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概况
- 格式:pdf
- 大小:109.36 KB
- 文档页数:2
踝扭伤针灸:
拇指内横纹中心点小节穴一寸一针刺向大陵方向,行针2~3分钟即效。
针用0.35x50针,动气织走或活动足踝。
治疗踝关扭伤的特效穴,命名为小节穴,即是手针的【踝点】。
位置,在大指本节掌骨旁黑白肉际上,握拳取穴。
(属肺经)
对于红肿的,可先红点刺血或外敷药,也可针灸消肿。
足解穴善于调和气血,治疗各种急性扭伤带红肿者能迅速消肿,而且也有治疗作用。
对于使用解穴消肿。
急性外踝扭伤
取董氏奇穴
小节穴
针尖朝劳宫穴方向扎,
一边提插一边调整针尖的方向,一边让患者来回转动脚腕,大多数一次可以治愈,
最起码可以正常走路。
小节穴对侧扎针治外踝扭伤,脚后跟疼扎大陵透劳宫。
小节穴治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也效。
腕踝针疗法简介腕踝针法腕踝针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下针刺来治疗疾病的⼀种针刺疗法。
本疗法是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体两侧的6个纵区,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膈为界,按区选点进⾏治疗。
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的作⽤。
适⽤于多种痛证及脏腑疾患。
腕踝针疗法的创⽴腕踝针疗法,是⼀种⽪下针刺疗法,它是由第⼆军医⼤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署教授⾃1966年到1975年这段时间,在电刺激疗法治疗以神经症为主的经验基础上,受传统的经络学说,⽿针,⽳位,针刺法的启发,经过反复实践⽽形成的⼀种新的针刺疗法。
探索之路腕踝针疗法的整个理论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因针刺部位仅限在腕和踝,1975年定名“腕踝针”,1976年发表于⼈民军医杂志上。
第⼀阶段是从1966年到1972年,主要⽤电刺激疗法治疗痛症,肢瘫,各型感觉障碍,癔症等。
在实践中探索电流⼤⼩,通电时间,电极放置的部位与疗效的关系,发现:当电流强度从60毫安降低到15-20毫安,通电时间由1秒钟增加到持续的通电刺激时,竟也能获得和从前⼀样的疗效。
并受到传统的三阴三阳经络理论,⽿针法的启发,逐步把刺激点定位到了腕和踝。
第⼆阶段是从1972年2⽉开始,将电刺激改为针刺,为克服垂直针刺所遇到的滞针现象⽽改⽤了⽪下浅刺后,⽅法逐步得到完善,理论也逐步成形。
中医认识腹为阴,背为阳,四肢部靠近躯体正中线的内侧为阴,外侧为阳。
由此,可以把躯体分为六个纵区,即阴⾯和阳⾯各三个纵区,为了简便起见,⽤数字1-6编号,其中1,2,3区在阴⾯,4,5,6区在阳⾯,上下肢同躯体相对应。
当躯体某纵区内出现病症时,在腕踝部同⼀编号区内给予刺激,即可出现调整反应。
这样,只要找出病症所在的区就可确定治疗的刺激点。
体表分区1、四肢部⑴上肢:内侧⾯:从尺⾻到桡⾻⽅向依次划分为1区,2区,3区;外侧⾯:从桡⾻到尺⾻⽅向依次划分为4区,5区,6区⑵下肢:内侧⾯:从⾜跟到⾜趾⽅向依次划分为1区,2区,3区;外侧⾯:从⾜趾到⾜跟⽅向依次划分为4区,5区,6区体表分区2、躯⼲部:以前正中线,后正中线为界,左右对称1区:前正中线向左,⼜分别旁开1.5⼨2区:1区边界到腋前线的体表区域3区:腋前线到腋中线的体表区域4区:腋中线到腋后线的体表区域6区:后正中线向左,⼜分别旁开1.5同⾝⼨,与1区前后呼应5区:6区边界到腋后线的体表区域,与2区前后呼应体表分区3、横膈线:胸剑联合处环⾝⼀周将躯体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左右上肢,横膈线以上的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下段:左右下肢,横膈线以下的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区,下5区,下6区所联系的脏腑器官上1区:前额,眼,⿐,⼝,门齿,⾆,咽,喉,胸⾻,⽓管,⾷管,左右上肢1区内的肌⾁,筋腱,神经,⾻骼等。
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12例临床体会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12例临床体会1. 引言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伤害,特别是在体育运动、跑步等高强度活动中容易发生。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
然而,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传统中医治疗方式,近年来在踝关节扭伤的康复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12例临床实例,探讨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分享个人对这种治疗方式的观点和理解。
2. 案例介绍案例一:男,28岁,踢球时左踝关节受伤,临床检查显示踝关节韧带轻微撕裂。
采用针灸治疗,每周3次,连续4周。
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恢复良好。
案例二:女,23岁,跳跃时受伤,右踝关节韧带损伤。
针灸治疗后疼痛减轻,并在3周后完全恢复。
...3. 针灸治疗的原理和作用针灸治疗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踝关节扭伤的治疗中,针灸的主要作用有: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增加局部血流、促进软组织结缔修复、调整免疫功能等。
根据扭伤的程度和具体症状,针灸师可以选择不同的穴位组合和针刺方法来进行治疗。
4. 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操作方法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临床经验。
