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界年会论文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界年会论文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界年会论文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界年会论文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界年会论文

李大钊教育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

——基于唯物史观的理论分析

董平均,李银

(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050061)

内容摘要:唯物史观是李大钊教育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基于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认识,李大钊不仅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历史性和可变性,而且揭示了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提出教育对于民族、国家来说具有“培根固本”的重要作用,主张在改造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普及国民教育,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合格人才,用民主、科学知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李大钊关于教育的本质、任务的论述,对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为现代中国教育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关键词:李大钊教育经济思想唯物史观

李大钊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教育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发展教育“乃培根固本之图”,提倡“昌学”,根据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对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以往学术界对于李大钊的研究,多集中于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做的伟大贡献、唯物史观的理解和传播以及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领域,而对李大钊“教学研究工作在中国教育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的研究,则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深入细致的探研[1](pp.75-79)。本文拟以唯物史观为分析工具,吸收现代教育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对李大钊的教育经济理论与实践活动进行总体路向的把握,认识李大钊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与杰出贡献。

一、唯物史观:李大钊教育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视野下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辨证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是基础,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政治和经济状况,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并且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2](p.487)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构成社会存在的基础,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状况,则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的性质,“个人是什么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3](p.24)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董平均(1962—),男,河南汝南人,历史学博士后,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教授

李银(1984—),女,湖北襄樊人,河北经贸大学经济史研究生

基金项目:河北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140007)

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S070409)

但包括教育在内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虽然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但“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恩格斯所谓的“其余一切”,自然也包括教育在内的上层建筑,它们既互相作用,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4](p.199)在阶级社会里,各个统治阶级都要利用教育培养它所需的人,以巩固其社会制度。所以,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教育制度。社会制度性质的不同,对发展教育目的认识和理解也不一样。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化,教育也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2、“昌学”:用现代文明克服民族“惰性”

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特征和要领”在于,肯定物质的经济改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李大钊说:

马克思的历史观,普通称为唯物史观,又称为经济的历史观……社会的基址,便是经济的构造(即是经济关系),马克思称之为物质的,或人类的社会的存在;社会的上层,便是法制,政治,宗教,哲学,艺术等,马克思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的意识。基址有了变动,上层亦跟着变动,去适应他们的基址[5](p.715)。

有了这样的经济关系,才会产生这样的政治宗教、伦理、美术等的生活。假如经济一有变动,那些政治、宗教等等生活也随着变动了。假使有新的经济关系发生,那些政治、宗教等等生活也跟着从新建筑了[5](p.675)。

李大钊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教育的本质与任务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揭示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以及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李大钊指出,人类社会一切精神的构造,都属于表层构造,只有物质的经济构造,才是这些表层构造的基础构造。因此,作为表层构造的一切圣道、名教以及文学、科学、政科等,都只是一定时期物质基础的反映。“社会上法律、政治、伦理等精神的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他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他们一切的基础。经济组织一有变动,他们都跟着变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的解决。”这就从正面阐明了意识与存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而文化教育作为一定社会经济结构的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变革,发生相应的变革。“一切圣贤的经训格言,断断不是万世不变的法则。什么圣道,什么王法,什么纲常,什么名教,都可以随着生活的变动、社会的要求,而有所变革,且是必然的变革”;“物质既不复旧,道德断无单独复旧的道理。”[5](p.37;pp.146-151)经济生活是一切生活的根本条件,经济问题一旦解决,其他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问题以及女子解放、工人解放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因此,教育的改造必须建立在社会经济结构改造的基础之上。

经济的构造既然是社会构造的基础,社会经济组织如果没有改变,精神改造也很难取得成功。“基址是经济的构造,即经济关系,马氏称之为物质的或人类的社会的存在。上层是法制、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马氏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意识……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在从前的经济组织里,何尝没有人讲过“情爱”、“互助”的道理,不过这表面构造的力量,终究比不上基础构造的力量大。你只管讲你的道理,使你永远不能实现。但李大钊并不否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所具有的反作用,而是在肯定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突出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性地位。“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然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

[5](p.347;p.68)物质的改造与精神的改造相辅相承,教育家能够为社会传播光明的种子,使民众渐渐觉

悟,获得政治上、精神上的解放,从而推翻反动的政府,建立人民的政权。李大钊又肯定了包括教育在内的上层建筑对于社会改造和建设的反作用。

发展教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项最根本的事业。因为,一代新人的培养,民族智慧的启迪,关键在于教育,用现代文明克服民族自身的弱点,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李大钊认为,影响国家民族素质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形成的“境遇”和人为的教育。“‘境遇’属乎自然,‘教育’基于人为。纵有其‘境遇’而无‘教育’焉,以涵育感化之,使其民族尽量以发挥其天秉之灵能,则其特性必将湮没而不彰,久且沦丧以尽矣。”从先天的“境遇”看,中国地理环境优美,具有先天的优势因素,中华民族本应具有高而美的民族素质,事实却适得其反,究其原因,乃教育之落后,“教育感化之力有未及”,导致民族精神沉沦不振,素质下降[6](pp.404-407)。所以,李大钊极力提倡“昌学”,并希望有识之士担负起“感化牖育”的责任。尽管这种思想观点有其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局限性,但是,他关于教育对民族素质之重要性的真知灼见,却不乏发聩当世、启迪后人的力量。在这里,李大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教育的实质,正是李大钊对现代教育学理论的突出贡献。

二、教育“乃培根固本之图”:教育功能的经济学理解

在哲学上,功能是指“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能力。”

[7](p.317)教育经济功能主要指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是在教育主体需要和教育客体得以满足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既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又受教育结构自身发展的制约。

1、“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对教育经济功能的解释

马克思认为,教育的经济功能在于,它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手段,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杠杆。

作为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交换的能力,生产力主要由两大要素构成:一类为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一类为智能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其中,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改变自然的过程中,人的自身也在不断地改造,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而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具备必要的生产能力,这自然离不开必要的教育、培训等,“劳动力在它被使用的专业中,必须具有该专业占统治地位的平均熟练程度、技巧和速度”,[8](pp.201-202;p.222)而教育则是培养和训练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生产技巧和速度的最重要手段。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技能的世代传授和积累。“教育可以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9](p.223)人的劳动能力的生产、发展和提高,是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的,教育可以使人的劳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因为,人的劳动能力多是在后天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马克思认为,在生产劳动中,教育是最重要的劳务性或服务性劳动。

教育还可以改变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马克思把人类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指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一定专长的劳动,具有较高的价值。“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8](p.195)

劳动能力,是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合,又称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主要取决于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指劳动者智力的开发,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教育,可以把一个简单的劳动力培养成一个复杂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即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等。因为,教育能够把以体力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劳动力培养成以科学知识形态为特征的劳动力。知识经济时代,体力劳动更多地被自动化所取代,科学技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也以脑力劳动为主,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越高,生产能力就越大,其价值体现得也更充分。教育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功能,是直接把劳动能力本身生产、训练、发展、维持、再生产出来,把一个非熟练的劳动者培养为较为熟练的劳动者,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

