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_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_钱成雄
- 格式:pdf
- 大小:144.39 KB
- 文档页数:2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毛卫权;杨勇;居来提;景杰
【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
【年(卷),期】2008(11)2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内、外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疗效.方法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盘内注射医用臭氧(60 mg/L)5~10 ml、盘
外(椎间孔)注射医用臭氧(40 mg/L)10 ml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结果 38例随访6个月,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5例,良21例,差2例,优
良率94.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
【总页数】2页(P119-120)
【作者】毛卫权;杨勇;居来提;景杰
【作者单位】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骨科,新疆,克拉玛依,834000;克拉玛依市人民医
院骨科,新疆,克拉玛依,834000;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骨科,新疆,克拉玛依,834000;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骨科,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3;R687.3
【相关文献】
1.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J], 梁泉;徐莉;朱正庭
2.螺旋CT引导下经皮颈椎钩突前侧穿刺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价值 [J], 朱
亮旭;黄河;邓治强;李洵;余文毅
3.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孙士永;闵建强;吴玉芬;郭西卿
4.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J], 邓治强;朱亮旭;李洵;余文毅;张怀成
5.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J], 彭鹏;王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臭氧盘内注射术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中心应用观察张洪新;李波;窦建明;贺朝;王执民;马锌明;陈士新;彭建明;张武平;钱学江;王玉贤;冉宪章【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统一的选择标准[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幅度在10 mm以内、压迫硬膜囊或(和)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对行臭氧盘内注射术加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541例患者进行复诊、书信、电话等方式随访观察,随访时间和例数分别为:2~3个月(近期)541例,4~12个月(中期)312例,13~18个月(远期)115例,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的近、中、远期疗效,并与有关多中心单纯行胶原酶盘外溶解术例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所选病例近、中、远期有效率分别为95.9%(519/541)、90.4%(489/541)、87.2%(472/541);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突出的髓核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网缩,平均缩小30.5%;单纯行胶原酶溶解术近、中、远期有效率分别为89.5%、82.4%、80.4%.结论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是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幅度在10 mm以内、压迫硬膜囊或(和)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胶原酶溶解术,臭氧对髓核的挛缩作用具有重大临床意义.【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0(019)003【总页数】4页(P201-204)【关键词】臭氧;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溶解【作者】张洪新;李波;窦建明;贺朝;王执民;马锌明;陈士新;彭建明;张武平;钱学江;王玉贤;冉宪章【作者单位】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放射科;陕西省宝鸡市中医院介入科;青海省海西州地区医院放射科;陕西省第二纺织医院放射科;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放射科;新疆吕吉市第二人民医院软伤科;陕西省汉中市3201医院放射科;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医院放射科;陕西省铜川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省潍坊市解放军89医院放射科;甘肃省永昌县放射科;河南省温县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R815胶原酶溶解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已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1-4]。