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阴陵泉、风池等,可以通过配合艾灸、拔罐等辅助手段增强疗效。
对于急性期的踝关节扭伤,可以采用控制炎症的方法,如针刺局部疼痛穴位以及远端穴位。
5. 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经过对12例踝关节扭伤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观察和总结,发现针灸可以显著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并且加快了受伤组织的修复。
针灸还具有无创、方便、经济的特点,不良反应少,适合广大人群使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遵循科学规范,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治疗方法,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
6.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式,针灸能够在踝关节扭伤的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骨伤科对踝关节扭伤的认识与治疗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多的关节,也是比较容易受伤的部位,其中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多数是由于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跳跃或进行运动时不注意导致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损伤。
很多人去了医院拍片检查骨头没有问题后,就不把它当回事了,西医对于踝关节扭伤主要以静养为主,没有什么能够立竿见影改变症状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治疗不当,很多人表面看似已经痊愈,实际却留下了病根,症状可能会延伸至其他的关节和脏腑,给机体造成更严重的问题。
那么针对踝关节扭伤中医是如何认识与治疗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一、踝关节扭伤的分类根据踝关节扭伤损伤到的相关韧带的部位来分类,踝关节的韧带主要有三组: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和下胫腓韧带。
1、内侧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最坚强的韧带就是内侧副韧带,它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踝关节外翻。
因为踝关节外踝腓骨较长踝穴较深而内踝胫骨较短踝穴较浅,所以踝关节更易发生内翻扭伤。
2、外侧踝关节扭伤:外侧副韧带是踝部最薄弱的韧带,踝关节外翻扭伤虽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很严重。
如果内踝三角韧带发生断裂,就会导致踝关节不稳,并且通常会同时合并其他韧带损伤和骨折,患者在尝试行足外翻时疼痛症状加剧。
3、高位踝关节扭伤:下胫腓韧带主要将胫骨、腓骨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加深踝关节,起到进一步稳定踝关节的作用。
二、踝关节扭伤的症状表现1、疼痛:疼痛是踝关节扭伤最明显的着症状,疼痛位置通常在受伤组织局部,如内翻损伤时,则疼痛感多在腓骨下方,踝关节的外侧。
2、肿胀及瘀斑:扭伤后患者外踝下方或内踝下方会出现局部的肿胀,病情严重是,可能导致整个踝关节都伴有肿胀的表现。
我们人体脚踝部的软组织比较少,所以发生扭伤后,常常会导致局部血管发生破裂,肉眼可见皮下瘀血明显,尤其是在扭伤后2-3天,皮下瘀血青紫会非常明显。
3、活动受限:患者扭伤后在行走时受伤的那只脚不敢用力着地,踝关节活动的损伤部位疼痛而致关节活动受限。
中医治疗踝关节扭伤关节在突然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原来所拥有的正常活动度的时候,会引起关节周围的一些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以及肌腱等发生撕裂伤,这种撕裂伤就被称为关节扭伤。
受伤比较轻的人仅有部分韧带纤维撕裂,而受伤比较重的人可使韧带完全断裂或韧带、关节囊附着处的骨质撕脱,甚至可能会发生关节脱位。
关节扭伤很常见,而最为常见的是踝关节扭伤,其次为膝关节扭伤和腕关节扭伤。
踝部包括踝关节和距骨下关节两个部分,是下肢用来承重的关节。
踝关节扭伤大多是因为身体失去了重心,过度的强烈外力导致其内翻或外翻活动时发生,如行走在不平路面,高处跌下或是在跑跳过程中落地不稳,都可以造成外侧或是内侧的韧带损伤,导致部分撕裂、完全断裂或撕脱骨折。
踝关节扭伤时,局部会发生关节肿胀、疼痛,严重时甚至造成骨折脱位。
1.外侧韧带损伤由足部强力内翻所导致,因外踝相较于内踝更长,外侧韧带更加薄弱,足部内翻活动度较大,在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更为常见,外侧韧带部分撕裂,比较多见。
其临床表现是踝外侧疼痛,肿胀,跛行;有时可能会看到皮下出现淤青;外侧韧带部位会有压痛感;使足部内翻的时候,会引起外侧韧带部位疼痛加剧。
而外侧韧带完全断裂的情况比较少见,但是局部症状会更明显,因为失去了外侧韧带的控制,可能就会出现异常内翻活动度,有时外踝有小片骨质连同韧带会撕脱,就叫做撕脱骨折,内翻位摄片时,胫距关节面的倾斜度远远超过5~10°的正常范围,伤侧关节间隙增宽。
2.内侧韧带损伤由足部强力外翻所导致,发生比较少,其临床表现与外侧韧带损伤其实比较相似,但位置和方向是完全相反的,会表现为内侧韧带部位疼痛,肿胀,压痛,韧带撕裂较多时还可以扪及内侧韧带处虚空感,足部外翻时,引起内侧韧带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脱骨折。
