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79.43 KB
- 文档页数:3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张敬法,张宇萌,孙晓东.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J].眼科新进展,2022,42(3):169178.doi:10.13389/j.cnki.rao.2022.0035【述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张敬法 张宇萌 孙晓东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张敬法(ORCID:00000003 0601 4342),男,1979年2月出生,山东青岛人,博士,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眼科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视觉研究学组副组长等。
研究方向: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E mail:13917311571@139.com作者简介:张宇萌(ORCID:0000 0002 1098 8177),女,1996年10月出生,江苏徐州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硕士研究生。
E mail:yumengzhang196@163.com注:张敬法和张宇萌为共同第一作者。
收稿日期:2021 11 29修回日期:2022 01 08本文编辑:盛丽娜,刘雪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171076,82171062);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编号:19495800700)作者单位:20008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摘要】 目前,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近年的临床试验显示出巨大的治疗前景,包括饮食疗法、抗体疗法、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激光治疗等。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王蒙;梁凤鸣;王莉;黎红梅;陈涛【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是全球主要的老年性致盲眼病之一,其中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RMD)造成视功能损害较严重.在我国,由于人口趋于老龄化,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构成严重的医疗负担.随着国内外学者对wARMD危险因素的深入研究,wARMD的防控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因此,通过对wARMD危险因素的研究,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望降低wARMD的发病率和延缓疾病发展.本文就wARMD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8(018)009【总页数】4页(P1604-1607)【关键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作者】王蒙;梁凤鸣;王莉;黎红梅;陈涛【作者单位】300193 中国天津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300193 中国天津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300193 中国天津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300193 中国天津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300193 中国天津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0引言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失明眼病之一,晚期ARMD影响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口的2.4%[1];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RMD)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和相关的视网膜水肿引起的视网膜渗出、出血、瘢痕改变,从而造成严重视力损伤[2]。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观察作者:刘静宋彩萍高犇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07期【摘要】目的:观察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A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例行传统的经瞳孔热疗法;治疗组56例,例行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法。
并对2组患者经过1月,2月,4月治疗后的视力变化、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眼底荧光造影进行观察。
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后,在有效恢复视力,减少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眼底异常新生血管等临床疗效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康柏西普;老年性黄斑变性;视力;视网膜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和年龄增长有关的多因素复合作用的眼底病,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老年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分为干性型(萎缩型)和湿性型(渗出型)。
目前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方法有激光疗法、化痰祛瘀法、经瞳孔湿热疗法等,上述治疗都有一定局限性,临床效果欠佳。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是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新型受体融合蛋白,其在结构上增加了VEGF受体2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3和4,与人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而成,可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
本次研究对AMD患者进行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MD患者112例,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52~83岁,平均年龄(63.4±4.7)岁,其中被确诊为湿性AMD12例,干性AMD44例;治疗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54~84岁,平均年龄(64.6±5.3)岁,其中湿性AMD患者10例,干性AMD患者46例。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是一种获得性视网膜变性,通过非新生血管(玻璃膜疣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异常)和新生血管紊乱(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的形成导致严重的中央视力损害。
AM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这是一种导致失明的不可逆转的疾病,是全球第三大常见致盲性眼病,也是西方国家老年人不可逆转失明的最常见原因。
近年来,亚洲的AMD发病率也有所增加。
尽管AMD不是中国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AM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国发达城市的AMD发病率高达15.5%。
因此,对该病认识的普及,以及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更多的关注。