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熟练劳动力,能够在同一时期内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教育对经济促进作用的直接反映。“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的劳动,也就在同样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8](p.223)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作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重要手段,教育的作用更加显现出来。

2、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教育的经济功能分析

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等,是一种体现在人身上的,具有可投资性和增殖性的价值存量。

根据古典经济学家解释,“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些费去的资本,好象已经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熟练程度,可以和便利劳动、节约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着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10](pp.257-258),一个社会,如果让它的大部分体力和智力资源腐烂在闲滞中,将是非常愚蠢的行为,教育良好的社会能够比落后、无知的民族更有效地开发它的自然资源,智力投资蕴涵着丰厚的社会价值。舒尔茨认为:“资本是一个具有价值的存量。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了一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在于提高了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经济决策的效率。”[11](p.736)在人力资本理论看来,由于科技知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劳动者所能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的关键,这种体现在人体内、对生产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的知识和技能,实际上已成为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甚至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的“资本”——人力资本。而从经济增长的原因看,与其他生产要素一样,由教育所传授的这种有用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源泉,并且其作用和影响越来越重要。

教育之所以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会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主要在于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生产诸多要素之间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即现代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越来越需要引入更多的智力因素,取代原来的简单劳动力生产要素。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它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旦在生产实践中得以运用,就会变成活跃的生产力。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日渐凸显。现代教育理论多突出强调教育的生产力功能,强调“发展人的劳动能力,提高人的劳动能力,主要是指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12](p.9),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实际劳动技能的生产工具,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人力资本理论强调的是教育培养劳动能力的经济功能,把教育当作为社会源源不断地“生产”熟练劳动力的“加工厂”,培养“单纯制造剩余价值的机器”,[8](p.439)使教育价值得到补偿。

3、李大钊:教书育人,培养改造中国社会的合格人才

根据现代教育学原理,教育“是一种有所指向,有目的的事业”[13](p.7),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的人,“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的过程”[14](p.19),但它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李大钊根据近代中国经济落后,教育“不昌”的社会现实,强调“国民教育,乃培根固本之图”,集中概括了教育的经济价值以及人才培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他“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深感“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家之良策”,乃考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从事教育工作。在大黑坨村初等学校成立时,李大钊专门为学校题写对联:“学校造人才为改造社会,读书为做事不是为做官。”[15](p.28)在李大钊看来,青少年读书求学是为了增长知识,做改造中国的大事,而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在教育实践中,李大钊希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鼓励学生为挽救中华而学习,为造福人民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是博取个人的名利。李大钊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作用,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出发,对培养人才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根据时代的需要,赋予教育目的以新的内容。

基于对培养人才教育目的的认识,李大钊非常注重教书育人,启发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924年10月,他对旅莫斯科青年团员讲演时说:“我们来此是学习革命的,不是留洋留学求博士的”,“我们的革命是为全类的”。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革命中体现人生的价值。李大钊希望青年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为投身革命事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他还对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倘若你们能在读书之余去研究马克思的学说,使中国将来能够产生几位真正能够了解马克思学说的,真正能够在中国放点光彩的,这实在是我最大的希望。”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以后,还指导学会设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小型图书馆,取名“亢慕义斋”。同年12月,又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社会主义研究会,引导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1921年5月4日,李大钊在北京女高师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两周年的会议上发表演说,对青年学生提出:“我盼望中国学生界,把这种精神光大起来,以人类自由的精神扑灭一切强权,使正义人道,一天比一天的昌明于全世界。”[5](p.540;p.464页)显然,李大钊把为国家、民族、人类培养人才作为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是对人格灵魂的唤醒,李大钊重视教师的作用,把教师的劳动看作是“为社会传播光明的种子”,主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还应该进行人格的培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相反,如果偏重知识教育,忽略人格教育,知识反而有可能成为造恶的材料,难以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合格人才。教师至少于每小时授课之余,当授以三五分钟的人格教育,以增进知识教育的效用。因为,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更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李大钊的“人格教育”理念,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问题,与马克思所谓的劳务性或服务性劳动有所不同。通过经常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操守,使学生摒弃一己私利,树立献身社会、服务大众的远大志向。在这里,李大钊实际上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三、工读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

1、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解

马克思说:“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生产力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

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等。这是大工业的本性需要全面发展的工人使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基本途径,实现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结合,这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科学知识则是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互结合的纽带[8](p.530-535)。根据现代教育经济理论,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力素质的需要。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含义就是,通过这种结合,使劳动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摆脱由于现代分工所造成的片面性和畸形发展。

同时,教育仅仅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受教育者,开发人的智慧。教育的直接成果,最初表现为劳动者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而非直接获得经济收益。只有当教育的产品——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与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相结合,转化为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物化智力”时,才能创造出新的、更多的物质财富,教育的经济效益才能实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教育劳动的社会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成果,即培养智力劳动力、熟练劳动力和再生产科学,与物质生产资料结合,创造出物质财富,都是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的。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将使理论的和实践的工艺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基础。

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大生产的产物,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探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必然性,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2、推广“工读”教育,实现教育公平

李大钊也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创办各种补习学校、夜校、图书馆、书报社,组织工读互助团,为广大工农大众创造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条件,“使全国人民不论何时何地都有研究学问的机会”。这里的“全国人民”,指的是全体中国国民,无论何种性别、职业、出身,也不管贫富尊卑、地位高低贵贱,人人都享有教育的权利。究其原因,乃近代中国社会贫困,教育落后使然。《劳动教育问题》[6](pp.632-633):一个人汗血滴滴的终日劳作,靡有功夫去浚发他的知识,陶养他的灵性,他就同机械一样,牛马一般,久而久之,必把他的人性完全消失,同物品没有甚么区别。人但知道那些资本家夺去劳工社会物质的结果,是资本家莫大的暴虐,莫大的罪恶,哪知道那些资本家夺去劳工社会精神上修养的功夫,这种暴虐,这种罪恶,却比掠夺他们的资财更是可怕,更是可恶!

