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单克隆抗体类药物主要包括一代药物贝伐单抗和二代药物雷珠单抗,它们均可与所VEGF-A 结合,雷 珠单抗仅含FaB片段相比贝伐单抗相对分子质量更小,因此更易穿过视网膜,同时也较少触发补体Fc 片段介导的免疫反应
另一种单克隆抗体类药物Brolucizumab是一种人源单链抗体片段,是由诺华制药研发的新型抗 VEGF 药物,于2019 年10月由FDA 批准用于湿性AMD的治疗。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与内皮细胞的增殖, 降低血管的通透性的作用。与同类治疗药物相比,其具有分子体积更小、组织穿透性强、药物浓度 高、药效持久及注射间隔长等优点
之一,占全世界盲症的8.7%,预计2040年AMD患者将增至2.88亿
2
临床上将AMD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干性AMD又称为萎缩性AMD; AMD
另一种为湿性AMD又称为新生血管性
3 干性AMD约占所有AMD患者的80%-85%,视力预后相对较好
4 湿性AMD所占比例虽然不大, 但是却对视力的影响更为严重, 是导致出现眼盲的主要原因
而AMD发生的多种危险因素,如年龄、空气污染、吸烟 、光损伤等都使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处于氧化应激中 ,由于视网膜具有高耗氧性且长期暴露于光照,故对氧 化应激敏感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氧化损伤增加,但抗氧化能力却 降低,修复系统的效率也随之降低,氧化系统和抗氧化 系统失去平衡, 最终加重组织损伤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一Fra bibliotek发病机制AMD发病机制复杂,多因素参与 ,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 遗传易感性、生活方式(吸烟、 营养摄入、肥胖)及环境因素(阳 光照射)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 、共同导致AMD的发生。以下就 目前较为公认的发病机制进行阐 述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