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分配思想)
- 格式:ppt
- 大小:133.50 KB
- 文档页数:36
经济学考研必备经济思想史与发展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整理一、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历史上重要经济思想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和理论基础。
以下是经济思想史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古希腊经济思想古希腊经济思想的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关注公共财富的分配以及货币的本质和功能。
柏拉图则提出了共产主义思想,主张废除个人私有财产。
2. 经院哲学与重商主义经院哲学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哲学思潮,强调对上帝旨意的理解和传统价值观的维护。
而重商主义则是16至17世纪欧洲的一种经济体系,在贸易保护主义和黄金主义的思想指导下,注重国家贸易顺差的实现以及国家财富的累积。
3. 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激励理论,主张自由放任市场经济。
大卫·李嘉图则提出了地租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卡尔·马克思为代表,强调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基础。
5.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他们主张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强调供需关系对价格决定的影响。
二、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关注经济增长、贫困、不平等等问题。
以下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包括新古典经济增长论和新兴经济增长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论强调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新兴经济增长论则将制度因素、创新和人力资本纳入考虑。
2. 贫困与不平等贫困与不平等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研究者通过考察经济制度、政策和社会因素对贫困与不平等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减贫和促进公平的政策建议。
经济思想史整理1. 经济思想史概述经济思想是人类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得出的理论体系。
经济思想史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学派经济思想的整理和探讨,了解经济思想史对于理解和分析当今的经济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 古代经济思想2.1 古希腊经济思想古希腊的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两位哲学家身上。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观点,并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柏拉图则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倡导消除私有产权。
2.2 古印度经济思想古印度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阿耨多罗吠陀》和《法律法典》中。
这些文献强调了个人劳动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倡了财富的公平分配和对穷人的关怀。
2.3 古中国经济思想在古代中国,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儒家和道家学派。
儒家认为经济是社会的基础,提倡尊重个体劳动和道德经商;而道家则强调自然经济,反对物质追求和贪婪。
3. 中世纪经济思想3.1 基督教经济思想基督教对中世纪经济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教义认为财富是邪恶的根源,鼓励信徒进行清贫的生活。
这种观点制约了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
3.2 伊斯兰经济思想伊斯兰教对经济有着独特的观点。
穆斯林认为个人财富是神的赐予,因此应当进行正义的分配和慈善事业。
伊斯兰教还提出了许多金融制度和商业规则,对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 近代经济思想4.1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17世纪到18世纪初欧洲主导的经济思想,主张通过保护主义政策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
重商主义强调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提倡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
4.2 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古典经济学是近代经济思想的重要里程碑。
亚当·斯密提出了国民收入分配的理论和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大卫·李嘉图则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土地租金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4.3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由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人提出。
经济思想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纯产品:农业⽣产者在⼀定时期内所⽣产的全部农产品,扣除同期内消耗的⽣产资料和⽣活资料后的剩余。
⽤货币计算,就是⽣产者出售农产品所得货币量扣除了各种费⽤后的余额。
2、准地租:准地租是指只受需求影响⽽与供给⽆关的⽣产者剩余。
3、萨伊定律: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般不会发⽣任何⽣产过剩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
4、边际对偶论:⼀个双边竞争模型。
马的价格的上限由实际进⾏交换的最后的买主(A5 ),和被排斥在交易外的最有能⼒的卖主(B6)的评价来决定;其下限则由实际卖出货物的能⼒最⼩的卖主(B5)和被排斥的最有能⼒的买主(A6)的评价来确定。
A5 和B6 ,以及A6 和B5 ,就构成边际对偶的四⽅,由这个边际对偶决定的价格将在215和210之间。
5、⼽森定律:⼽森第⼀定律:⼀个完全可分割的商品的边际效⽤随着商品数量的递增⽽递减。
⼽森第⼆定律:⽤于多种⽤途的商品的确定数量的总效⽤在边际效⽤在各种⽤途中相等时取得它的最⼤值。
6、累积过程:当上述两种利率不⼀致时,就是对货币均衡的偏离,这种偏离在两种利率趋于⼀致之前不会停⽌。
7、⽐较优势原理:在两国间,劳动⽣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
对于处于⽐较优势的国家,应集中⼒量⽣产优势较⼤的商品,处于劣势的国家,应集中⼒量⽣产劣势较⼩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彼此都节省了劳动,都得到了益处8、货币幻觉:意指未能觉察币值的变动,亦即⼈们只看到货币的名义数量⽽没有注意到物价⽔平的变动已引起货币购买⼒发⽣变动,从⽽产⽣对币值的错误估计。
9、⽡格纳定律:当国民收⼊增长时,财政⽀出会以更⼤⽐例增长。
随着⼈均收⼊⽔平的提⾼,政府⽀出占GNP的⽐重将会提⾼,这就是财政⽀出的相对增长10、归算论:⽤来解释⾼级物品的价值问题11、⽣产费⽤论:是指在企业产品⽣产的过程中,发⽣的能⽤货币计量的⽣产耗费,也就是企业在⼀定时期内产品⽣产过程中消耗的⽣产资料的价值和⽀付的劳动报酬之和。
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社会。
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人们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不同的经济思想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梳理中国经济思想的主要发展脉络。
1. 农耕经济时期在农耕经济时期,人们的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为基础。
这个时期最核心的经济思想是“社稷之忧”。
人们相信,只有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农业才能有良好的发展。
