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91.15 KB
- 文档页数:1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及护理进展【关键词】臭氧(o3)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33-0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腰痛为主,伴有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严重者活动受限, 生活不能自理[1],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外发展起来了一项新技术—臭氧消融术[2],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就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1 臭氧消融技术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评价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意大利 siena 大学bocci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即对臭氧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3]。
目前认为其作用机制有[4]:①蛋白多糖为髓核主要的大分子之一,注入臭氧能迅速氧化蛋白多糖,造成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多糖的功能下降或丧失,进而使髓核的渗透压降低,导致水分丢失,髓核体积出现缩小,因而对神经根的压迫减轻。
②臭氧可刺激氧化酶使其出现过度表达,阻止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
③臭氧能刺激抑制性神经元释放脑腓肽等物进而达到镇痛的作用,这是臭氧治疗软组织疼痛的依据。
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先进的微创技术,该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用。
外国学者erne等[5] 在1995年9月至1997年4月,对1000多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了髓核内o3注射治疗,报道临床有效率为68%。
随后 muto等[6]的临床研究显示有效率达78%。
国内2001年俞志坚博士等[4] 率先将此项技术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获得了成功后应用到临床中。
近年已有部分医院引进并应用了此项新技术,报道有效率为76.6%-93.3%[7.8] 。
可见该项技术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廉价等[1]优点。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发表时间:
2012-11-19T15:19:00.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 作者: 王永凤
[导读]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安全、痛苦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王永凤(甘孜州人民医院外三科
四川甘孜 626000)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329-02
【摘要】目的
总结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从2009年4月年至2012年4月,对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给予围
手术期健康指导及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耐心、细心周到的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做好病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
术后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变形的基础上发生的纤维环断裂和髓核突出,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以20岁-50岁为多见,男多于女。
大多由于腰肌劳损、椎间盘退变,在此基础上腰部受到外伤引起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刺激或压迫一侧或双侧神经根,从而
产生腰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痛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并向同侧下肢发射,严重时无法工作机行走。如果压迫到马尾神
经,则可出现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150例,男102例,女48例,年龄18-65n岁,病史2个月-20年,其中牧区患者62例。
1.2
症状体征 患者均表现为腰痛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卧床休息后疼痛稍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经CT或MRI
检查证实为单纯性腰椎间盘膨出或轻至中度的椎间盘突出(突出小于
5mm)部位以腰4-5及腰5-骶1最为常见。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一般护理 病人卧硬板床,给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嘱病人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对牧区患者重
点是指导修剪指(趾),做好全身清洁卫生。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心电图、胸透、
CT或MRI及检验检查等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
2.1.2
心理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大多反复发作,病程长,个别人对治疗效果有疑虑,也有病人对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我院大多
数牧区患者不懂汉语,语言交流障碍,健康意识欠缺,心理紧张,情绪急躁,护士应因人进行心理护理,用藏语耐心、详细向患者介绍手
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说明部分病人(约
1/3)术后2周左右有反跳现象,髓核消融需要一定的过程。并以实例向患者说明其疗效,消除病
人对这一微创手术的担忧与恐惧,帮助其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最终达到有效沟通。
2.2
术中护理
2.2.1
体位 可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位于操作床上,下腹区垫气枕。
2.2.2
手术配合 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积极配合。常规消毒皮肤在穿刺点处铺洞巾,暴露穿刺点通常取脊柱中线旁7~8cm处作为穿
刺点,用
2%利多卡因局麻。连接臭氧发生器与医用纯氧氧气,设定其输出的O2~O3混合气体中O3浓度为30~50ug/ml,待医生依穿刺点
注入臭氧拔针后,在穿刺点处用无菌敷料覆盖以防感染。
2.2.3
病情观察 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询问主观感觉,并做好详细记录,备好急救物品预防术中并发
症,如发生异常,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3
术后护理
2.3.1
体位:卧硬板床,24小时绝对卧床休息,轴线翻身,3天后无异常可进行腰背肌锻炼。避免长时间坐立,一次坐立时间在15min之
内,可进行轻微腰部伸展运动
,严禁提举重物。术后4周~3个月:多数患者可恢复轻体力工作。
2.3.2
穿刺部位观察:观察有无渗血、皮肤有无过敏,下肢活动及腰疼情况。
2.3.3
心理指导:告知病人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加重反应,是由于治疗后椎间隙组织涨满、轻度水肿,神经受压
所致,一般
24~72小时后会减轻,以解除病人心理负担,配合治疗护理。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坚持经循序渐
进的腰背肌锻炼。
2.3.4
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含钙高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3.5
大小便:24小时后可在腰围的保护下自理大小便,动作不宜过大。
出院指导:出院后继续戴腰围至少
1个月,1月内避免弯腰、杠物、挑担等重体力活动,6个月内禁止负重及参加剧烈运动,并定期返回医院
复查及做好电话随访。
3
讨论
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术的原理: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分子是维持髓核组织渗透压、固定髓核水分的大分子物质。臭氧具有极强的氧
化能力,可以瞬时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及破坏髓核细胞,使蛋白多糖的功能丧失,细胞产生蛋白多糖减少,髓核组织的渗透压不能
维持,导致水分丧失而萎缩,从而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臭氧还能刺激组织产生抗炎因子、刺激神经元产生脑啡肽,产生抗炎、镇痛作
用。
4
结论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安全、痛苦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通过对15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我
体会到加强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配合及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对治疗成功具有重大意义,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服务,使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增强全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患者)的健康意识
参
考 文 献
[
1]陈熙,刘建华.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10.
[2]
李彦豪.经皮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术.实用介入诊疗技术图解,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