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件修订和更改记录表

文件修订和更改记录表

文件修订和更改记录表
文件修订和更改记录表

文件修订和更改记录

工艺工程变更管理流程(升级版-含文件全部附表)

××××××有限公司 工艺变更控制程序 XX-XX-B/0 ××××××有限公司发布

工艺变更控制程序 1.目的 本业务程序规范产品量产后工艺变更业务的实施规则,确保量产品工艺变更活动能够切实有效进行。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销售的所有的产品和零部件在制造4M变更的管理,如客户对4M变更、初物管理存在特殊要求,应当以本程序结合客户的特殊要求实施,如本程序与客户要求不一致,则应当按照客户要求进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文件控制程序》 《生产件批准程序》 《工程业务管理程序》 4.定义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说,4M(MAN、MACHINE、MATERIAL、METHOD)变更是连续生产过程中引起质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公司应对影响产品实现的4M 变更进行控制,并对变更的影响/风险进行评估(如对变更进行FMEA分析),且应策划工程/试验验证和试装品确认等活动。变更必须在实施前予以确认、批准。 1) 初物:指新产品在开发结束后第一批交付的产品,或量产后的设计变更,品 质改善,4M变更后第一批生产的产品。 2) 工艺更改:涉及制造4M的更改统称工艺更改。 3) 4M:特指Man(人)、Machine(机器)、Material(材料)、Method(作业方法)。

4) 制造4M的更改: ——Man (人的更改) :在产品以及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在特殊过程以及重要过程中被指定作业者的变更; ——Machine (机器的更改):制造设备、仪器、模具、夹具、工治具的变更; ——Material(材料的更改):专指工艺辅助材料的更改; ——Method (方法的更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的变更。 5.职责 5.1工程部 a)提出或受理关于制造4M变更的需求并确定变更内容; b)负责向质量管理部提出关于制造4M的变更申请; c)主导联络各部门对变更风险进行评审。 d)当质量管理部向客户提出变更申请时,负责提供相关变更资料。 e)负责实施变更的关联项目并报告关联项目的实施状况; f)文件资料员负责管理台帐的登录。 5.2质量管理部或顾客 a)提出产品4M变更需求。 b)参与变更的风险评审。 c)负责变更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d)作为与顾客沟通的窗口,负责对需顾客批准的4M变更向客户的申报; e)负责将顾客确认的结果和相关要求告知工程部; f)负责变更效果的品质确认; g)负责将变更后品质效果确认结果回复顾客。

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

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设施过程及 环境变更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企业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规范了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的管理流程、措施及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 (一)工艺设备变更 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二)微小变更 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三)同类替换 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四)人员变更 是指员工岗位发生变化,包括永久变动和临时承担有关工作。表现形式有:调离、调入、转岗、替岗等。 (五)关键岗位 指与风险控制直接相关的管理、操作、检维修作业等重要岗位。此类岗位会因人员的变动而造成岗位经验缺失、岗位操作熟练程度降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不可逆的健康伤害、重大财产损失、严重环境影响等事故。 第二章职责 第五条装备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制度。 第六条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制度,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第七条各基层单位负责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制度的执行,并对本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 第一节工艺设备变更 第八条工艺设备变更范围包括: (一)生产能力的改变。 (二)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 (三)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 (四)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 (五)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六)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 (七)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 (八)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 (九)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 (十)软件系统的改变。 (十一)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 (十二)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规定

精心整理 前言 一、商品技术部是本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享有文件更改、修订、日常维护及最终解释权。 二、文件版本历史记录:

2目的 本文件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工艺变更流程,保证变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现场工艺问题得到

快速解决。 3范围 本文件明确了工艺变更的范围、流程、执行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移行车型的工艺变更管理。 4术语和定义 4.1工艺变更范畴:工艺文件中关于过程特性参数、产品/过程规范/公差、评价测量技术、样本容量频次、控制方法、反应计划/预防措施、生产辅料等信息进行变更的项目。 4.2异常处置预案:将临时脱离工艺过程中临时执行措施固化的项目进行标准化,问题发生后, 5 5.1 5.1.1 5.1.2 造成工艺变更,组织相关部门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及验证。 工艺改进过程中,负责编制《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并提交工艺技术科。 负责后序反馈的跨班组、跨车间的工艺问题沟通,并协助其他前序车间进行验证工艺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负责依据《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落实现场作业指导性文件更改及现场工艺变更。 负责识别异常处置预案项目,并编制《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并对工艺异常发