因此,国家领导者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以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 商业经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商业开始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经济思想是“物尽其用”。
人们开始认识到,同一种物品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产生不同的价值。
因此,他们开始致力于发掘物品的潜在价值,创造更多的财富。
3. 王朝时期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和贵族的统治对经济思想有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期最关键的经济思想是“儒家经济思想”。
儒家强调道德和仁义的重要性,认为经济活动应该在道德的框架下进行。
儒家经济思想强调勤俭持家、节约无为的原则,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广泛传播。
4. 五四时期中国在近代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经济思想是“学派思想”。
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经济思想,寻求发展中国经济的出路。
其中,梁启超提出的“大同社会”概念影响深远,主张通过财富的均等分配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5. 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
中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政策。
其中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标志,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相互促进。
总结起来,中国经济思想史经历了农耕经济、商业经济、封建社会、学派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阶段。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核心理念和思想家的贡献,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经济生活,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0年自考《经济思想史》试题及答案(卷三)一、选择题1.西斯蒙第从社会消费和需求出发,认为( )就是人们的需求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即整个社会需求和满足这种需求的劳动量以及将来能满足这种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对于西斯蒙第提出的这个理论新贡献给予了肯定。
A.消费B.价值C.税收D.利润2.西斯蒙第在经济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 )。
A.必然死亡B.的优越性C.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D.必然发生经济危机3.西斯蒙第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切矛盾,都归结为( )的矛盾,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据。
A.供给和需求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C.消费和生产D.阶级4.西斯蒙第危机论的历史价值在于它确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经济危机存在的现实性和( )。
A.不可避免性B.避免的可能性C.认识它的可能性D.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5.西斯蒙第对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矛盾进行分析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具有( ),资本主义的竞争环境,推动着资本的迅速集中和积累,各种分工、新机器、新技术的采用,都使生产越来越扩大的同时财富越来越集中。
A.有限扩大的趋势B.无限扩大的趋势C.不断萎缩的趋势D.扩大和萎缩交替波动的趋势6.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
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7.西斯蒙第后期经济思想的批判对象主要是针对( )。
A.李嘉图的理论体系B.斯密的理论体系C.萨伊的理论体系D.马尔萨斯的理论体系8.第一个提出资本主义必然存在经济危机的经济学家是( )。
A.西斯蒙第B.西尼尔C.麦克库洛赫D.布阿吉尔贝尔二、思考题1.西斯蒙第经济思想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西斯蒙第的劳动价值论主要内容是什么?3.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学说有什么历史价值?4.西斯蒙第如何对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矛盾进行分析?5.如何评价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三、填空题1.对于社会必要劳动和价值量的关系,西斯蒙第从出发,认为价值就是人们的和之间的关系。
中国经济思想史(网络资料)一、判断题1、“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深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庞纯固于是乎成。
”是我国古代对重农思想的最早的系统论述,它后来成为春秋时代“使民以时”、“勿夺农时”等重农思想的理论先声。
()2、“工商食官”是西周时代工商业的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
()P93、西周的基本财政原则是量入为出原则。
()P144、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民族平等的政策 (F)P855、叶适对”圣贤不为利”持肯定态度 (F)P866、苏洵马瑞临对井田制进行了批判 (T)P997、对人本性属”私”这一理论规定中,要属李贽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T)P1238、傅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工商皆本”的口号 (F)P1339、货币金属论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反对不足值货币的流通 (T)P14010、洪亮吉的绝对人口过剩理论中,人口的增殖是按人口而不是按户口计算的 (F)P15411、王鎏认为纸币作为理想的货币,主要原因在于其数量上是取之不尽的 (T)P16312、魏源的”师夷”主张并不局限于军事方面,还包括各种民用动力机械 (T)P169二、单选题1.西周时期,( A )被列为五常之教的第一项。
P3A.农事 B.手工业 C.畜牧业 D.商业2.到了( B )朝代,逐渐形成了父子相承的手工业者家族,他们之间有固定的分工。
P4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唐朝3.( A )开始的籍田制度后来一直为各朝统治者所效仿,逐渐演变成象征性的“籍礼”。
P6 A.西周时期 B.夏朝时期 C.元朝时期 D.商朝时期4.西周时期的基本财政原则是( A )P14A.量入为出原则 B.节用原则 C.贡纳原则 D.适度的原则5、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失败在中国经济思想界中产生强烈反响,针对人口问题( C )乐观的认为人口增长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加。
A龚自珍 B 洪亮吉 C包世臣 D恽敬6、中国古代的本末皆富论中论及的本富的主要发展要靠( D )A买卖 B 自给自足 C对外贸易 D 农业7、( C )在清朝提出了安定游民的明宗论?A洪仁轩 B杜佑 C谢阶树 D魏源8、与林则徐同时代的(D)在对外贸易通商的思想上提出贸易差额论A黄爵滋 B俞正燮 C包世臣 D魏源9、下列人物中,哪一位不是西汉推行“无为”的经济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B)A 萧何 B桑弘羊 C曹参初 D陆贾10、桑弘羊主张经济上的干涉政策,认为国家应对重要的一些商品的经营进行直接掌控,下列哪项是其干预对象(D)A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 B均输 C平准 D以上都是1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重农抑商”的拥护者有(C)A荀子 B商鞅 C司马迁 D韩非12、司马迁认为农、虞、工、商四部门都是人们所必需的,无论哪一个部门都既能富国,也能富家。