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不幸生在组织不良的社会制度之下,眼看人家一天天安安静静去求知识,自己却为衣食所迫,蠢蠢的象牛马一样,不知道人间何事。这种侮辱个性,束缚个性的事,也断非现在Democracy的时代所许的。

教育意味着发展人的道德和智力,培养、训练与形成人的各种能力,使人的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得到和谐发展;但在旧中国,劳工阶级辛辛苦苦,不仅劳动成果被少数资本家无情地垄断、掠夺,得不到合理的分配,而且受教育的权利也被无情剥夺,“为衣食所迫,终岁勤动,蠢蠢的象牛马一样,不知道人间何世”。工农大众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比掠夺他们的资财更可怕,更可恶。因为“人类的生活,衣食而外,尚须知识;物的欲望而外,尚有灵的要求”。劳工们也是人,他们“不但政治上要求普通选举,在经济上要求平均分配,在教育上、文学上也要求一个人人平等的机会,去应一般人知识的要求”,而“德谟克拉西”的精神不但要求政治、经济上的平等,而且要求教育上的机会均等。

现代“工读”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旨在解决“工”与“读”结合的矛盾,探索中国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李大钊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极力提倡“工读”教育,为广大工农大众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李大钊“工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赞助青年学生的“工读互助”试验,进而

号召青年应当到工人、农民中去;二是提出了工人、农民的“工读”问题。他认为,要使工人、农民取得教育权,可通过“工读”教育达到此目的。李大钊提倡半工(耕)半读,使做工的人能够读书,读书的人能够做工,“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甚至提出“工(耕)读做人”[5](p.172)。读书的学生去做工,用他们的劳力解决求学的费用,改变“父兄养子弟,子弟靠父兄,这种寄生的生活”,减轻父兄为子弟读书在经济上的负担。

由于中国教育相对落后,教育资源贫乏,尤其是广大乡村,缺乏必要的教育设施,所以李大钊主张建立劳工补助机关,普及工农教育。“现代的教育,不许专立几个专门学校,拿印板的程序去造一班知识阶级就算了事,必须多设辅助教育机关,使一般劳作的人,有了休息的工夫,也能就近得个适当的机会,去满足他们知识的要求。战后劳工生活改善的第一步,就是这种补助教育机关的设备。”[6](p.172)在劳工聚集的地方,建立夜校、半日学校等教育辅助机关,供工人休息时阅览、学习。因为,办好图书馆教育“是关系中国教育前途的事情”,[5](p.168)如果取得成功,可以在全国推行。工人的阶级的觉悟提高,基础在教育。李大钊甚至鼓励青年学生深入工厂、乡村,实现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发展革命教育事业,为工农服务,“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送到社会里面去”,用新的知识和革命思想“开发他们,使他们知道要求解放、陈说痛苦、脱去愚暗、自己打算自己生活”,寻找自卫的方法,结成互助的团体。在李大钊、蔡元培的倡导、帮助下,北京大学举办了校役夜班,以邓中夏为首的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接受李大钊的指导,把活动的范围由城市扩大到工厂、农村,有力地推动了劳工教育的开展。长辛店铁路工人“劳动补习学校”成立后,李大钊亲自授课。为提高教学效果,工人夜校自编教材,上课先识字,再讲授革命道理,使工人既学习了知识,又明白了革命的道理,培养了一大批工人运动的骨干分子。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李大钊提倡工、读结合,将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用民主、科学改变工农大众颓废、愚昧的精神面貌,将其改造成有文化的一代新人。李大钊的“工读”教育思想,丰富了我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内容。

四、批判尊孔复古:推行教育改革

北洋政府实行愚民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尊孔复古”,《天坛宪法草案》违背民主、科学精神,把“孔子之道”作为国民的修身之本、中华民国的国教。李大钊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武器,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主张适应时代的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用近代的科学知识、各种新思潮替代孔儒经学。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6](p.258)。

孔子生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学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使孔子而生于今日,或更创一新学说,以适应近日之社会,亦未可知。而自然实力之演进,断非吾人推崇孔子之诚心所能抗,使今日返而为孔子之时代之社会也。而孔子又一死而不可使之复生于今日,以应乎今日之社会而变易其学说[6](pp.263-264)。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运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8](p.53)。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劳动力指个人的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在形成的过程中,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但中国封建的旧式教育,以孔孟之道为教育宗旨,以尊孔读经为教学内容,偏于纸上空谈,锢蔽民智,严重脱离实际,学生被禁锢在书本之内,读死书,死读书,导致近代中国“教育不昌”、科学技术落后。李大钊主张:[6](p.250)

凡科学技艺及旨趣感想之要领,均得于大学教授之。

各种之科学技艺,各家之性理思想,均得于公立、私立学塾教授之。

诸子百家之说,医药卜筮之术,均有教授之自由,以助进国家之文化。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16](p.24)教育意味着对一定知识的选择,学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必然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现实基础制约。“基础是经济的构造,即经济关系,马氏称之为物质的或人类的社会的存在。上层是法制、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马氏称之为观念的形态,或人类的意识。”农业经济和大家庭制度,构成中国“两千年来的社会的基础构造”,即恩格斯所谓的“现实基础”,统治中国人精神的孔门伦理,属于该基础的“表层构造”,亦即所谓的“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成为特权阶级“愚民的器具”,尊孔读经,奴化教育,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特权者的利益。孔子生活于专制时代,是历代帝王的护身符,“历代君主,莫不尊之祀之,奉为先师,崇为至圣”;“孔子的学说所以能支配中国人心有两千余年的缘故,不是他的学说本身具有绝大的权威,永久不变的真理,配做中国人的‘万事师表’,因他是适应中国二千年余年来的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因他是中国大家族制度上的表层构造,因为经济上有他的基础”,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自然经济业已解体,固有的经济基础被破坏,近代生产技术和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向长期封闭的社会中渗透,以培养官僚为主旨的古代教育,在新的生产力的影响下,也在悄然变化。“孔门伦理的基础就根本动摇了”,失去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应生存”,必然被淘汰,迟早被消灭,因而孔儒经学垄断教坛学圃的局面应该打破,适应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需要,讲授近代的科学知识和各种新思潮[6](p.264)。

冲破儒家思想对教育的束缚,改革教学内容,必须有宪法保障,“苟宪法无明文之保障,则其他学说思想,恐不能各如其量以传播于教坛学圃也。”针对袁世凯等在思想、教育等领域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李大钊发表多篇文章,指斥“以孔道为修身之本”的所谓“国民教育”是束制民彝,锢蔽民智,违背民主和科学精神。对于《天坛宪法草案》抹煞思想自由、教授自由的情况,李大钊明确提出“各种之科学技艺,各家之性理思想,均得于国立、私立学塾教授之”。他认为,此举对“助进国家之文化,所关盖甚钜”,意义重大。他任北京大学教授以后,在北大、北师大等校开设了有关现代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史学等许多新课程,增加了不少新的教学内容。如《现代政治》《社会主义》《史学思想史》《史学概论》《唯物史观》等,成为近代中国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引进大学课堂的教育家。

在教学方法上,李大钊主张彻底改革,把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他说:[5](p.167)

从前旧教授法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现在不满意这种制度,在教科书和讲堂以外,还由教师指出许多的参考书作学生自动的材料。

李大钊在课堂上,从不照本宣科,而是结合讲授的知识,联系现实中的案例,处处给人以启迪,生动形象,透彻明晰,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李大钊还极力倡导多组织讲演会、读书会和学生社团等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在实际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增长才干。

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学习理论决非为了“空谈”,或装潢门面,或蹲在书斋里搞学究式的研究,而是“拿来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5](p.35),李大钊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学习,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在群众斗争中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学生应该与工农相结合,“同劳动阶级打成一片”,“到农村去”,“做些开发农村的事”,“作现代文明的导线”,在社会实践中获取有价值的经验。为了提高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革命理论的能力,李大钊亲自组织学生参加反对北洋军阀和帝国主

义的斗争,指导进步青年学生,介绍并帮助他们出国学习、考察,开展各种活动。

综上所述,李大钊的教育经济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的发展和现状进行阶级的、历史的分析,科学地揭示教育的实质和目的,是李大钊对无产阶级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他强调“国民教育,乃培根固本之图”,主张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树立民主、科学的教育观,普及国民教育,实现教育平等,为中国现代化教育理论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和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志敏.李大钊研究回顾与前瞻[J].中共党史研究,2001(2).