生原因进行分析和解决。 5.1.3车间品质副主任/品检科科长 车间品质副主任/品检科科长分管车间技术组及工艺管理工作,负责《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工艺项目反馈记录表》、《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XX部门XX工艺异常措施固化方案》的批准。 5.2工艺技术科 5.2.1负责工艺变更过程中与工程院接口。 5.2.2负责在工程院新车型工艺移行前,参加各车间/品检科新车型工艺验收小组,跟踪工作进 程。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6 6.1 变更直接进行验证,连续3个批次参数一致且制件合格的,方可进行工艺变更。 工艺参数调整、制件工位调整、焊点排布调整、涂胶工位调整、设备调整、生产辅料调整等工艺变更。 工位调整、生产辅料调整以及与产品设变无关的工艺变更。 工位调整、工艺参数调整、生产辅料调整、工具等变更。 6.1.5以上范围中在特殊情况下不能自主完成的工艺变更,工艺技术科可向工程院提出《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由工程院主责进行变更。

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前言 一、商品技术部是本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享有文件更改、修订、日常维护及最终解释权。 二、文件版本历史记录: 三、本文件与上一版文件相比的主要变化点: 1、完善各部门职责权限; 2、临时脱离工艺依据《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执行; 3、完善《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的相关要求; 4、《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与《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直接引用CAPP平台模版,《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模版引自《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 四、本文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或废止的文件: 0/C0版《工艺变更管理规定》文件

1流程图 2目的

本文件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工艺变更流程,保证变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现场工艺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3范围 本文件明确了工艺变更的范围、流程、执行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移行车型的工艺变更管理。 4术语和定义 4.1工艺变更范畴:工艺文件中关于过程特性参数、产品/过程规范/公差、评价测量技术、样本容量频次、控制方法、反应计划/预防措施、生产辅料等信息进行变更的项目。 4.2异常处置预案:将临时脱离工艺过程中临时执行措施固化的项目进行标准化,问题发生后,可按方案措施执行以保证生产,再提交《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的开展方式称为异常处置预案。5职责和权限 5.1各车间(包括下料中心、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及品检科 5.1.1车间/品检科班组长 负责班组内工艺变更的提出。 负责协助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对现场问题进行解决。 负责对本班组内工艺变更项目的实施与验证,并保存执行过程的相关记录,及时将异常反馈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 5.1.2车间技术组/品检科工艺负责人 负责新产品生产准备工作,对现场操作进行培训指导,新车型工艺移行前,成立新车型工艺验收小组,并开展相关工作,将现场工艺问题及时反馈工艺技术科。 在工程院新车型工艺文件移行时,负责对工艺文件进行评审验收,确保工艺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负责对各班组反馈的现场问题第一时间到现场调查确认,并进行判定、解决,对判定属于需变更工艺的问题,向工艺技术科提出变更申请。 负责将车间/科室内各班组因设备改善、成本改善、品质提升、生产节拍变化、生产布局调整等造成工艺变更,组织相关部门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及验证。 工艺改进过程中,负责编制《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验证报告》、《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并提交工艺技术科。 负责后序反馈的跨班组、跨车间的工艺问题沟通,并协助其他前序车间进行验证工艺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负责依据《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落实现场作业指导性文件更改及现场工艺变更。

工艺文件更改程序

工艺文件更改程序 1目的 规定了工艺文件更改的职责、控制要求、更改原则、更改程序、更改方法、报告和记录,其目的是保证所有的工艺文件更改符合审批程序,达到完整、正确、协调、统一、清晰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军、民品工艺文件的更改。 3 职责 工艺文件更改由工艺部门归口管理,各使用单位资料室具体实施。 4 程序 4.1 工作程序 4.1.1 工艺部门组织制订必要的工艺文件更改的实施细则(如工艺规程和守则、工艺装置图纸、工装明细表、工艺路线、材料消耗定额、技术标准及有关工艺管理资料等的更改)。 4.1.2 工艺文件更改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4.1.3 工艺文件更改应慎重、严密,建立在更改原因清楚、措施具体可靠的前提下进行。 4.1.4 重大项目内容更改,应进行工艺评审或技术鉴定。 4.1.5 工艺文件更改应做到内部相互衔接、协调一致,保证满足设计要求。

4.1.6 有关工艺技术人员应注意及时收集、整理工艺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及现场加工中发现的问题,经综合分析后,确定是否有必要对工艺文件进行补充或修改。 4.2 更改原则 4.2.1 临时性更改 4.2.1.1 产品临时脱离资料,工艺采取相应措施; 4.2.1.2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设备工装、修理产品疵病等原因,使产品(零、部、组件)暂不能按原工艺规程生产,需临时脱离工艺资料; 4.2.1.3 工装制造或修理中,暂时或一次性不能按工装设计资料制造时,需采取的临时措施; 4.2.1.4 临时更改为短期临时措施,一般为一批零、部件或一至二套工装,最多不得超过当年生产任务。 4.2.2 正式更改 4.2.2.1 产品资料更改后,工艺资料应作相应更改; 4.2.2.2 工艺改进; 4.2.2.3 工艺文件自身错误; 4.2.2.4 生产条件发生变化。 4.2.3 所有的更改均需将实施日期记录于相关更改通知单上,如更改影响到顾客的装配、成型、功能或性能,民品则应通知顾客并按PPAP程序予以确认。 4.2.4 军品设计定型后的更改要征得顾客代表会签同意。