本病的检查主要是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检查时需要注意疼痛、压痛点的位置和肿胀的程度以及关节是否畸形等问题,应一手握住踝关节上端,另一只手握住足跟向前、后、内、外方向被动活动,检查活动范围是否变大,和未受伤一侧比较,如只是轻度扭伤,可继续冰敷并施以压迫性包扎,并抬高患肢,如果是较为严重的扭伤,则应到医院治疗,另外还需注意检查膝关节,以排除与踝关节最接近的腓骨旋转性损伤和膝部韧带损伤的可能。
踝关节扭伤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
这种扭伤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内翻扭伤,另一种是外翻扭伤。
其中以内翻扭伤最为多见。
踝关节周围的韧带软组织并不是很多,主要有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下胫腓韧带,三角韧带。
由于外侧的副韧带不如内侧的三角韧带牢固,所以扭伤的常常是外侧居多。
这些韧带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踝关节的稳定性。
所以一旦出现局部的韧带损伤或者撕裂,就会造成整个关节的肿胀和疼痛,活动受限也就失去了关节的稳定性。
由于外伤而造成了踝关节的扭伤,踝关节周围会出现明显疼痛,不能着地,严重者活动功能障碍。
损伤轻的只是局部出现肿胀,疼痛。
如果比较严重,整个踝关节就会出现明显的肿胀,甚至皮下有出血造成瘀斑。
受伤局部会有明显的压痛,稍稍活动,疼痛就会特别剧烈。
我们可以通过患者扭伤时的动作描述,以及经过触摸患者的压痛点,来判断具体损伤的韧带软组织是哪里。
明确具体损伤的韧带部位,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治疗。
在诊治之前必须做x线片的检查,来排除是否存在内外踝的撕脱性的骨折,以及其他部位的骨折的可能性。
如果存在骨折的因素,中医的传统针灸方法就不能应用了。
按照中医理论,踝关节扭伤的针灸治疗依然是遵循着经络辨证法来进行。
基本原则就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选取的穴位基本上以踝关节周围的穴位为主,如果是外踝扭伤就围绕着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的穴位治疗。
如果是内踝扭伤,就应该选择足太阴经和足少阴经的穴位。
这些穴位都应该选择泻法,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同时配合局部点刺放血来促进淤血的排除,对消肿有非常好的效果。
针对局部治疗的同时,远端取穴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里所说的远端取穴,就是健侧与病变部位相对应的穴位,这些穴位大多在手腕周围,临床中常用的穴位有阳池、养老、阳谷、腕骨。
在针刺这些远端穴位的同时嘱患者进行患肢的活动,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中大多根据患侧的井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对缓解症状有非常好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对急性的踝关节扭伤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目的。
慢性踝关节扭伤的中医治疗研究慢性踝关节扭伤是指在踝关节扭伤后恢复期间,痛苦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或更长。
这种扭伤可以导致疼痛、肿胀、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以及功能受损等症状。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的研究进展。
1. 中医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慢性踝关节扭伤主要依据症状、体征、舌诊和脉诊等综合分析。
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体征包括局部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舌诊主要观察舌质、苔色等变化;脉诊主要观察脉搏的滑数、弦紧等情况。
2. 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主要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手段。
2.1 中药治疗常用的中药治疗方剂有桂枝加葛根汤、活络丸、软组织恢复丸等。
这些方剂可通过祛风湿、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等作用,改善踝关节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并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
2.2 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主要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调节局部和全身的气血运行,促进疏通经络,加速扭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改善症状和促进康复。
2.3 推拿治疗推拿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通过手法拍、揉、压、捏等操作,刺激局部肌肉和关节,改善局部气血循环,缓解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2.4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慢性踝关节扭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