什么是AMD?AMD是一种眼部疾病,会使您的中央视力模糊。
当衰老对黄斑造成损害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黄斑是眼睛控制锐利、直视的部分。
黄斑是视网膜(眼睛后部的光敏感组织)的一部分。
AMD是一种常见疾病-它是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AMD不会导致完全失明,但失去中心视力会使你更难看清面孔、阅读、开车或做特写工作,如做饭或修理房子周围的东西。
AMD在某些人中发生得非常缓慢,而在另一些人中发生得更快。
如果您患有早期AMD,您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注意到视力丧失。
这就是为什么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确定您是否患有AMD很重要的原因。
AMD非常普遍,报道显示美国有1100万人患有AMD。
晚期期AMD可能发生在一只或两只眼睛。
一只眼睛患有晚期AMD会使您的另一只眼睛患晚期AMD 的风险更高。
AMD的类型和阶段有哪些?AMD 有两种类型:干性和湿性。
大多数AMD患者患有干性AMD(也称为萎缩性AMD)。
这是黄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薄的时候。
干性AMD分为3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
它通常在几年内缓慢进展。
晚期干性AMD没有治疗方法,但您可以找到充分利用剩余视力的方法。
如果您只有一只眼睛患有晚期干性AMD,您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您的另一只眼睛的黄斑区视力。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对比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AMD是一种使人失去中心视觉能力的眼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湿性AMD 是AMD的一种严重形式,其特征为异常血管增生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导致视网膜出血和瘢痕形成,加速视网膜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目前,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已经成为治疗湿性AMD的两种常用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为患者提供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分别介绍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的作用机制,并从临床研究的角度对它们在治疗湿性AMD中的效果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选择。
康柏西普(Ranibizumab)是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单克隆抗体片段,其通过结合和中和VEGF,从而抑制异常血管的增生和渗漏,减轻视网膜的水肿和出血。
临床试验显示,康柏西普注射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部症状,对湿性AMD的治疗效果显著。
目前,康柏西普的常规用法是每月注射一次,治疗期限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通常需要长期持续治疗。
相对而言,雷珠单抗(Aflibercept)是一种可溶性VEGF受体融合蛋白,其通过结合多种VEGF亚型,从而更为有效地抑制异常血管的形成和发展。
临床研究表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MD的效果优于安慰剂或激光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和减少眼部病变。
雷珠单抗的常规用法是每两个月注射一次,治疗期限也需要长期持续。
在临床实践中,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已经成为治疗湿性AMD的两种主要药物选择,但它们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是否有所差异,仍然存在争议。
我们需要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来比较这两种药物在治疗湿性AMD中的效果。
一项针对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MD的比较研究发现,两种药物在改善患者的中心视力和减少视网膜厚度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但在注射频率和视力恢复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康柏西普需要每月注射一次才能维持治疗效果,而雷珠单抗每两个月注射一次即可,因此雷珠单抗的治疗频率较低,对患者来说更为方便。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许凯;梁丽娜【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在眼科的应用和发展,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水平及疗效评价能力大大提高.本文将就近年来AMD 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 AMD ) is the main cause of blindness in the people older than 50 years old. In recent years, following the improvement of imaging techniques in ophthalmology,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the level of diagnosis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ability greatly improved.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the recent advancement on imaging research of age-relate d macular degeneration.【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10【总页数】3页(P1856-1858)【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影像学检查;诊断【作者】许凯;梁丽娜【作者单位】100040 中国北京市,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100040 中国北京市,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发达国家50岁以上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在眼科的应用和发展,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水平及疗效评价能力大大提高。
施图伦滴眼剂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观察
吉洪宝;王成荣;李加茂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5(45)13
【摘要】老年性黄斑变性亦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老年患者常见的致盲眼病,为老年人黄斑部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色素上皮及视网膜外层的退行性变,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2002年8月至2004年10月,我们应用施图伦滴眼剂治疗41例AMD患者,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吉洪宝;王成荣;李加茂
【作者单位】临沭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沭,276700;临沭县人民医院,山东,临
沭,276700;临沭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沭,276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施图伦滴眼剂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眼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研究 [J], 欧阳小平;王守境;等