公司企业变更登记表-样表

公司企业变更登记表-样表

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 注:请仔细阅读本申请书《填写说明》,按要求 填写。 √基本信息 名称河南/郑州XXX商贸有限公司 名称预先 核准文号/ 注册号/统 一社会信 用代码 41XXXXXXXXXXXX 住所 河南自贸试验区省(市/自治区)郑州片区市(地区/盟/自治州)(郑东/金水/经开)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市/区)XX路乡(民族乡/镇/街道)XXXX 村(路/社区)XXXXXXXX 号 生产经营 地 省(市/自治区)市(地区/ 盟/自治州)县(自治县/旗/自治旗 /市/区)乡(民族乡/镇/街道) 村(路/社区)号 联系电话XXXXXXXXXXX邮政编码450000 □设立 法定代表 人 姓名 职 务 □董事长□执行董 事□经理 注册资本 万元公司类型

设立方式(股份公司填写)□发起设立□募集设 立 经营范围 经营期限□年 □长期 申请执照副本数 量个 √变更 变更项 目 原登记事项申请变更登记事项注册资 本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营业场 所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经营范 围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

□备案 分公司□增设□注销 名称 注册 号/统 一社 会信 用代 码登记 机关 登记 日期 清算组成员 负责 人 联系 电话 其他 □董事□监事□经理□章程□章程修正案□财务负责人□联络员 √申请人声明 本公司依照《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申请登记、备案,提交材料真实有效。通过联络员登录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登记机关报送、向社会公示的企业信息为本企业提供、发布的信息,信息真实、有效。 法定代表人签字:XXX公司盖章(清算组负责人)签字X年X月X日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规定

刖言 、商品技术部是本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享有文件更改、修订、日常维护及最终解释权。 1、完善各部门职责权限; 2、临时脱离工艺依据《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执行 3、完善《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的相关要求 4、《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与《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直接引用CAPP平台模版,《临时脱离工艺申请单》模版引自《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 四、本文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或废止的文件: 0/C0版《工艺变更管理规定》文件 1流程图

工艺变更流程 使用何种万式?(材料、设备、资金)电话、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照相机、文件夹、会议室、文件平台 如何做?(万法、程序、技术) 1、过程设计更改控制程序 2、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管理规定 3、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 4、工艺分级管理规定 S (供方)输入过程 I输入F职责 过程所 有者 商品技术部 谁进行?(能力、经验、技能、培训) 1、工艺技术科:过程工艺变更归口管理部门 2、各车间/品检科:过程工艺变更提出、执行部门 如何测量?(特征值、过程指标、评估值)工艺 变更申请单回复及时率 测量方法:按要求回复工艺变更申请单数量测量 周期:1月/次 工艺变更申请一次性提交合格率 测量方法:工艺变更申请一次性提交合格数量测 量周期:1月/次 P流程图 工艺变更需求 编号:GW/Qd-XS-SJ-7.3.7-02 /提交数量*100% /提交总数量 O输出T时间 本过程对 应标准条 款 7.3.7 设计和开 发更改的 控制 (顾客 丿输出过 程 1.制造过程 工艺改进项 目 各车间 品检科 丄乙文件要求内丄乙文件要求外 工艺变更工艺变更 可执行方案 将工艺问题反馈 给工艺技术科 确定工艺 更改方案 2.工艺变更 方案 工艺技术科 工程院 C4: 过程设计和开发 C10 : 产品制造3.〈《工艺改 进评审记录 表》 4.〈〈技术 问题处理通 知单》 5.〈《工艺设 计变更申请 单》 6.《验证报 告》 1.〈《工艺改 进评审记录 表》 各车间 品检科 评审验 编制《技术问题处 理通知单》 C4: 过程设计和 开发工艺技术科 各车间 品检科 各车间 品检科 工艺技术科 工程院 N 通知单到期, 编制验证报告 行过程中^ 是否存在问题 执行临时工艺,并 记录过程执行情况 编制、提交工艺 设计变更申请单 编制、发布工艺设 计变更通知单 结束 2.〈〈技术 问题处理通 知单》 3.《验证报 告》 4.〈《工艺设 计变更通知 单》 C6.2 : 过程更改 2个工作 日内完成 2个工作 日内完成 本文件目的是为了规范公司工艺变更流程,保证变更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现场工艺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工艺变更

精心整理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程序发行版本:C版 修改码:1 文件编码:TSH/HSE-035 1目的 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工艺、设备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制定本程序。该程序规范了分公司生 2 (十六)运输路线的改变。 (十七)装置布局的改变。 (十八)产品质量的改变。 (十九)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 (二十)其他。 3术语 3.1工艺设备变更