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增强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提高关节活动度和功能,预防再次扭伤。
3. 中医治疗研究进展近年来,一些研究对中医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进行了评估。
一项2019年的临床研究发现,采用桂枝加葛根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肿胀等症状有显著改善,关节功能也得到明显恢复。
一些系统评价也证实了中医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
一项对中医治疗急性和慢性踝关节扭伤的系统评价发现,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都可以显著减轻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度受限等症状。
扭伤的针灸治疗方法(一)辨证要点本病多发于腰、踝、膝、腕、肘、髋等部位,病位在经筋。
多因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跌仆闪挫、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原因,使关节超越正常活动范围,引起筋脉及关节损伤,气血壅滞于局部,经气运行受阻,而致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关节活动受限。
本病属于实证。
新伤疼痛肿胀,活动不利者为气滞血瘀;若为陈伤,遇天气变化反复发作者为寒湿侵袭,瘀血阻络。
(二)扭伤的治法:祛瘀消肿,舒筋通络。
取扭伤局部腧穴为主。
(三)扭伤的处方主穴:阿是穴局部腧穴腰部:阿是穴、大肠俞、腰痛点、委中颈部:阿是穴、风池、绝骨、后溪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阿是穴、阳溪、阳池、阳谷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居髎膝部:阿是穴、膝眼、膝阳关、梁丘踝部:阿是穴、申脉、解溪、丘墟方义扭伤多为关节伤筋,属经筋病,“在筋守筋”,故治疗当以扭伤局部取穴为主,以疏通经络,散除局部的气血壅滞,配合循经远部取穴,加强疏导本经气血的作用,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配穴:①根据病位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急性腰扭伤:督脉病证配水沟或后溪;足太阳经筋病证配昆仑或后溪;手阳明经筋病证配手三里或三间。
②根据病位在其上下循经邻近取穴,如膝内侧扭伤,病在足太阴脾经,可在扭伤部位其上取血海,其下取阴陵泉。
③根据手足同名经配穴法进行配穴。
方法:踝关节与腕关节对应、膝关节与肘关节对应、髋关节与肩关节对应。
例如,踝关节外侧昆仑穴、申脉穴处扭伤,病在足太阳经,可在对侧腕关节手太阳经养老穴、阳谷穴处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的穴位针刺;再如,膝关节内上方扭伤,病在足太阴经,可在对侧手太阴经尺泽穴处寻找最明显的压痛点针刺;以此类推。
(四)扭伤的治疗操作1.基本刺灸方法毫针泻法。
陈旧性损伤留针加灸法,或用温针灸。
针灸对急性扭伤者,常先针刺远端穴位,并令患者同时活动患部,常有针入痛止之效。
2.其他治疗(1)耳针法取对应部位的敏感点、神门,中强度刺激,或用埋针法、压丸法。
针刺少海穴治疗踝关节扭伤2例匡艳红(广东省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ꎬ广东㊀珠海㊀519055)㊀㊀㊀㊀关键词:踝关节扭伤ꎻ针刺治疗ꎻ少海穴㊀㊀㊀㊀中图分类号:R684.7㊀文章标识码:D㊀文章编号:1006-978X(2020)01-0029-01㊀㊀笔者近读«下病上刺3则»一文ꎬ文中作者认为下肢伤痛是较为多见的疾患ꎬ在临床上采用 下病上刺 法治疗ꎬ取穴少ꎬ奏效快[1]ꎬ联想到笔者身处基层ꎬ深感于当地老百姓劳于生活㊁苦于诸多关节疾患ꎬ遂将 下病上刺 取穴少㊁奏效快 牢记于心ꎬ并翻阅«黄帝内经»ꎬ以备急用ꎮ在临床遇到两例踝关节扭伤患者ꎬ针刺治疗如下ꎮ㊀㊀例1:周ˑꎬ女ꎬ42岁ꎬ2019年5月25日初诊ꎮ主诉:左足踝关节酸痛反复发作约5aꎬ加重约3个月ꎮ现病史:2014年冬季不慎从两级台阶上摔下ꎬ左侧足背外侧先着地ꎬ瞬间左踝疼痛难忍ꎬ难以站起ꎬ幸得旁人扶持ꎬ站起后ꎬ左足不能着地ꎬ坐一刻钟左右ꎬ因长途车不能久停ꎬ遂单足跳上车ꎬ回湖南后ꎬ左足踝关节外前象限肿胀明显ꎬ但痛渐减ꎬ可以慢行ꎬ考虑未伤及骨头ꎬ遂未就诊于医院ꎮ其后每逢气温突降时左足踝关节即作酸痛ꎬ不影响行走ꎮ2019上半年珠海多雨ꎬ左侧踝关节肿痛明显ꎬ行走欠利ꎬ遂前来就诊ꎮ现症:左足踝关节外上侧肿㊁痛ꎬ喜按ꎬ按之软ꎬ局部皮色不变ꎬ左足跟肿胀明显ꎬ食欲可ꎬ二便调ꎬ夜寐佳ꎬ舌质淡红ꎬ舌下络脉瘀曲ꎬ苔薄白ꎬ脉右略涩ꎬ左略弦ꎬLMP5月4日~10日ꎬ经可ꎮ诊断:筋伤-踝关节扭伤ꎮ取穴:考虑患者左足内翻㊁左足背外侧着地ꎬ多损伤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ꎬ根据«灵枢 始终»曰: 病在上者ꎬ下取之ꎻ病在下者ꎬ高取之 ꎬ«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曰: 故善用针者ꎬ从阴引阳ꎬ从阳引阴ꎬ以右治左ꎬ以左治右 