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辆工程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

430135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厂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和学校,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1.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用以比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2-4年,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

三、领域范围

(一)地面车辆系统与控制技术

(1)研究地面智能车辆的设计理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导航技术,开发多功能、柔性化、智能化车辆;

(2)研究车辆与地面相互作用机理,基于可控悬架系统的车辆道路友好性;

(3)研究非常规行走机构及非常规行走机械系统;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和动态设计,零部件的强度分析。

(二)车辆新型动力传动系统

研究直接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同时转换成机械能与流体压力能或电能,及其传递的方法和技术,同时在其电子化、智能化、信息化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工作,旨在解决目前车辆动力生成及传递过程中,由于多环节及控制不当而造成的能量浪费、污染严重、行驶不能很好适应行车环境等问题;研究新型代用燃料发动机技术。

(三)现代设计方法与制造技术

针对现代车辆设计开发的关键环节,在稳健设计、车身数字化技术等方面开展理论与应用研究:

(1) 应用可靠性设计理论与优化技术,研究机构稳健性分析与综合模型及算法,解决机构各构件结构参数制造公差及运动副间隙的最优分配问题;

(2) 研究参数化车身曲面造型、车身曲面反求、车身曲面光顺、车身轻量化设计、车身制造质量控制、车身模具设计等车身设计与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技术;

(3)以摩擦学理论为基础,开展对汽车重要摩擦副的摩擦学机理研究。

四、课程设置

工程硕士的计划课程应针对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有关工程领域设置。教学内容应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其中外语课程的要求是比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教学课程的要求是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专业课程应强调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学习与实践。计划课程总学分应不低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程至少21学分,选修课程11学分。

(一)课程设置见《430135车辆工程教学计划》(附后)

(二)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

2.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3.工程项目实践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

2.硕士生的培养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科研论文和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课程学习可采取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方法,要注重培养硕士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加强硕士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3.院、系、学科与导师要共同做好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需按学校统一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认真组织好专业课的教学与考核、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论证、论文中期报告、工程项目实践、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工作。要把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严格的管理结合起来,严格进行考核,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六、个人培养计划

每个研究生都应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由研究生指导教师组织有关人员和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应对硕士生学位课、选修课、各学期学分分配、考核方式和期限、工程项目实践、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范围、预期目标及进度、科研工作等做出具体的要求和安排,于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将个人培养计划交研究生处备案。

七、学位论文与答辩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2)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3)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4)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

(5)工程设计与实施。

2.论文形式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论文主要应包括以下部分:(1)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2)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3)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4)论文主体部分: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等;

(5)结论;

(6)参考文献;

(8)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致谢;

(10)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3.论文内容要求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

(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3)论文工作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一般应至少有一学年的论文工作时间;

(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6)对不同领域或形式的论文另要求如下:

①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技术文档齐全,设计结果投入了实施或通过了相关业务部门的评估;

②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系统研究等)项目论文,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实验结果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③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

④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4.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关键性工程技术问题上有创新,或设计的新工艺、新产品有先进性和实用性,或研制出的成果(技术)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必须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完成规定最低学分,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6.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应有3名或3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进行论文评阅,评阅人对论文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等方面写出评语,并对论文是否可以进行答辩提出明确意见,同时作者本人应填写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

7.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聘请5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2位专家不是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答辩委员会应对答辩人进行严格的考查,并对学位论文的水平、价值做出评价,判明成绩,写出评语,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确定是否授予学位。学位论文答辩不通过者,按学校学位授予细则有关规定处理。

8.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均需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9.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在职人员,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430135车辆工程教学计划

课程

类别

课程中文名称

开课时间(学期)

学分

考核

方式

必修课程

1

政治理论

36

2

考试

外语(基础和专业)

