力。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抓住二号坑的特点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辆铜车马。 概述了秦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表达了赞叹之情。 开头对比引入话题概括介绍兵马俑是什么分述不同展厅的 兵马俑的特点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情感 小作者按照参观的顺序,依次介绍了三个兵马俑展厅,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将亲身体验和搜集的资料融合在一起,介绍了秦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抒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美丽的都江堰

最新整理文化遗产教案资料讲解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过程: 一、素材导入图片展示 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乐山大佛秦兵马俑布达拉宫皮影剪纸花馍二、什么是文化遗产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指导 活动内容 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小组分工合作,寻找认同的“文化遗产”。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的符合条件的项目,制作卡片,收集相关资料。 2.实地考察,写出相关的报告。 3.召开班级模拟答辨会 4.活动结束后,写出“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的作文。 四、活动示例 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答案: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 【剪纸欣赏】 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中国世界遗产解说词

中国世界遗产解说词 世界遗产,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有所了解。下面是出guo的给大家的中国世界遗产解说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江门,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xxx,但愿今天的旅程我能给大家带来无限的快乐。 今天我们将参观开平碉楼与村落,在参观之前,大家对它是否了解呢?看来大家对开平碉楼的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哦,不过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碉楼,游览碉楼,了解碉楼,了解碉楼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或建筑。 于xx年6月28日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也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现在我们正向今天的第一站马降龙镇出发。马降龙共镇有五个自然村,环境非常优美,碉楼背靠百足山、面临潭江水,村中的碉楼是建于20世纪初,至今保存完好的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像一串珠链,村落有致地分布在古林修竹间。 这里就是马降龙的兴林里村落了,在xx年被 * 称为“广东最美的乡村”。眼前的这座碉楼叫:官骏龙楼。观看碉楼时,主要要注意碉楼的三个特点:一是层层有厨房;二是有防盗门和天窗;三是二楼有逃生窗。层层有厨房是防洪所需,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里常发生洪灾,一旦洪水来了,就会淹没到一楼甚至更高,且洪灾一发就是几天,所以就只能在上一楼做饭。

可是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平时我们所看到的厨房烟囱都是建在 房子的外墙壁吧?那么这里的为什么会把烟囱建在房子的内墙壁呢? 可能大家都想不出它的缘由吧?这是因为要预防土匪从房子外面的烟 囱爬到楼上去,可见当时的人们为了预防土匪的层层攻击,在建造房子时想得如此周密。防盗门、天窗和逃生窗是防盗所需,若一旦有土匪来侵,就可立即关上楼梯口的防盗门,在楼上用石头通过天窗对土匪进行攻打,逃生窗建在二楼,请问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么? 呵呵,这位游客答对了,就是因为二楼不会很高,土匪来了, 情况紧急时,可以从这个逃生窗跳下去,不会造成生命危险。这二楼客厅的地面是由意大利进口的地板砖而铺成的,以及这个供奉神像的神台是由潮州木雕雕塑成的。可想而知在当时的社会就能有如此精密周全结合中西文化的建筑,是有多么高超的技术和富裕的家境。 参观完这第一个碉楼,大家有什么感想啊?看来大家都有不同深处的感想,接下来我们将会参观到更加壮观的建筑,第二站:赤坎古镇的影视名城,我们视目以待吧! 我们现在走过的这座桥叫成龙桥,曾经因为战争被摧毁,是在 修建后成龙在这里拍过戏,故被称为“成龙桥”。经过这座桥时可以一眼概览对面由将近600座骑楼连绵成片的骑楼群,如此大规模的骑楼群,在广东的小镇中是非常罕见的。赤坎能有今天的面貌,有两个家族实在是功不可没的。最早进入赤坎镇设墟的是司徒氏家族,随后关氏家族也移居到这里。经过数百年的营建,赤坎形成了以中华路为中心街的两条东西相互平行的街道,从而确定了赤坎古镇的基本格局。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设计理念: 1.发掘与文本有关的教学资源,重组教学内容,合理地利用、开发课程资源。 2.利用多媒体与语言描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提高认识,激发情感。 3.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呈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 2、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3.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及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 2、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图片、录像资料、中国地图。 学生:搜集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播放长城图片),这是哪里?长城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2、举世闻名的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3、(板题目)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活动二、了解世界遗产知识。 1、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有关世界遗产的知识,请看大屏幕(播放课件)。你知道了哪些世界遗产知识? (1)、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截止2010年8月中国已有40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处,

世界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2处。在数量上高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5项)和西班牙(42项)。 【文化遗产】(26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2.长城(北京,1987.12)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10.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11.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12.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13.颐和园(北京,1998.11) 14.天坛(北京,1998.11) 15.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文化遗产) 16.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 盛京三陵(辽宁),2004.7)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18.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20.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2004.7.1) 22.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23.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 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007.6.28) 25.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26.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2010.8.1) 【自然遗产】(8处) 1.九寨沟(四川,199 2.12) 2.黄龙(四川,1992.12) 3.武陵源(湖南,1992.12) 4.三江并流(云南,2003.7) 5.大熊猫栖息地(四川,200 6.7) 6.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林(云南)、荔波(贵州)、武隆(重庆),200 7.6.27 ) 7.三清山(江西,2008.7.8)