2.施图伦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观察 [J], 高亚林
3.针灸联合施图伦滴眼液及眼保健操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徐瑶;王颖;李策;王梗;张巍巍
4.施图伦滴眼液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J], 姜红晓; 许琛琛; 王勤美
5.施图伦滴眼液治疗LASIK术后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J], 姜红晓; 许琛琛; 王勤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部黄斑病的治疗方法?现在人们都非常追求的美丽,对于自己的眼睛很多人们都非常的重视和保养,俗话说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那么眼上出现了黄斑,这个情况非常让人很困扰,眼部黄斑病的治疗方法引起了很多年轻人们的关注,现在的经济条件是那么的好被人们不在乎花钱,关键是不知道它的治疗的方法都有什么,这个问题是人们急切要寻找答案的,那么眼部黄斑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预防为主,早期治疗。
老年黄斑变性,黄斑区玻璃疣是在本病病程的最早期阶段,病变最轻,但它潜伏的危险性很大,此时最不可麻痹大意。
少年黄斑变性的患者,早期中心视力有所下降,但眼底改变不明显,此时应及时发现早期用药,坚持治疗。
在任何疾病的过程中,病程最早期,病变最轻阶段,都是最好的治疗时机,有更多的机会阻止病程进展。
中医药治疗黄斑变性具有很大优势。
黄斑变性的治疗,目前现代医学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也常根据病程的阶段,使用抗氧化剂,维生素类,止血剂,以及视神经营养药或细胞激活制剂。
对脉络膜有新生血管的及早施行光凝术,以免病情恶化。
此时,光凝可以封闭已经存在的新生血管,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的形成,所以以上的治疗大多为对症治疗。
由于中药的独特的药理作用,对于慢性反复性的疾病,疗效很好,对于保护视细胞,稳定和提高视力,对阻止病情的复发,瘢痕的修复,防止另眼病情发展。
尤其对陈旧性出血及渗出的吸收,尤为专长。
能够整体调整人的机能,并且毒副作用极小,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争取更多的机会运用中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急重病例,标本共治,以缓病当黄斑区出现血性色素上皮脱离,神经上皮脱离以及积血进入玻璃体,是病程急剧进展,视功能严重受损的征象,这种病例常反复发作,直至视力严重损伤或完全丧失。
对于这种严重病例,必须全力积极治疗,我们会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采取塞流止血,益气通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有浆液性渗出者,则健脾化痰,祛湿理气。
晚期出血吸收缓慢,化瘀行气,软坚散结,对于大量的瘢痕形成,兼以滋补肝肾,软坚散结,对于早期视力下降有显著疗效。
黄斑变性症状检查和治疗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简称AMD)是一种常见且逐渐进展的视网膜疾病,主要影响中央视觉的成熟人群。
黄斑变性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首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及早进行黄斑变性的病情检查和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黄斑变性症状的检查方法和常用的治疗手段。
一、症状检查1. 影像学检查:OCT光学相干层析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影像学技术扫描黄斑区域,并能够显示出黄斑上皮层和视网膜的结构。
OCT可以检测黄斑区域是否出现病变,并提供详细的图像资料,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2. 视力检查对于患者来说,视力下降是黄斑变性的主要症状之一。
医生通常会使用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通过测量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来了解黄斑变性的影响程度。
此外,还可以进行视野检查,以评估患者的中央视野是否受损。
3. 荧光素绿染色荧光素绿染色(Fluorescein angiography,简称FA)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直观地观察和评估黄斑区域血管的异常情况。
医生会将荧光素绿注射入患者的静脉,然后使用专用相机拍摄黄斑区域的血管显影情况,以帮助确定病变的范围和类型。
二、治疗方法1.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是目前黄斑变性的常用方法之一。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生长,减少渗漏和出血。
常用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包括阿瓦斯汀(Avastin)、卢卡斯汀(Lucentis)和甲磺酸雷珠单抗(Eylea)等。
这些药物通常通过注射到眼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需要经过多次注射。
2. 光动力疗法光动力疗法是一种通过激光光源和光敏剂联合作用,抑制异常新生血管生长并保护黄斑区域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中,医生会将光敏剂注射到患者的静脉,然后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黄斑区域,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关键词】黄斑变性;血府逐瘀汤;中西医结合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
为黄斑组织结构衰老的改变,是一种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容易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的眼底退行性病变,也是导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根据其眼底的病变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
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遮挡等症状[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在中医学中属于“视瞻昏渺”范畴,《证治准绝·杂病·七窍门》认为本病“有神劳,有血少,有元气弱,有元精亏而昏渺者”。
本病由于病因不明,目前西医尚无确切疗法,中医以辨证治疗,在促进出血及渗出吸收,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我们根据临床症状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并配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共收集50例患者,经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临床诊断标准。
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为59.4岁,其中单眼38例,双眼12例,病程可达1个月-8年,平均病程8.32个月,视力测试范围为0.02-0.6;眼底检查:所有患者黄斑区中心凹反光均消失,见黄白色渗出11例,水肿26例,见斑片状出血13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平均年龄为56.8岁,给予局部点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规格]:0.4ml*10支,[批准文号]:h20080258,[生产企业]:德国视都灵药品有限责任公司,[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一滴,滴入眼结膜囊内。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治疗方药组成: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5g,赤勺10g,牛膝10g,桔梗15g,柴胡10g,枳壳10g,甘草10g,上方每天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ml,分早晚2次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