[2]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Z].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Z].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 恩格斯.致瓦尔·博吉乌斯[Z].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 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8] 马克思.资本论[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Z].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 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 约翰·伊特伟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Z].北京:经济出版社,1996.

[12] 张吉显.教育经济功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的阐述[J].当代经济研究,2005(1).

[13] 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14] 瞿葆奎主编;陈桂生等选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5] 张琪岩.李大钊在河北[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16]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西方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说史》 绪论:经济学与经济学说史 一、经济学——术语的演变 1、经济学economics 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济学又可称为经济科学(economic sciences)。 2、经济学术语在西方的演变。 (1)经济学的诞生过程。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oikonomia,原意是家计管理。 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 1615年出现了以“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为名称的第一本书,即法国重商主义者A.de蒙克莱田(约1575~1621)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到了重农主义和英国古典学派,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转向生产领域和包括流通领域在内的再生产。古典政治经济学已经同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逐渐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其论述范围包含了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大部分领域。 17~19世纪末,政治经济学逐渐被用作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理论科学的名称。 (2)经济学的成熟。 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 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 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既被用于理论经济学,也被用于应用经济学。 3、经济学术语在东方的演变。 (1)“经济”的出现。 在中国古汉语中,早有“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经国济世”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 包括在“经世济民”内的“经济”一词,很早就从中国传到日本。 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中国的严复则译为“生计学”。日本的神田孝平(1830~1898)最先把economics译为“经济学”;經済。 (2)中国“经济学”的使用 到1903年后,中国学者才逐渐采用“经济学”这个学名。 30~40年代,有的经济学家在编写和翻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时,则称为“政治经济学”或“新经济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经济学界大多数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称为“政治经济学”,而对政治经济学以外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则使用“经济学”一词。 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二、经济学说史 内涵。 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和历史性特点的经济理论学科,研究经济思想和理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从中了解一些概念与范畴、理论与政策及其产生和运用的条件。 一般说来,划分经济学说流派的标准是: 理论观点上基本一致 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

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研究论文

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研究论文 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在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上独具一格。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以节用论为核心。他提出打破等级界限的普遍的消费标准;主张以发展生产保证消费;警告统治者要全面实行节用以保证多数人的长远消费;阐明应加强消费品的积累而应时之急。因此,墨子提出“三患论”,揭露战争频仍的战国年间,人民没有起码消费保证。墨子的消费经济思想,反映了战乱时代广大人民企盼衣食无亏、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带有小生产者的理想色彩。墨子提出的节用论,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自上而下地实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一、提出打破等级界限的消费标准 在消费问题上,墨子主张打破等级界限,以满足社会多数人的消费需求。为此,他提出一个普遍的消费标准: 1.饮食。“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1)。只要能够充饥补气,强壮手脚,耳聪目明就行了,不讲究五味调和、气味芳香,不招致远国珍贵奇怪的食物。 2.衣服。“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清”(2)“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3)。衣服,冬天用来御寒,夏天用来御暑。凡是缝制衣服的原则,冬天增加温暖,夏天增加凉爽;身体合适,肌肤舒服就够了,并不是夸耀耳目,炫动愚民。 3.房屋。“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有盗贼加固者”(4),“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5)。房屋,冬天用来抵御风寒,夏天用来防暑热和风雨,有盗贼侵略能够增加防守的坚固,室内清洁卫生,可以进持祭祀,壁墙足以使男女分别生活,就可以了。 4.交通。“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6),可以“任重致远”(7)。车用来走陆地,船用来行水路,使各地沟通交流。制造车船的原则,就是坚固轻快,可以运重物,行远路。 5.用品。“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革贵]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8)。即一切器物用品应由该业工匠尽其能予以制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工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工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内容摘要:有必要就工资理论给出定义,工资理论:研究工资的所有理论的总称,工资的概念,所谓工资,指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而作为劳动报酬领取的,由该用人单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狭义的工资只包括货币工资不包括福利;广义的概念则是各种形式的劳动报酬的总称,如计时工资、计件、奖金、津贴、补贴及职工、个人福利,更广义:非雇用劳动者,如个体劳动者、农民,的劳动收入,包括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的收入,也属于工资的范畴。 总体来说,西方经济思想史中有这样的工资五大理论:早期的工资学说、边际生产力工资论、供求均衡工资论、工资谈判论、分享工资论。 一、早期的工资学说 (一)早期工资学说,①生存工资论,这一理论是由魁奈.杜阁尔提出,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全面论述的,在这里,工资是“劳动的自然价格”这种“自然价格”,除包括工人本身能够维持生存部分的生活费外,还包括能够在工人人数总体上不增不减地延续后代所需要的生活费;②工资基金论,这一理论则认为水平高低取决于工资基金数量与人口数量之间比例。 (二)边际生产力工资论; (三)供求均衡工资论,其代表人物马歇尔指出:工资是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二者均衡时的价格。 (四)工资谈判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水平取决于市场上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 (五)分享工资论,代表人物马丁.魏茨曼:员工工资不再按工作时间确定固定的工资,而是把员工工资与某种能够恰当反映企业经营的指数相联系的制度。这就是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经营效益挂起钩来。 二、重要经济学家关于工资理论的思想