216

5

考试

2

数值分析

54

3

考试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54

3

考试

3

振动理论

54

3

考试

车辆系统动力学√

54

3

考试

现代控制理论√

54

3

考试

选修课程

车辆电子技术

36

2

考查

智能车辆

36

2

考查

机械多体系统动力学√

36

2

考查

车辆安全与节能√

36

2

考查

现代汽车车身设计√

36

2

考查

计算机视觉

铁道车辆名词术语

铁道车辆名词术语——国标 Rolling stock terms GB 4549.1-84 一、一般名词术语General 1、车辆的种类 铁道车辆rolling stock,railway vehicle,railway car 客车carriage,passeger car 货车wagon.freight car 特种车special car 钢木车steel-wood car 全金属车all metal car 全钢车all steel car 二轴车two-axle car 四轴车four-axle car 六轴车six-axle car 转向架式车rogie car 关节式车articulated car 动车motor-car 拖车trailer 控制车controlling car 动车组powered car train-set 合造车combined car 简易客车simply equipped coach 代用客车substitute passenger car 双层客车double-deck coach 母车car with axle generator 子车car without axle generator 座车seat coach 硬座车semi-cushioned seat coach 软座车cushioned seat coach,soft seat coach 卧车sleeping car 硬卧车semi-cushioned berth sleeping car 软卧车cushioned berth sleeping car 餐车dining car 行李车luggage van,baggage car 邮政车mail van,postal car 了望车observation car 公务车service car,private car 文教车culture and education car 医疗车hospital car 卫生车ambulance car 试验车test car 维修车maintenance car 宿营车dormitory van,train crew car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车辆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在车辆设计、制造、电子控制等领域进行创新设计与工程研发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领军素养和竞争力,以满足该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需求。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牢固而系统地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车辆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综合应用上述知识解决车辆设计、制造、电子控制等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对现代车辆设计、制造及电子控制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表达,并能通过文献资料对上述复杂工程问题加以分析研究。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在综合考虑工程及法律、文化、环境等社会制约因素的前提下,针对车辆设计、制造及其电子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开发相应的能够体现创新意识的解决方案。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车辆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车辆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信息和网络技术工具,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具备较为宽广的学科视野。 6、工程与社会:能够理解工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评价车辆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中,能够理解和评价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能够将大工程观及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贯穿于车辆设计、制造及其电子控制过程的工程实践中。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资料

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 2010级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基 础理论、实验技能、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系统知识,获得化工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以石油和天然气加工为特色,能在炼油、化工、能源、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过程的控制、化工过程软件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要求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物理化学、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及化工热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本专业不仅是通用的过程工程学科,而且是高新科技和新兴工业的重要支撑学科。实验班学生培养注重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加工过程中的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两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并以通用过程工程为主线培养,营造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良好基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4)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对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外语、大学物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程序设计语言(C)、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石油炼制工程。 四、毕业要求及学时、学分分配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2017版)

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专业:工程管理 年级: 2017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教务处 2017年7月

2017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养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扎实、创新和实践能力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胜任土木工程或其他行业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投资和造价咨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策划、设计管理、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工作。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在提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备系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分析素养,能够发现和分析工程系统的不足与缺陷,解决工程系统的重难点和关键问题; (5)使用现代工具: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专业相关问题,并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标准,评价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方案,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了解中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做到责任担当、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9)个人和团队:在解决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较强的与社会及他人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10)沟通:能够就工程管理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样本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 案 1 2020年4月19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试点方案 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1. 专业基本情况 (2) 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 (5) 3.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 (6) 4. 培养方案 (7) 4.1 本科阶段 (7) 5. 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17) 5.1 校内学习阶段 (18) 5.2 企业学习阶段 (20) 5.3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工程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工程教育理论提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29) 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 (36) 附件5: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39) 2 2020年4月19日

1. 专业基本情况 发展历史: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开办的最早专业院系之一,我校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办和建设能够追溯到1979年,是国内较早创办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一,迄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198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方向研究生,1992年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获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授予权,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正在申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当前已经过第一轮评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品牌专业。 经过30年的发展与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当前已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体系。 专业特色: 坚持计算机专业特色教育方向,要根据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特点决定,其特点是:知识更新快、与其它学科交叉多、应用面 3 2020年4月19日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制定原则试行

贵州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为探索我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教学组织管理有序开展,特制定贵州大学“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编制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办学传统,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立足贵州、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培养“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四能人才”为己任,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实现: (1)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综合改革与创新,符合人文、科学与工程教育并重,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单一专业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发展方向,体现科学与技术基础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大工程观”。 (2)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工程设计与工艺研发本领、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宽阔的国际视

野与胸怀、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目标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发展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工程一线的栋梁、输送工程领域精英的后备人才为立足点,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开拓创新精神突出、研究潜力大、擅长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案制定基本要求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含专业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和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其基本要求为: 1.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引进、借鉴国内外同类学校相近或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大胆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形成层次清晰、模块多元、保障有力的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2.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标准入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要按照国家“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办学优势与特色等制定;培养标准要细化为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培养要求;将知识、能力和素质大纲以矩阵表的形式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3.根据专业培养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梳理与调整。贯彻“优化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的应用设计型人才

铁道车辆实习报告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实习名称:铁道车辆专业实习 专业:铁道车辆 学号:CD20130437 姓名:张毅 实习地点:燕岗火车站 实习时间:1月4日~1月8日 实习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3年1月8日