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射频靶点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刘锋,温建生,陈明凤,寇艳艳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周围血管病科,陕西铜川727106【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射频靶点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收治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臭氧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射频靶点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术前及术后10d 的视觉模拟疼痛(V AS)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 -6)、白细胞介素-8(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 AS 评分、JO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0d ,两组患者的V AS 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V AS 评分为(1.35±0.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6±0.72)分,但两组患者的JOA 评分较术前均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JOA 评分为(21.46±4.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43±3.8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的IL -6、IL -8、TNF -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0d ,两组患者的IL -6、IL -8、TNF -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IL -6、IL -8、TNF -α水平分别为(93.54±6.48)pg/mL 、(111.32±30.85)μg/L 、(95.18±13.48)pg/m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48±7.62)pg/mL 、(132.68±31.46)μg/L 、(124.28±10.28)pg/m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腰间盘突出的臭氧消融治疗解放军总医院肖越勇北京100853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已经在欧美及日本等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国内椎间盘突出的臭氧消融治疗由基础实验到临床应用作了深入的研究和完善,使此项技术在国内已得到迅速的发展,各家医院对臭氧消融术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解放军总医院从基础做起,通过动物实验对臭氧的作用原理和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臭氧消融术的导向方法、穿刺途径、注射浓度和剂量、注射后影像学变化及其联合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和大量的影像学资料,并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摸索出一套技术独特、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
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原理:由于臭氧(03)是由氧分子携带一个氧原子组成,其性质不稳定呈暂存状态,在携带的氧原子除氧化用掉后,组合为氧气(O2)进入稳定状态。
臭氧具有不稳定特性和很强的氧化能力。
在常温常态下,臭氧的半衰期约为20-30分钟。
与氧气相比臭氧比重大、呈淡蓝色、易溶于水,臭氧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在浓度很低时呈现新鲜气味。
构成椎间盘软骨终板、纤维环、髓核的3种组织结构中,髓核中蛋白多糖的含量最高,达到髓核干重的40–60%,胶原蛋白只占髓核干重的10-20%。
而在纤维环中胶原蛋白含量最高达50-60%;臭氧能够氧化分解髓核内蛋白质、多糖大分子聚合物,使髓核结构遭到破坏,髓核被氧化后体积缩小、固缩,随时间的延长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消失;而臭氧对纤维环和其他组织结构几无任何损伤。
在纤维环破裂的椎间盘突出患者,由于液状髓核由破裂口溢出包绕相邻的神经根并其粘连,髓核的糖蛋白和β蛋白对神经根具有强烈的化学刺激性,液状髓核与神经根接触后释放大量组织胺,引起脊神经根的化学性炎症;另外,髓核的多糖蛋白和蛋白质具有免疫源性与神经根接触后可以引起免疫性炎症。
注射臭氧后,臭氧可以特异性的氧化或“燃烧”髓核结构、收敛和固化液状髓核,消除髓核的化学刺激性和免疫源性,同时由于臭氧具有消炎和止痛作用,注射到神经根周围后患者的神经根性疼痛可以得到立刻缓解。
腰椎椎旁神经阻滞+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腰椎椎旁神经阻滞+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先在腰椎椎旁注射浓度为40ug/ml臭氧20ml,再用2%利多卡因3ml,曲安奈德注射液10㎎,维生素B12 1000u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5ml行腰椎椎旁神经阻滞。
结果1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治愈96例,好转42例,无效5例,有效率96.5%。
结论:腰椎椎旁神经阻滞+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
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椎椎旁神经阻滞;臭氧注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98-0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
我科自2006年开始实施腰椎椎旁神经阻滞+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143例,其中男75例,女68例,年龄21-69岁,病程1-20个月,平均11个月。
其中L3-4-突出19例,L4-5突出62例,L5-S1突出34例,L4-5+L5-S1突出28例。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确诊,且影像诊断与临床症状一致。
1.2诊断标准。
症状:①腰痛或腿痛;②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体征:①椎旁压痛伴放射痛;②直腿抬高实验阳性或伴加强实验阳性;③跟腱反射减弱。
具备症状和体征中的一项经CT或MRI确诊。