(一)阿奎那 阿奎那在他的封建农奴制度论中提出了关于劳动是上帝所喜悦的说法。按照他的意见,为了维持生活、防止游手好闲、加强到的风尚和获取施舍机会,劳动都是必需的。但是,因为阿奎那生活于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所以他对劳动的看法贯穿了等级制的观念。在他看来,劳动有贵贱之分:体力劳动是低贱的,是“下等人”、即奴隶和农奴所做的事情;只有脑力才是高尚的,适合于“上等人”、即奴隶主和封建主的身份。有他的理论中不难看出其对一般体力劳动力的歧视,奴隶和农奴做的事仅仅只是其应该做的必需的行为,更没有所谓的工资的说法了,这也说明一部分早期没有工资理论的原因。 (二)威廉·配第“工资论” 到了威廉·配第时代的英国,工资是由法律规定的,国家规定了工资最高限额。配第力图从理论上论证政府所规定的工资额。 配第提出,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他说,法律应该使劳动者只能得到适当的生活资料;法律不应该把工资规定得低于工人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之下。 日平均工资的价值是由劳动者“为了生活、劳动和延续后代”所需的东西决定的。配第还把工人的劳动日分为必要时间和剩余时间。 (三)亚当·斯密“劳动成本理论” 斯密有几种工资理论,譬如说生存工资理论,讨价还价工资理论,生产力理论,剩余索取权理论以及工资基金理论两方面. 斯密说,在工资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劳动者相对于雇主来说处于不利的位置。雇主很少,他们联合起来很容易,并且法律允许雇主联合却禁止劳动者组成工会。议会中的很多法律都反对提高工资却没有一个反对降低工资的。而且雇主拥有广泛的资源,即使是在罢工中他雇佣不到劳动者进行生产,他仍然可以生活下去。“而对于工人来说,没有收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能够维持一个星期的生活,极少能够维持一个月,几乎没有人可以活到一年。” 在讨论工资时,斯密提出了工资基金原理,此原理是古典经济学家们的一个重要工具。此原理认为存在着支付工资的一定量的固定资本基金。由于生产过程需要消耗时间,它需要事先生产的物品譬如说食物、衣服、房屋以及生产工具和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 周建波杜浩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的主要议题,对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所提交论文的学术观点以及所进行的学术讨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的介绍与总结。 关键词: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于2010年8月9日至13日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全国近5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港澳台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共收到会议论文50余篇。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会代表围绕主题按照古代经济思想、近代经济思想、现当代经济思想的组别进行了专题研讨。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陈争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经济编辑室主任许建康教授等知名学者也应邀参加。会议总结了上届年会以来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并进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六届科研成果奖的评奖和颁奖活动,以鼓励本学会的中青年会员发表优秀研究成果,促进经济思想史学术研究的进一步繁荣。 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扩充 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悠久文明孕育与传承的精华,古代经济思想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本届年会提交的有关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诸多论文中不难发现,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充,使研究对象更为具体、细致,大大丰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从总体来说,这些论文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外比较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丁文辉教授在其论文《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重农或重商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提到地理环境对经济思想的影响不可忽视,认为古代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古代西方地中海沿岸各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相同,其随后出现的人文状况、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因而二者经济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文章对古代中

中国经济思想史期末重点

简答 一⒈孔子的义利思想 1)义以生利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致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唯独礼器与名爵,不能够借给别人,这是您的职责啊。 (您通过封授)名爵而获得(臣子的)信忠,因臣子的信忠才能帮您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得好才会使人遵守礼法,人人遵守礼法才会做仁义之事,对人仁义则利人利己,获得好处。使普通的百姓都能享受利益,获得好处,这才是为政(治理国家)的大事啊。 (2)见利思义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而不忘乎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患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种思虑:看的时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没有;听的时候要想想听明白了没有;侍人的脸色要想想是否温和;对人的态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说话要想想是否忠诚;做事要想想是否认真;有了疑问要想想怎样向人请教;遇事发恕时要想想后果;有利可得时要想想是否正当。 3)取之有义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要取财有道,由不义之财得来的福与贵,对本人来说就像浮云一般没有任何的意义。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如果你这个国家有治国之道,但是结果还是贫穷,那么是耻辱的 如果你这个国家没有治国之道,就算你是富贵的,那么还是可耻的 ⒉孔子的财政思想 ①国家财政开支方面——节用论 在礼仪上的消费,孔子主张“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讲究铺张扬厉和形式排场. 外事礼仪中,孔子也认为要张扬。“子贡欲废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想在祭祀时,省去活羊。孔子说:“子贡啊!你爱惜羊,我爱惜礼。”(②以“周礼”为统摄的财政思想 ③维护“籍田以力”反对“初税亩”和“相地而催征”的财政观 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讳言财利的财政观 ⑤重本轻末的财政思想 ⑥“敛从其薄”、“节用”的财政支出思想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收入思想 ⑦藏富于民的财政分配思想 ⑧注重公平,统筹兼顾的财政分配思想)可作参考适当补充 二⒈孟子的恒产论及其影响 恒产论:人们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持“善良习惯”的必要条件。 ①“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最新1月全国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4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柏拉图曾赞成废除私有财产,但在后来的一部著作中又放弃了这一主张,这部著作是 () A.《理想国》B.《法律篇》 C.《经济论》D.《政治论》 2.在欧洲中世纪,其经济思想曾占据统治地位长达数百年之久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奥略里·奥古斯丁B.马尔库斯·西塞罗 C.克尤斯·加图D.托马斯·阿奎纳 3.被马克思称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和“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的是() A.《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B.《商业》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D.《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 4.经济思想史上最早揭示流通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是() A.尼古拉·巴尔本B.托马斯·格莱辛 C.威廉·朗兹D.约翰·洛克 5.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比较有体系地阐述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家是() A.沙尔·孟德斯鸠B.杰科布·范德林特 C.大卫·休谟D.詹姆斯·斯图亚特 6.经济思想史上最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是() 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 C.理查德·坎梯隆D.卡尔·马克思 7.在古典经济学家中,最早提出信用会创造资本理论的是() A.维克多·米拉波B.杜邦·奈穆尔 C.安·杜尔哥D.约翰·罗 8.杜尔哥发展了魁奈关于阶级划分的观点,他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1

A.财产状况B.家庭出身 C.社会经济发展进程D.与宗教的关系 9.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是() A.货币学说B.价值学说 C.分工学说D.分配学说 10.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劳动价值论,并以之为基础阐述经济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A.托马斯·马尔萨斯B.卡尔·马克思 C.大卫·李嘉图D.亚当·斯密 11.萨伊之后最早提倡实证研究方法的经济学家是() A.詹姆斯·穆勒B.麦克库洛赫 C.昆西D.西尼尔 12.李嘉图经济理论的基础是() A.劳动价值论B.货币学说 C.分配学说D.财政学说 13.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主张把政治经济学同政治学严加区分的经济学家是() A.让·巴蒂斯特·萨伊B.大卫·李嘉图 C.让·西斯蒙第D.威廉·杰文斯 14.西斯蒙第批判古典经济学所瞄准的主要对象是() A.亚当·斯密B.托马斯·马尔萨斯 C.约翰·穆勒D.大卫·李嘉图 15.德国历史学派的直接先驱者是() A.弗里德利希·李斯特B.威廉·罗雪尔 C.卡尔·克尼斯D.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 16.在美国早期经济学家中,第一次明白而浅显地、有意识地把交换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的是() A.亚历山大·汉密尔顿B.本杰明·富兰克林 C.丹尼尔·雷蒙德D.亨利·凯里 17.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的代表作是() A.《爱尔兰的土地问题》B.《社会问题》 2

金融系《西方经济思想史》教学大纲(霍翠凤、王超)

《西方经济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霍翠凤王超2012年12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40L171Q-0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选修 3.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 4.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 5.适用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设置本课程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史的基本知识及其主要发展脉络,从中了解到西方经济理论,特别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变化过程,学会比较和分析各种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关系,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以及经济理论与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与解决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问题的能力,以便以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较好地理解我国的各项经济政策和方针。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二)具体教学内容安排: 绪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言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思想史》课程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和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课时分配:2 个学时 教学内容 一、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学科特点 与经济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经济思想史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1.属于社会经济发展史和人类认识史的共同产物——或者说,是主观认识的主体(人),不断研究和认识经济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客体的产物。 2.经济思想的延续有很强的传承性、或者说很强的关联关系。每一代人都从上一代人的思想中学到和吸收一些东西。 二、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史的意义及必要性 1.学习经济思想史有助于了解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认识。