注:后附纸若干,内容包括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内容、实习方式和安排、实习完成情况、实习心得与体会等。 实习目的: 1.通过本次的实践学习,让我们更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得到应用与升华;并将所学知识与实践学习更好的融汇与贯通。 2.本次实践学习,让我们对列车设备与设施有了直接与感性的认识;使我们对生活中所使用的列车有了直接、面对面的认识与了解,为我们单调、枯燥的学习增添了一些乐趣。 3.此次实践学习,是为我们以后工作打下牢固基础而准备的,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实践学习机会,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听负责人实习老师的详细讲解,做好笔记,不懂就问,实习完后,写好自己的实习心得与体会。 实习要求: 1.严格遵守铁道车辆实习安全注意事项条令,听从负责人实习老师的安排,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逃跑,有事请假。 2.此次是一次难得的实践学习机会,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听负责人指导老师的详细讲解,不懂就问,做好笔记,实习完后,写好自己的实习心得与体会。

3.在实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做到不掉队,紧跟在负责人后面,不攀爬车辆,不横穿车辆,遇车绕道而行。实习地点: 燕岗火车站 实习内容: 在负责人实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燕岗火车站,燕岗火车站主要从事货运工作,也有一些乘客在这里上下车,到达他们要到的目的地。 在负责人实习老师再次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后,我们进入了车站,站内停靠了许多车辆;有货运车辆,敞车、棚车、平车、罐车等,还有客运车辆,硬座车、软座车、硬卧车、软卧车、行李车、邮政车、餐车。 在负责人实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铁路轨道,观看了轨道的结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铁路轨道主要由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床、防爬设施、道岔组成,钢轨的作用是直接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引导车轮运行方向,因而应当具备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磨性。为了使钢轨具有最佳的抗弯性能,钢轨的断面形状采用“工”字形,由轨头、轨腰和轨底组成;轨枕的作用是支承钢轨,并将钢轨传来的压力传递给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01]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Vehicle Engineering 专业代码:080207 执笔人:陈立锋 审核人:毛征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车辆工程领域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与原理、汽车设计与理论、汽车试验测试技术和汽车电子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车辆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汽车设计、制造、实验、检测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机械工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测试技术、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汽车构造、理论、设计、电子控制等专业知识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方法; 3.具有工程制图、计算、试验、测试、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的基本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辆产品的设计开发、技术升级改

造与创新的能力; 4.了解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5.了解国家车辆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6.具有一定的车辆工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业美学的基础知识;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9.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修业年限 四年 五、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方向设置 由于车辆工程专业为湖南科技大学新增专业,暂未设置专业方向。 七、课程学时与学分分布及要求 (一)课程学时分布 课程学时分布分课内课时、课外第二课堂课时和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周等三部分,分别见表1~表2。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东华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Ⅰ培养目标 遵循立足专业、贴近行业、服务企业培养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相关专业学科理论,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通信行业、政府机关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3G及各类移动通信设备和系统的研究、设计、应用开发、分析、制造、运营及管理的高级通信工程技术人才。 Ⅱ培养标准 一、具备运用通信3G工程师所必需的工程技术及专业基础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1.1具备较扎实的移动通信基础知识,以及从事通信工程项目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基础 1.1.1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理解工程专业及其服务于社会、职业和环境的责任; 1.1.2 具有运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建立通信系统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分析、求解的基本能力; 1.1.3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熟练掌握资料查询、文献索引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1.1.4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遵纪守法。 1.2具备运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解决通信系统工程实现过程中相关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分析与解决故障的基本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附件2: 管理学院营造与房地产系工程管理专业 本科生培养方案 二00九年十月修订

哈工大管理学院本科专业设置 学院培养方案修订委员会名单: 主任: 副主任: 委员: 秘书: 负责人(签章):

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毕业后可在建设单位、设计院(所)、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公司、投资与金融企业以及政府等有关部门,从事工程管理、建设项目咨询、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设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学制为4年全日制,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三、专业主干课程 项目管理方向: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施工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工程合同管理、建筑企业管理学等。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法、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市场营销、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等。 国际工程管理方向:国际工程市场与招投标、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合同条件、国际工程英语写作、国际工程风险与保险、国际经济合作法律基础等。