1.3治疗方法:除了单一神经根症状外,可同时对多个神经根进行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一薄枕,在病变上下两椎体间棘突旁开3-3.5cm处寻找压痛点,压痛及放射痛明显处用红色记号笔做好标记。
常规消毒后在穿刺点以2%利多卡因2ml浸润麻醉后,用7号穿刺针垂直进针,穿刺成功以出现下肢神经根支配区域疼痛、麻木或有明显的电击样放射感,将针尖稍后退,回抽无血液后,在臭氧发生器上抽取浓度为40ug/ml臭氧20ml注射,再注射消炎镇痛液15 ml,(2%利多卡因3ml、Vitb12 1000ug、曲安奈德10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5ml),针眼用创可贴覆盖。
CT导引经皮穿刺臭氧椎间盘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陆丽娟;胡志强;韩影;郭圆;林泓怡;陶高健【期刊名称】《临床麻醉学杂志》【年(卷),期】2007(23)12【摘要】目的观察CT导引经皮穿刺臭氧椎间盘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1例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椎间盘膨出5例,突出24例,脱出2例.在CT导引下采用19~21 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管内或椎间孔周围臭氧注射术.盘内注射臭氧浓度为50~60 μg/ml,注射量5~10 ml;椎管内或椎间孔周围注射浓度为30~40 μg/ml,注射量10~15 ml.随访3~6个月.按Macnab和SF-36生存质量调查问卷(中文版)来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1.7%,优19例(60.4%),良6例(19.3%),差6例(19.3%);治疗后患者在躯体健康(P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绪角色功能(RE)、心理健康(MH)等8个维度上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在终得分上也有显著提高(P<0.01).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导引经皮穿刺臭氧椎间盘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总页数】3页(P980-982)【作者】陆丽娟;胡志强;韩影;郭圆;林泓怡;陶高健【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镇痛科,210008;高淳县人民医院;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镇痛科,210008;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镇痛科,210008;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镇痛科,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相关文献】1.经皮穿刺臭氧介入髓核溶解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J], 张玉萍2.CT导引下椎间盘内外臭氧消融术联合盘外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袁海军;杜成元;胡广新;李亚宝;3.CT导引下椎间盘内外臭氧消融术联合盘外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袁海军;杜成元;胡广新;李亚宝4.CT导引下经皮穿刺臭氧溶解术加胶原酶化学溶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刘贵超;张书仁;贾少志5.CT导引下穿刺臭氧、胶原酶化学溶解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张涛;刘贵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李华;黄胜
【期刊名称】《西南军医》
【年(卷),期】2011(013)005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0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60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均顺利完成,随访3-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改良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总有效率96.7%,优良率88.3%,随访期间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是一项操作简便安全、疗效好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796-798)
【作者】李华;黄胜
【作者单位】610400,四川,金堂县中医医院;610400,四川,金堂县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3
【相关文献】
1.经皮穿刺切吸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 [J], 余晓燕;王红;牟倩;邓琼慧;刘婵
2.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J], 汤秋贤
3.经皮髓核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近期疗效观察 [J], 刘春香
4.椎间盘切吸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J], 罗少生;黄新华;王方雄
5.腰椎间盘髓核切吸术和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J], 李伟频;黎军;卢荣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申文龙;杜丽;刘书田;王炎
【期刊名称】《中华全科医学》
【年(卷),期】2008(6)9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方法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行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
分别在盘内及突出物中央注射浓度为60μg/ml臭氧5~15ml,总量<30ml。
结果根据MacNab评价标准,显效51例(59.30%),有效21例(24.41%),无效14例(16.28%),总有效72例(83.72%)。