的针灸理论ꎬ遂从右手手腕开始ꎬ向上沿着手少阴心经㊁手厥阴心包经往肘关节方向ꎬ寻找压痛点ꎬ最后在右少海穴处寻到最强压痛点ꎮ操作:嘱患者端坐于凳上ꎬ右少海穴常规局部消毒ꎬ用毫针(规格0.25mmˑ50mm)针刺ꎬ得气后ꎬ嘱缓慢活动左足踝关节ꎬ活动幅度要逐渐增大ꎬ且与缓步行走交替进行ꎬ留针30minꎬ出针后ꎬ肿减痛缓ꎮ1个月后回访ꎬ患者诉天气转变时左侧踝关节稍有酸楚不适ꎬ肿痛未再作ꎮ㊀㊀例2:唐ˑꎬ女ꎬ40岁ꎬ2019年6月18日初诊ꎮ主诉:左足踝关节扭伤2dꎮ现病史:患者在自家楼顶晾晒衣服时ꎬ不慎跌倒ꎬ左侧足背先着地ꎬ站起后ꎬ左足踝关节㊁左足背疼痛难忍ꎬ行走困难ꎬ昨天在医院经X检查显示:左足踝关节骨质未见明显异常ꎮ现症:左足踝关节内翻时ꎬ左足踝关节㊁左足背外侧痛不可忍ꎬ左足背偏外侧肿胀显ꎬ局部色紫暗ꎬ摸之不热ꎬ踝关节活动不利ꎬ食欲可ꎬ二便调ꎬ夜寐一般ꎬ舌质淡ꎬ苔薄白ꎬ脉略细弦ꎬ左尺弦甚ꎬLMP6月1日~7日ꎮ诊断:筋伤-踝关节扭伤ꎮ取穴:原理同上ꎬ同样在右少海穴处寻到最强压痛点ꎮ操作:嘱患者靠坐于椅上ꎬ右少海穴处常规局部消毒ꎬ用毫针(规格0.25mmˑ50mm)针刺ꎬ得气后ꎬ嘱活动左踝关节ꎬ患者恐惧疼痛拒之ꎬ经鼓励后ꎬ试着将左足内翻ꎬ瞬间觉疼痛明显缓解ꎬ接着鼓励患者站起行走ꎬ可行走ꎮ嘱患者端坐逐渐加大踝关节的活动幅度㊁站立行走交替进行ꎬ30min后ꎬ出针ꎬ患者左踝关节㊁左足背痛显减ꎬ左足背肿胀见减ꎬ皮肤紫暗色略减ꎬ满意而归ꎮ1周后电话回访ꎬ患者述针刺1次后未做其他治疗ꎬ现已肿痛不显ꎬ局部皮肤颜色明显改善ꎮ按语: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损伤ꎬ无骨折㊁错位㊁皮肉损伤等情况ꎬ多由于超负荷剧烈运动或负重时姿势不当或意外跌倒或过度扭转关节等原因ꎬ导致踝关节的肌腱和皮肤受损ꎬ气血阻滞使经络不通ꎬ出现扭伤部位疼痛ꎬ关节屈伸活动不利ꎬ继而出现肿胀ꎬ扭伤处肌肤因扭伤程度不同而发红或青紫[2~3]ꎮ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有明显的优势ꎬ可通过对相关穴位的刺激ꎬ起到调节气血㊁畅通经脉㊁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ꎬ进而促使损伤部位气血流动运转ꎬ恢复关节的功能活动ꎻ亦能激活机体内源性镇痛系统ꎬ迅速减轻患者的痛苦ꎬ同时减少对患者学习㊁生活和工作的影响[4]ꎮ笔者之前均以针刺局部穴位治疗诸关节疼痛病症ꎬ效果有速有缓ꎮ近针刺少海穴治疗新㊁旧踝关节扭伤各1例ꎬ效果均佳ꎬ实属偶得ꎮ以 少海 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查找到10余篇文献ꎬ多以治疗冠心病㊁脑梗死㊁中风后遗症为主ꎬ且均多穴同用ꎬ暂未见公开报道的少海穴用于治疗踝关节疾患的相关文献ꎬ但«针灸大成»言少海: 主肘挛腋胁下痛ꎬ四肢不得举ꎮ鉴于此ꎬ笔者将继续观察少海穴治疗踝关节扭伤的效果ꎬ以期能速愈此疾ꎬ欢迎指正ꎮ参考文献:[1]㊀陈得心.下病上刺3则[J].上海针灸杂志ꎬ1987(3):8. [2]㊀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ꎬ2012:293-294.[3]㊀陈凯楠.皮下浅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ꎬ2017ꎬ25(6):11-12.[4]㊀李㊀可ꎬ伍㊀磊.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经验浅谈[J].中国民间疗法ꎬ2019ꎬ27(5):102-103.作者简介:匡艳红(1977-)ꎬ女ꎬ2009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ꎬ博士研究生ꎬ主治中医师ꎮ现在广东省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ꎮ研究方向:证的规范化研究㊁中医外治法研究㊁疑难病症临床研究ꎮ收稿日期:2019-07-08修回日期:2019-08-01本文编辑:朱庆文92中医外治杂志㊀2020年2月第29卷第1期。
踝关节习惯性扭伤的中医诊疗610000踝关节习惯性扭伤是指脚踝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频繁扭伤的情况,常常导致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中医认为,踝关节习惯性扭伤属于外伤类疾病,主要与脚踝周围的筋络、骨骼及气血运行有关。
本文将介绍中医诊疗在踝关节习惯性扭伤中的应用。
一、踝关节习惯性扭伤的主要因素踝关节习惯性扭伤是现代社会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多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即使经过治疗,但仍可能反复发作,并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1.气血不畅在中医理论中,气血的充盈和流动对于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局部气血瘀滞,影响局部组织的营养和能量供应,增加脚踝扭伤的风险。
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周围的筋脉来维持。
气血不足时,筋脉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供应,容易变得脆弱和松弛,脚踝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肉、筋膜等)容易变得干燥、僵硬,其弹性降低,导致脚踝在外力作用下更容易发生扭伤。
2.筋络松弛筋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筋和络的结合体,包括了筋脉、肌腱、筋膜等。
在脚踝关节中,筋络的松弛可导致关节的不稳定性,从而增加扭伤的风险。
筋脉是连接骨骼的纤维组织,具有保持关节稳定的作用。
筋络松弛会使得筋脉的张力减弱, 功能受限,不能很好地支持和维持脚踝的正常运动和稳定性,从而容易导致扭伤的发生。
松弛的筋络会导致肌腱弹性下降,肌腱本身的稳定性减弱,使得踝关节更容易扭伤。
筋膜是覆盖在肌肉和骨骼表面的薄膜结构,它保护和支持着筋脉。
筋络松弛可能导致筋膜变得僵硬,影响其正常的滑动和伸展,限制了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加了扭伤的风险。
3.肝肾不足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筋脉,肾主骨髓,肝肾的功能失衡可能导致腿筋脆弱和骨质疏松等问题,从而增加踝关节习惯性扭伤的风险。
肝气不舒畅时,可以影响到筋脉的营养和运行,导致腿部筋脉失去弹性和柔韧性。
缺乏足够的肝气滋养,腿部筋脉容易出现脆弱、僵硬等情况,一旦发生扭伤,恢复速度也可能较慢。
脚扭伤的针灸疗法