第八学期

五、学年教学进程表 工程管理专业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南昌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报告 南昌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我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我校在工程教育方面取得的经验和优势,我校先后召开了校长办公会、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相关工科学院“卓越计划”专题研讨会,并邀请行业、企业代表共商大计。目前,我校“卓越计划”的实施正稳步进行,进展顺利。主要做法有: 一、召开各类研讨会 为了实施好“卓越计划”,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带领教务处及专家组先后多次到学院调研专业情况和教学情况。9月27日,分管副校长带领教务处有关人员到机电学院调研实践教学情况,明确指示要抓好有利时机,利用专业优势,切实加强与省内知名汽车企业(江玲)友好合作,加快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和机会,为“卓越计划”打好坚实基础。10月17日,学校邀请了工科学院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代表召开了南昌大学“卓越计划”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如何实施“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校企双方要乘“卓越计划”的东风,进一步加强合作,做到合作双赢。同时,也只有做到合作双赢,“卓越计划”才能顺利实施。11月15日,分管副校长带领专家组和其它申报“卓越计划”的负责人,来到机电学院检查实施“卓越计划”专业的整体建设情况。在听取和研讨了专业建设问题后,要求申报单位抓紧时间,针对各自专业在实施该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加快建设,特别是合作企业的选定和培养基地建设要尽快落实。

工程管理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造价及管理,编制招投标文件、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等方面能力,获得注册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从事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工程管理和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工程项目管理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为主,与现行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要求的知识结构对应。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一)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管理学基础,了解本学科领域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具有考研深造、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潜力。具有较扎实的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掌握工程管理和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工程造价和房地产开发的基本知识,熟悉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从事工程项目决策和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等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形成并具备注册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职业技能素质。 (二)具有较高水平的英语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以及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管理学。 四、专业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建筑结构Ⅰ、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工程测量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施工组织设计、招标文件编制、毕业设计。 六、学位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筑结构Ⅰ、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 七、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八、毕业学分具体要求 九、学位授予条件 按《黄石理工学院学位授予暂行规定》办理。 十、教学计划各类附表

车辆工程(城轨、机车、铁道车辆)专业培养计划

车辆工程专业 Vehicle Engineering 一、培养方案 (一)本科学制 基本学制四年 (二)学位授予 工学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从事轨道车辆设计、制造、检修、运用等相关领域工作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四)培养规格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轨道车辆工程等基础知识。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等基本技能。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够在本专业学习中熟练地应用。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基本知识。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干课程:机车总体及走行部、机车电力传动技术、内燃机学、车辆结构及原理、车辆制动、车辆动力学、城市轨道车辆结构及原理、城市轨道车辆牵引传动技术、动车组总体及转向架及动车组牵引传动及控制等。 (六)专业定位与特色 车辆工程专业设有机车、铁道车辆、城市轨道车辆和动车组四个专业方向,面向全国培养轨道车辆领域的设计、制造、检修、运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型人才。本专业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与本专业直接对应的研究生专业包括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其它相关专业。

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作方案

2011年5月 目录 一、前言 (2) 二、指导思想 (3) 三、培养目标 (3) 四、培养体系 (4) 1、试点范围与规模 (4) 2、选拔方式 (5) 3、培养模式 (5) 4、竞争机制 (6) 5、专业培养 (6) 6、学生管理 (6) 7、学籍管理 (6) 五、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计 (7) 1、培养目标和要求 (7) 2、教学计划 (7) 3、课程体系 (7) 4、教学模式 (8) 5、实践环节 (8) 6、考核方式 (9)