小学美术《中国的世界遗产》教学设计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记忆,具有物质和文化价值上不可代替、不可再现的性质。中国是一个文明古老悠久、历史遗存丰厚、自然风光壮丽的国度,自1985年加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以来,已经成为发掘、研究和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一支积极力量。截止2012年7月,我国共有43处世界遗产。它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 本课以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为主线,了解世界遗产申报的条件和我国的部分世界遗产,通过对部分遗产的现状欣赏,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为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而骄傲,感悟对这些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是艺术课程学习方式之一。因为体验意味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来,能够自主的对美术作品观察、理解、思考、分析,意味着学生们一起讨论、比较、操作、尝试甚至争论。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恰当引导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逐步转向主动学习。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愿意去思考。 三、教学方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感悟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在组织学习活动时应该以学生的探究性

学习为主,让学生看看、想想、谈谈,提高对世界遗产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认识我国的世界遗产,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受。 2、通过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使学生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3、培养学生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 五、重点、难点 重点:能欣赏、了解、感悟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感受。 六、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师:制作课件。 七、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图片: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甘肃敦煌莫高窟、西湖、黄山。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地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的独特魅力。】

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述9

中国的世界遗产简介(1987年至2010年批准项目) 石遐识

中国的世界遗产目录一.泰山 二.长城 三.明清皇宫 四.敦煌莫高窟 五.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 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七.黄山 八.九寨沟 九.黄龙 十.武陵源 十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 十二.孔庙、孔墓和孔府 十三.武当山古建筑群 十四.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十五.庐山 十六.峨眉山——乐山大佛 十七.丽江古城 十八.平遥古城 十九.苏州古典园林 二十.颐和园 二十一.天坛 二十二.武夷山 二十三.大足石刻 二十四.青城山与都江堰 二十五.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二十六.龙门石窟 二十七.明清皇家陵寝 二十八.云冈石窟

二十九.三江并流保护区 三十.高句丽遗址 三十一.澳门历史城区 三十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 三十三.殷墟 三十四.广东开平碉楼和村落 三十五.南方喀斯特地貌 三十六.福建土楼 三十七.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三十八.五台山 三十九.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四十.中国丹霞 前言 世界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特殊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是人类罕见的且目前无法代替的财产。 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四大类别。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美学、考古、科学、文化、人类学或具有人类学价值的古迹、建筑群和遗址;自然遗

产是指突出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结构,濒危动植物品种的生态环境以及具有科学、保存或美学价值的地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则具有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双重性;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199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美国圣菲召开的第1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提出并纳入的,它包括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等内容。 1972年11月2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77年6月27日第1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以后每年召开一次,会议期间批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12月,中国的泰山、长城等6个项目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10年8月,中国已有40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 笔者将中国40项世界遗产简介后,在北京方寸斋邮市的帮助下将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发行的中国世界遗产及相关邮品图目录列举出来,供邮友参考。此资料在编辑整理中,有错漏之处请赐教。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求学生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感兴趣的,写一份简介。写前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查阅与记录,做到目的明确,有指向性。整理资料时可根据介绍的内容进行分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借助图片、表格等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通过本次习作,让学生了解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我们应传承、发扬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增强自豪感、荣誉感。 2.能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把资料记录下来。(重点) 3.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使用图片、表格等形式使内容更生动、准确。(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课件,搜集相关文字和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有目的地查阅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2.学会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筛选资料。 3.学会将整理后的有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唤起情感,引入内容 1.播放视频,学生欣赏视频,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导入: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今天让我们走近它们,对它们多些了解。 3.板书课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欣赏视频,唤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引发情感的共鸣,提升写作的热情。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学生汇报从习作要求中了解到的信息。 预设: 生1: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介绍给大家。 生2: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生3:查阅资料时把来源记录下来。 生4: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 生5:把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 生6: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 3.明确习作要求。 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有目的地资料查阅,做好记录,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把要介绍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可能借助图片、表格等形式。 设计意图:明确习作的要求,让学生能有目的地搜集、组织材料,避免无用功,明确习作重点,为下面开始习作打下基础。 三、查阅交流,分类整理 1.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选择相同的同学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一组。 2.组内对确定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进行搜集,了解其基本情况。 3.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列出条目。 4.小组交流、讨论后,推选代表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分组选择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实现资料共享。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交流学习,使学生获得的资源更丰富,使学生的表达更充分。 四、构思内容,完成习作 1.想一想自己最想向别人介绍的是哪些内容,怎样组织资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