2.有助于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史与经济思想史的关系,把握经济思想演变的脉络和方向。3.有助于从前人的智慧结晶中获得启迪。 三、西方经济思想史的主要线索 可以概括为“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第一次革命,是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革命,以1776 年出版《国富论》为标志;第一次综合,是约翰·穆勒的综合,以1848 年穆勒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标志;第二次革命,是开始于19 世纪70 年代的所谓“边际革命”,主要是由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瑞士洛桑的法国人瓦尔拉斯等人推动的;第二次综合,以马歇尔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为标志;第三次革命是凯恩斯革命,以1936 年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为标志;第三次综合,以保罗·萨缪尔森1948 年出版《经济学》(第一版)为标志。以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的内容为线索,有利于我们从全局观念和整体高度把握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的大致脉络。 第一章欧洲奴隶社会的经济思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古代奴隶社会的一些关于商品经济的早期经济思想,从而认识到任何一种比较成熟的经济体系都有其最初的萌芽阶段,了解这些经济思想在历史上的联系。 课时分配:2 个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一、古希腊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奴隶制社会,也有大量小生产者。商品货币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已经出现。 二、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财富观;价值观;对农业的重视;对分工的看法;对价格变动的看法;对货币的看法三、柏拉图的经济思想对于社会分工的看法;对交换的看法;对高利贷的看法。 三、亚里斯多德的经济思想 对“经济”和“货殖”的区分;对货币职能的认识;对交换行为的看法。关于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 四、古希腊文化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 主要分析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古希腊三段论逻辑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假设、论证、验证。其中,前提假设最为关键。前提假定条件的变化足以导致不同的理论分野乃至理论的变革。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这种研究范式直接起源于近代科学、理性主义的兴起,但更根本更深层次的渊源却是古希腊文化。 第二节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一、古罗马经济产生的背景 奴隶制社会,但有了大商业和高利贷,政治和法律思想有较大发展,经济思想包含其中。 二、古罗马农学家的经济思想:对于农业的重视。 三、古罗马哲学家的经济思想:西塞罗对大商业的重视。 四、古罗马法学家的经济思想 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版书籍资料汇总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版书籍资料汇总 2楼《儒家革命与汉初统一》 3楼凯恩斯货币论(上、下) 4楼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6(10卷汉译本,pdf格式)(损坏,请勿购买!) 5楼陈平:《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6楼《民国初年经济政策的背景与起步》 7楼故事中的经济史(尼古劳斯。皮泊,德国) 8楼《制度经济学》(康芒斯) 9楼《经济学百年回眸》 10楼《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11楼罗杰·巴克豪斯现代经济分析史 12楼《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3楼历史的经济学解释(英文) 14楼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 15楼杨小凯-新贸易理论 16楼《经济论、雅典的收入》色诺芬 17楼《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8楼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19楼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20楼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21楼《中世纪经济社会史》(美国汤姆逊)22楼《现代英国经济史》(上\中\下) 23楼布阿吉尔贝尔选集

24楼《货币均衡论》(米尔达尔) 25楼《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 26楼《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王志伟) 27楼《思想市场》 (张旭昆著) 28楼《经济史》(杨小凯)(与46楼雷同) 29楼《中国经济学一百年:经济学在台湾的发展》 30楼《国富论》 31楼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32楼现代经济学前沿(第一~三册) 33楼《弗里德曼回忆录》 34楼《法律的经济学分析》

35楼《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 36楼《历史上的经济学家们》 37楼《世界经济中的中国》 38楼《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39楼外国经济史(周建波) 40楼《利维坦》(霍布斯 ) 41楼俄国工人阶级状况 42楼《经济思想小史》( 43楼韩德强——萨缪尔森经济学批判 44楼《西方经济学》重要学术流派简介 45楼南开大学经济学基地班讲义系列——西方经济学流派

经济学说史论文

经济思想史中财富思想的演变 摘要:当代的经济学体系的发展正处于高歌猛进的时代,然而作为经济学本源的财富理论却始终没有得到更新,仍然处于亚当·斯密的时代。这对于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等所揭示的高速微观世界以及相应的网络虚拟世界,知识信息产品,金融经济的财富形态和财富创造规律已经完全失去了解释能力。传统经济学的财富理论急需创造和改造。然而新的财富理论的诞生又必然以原有的财富思想为基础。因而本文将以财富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中的演变过程为主进行一番梳理,总结归纳原有的财富思想,以期对当代新财富理论的创建产生一定的启示。 关键字:财富观、财富二元论、新财富观 作为经济学本源的财富思想 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把他的代表作取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为价值学说和分配学说奠定了科学基础;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同样是围绕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问题展开的;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门格尔的《经济学原理》围绕主观的效用价值论展开;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仍然把经济活动本身定义为人们追求财富的历史。可见,古典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财富的创造、流动、分配、消费的科学——财富论是经济学的本源。 财富思想的演变 什么是财富?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涵义。人们对它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例如,有人出于分析个人的享乐目的,把财富定义为个人效用,用于研究满足个人主观偏好的方法;有人出于分析资源静态配置的需要,把财富定义为交换决定的价格,把一切暂时不稀缺的资源都不当作财富;有些财产多的人及其理论代表,为了在收入分配中永远处于有利地位,把经由人用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的劳动产品财富,和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财富等同起来,否定劳动产品财富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特殊意义;还有些人把金钱财富增值作为经济活动的最高目标,把人力只作为和机器原料一样的为了追求金钱财富必须贬损、别无用处的资本,无视人力对人所具有的直接财富意义。 对于这个问题我将以财富思想在经济思想史中的演化为线索,介绍经济思想史中所出现的各种财富观。 (一)色诺芬的财富观 色诺芬第一次明确将财富规定为使用价值。 史诗时代,人们的财富观还是具体的,人们将土地、牲畜当做财富,这种财富还只是具象意义上的财富。色诺芬则从相对性的角度抽象出财富的内涵。什么是财富?色诺芬的答案是,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还明确提出奴隶主的经济任务是增加财富,即追求尽可能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奴隶制经济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它所生产出来的大部分产品时为了满足奴隶和奴隶主的生活需要。色诺芬所关注的财富实际上是奴隶的剩余产品。同时,由于受自然经济的限制,他认为财富的来源是农业。