脚扭伤是脚踝韧带损伤造成的疾病,一般按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三类,一级是韧带受到拉伸但没有松弛,二级是韧带部分撕裂部分松弛,三级是韧带完全撕裂完全松弛。
一般来说,脚扭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以针灸治疗的天数也就不同,而脚扭伤的程度为一级的话三到五天即可进行针灸治疗,脚扭伤的程度为二级则应在一周以后才能进行针灸治疗,脚扭伤的程度为三级则应两周后才能进行针灸治疗。
1直刺解溪穴:该穴位于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直刺0.5寸,对于治疗脚踝肿痛有很大的功效,同时配合针刺商丘穴则可舒筋活络,对治疗脚踝肿痛的功效更好。
2针灸小节穴:该穴位于第一掌指关节掌骨旁,进针时从小节穴向着凹陷处(大陵穴)进针直刺一寸,针进去后要停留几分钟再取针,此法对于医治脚扭伤有着很好的疗效。
3针刺太溪穴:该穴位于足内侧凹陷处直刺0.8寸,当针刺太溪穴后可以缓解足部的充血加快血液流动,也可以达到镇痛的效果。
4针灸昆仑穴:该穴位于足部外踝后方直刺0.5寸,主要治疗外踝关节因扭伤的肿痛,该穴配合丘墟穴、三阴交穴、太溪穴一起针灸则可以治疗足跟的疼痛,针灸昆仑功效在于舒筋活络,针刺之后一般可以有很好的疗效。
5商丘透丘墟:透这个穴有个技巧,你现在摸绑鞋带的地方有两条大筋,从商丘穴经这两条筋的下方穿过去穿刺到另一边的丘墟,用一
寸半针就够了专治脚扭伤。
[参考文献][1] 牛明娣.自拟理气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160.[2] 方广惠.健脾疏肝和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52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报,2013,29(4):676-677.[3] 张隽,陈华.疏肝健脾导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76例[J].江西中医药,2008,39(5):31-32.[4] 谢利梅,罗明辉,蔡文就.疏肝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1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31-32.[5] 刘素荣,张娟.疏肝健脾饮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6):1261-1262.[6] 杨洁,张春晖,刘成云.疏肝健脾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6):1715-1716.[7] 王丽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J].河南中医,2011,31(6):586-587.[8] 张海涛,付春宏.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5):37-38.[9] 李媛.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5):191-192.[10] 何丽清,田剑锋,储开博.半夏泻心汤桃核承气汤合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12):2672-2673.[11] 任敬丽.益气养阴降糖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J].河南中医,2010,30(10):991-992.[12] 黄荣春.邓新但.慎柔养真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2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5):33-34.[13] 刘超,黄霞.化痰理气养阴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9,41(12):23-24.[14] 张永生.旋覆代赭汤配伍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0,25(5):818-819.[15] 张蕾.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0例[J].陕西中医,2012,33(8):989-990.[16] 李国永,贾锐馨,侯超,等.旋覆代赭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1):2231-2232.[17] 孙占有.加味旋覆代赭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62例[J].山西中医,2011,27(3):13.[18] 刘晓琳,赵连皓.四磨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J].陕西中医,2011,32(6):701-702.[19] 张绍芬,潘卓文,覃晓东.乌梅丸汤剂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56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179-180.[20] 白小林,裴瑞霞.枳朴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90例[J].河南中医,2013,33(7):1107-1108.[收稿日期]2014-05-16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有确切的疗效,综述如下。
体针。
郑全成等[1]以髃穴为主治疗外踝关节扭伤,40例中治愈26例,治愈率67.4%,总有效率92.5%。
杨爱平[2]以阳池穴为主治疗外踝关节扭伤,42例中治愈35例,总有效率100%。
陈振霖[3]取申脉、照海、解溪、太溪、昆仑五穴治疗外踝关节扭伤73例,痊愈61例,总有效率100%。
杨烜等[4]取解溪、昆仑、太溪,配腰痛点、太冲、阿是穴治疗踝关节扭伤。