结论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方便、高效,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总页数】2页(P916-917)
【关键词】经皮;臭氧髓核溶解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申文龙;杜丽;刘书田;王炎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33.1
【相关文献】
1.经皮穿刺臭氧介入髓核溶解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J], 张玉萍
2.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椎间盘髓核消融术与经皮椎间盘内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J], 贾成宏
3.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附50例报告) [J], 赵长安
4.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附50例报告) [J], 赵长安
5.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附50例报告) [J], 赵长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肖承江;韩建农;吴曦宇;李立恒;韦佩莹;陈亚辉【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0(016)017【摘要】目的探讨CT定位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需进一步研究的因素.方法 72例经临床和CT或MR确诊为椎间盘突出患者共98节病变椎间盘,在CT定位下局麻后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注射后30分钟内,1、3、6、12月后对腰腿痛症状进行随访和CT复查.结果注射后即刻有效率86.11%;1个月后有效率降为63.44%;3个月后有效率降为55 1 4%;随访1年,后有效率仍维持55.14%.无1例需处置并发症.结论 CT定位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微创并有一定疗效;但,仍有必要对其量效关系、穿刺注射方法进行更深入研究,使其成更加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法.【总页数】3页(P350-352)【作者】肖承江;韩建农;吴曦宇;李立恒;韦佩莹;陈亚辉【作者单位】广东,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介入科;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介入科;广东,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介入科;广东,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院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杜志泉;李晓苏;焦洪新;蔡永峰;陆曙华;金静强;黄予君2.CT引导下经硬膜囊外直接穿刺腰椎间盘突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王琨;裴敏;朱杰;蔡维波;李松;王德杭3.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 [J], 耿起;齐连君;陈博昶;高明4.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J], 王云飞;马海鸿;潘家洁;李波5.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J], 彭鹏;王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创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微创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对临床及CT或MRI诊断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于CT引导下行臭氧消融术治疗。
在C臂机引导定位下,经腰椎侧后方入路,用16-18G穿刺针,经皮穿刺病变椎间盘后,注入50ug/L臭氧5-10ml,再退针至椎间孔后注入40ug/L臭氧10-15ml,退针时用地塞米松5mg及2%利多卡因注射液1ml注入椎间盘内。
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用改良MacNab方法评价治疗效果,痊愈16例(17.4%),显效49例(53.3%),有效18例(19.5%),无效9例(9.8%),总有效率为90.2%。
结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可靠,几乎无副作用,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微创方法。
标签:微创介入臭氧消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疼痛科或骨科的常见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
20世纪90年代,欧洲兴起用医用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国内外报道均取得满意的效果[1,2]。
我院2008年8月-2009年6月采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8月-2009年6月经临床及CT或MRI确诊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64例,女28例;年龄23-69岁,平均42.8岁;病史2个月-12年;临床表现均为患侧腰背痛或/和下肢麻痛,Laseque及加强试验阳性,经CT 或MRI检查证实有腰椎间盘变性及不同程度的突出,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符,经保守治疗后效果欠佳。
病变椎间盘分布:L3-4间隙9例,L4-5间隙32例,L5-S1间隙15例,合并两间隙或以上的36例;CT或MRI影像表现分为膨出、突出、脱垂3种类型[3],其中膨出37例,突出54例,脱垂1例。
1.2仪器设备21G多侧孔酒精注射针;低浓度臭氧发生仪;C形臂X线机;医用纯氧。
神经阻滞+经皮穿刺软组织微创治疗术(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疾病张高炯;朱明辉【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阻滞+经皮穿刺软组织微创术(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疾病的效果。