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3.2微小变更 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3.3同类替换 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4 5 所有的 5.5各单位按照变更的类型、公司级或生产部级审批权限。在满足所有相关工艺、设备、健康、安全、环境的条件下,经专业部门或专业人员审核,由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或生产部经理批准。 5.6变更审批内容: 变更目的。 变更涉及的相关技术资料。 变更内容。 变更带来的健康安全环境影响(危害分析及风险削减措施)。

涉及操作规程修改的,审批应提交修改后的操作规程。 对人员培训和沟通的要求。 变更的限制条件(如时间期限、物料数量等)。 强制性批准和授权的要求。 5.7变更实施涉及启动前安全检查,执行《启动前安全检查管理规定》;涉及作业许可,执行《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5.8变更涉及的所有资料以及操作规程都应确保得到适当的审查、修改或更新。 (三)试验结果记录在案。 (四)确认变更结果。 (五)变更实施过程的相关文件归档。 在变更结束后,各单位技术管理责任人负责将变更的相关资料存档,包括变更审批表、工艺安全分析报告以及建议的解决方案等。 变更更新的工艺流程图,管线与仪表图,设备数据表,联锁报警值,操作与维修程序,操作与维修保养记录表,新增加的材料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等,必须在生产现场和生产单位技术资料室各存档一份,同时销毁废止文件。

护理文件记录单书写规范及要求(2014新修订).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要求 (2014年修订) 前言: 一、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25号 1.护士需要填写、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2.护理文书均可以采用表格式。 3.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起执行。 二、卫生部印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过程》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3号文件精神 1.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简化护理文书。 2.鼓励医院结合实际,采用表格式的护理文书 3.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件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 三、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2010】125号 1.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2.住院病历内容包括(护理部分)体温单、医嘱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3.自2010年7月1日起执行。 四、《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护理质量评价内容

1.涉及中医护理工作落实的要素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 2.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落实。 3.中医专科的护理质量,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护理实施情况。 4.中医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情况。 5.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新规范指导思想:护士全面减负---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一、护理文件书写的基本要求 护理记录单是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生命体征、病情观察及各项护理活动等的客观资料,是医疗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应严肃对待,认真保管。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及06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要求,为切实减轻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负担,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保证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和格式规范如下: 1.护理文书应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推行表格 式护理病历书写。 2.护理文书应由在本医疗机构注册的执业护士书写并签名。未注册护士、实习学生不能单独签名,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

工艺文件更改办法

Q/SY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1014-2003 工艺文件更改办法 (试行) 2003-04-15发布 2003-04-30实施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结合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工艺更改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公司发展要求制定。 本标准编制参照了JB/T 9169.3—1998《工艺管理导则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标准的要求及研究院技术中心文件Q/SY1002-2002 《技术文件更改规定与程序》,《进入ERP系统设计、工艺相关数据更改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本标准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工艺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工艺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工艺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2003年4月15日修订发布,自2003年4月30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SY1014-2002 《工艺文件更改办法》。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辉

工艺文件更改办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更改的职责、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应于产品、工装工艺文件的更改。 2 定义 2.1工艺更改:由于设计更改或工艺完善引起工艺的相关参数的调整,以及由于物料作废或物料取消引起的工艺作废或工艺取消。 2.2 改进性更改:由于生产条件的变更、产品图纸改动及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所进行的工艺更改属于改进性更改。 2.3 缺陷性更改:对产品经试制、试验、试用后成批生产中发现的工艺设计差错、不完善所进行的更改属于缺陷性更改。 2.4工艺作废:是指设计更改中指明物料图纸作废时,工艺更改时也应注明工艺作废,此工艺将永远不会再用,工艺人员应将工艺文件删除,而且应在ERP系统中将作废的工艺删除。 2.5工艺取消:是指设计更改指明物料取消,工艺更改时则应注明工艺取消,表明此物料暂时不用或者在某一产品上不用的状态。 3 职责 3.1机加工艺工程师负责产品机加工艺的更改、工艺更改后执行情况检查。 3.2焊接工艺工程师负责产品焊接工艺的更改、工艺更改后执行情况检查。 3.3装配工艺工程师负责产品装配工艺的更改、工艺更改后执行情况检查。 3.4涂装工程师负责涂装产品工艺的更改、工艺更改后执行情况检查。 3.5系统维护员(ROU)负责ERP工艺流程的更改、负责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的稽核及控制。 3.6系统维护员(BOM)负责ERP系统中底层材料定额的维护及更改。 3.7工时定额工程师负责工时定额的调整,并修改ERP系统中的工时数据。 4 更改依据 4.1 产品设计更改(产品图样资料更改通知单); 4.2工艺设计差错或不完善; 4.3 其它(如设备,材料等加工条件的变化)。 5 文件的更改格式及标记 5.1 工艺文件的更改格式见Q/SY1002-2002《技术文件更改规定与程序》附录B。 5.2 更改标记用加三角形的两位数字表示,顺序编写从数字01开始,标记应写在更改部位附近。必要时应引出一条细实线指向更改处,每次更改的标记应使用同一标记。 6 一般要求 6.1 更改工艺文件的文字应清晰。 6.2 工艺文件的更改不得降低产品质量,并严格贯彻有关标准。 6.3 工艺文件需要更改时,应由工艺部门下达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凭更改通知单更改。如果生产车间要求更改工艺文件时,由车间PE工程师与相关工艺工程师协调解决。