六、校企合作模式 (9) 七、组织管理体系 (10) 1、组织结构 (10) 2、经费保障 (11) 3、资源保障 (11) 4、教学管理 (11) 5、师资队伍建设 (12) 八、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 (12) 一、前言 高等教育肩负“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必须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根据国家发展战略,为更好地发挥我校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着力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多种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特制订西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工作方案。 西南科技大学是以工学为主的多科性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2.7万余人。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设有67个本科专业、 3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部省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董事单位共建共享实验室17个。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成为“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土建、地质、采矿、农业等行业的工程师摇篮”,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及业务骨干,具有“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抗震救灾期间,在心理援助,建筑检测、环境监测,重大设备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扎根西部,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质量管理组织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强调工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质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理论与发展动态,以及质量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本专业强化实践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训、校企结合教学模式,面向大中型企业、政府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培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质量管理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融工程技术背景和管理知识于一体,具备综合运用质量管理工程技术与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质量策划、质量检测、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监督和认证、质量管理咨询等工作。 三、毕业要求: 1.基本素养: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2.公共基础知识与能力: 掌握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等工具性知识 与技能,以及必要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3.专业知识与能力: 具有质量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系统的 实践学习经历,了解质量管理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学科视野;并熟练掌握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质量管理专业实践应用能力。 4.问题分析能力: 具备调查分析的基本能力,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质量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5.综合与创新: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具有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信息获取: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法律法规:了解与质量管理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及质量管理相关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社会活动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团队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终身学习: 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国际视野: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1. 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教学周为20周。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即修业年限为 3~6年。 2.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铁道车辆专业英语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Railway Locomotive 机车freight wagon货车 passenger coach 客车multiple units动车组 metro car 地铁车辆 light rail轻轨 railway service cars 铁路服务车Rail铁轨 standard gauge标准轨距narrow gauge, broad gauge窄轨,宽轨 Trackbed 道床 Sleeper,枕木 Crosstie 枕木 Ballast, subballast,道砟,底部道砟 fastener紧固件 Turnout道岔 Derail(derailment)脱轨Crossing 平交道口 colliery: 煤矿 quarry:采石场 flanged steel wheels:有凸缘钢轮 copper ore:铜矿 speak of:谈到,提及 backbone:骨干 bulk freight:散装货物 mass commutation traffic: 大规模通勤运输 short haul: 短途运输 Merchandise traffic:货物运输 Depreciation:(反-appreciation),减值,折旧,贬值 Settling:沉降,沉积 bulk freight:散装货物 Subgrade: 地基,路基 Soil stratum: 地层 Embankment:堤坝 Trim off:修剪 Organic topsoil: 有机表层土 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 Earthwork: 土方,土方工程 Gravity wall:重力墙 Drainage: 排水系统,排水装置 Real estate:房地产,不动产 Crane:起重机 Tamper:捣固机 Trolley:台车,手推车,电车 Headway:进展,向目标前进 Chapter 2 The Train Coach, carriage,客车Monorail单轨Refrigerator wagon冷藏车 High-speed railways高速铁路Maglev磁悬浮Open-topped wagon敞顶车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204)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在车辆工程领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特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如下: 1、研究生必须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严谨的学风,在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技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和生产实践知识,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能力;具有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及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语文献资料,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5年),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8学分。 四、课程设置

五、实践环节 为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应加强实践环节训练。研究生的实践环节采取“助教、助管、助研”等形式。 助教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期进行,具体任务在导师安排下参加车辆工程专业的本、专科教学的辅助教学工作,完成包括听课、辅导答疑、上实验课、辅导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辅助带教学实习、收集整理教学资料等各个环节的任务。由教研室根据效果写出评语。 助研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三、四、五学期进行,具体任务由指导教师确定,助研工作的任务安排应结合实际科研课题,完成一定量的科研工作,写出助研报告,由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助研工作的效果及科研能力做出客观评价。 助管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开始,时间不少于一年,具体任务由系会同学工办安排。助管的形式主要是承担本学科专业本科生的日常管理或班主任工作,由院系对研究生助管工作给出评价。 参加三助的研究生经考察合格者记2学分。 在职研究生可免修实践环节,但不记学分,所缺学分必须通过选修课程补上。 六、选题报告及中期考核 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实际情况和参加研究工作,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经审核后确定学位论文题目。 ①选题原则 a、硕士学位论文应选择本学科内对国民经济有一定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并具有先进性,以使研究生的研究工作尽可能接近本学科的前沿或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b、课题的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要根据实验条件、计算条件、科研条件等实际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适当的课题,以使研究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c、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 ②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水平,完成论文所具备的条件、期限和预期达到的目的等。 ③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最迟第四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同时结合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决定是否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开题报告如不符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人才培养方案 (080801) 一、专业介绍 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3年,并在2013年10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专业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立足于河北省经济发展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形成了培养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相关技术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构建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了以三个教学平台(基础教学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专业教学平台)和四个层次(理论基础、工程应用基础、工程应用和扩展专题讲座)为主的分层式、模块化课程群。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了培养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学科平台。 自动化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仪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自动化包括了许多学科,其基础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该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坚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在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设备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从事自动化相关领域工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熟悉自动化领域相关的技术技能,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能力; 4.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交流、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能够在自动化领域相关企业从事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具有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注重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校内综合课程设计、工程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的联合实践训练,同时注重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自动化卓越工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自动化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和管理知识; 3.具有运用自动化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掌握自动化工程专业的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铁道车辆方向)人才培养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铁道车辆方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铁道车辆技术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材料和现代管理等基础知识,掌握铁道车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铁道车辆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敬业精神、健康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掌握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3、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科学理论、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具有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具有技术经济分析、工业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有较强的借鉴能力和设计上的创新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企业管理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外语听、说、读、写及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应用软件开发。 6、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的合格标准,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突出应用。以铁道车辆为载体,融合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在系统掌握铁道车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于产品设计、设备制造、检测、运用、管理等方面工作,强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适应铁道车辆现代化需要,培养与国际铁道车辆技术要求接轨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电学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及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