经济史论文

两宋钱荒问题研究 选题原因:刚刚过去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上严重的损失,世界各国机会没有能幸免的,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也再扫受重创,为了应对危机绞尽脑汁,如今经济 才有所起色。而中国虽因为政策得当没有造成过大损 失,经济的发展毕竟受到了影响。既然经济危机如此可 怕,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那么我想选择 其中有代表性的两宋钱荒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现 实社会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书目:《文献通考》卷九 渠汇川、王一成:《中国古代货币理论初探》,见中国 钱币学会编:《中国钱币论文集》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四二 提到两宋,人们大多想到积贫积弱,屈辱求和,割地赔款……堂堂炎黄子孙竟然多次向四方蛮夷求和,屡战屡败,节节败退,屈辱之感油然而生。然而两宋并非如此一无是处。这一时期频繁的战争促进了民族间的沟通和交流成为历史上着名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另外,两宋文化极为繁荣胜于盛唐而达到巅峰,在哲学、史学、文学、宗教等方面均有所建树。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传统的农牧业随屡遭战火破坏,但并未停滞,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技

术提高,甘薯玉米等作物引入中国。手工业也有创新,商业呈现繁荣状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然而在这种繁荣下也隐藏着许多问题,“钱荒”就是其中之一,并最终导致了南宋经济的崩溃。 宋代铸造的钱币数量多的惊人,金童前一种就是中国历史上铸造量最多的。在整个北宋167年间,大多数年份铜钱的年铸行量都在一百万贯以上。最多的年份,甚至可铸五百万贯,需要耗费一万吨左右的铜,这个数量是空前绝后的。在唐朝,一年的铸币量也就在30万贯左右,有时甚至连一万贯也不到,有的时候干脆不铸。而两宋时期足有几亿贯的钱币铸造出来。不仅数量惊人,宋钱的种类还特别齐全,既有铜钱又有铁钱,既有黄金又有白银,既有金属货币,又有全世界最早的纸币,这种现象可谓空前。在宋代,一个人的日平均消费水平也就在数十文至百文左右,由于大宗贸易和出境贸易还比较少,对贵金属货币的需求还比较少,所以人们生活中经常是小额支付。一旦碰到大宗买卖,人们往往用麻袋来装钱,很不方便,纸币应运而生。宋代在世界上首创纸币。南宋时期以推广到全国,数量最多时发行的纸币票面总价值在十亿贯铜钱以上。在某些特殊场合宋代的人们还是用一种便钱券,类似于今天的汇票或支票。 货币种类如此之多,数量之大如此空前,应该说钱实在太多了,那么宋代的人为什么还在不停地喊钱荒呢?钱荒到底严重到什么程 度呢? 北宋仁宗时,大文学家欧阳修上奏说:“淮甸近岁号为钱荒”。大文豪苏轼可能是讲钱荒讲得最多的了。宋哲宗时他上奏说:“浙中自

经济思想史论文

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对中国改革开 放市场化经济的影响 年级: 11级1班 学号: 11041135 姓名: 金照地 专业: 经济学 2013年4月

作为西方经济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阵容如此巨大的情况下,亚当斯密的经济主张和措施对于我们有相当借鉴意义。 关键字亚当斯密改革开放市场化经济 一、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史上第一位经济学家,他的思想理所应当的对我们有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为核心,着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经济下的企业走向,从宏观微观上描述公有制主体下的企业与民间企业的发展,从国有大企业到民间私有,温州个体企业,外资企业。所有的企业在新世纪的市场化政策性的走向,分析经济自由主义和自由贸易的现实意义。 亚当斯密的经济政策的基本点,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贸易。这可以说是《国富论》的核心思想所在。而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而言,邓小平领导下的经济建设主张于斯密的思想不谋而合。虽然在我们国家在这条路上精力了很多探索,做过很多弯路。但是最后终于还是走上了想多自由的市场经济之路。而摆脱了舒服的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发展起来。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带来巨大繁荣。 在本文中,我想以一个旁观背着的身份,写一写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成就的成果与收获。简单的写一下我的感受和看法,尽量指出所在的不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给出一点绵薄之力。给国家穿针引线。让我们的祖国发展的更好。 二、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中心要旨,就是从理论上论证经济自由主义。从实践上推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对于斯密所阐释的自由主义思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影响了绝大多数的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一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 经历了10年动乱的中国,1978年在邓小平的带领下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到底是继续坚持原有的公有制,还是勇敢的向前迈出一步,实施改革开放。历史证明了后者是正确的,选择了一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虽然后来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总归还是走上了正途。相对自由的经济制度与政策极大的刺激了经济的飞速繁荣。促进了一批新兴城市的兴起,上海,深圳,珠海,厦门。以及相对不那么出名,却又相对更抢眼的温州,等等。还有出名的江西华西村、天津大邱庄。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波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却是一种自底向上设计的改革,将改革的重心放在了轻工业和农业上。在沿海地区设立一系列经济特区,进行进出口活动并吸引外来投资。乡镇企业与双轨价格体制逐步代替先前的国家计划的价格体制。厂长负责制给予国有企业的厂长或经理更大的权利,改革了的银行体制与财政政策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资金。正是这一系列的措施与政策,才帮助中国这个庞大

西方经济思想史名词解释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制度学派:出现于19世纪末,盛行于20世纪20——30年代,它以正统经济学的异端面目出现,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正统经济学严加批评,反对主流学派的均衡分析方法,主张采取制度分析或者结构分析的方法来说明社会经济信息及其发展趋势,宣扬社会改良,主张国家通过法律和经济措施来干预私人经济。 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 斯密教条:斯密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该教条的错误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重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 纯产品:是生产活动所生产的财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费的财富之后的余额,它是一种生产 剩余.不过,纯产品只生产农业生产中,而在其他生产活动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纯产品就是在农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减去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业资本家的生活资料以外的产品 经济学说史:经济学说史是以经济思想或经济学说本身为对象的,是阐述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历史 柯尔贝尔主义:法国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并且鼓励和发展本国的工厂手工业,积极发展航运视野,同时坚决实施保护关税政策、 萨伊定律: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生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 重金主义:早期重商主义的货币学说,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惟一尺度。因此,重商主义追求贸易顺差。 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凯恩斯革命: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注重的微观分析,转移到宏观分析。推翻了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经济自由主义理念的一个主要支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供求自动调节论。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而且导致西方国家经济从自由经济向国家干预主义的转折。 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被称为边际革命。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 数理学派:是边际主义的另一个分支,它以在方法论上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为特征,是边际效用论和数学相结合的产物。 新古典经济学:秉承自由放任的核心观念,主张采取收入再分配和货币管理等适当的政策措施,来调和阶级矛盾和维持经济稳定。新古典学派的新发展主要在于福利经济学、垄断竞争、和货币理论等三个方面。