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
对照组采用物理治疗+输液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阻滞+经皮穿刺软组织微创治疗术。
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8.75%(63/80),观察组总有效率91.25%(73/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除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切口轻度感染外,均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神经阻滞+经皮穿刺软组织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疾病,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1页(P104-104)【作者】张高炯;朱明辉【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康复疼痛科郑州 450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康复疼痛科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J], 肖承江;韩建农;吴曦宇;李立恒;韦佩莹;陈亚辉2.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小关节病的臭氧微创治疗术 [J], 郑春峰;吕瑞亮;李娟3.经皮穿刺腰椎间盘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J], 冯付明4.经皮穿刺椎间盘联合骶管穿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临床分析 [J], 薛洪旺5.南华大学附一医院脊柱外科脊柱疾病微创治疗中心十大微创技术群之八:经皮穿刺腰椎外固定支架术(PETF)治疗胸腰椎骨折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刀加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摘要】针刀能松解神经卡压,调整肌肉筋膜顺应性;臭氧能使髓核失水,突出物减压缩小,消除神经根无菌性炎症,针刀加臭氧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针刀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
1 临床资料500例病人中,389例腰痛伴腿痛,37例单纯腰痛,74例单纯腿痛。
单纯L4/5椎间盘突出238例,单纯L5S1椎间盘突出175例,两个以上椎间盘病变87例。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环破裂。
2 病例选择临床特点包括:(1)临床症状明显,包括腰腿痛、跛行等;(2)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4)经过1~3月以上的严格保守治疗(理疗加药物为主)无效。
3 治疗方法3.1设备德国HERRMAN臭氧发生器,22G穿刺针,9号腰穿针,医用纯氧,西门子CT针刀。
3.2穿刺①后外侧入路:患者俯卧位,腹部垫枕,根据体表定位,确定穿刺点水平面,于患侧脊柱旁6cm~10cm行椎间盘穿刺,用22G穿刺针经安全三角穿刺,刺透纤维环后出现落空感,再进针1~2厘米,针尖宜位于椎间盘后半部分,以最接近突出物为最佳。
以无菌纱布覆盖,CT平扫以验证穿刺准确定位。
②侧隐窝硬膜外间隙入路:术前以手术节段为中心拍摄腰椎正位片,并以金属标记物标记患侧小关节内缘以确定穿刺点。
患者俯卧位,腹部垫枕。
穿刺针只到达椎间盘后缘硬膜外神经根附近。
3.3方法选择腰4/5椎间盘突出者,均选用后外侧入路与侧隐窝入路同时应用。
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单选用侧隐窝入路。
3.4注入臭氧盘内注入60单位臭氧2~20毫升,后外侧入路,盘内注气完成后,退针至盘外椎间孔部位,注入35单位臭氧10毫升。
3.5针刀治疗根据术前判断,针刀治疗腰部肌肉、小关节、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乳突副突韧带、椎间孔;对于有外周神经卡压的患者,可以对其臀上皮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出口进行针刀治疗;对于伴有L3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L5横突肥大、腰骶关节劳损等病变的病员,均给予针刀治疗。
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进展王春生;张维斌【摘要】目前,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患者接受保守治疗,一部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椎间盘内臭氧注射髓核消融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作为一种新型微创介入方法,日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并逐渐推广应用.研究认为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作用机理有:1.氧化蛋白多糖;2破坏髓核细胞;3.减轻炎症反应;4.即时镇痛作用.对于臭氧注射的适应证,穿刺的引导、途径、部位和浓度、有效性分析,以及臭氧与其他微创介入技术的联合应用方面,国内外均进行了积极研究.本综述对臭氧注射的有关问题进行总结,达到指导临床工作的目的 .【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0(031)005【总页数】3页(P381-383)【关键词】臭氧;介入治疗;椎间盘;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作者】王春生;张维斌【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软伤科,沈阳,110031;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软伤科,沈阳,1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3.3;R681.53椎间盘退变突出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
大多数患者接受保守治疗,一部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也都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治疗效果较差、迁延不愈或者反复发作的遗憾。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微创介入方法,臭氧注射髓核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技术受到重视,并在临床逐渐推广应用开展,本综述特此进行总结,以期达到指导临床工作的目的。