对照组患处外用万花油、正骨水和跌打止痛膏。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6%,平均治愈天数2.3天;对照组总有效率94.1%,平均治愈天数12.3天。
缪刺。
杨利华[5]以阳溪穴为主穴用缪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右侧病变取左侧穴位,左侧病变取右侧穴位。
45例中痊愈29例,总有效率97.7%。
陈志令[6]取中渚穴用缪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86例中痊愈80例,总有效率100%。
赤凤迎源。
张延昭等[7]取疼痛最为明显的阿是穴1~2个,行赤凤迎源针法,380例中痊愈324例,总有效率100%。
史莹莺[8]在患侧踝关节选取阿是穴1~2个行赤凤迎源针法,结果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评分及症状体征综合评分较治疗前增加。
运动针法。
杨贤海[9]针刺大陵穴得气后,嘱患者活动患脚,总有效率100%。
陈建国等[10]取大陵透刺鱼际,得气后嘱患者活动患侧踝关节,62例中痊愈52例,总有效率100%。
张爱玲等[11]用针刺运动配合按推压痛点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36例中痊愈23例,总有效率100%。
许建峰等[12]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扶他林组,治疗组取大陵用针刺运动疗法,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扶他林片组(P<0.05)。
围刺。
刘金颖[13]取丘墟、申脉、阿是穴为主穴用围刺治疗踝关节扭伤,毫针与皮肤约呈5°~15°围刺,有较强的酸、胀、麻等针感后,留针30min。
80例痊愈75例,总有效率98.7%。
平衡针法。
高军权[14]用平衡针法治疗踝关节扭伤,取同侧踝痛穴为主穴,取1寸毫针直刺进针0.2~0.4寸,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65例中痊愈55例,总有效率100%。
电针及其综合治疗。
蔡小莉[15]对内踝扭伤取照海、商丘、太溪、大钟、阿是穴,外踝扭伤取阳陵泉、昆仑、申脉、丘墟、阿是穴,常规针刺后连接针灸治疗仪,用密波50次/s或连续波50次/s,用TDP照射30分钟。
260例痊愈222例,总有效率100%。
陈夏燕[16]用电针配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概况刘克泓,赵 丹(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生,四川 成都610075)[中图分类号]R246.9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814(2014)10-0975-02合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扭伤,毫针直刺0.5-1寸,针柄连接电针治疗仪后选用连续波,之后再配合药物熏洗。
28例治愈20例,总有效率100%。
耳穴及其综合治疗。
王梁超[17]用耳穴贴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穴耳取踝、皮质下、腰。
双耳同贴,耳部局部消毒,将王不留行贴于穴位,隔天1次。
63例中痊愈38例,总有效率96.8%。
谢科等[18]等用耳穴贴压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耳穴取踝、皮质下、腰,双耳同贴,隔天1次。
再用栀子150g,大黄18g,当归、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地龙各10g共研细末,调成糊状后外敷患处。
63例中痊愈38例,总有效率96.83%。
刺络拔罐及其综合治疗。
王文志[19]在患处用刺络拔罐法,73例痊愈58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
刘红等[20]将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理疗组,治疗组在局部阿是穴运用刺络拔罐后针刺小节穴,理疗组用中药袋热敷,取中药当归、羌活、红花各50g、乳香、没药、透骨草各25g放入纱布袋中上锅蒸,然后敷在患处,之后予以TDP照射。
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理疗组(P<0.05)。
温针灸。
李宁[21]于阿是穴用温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1例,痊愈23例,总有效率100%。
庞启旺[22]将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用针刺加推拿治疗。
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病程明显缩短(P<0.05)。
火针。
阮炳炎[23]用毫火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32例,痊愈10例,总有效率96.7%。
李石良[24]用火针引流法治疗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30例,取直径0.8mm中粗火针,将针体前端烧红后在外踝前下方肿胀最明显处刺3~4针,迅速刺入后立即拔出,血性渗出液自针孔不断流出,令血水自然外流至软纸上,以消毒纱布包扎针孔72h。
痊愈25例,总有效率100%。
磁圆针。
张先锋[25]用磁圆针捶叩患部,每次治疗30min,43例中痊愈37例,总有效率100%。
浮针。
周文学等[26]用浮针治疗急性软组织伤,先在局部痛点处常规消毒后术者持浮针针柄针尖对准痛点,针体与皮肤呈15°~25°快速刺入,达肌层后将针尖退到皮下,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推进到痛点附近,手握针柄做扇形环扫运动10余。
30例中治愈22例,总有效率93.3%。
气针。