企业变更登记表

T-2 企业变更(变动申报事项)登记申请书 企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1. 本表适用于公司(内资、外资)、非公司企业法人(含股份合作企业)、合伙企业(内资、外资)、

个人独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等八类商事主体向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变动申报事项。 2. 住所栏目:请按照规范的行政区划、街道、路名、门牌号、大楼名称、小区名称、房号等填写详细地址。该地址将作为送达法律文件的法定通讯地址。住所,是指企业法人的住所、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住所、合伙企业的主要经营场所、经营单位的地址。企业在住所同一行政辖区内增设经营场所的,在申报栏目中填写经营场所具体信息。 3. 出资总额栏目:公司填写认缴的注册资本、非公司企业法人填写注册资金数额、合伙企业填写认缴的出资数额、个人独资企业填写出资额。分支机构不须填写此栏目。 4.主营项目类别栏目:按《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核定的主营项目类别填写。 5.经营范围栏目:填写章程、协议等文件记载的经营范围。 6.企业类型栏目: A.内资企业: A-1有限责任公司、A-2股份有限公司、A-3国有独资公司、A-4全民所有制企业、A-5集体所有制企业、A-6联营企业、A-7股份合作企业、A-8普通合伙企业、A-9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A-10有限合伙企业、A-11个人独资企业; 分支机构: A-12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A-13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A-14合伙企业分支机构、A-15营业单位(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联营企业分支机构)、A-16股份合作企业分支机构、A-17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 B外资企业: B-1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B-2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作)、B-3有限责任公司(外商独资)、B-4有限责任公司(外商合资)、B-5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B-6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作)、B-7股份有限公司(外商合资)、B-8外商投资合伙企业、B-9外国(地区)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经营活动。 分支机构: B-10 外商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B-11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B-12 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分支机构、B-13 台港澳独资企业分支机构、B-14 个人独资企业分支机构; 7.勾选处请在“□”内勾选; 8.董事、监事、经理栏目:填写变动后的人员名单; 9.提交的申请书及相关申请材料一律应使用A4型纸,使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毛笔或签字笔,请勿使用圆珠笔,提交的复印件应清晰、可辨认。 10.外文文件、证明须附中文翻译件(原件1份)(由公司翻译的,须加盖该公司印章;由翻译公司翻译的,须加盖翻译公司印章)。 11.提交的材料涉及签署人的,自然人由本人签字;法人和其他组织加盖公章。外资企业外方股东是法人的,由有权签字人签字,并提交授权书。 12.申请表、决议/决定范本(仅供参考)、章程/协议范本(仅供参考)等格式文件及办理各项登记所需提交的材料清单可登录广州红盾信息网(https://www.doczj.com/doc/cf12094216.html,/)进行查询或下载打印,申请表亦可到广州市工商局各办事大厅窗口领取。 13.广州红盾信息网(https://www.doczj.com/doc/cf12094216.html,/)提供登记(申报事项)业务网上办理服务,申请人可通过注册账号登陆方式提出商事登记(申报事项)申请,并使用快递方式递送资料及领取执照或通知书。商事登记机关对网上申请业务实行快捷绿色通道服务。 申请人郑重声明和承诺:

工艺变更管理办法

工艺变更管理办法 1目的 为规范汽车产品的工艺变更,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品技术管理,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汽车事业部的各生产车间。 3术语 工艺变更:在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功能和性能的变更及顾客提出的变更。包括人员变更、物料变更、工装变更、制造工艺方法变更、生产环境变更、设备变更等。 4职责 4.1 申请 当公司因实际的生产工作需要工艺变更,或公司因针对产品质量、功能和性能等作持续改进的工艺变更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评估时,工艺变更申请部门须填写“工艺变更申请单”呈报部门主管确认后,提报技术部各车间技术室。申请部门在变更内容中要说明变更的类型。 4.1.1 对于人员的变更,变更申请由需求部门提出(在《员工岗位调动管理办法》未执行或该办法与本办法申请表不冲突时,本办法仍然适用),提出部门应明确相关岗位人员任职的知识、技能、资质与特定经验的最低要求。依据本部门岗位培训需求,确定人员上岗前的培训内容和考评方式,并有计划培养相应岗位的后备人员,确保人员变更的顺利实施。车间应在技术部、质管科、检验科的监督确认下建立“多能工综合素质矩阵图”,确定多能工适应的岗位,当某一岗位的员工出现请假等突发状况的,变更3天以内的车间可根据“多能工综合素质矩阵图”自主调换多能工岗位,而不必进行申请,但需要提前通知车间技术室和质量管理科进行确认。 4.1.2 对于物料变更、工装变更、制造工艺方法变更、生产环境变更、设备变更等,变更申请由需求部门(变更费用出账单位)提出,提出部门应提报相关设备或生产环境的具体要求。工装如果需要重新设计制作,需按照工装设计制作流程进行。 4.1.3 对于制造工艺方法、物料的变更,技术部相应车间技术室需对变更申请的内容进行调查,评审前确保了解变更的过程及相关参数。 4.2 评审 4.2.1 各车间技术室收到“工艺变更申请单”后必须及时了解情况,并于当天将申请提交相应科室负责人审核。科室负责人在评审意见栏批示是否同意,不同意须简要说明理由;同意则安排《工艺变更实施方案》具体负责人和需要填写评审意见的其他相关部门,其他部门负责人审核确认后,提交技术部主任审批

工艺变更

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程序发行版本: C版 修改码: 1 文件编码: TSH/HSE-035 1 目的 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工艺、设备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制定本程序。该程序规范了分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变更的管理流程、措施及要求。 2 使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分公司及各承包商以下变更管理: (一)生产能力的改变。 (二)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 (三)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 (四)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 (五)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六)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 (七)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 (八)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 (九)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 (十)软件系统的改变。 (十一)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 (十二)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 (十三)操作规程的改变。 (十四)试验及测试操作。 (十五)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 (十六)运输路线的改变。 (十七)装置布局的改变。 (十八)产品质量的改变。 (十九)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 (二十)其他。

3 术语 3.1工艺设备变更 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3.2微小变更 影响较小,不造成任何工艺、设计参数等的改变,但又不是同类替换的变更,即“在现有设计范围内的改变”。 3.3同类替换 符合原设计规格的更换。 4 职责 科技信息处、机动设备处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各单位根据工艺、设备变更管理程序执行,对本程序提出改进建议;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规定,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 5 管理要求 5.1 工艺设备变更的基本类型包括工艺设备变更、微小变更和同类替换,所有的工艺设备变更应按其内容和影响范围正确分类。工艺设备变更和微小变更管理执行变更管理流程(见附录A)。同类替换不执行变更管理流程(见附录B)。 5.2 工艺设备变更应实施两级管理,根据变更影响范围的大小和所需调配资源的多少,确定变更级别。变更级别的确定及控制,执行《塔里木油田石化分公司工艺卡片分级管理规定》、《塔里木油田石化分公司自动化联锁保护管理规定》、《塔里木油田石化分公司生产操作变动监控管理规定》。 5.3 变更由属地单位提出申请。变更申请人应初步判断变更类型、级别,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出变更申请。工艺设备变更申请审批表见附录C,微小变更申请审批表见附录D。 5.4 变更应充分考虑健康安全环境影响,并确认是否需要危害分析。对需要做危害分析的,分析结果及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应作为变更申请的主要内容。 5.5 各单位按照变更的类型、公司级或生产部级审批权限。在满足所有相关工艺、设备、健康、安全、环境的条件下,经专业部门或专业人员审核,由公司主管领导批准或生产部经理批准。 5.6 变更审批内容: 变更目的。

工艺记录管理

塔里木油田石化分公司 工艺记录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装置工艺记录管理,规范装置工艺记录的内容、收集、归档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塔里木油田石化分公司所属生产操作岗位。工艺记录包括岗位报表和交接班日志。 第二章记录填写要求 第三条工艺记录应由相关岗位人员填写。岗位操作记录和交接班日志由规定的岗位操作人员填写,日常管理由生产单位(装置)工艺技术人员负责。 第四条采用DCS控制的装置,操作数据部分可用计算机进行打印,存档保存。科技信息处应定期对装置工艺记录的记录、收集、保存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 第五条不管是否采用DCS控制,操作人员必须按2小时手工填写工艺记录。 第六条操作记录和交接班日志的填写执行以下规定: (1)操作记录和交接班日志应准确、及时、完整,真实记录生产实际状况; (2)操作记录应在规定时间前后15分钟内填写; (3)交接班日志和操作记录不得涂改和刮改,若出现笔误,应用“=”横线划改,然后于备注栏(或记事栏)处标明更改内容并签名; (4)交接班日志和操作记录须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使用仿宋体书写; (5)操作记录必须保持整洁干净; (6)操作记录应签名; (7)生产岗位交接班日志的内容包括接班情况(接班装置运转状态及存在问题,卫生、工器具,待处理或正在处理的问题)、本班情况(生产负荷、工况调整、设备的启停、阀门的开关、工艺设备特护、防冻检查、装置运行情况、当班发生的一切问题及现象,判断处理措施,设备运转及检修情况,每次巡检情况,当班接到和发出的指令等,按时间顺序完整、准确记录)、交班情况(生产负荷、遗留问题、处理意见、下班注意事项和上级指示)。 第三章记录内容要求 第七条装置工艺记录内容包括:

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莁前言 螈一、商品技术部是本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享有文件更改、修订、日常维护及最终解释权 羇二、文件版本历史记录: 肄三、本文件与上一版文件相比的主要变化点: 袄1、完善各部门职责权限; 肂2、临时脱离工艺依据《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执行 膈3、完善《工艺改进评审记录表》的相关要求; 膇4、《工艺设计变更申请单》与《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直接引用CAPP平台模版, 《临时脱离工 艺申请单》模版引自《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 袃四、本文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或废止的文件:腿0/C0 版《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文件

羀1 流程 图工艺变更流 程 使用何种方式?(材料、设备、资金)电话、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照相机、文件夹、会议室、文件平台如何做?(方法、程序、技术)过程所商品技术部编号:GW/Qd-XS-SJ-7.3.7-有者 1、2、3、4、过程设计更改控制程序技术问题处理通知单管理规定临时脱离工艺管理规定工艺分级管理规定 S(供方)输入过程I 输 入 F职责 C4:过程设计 和开发 C10:产品制造1. 制造过 程工艺改进 项目 2. 工艺变 更方案 3. 《工艺 改进评审记 录表》 4. 《技术 问题处理通 知单》 5. 《工艺 设计变更申 请单》 6. 《验证 报告》 各车间 品检科 工艺技术科 工程院 各车间 品检科 工艺技术科 各车间 品检科 各车间 品检科 工艺技术科 工程院 谁进行?(能力、经验、技能、培训)1、工艺技术 科:过程工艺变更归口管理部门2、各车间/ 品检 科:过程工艺变更提出、执行部门如何测量?(特征 值、过程指标、评估值)工艺变更申请单回复及时率 测量方法:按要求回复工艺变更申请单数量测量周 期:1月/ 次工艺变更申请一次性提交合格率测量 方法:工艺变更申请一次性提交合格数量测量周期: 1月/ 次 / 提交数量*100% / 提交总数 量 P流程图O输出T时间 工艺文件要求内工艺文件要求外 工艺变更工艺变更 工艺变更需求 车间是否有 可执行方案 自行整改 确定工艺 更改方案 将工艺问题反馈 给工艺技术科 N 评审验证 方案可行性 Y 执行临时工艺,并 记录过程执行情况 编制《技术问题处 理通知单》 是否需要 长期验证 Y N 编制、提交工艺 设计变更申请单 通知单到期, 编制验证报告 N 执行过程中是否存 在问题 编制、发布工艺设 计变更通知单 结束 1. 《工艺 改进评审记 录表》 2. 《技术 问题处理通 知单》 3. 《验证 报告》 4. 《工艺 设计变更通 知单》 2个工作 日内完成 2个工作 日内完成 本过程对 应标准条 款 7.3.7 设计和开 发更改的 控制 C(顾客) 输出过程 C4:过程 设计和开 发 C6.2: 过程更改 2目

sap表修改记录查询

目录 SAP表修改记录查询 (1) 更改记录表CDHDR和CDPOS (2) SAP保存操作记录CDHDR和CDPOS表 (2) 通过CDHDR CDPOS获取增量数据 (7) 其他方式 (11) SAP表修改记录查询 SAP中修改频率较低的定制表(T001等)一般都会有修改记录存在,查看一个表有没有修改记录可以在SE11中查看他的技术设置,如果其中的LOG DATA CHANGES选中则表示此表有历史修改记录存在。 要查看他的修改记录可以使用Tcode:SCU3 。 菜单路径:工具-定制-IMG-IMG Logging 参考说明: 系统读取历史修改记录的Function :DBLOG_READ_WITH_STATISTIC 转载: SE16N 通过&sap_edit 可以修改表,修改表后如何查看呢。分两步进行。 1. 事务码SE16N, 然后输入表 SE16N_CD_Key,输入相应的查询条件。例如table 名,查出相应的ID 2. 事务码SE16N,然后输入表SE16N_CD_DATA, 输入相应的ID,就可以查询到修改的内容。 其他方式:表 DBTABLOG CDHDR 更改日志表头 CDPOS 更改日志行项目 查询用户的最近一次登陆日期和时间,USR02中有个上次登陆日期和登陆时间;或者用SE38跑下RSUSR200,输入用户名即可查询上次登陆日期 还有个方法是ST03N,专家模式,选择时间段,选择user和user profile,可惜,小弟权限不够没法测试