1 臭氧的理化特征和医学应用史臭氧(O3)是氧分子携带一个氧原子组成,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又名三原子氧。
常温下为不明显的蓝色气体,略溶于水,有类似鱼腥味的独特臭味,半衰期为20~30min。
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和水中易于分解成氧气。
臭氧属于一种有害气体,具备强氧化性和腐蚀性,一定浓度下对人体呼吸道及眼睛会产生刺激。
医用臭氧是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具有强氧化性的臭氧是其有效成分,臭氧可在气相条件下或溶解在水中发挥治疗作用。
·医护论坛·中国医药导报CHINAMEDICALHERALD2010年2月第7卷第5期
笔者将我院和广州南方医院2008年1~12月收治的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和广州南方医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32个椎间盘,男19例,女6例;年龄28~62岁,平均41.6岁;病史0.5~5年,所有病例均有腰痛,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全部病例均行MRI证实腰椎间盘突出,腰4、5椎间盘突出7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10例,腰4、5及腰5骶1椎间突出8例。1.2手术方法根据MRI片,确定椎间盘突出的位置:穿刺点以髂嵴最高点作一直线与棘突连线垂直,相交点外6~11cm处进针,进针角度躯干矢状面夹角35°~45°,经“安全三角”进入病变椎间盘,穿刺针尖位于椎间盘的中心或中后1/3交界处,所用穿刺针口径18~23G,利用医用纯氧经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浓度30~40μg/L,经穿刺针缓慢注入椎间盘后,穿刺针退至椎间孔的神经根附近,注入臭氧5~10ml后,再注入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12混合物3~5ml,退针,压迫止血,用纱块覆盖伤口,术后使用抗生素、地塞米松、甘露醇3d,逐渐下床及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半年内严禁参加剧烈运动。2结果
对25例32个椎间盘进行一次臭氧盘内注射+神经根封闭,术后随访3~11个月,根据MacNab法综合临床判断疗效,优:完全无症状;良:偶有症状,对工作影响小,一般情况下不需治疗;差:症状无缓解。本组优9例,良12例,差4例,优良率为85%,所有患者未发生椎间盘感染及脊髓、神经根、大血管损伤。3讨论
3.1臭氧的物理性质
臭氧又称三子氧、超氧臭氧,由一个氧分子携带一个氧原子组成,常温常压下,低浓度臭氧是无色气体,当浓度达15%时,呈淡蓝色,臭氧极不稳定,只是一种暂存形态,携带
的氧原子除氧化用掉外,剩余氧分子进入稳定状态,所以臭氧不会形成二次污染。3.2臭氧化学性质
臭氧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其氧化能力仅次于氟,氧化
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钱成雄,李鸿超,徐立航,许锦森,彭学文(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医院外科,广东东莞52305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O3)+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25例32个椎间
盘,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穿刺达病变的椎间盘,注射3~5ml臭氧,退针后在神经根附近注入5~10ml臭氧,再注入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12混合物3~5ml。结果:对患者进行随访,疗效分为优、良、差,优良率达85%。结论:臭氧盘内注射+神经根封闭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关键词]腰椎间盘;髓核;臭氧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b)-156-02
Treatmentoflubarintervertebraldiscprotrusionwithpercutaneouspunc-tureintra-discinjectingO3combinedwithnerverootblockQIANChengxiong,LIHongchao,XULihang,XUJinsen,PENGXuewen(DepartmentofSurgery,WanjiangHospitalofDongguanCity,GuangdongProvince,Dongguan52305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therapeuticeffectofpercutaneouspunctureintra-discinjectingO3combinedwithnerverootblockinthetreatmentoflubarintervertebraldiscprotrusion.Methods:25patientswithlubarintervertebraldischerniationwereselectedinthisstudy.ThepuncturewasguidedbyC-armX-ray.3-5mlozonewasinjectedinto25her-niateddiscspaces.Afterneedlewithdrawal,5-10mlozoneand3-5mlmixtureofLidocaine,TriamcinoloneAcetonideandvitaminB12wasinjectedtotheareanearnerveroot.Results:Byfollowinguppatients,efficacywasevaluatedbyexcellent,goodandbad.Theexcellentandgoodratewas85%.Conclusion:Thetherapeuticmethoddevelopedbyusingpercuta-neouspunctureintra-discinjectingO3combinedwithnerverootblockisasafeandeffectivemethodforthetreatmentoflubarintervertebraldischerniation.[Keywords]Lumbardisc;Nucleuspulposus;Ozone
1562010年2月第7卷第5期
·医护论坛·
CHINAMEDICALHERALD中国医药导报