陈群敏[27]取足三里用气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用5号注射器、7号针头,抽吸5mL空气,进针25mm左右,抽无回血后将气体缓慢注入。
36例中32例疼痛基本消失、活动正常,3例行2次注射后恢复正常,1例无明显改善。
小结。
踝关节扭伤的急性期及时介入针刺治疗能活血祛瘀,舒筋止痛,从而缓解疼痛、减少患处组织水肿、缩短愈合时间。
目前针灸治疗虽选穴、针刺手法各异,但都可取得较好疗效。
当前研究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诊断标准以及纳入标准尚不统一,临床研究样本数量不足,缺少更为客观的疗效评价。
因此,需要完善针刺手法的量化及标准,统一疗效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1] 郑全成,王磊.针刺肩髃穴治疗外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5):600-601.[2] 杨爱平.针刺阳池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42例[J].世界针灸杂志,2012,22(1):67-68.[3] 陈振霖.针灸治疗踝关节扭伤73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3(3):51.[4] 杨烜,贺佳良,周增龙,等.针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J].海军医学杂志,2003,24(1):61-62.[5] 杨利华.缪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45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2):106.[6] 陈志令.缪刺中渚穴治疗踝关节扭伤8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09,7(8):120.[7] 张延昭,赵春棣.赤凤迎源针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J].中国针灸,2011,31(6):486.[8] 史莹莺.针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J].中医正骨,2013,25(4):252-254.[9] 杨贤海.针刺大陵穴治疗踝关节损伤[J].中国针灸,2010,30(2):106.[10] 陈建国,朱玉林,邵建祥.大陵透刺鱼际为主治疗急性踝扭伤[J].中国针灸,2011,31(11):990.[11] 张爱玲,杨国超,张姝.针刺运动配合按推压痛点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J].中国针灸,2013,33(2):116.[12] 许建峰,林瑞珠,席朝垒,等.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1):56-57.[13] 刘金颖.毫针围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踝关节扭伤80例[J].黑龙江中医药,2013,42(4):49.[14] 高军权.平衡针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踝关节扭伤6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4):28-29.[15] 蔡小莉.电针加TDP治疗踝关节扭伤260例[J].光明中医,2012,27(4):763-764.[16] 陈夏燕.电针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4):261-262.[17 ]王梁超.耳穴贴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63例[J].陕西中医,2005,26(10):1095.[18] 谢科,吕颜宗.中药外敷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踝关节扭伤[J].山西中医,2006,22(1):10.[19] 王文志.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73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5):282.[20] 刘红,彭华.小节穴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6):3430.[21] 李宁.温针灸治疗躁关节扭伤3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7(3):234.[22] 庞启旺,易海连.温针灸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5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0):50.[23] 阮炳炎.毫火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32例[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9):107-108.[24] 李石良.火针引流法治疗急性踝关节韧带损伤3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3):26-27.[25] 张先锋.磁圆针为主治疗踝关节扭伤43例[J].中国针灸,2006,26(4):272.[26] 周文学,金家贵,尚文朝.浮针治疗急性软组织伤82例[J].西南国防医药,2002,12(2):149-150.[27] 陈群敏.足三里气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J].中国针灸,2004,24(8):543.[收稿日期]201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