更改记录表CDHDR和CDPOS SE16N查询CDPOS表,在字段OBJECTCLAS(更改文档对象,VERKBELEG表示销售凭证,不同的凭证类别代码不同的文档对象,如需查看文档对象,可使用事务代码SCDO,相关表为TCDOB/TCDOBT)中输入:VERKBELEG,TABNAME(表名)输入:VBAK/VBAP(VBAK 查询整张订单、VBAP查询订单行项目),CHNGIND(修改标识符)输入:D(U表示更新,I 表示插入,E表示删除单个字段,D表示删除整行或整个单据),执行后,字段OBJECTID(对象价值)表示订单号码,字段TABKEY(表键)中的最后两位表示订单行号,同理,我们可查看其他删除或修改的各种单据和凭证。 转载自(在此基础上做了修改) sap的字段和对象的修改都会保存旧值,数据保存在CDHDR和CDPOS表中,提取旧值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1) 使用sap的标准函数CHANGEDOCUMENT_READ_HEADERS 和CHANGEDOCUMENT_READ_POSITIONS CALL FUNCTION 'CHANGEDOCUMENT_READ_POSITIONS' "Change document: Read change document items EXPORTING * archive_handle = 0 " sy-tabix Handle on Open Archive Files changenumber = " cdpos-changenr Change document number * tablekey = SPACE " cdpos-tabkey Object class table key * tablename = SPACE " cdpos-tabname Object class table name * tablekey254 = SPACE " cdpos_uid-tabkey Table Key for CDPOS in Character 254 * keyguid = SPACE " cdpos_uid-keyguid UUID in Character Format * keyguid_str = SPACE " cdpos_str-keyguid UUID in Character Format IMPORTING header = " cdhdr Change document header (structure CDHDR) et_cdred_str = " cdred_str_tab Additional Change Document - Table for STRINGs * TABLES * editpos = " cdshw Table with edited change document items EDITPOS_WITH_HEADER = "CDRED 更改文档,显示结构 EXCEPTIONS NO_POSITION_FOUND = 1 " No item foun WRONG_ACCESS_TO_ARCHIVE = 2 " incorrect access to archive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程序(含表格)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了规范工艺技术文件及图样的设计变更原则、更改程序和方法。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工艺技术文件及图样设计变更的管理。 3.0术语及定义 3.1 工艺设计变更:是指对产品批产工艺的变更,包括工艺流程的改变;工艺方法的改变;工艺参数超出规定范围的改变;材料的改变;检测要求的改变;工艺装备(包括模具、夹具、检具、工位器具和辅助工装等)的改变等。 3.1 产品设计更改:是指对产品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更改,包括试制、小批和批产后的产品变更。 3.3 不作准备:无需要作生产准备的变更。 3.4 作准备:需要作生产准备的变更。所有相关文件和图样更改完毕,作完生产准备,制作出新的合格产品零部件为止。 4.0职责 4.1 工艺技术部:负责因各类原因而导致产品技术标准、生产工艺或测试标准需变更时,拟制出相应工艺变更通知,并指导生产现场依工艺变更通知执行及效果确认,并确保工艺变更通知的时效性。 4.2 各生产厂:负责工艺变更的执行、回收以及信息的反馈。 4.3 装备动力部/过程质量管理部:参与工艺设计变更的评审。 5.0工作内容

5.1 变更原则 5.1.1 确定要工艺设计变更的必须填写《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和《工艺设计变更通知单(附图)》; 5.1.2 文件及图样的变更不得降低产品质量; 5.1.3 不能无故降低生产能力和增加成本; 5.1.4 不得违背相关法规和法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5.1.5 必须考虑在制品的处理; 5.1.6 必须按规定程序实施变更。 5.2 更改方法 5.2.1 若文件或图样变化不大,不必重新制作新文件或绘制新图样时,底图和蓝图均采用划改方式,即在要更改的部位划上斜线,在其旁边添加上更改后的内容,并在旁边做更改标记。更改标记采用小写汉语拼音字母外加直径为Φ5-Φ8的细实线圆圈。如○a、○b等。然后将更改标记填写在“更改记录”栏内。同一文件或同一图样同一次多处更改只许用同一字母;不同次的更改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依次用不同的字母。“更改记录”栏内的标记、更改处的标记与变更通知单上的标记三者必须一致。 5.2.2 属下列情况者,要重新制作新文件或绘制新图样: 5.2.2.1 变动较大,改动较多的变更; 5.2.2.2 经多次更改,文件已模糊不清,影响正常使用的。此种情况,首次变更的,在变更的文件或图样顺序号后加大写字母A,以后变更,按顺序依次加B、C、D…。绘制的新底图更改标记栏的“标记”栏内填写最后一次更改记录,“处数”栏内填写“换新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