作用可即刻完成,其氧化作用通过三种不同的反应方式:①普通化学反应;②生成过氧化物;③发生臭氧分解或生成臭氧化物。臭氧分解是指臭氧与极性有机化合物反应,导致不饱和有机分子破裂,而臭氧分子结合在有机分子双键上,生成臭氧化物,据此,臭氧与细菌细胞壁脂类双键反应,进入细菌内部,作用于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通透性导致细菌溶解和死亡,也可破坏病毒外壳蛋白的多肽键并损伤其RNA。3.3治疗原理3.3.1臭氧对椎间盘髓核的作用动物实验显示,浓度为27.5~50.0μg/ml的臭氧与氧混合气体引起髓核组织的间质水肿,细胞质的嗜酸性变和细胞核皱缩,以后出现髓核细胞退行性变,髓核体积缩小,术后5周髓核内细胞结构消失,髓核基质被纤维连接组织替代,所以该浓度的臭氧注入椎间盘髓核后,一方面释放氧分子;另一方面与髓核基质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反应性氧化产物,破坏蛋白多糖分子,使其失去固定电荷密度的特性,渗透压下降,水分丢失。臭氧还可使髓核细胞受损害,造成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合成及分泌功能低下,严重时引起细胞死亡。3.3.2臭氧的抗感染作用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的髓核组织中有许多致炎物,如白细胞介素-6、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前列腺素E2、磷脂酶A2等,机械性压迫本身可致神经根非特殊性炎症。而且破坏血-神经屏障,臭氧可拮抗上述炎症过程,机制:①刺激抗氧化酶的过度表达,以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的ROS;②刺激拮抗感染炎症反应因子和免疫抑制因子释放;③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等引起血管扩张。3.3.3臭氧的镇痛作用实验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的机制为:①腰椎小关节突的小神经纤维末梢有受体。②脊根神经节受刺激是下腰痛的主要来源。所以机械性压迫或炎症因子刺激激活后敏感性提高,引起肌肉痉挛而导致腰腿痛,因而臭氧使髓核萎缩,从而减轻神经根的压力,减轻炎症反应,均是镇痛环节。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间盘髓核膨出、脱出,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同时脱出髓核释放化学物质,突出的椎间盘造成椎体侧后方静脉血流淤滞,引起无菌性炎症,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均可引起疼痛,这些物质也可刺激分布在小关节囊、后纵韧带以及纤维环表面的神经引起疼痛,臭氧是强氧化剂,可使髓核的蛋白多糖氧化和破坏髓核细胞,使髓核渗透压下降,发生脱水、变性、萎缩,降低椎间盘对神经根的机械压力,缓解疼痛。实验证实,臭氧可影响细胞因子拮抗剂和自免抑制细胞因子,中和过量反应产物。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扩张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导致炎症消散。同时臭氧可使髓核产生的化学物质氧化消融,缓解疼痛。于椎间孔及神经根附近注入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维生素B12混合物(利多卡因浓度为0.5%),可减轻神经根水肿,营养神经,降低神经的敏感性,立刻缓解注射臭氧引起的腰部胀痛。3.4臭氧的毒副作用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并可瞬间完成氧化作用,且没有永久性残留,臭氧能损害髓核内的结构及终板,但对神经根、脊髓和腰大肌损害较少,原因是神经根、脊髓、肌肉表面有一层组织膜,可防止臭氧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3.5适应证
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无严重神经功能丧
失;②MRI显示是椎间盘膨出,纤维环无明显破裂;③保守治疗8~10周无效。3.6禁忌证
①非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②严重退行性椎间盘疾病,
合并椎管狭窄;③椎间盘突出伴钙化;④突出物大,压迫硬脊膜>50%;⑤破裂型、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⑥合并腰椎滑脱;⑦合并严重器官疾病。
3.7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根据国内文献报道,注射臭氧过程中患者血压上升,出现后马上停止臭氧注射,用非那根静脉注射及对症治疗,患者10min后血压恢复正常,故手术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血压监测,
注意血压情况。临床观察显示有如下情况:①臭氧注入椎间盘及椎旁间隙后,部分患者有腰部胀痛及下肢疼痛,注射曲安奈德、利多卡因、维生素B12混合物后可缓解。②臭氧注射24h内出现下腹胀痛。③腰周部酸困感,于术后静滴地塞米松、
甘露醇后缓解。3.8技术优势
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不破坏脊柱的正常骨性结构,并发症少,患者治疗效果好,痛苦少,恢复快,深受医患双方欢迎,其独特之处为:①臭氧不稳定,易分解形成稳定氧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②臭氧对髓核组织破坏力强,对周围组织无影响;③臭氧价格低廉,手术监视设备要求不高,手术费用低;④手术无损伤,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可在门诊进行。综上所述,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神经根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创伤性小、有效率高、费用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欢迎,掌握好其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效果可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参考文献][1]俞志坚,何晓峰,李彦豪.经皮腰椎间盘内注射动物实验研究[J].中华放
射学杂志,2002,36(4):366-369.[2]黄平,王丹.经皮盘内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矫形外科
杂志,2008,16(1):861-863.[3]俞志坚,李彦豪.医用臭氧经皮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15(6):562-563.[4]何晓峰.臭氧治疗临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庄文权,陈伟,杨士勇,等.化学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