西方经济思想史

《西方经济思想史》读书笔记 最近在看这本《西方经济思想史》,此书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它讲述了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经济学说到20世纪的经济学说的一系列经济学派和它的代表人。下面我就简单的讲一下看完这本书后我所知道的西方经济思想史。 首先是重商主义。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初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商业支配产业,流通支配生产商业资本的力量大大超过了产业资本,这些客观决定了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必然是一种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以流通过程为研究中心的理论体系。于是出现了重商主义。正是从重商主义开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被推进到一个新的领域,即封建社会晚期的商业资本。就这个意义说,可以认为最早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是重商主义者,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重商主义者只不过描绘了这个新领域的表面现象。重商主义学说都是以流通过程为中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以维护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增加金银货币为目的。其认为金银货币是社会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的直接来源除开采金银矿外是流通领域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保护本国商业和工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它打破了封建伦理的束缚,开始用新的方式来考察现实社会经济生活,把经济现象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国民经济,推动了经济学说的发展。它最直率地吐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在于追求利润,最先看到货币作为资本的职能及货币是在运动中增殖货币的手段。以上这些,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然后是以威廉.配第和布阿吉尔贝尔为代表的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到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和政策,尤其是它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垄断对外贸易的主张和做法,已经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由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生产和流通关系的变化,产业支配商业,生产支配流通。重商主义已经过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正是在重商主义理论体系逐渐瓦解的基础上产生并取而代之。首先是配第,他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代表了当时英国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论述了如何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他不停留与观察经济的表面现象,而是力图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并首先应用抽象法。劳动价值论是其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地租论是其全部经济理论的核心。他最先克服了重商主义的影响。他对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从而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他的分配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特点,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的对立,为古典分配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第一次论述了地租(剩余价值)与工资的对立关系,对后来李嘉图的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的见解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配第虽然没有创立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但他的理论几乎触及了政治经济学所有的重要问题,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得出了一些科学的结论,从而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布阿吉尔贝尔在说明法国的经济问题时,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思想,即社会生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部门不能脱离其他部门而独立存在和发展。他认为各种商品“按照一定比例的价格”出售,就能偿付生产商品的费用,即劳动耗费和生产的耗费。在他看来,这种按照一定比例的价格,就是市场价格波动的基础,就是“真实的价值”。他极力主张以发展农业生产来促进其他行业的生产,主张经济自由,反对重商主义,主张国家要保护农业。他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理解财富,认为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银,而是维持人的生活的各种物品。他认为农业是财富的源泉,一切财富都源于土地耕种。 从布阿吉尔贝尔时代到重农学派的产生,约经半个世纪,这段时期在法国相继出现的一批经济学家,都和布阿吉尔贝尔一样,把农业提到首位,看做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重农学派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 定义: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们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问题的观点、学说的发生、发展和斗争的历史。 赵靖、易梦虹 重心:中国近代历史上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的萌芽、发生、发展。 时限:1840~~1949 任务:阐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变化规律; 为现实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研究状况: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西人富国之学,列为专门,举国通人才士,相与讲肄之……观计然、白圭所云,知吾中国先秦以前,实有此学。?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盖全地球生计学,发达之早,未有吾中国若也。???余拟著一《中国生计学史》,搜集前哲所论,以与泰西学说相比较。若能成之,亦一壮观也。? ●八个主义: ●一、无政府主义(伯夷、叔齐、狂矞、华士、老子、庄周、盗跖、漆雕开、季次、原宪、杨朱、陈仲子、史鰌、许行、阮籍、陶潜、鲍敬言、邓牧); ●二、均产主义(孔子、孟子、墨子); ●三、富国主义(李悝、商鞅、管子); ●四、共产主义(陈独秀); ●五、国家社会主义(江亢虎); ●六、资本制度改良主义(马寅初); ●七、新均产主义(前溪,即吴鼎昌); ●八、民生主义(孙中山) 消费论的分为欲望论和消费合理化论 生产论的分为农国与工国之辩和人口论 交易论的分为价值论和货币论 分配论的分为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及基尔特社会主义、资本制度改良主义、新均产主义和民生主义或均产主义。 赵可任 ?《孙中山先生经济学说》 ?《绪论》、《价值》、《货币》、《资本的积累》、《生产方法的改变》、《分配》、《金融资本》和《恐慌》 ?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 ??穷年兀兀,几废寝食,为时既久,积稿遂多? ??处今日而欲创造适合我国之经济科学,必以不背乎国情为尚……盖一国自有其

经济思想史毕业论文题目

经济思想史毕业论文题目 经济思想史硕士毕业论文 明治维新前后武士的经济思想研究 维特经济思想解析 发展、权利与平等——阿马蒂亚·森经济伦理思想评析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内涵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研究 桑弘羊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论陈云的经济思想 论陈云经济思想的鲜明特征 跨越经济和伦理的鸿沟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经济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中国经济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研究 先秦法家的经济法律思想 严复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陈云经济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刘少奇经济建设思想研究 陈云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反思想与超越 张闻天经济思想探析 建国后的陈云经济思想研究 市场经济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表现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及其意义 薄一波经济思想研究(1949-1956) 孟子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张闻天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研究 陈云经济思想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陈云经济思想研究 建国后陈云的经济稳定思想及当代意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少奇经济思想研究 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 毛泽东抗战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探析 藏族传统经济思想研究初探 张闻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研究(1956-1966年) 陈独秀经济思想探索 《盐铁论》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20世纪50年代陈云经济思想研究 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经济价值研究 樊纲经济思想研究 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 江泽民发展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孟子的经济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陈云经济思想及现实意义研究 《管子》编排体例新探 列宁经济正义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价值 先秦儒家经济伦理思想与当代经济伦理建构 论西方产业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非公有制经济思想及其比较研究白居易经济思想研究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与深圳经济特区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及其实现 中国近代产业经济思想研究 邓小平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研究 苏轼的经济思想 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研究 休谟的经济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谈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思想史的发展 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重商主义学派、重农主义学派、边际效用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综合学派、剑桥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制度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奥地利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等纷繁复杂的演变,西方经济学思想已经有了被研究者广泛接受的经济信念、价值判断标准、经济学研究方法。下面简要介绍每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等。 一、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最早期的经济学思想的萌芽,它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 15 ~ 16 世纪中叶,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强调少买。该时期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即晚期重商主义时期,其中心思想是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代表人物托马斯.孟。 重商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有金银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财富,若一个国家没有贵金属矿藏,就要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要保持顺差保证国家财富的积累。重商主义者认为,不可能所有国家同时都有贸易顺差,在任一时点上黄金总量也是固定的,所以一个国家的富裕是以另一个国家的贫穷为代价 二、重农主义学派 重农学派是18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它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经济表》,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全面总结。杜尔哥是继魁奈之后的重农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重农主义者认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他们的全部体系都围绕着这一学说而展开;一切政策也以之为基础。重农主义者认为财富是物质产品,财富的来源不是流通而是生产。所以财富的生产意味着物质的创造和其量的增加。 三、边际效用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学派。边际效用学派是在19世纪70年代初,作为传统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的。它的奠基者是三位几乎同时各自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杰文斯在1871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门格尔在同年出版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物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所提供的各种欲望满足中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对人的福利所具有的意义。瓦尔拉斯则在《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中提出了“稀少性”价值论。他们以不同的术语和不尽相同的方法,论证了同一个思想:商品价值是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满足人的最后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的效用。1884年,维塞尔在其《经济价值的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